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起诉离婚如何应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25:51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近年来,发展党内民主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在党的十七大和今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民主都是个高频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用了将近7页的篇幅专章论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60多次。而且,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党内民主建设”这一重大命题写入党的正式文件,提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加强党的团结统一,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高层对发展党内民主勾勒出了新的图景,民间及海外对发展党内民主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也表现出高度的热情。

一、党内民主的发展历程

1、共产党对党内民主的态度是一贯的。民主在我们大家的印象里,好像是西方国家的专利,是西方国家攻击中国的武器,与我们是绝缘的、没多大关系的,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民主”一词都是讳莫若深的。其实民主作为世界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从一开始就被无产阶级政党所肯定和重视。马恩最早提出党内民主的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创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之初,便已经开始探讨党内民主问题。恩格斯指出:“民主在今天就是共产主义…民主已经成了无产阶级的原则、群众的原则…,他们完全有权把把民主一词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确定了党内选举制度和代表大会制度等民主制度。我们开国领袖毛泽东对民主问题非常重视,早在1937年发表的《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主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正式使用“党内民主”的概念,这是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党内民主”。这里再讲一个有关民主比较有名的故事。1946年,民主人士黄炎培一行到延安进行考察访问,当时中共中央、毛泽东对黄炎培一行热情款待。席间就谈到政权更替的话题,黄炎培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他问毛泽东,中共有什么办法应对周期率。毛泽东沉思了一下,肃然相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因此,共产党与民主并不是一对对立的矛盾体,而且我们党历来对民主是持肯定态度的。

2、党内民主的发展几经波折。建国前后党的领导人对党内民主问题比较重视,深入思考也比较多,对推动党内民主也比较积极。除毛泽东对党内民主有较多的论述外,刘少奇在1945年《论党》一文中,对党内民主的内涵和实质做了具体阐述。1956年党内民主进行了开创性实践。当年9月召开的八大,是中共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盛况空前,而且在发扬民主方面在中共党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比较全面地表述了党代会常任制的内容,并把作为推进党内民主的一项重要举措。邓小平代表中央作说明时讲:实行党代表常任制,党的最重要的决定都经过代表大会讨论,大会闭会期间,代表也可以按照适当的方式监督党的机关的工作。二是安排大会发言,开展“丰富的批评”。整个会议期间,有68人在大会上做了发言,有45人做了书面发言。发言者上至中央领导人,下至普通党员代表,从不同方面不同领域,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阐述看法,既讲成绩经验,又讲缺点问题,真正体现了毛泽东提出的“丰富的批评”效果。三是新一届领导人的民主选举。这个选举是选举人自由表达意志、实在的民主选举,候选人由各代表团提名进行预选,然后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进行大会选举。正式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结束后公布当选人名单及得票数和未过半数人员名单及得票数。这次的选举被称为出人意料的民主选举,受到八大代表的高度赞赏。八大以后,由于大跃进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党内生活逐渐变得不正常,党代表常任制问题搁置起来,党内民主也不再被提起。直到1978年,邓小平复出之后,在大刀阔斧推行经济制度改革的同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中,邓小平曾说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民主化。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党内民主的环境逐渐宽松,经中组部批准,浙江、河北等地先后开展了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由于受“六四”风波和苏东剧变的影响,党内民主的发展再次停顿下来。

3、党内民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9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对民主的态度犹如噤若寒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等一度成为禁区。直到十五届五中全会才重提政治体制改革,强调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并首次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党的十六大再次明确提出发展党内民主,并把党内民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有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二是党内民主对社会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这两个观点说明,发展党内民主,不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活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正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发展党内民主逐渐成为全党的共识,党内民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入活跃期,各层次的实践探索不断推开,各种新现象、新举措不断涌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扎实推进,从1988年开始,中央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在11个县(市、区)进行了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中共十六大后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扩大至近20个,解决了市、县党的代表大会召开的次数少,议事决策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党代表缺少发挥作用的途径等突出问题。(浙江省台州市党代会常任制已坚持了近20年未间断)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是十六大以来健全党内选举制度和提高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中,各选举单位按照不少于15%的差额比例选举产生十七大代表,同以往相比差额选举比例有所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逐步扩大,在四川、湖北、重庆等省份对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试点的基础上,全国有200多个乡镇进行了公推直选的试点,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乡镇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有的地方还对县(市、区)级政府主要领导人实行“公推公选”。在公推直选过程中,把党管干部原则与保障党员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制度建设上,还先后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推进党内监督等党内民主制度的建立。到十七大召开,党的政治报告对党内民主的提法,由过去发展党内民主,变为建设党内民主。由“发展”到“建设”,一个词的变化,反映出中央对党内民主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对党内民主的工作力度在不断加大。近期还有个亮点,就是深圳市发布了《深圳市近期改革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全面实施区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党内选举允许竞选、开展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过错罢免的试点。我们市上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改革创新的决定》很多地方体现出民主的精神。应该说,现在党内民主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期。

二、建设党内民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民主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对建设党内民主的必要性,现在有很多论述了。我从自己对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解,谈一点认识。

1、建设党内民主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经济势力超过德国排名全球第三,全国上下到处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中国的快速发展,创造出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被学者们誉为“北京模式”。应该说,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领域里取得巨大成功。大家知道我们的改革是从经济领域入手不断深入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也一直在进行,但改革力度、改革的步伐都很小。政治体制改革因为涉及政权稳定和意识形态领域,是一条改革的单行线,容不得有大的闪失,一直是改革的“深水区”,改革过程中比较谨慎,能放先放、能绕就绕。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改革发展到今天,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富的迅速积累,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分化,中产阶级群体不断扩大。有学者研究表明,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同时也是催生民主社会的重要力量。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和中产阶级参政的意识比较强烈,对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呼声也比较高。同时,官员腐败、公共权力缺乏监督、社会管理的难度增大等方面的问题,使得社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而且,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要求上层建筑必须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改革必然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政治体制改革重要的方向便是民主化,作为执政党从自身开始建设党内民主,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建设党内民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民主已然成为时代的主流,成为国际社会道德的制高点。只要有了民主这个招牌便可以对别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这一点我们中国人可能体会比较深。现在西方国家经常带着敌意看待中国,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和民众一方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国力存在嫉妒心理,不太适应这个新兴大国,另一方面是他们认为中国不是民主体制国家,经常给我们扣上专政国家的帽子,所以动辄以此来排挤、批评中国。中国出现的一些正常的社会矛盾,他们都归咎于中国不民主造成的。比如,中国对犯罪分子正常的处置手段,在他们看来就是侵犯人权、滥用专政机器。虽然,我们不能把西方的批评和压力作为改革发展的理由,但作为一个融入世界、迈向现代化的大国来说,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扩大社会民主、推进宪政改革,建设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让自己的人民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也是执政党不懈的追求。而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越南,在积极推进经济改革的同时,在党内民主建设上迈出了不小的步伐。2006年越南在选举党的总书记时,采取差额选举的方式进行,这一惊人之举不仅迎来了世界的目光,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国际社会纷纷评论说,越南的改革领先于中国,特别是在政治领域的改革走在了前面。大家都知道,越南的改革是学中国老大哥的,这次一下冒了尖,对中国的震动不小。加上台湾在和平统一的问题上,把民主搬上台面作为统一的筹码,说我们不愿意和你们统一,是因为你们不是民主政体。因此,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成为执政党面临不可回避的任务。

3、建设党内民主是转型为现代政党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一个从革命政党成长起来的,在向执政党转型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完善地方。比如在执政思路的调整、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党内利益协调沟通机制等方面,与现代政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在座的党员有的党龄二十多年了,对普通党员来说,入党后比较强烈的一个感受,就是党员必须怎样怎样,应该怎样怎样,不许怎样怎样等等,限制性的东西多,要求履行义务比较多。党员应该享受什么权利,说的也少、落实的也少。应该讲,党员权利党章上有明确的规定,2004年中央还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员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我们在现实当中很多权利要不是被无形中削弱了,要么就根本体会不到,大家对此好像也习惯了。要落实这些党员权利,必须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使党员应有的权利能够握到手中,发挥主体作用,感受到入党既有责任义务,又有权利和温暖。再者,我们党作为全国唯一的执政党,一直以来民主与集中更多强调的是集中,讲民主相对较少。随着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党内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意见表达,这些正常的诉求不能得到保证的话,势必会影响党的团结统一。而党内民主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要内容。

三、党内民主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七大对党内民主建设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规定,今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又做了具体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主要任务有七项。

(一)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发展党内民主基础性环节,制定《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纲要》,依据《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健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制度体系,保证党员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丰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渠道。

(二)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大力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实行党务公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前提。通过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务信息发布等制度,增加党员了解党内事务的方式,疏通和扩宽党内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渠道,扩大党务公开的范围,提高党务公开的质量。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和健康宽松的氛围,发展平等和谐的党内关系。

(三)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地方委员会工作机制。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和制度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有利于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会和党代表应有的作用,防止和克服党委权力过分集中在常委会的现象。一是要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明确代表的职责和权利,及其在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与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保证在实践中得得到有效实行。二是选择一些县(市、区)继续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总结过去的试点精要,创新形式,规范程序,为推行党代会常任制提供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三是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全委会在重大问题决策中的作用,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全委会与常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全委会的作用,以推动地方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四)坚持实行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代表大会负责、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各级常委会向同级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这是党内民主的正常程序和实际体现。但这些制度和做法长时期没有得到切实施行。党的十七大把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进一步理顺党内权力关系、加强党内监督、保证权力得到正确行驶,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实行票决制,能够为领导班子每个成员充分表发意见创造有利条件,防止和避免少数人特别是“一把手”说了算的弊端。党的十七大报告充分肯定各地的创新举措,规定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要推行票决制,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进一步提供了制度保证。各级地方党委要完善全委会和常委会决策票决制度,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施行票决制。明确和细化全委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的范围”,制定和完善配套的实施细则。研究制定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具体制度,尤其要建立健全常委会接受全委会监督的操作性规定。

(六)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制度,是党内民主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从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等方面予以推进,反映了广大党员的愿望和时代进步的要求,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方向。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地方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产生,在继续实行党组织提名的同时,一些市县可进行党员、党的代表大会代表联合提名、推荐的试点,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在实践中,许多地方采取参照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的结果来提名候选人。要规范选举程序和方式,推行候选人初步入选考察共识制度。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让选举人真正了解候选人的工作业绩、领导能力和勤政廉政情况。同时,完善党内选举投票方式,使选举人能够更好地表达意愿。

(七)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党的十七大对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任务。要尊重基层党组织民主的权利。党和国家的重大事务、重大决策,应先在党内作充分的讨论;领导机关在作出决议之前,应提交基层组织讨论或充分征求基层组织意见。要“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这为各级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开辟了广阔空间。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在基层党组织中进行直接选举的范围,精心组织乡镇党委直接选举的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