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20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55:38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共123页 

-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6-07 10:00  
  (铁血时代-62)
  
  第二次葵丘会议是齐桓公“九合诸侯”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中,与会诸国达成了以下的盟约,共有五款:
  其一,“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这一条是用来防止国内内乱的产生,对于公子中不孝的,坚决诛杀,以免日后引发政变,不得随意更改废立太子,不得将妾室立为正妻。这个原则是依据春秋初期兄弟间争夺君位而导致的流血事件过多而制定的。
  其二,“尊贤育才,以彰有德。”这条可能是针对诸华夏国受夷狄的威胁甚大,所以应当重视人才,以求华夏族之繁荣稳定。
  其三,“敬老慈幼,无忘宾旅。”这一条是突出华夏文明的美德,与前一条一起写入盟约的内容,也体现了各诸侯国在华夏文明的立场上是一致的,这也为“攘夷”的事业打下共同的文化基础。
  其四,“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意思是,士人的官职不搞世袭制,不要兼任几个差事,录用士人一定要得当,不得专横杀戮大夫。这是规定了诸侯国内政的一些原则,其中士官不搞世袭制这点颇有意义。
  其五,“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这一条是涉及到结盟各国之间的利益。曲防就是在河流上做手脚,比如说位于河流上游的国家将水源截断,所以在葵丘会议上,严申各国不得擅自截断水源以涸下游国家。“无遏籴”就是不阻止邻国来购买粮食,事实上就是要打破贸易壁垒,结盟国之间实现商品交易自由化。各诸侯国内如果有重大的封赏事件,一定要互相转告,就是要求政务公开。
  以上这五条盟约的内容,针对性是非常强的,所以齐桓公所做的努力,是顺应时代与民心的。除了这次葵丘之会外,其他次的会议,历史没有留下太多的资料,所以这个盟约只能看到齐桓公设想的政治新秩序的一个侧貌,而这个政治新秩序,就是春秋时期所谓的“霸业”,霸业不独是武力之霸,关于霸业的说法,钱穆的看法可以作些参考。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列举霸业的四个基本标义:第一,尊王。尊王不仅是要尊重周王室,而且是霸主的命令,如同代替周王行使王权,即将霸权等同于王权。第二,攘夷。这里的夷主要有戎、狄,还有楚国,其中以楚国为患最大,不过所谓华夷之分,乃在文化而不在种族。第三,禁抑篡弑。遇到某国有篡弑,同盟国互不承认,并出兵平乱,另立新君。第四,裁制兼并。同盟国之间互不侵犯,有事端提交盟主公断。
  
  不过话说回来,盟约归盟约,事情总是人在做。即便齐国力主裁制兼并,而事实是齐国在兼并小国上也是不含糊的,齐桓公在外交上的原则,有点类似于美国著名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大棒政策”,西奥多•罗斯福的名言是:“说话要和气,但手中要有大棒。”齐桓公手中也有大棒。
  齐桓公二年(公元前684年),齐国就灭掉了小国谭国;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又借口遂国不参加北杏会议,灭了遂国;不过四年后,遂国掀起了复国运动,这次复国运动的组织者是遂国的四大家族(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当时四大家族联手举办了一次大型的宴会,以犒劳齐军为名,邀请驻遂的齐军前来渴酒,在这些齐军喝得稀巴烂时,这些遂国的哈马斯分子就将他们一一结果了。但是遂国的复国运动马上遭到血腥的镇压,四大家族复国分子全部被齐军斩杀。
  在齐桓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64年),齐国攻取鄣邑,纪国灭亡。桓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60年),齐国又强迫小国阳国的百姓迁移他处,而吞并了阳国的地盘。所以齐国虽然是提出抑制兼并的东方联合国的主席国,但政治的利益也驱使其不断地兼并小国的土地。
  不过话说回来,齐桓公提出的新的政治秩序的见解,尤其是“尊王攘夷”的华夏诸国的联合主张,对捍卫华夏文明是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当然,齐桓公新主张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管仲犀利、富有前瞻性的政治见解。怪不得百年后的孔老夫子十分佩服的说:“要不是管仲,咱可都要成野蛮人啦,披头散发的,穿野蛮人的衣服。”(“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被发左衽正是蛮族的发型衣着特征。
  
  攘夷之路,任重而道远。
  在葵丘会议后的第三年(公元前649年),扬拒、泉皋、伊雒的戎人进攻周王国的首都,并攻入王城,一把火烧了东门。由于秦国与晋国出兵勤王,王城得保无虞,齐国由于距离京城甚远,没有来得及赶上这次勤王战争。事后,齐桓公派管仲作为戎、周的调停人,隰朋作为戎、晋的调停人,实现戎人与周、晋的和谈,并有派一支军队进入周王城,以帮助周王室防备戎人的再次进攻。
  不仅是戎人在西北威胁华夏族的安全,东部的淮夷也向杞国发起进攻。公元前647年,齐桓公主持咸地会议,与会诸国协商讨论杞国问题,最后各诸侯国达成协议,援助杞国迁都,以避开淮夷的锋芒。次年,以齐国为首的中原诸侯国在缘陵为杞国修筑一座新的国都,杞国百姓迁移至此。
  与戎人、淮夷相比,南方的楚国威胁更大。
  公元前648年,楚国进攻黄国。黄国投靠齐国阵营后,不向楚国进贡,黄国的君主认为:“从楚都城郢都到黄国距离有九百里,楚国能奈我何呢?”这种麻痹大意葬送了黄国,楚成王挥师北上,一举消灭并吞并黄国。
  三年后(公元前645年),楚成王大举发兵,进攻淮河下游的徐国。齐桓公召集诸国君主在牡丘会晤,并确定对徐国实施军事援助。
  然而中原联军在宋国集结后,却逗留不前,中原各诸侯国貌合神离了。这一年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其霸业之灵魂人物管仲于是年去世,管仲之死,使得齐国的霸业大厦摇摇欲坠,各诸侯国虽然一时还不敢挑战齐国之霸主地位,但是却各自心怀鬼胎,静观其变。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齐国在无奈之下,只得以齐军、曹军进攻楚国所控制的厉国,企图迫使楚军回援,以解徐国之围。
  然而失去管仲后,中原诸侯联盟的团结已经岌岌可危了。就在齐军、曹下南下进攻厉国时,宋国突然进攻曹国,联盟内部起内讧了,这使得齐桓公的援助徐国计划遭到挫折。
  一直等待联军救援的徐国在楚军的施压下,被迫与楚军进攻决战,强大的楚国兵团轻松在娄林大败徐国军队。
  与此同时,齐军对厉国的进攻,却无功而返。齐桓公在称霸四十年之后,开始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了,联盟的内讧与伐厉之战的失利,预示着齐国正从巅峰急剧地下坠,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后管仲时代的齐国内政开始由一群小人所操纵,弑君的故事,即再次在齐国上演,而这次被弑的主角,就是风云霸主齐桓公。
  
  (下一节《齐桓公之死》)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6-08 10:51  
  (铁血时代-63)
  
  七、齐桓公之死:齐国霸业的终结
  
  齐桓公的事业,就是管仲的事业。
  没有管仲这个灵魂,齐桓公不成其为英明的君主。
  公元前645年,辅佐齐桓公四十年之后,管仲与世长辞了。管仲的去世对齐国是最大的打击,他的地位是任何人都顶替不了的,但是齐桓公并没有意识到,后管仲时代对他意味着什么。
  在管仲病重期间,齐桓公亲临病榻,对这位最信赖的大臣进行探望,而且还想从老臣这儿得到些指点。齐桓公问管仲:“大臣之中,还有谁有资格能接替宰相这个职位呢?”
  管仲勉强从病榻上坐起身上,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最了解大臣的人,莫过于国君了,想必国君心中自有答案吧。”
  齐桓公说:“易牙对我可谓是忠心耿耿了,有一回我吃腻了各种宫中美食,觉得没什么可口的东,开玩笔地说了一句:山珍海味我都吃腻了,只是没吃过人肉,不知人肉的味什么样。结果易牙回家后就将他的儿子杀了作了一顿鲜美的菜肴,虽然后来我知道以后觉得很不舒服,但是易牙这个人爱戴我超过爱自己的儿子,我看让他办事,我是放心的。”
  管仲听了叹了口气,摇摇头,于是对齐桓公说:“易牙杀了儿子,并非爱戴君主超过爱儿子,只是为了取悦迎合国君罢了,连自己儿子都烹杀的人,还有什么人不可以杀呢?”管仲的原则是,君主应该有自己的爱好,只要不涉及到政治大事,管仲是不会干涉的,对于易牙这种小人,管仲认为只是齐桓公私生活中可以宠幸的人,不料老晕的齐桓公竟然想将相位交给这种小人,
  齐桓公不太以为然,于是又说:“那么开方这个人怎么样?开方十五年来一直服侍在我身边,一次都没有回家看望过父母,父母亲死的时候他都舍不得离开我而回去奔丧,这个人爱戴我超过对父母的孝顺,我看他忠心为国,当国相是合适的。”
  管仲一听,便回答说:“这个开方,根本就不孝顺嘛,连有生养之恩的父母亲,他都忍心背弃,还有什么人他不会背弃的呢?这处这样不近人情的人,还是要小心点的好。”
  齐桓公一听,又碰钉子了,于是又说道:“那么竖刁一定就可以胜任了。竖刁他既没有杀儿子,也没有背弃父母,他为了好好侍候我,把自己给阉了,这样心无杂念,可以说是一个忠心无比的人了。”
  齐桓公都看上啥样的小人啊,尽说这些让管仲听了觉得恶心的名字,他劝桓公说:“竖刁这种人为了得到您的宠幸,连自己的身体都可以残毁,这种人真是无情到了极点,决计不可让这些人当国相的。”
  齐桓为公也很不太高兴了,便问:“这三个人在我身边己经很久了,你现在觉得他们一点也不好,为什么从前你就不提呢?”
  管仲说:“一个君主生活不可太枯燥,所以享受些快乐也是应该的,我在相国的位置,总能控制着他们,不让他们为非作歹。现在我病得快不行了,大堤要垮了,水就要泛滥起来,您一定要当心啊!”
  
  管仲在这次与齐桓公会谈之后不久,便病情加重去世,管仲的去世,不仅意味着齐国霸权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齐桓公政治生命的结束,甚至是意味着齐桓公个人生命的结束。管仲临终前的一番善言,并没有改变齐桓公的看法,齐桓公对易牙、开方、竖刁三人的宠幸有增无减。
  在管仲去世的这一年,各诸侯国开始对齐国阳奉阴违。在齐桓公联合各诸侯国援徐抗楚时,各国的军队在宋国集结后,居然停止不前,齐国不得己,与曹国联手进攻厉国以牵制楚军,在这个时候,宋国居然在联盟内部大搞破坏,出兵攻打曹国。
  此时宋国的君主是宋襄公,宋襄公也被认为是“春秋五霸”之一。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宋襄公是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三十五年)继承宋国君位,他是个颇有政治才干的君主,上台之后,他任用庶兄目夷为左师,使得宋国国力很快得以复兴。他雄心勃勃,企图取代齐国成为新的中原盟主。
  齐桓公很快发现,没有管仲后,他的中原盟主的地位实在很不牢靠了。在公元前644年,即管仲去世后的第二年,齐桓公召开了诸侯大会,这次大会的议题是帮助鄫国抵御淮夷的入侵,齐桓公提议各个国家派出劳役到鄫国,为鄫国修筑城墙,这个议案得到了诸侯大会的通过。
  可是当修筑工程进行到一半时,有一天夜里,有人在山上高喊道:“齐国出现动乱啦。”各国的差役一听,二话没说,拔腿就跑,结果城墙没有筑成,成为烂尾工程了。这种谣言的出现,说明齐国的号召力在持断地下降。
  
  以宋国为首的诸侯国对齐国阳奉阴违,这已经让齐桓公很是头疼了,更令他愤怒的,是鲁国居然吞并了项国。
  鲁国的几任君主都是娶齐国公主为夫人,鲁僖公的夫人是齐桓公的女儿声姜。当时鲁僖公正好在淮地参加诸侯大会,齐桓公认为吞并项国是鲁僖公的命令,便将他扣押起来。这下子可把鲁僖公的夫人声姜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她想办法援救自己的丈夫,凭着与齐桓公的父女关系,声姜请求父亲释放鲁僖公。
  在声姜的营救之下,鲁僖公最后还是被释放。
  看来此时的齐桓公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宋国、鲁国这些中原重要国家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郑国更不用说了。不仅如此,齐桓公在内政上也开始陷入混乱之中,易牙、开方、竖刁这几位佞臣在朝中一手遮天,而更敏感的问题则是立太子的问题,因为齐桓公在位已经四十三年了,垂垂老矣。
  由于齐桓公先后三任正式夫人王姬、徐嬴、蔡姬都没有生育,所以太子只能从庶子中挑选。齐桓公这个很好色,宫中的女宠非常多,其中最受桓公宠幸的六位,被称为“如夫人”,虽然不是正式夫人,但享受夫人的待遇,这六人是长卫姬、少卫姬、郑姬、葛嬴、密姬、宋华子。这六位如夫人都为齐桓公生了儿子,分别是公子无亏、公子元、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6-09 13:47  
  (铁血时代-64)
  
  在管仲生前,齐桓公曾经与他商量过立太子的事情,当时确定下来由公子昭担君位的继承者,即太子。由于齐桓公深知宫中争权夺利、刀光剑影,为了保证公子昭的安全,他早早把公子昭送到宋国,托付给宋襄公。
  但是这个决定对易牙和竖刁这些宠臣都不利,因为易牙、竖刁都被到公子元亏的生母长卫姬的宠幸,他们希望齐桓公去世之后,还可以牢牢地把持住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于是决定协助长卫姬,将公子无亏拥立上台。由于易牙和竖刁都深受齐桓公的宠幸,所以齐桓公便答应立公子无亏为太子。
  这样一来,其他的几位公子都非常有意见,于是便一哄而上,个个要争当太子。
  易牙、竖刁等人为了谋求公子无亏上台,便利用手中的权力,对反对者采取打击的措施,让齐国的宫廷中充满了杀气,但是可憾的齐桓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早已习惯倚赖管仲的齐桓公显然对于宫廷政事有些麻木不仁了。于是易牙、竖刁等人加紧了安排在齐桓公死后,让公子无亏上台的计划。
  
  年老力衰的齐桓公终于病倒了,易牙、竖刁等人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为了防止齐桓公在病终前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决定,索性将齐桓公的房间给反锁了,将齐桓公的房间四周垒起高墙,只留下一个小洞,可以窥视齐桓公的生死。然后派军队守住宫门,严禁一切人进出。
  病危中的齐桓公突然发现这些他最信任的人,暴露出其狰狞之面目,突然间他从一个雄视天下、至尊无上的君主,跌落成为高墙里的囚犯,不,甚至比囚犯还不如。他已经习惯下命令,但他呼叫,却叫不来一名卫兵或侍从。此时的他一定对人生有了更多的认识,原来人是成不了神的,即便他曾经有神一般的地位,但当神圣的权利被剥夺之时,他就成了高级的四肢动物,生存本能让他想顽强地生存,但病痛使他只能在绝望中哀嚎。
  可怜齐桓公一代雄主,曾经叱咤风云,令诸侯国胆战心惊、开拓一代伟大事业的英雄,最终的结局竟然是死于几个小人之手,而且是在身患重病之后,活活饿死在高墙之内。而且在他死后六十七天,这封闭的高墙才被破开,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具躺在床上,从衣服间、从尸体的腐烂不堪的皮肉中,爬出的是一群群肥大的蛆虫。
  这就是一代天骄的下场!
  
  齐桓公死的时候,除了公子昭在宋国之外,其他的五位公子便在京城大打出手,最后,公子无亏在易牙、竖刁的支持下,击败了其他四位公子的势力,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
  但是管仲、齐桓公一死,齐国再无霸者之气势,雄心勃勃的宋襄公理所当然认为自己乃是齐桓公之后理所当然的东方盟国之盟主,决心卷入齐的内政,因为他手中有一张王牌,即当年由齐桓公与管仲所立的太子公子昭,此时公子昭尚在宋国。
  公元前642年初春,公元无亏的君主宝座尚未坐暖,宋襄公集合了宋国、曹国、卫国、邾国四国联军,发动对齐国的讨逆战争,战争持续了三个月,当时齐国正陷于五公子混战的格局中,在四国联军的打击下,京城中的反对派也掀起了反对公子无亏的运动,最后,公子无亏被杀。宋国军队将公子昭接入齐国的京城中,继任君位。
  在四国联军撤出齐国之后,公子昭面临着很尴尬的境地,因为公子昭长期呆在宋国,在齐国缺少实力派的支持,更缺少军队的拥护,而此时,原先陷入混战的其他四位公子,决定联手组建反政府军,赶走公子昭。公子昭没的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不能抵挡反政府军的进攻,于是很没面子地、灰溜溜地又逃到了宋国。
  危难之中,宋襄公再次伸出援助之手,宋国军队二度进入齐国作战,并且在五月份时,在齐国境内的甗地(今山东济南西)击败了反政府军的主力,公子昭二度返回齐国,重新登上君主宝座,史称齐孝公。
  齐桓公的死亡,昭示着齐国霸权时代的结束,虽然继任君位的齐孝公也雄心勃勃,想继承父亲留下的霸业,但是此时经历十个月的内战后的齐国已经是今不如昔,而且齐孝公并没有铲除掉其他的四个公子,反对派的势力依然强大,齐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下降。
  
  在公元前634年(孝公九年),齐孝公讨伐鲁国,以图重树齐国的霸权,没想到鲁国却引狼入室,将楚国引入中原战局,鲁国人向楚国请兵,楚军攻打齐国,占领了谷城,并且派齐孝公的政敌公子雍驻守在谷城。
  谷城一役的失败,使得雄心壮志的齐孝公忧愤交加,终于在次年去世。齐孝公去世后,齐国再一次陷入政变之局,齐孝公的弟弟,也是他的政敌之一公子潘,杀掉了齐孝公的儿子,自立为国君,史称齐昭公。
  在齐国十年来的数次政变风云中,政变严重削弱了这个昔日强国的实力,齐国所开创的霸权时代是短暂的,人亡政息,只有在历史的天空中,还闪烁着管仲与齐桓公伟大事业的光辉。
  
  (下一节《狗尾续貂:宋襄公的霸业》)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01363/20.html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20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2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3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4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5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6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7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8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9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0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1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2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3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4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5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6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7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8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9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页 从太平天国看人性的扭曲与苏醒(长篇连载) / 月映长河 / 第1页 《春秋战国时代》(连载未完不续) 长篇连载门外岐黄—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12-20 长篇连载《门外岐黄—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2(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