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飞听力软件下载:2011,“全球化”浪潮逆转?-参考消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17:28

2011,“全球化”浪潮逆转?

2011-1-6 12:32:38   来源:《参考消息》  阅读:742   【大 中 小】

反全球化力量正在形成

【英国《金融时报》1月4日文章】题:2011年全球化会倒退吗?(作者该报国际事务首席评论员、《零和世界》一书的著者吉迪恩·拉赫曼)

两年来,世界经历了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尽管很多专家有所担心,但保护主义并未大规模爆发。全球化这一过去30年的经济和政治大趋势仍不可动摇。

尽管如此,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访问印度时提醒东道主:西方又开始了关于全球化的争论。走出“大衰退”之后,西方世界远比新兴国家脆弱。西方国家感到,与新兴世界相比,它们正在失去经济和政治力量。美国人和欧洲人对冷战结束后出现的“世界新秩序”愈发感到不安。反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形成,而且可能日益增强。

在发达经济体,现在要求在商品、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这三个领域重新设置壁垒的压力越来越大。反移民的趋势在欧洲尤为明显。

在对“全球货币战争”的热议中,重新管理资本流动在国际议事日程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由于所有世界大国都试图通过出口走出经济危机,它们之间的摩擦也越来越多。鉴于新的全球货币协议不太可能在2011年达成,这种趋势可能越来越明显。

当然,最受瞩目的趋势还是贸易保护主义。随着美国与韩国自由贸易协定的通过,2011年自由贸易者可以为此欢呼。但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关系在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间,而其前景远没有那么乐观。

没有迹象表明,中国将在人民币问题上作出让步,使美国改变态度。而且,美国的失业率仍高居不下。由于越来越多的著名经济学家认为,关税可以作为应对“重商主义”政策的合理措施,作为经济哲学的保护主义正逐渐获得恢复。

全球化在所有世界大国处于经济强劲增长时期盛行并扎根。但在新兴国家的表现可能远远超过西方发达经济体的新世界,全球化面临威胁。除非全球实现协同复苏,否则全球化仍将面临威胁。

经济学面临显著全球化逆转

【英国《金融时报》1月4日文章】题:经济学:面临一场显著的全球化逆转(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

对全球化来说,2011年将是艰难的一年。2008年显示,我们的全球化时代可以带来更快速的增长,也可以带来更快速的下滑—— 当美国制造的危机迅速蔓延之时。2009年目睹了全球性响应的好处,但在2010年,分化重新出现。亚洲恢复增长,而一些发达国家身陷高失业率的泥沼。 2011年将目睹进一步的分化。尽管有迹象显示凯恩斯主义政策发挥了作用、节俭也引发了可预料的紧缩,但许多欧洲国家还是在推行节俭。为复苏而协调宏观政策的那个时刻已经是一个模糊的记忆。

更糟糕的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眼下被视为作为大萧条标志的那些政策的更新版。世界逐渐意识到可以不顾他国、把汇率用于自我促进的办法——阻止进口和增加出口。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在上世纪30年代没有奏效,因为各国作出了同样的反应。如今将出现同样的情形。实际上,新兴市场已经在通过控制资本、对资本收益征税、干预汇率和降低利率来对付多余的资金。结果怎样?金融市场更加不确定,资本市场更加支离破碎、全球化也发生显著的逆转。

因此,在人们认为亚洲以损害其他地方的就业而实现繁荣之际,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将面临一个日益困难的时期。政治领袖们或许要奋力争取新的贸易协议,但批评人士会指出,这类协议通常也会带来金融和资本市场自由化——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场危机及其迅速蔓延的那些政策。

全球乐观主义的三个理由

【英国《金融时报》1月4日文章】题:一个精灵已经从瓶中出来(作者前欧盟贸易委员、英国公共政策研究所全球化项目主席彼得·曼德尔森)

全球化的浪潮正在转向吗?确实有让人焦虑的理由,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也有一些出现新的聚合的迹象,假如我们愿意去寻找的话。

全球化是一个国家边界与我们经济生活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的过程。在世界历史上曾有过许多这样的阶段,但过去三十年尤为明显。这段时期也是全球出现史无前例的巨大繁荣的时期,这并非巧合。

尽管存在各种怀疑论,但我认为2011年有三个全球乐观主义的理由。第一个是技术。推动全球化的技术——标准化的集装箱和现代化的通信——就是从瓶中出来的精灵。在线社交网络的密集也已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在网络组织中成长起来了整整一代人,他们在网络上交换思想和货物的方式是前所未有的。从长远来看,任何政府都很难阻挡这个潮流。

第二个是政策。人们确实曾担忧全球衰退会导致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保护主义。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全球领导人信守了开放边界和贸易的承诺。如果保持目前的反弹速度,世界贸易在遭受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打击之后到2012年将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以规则为基础,以世贸组织为中心的体系证实了它的价值。

乐观的第三个理由是多边管理。比起过去三年,多哈贸易协议更有可能在2011年实现。二十国集团(G20)创建的进程可能不再那么紧迫,但它仍推动着全球银行资本化、流动性和杠杆规则的重新制定。G20可能时常会令人失望,但它的存在对过去三十年来的聚合发展当然是有益的。

全球化进程或暂停但不可逆转

【英国《金融时报》1月4日文章】题:东方数十亿印中人民仍可参与世界(作者印度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前总裁、《印度畅想》一书的著者南丹·尼莱卡尼)

2011年的全球化进程也许看似一项失去支持的事业,因为各国政府都将国内问题的重要性置于全球经济增长之上。但在未来数十年内,全球化将再次广为世人所接受,因为它为东西方提供了互补的益处。

印度和中国从农业经济体到服务业和制造业巨头的转型已令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发生转移。这在西方常被认为是警惕信号。实际上,这应该被看作一系列新的机会。想想印度的人口优势。数亿名年轻人将在下个十年内加入劳动适龄人口,成为全球可以加以利用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资源。面临人口问题挑战的富国可以从印度获取一些劳动力,或是将工作外包给印度。

目前,印度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正在以5倍于全球劳动生产率的速度增长。加上廉价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多,这将使为发达市场消费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仍然保持成本竞争优势,这在如2011年等年份是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因为全球的收入增长开始减缓。新兴的印度和中国贸易市场也将很快帮助全球资金流动。随着进入老龄化的西方社会要求只有新兴市场可以提供的、更高的养老金收益及其他投资的收益,这种趋势将只会加剧。

亚洲消费激增将会带来甚至更大的机会。今年,中国将继续投资基础设施,而印度在建设公路网和城市走廊方面的支出也开始在加大。而同时,不断增多的个人收入和支出将在诸如清洁剂、汽车和安全支出等市场创造巨大的扩张机会。在这些领域出口的发达国家将见证收入和就业机会猛增。

也许最不可预测但也最具光明前景的因素是即将到来的全球技术和思想的流动。

全球化进程也许会在2011年出现暂停,但在数十亿印度人和中国人希望全球化之际,它是不可能逆转的。任何选择退出这个新的全球游戏的国家都将自己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