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难禁三邦车网:关于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58:17
    党的十七大以后,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热潮迅速兴起,神州大地吹响了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的号角。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实质,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团区委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在全区各级团组织中也全面开展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大讨论,积极投身到这场思想大解放的洪流之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迅猛发展,使得大量青年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集聚,这一领域的青年工作责任也随之加重。在这个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解放思想,结合实际,科学有效地推进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更好地为党广泛团结和联系青年搭建桥梁是现阶段共青团工作面临的严峻问题和重要任务。

一、实事求是,全面理解加强非公企业团建的重要作用

    全面理解加强非公企业团建的作用,是我们加强非公团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更加全面深入的去把握其作用,理解其实质,对于我们下一步更好地服务非公团建、强化非公团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非公企业团建是企业发展的自身要求。从本质上来说,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与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服务企业发展中心的目标是一致的。

    首先,非公团建的不断加强能有效地加强员工的凝聚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武进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区)”,近年来,不论是非公企业的数量还是非公企业的规模都不断增长,但大的经济形势使得企业用工日趋紧张,而企业的发展最终需要的是人的智慧、积极性和共同的努力,因此如何提高外来青工的凝聚力,留住和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使他们扎根武进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青年积极性、增强青年的归属感是企业团组织最擅长的工作,因此,非公企业团组织的建立也必将为企业的发展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其次,非公团建的不断活跃能有效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单单是资本竞争、技术竞争,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竞争,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主比较关心的话题。非公团组织的建立和团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必将为企业营造出好的文化氛围,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现代企业的竞争也是经济管理与技术创新的竞争,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团员同时也是企业的能人,团活动的不断活跃也必将带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很多非公企业的业主都是青联委员,这也使非公企业的管理者和团务工作者具有更好的相互兼容性,从而不断激发企业活动,达到非公企业和团组织在发展中互相促进,在促进中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非公企业团建是增强基层团建的有力抓手。基层团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学校团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主要指村及社区团组织)和企业团组织,而由于学校团组织教学要求的限制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尤其是村、社区)青年向企业转移,因此作为青年集聚的企业团组织必将成为提高基层团建水平、夯实基层团建的有力抓手。

 第一、加强非公企业团建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是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迫切需要;是新形势下发挥共青团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团员青年的优势,更好地团结、教育、服务团员青年的迫切需要。非公团建的工作是共青团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做好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才会更完善更有活力。 
 第二、加强非公企业团建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团组织的影响面和覆盖面。随着经济社会结构和青年群体分布的深刻变化,加强这一领域的团建工作,有利于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避免大量团员青年游离于团组织之外,加强了整个团员队伍的管理,完善了基层团组织的整体建设,延伸了团的工作手臂。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为共青团事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和生长点。

 第三、加强非公企业团建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团组织的服务化和有形化。非公企业团建是为了更好地教育、管理和服务好团员青年,现代企业,年轻员工占了较大比重,如果企业没有一个好的组织对这一群体加以教育、管理和服务,这些年轻的资源就不会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发挥。建立健全企业团组织,正是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教育、管理和服务青年群体的有效举措,有利于把团的工作落到实处,有利于团工作的有形化。

 第四、加强非公企业团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团组织的引导力和感召力。通过积极开展非公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活动,来增强团组织对非公青年的思想引导。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技术比武和推优荐才等竞赛活动,并在反映非公青年的合理需求、维护非公青年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来增强团组织在非公青年中的感召力。

二、提高认识,全面掌握加强非公企业团建所面临的形势

    纵观全区的非公团建工作,从非公企业的数量上来说,非公企业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长,给非公团建的扩大和增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我们看到了开展非公团建工作的新机遇;从建团的数量上来说,非公团建比例较低、覆盖面不够广,以及从非公团建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非公团建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给非公团建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机遇与优势

第一、党政重视,外部环境不断优化。几年来,各级党组织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入手,把非公企业团建纳入党建的整体格局,重视和加强对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领导。十六大报告更加明确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观点。团市委、团区委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非公企业团建的有关文件,召开了一系列专题会议,统一了思想,营造了氛围,使企业主的认识普遍得到提高,为高新企业共青团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勇于创新,非公企业团组织自身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团组织在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中,结合自身特点,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在建团模式上,按照有利于党组织领导、有利于团组织作用发挥、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在建团模式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团干部的使用配备上,积极探索“公推公选”方式,有效地解决了非公企业中团干部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措施的不断落实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全区非公团建水平的提高。

第三、强化服务,非公企业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各级团组织打破传统模式,按照“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通过有效的服务,切实将广大非公经济领域团员青年紧密地团结和凝聚起来。围绕服务企业发展,扎实开展了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组织青工开展“五小”科技攻关、生产竞赛、节能减排和“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等活动,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围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大力实施了青工技能提升计划,通过举办青年岗位技能大赛、开展青工素质拓展训练、组织青工技能等级认证以及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锻炼和提高了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矛盾和困难

一是非公建团条件的复杂性。在全区2万余家非公企业中,由于企业发展状况千差万别,导致了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大多数企业只有数量很少的团员,且分布面广量大,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建团及开展活动的操作难度较大。从企业所有制性质上看,由于各种投资主体门类齐全,导致了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意识形态等方面千差万别,对共青团组织的认识也有所不同,有的对党团组织心存疑虑;有的采取既不支持,也不干预的态度;有的同意建立团组织,但不注重发挥其作用。企业规模和性质上的差异,客观上导致了非公团建工作的复杂性。

二是非公企业员工的流动性。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则是优胜劣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场的充分竞争使得企业不断面临着压力和挑战,这就使得的企业的发展具有不稳定性,企业主在面临新的市场和环境时,通过不断调整产品线和企业用工数量来追求生产效益的最大化,优胜劣汰机制使得人员进出相当频繁,而员工为了提高自身的收入也在通过不断的双向选择向效益好、待遇高的企业转移。随着团员青年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广泛,同时由于团员意识的逐渐淡薄,产生了大量的“口袋”团员,员工流动性的显著特征进一步增加了非公团建工作的难度。

三是时间空间的制约性。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快节奏、高效率、满负荷的工作方式,团组织根本不可能占用生产时间来开展团活动。加上各个企业作息时间不一,有些企业还实行弹性工时制,在业余时间开展活动也难以凑齐,因而只能以业余、小型、分散的形式开展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公团建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和覆盖面。另外,由于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物质条件上的限制,目前尚没有相对集中管理的员工宿舍,也基本上没有适合青年人活动的设施和场所,极大限制了非公团建工作的开展。此外,非公企业团建工作还普遍存在着工作上有畏难情绪、团员意识淡薄、团干部素质不够高等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对于我们更好地巩固和加强基础团建工作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三、解放思想,全面探索加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新思路

    市委在全市掀起了“解放思想找差距,科学发展创新业”大讨论的热潮。全区上下也积极投身到这场思想大解放的洪流之中。当前,全区正围绕“进军现代化  建设新武进”的目标,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新一轮发展热潮正在形成。新的形势,新的要求,赋予了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新的要求。对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区非公团建工作的整体思路,我们认为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数量与质量并重”为原则,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宗旨,以贡献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整体水平,狠抓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多管齐下,整体推进,最大限度地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共青团要真正成为广大青年自己的组织、利益的代表,最基本的是共青团的工作能覆盖到最广泛的青年。由于非公企业团建的特殊性,我们觉得具体要做好以下四个“建”。一是借助优势互动建,即借助党组织、工会的力量开展非公企业团建。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团建工作,光靠共青团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很难同企业接触沟通,而党组织拥有政治优势,且党团组织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工会组织拥有法律保障,且符合国际惯例。因此,采取党、工、团等部门联合行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积极跟进及时建。非公企业变动频繁,需要用动态的眼光,根据工商、计经、外经贸、财税等职能部门提供的信息,随时关注非公企业的发展情况,跟踪调查,逐个落实。三是宣传沟通争取建。通过共青团团刊、网站及各种会议的形式,广泛宣传非公企业团工作,争取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四是探索创新灵活建。鉴于很多非公企业对共青团组织缺乏认识的现状,通过建立各类青年社团,运用社会化的活动方式,吸引企业参与,从而增进了解,取得认同。

(二)瞄准需求,精心设计,注重团活动的实效性。非公企业青年群体的结构层次、价值观念、需求爱好等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既有高学历、高收入的白领青年,也有一般学历和收入的务工青年;既从事科研和管理的青年骨干,也有一线生产工人;既有本地青年,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引进青年人才和海外留学归来的创业青年。同时,由于工作经历、教育水平和各种风俗、习惯、文化的影响,他们的需求必然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项或一类活动来涵盖整个青年群体,而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施教,分类活动,吸引广大青年的参与。一是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为切入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设计、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创新创效、献计献策等活动,发挥青年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青年与企业共同成长进步。二是以服务社会文明进步为着力点,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等活动,发挥青年在弘扬时代新风中的主力军作用。三是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目标,组织开发性培训、优秀青年评选、推优入党、读书求知、文娱体育、维权等活动,满足青年在政治进步、文化生活、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把团员青年最大限度地凝聚在共青团组织的周围。

(三)严格选拔,加强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实践证明,非公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好的班子。同时,能否巩固非公企业团建的成果,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选配好团干部。具体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严格选拔。在人选上要争取企业党政的支持,选拔党组织和业主器重、在团员青年中有较高威信、有工作热情的业务和管理骨干来担任团干部,团组织书记可与企业党组织委员相结合。在形式上尽可能地采用“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民主形式,以增强团员的政治参与和认同感。在班子配备上,尽可能地配强副书记和委员,以适应团干部快速新陈代谢的需要。二是培训培养。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例会与培训相结合、交流与考察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因企制宜,注重实效。三是关心爱护。依托党建带团建的力量,为企业团组织负责人争取政治地位、物质待遇,调动团干部的积极性,更好地推动非公企业团的各项工作。

(四)与时俱进,继承创新,探索符合发展规律的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机制。一是找准突破口。通过青年联合会、青商会等与非公企业主联系较多的组织,向广大非公企业企业主和团员青年大力宣传团的方针政策和积极作用,邀请企业家参加团组织的主题活动,带动非公企业青年参与团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二是灵活设置组织。根据调查摸底,对规模较大、团员数量较多、团建基础较好的非公企业,独立建立团委;对条件暂时不具备,可先行建立青年社团、青年协会或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青年组织,确保其能参加到各种团属青年组织中去,待条件成熟后,再建立团组织;对于非公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可尝试采取建立联合企业团工委的建团模式。三是要探索资源整合共享和社会化的运作机制。要积极主动地与本地区工商、统战、工商联、个体私营协会等有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定期交流情况、研讨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借助这些单位与非公企业密切联系的优势,制定有关政策,努力改善外部工作环境。要注意加强与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在建立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等方面密切合作,共同发展。要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在经费、阵地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四是探索上下联动、持续良性的保障机制。一方面,要积极宣传上级对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政策文件,联合相关部门拟定贯彻意见。另一方面,要制订各项制度,推进规范化建设。如建立例会交流制度,通过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推动企业团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