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5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45:48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共266页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09-10-12 08:11  
        第10首
  
  
  黄鹄歌
  
   刘细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思土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还故乡。
  
  
  [注释]
  
  乌孙王:乌孙国(今新疆伊犁一带)的国王。
  穹庐: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用毡子做成的圆顶帐篷。
  旃(zhan):同“毡”。
  鹄(hu):天鹅。
  
  
  [写作背景]
  
  
   刘细君,生于江苏扬州,爷爷刘非,父亲刘建。
  
   刘非与汉武帝是亲兄弟,刘非死后,由刘建继承王位,史称“江都王”,刘细君史称“江都公主”。
  
  
   后来,刘建造反失败,被杀,因为刘细君年龄太小,汉武帝没杀她,得以幸存。
  
  
   后来,刘细君被其叔叔广陵王刘胥收养,长大后已是花容月貌,气质非凡。
  
   汉朝与外族和亲这事从刘邦那时就开始了,在当时来讲,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嫁过去后生了儿子,长大当了王,自然流着汉朝人的血液(不一定是刘家的血液,刘家一般情况下也舍不得让自己家的女儿去远稼,多半是认的干公主,是假的),也许就不好意思死缠烂打了。
  
   但嫁过去的人所遭受的痛苦估计皇帝不会考虑太多。老百姓家的闺女不值钱哪!
  
   这次轮到刘细君了。
  
   如果刘细君的老爸不造反,还是个王,即使太阳从西边出来也不会轮上刘细君。
  
   当时匈奴和汉朝仗打的挺厉害,谁也不服谁,而外族中只有乌孙国不怕匈奴,汉武帝就想和乌孙国联合,共同对付匈奴。
  
   恰巧乌孙国也有这个意思,并主动要求娶一位大汉的公主为妻,汉武帝答应了,选择了刘细君。
  
   在所有的公主中,汉武帝心里最不愿见到的可能就是刘细君了。把人家的父亲杀了,想亲近也不行了,心里的距离远了。
  
   眼不见,心不烦,打发出去吧。刘细君当时还不如一个老百姓人家的女儿。
  
   嫁过去后,饮食习惯,气候适应,语言差异,刘细君面临着很多困难。本诗的3、4两句说明了这一点。
  
   有意思的是,匈奴知道这件事后,怕乌孙王被汉朝拉拢过去,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乌孙王昆莫。没办法,昆莫谁也不想得罪,就以细君为右夫人,以匈奴女为左夫人。
  
   可以想像,刘细君公主当时的处境也挺难的。
  
   困难只能自己克服,汉武帝派她远嫁的任务始终没忘,于是,经常看到细君公主晏请国王身边的贵人,然后送钱送物,为了让乌孙国与汉朝保持友好关系,细君公主为汉朝竭尽全力。
  
   可以说,细君公主绝对是个有大局观念的人,不计较个人得失。
  
  
  
   但是,有一件事彻底把细君公主难住了。
  
   原来,乌孙国有一个特别的习俗,这个习俗让汉人无法接受,在汉人眼里这简直就是乱伦。
  
   这个习俗是:兄弟可以和寡嫂结婚;儿子可以和非亲生的寡母结婚;甚至祖父尚在,孙子竟可以和后祖母结婚。
  
   这个乌孙国王就想这么办,想把细君公主再嫁给他的孙子岑陬,因为他感觉自己要不行了,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和汉朝继续保持这种关系。
  
   细君公主无法接受,写信告之汉武帝,汉武帝与乌孙国王的想法一致,继续保持这种亲密关系,驳回被请求,并让细君入乡随俗(从其国俗)。
  
   这样,细君公主再次嫁给了他的孙子岑陬,当时乌孙国王还活着。
  
   一个读过圣贤书的女子,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子,一个贤妻良母型的女子,一个非常有教养的公主,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困难简单分2种:物质的和精神的。
  
   物质方面的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精神方面的打击有时难以自拔。
  
   恼恕、悔恨、羞耻。
  
   无法抑制对家乡的思念,细君公主唱出了这首诗。
  
  
  
  
   历史上有过无数的人曾默默地为国家奉献。
  
   ======================================================
  
   据考证,琵琶是细君公主首先发明并使用的。
  
   据考证,细君公主比昭君出塞早70多年。之所以没有昭君出名,我想是因为史学家及艺术家们关注昭君太多的缘故。
  
   ======================================================
  
   汉代诗歌与唐诗宋词在一些人眼里无法相提并论,主要是诗人太少,作品不多,尤其是曹魏之前这一阶段,在400年里竟没有出现一个伟大的诗人。
  
   但是,汉代诗歌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来自真情实感,不浮夸,不做作,虽然语言可能不够精练,形式可能不够丰富,句法可能不够工整,然而,情到深处时自然有一种穿透力,读后有一种来自内心的震动,这就是好诗。
  
   汉代诗的数量虽然不多,但精品的比例数可能不低于唐宋。(个见)
  
   在汉代诗歌作品中,本人比较喜欢刘细君的这首《黄鹄歌》和李陵的《别歌》。
  
   ======================================================
  
   这首诗的第5句在一些书中有2种不同的写法:“居常思土兮心内伤”和“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本人以为应该是第一种。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09-10-12 09:18  上重了 作者:桥边人 回复日期:2009-10-12 10:30:09 
    其实这种又有诗词又有历史的文章很好,但是估计两者兼好的人不多吧.所以,从者了了.
    先秦两汉的文字的确很好,有后来富丽堂皇文章无法比拟的质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谢谢朋友指点。
  刚写的时候跟帖的人就不多,估计是网友们不喜欢看,就想不写了,后来在“终日舂薄暮”、“也许命中注定”和“渊深海阔8005 ”3位朋友的鼓励下写到了现在。


 -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09-10-13 08:13  第11首
  
  别 歌
  
   李陵
  
  经万里兮度沙漠,
  
  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
  
  士众灭兮名已聩。
  
  老母已死,
  
  虽欲报恩将安归?
  
  
  [注释]
  
  奋匈奴:与匈奴作战。
  矢:箭。
  刃:刀刃,指刀。
  矢刀摧:箭和刀用尽了。
  藬(tui):同“颓”。
  安:哪里。
  将安归:能回哪里?
  
  
  [写作背景]
  
   这个故事有2个主人公:苏武和李陵。
  
   先说苏武。
  
   汉武帝刘彻与当时匈奴的单于都不是安分的主儿,经常搞一些小磨擦,比如相互扣留对方使者,以便为开战找借口。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收拾匈奴,匈奴且派来了使者求和,并将以前扣留的汉朝使者送了回来,礼尚往来,不得已汉武帝也派人去了匈奴,也带上了被扣留的匈奴使者。
  
   这次出使匈奴主要有3个人:苏武、张胜和常惠。
  
   交完差正打算回汉朝时,节外生枝了。
  
   以前被扣留的汉朝使者卫津竟然投降了匈奴,单于很高兴,给他封了王,而部下虞常对卫津的做法很气愤,就联系张胜想联手做了卫津,然后劫持单于,再回汉朝。
  
   没想到这个计划被单于知道了,就抓了虞常,张胜心里害怕,赶忙把这事告诉了苏武。
  
   虞常果然是条有气节的硬汉,不论怎样严刑拷打,就是不承认张胜是同谋,单于本来想诬陷苏武是背后主谋,没有得逞。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单于又让卫津去劝说苏武投降。
  
   听完卫津的游说,苏武宁死不屈,举刀想自杀,幸亏被卫津救下。
  
   单于生气了,想把苏武折磨死,就让苏武去北海边(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放羊,当时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据说只能靠吃野菜草根为生。
  
   这就是“苏武牧羊”的故事。
  
   这一放就放了19年,在这19年中,苏武没有倒下,坚强地活了下来,祖国,可能是他心中唯一的呼唤。
  
  
   我们可能做不到,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做不到,苏武做到了。
  
  
  
   再说李陵。
  
   西汉著名战将李广的孙子,当时官职为都尉,手下有5000 猛兵。
  
   就在苏武放羊的第二年(公元前99年),李广利率领30000人去打匈奴时被围困,汉武帝想救李广利,召见李陵,让他带领5000人进入匈奴,以便分散匈奴围困李广利的注意力。
  
   李陵乃将门之后,一直想光门耀祖,到目前为止没立过什么大功,觉得这个差事不解渴,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于是让汉武帝允许他带领这5000步兵去功打匈奴的要地。
  
   注意:匈奴以骑兵为主,而李陵带的这5000人是步兵,李陵立功心切。
  
   汉武帝同意了。
  
   在一个叫浚稽山的地方李陵的部队与单于的部队遭遇,没说的,打了起来,结果李陵的5000步兵打败了单于的30000骑兵,然后单于又调来了80000骑兵继续打,双方你来我往战争异常激烈,双方损失惨重。
  
   虽然李陵略显弱势,但还没有败象。
  
   此时,发生了意外,一个部下因为对韩延年(李陵部下)不满,投降了单于,并实说了李陵目前的困境,知道李陵底细后,单于高兴了,立刻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弹尽粮绝,又没有援兵,李陵实在顶不住了。
  
   “无面目报陛下!”,李陵投降了匈奴。
  
   据说,李陵的5000步兵杀死匈奴几万骑兵,最后还有400多人逃回汉朝。
  
  
   李陵投降后,汉武帝非常气愤。当时因为司马迁为李陵辩解了几句,也被关进了大牢。
  
   后来汉武帝有些后悔,想救回李陵,就派公孙敖进攻匈奴,结果公孙敖战败,为了推卸责任,公孙敖就说是因为李陵帮助匈奴制造了很多武器才导致了失败,一气之下,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包括李陵的老母。司马迁也被判死刑。
  
   当时汉朝规定,被判死刑的可有2种方法活命,花钱或受宫刑。司马迁没钱,只好接受宫刑。无法发泄内心的愤怒,司马迁咬牙写出传世巨著《史记》。
  
   ==============================================
  
   李陵投降后,单于非常欣赏李陵,给他封了王,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单于是一个爱才的人,就让李陵去劝说还在放羊的苏武,苏武誓死不降,让李陵一点办法也没有,心中还有自尊的李陵怎么和苏武开口啊?
  
   李陵在匈奴期间,并没有做伤害朝廷百姓的事,良心还在。
  
  
   后来,汉朝知道苏武还没死,就向匈奴要人,此时,汉武帝已死,汉昭帝继位,而匈奴也四分五裂,势力弱了,正好做个人情,就同意将苏武还回汉朝。
  
  
   想想苏武回国后,会得到怎么的欢迎和荣誉,又想想自己,一直想光门耀祖的李陵万口难辩。
  
   在为苏武特设的送行宴上,苏武请李陵跟他一起回去,李陵没有答应,唱出了这首歌。
  
  
   想回家吗?但已找不到回家的路。
  
   白发苍苍的老母,早已命归西天。
  
  
   ================================================
  
   李陵是不是叛徒?争议已久。
  
  
   对于那些吃中国饭长大,然后投奔他国,再反过来陷害中国的家伙我们称之为汉奸叛徒,这种人该死,我们恨之入骨。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叛徒,个人觉得关键是看他投降后的所做所为。
  
   而李陵投降后并没有与汉朝为敌,没有残害汉朝百姓,我们应该更多地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待。
  
   ================================================
  
   大多数人的道德价值观都有一个临界点,当外界环境突变时会超越这个点,人们的操守也会随之而变,有的微变,有的大变,显然苏武不在这个范围,而李陵恰在此内。
  
   当这个突变过去后,人又恢复到临界点内的状态,此时的悔恨、痛苦和责备会伴随终生。
  
   不一样的是,每个人的那个临界点值可能不同。
  
  
   和我们一样,李陵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幸的是他遇到了这个生死存亡的突变。
  
   如果我们是李陵,可能还不如他。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民族气节高于一切,至今我们为有苏武这样一位英雄而感到自豪,为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庆幸。
  
   ================================================
  
   后来,汉昭帝的大臣霍光(与李陵个人关系好)派人去请李陵回国,李陵考虑再三,说了一句话:“丈夫不能再唇”,至此老死匈奴。
  
  
   ================================================
  
   李陵不是叛徒,但显然也不是英雄,虽然他也曾浴血奋战。
  
   大多数时间里,他就是一个普通人。
  
   在个别时段,他是一个趋向叛徒的准英雄(个见)。
  
   ================================================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出戏:四郎探母。
  
  
   李陵还不如四郎,他无母可探。
  
   ================================================
  
   这首诗的前4句,说明战争的惨烈,有铺垫的作用。
  
   最后2句,是精华。“老母”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惦记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是指那个曾经为之奋斗过的朝廷(皇帝把全家人都杀了,已令李陵彻底寒心)。
  
   这首诗,隐隐地感觉到李陵心中的委屈。
  
   (个见)
   ================================================
  
  
   这是一首充满人性的诗,读着它,感到的是人生多异。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32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