苏运莹野子mv:树无根不活 企业无文化不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1:27:45

树无根不活 企业无文化不立

——访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会长钟祥斌

■田心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31日   02 版)

    树无根不活,企业无文化不立。经济实力的背后是文化实力,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会长钟祥斌长期研究“企业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化”,尝试把通俗易懂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对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之中,并与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企业文化理念有机地契合起来。近日,《思想者》就“企业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化”这一话题,采访了他。

    企业文化中蕴含传统文化的精髓吗

    《思想者》:我们知道,现代企业文化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美国管理学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特雷斯·迪尔教授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阿伦·肯尼迪等人首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包括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和企业环境。您认为,这与中华传统文化是什么关系?

    钟祥斌:任何一种文化模式都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企业文化也不例外。世界上大凡有生命力的管理思想,都是基于本土文化产生的。“现代管理之父”彼得·杜拉克曾经说过:管理越能很好地利用民族传统,则其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所以,我认为企业文化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文化传统有益于今天文化建设之处很多,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与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为我国企业进行文化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表面看欧美的企业文化似乎与中华文化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细加考证,正是中华文化与科学管理理论的交互作用才孕育了企业文化理论。

    《思想者》:为什么这样说?能具体举个例子说说吗?

    钟祥斌:上世纪70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腾飞感到震惊。于是,有专家学者对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中有着浓重的人情味和凝聚力。他们对照并检讨本国企业,得出了这是一种文化在企业中的支配作用的结论,从而建立了企业文化的科学管理理论。其内容包括:强调人的重要性,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强调自律意识。而和谐的观点、自律的意识,不正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吗?

    以和谐观念为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中国儒、释、道传统思想中,有一显著异于西方文化的内容,即是认为倡导普遍和谐的观念,认为世界是和谐有序、生生不息、混沌无分的统一体,不仅自然界是和谐的,而且人与自然、人与人以至于人的身心内外也应该是和谐的。普遍和谐是宇宙的根本精神。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也是适用的。 

    另外,作为企业文化策源地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正是中华文化圈的主要成员。目前在日本,不少企业家把《论语》作为日本工商企业的“圣经”,把其中的思想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方针。

    “难得糊涂”与量化管理

    《思想者》:有人说,作为中国企业,传统文化中的 “仁、义、礼、智、信”等理念自然地融汇在我们的血液中,表现在我们的行为中,体现在企业文化中。但它还不是一种直觉的、清晰的、哲学的表现,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伦理型管理思想。您认为,如何才能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有机地契合起来?

    钟祥斌:还是举个例子吧,我写过一部书叫《道德也是推动力》,其中讲了国学中的36个管理理念。比如,我们都知道,“量化”一直是企业所研究所推崇的管理方法。因为有了科学准确的量化管理,似乎一切就都在掌控之中了。

    但中国人为什么信奉“难得糊涂”呢?这句话出自画家郑板桥的笔下,后来他又补笔:“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这是什么意思呢?糊涂即模糊也。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对员工的思想感情、积极性都是很难量化的。所以说,糊涂,是一种大度;大度,便会轻松。模糊,是一种宽容,宽容,使人自省自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企业的管理上,一味地钻牛角尖,不依不饶,僵持不下,往往会把事情弄坏。这还不是“直觉的、清晰的、哲学的表现”吗?

    现在国外有两门新兴的学问:一门是模糊学,与经典数学不同,模糊数学主要研究和处理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模糊现象。另一门是混沌学,其主要观点是,混沌不是偶然的、个别的事件,而是普遍存在于宇宙间各种各样的宏观及微观系统的,万事万物,莫不混沌。

    所以,我们提出的“企业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化”并不是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恰恰是适应了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潮流。对于我们来说,既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母体,又要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并根据实际对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完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吗

    《思想者》: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您认同这个说法吗?在您的一些演讲中,您曾经提到“要让企业文化成为点燃企业员工心中的文化火种”。请问: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在实践中又是如何把“企业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化”的呢?

    钟祥斌:“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我觉得这个说法并不一定准确。但是,如果老板“没文化”,对文化不认可,不倡导,不作为,企业文化从何而谈?所以,老板很重要,他的作用是把企业文化变成员工手中的工具。

    在实践中,通过大量调研我们发现,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在探索“长生不老”的秘诀,而这个秘诀不存在于企业的生产流程中,也不是改换产品或改换人马,而是靠文化再造人的灵魂。当一个企业把文化创新融入企业管理的时候,管理就变得有根基,有人性,有灵魂。比如大连电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一张公司的小报《电瓷之声》,这是他们的老总和员工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一些员工在企业转制时认为自己重新落入“新资本家”之手……老总亲自动笔,回答企业员工的热点难点问题……员工们感受到老总文章的背后有个巨大的支撑,那就是与员工为善。而他讲的“道理”水滴石穿地演化为员工做人做事的“道理” 。再比如,还有一个企业家是大连市古建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的老总,他非常喜欢写诗,用自己的“白话诗”在企业员工中传达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道”,在这个企业里,讲孝道是成为企业员工的起码条件……所以,企业管理的千条道理,万种妙招,都是在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在调动人的积极性。

    而我们在“企业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化”的实践中,一方面,自己苦练内功,修炼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研究会专家的足迹踏遍祖国千山万水,到各个企业讲学调研,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合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