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3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47:23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4-14 10:24  
  (铁血时代-6)
  
  反郑联盟两度入侵郑国,这下子郑庄公觉得没面子了,军队吃了败仗,谷子被抢走了,这个仇一定要报。但是反郑联盟的力量太强大,一时间要击破这个联盟并不容易,但郑庄公不是一个容易认输的人,联军两次入侵给他带来巨大的耻辱,知耻而后勇,郑庄公砺兵秣马,训练军队,加强战备,然后耐心地等待反扑的时机。
  机会终于来了。
  卫国又一次爆发政变。通过政变杀死卫桓公而上台的州吁,被忠于卫桓公的老臣石碏设计捕杀,卫桓公的弟弟子晋被立为国君。由于反郑联盟是在州吁的倡导下建立的,现在州吁被杀,反郑联盟面临瓦解。
  公元前718年四月,趁卫国政局未稳之际,郑庄公率军队偷袭卫国,大败卫军,报了一箭之仇。卫国人相当气愤,马上联合南燕国的军队,向郑国发动进攻。可是这一次,没有宋国、鲁国的助阵,卫与南燕的联军岂是郑庄公的对手呢?
  郑庄公制订了一个作战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是避实击虚,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弱敌是南燕军,南燕只是一个小国,军队的作战能力不强,相比之下,卫军的战斗力较强。具体的战术是正面牵制,侧背袭击。
  郑国三员大将祭仲、原繁、泄驾分别率左军、中军、右军正面与卫、南燕联军对阵,郑庄公的两个儿子姬忽(字曼伯)、姬突(字子元)则前往制地,调动驻守在制地的精锐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出现在南燕军的侧背,然后发动进攻,南燕军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郑庄公发现姬忽、姬突的突袭得手后,果断下令全线出击,进攻重点是南燕兵团,实力本来就稍弱的南燕军受到郑军的前后夹攻,哪里抵挡得住,很快便丢盔弃甲,狼狈鼠窜,大败而逃。
  南燕军的崩溃,使得卫国兵团孤军作战,卫国大将一看情形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也跟在南燕军的屁股后面,掉头就跑。
  郑庄公赢了一场漂亮的胜利,他的指挥艺术日臻成熟,这也使他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名将,当然,也是第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挫败卫国人的进攻之后,郑庄公转而进攻宋国。这一次进攻,郑庄公再次假公济私,他以周王朝卿士的身份,调用了周王室的军队以及邾国的军队,挥师东进,挺进宋国境内,一路连战连捷,一直打到宋国国都的外城。
  宋殇公被吓坏了,他赶紧向鲁国求援。
  鲁国也是反郑同盟国之一,现在宋国有难,鲁隐公不能坐视不理,他与大臣商议之后,决定出兵援助宋国。在大军出发前,鲁隐公问了宋国使者一句话:“现在郑国、邾国的军队打到哪了?”宋国使者回答说:“还没有打到国都呢。”鲁隐公听了之后非常生气,因为郑军已经兵临宋国都城之下,而宋使者却说出这种欺骗的话。宋使者这种骗人的话要是放在其他诸侯国,可能还不致于引起严重的外交后果,但偏偏这里是鲁国,鲁国与其他国有什么不同呢?原来鲁国是保留古代规章礼仪最完备的诸侯国,对礼仪这个事看得最重,现在宋国使者居然编造谎言,怎么能不令鲁隐公感到愤怒呢?
  鲁隐公带着挖苦的语气对宋国使者说:“贵国君命寡人同忧社稷之难,现在向阁下询问战况进展,阁下却回答说郑军还没打到国都,这就非寡人所敢知也。”他收回成命,拒绝发兵。
  幸好郑庄公并没有攻破宋国都城的打算,只是想惩罚宋国人一下,达到目的后,郑军便撤走了。
  
  宋国使者一句失礼的回答,便失去了一位盟友,精明过人的郑庄公马上抓住机会,主动向鲁国示好,派使者出使鲁国,向鲁隐公提出和解的请求。
  郑庄公在军事与外交上频频出击,先是对卫国、宋国进行军事打击,之后又主动与鲁国和解,接下来,郑庄公将矛头对准卫国的喽啰国陈国。郑军军队大举出动,进攻陈国,陈国那一丁点武装力量,哪里是身经百战的郑军的对手,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还被郑军俘虏了不少人。
  虽然郑军取得不少胜利,但是树敌太多,也颇为被动,特别宋国也属于区域性的大国,军事力量也不容低估。宋军乘郑庄公大举进攻陈国时,也对郑国施加军事压力,并且攻占了郑国的长葛城,总算捞回一点颜面。
  战争对物力、人力都是巨大的消耗,特别象郑国这样,轮番与卫国、宋国、陈国交战,消耗更是巨大,如果战争持续进行下去,对郑国无疑十分不利。
  郑庄公的战略思想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必须由军事攻势转变为外交攻势,分化瓦解敌对联盟,同时建立自己的同盟。这个思路的转变,使郑国逐渐掌握战争的主动权,郑庄公开始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大展拳脚,他要开辟一个全新的战场,展开一场凌厉的外交攻势。
  至此,中原混战的第一阶段结束,在第一阶段的战事中,郑国顶住了宋、卫两国及其盟国军队的轮番攻击,虽然在军事上并未落下风,但是没有强大的军事联盟,郑国并不能在这场中原大战中占得上风。中原战事的第二阶段开始,这个阶段的主旋律是外交谈判。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4-14 15:31  
  (铁血时代-7)
  
  三、十年战争:沃血中原(下)
  
  郑庄公首先向宋国抛出橄榄枝。
  中原混乱最初是卫国与郑国的战争,后来宋国卷了进来,并成为对郑战争的急先锋,连年交战,两国也都筋疲力尽。公元前716年的秋季,郑国首先向宋国提出停战请求,宋国在宋殇公即位后,征战不断,国人对这位君主怨言颇多,所以宋殇公对郑庄公提出的停战谈判难以拒绝,双方达成停战协议。
  紧接着,郑庄公主动与陈国媾和。陈国刚被郑国打得大败,而且被俘虏的士兵也很多,在这场战争中,卫国居然没有派兵相援,令陈国这个小喽啰有几分伤心,现在郑庄公主动提和,陈桓公同样没有拒绝的理由。这次媾和令郑庄公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陈桓公提出与郑庄公缔结姻亲,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郑庄公的儿子姬忽。这对郑庄公而言,实在是天大的喜讯,这意味着陈国脱离了以卫国、宋国为首的反郑同盟。
  要与宿敌卫国、宋国全面和解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两个国家与郑国积怨甚深。郑庄公搬来了一尊菩萨,这尊菩萨就是齐僖公,齐国是东方大国,也是倍受尊敬的一个诸侯国,齐僖公亲自出面进行调停,卫、宋两国的国君不能不给齐僖公一个面子。在齐僖公的斡旋之下,卫、宋两国与郑国在温地进行谈判,并且签订了盟约,表示全面和解,捐弃旧怨。
  同时,郑庄公积极拉拢与鲁国的关系。当时郑国在鲁国附近有一个封邑,叫祊地,而鲁国在郑国附近也有一个封邑,叫许田,郑庄公打算以祊地交换鲁国的许田,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鲁隐公欣然同意郑庄公的建议,共同的利益使得两国的关系迅速升级。
  
  郑庄公一连串的外交攻势,令反郑同盟迅速走向瓦解。
  和谈只不过是郑庄公的缓兵之计,他雄心勃勃,欲建立起郑国在中原的霸业。
  经过了两年的停战后,郑庄公已经完成其战略布局,停战只是他的策略,他积极拉拢东方大国齐国与鲁国,开始寻求机会重新对宋、卫两国进行打击。中原混战步入了第三个阶段。
  公元前714年,郑庄公借口宋国没有履行朝觐周王的礼仪(当时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多不朝觐周王),他以周天子的名义,发动了对宋国的新一轮的讨伐战争。同时郑庄公与东方的齐国、鲁国秘密约定,组建同盟,从东西两面同时对宋国发动进攻。
  由于北戎对郑国的入侵,使三国同盟对宋国的打击推迟了一年。
  
  北戎是盘距在中原以北的蛮族,是中原华夏族的一大威胁。
  这一年,北戎蛮族军队发动对郑国的入侵,来势汹汹。蛮族军队主要是步兵,而郑国的主力是战车部队。当时的战车部队是独立作战,缺少与步兵的协同作战,独立战车部队在攻击上有许多优势:速度快、冲击力强、防御能力强等等,但是其缺点是进退不能自如,阵形易散乱,容易被敌人分割。由于北戎的步兵人数多,且相当悍勇,郑庄公担心在战斗中,战车与战车之间容易被北戎步兵穿插分割,陷入各自为战的不利情形。
  姬突向郑庄公献计:北戎的军队固然悍勇,但是他们的缺点是纪律性差,单兵作战能力强,但整体的配合并不默契。所以郑国军队采取的战术,是让先头部队与敌人接触后,就假装溃败,向后撤退,北戎军队为了争功夺利,必然疾进追击,而郑国军队则设下三道埋伏,待敌军完全进入埋伏圈之后,三路伏兵一起杀出,将北戎军队截成数段,分割各个歼灭。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4-15 08:04  
  (铁血时代-8)
  
  十一月二十六日,郑军与北戎军队遭遇。郑庄公采用了公子突的策略,故意示弱,以诱敌深入,北戎的先锋部队果然上当进入埋伏圈,受到了郑国军队的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一次漂亮的歼灭战。北戎的后续部队在得悉先锋被歼灭后,大惊失色,不敢恋战,准备逃跑,郑军将领祝聃率军将北戎军队分割包围,一举全歼。
  这次反击北戎的战争,郑庄公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郑国军事力量之强大,令人刮目相看,大大提高郑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因为当时包括北戎、西戎、北狄等蛮族部落被视为华夏族之共同敌人。
  
  第二年(公元前713年),被推迟的攻宋计划又摆上议事日程。
  二月二十五日,郑庄公、齐僖公、鲁隐公三大巨头在邓地结盟,约定在五月份发动对宋国的进攻。同时,郑庄公还以周天子的名义要求卫、蔡等国也参加对宋战争,但由于卫、蔡两国与宋国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卫、蔡两国拒绝出兵。
  五月,郑国从西面进攻宋国,齐国与鲁国从东面发起攻击,宋国陷入两面受敌的尴尬境地。六月一日,鲁隐公指挥鲁军在营地大败宋军,郑庄公指挥的郑军攻势更加凌厉,在六月十五日攻占宋国的郜邑,六月二十五日再下防地。
  郑庄公十分慷慨地将攻下的两座宋国城池赠送给鲁隐公。表面上看,鲁国是这次战争的最大受益者,白白捡到两座城池,其实这正是郑庄公狡诈之体现。鲁国曾经与宋国、卫国同属反郑阵营,郑庄公在分化其联盟之后,又把这两座宋国城池赠送给鲁国,无疑是在鲁国与宋国之间埋下领土争端的伏笔,以达到这两个国家相互牵制的目的,精明的郑庄公并没有做蚀本的买卖,馈赠出的礼物,有时只是烫手的山芋。
  七月初,郑国的军队撤回到本国的领地上进行休整,为期一个多月的对宋国的军事打击结束。在春秋初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一般是点到即止,即惩罚性的打击多,一般不以颠覆他国为目的。
  
  宋国毕竟是中原地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在郑、齐、鲁三国军事打击之后,宋国迅速纠集盟友卫国、蔡国进行反扑。
  这次宋国的防守反击战略可以说十分成功,郑军刚离开宋国,宋国与卫国的联军随后就攻占郑国防御力量薄弱的戴地。但是关键时刻,宋卫蔡三国联军内部却出现了矛盾,原因是宋国对蔡国的态度有些怠慢,蔡国只是一个小国,宋殇公表现出某种傲慢,这大大伤害蔡国人的自尊心,致使联军内部出现裂痕。
  郑庄公很快就还以颜色,经过多年战争的锤炼,郑军的的战斗力与战术水平在各诸侯国当中首屈一指。八月八日,郑庄公的军队突然出现在戴地,出其不意地包围了这一地区,被内部矛盾所困扰的宋、卫、蔡三国联军根本组织不起来象样的抵抗,经过一天的战斗,到了八月九日,郑军重新夺回戴地,并且俘虏了驻守于此的三国联军的士兵。
  九月,郑庄公再次率军攻入宋国,打了个胜仗后才耀武扬威的撤回。
  宋国的这次反击虎头蛇尾,先胜后败,而郑庄公则捍卫了郑国作为中原强国的地位。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4-15 22:10  作者:rsnx0061 回复日期:2009-04-15 08:08:58 
    春秋战国的历史太丰富了,随便写写,就是巨制,以此为题目,不知什么时候能写完。呵呵。
  ---------------
  以前写过一回,中途放弃了,这次回来继续努力。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而早于此的《春秋》、《竹书纪年》都没有记载;另外,此事在逻辑上也不合情理,钱穆先生在他的《国史大纲》中所提出的观点:“……。”因此,此事很可能纯属司马迁的臆测了。
  --------------
  臆测应该不会,可能是当时有这种传闻吧。
  
  
  

-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4-16 10:40  
  (铁血时代-9)
  
  公元前712年,郑庄公调动虢国的军队,又一次发动攻宋战争,宋国又一次被杀得大败。以宋、郑之间对抗以主的中原大战,持续了十年之久,宋、郑两国总共爆发了十次战争,最初时宋国凭借与卫国、蔡国、陈国等同盟国的联合,还打赢过几次战争,但后期在郑庄公的频频打击下,一败再败。
  公元前710年,宋国贵族华父督发动政变,杀死宋殇公,终结了宋、郑两国的军事对峙。
  华父督杀死宋殇公的原因,起始于一个女人。华父督是宋国的太宰,有一天,他走在路上时,忽然有一个美女从他面前走过,他眼睛一亮,不禁赞叹道:“美而艳!”,便动了坏主意,经过四处打听后,得知这位美女是宋国大司马孔父嘉的妻子。华父督色胆包天,一心盘计着盘计着如何从孔父嘉手中横刀夺爱。他先派人作了种种不利于孔父嘉的舆论宣传,在宋国都城到处说:“宋殇公即位到现在十个年头,宋国却发生了十一次的战争,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都是因为大司马孔父嘉主政倒行逆施引起的,只有除掉孔父嘉,宋国人民才会安定的生活。”
  将战争的过错都归之于孔父嘉,这当然是华父督针对百姓对战争的厌倦心理,找了一个替罪羊罢了。如此频繁的战争,且宋国在与郑国的战争中是处于下风的,这当然令宋国人民非常的不满,华父督先煽动了宋国人民的反对孔父嘉的情绪。到了宋殇公十年(公元前710年),华父督率领军队攻击孔父嘉,孔父嘉没有防备,被乱兵杀死,华父督顺利地把绝色的孔夫人抢走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孔父嘉是大思想家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被杀后,他的子孙为了避开华父督的迫害,逃亡到了鲁国。
  宋殇公闻讯勃然大怒,华父督本来一心只想着美人,为了得到美人他是不计后果,现在孔父嘉被杀死,美人到手了,华父督这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了,为了美人,华父督把心一横,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派兵直捣宋国的宫廷,宋殇公哪有想到华父督如此的险恶,一国之君,竟然最后惨死在华父督的叛军手中。
  
  宋国的政变对郑国是一大利好。郑庄公马上约请齐僖公、鲁桓公、陈桓公等诸侯,在稷地会晤,商讨解决宋国问题。
  华父督派人向这四位君国进行贿赂,以换取四国的支持。在四国君主中,郑庄公的态度最为重要,这不仅是郑国的军事力量最为强大,同时郑庄公作为周王朝的卿士,他的话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周王室的态度。华父督深处弑君后果极其严重,如果郑国、齐国、鲁国联合出兵干涉,他就是有一百个脑袋也是保不住的,所以必须要说服郑庄公,他提出由公子冯出任宋国的新国君。公子冯是宋殇公的政敌,长期流亡郑国,由于郑庄公一直想以武力护送公子冯回国夺取政权,这才导致了郑、宋两国长期的战争。
  华父督的意见正合郑庄公心意,而齐僖公、鲁桓公也因受贿得到不少好处,于是这一次四国峰会成为一次肮脏的政治交易。郑庄公仍然成为最大的赢家,流亡在郑国的公子冯被迎回宋国继任君位,即宋庄公,从此,宋国的国策由反郑转变为亲郑。
  这次对宋国政变问题的解决,标志着一种新的政治格局正在形成,那就是在诸侯国的政权重建上,主要是由几个大国来作出决定,周王室丧失了话语权。王室暗弱,则霸业兴起。
  
  随着宋国立场的转变,旷日持久的中原混战终于结束。这是一场春秋初期最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也是诸侯国权力的重新洗牌,郑国作为一个新兴诸侯,其崛起严重威胁到周边卫国、宋国这些老诸侯国的利益,这是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
  郑庄公在这场角逐中,其军事才华与外交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远交近攻,纵横捭阖,分化敌方阵营。在战争初始时,郑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十年攻战,十年经营,在战争结束时,郑国已经崛起为最强大的一个诸侯国,这与郑庄公的雄才大略是分不开的。在春秋五霸中,并没有郑庄公,但是也有人称他为“春秋小霸”,郑庄公之所以可以在春秋初期雄视中原,其原因还在于其他一些大国正处于蛰伏期,秦国正在西方开疆拓土,楚国则在南方扩张实力,而晋国则陷于长期的内战之中,这些因素导致郑国得以纵横中原。
  随着郑国的强大,郑庄公与周王室的矛盾越来越大,最终导致郑周交恶,兵戎相见。
  
  (下一节《繻葛之战》)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01363/3.html
【附图】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3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2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4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5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6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7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8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9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0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1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2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3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4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5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6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7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8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9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20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页 长篇连载《门外岐黄—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3(转载) 从太平天国看人性的扭曲与苏醒(长篇连载) / 月映长河 / 第1页 《春秋战国时代》(连载未完不续) 长篇连载《门外岐黄—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2(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