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军事论坛手机版:《鹤翔庄功法》第二章 静功站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38:29
站桩属于静功的范畴,是鹤翔庄功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通过站桩功,多数能够自然地产生自发动作。这是鹤翔庄功法的特点之一,也是在动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治病健身疗效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对于站桩功,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对待,自然发展,以求达到理想的效果。

站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静而得气,出现最佳气功态,以便进一步提高治病健身之功效。站桩一般包括调神、调息、调身三大组成部分。运用意识,属于调神。形体各部要求,也就是姿势,属于调身。对调神、调身都有若干具体要求。但对于调息要求仍是自然呼吸。

一、站桩的前提

(一)要对站桩确立一个正确观念

练好五节动功是站桩功的首要前提,站桩是五节动功的深化和发展。在站桩过程中,自然地产生自发动作是“静极生动”,“气行受阻”与病理相联系的自我调节的自然反应。实践证明,这对于提高祛病强身功效,调动人体潜能,进而探索人体生命奥秘,都有着特殊的作用。在站桩中自然产生的自发动作,对人体是益的。

(二)要有扎实的动功基础

五节动功一定要全都学完,做到姿势正确,动作圆滑,放松入静,精神内守,气感较强,周身的膜络得到初步的疏通,主要穴道能够开合。在这样条件下站桩,手上有气,脚下有根,出现了自发动作,也会稳妥可靠,效果良好。但动作未学完和练熟,切不可过早地站桩。

(三)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主要做到八个字:坚信、心静、不怕、不急。

具体来说就是对站桩的客观效应要坚信不疑,要排除一切杂念,做到心静神安,毫无忧虑。要克服对自发动作的偏见和恐惧心理,认真做到精神和形体都自然放松才会“静极生动”,产生良好的自发动作。站桩时要耐心坚持,不要急于追求奇特功效。更不可用后天意识去追求自发动作,同时要反对封建迷信思想,以避免产生副作用。要做到无外动不追求,有外动也不惊慌,要坦然处之,自然发展。

(四)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并做好练功前的准备

要有平整的场地,安静的环境,新鲜的空气,最好有花草树木。防止受惊气散。同时要宽衣松带,取下受压之物,要穿平底鞋。在训练有素的辅导员指导下,正确地掌握站桩的姿势、要领和意念,这是使站桩取得良好效的关键。

二、站桩功的姿势和要领

无论哪个门派,对姿势都有严格的要求,因为正确的姿势,可以促进气血畅通。错误的姿势可能使气血流通受阻。为此要正确掌握站桩功的姿势和要领(图130~137)。

(一)预备式

两脚成后八字,脚跟略宽于肩。上体中正,两臂自然下垂。下颌后收,松静站立。双目平视前方天地相接处,神光内收。舌顶上腭,似笑非笑,心澄目洁。身体自上而下放松,将气沉入下丹田,开始意守。意在掌心,转掌心向前,作双回气。双手捧气似球,缓慢托起,手至头顶,张臂扩胸,将气贯顶,松肩含胸,双手从胸前缓慢导至脐中,外导内行,将气收入下丹田。双手向侧前画弧抱球对指,臀部后坐,大腿根部虚空,腰部后突,膝弯曲,膝部不超过脚尖的垂直线。

(二)顶头悬

头要中正,虚凌向上,“头如悬磬”,象有一垂直线连于百会穴,悬于空中。下颌和喉部回收。

目的是“锁住鹊桥关”,百会至喉头垂直,这样颈项就能合乎后收、竖直、向上的特定要求。因脑为“元神之府”,所以要作到头中正,顶虚悬,这是站桩调身的关键。

(三)柱舌

即“舌顶上腭”,也称之搭桥。以利于接通任督二脉。要求唇齿轻闭,似合非合,舌尖轻轻抵于上门齿内和牙龈相交处,即龈交内侧。

要落腮,面部肌肉和口腔放松,这样有利于口内生津,也就是可以很快产生口水。功夫提高后,可用舌尖轻抵发“恬”音的部位,即舌顶上腭软硬组织相交处,功夫再深可以卷舌抵住上腭组织的中心部位。要注意柱舌不可用力,否则前额会有闷胀不适之感。

(四)坠脊

脊柱要竖直而不要僵硬。然后将脊柱由上而下放松,犹如九曲串珠一般。

坠脊的方法是:微耸双肩,配合呼一口气,整个脊柱关节自上而下即可全部放松下来。

(五)含胸

胸部为诸阴经交会之处,因此一定要含胸拔背,把胸部放松下来。

方法是先将天突和两乳头之间的三角区域稍向内含,放松胸部,同时五脏六腑也随之放松下来。双肩锁骨关节处要稍向外展;同时要向上拔背,就是以大椎向上引伸至百会,使脊柱自然伸直,两肩微向下落。这样可以起到心肺安居于胸部,利于气血运行,利于通大椎和通任督二脉的作用。

(六)松肩

肩要松、腋要空。

方法是双肘稍向外展,两肩胛骨微向下垂,但不要过于松懈;腋下虚空,似夹物状,注意把松肩虚腋调整为融和自如的统一体。

(七)坠肘

也叫垂肘。

方法是双臂微曲,肘尖有下垂之意,关窍在天井穴(肘后大骨正中)与小海(肘后麻筋部位),但不可用力。在坠肘的同时,还要做到悬肘,就是肘下部下坠时,上部又有上悬之意,其关窍在曲池穴与肘窌穴(在肘下与曲池相对处),古人称为“肘中窍”。把这些关窍放松,舒开,做到既坠又悬。

(八)坐腕

放松掌腕部,意在神门穴。

方法是掌心内含,双手十指横向相对,然后掌指微向下垂。此时气经肩达于十指,两手之气相接。

(九)舒指

就是配合松腕,将手指微舒开,略成弧形,掌稍内含,恰似轻握2个小球体,并与下丹田之气相接,逐渐合成一个内外相连的大球体。体内约占1∕3,体外约占2∕3。此时意气相连,会在丹田部位产生明显的气感。但手指不可用力,否则不利于通气。

(九)松腰

就是把腰椎、韧带和腰两侧的肌肉都放松下来。

方法是先腰自然伸直,然后微耸双肩,随之轻轻向下,将第二节腰椎至骶关节这一段同时放松,腰部后突,曲膝后坐,膝部不超过足尖垂直线。此时意在命门,因为命门为十二经之主,腰为肾之外府,肾有藏元阴元阳化生元气、滋养全身之功能。古人说:“力发于足,主宰于腰,形于四肢”。可见松腰很重要。因此要认真做好松要。否则阳气上冲,会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之感。

(十)松胯

这要和松腰同时进行。要求把髋关节放松。

方法是胯关节后收,臀部向外后泛张,双膝微屈,似坐非坐。松腿带胯稍转几下即可将胯放松好。只有如此才能利于丹田扩大,元气增强,为全身通关奠定基础。

(十二)垂尾闾

要特别注意。纠正过去尾闾悬挂钟摆,吊在两脚之间进行摆动的做法。

要用意念把尾闾下垂两脚中间稍后的地面上,犹如一根柱子支在地面上。

(十三)屈膝吊裆

就是双膝放松,自然微屈,膝部不能超过足尖垂直线,并稍向内扣,用意引气通过膝部,把屈膝松胯和垂尾闾尾闾协调起来,而完成吊裆。

方法是把肛门外括约肌轻轻收缩,前阴部和会阴部也同时微微上提,于是把裆调圆。就是以会阴为中心,形成四周圆滑而开阔的裆。因为会阴部位是任、督、冲脉起始点,只有将裆调圆,才有利于气机畅通。

(十四)脚平铺

两脚平铺地面,把体重均匀地放于两脚上。

方法是双脚大拇趾用意轻轻收缩,引气下行至脚心,与地气相接,周身之气才能贯通。配合腰、胯、膝的放松,两脚方能逐渐达到平铺。

(十五)垂帘

在完成上述站桩动作要求后,逐渐将神光由远而近收回,慢慢垂帘,恰如帘子下垂之状,留一线之光观鼻准,再用神光和意念下垂到膻中穴直至下丹田。此时双目轻轻闭合并开始静静地意守下丹田。站桩时间一般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为宜。

(十六)收功

站桩中不管是否出现自发动作,都要按照要求认真收功。

方法是先加收功意念暗示自已 “要收功了”,“气归丹田”,如有外动加个意念,“停下来,收功了”。这样外动就会缓慢地停下来。此时不要睁眼,按要求认真做3~5个双回气,然后双掌相对搓,并连续搓面部,再向上至头顶,向后至颈部两侧转正胸前,双手掌心轻贴上身,缓慢由上而下,外导内行,至下丹田。最后双目慢慢睁开,收功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