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少微信软件: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透视的多元性和关系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59:56

透视的多元性和关系世界

  透视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透视的多元性,或曰"解释的多元性"。从世界(本文)那方面说,也就是"世界的无限可解释性"。

  其实,说认识是"解释",而不是对"事实"的"说明"(Erkl?ren,亦可译为"澄清"),本身就已经包含了解释的多元性的意思。说世界是"可解释的",也就是说"它不是蕴含着一种意义,而是无数种意义"。既然认识是透视,那么,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就会有不同的透视。既然本文的意义唯有通过解释才能确定,那么,对同一个本文当然就允许作不同的解释。尼采一再阐述这个道理:"同一个本文允许无数种解释,不存在一种'正确的解释'。"《尼采全集》,第13卷,第69页。"根据我的经验,认为一般来说存在着一种正确的、即唯一正确的解释,这个基本前提是错误的……事实上,在许多事例中,不正确的东西是确定的,而正确的东西则几乎都不确定……总之,老语言学家说: 不存在唯一正确的解释。"尼采致富克斯(1888.8.26),转引自雅斯贝尔斯: 《尼采》,第293页。

  为了说明透视的多元性,尼采设想在人类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认知的生灵。当然,我们永远无法确证有哪些这样的生灵存在,它们又具有何种透视方式。"想要知道对于别种知性和透视可能会存在什么,这是一种无望的好奇心。"《尼采全集》,第5卷,第332页。但是,我们今天已经不再有那种可笑的自高自大心理,胆敢宣称只有从我们的角度才许透视。当我们明白我们的认识无法摆脱人类中心论之时,我们实际上也已经明白,人类仅是无数可能的透视中心之一,至少在理论上我们已经无法拒绝其他中心存在的可能性。透视主义是人类中心论的逻辑引伸,但它又打击了人类中心论的乐观信念。人类出于种族生存的需要,把对已具有规范意义的评价视为"真理",可是,"且假定一下,倘若'万物的尺度'不是人",则一切都会变样。参看《善恶的彼岸》第3节。《尼采全集校勘学习版》,第5卷,第18页。总之,我们已经无法回避"认识的多类型性"〔6〕《强力意志》第496节,第344页。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知性的普遍现象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只具有特殊场合","从每一种知性类型出发都必有一种世界观",《尼采全集》,第12卷,第21页。我们的感性和知性形式只是"一定种类动物的一种纯粹特异反应,与之并存的还有许多别的特异反应。"《强力意志》第515节,第351-352页。

  在整个宇宙的生成过程中,人类的认知方式纯属偶然。这首先是因为,人类的存在本身是偶然的,"没有人会认真主张必定有人类存在"。《强力意志》第516节,第351页。其次,"认知和认识型式本身即已包含在生存条件之中",是生存条件的产物,而人类"事实上的生存条件也许只是偶然的,也许决非必然的"。〔6〕尼采如此假定:"假如生存的性质会是谬误的,假如这是可能发生的,那么,真理、我们的全部真理会是什么呢?……是谬误的不负责任的翻倍?是谬误的更高乘方?"《强力意志》第542节,第369页。他断言:"在更高类型的生灵那里,认识也将有新的形式,这种形式目前尚是不必要的。"《强力意志》第615节,第417页。尼采之所以要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断言人类认识型式的偶然性和狭隘性,是为了打击形而上学家的自负。既然人类是大自然的偶然产物,又因偶然的生存条件而形成了一种偶然的认识方式,那么,这样的人类就无权把自己的任何一种认识宣布为具有绝对和终极性质的形而上学真理。

  这里有一个问题: 从宇宙间存在许多认知生灵和认知型式的可能性看,透视是多元的;但我们实在知道的认知生灵只有人类,那么,对于人类来说,是否只有单一的透视方式?我们只要回忆一下尼采关于每个情绪冲动都有其透视的论述,就可知道答案是否定的。毋宁说,人如同一个小宇宙,人身上有许多情绪冲动,因而有许多透视中心。即使仅仅对人来说,世界也是无限可解释的。

  由透视、解释、认识的多元性必然引出"真理"、"本文"、"世界"的多元性的结论,又进一步引出不存在"绝对真理"、"最后本文"、"真正的世界"的结论。"有许多眼睛。甚至斯芬克司也有眼睛: 因而有许多种'真理',因而也就不存在真理。"《强力意志》第540,第369页。作为透视现象,"实质"、"本质"也是多元的。参看《强力意志》第556节。形而上学家主张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背后有一个"真正的世界"("世界x"),尼采在批判"世界x"之后接着写道:"如果主张有x个世界,即在这个世界之外还有每个可能的世界,则是另一回事了。可是这一点从未被主张过……"《强力意志》第586节,第08页。所谓"世界x"是指超越了一切透视眼光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如果撇开透视,岂有一个世界剩得下!撇开了透视,也就撇开了相对性!"《强力意志》第567节,第386页。"把握全(Alles)--这意味着废除一切透视关系: 这意味着什么也不把握,误解认识的实质。"《尼采全集》,第13卷,第64页。实际存在的是"x个世界",即许多个透视世界,其中哪一个都撇不开透视,都无权充当"真正的世界"。

  那么,有没有可能对一个事物乃至整个世界作客观的描述呢?尼采在理论上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不过,在他看来,所谓"客观"并不是超越一切透视,相反是综合了一切透视,是一切透视的总和。

  例如,"这是什么?"问题的"客观"答案乃是一切生灵对它的"主观"答案("这对于我是什么")的总和。"只有一切生灵都向一个事物提出了自己的'这是什么'的问题并作出了回答,这个事物才得到了描述。假如缺少某一个生灵连同它自身对一切事物的关系和透视,这个事物就仍然未被'定义'。"《强力意志》第556节,第381页。注意,尼采在这里说的是"对一切事物的关系和透视",而不是"对这个事物的关系和透视"。也就是说,某一个生灵对这个事物的认识是由它对一切事物的透视关系所决定的。透视是由一个中心出发对世界的总体把握,一切事物都按照与此中心的关系而确定彼此间的关系。回答"这对于我是什么"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回答:"从我的角度看,这个事物与其他一切事物处于怎样的关系中?"所以,对一个事物的客观描述牵涉到一切生灵对它的关系,而其中每个生灵对它的关系又牵涉到这一生灵对一切事物的关系。结果,触一发而动全身,一物的"本质"牵涉到一切生灵对一切事物的关系。

  尼采认为,世界上有无数"力的中心"(即"生灵"),每个中心都有它对世界的透视,即它对其他一切中心采取的行动,或者说,对于其他一切中心对它所采取的行动作出的反应。透视产生"外观世界"。就人类来说,"别的'生灵'对我们采取行动;我们整理过的外观世界乃是对它们的行动的一种整理和制服,是一种防御措施。""问题是,难道不会还有许多种创造这样一个外观世界的方式?"《强力意志》第569节,第389、388页。尼采在这里实际上是把透视作用普遍化,把相互作用的万物都视为主体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尼采说:"只有主体是可证明的: 假设只有主体,--'客体'仅是主体对主体的一种作用……"《强力意志》第569节,第389页。从这里可以看出,透视主义与尼采本人对世界的总体解释有着紧密联系。按照这一总体解释,世界的本质就是强力意志,万物都是强力意志的特殊形态。正因为此,万物都是主体,都是透视中心,都有其行动和反应方式,而"'世界'仅是表示这些行动的总和的一个词"。《强力意志》第567节,第386页。这个作为每一个中心对于整体的透视之总和的世界,就是"关系世界"。

  尼采写道:"世界,撇开我们在其中生活的条件来看,这个我们不曾把它归结为我们的存在、我们的逻辑和心理偏见的世界,并非作为'自在'的世界存在的。它本质上是关系世界: 如果可能,从每个点出发,它有其不同的面目;在每个点上,它的存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它印在每个点上,它的每个点都承受了它--而在每一场合,其总和是完全不一致的。"《强力意志》第568节,第387页。

  前提是: 第一,撇开人类特殊的透视,人类仅仅是无数透视中心("点")之一;第二,万物均是透视中心,"生灵"与"事物"、"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消失了。在此前提下,才谈得上对世界的客观描述。从每个点出发都可得到一个透视世界(即外观世界),它是这个点对其余一切点的关系之总和。在每个点上,这个总和是不同的。所有这些总和的总和,即一切点对一切点、一切事物对一切事物、一切主体对一切主体(都是一个意思)的关系的总和,才是世界的"客观"面目。

  不难看出,尼采的"关系世界"同莱布尼茨的"单子世界"有某种相似之处。在莱布尼茨那里,世界由数量无限多的单子组成,每个单子都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中心,它对一切事物的关系使它成为一面以自己的方式反映宇宙的活镜子。有无数面这样的活镜子,因而有无限多的不同的宇宙。与尼采的区别在于,莱布尼茨把这些不同的宇宙看作唯一宇宙依据每个单子的不同观点而产生的种种景观。也就是说,在无数外观世界(不同的宇宙)背后有一个"真正的世界"(唯一宇宙)。这一点正是尼采所竭力反对的。在尼采看来,根本不能把各个外观世界看作某个"真正的世界"的显现,因为在一切外观世界背后并不存在这样一个"真正的世界",正像在一切事物对一切事物的关系背后并不存在一个无关系的世界一样。

  我们还可以在尼采与胡塞尔之间作一比较。胡塞尔把"世界"看作现象的多样性和投影的多样性的总和,这一观点与尼采相似。不过,他相信这个总和可以被投影在纯粹意识中,形成客观的世界观念。对于尼采来说,却并不存在这样的纯粹意识。我们可以在理论上把"世界"说为一切透视的总和,但我们实际上不可能获得这个总和,因为我们归根到底摆脱不了人类特殊的透视。所以,严格说来,对世界的客观描述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人类透视的界限内,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仍可达到某种程度的客观性。尼采所理解的"客观性"是指对事物、对世界的尽可能多元的透视。我们无法知道其他一切"生灵"的透视方式,但是,在人类身上,由于并存着多样化的情绪冲动,透视是多元的,人类所能达到的"客观性"的根据即在于此。尼采写道:"非自我化和'客观性'崇拜在认知领域里也造成了一种错误的等级秩序,在此之后,让我们为认知者重新争得巨大情绪冲动的权利!"《强力意志》第612节,第417页。"客观性"并不是"无利害关系的直观",相反是要"善于恰好使透视和情绪冲动解释的差异性有利于认识","只有透视的看,只有透视的'认识';而我们对于一件事情愈是允许诸情绪冲动得以表达,我们对于这件事情就愈善于设置更多的眼睛,不同的眼睛,我们关于这件事情的'概念'、我们的'客观性'就愈是完善。"《道德的谱系》第3章第12节。《尼采全集校勘学习版》,第5卷,第365页。有一点是尼采始终坚持的:"客观性"不是撇开透视,而是增加透视的角度,用解释学的术语说,也就是扩大"视界的融合"。我们身上的各种情绪冲动愈是得到充分表达,我们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价值关系、实践关系)就愈是丰富,我们对事物的把握就愈是"客观"。所以,"客观性"并不是排斥"主观性"的,反而是以充分发挥"主观性"为前提的。

  尼采认为,能否充分表达各种情绪冲动,实现透视的多元性,取决于强力意志的强度。"一元性(一元论)是惰性的需要;解释的多元性是有力量的标志。世界不想否认它的令人不安的、暧昧的性质!"《强力意志》第600节,第413页。真正的强者"深深厌恶一劳永逸地停留在任何一种总体世界观上",充分领略"对立思想方式的魅力: 非让自己受一受暧昧性质的诱惑不可!"《强力意志》第470节,第330页。他不会因为超人类透视多元性的不可企及,而放弃实践人类透视多元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