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损失:稳步推进中的党内民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10:54

稳步推进中的党内民主

作者:高新民来源:学习时报字数:1421

201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0月,中央办公厅正式印发并对外公布了这一文件。渐进式发展的党内民主由此又前行一步。

党务公开,就其含义而言是指党内事务的内容、程序、结果等在一定范围内公诸于众。《意见》对党务公开的责任主体、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公开形式(载体)、公开范围等都作了大致的规定,对于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无疑起到了指导、规范、制度化的作用。一般地说,公开是民主的前提,不公开无法保障各项民主制度客观公正的运作。更具体地说,在中国,党务公开具有重大的特殊的意义。

党务公开是中国政治体制趋向开放的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在中国政治结构中具有事实上的核心地位,党的权力运作、党的内部事务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党内事务就不单纯是一党内部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因此,某些事项需要向党内公开,特定事项特别是关系到群众利益的事项,需要向党外公开。从这一意义上讲,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同样是中国政治体制逐渐走向开放的象征。

党务公开是党员权利主体地位的体现与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依据党员政治理念的一致而自愿结合的组织,党员享有党章赋予的基本权利,而所有权利的实现,都与“公开”密不可分。比如,党员选举权的实现,以党员对于党内选举规则的了解、对于候选人提名过程、候选人履历、家庭等相关背景的公开为依据,才能有真实的选择而不是形式的选举;再如,重大决策、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决策,唯有公开,群众才有可能介入到讨论过程中去;又如,公开是监督的前提,没有公开,就难以实现监督效果最大化。鉴于此,列宁曾经指出,没有公开性谈民主是很可笑的。当然,公开并非民主的核心问题,但没有公开,没有党员权利的真实实现。

党务公开有助于保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可以通过多方面体现出来,但最主要的就是把握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站在世界前列。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领导中国实现社会重大变革,其先进性已经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先进性、执政能力也体现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把握。邓小平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把创造比西方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换句话说,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能否有序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对党驾驭政治发展能力的考验。30多年来,从村民自治到乡镇直选试点,从局部试点基层党务公开,到在全国推广基层党务公开,清晰地展示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以党内民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自上而下指导与自下而上推动结合。这是党的政治领导艺术的体现。

党务公开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众所周知,群众监督在中国的党风廉政建设中已经起到了重大作用,有关部门立项的案件中,大多来自群众检举。如果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基层财务公开能够更加健全,群众监督作用还可以更有效地体现出来,可以弥补当下监督体系中对同级党委监督难的弱点。

《意见》的出台毕竟是一个进步,但在执行中还需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防止其成为“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制度。一是党务公开不是为公开而公开,公开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决策、参与监督,需有其他制度配套;二是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三是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创新公开的形式、方法,丰富公开的内容;四是有关部门切实检查、督促,防止成为形式主义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