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13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27:21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共266页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09-10-27 14:25    作者:山水上城 回复日期:2009-10-27 11:02:28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曹操其它的诗也不错!
  ==================================================
  是的,感觉他的4言体诗最好。

 作者:my600 回复日期:2009-10-27 21:04:32 
    原以为唐诗宋词最好,现在看来,汉代的诗也是非常真情实意的.
    普通人灵感一现写的诗,也是很感人的.
    楼主加油!
  ===========================
  知音哪,品诗的第一要义是内容,感人才好。

  作者:桥边人 回复日期:2009-10-29 08:44:12 
    多谢关照,支持楼主
    曹操的短歌行,的确有英雄气概.
    所以连毛主席都说他是真大丈夫呀.
    同比刘备与孙权,没有什么传世的文章.
    一句,勿以善小而不为,算是交代后世了.
  ======================================================
  是的,论才气,刘备孙权与曹操不可同日而语。
  =========================
   作者:桥边人 回复日期:2009-10-29 22:13:01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同意
-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09-10-30 09:00  第22首
  
   临终诗
  
   孔融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注释]
  
  涓涓江汉流:细小的河流汇成江河。
  冥:昏暗。
  翳(yi):遮掩。
  
  [写作背景]
  
   孔融,字文举,孔子的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首。
  
   “孔融让梨”时他4岁,由此名声大振,流传至今。
  
   孔融是个苦孩子,13岁时丧父,这对他打击太大,悲痛欲绝,无法自拨,后在他人的帮助下才振作起来(哀悴过毁,扶而后起),整个州
  
  郡的人都知道了孔融的仁孝,使他不自觉的再一次出名。
  
   孔融天性好学,博览群书,几年之后,已满腹经纶。
  
   16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当时宦官专权,张俭状告宦官中常侍侯览,被侯览追捕,因为与孔融的长兄孔曪是朋友,张俭逃到孔融家避难
  
  ,恰巧孔曪不在,看到孔融还是一孩子,张俭就想走,孔融拦住张俭说:“兄长不在,我也可以能接待您呀”,于是张俭被孔融留了下来。
  
   此时的孔融是一个可爱懂事的孔融。
  
   后来有人告密,张俭逃走,孔曪、孔融被捕,孔融说:“是我留下的张俭,应该由我坐牢,与哥哥无关。”,孔曪争辩说:“张俭是来找
  
  我的,因我事起,应该由我来坐牢”,当差的为难了,不知该让谁替罪,就问孔融的母亲,这位母亲更伟大:“我是家长,还是由我来替罪吧
  
  !”。这家人一个比一个正义,一个比一个凛然,没办法向上级请示,最后定下来由孔曪坐牢。
  
   一个伟大的家庭,孔融又一次不自觉名扬乡里。
  
   后来孔融应司徒杨赐之邀到府中任职,当时何进升迁大将军,杨赐派孔融去送礼祝贺,孔融向门卫通报后,等了一会,不见有回复,孔融
  
  等急了,抢过贺礼就走,何进手下看到这场面,觉得太没面子,就想派人追杀孔融,其中有一个人担心事情闹大,报告给了何进,并建议说“
  
  孔融现在名气太大,杀了他怕毁了将军的名声,不如召他入府为官,这样,还能向天下表明将军爱异人才”。
  
   孔融应召,后来与同府的中丞赵舍合不来,撂挑子,托病回家,此时孔融32岁,已显示出骨子里的傲慢之气。
  
   后来孔融应召到董卓府,拜中军候,3天后再升虎贲中郎将,在外人看来,孔融极受重视,当时董卓废刘辩立刘协(汉献帝),孔融坚决反
  
  对,终于得罪董卓,被下放至当时黄巾军冲击最凶的北海任相(当地最高长官),故意给孔融难堪。这一年孔融大概38岁。
  
   到任后,孔融虽然积极准备,安顿百姓,但对黄巾军对仗时,还是不堪一击,最后刘备求援,刘备激动地说:“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孔北海
  
  也知道我刘备呀!”派3000人最后解围。
  
  
   此时的孔融在何进、董卓的眼里实际上就是一花瓶,以显示世人如何爱才,而孔融不知,还感觉良好。
  
   军事上无知,组织上无能。读书人并不是每个都是带兵打仗的料。
  
   后来,曹操、袁绍争雄,有人建议他早做选择,孔融认为这2位都不是真正想匡扶汉室,属于鸡毛盗狗之徒,不值归附,竟然将这个好心的
  
  劝告人给杀了。
  
   袁谭攻打孔融,从春至夏,最后只剩下几百人,孔融表现得谈笑风声,依然捧书而读,当夜半破城时,立刻放下书本,随即逃逃夭夭,丢
  
  下妻儿老小不顾。这是《后汉书》的记载,读到这里时,我怀疑是不是印刷错了,我这可是正版哪,后来又看别的版本,千真万确,就是这么
  
  写的,无语。
  
   他也是一个怕死的主儿。
  
  
   曹操将献帝接到许昌后,广招人才,孔融也在被召这列,在每次朝庭会议中,孔融都义正词严,滔滔不绝,文人中,只有他才是老大,其
  
  它人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
  
   孔融真狂。
  
  
  
   继续狂。
  
   当初,太傅马日磾(di)奉命持节去山东升职袁术,袁术不屑一顾,不但没收了节,还不放马日磾回去,想留下为他所用,马日磾不肯,
  
  以为受到污辱,被扣留几年后,气得吐血而死,将棺柩运回时,大家觉得应该隆重发丧,以表彰马日磾的气节,但孔融反对,认为马日磾没有
  
  完成使命,没有制止袁术的叛乱行为,有严重失误,不应表彰。最后孔融胜利,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难道他忘了自己弃城而逃了吗?
  
  
  
   再狂。
  
   当时大家觉得应该恢复肉刑,加强法制力度,孔融又是一大套理论把大家征服了。最终没改成,唯我独尊矣。
  
  
  
   还狂。
  
   当时荆州牧刘表不进贡朝庭,想自立,皇帝认为刘表要图谋不轨,要下诏书惩罚,孔融再次上书,以为不可,又是一套左来右去的大理论
  
  ,把别人都砍懵了,刘表最后没事儿。
  
  
  
   还有更狂的。
  
   曹操攻下邺城(袁绍老窝),曹丕看上了袁熙老婆甄氏,纳为己有。孔融反对,但没直说,上书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时,把妲己赐给
  
  了周公”。曹操也是读过史书的人,没看到过有这个记载,就好奇地问孔融这个故事的出处,孔融笑了笑说:“以今天的形式看,是我自己瞎
  
  猜的(以今度之,想当然耳。)”。估计当时曹操的肺可能气炸了,本来想找个托词替曹丕遮丑,却遭到孔融的这般戏弄。心里先记下一笔帐
  
  。
  
  
  
   又狂。
  
   曹操亲自征讨辽西乌桓,孔融又面带嘲弄说:“大将军远征,海外又免不了要萧条一番了,顺便把过去肃慎(商周时的一个部落)不向周
  
  武王贡奉楛矢(一种贡品)的事和丁零(匈奴的一个部落)盗苏武羊的事这2个陈年老账也一起处理了吧!”,出征在即,生死未卜,在旁边说
  
  这些风凉话。曹操也不容易呀!记下了第二笔帐。
  
  
  
   忍不住狂。
  
   当时,连年征战,粮食短缺,曹操下了禁酒令,孔融好喝,第一个起来反对,并不断上书讽刺,曹操一忍再忍,还是没动。有一个人看出
  
  了曹操的心思,站了出来,打了孔融的一个小报告,曹操顺势免了孔融的官职。
  
  
  
  
   不由自主的狂。
  
   有一次,孔融与祢衡阔论高谈:“对于儿子来说,父亲有什么可亲的?实际上还不是父亲发情的产物?对于母亲来说,作儿子的又能干什
  
  么?就像罐中的一件东西,出来后就没有什么关系了。(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
  
  瓦中,出则离矣。)”
  
  
  
   义无返故的狂。
  
   孙权的使者拜访朝庭,孔融肆无忌惮地在使者面前抨击朝庭时弊,揭自家的短,弄得曹操很苦很狼狈。
  
  
  
  
   倒数第二次狂
  
   孔融与祢衡互相吹捧,孔融对祢衡说:“颜回复生”,祢衡回应:“仲尼不死。”
  
  
  
   最后一次狂。
  
   被免职后,曹操觉得过意不去,就写了一封信给孔融,劝他认真思过,鼓励他东山再起,孔融回信,表示感谢,表明自己不计前嫌(辄布
  
  腹心,修好如初。苦言至意,终身诵之)。于是很快复出,任太中大夫,由于孔融平时喜欢向朝庭举荐贤士,所以家里常常门庭若市,宾朋满
  
  座(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对别人又开始指指点点,说三说四起来,致使“海内英俊皆信服之”。曹操再一次被气得肝疼。
  
  
   忍无可忍,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举刀,孔融及其家人全部被杀,遭受灭门之灾。
  
  
  
   孔融临死前,可能翻然醒悟,猛然回首时,已走到生命尽头,感慨之余,写下了这首诗,终年56岁。
  
   ===========================================
  
   下面是《后汉书》对孔融的评价:
  
   “负有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
  
   其实孔融的内心深处是正直的,很少趋炎附势,只是太狂,表现得太嚣张。
  
   如果是个君子,那他一定是个不识实务的君子。
  
   ===========================================
  
   孔融之所以这样狂傲,我想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汉献帝喜欢他。
  
   而在孔融眼里,皇帝才是真正的君主,才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错估了形势,小看了曹操。
  
   ===========================================
  
   从这首诗中,也感觉到孔融自己的委屈(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但在人生的最后一步,他还是昂起了头,再做君子。(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
  
   孔融并不是只对曹操狂傲,对别人也是一样,他还曾写过二首诗赞扬曹操:
  
  
   其一
  
  
   郭李分争为非
   迁都长安思归
   瞻望关东可哀
   梦想曹公归来
   从洛到许巍巍
  
  
   其二
  
   曹公忧国无私
   减去厨膳甘肥
   群僚率从祁祁
   虽得俸禄常饥
   念我苦寒心悲
  
  
   他并不怎么痛恨曹操,只是政见不同。
   ==========================================
  
   曹操杀孔融,自然是从自身的政治上考虑,当时北方已基本统一,曹操准备南征,留下孔融这样的人在后方指手划脚,实在不放心,在一
  
  个政治家眼里,一切都要让位于政治。孔融太不自敛。政治上太幼稚。
  
   ==========================================
  
   孔融是被捧杀了,先是被何进、董卓捧,后来主要是自己捧,杀他的不是曹操,曹操只是一个执行者。
  
   就像现在那些过气的明星。
  
   ==========================================
  
   孔融使我想起了大陆的鲁迅、台湾的李敖。
  
   ==========================================
  
   孔融被抓时,他的2个孩子正在下棋,一个7岁,一个9岁,毫无惊恐之色,孔融对差役说:“是我一个人犯罪,2个孩子能保全性命吗?”
  
  还没等差役说话,9岁的大儿子不慌不忙地说:“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世说新语》)
  
   曹操知道后,估计是出了一点冷汗,一狠心,全家都杀了。
  
   有些东西,不得不承认是遗传。
  
   ==========================================
  
   可敬的孔融,可怜的孔融,可气的孔融,可悲的孔融。
  
   侍才傲物者,禁止入内。
  
   ==========================================
  
   后来曹丕当皇帝,重赏收受孔融的文章,并将孔融列入“建安七子”之首,总算给了孔融一个交代。
  
   ==========================================
  
   这首诗,用了诗词中“比”的手法。
  
   ==========================================
  
   这个帖子,从晚上10点开始,写到这里时,已半夜2:19,查阅的资料较多,也投入了一些个人思考。
  
  长期潜水的朋友们,上岸吧,给点儿掌声。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327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