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 无地自容专辑:说“道,可道,非常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20:43
[原创]说“道,可道,非常道”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一个字就是“道”,五千多个字,一个修道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都能说了,回过头来,五千多个字都不论了,只说这第一个“道”字。
第一个“道”字,简单而且有限制的说,是说无量宇宙太极的创造者,是说宇宙太极及某个小范畴(天球)本身,是说宇宙太极天球运转之理及其中生命所应遵循维护之“法律”(道法)。这是“道可道”的第一个“道”字。
“可道”,可导,可成道,都是一个意思。修道人一天到晚的在干什么?在追求什么?修道是为了得道,得道,就是“成仙”,圣人,神人,至人,仙人,真人,都是仙。修道并不神秘,小学生上学,神秘吗?不神秘。拿着语文课本、数学课本上课,老师站在前面讲,三五年过去,小学毕业了,确实达到了小学生的标准,拿到毕业证了,就叫“得道”了。那么你用幼儿园的课本,读个几年下来,能不能小学毕业?不能。所以,这个“课本”很重要。也就是说,对于修道人来讲,没有合适的“道经”来做指导,就不可能“得道”。
再说“非常道”。非,不是;常,平常的,凡常的;道,道理。合起来,“不是凡常人当中的道理”。修道是为了得道成仙,那你不读仙经,拿着《谁动了我的奶酪》、《卡耐基培训》这样的书,学这样的理,能达到目的吗?达不到。凡常人,简称“常人”,是个相对于“修行人”来讲的称呼,常人中的理论多如牛毛,做人、做事,每个领域都有相应的各种各样的理论,而这些理论都是指导人怎么做人做事的,不是指导人“做神仙”的。所以,这句话里有一个“道法难寻”的意思。
那么综合一下,“道,可道”是“能指导修道人得道的道理”的意思,“非常道”是“并非凡常人的理论”,可以简单理解成“凡常人见不到仙经”意思。谁能见到?修道人能见到。当然不是每个“修道人”都能见到,得是“真正的修道人”才能知道。
对于佛家来说,佛家有句话,叫“佛法难闻”,是说活多少辈子也很难听闻到真正的佛法,说佛法多么宝贵,多么珍贵,大致和“道可道非常道”是一个意思。
修道,得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所在。儒释道,万卷书,无数大德君子演绎的,都是这个实质。几千年来真正的中国人,都知道能修行是可贵的,修行人是可敬的。
“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过去有,现在还有。当然很多住在山里的还不能称为“神仙”,绝大多数就是“修行人”。修行人,有的进山进庙,有的就在常人中,比如传统上的真正的儒,就是修行人。现在在常人中帮助人的修行人也非常多。
《道德经》讲不讲“神”?当然讲了,修道本来就是要修成神仙。怎么修?知道了“道可道非常道”,那么就去找吧。可是,找到了,有了“修道教科书”,还不够,还需要明师来帮助。所以接下来一句,就是“名,可明,非常名”。
“明师”者,能使徒弟“明白”之“师”。自己处于糊涂、迷蒙当中,想明白宇宙天地人生的道理,想得道,得道了,也就“明白”了。找到让自己明白的明师,容易吗?不容易。满大街的名人,说起头衔来都是一堆一堆的,各个“有名”,哪个能让你明白宇宙天地的大道?实打实的说,牛顿、爱因斯坦都做不到,更别提现在的什么“博导”“教授”了。所以,常人中的“名人”可不一定是名师,更不太可能是明师。过去的道家讲“隐”,尤其是大道,更是隐。隐并不是不收徒,只是挑徒弟,挑选的极其严格,要非常好的禀赋才能有资格。所以,明师难遇。遇到了那是亿万年的福分,要能分辨,懂得珍惜。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明,非常名。”十二个字,“大道难求,明师难遇”的意思。八个字,很简单,但琢磨起来,要能想得很深。
接下来,“无名,天地之始”。无名,也叫“无极”,说的是宇宙当中的一个层次,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具体的宇宙。天地,可不是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和地球的大气层。天地是个倒过来的“葫芦”,两面都有口,粘在“无名”的边缘上,葫芦嘴朝下。葫芦的大肚儿部分,叫“天”,小肚儿部分,叫地。承载着我们的这个地球,是处于“天地之间”,也就是这个葫芦的中间的那个“腰”上,这个部分叫“阴阳”。这个葫芦是从宇宙中生出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一个葫芦的形状,就是一团模糊的气,所以有的道家把天地的初始状态叫做“浑沌”。
《太一生水》开篇就讲“太一生水。水返,附太一”(“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就是“无名天地之始”一句的来源。学术界对《太一生水》第一段反复出现的“反辅”、“相辅”闹不清是什么意思,其实都是道家隐语。
《老子》口耳相传,所以音是根本,一个音差了都不行。讲道讲道,其中就包括这个音对应哪个字,以及这个字还会、还将怎样变,变成别的什么字。真经就一部,包括敦煌本、各种碑本,以及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本,都是假的。
“有名,万物之母。”有名,太极,也叫太乙,就是浑沌经过翻覆运转后形成的这个葫芦,也就是天和地。有了天地,然后开天辟地,出现了这个葫芦的“腰”,也就是阴阳界。天地之气在阴阳界里上下交通,阴阳翻转,四时,湿燥,这些都形成了,“万物”,“碗物”,碗中之物,就是指谷物,就能生长了。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所以人类历来珍惜粮食,一粒粮食的萌芽生长到成熟,背后是天地宇宙的运转在支持。
“有名,万物之母”,哪里来的?《太一生水》开头讲“太一生水“”,结尾句是“成岁而止”,就是从这段来的。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文章提交者:打到孔子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http://www.kdnet.net
文章提交者:斑竹有苦衷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http://www.kdnet.net
楼主断句断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解,道德道德,求道就有德,有德就可求道。
道,不可道,可道?非常道。何谓常道。常,即永恒也
——————————————————————————————————
“未修真时莫解老。”《老子》五千多个字,不是用脑袋想就能理解的。历史上的真人解《老》 ,也多是解个三句两句的,如吕纯阳、三丰祖师,常人照样看不懂。至于王弼等,都是常人在胡搞。今人更是胡闹了。
老子怎么能知道无极、太极的情况?他看到了?可以这么理解。太上老君,自然有太上的本事,这个本事就涉及下面的“固常无欲宜观其妙,常有欲已关其皎”句了。先天本性保存的好,没有后天人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欲望,这样的生命,宜观察到宇宙的奥妙;那些情欲满身的,本性被蒙蔽的太深了,只能看到阳光下的那点东西。选徒弟选什么样的?当然选本性保存的好的。
什么叫“本性被蒙蔽的太深”?刚出生的婴儿,会显示自己吗?会嫉妒吗?不会。这个小孩的状态这就是本性。相反,看看现在国内的成年人,吹牛,虚伪,不懂装懂,等等,各种各样的后天的东西蒙蔽着他们,让他们以丑为美。这样的人,要想修道,不是说不可以,只是难度比较大。
“此两者同出而异命”,什么意思?此两者,先天本性保存的好的,后天蒙蔽的太深的,这两种人。都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命却不一样,差异太大。所以真人选徒弟,当然要“选之又选”。
《老子》重音,那么就有一个节奏的问题。断句是否正确,出声读,多读几遍就能知道。如果读起来拗口,气促,支离破碎,就说明有问题。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文章提交者:读书狼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http://www.kdnet.net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http://www.kdnet.net
《老子》重音,那么就有一个节奏的问题。断句是否正确,出声读,多读几遍就能知道。如果读起来拗口,气促,支离破碎,就说明有问题。
—————————————————————————————
你就扯吧,
先秦的發音能跟現代一樣?
你用現代漢語讀音說事兒?
至少也要說《水平韻》呀,知道《水平韻》是什么么?嘎嘎嘎。
——————————————————————————————————————
非常好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要让搞语音学的瞠目结舌了。
其实很简单。你去翻一翻《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再去翻一翻《现代汉语大辞典》,看看汉语拼音拼出来的字音,和古时切音拼出来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那声调的不同又是怎么回事?口音。
“此两者同出而异命”,接下来不是“同谓之玄。玄之又玄”,而是“通微至玄选之又选”,是说真人选徒弟极其严格,挑之又挑。“通微至玄”,“通微至玄者”,真人,如明英宗就“赐”三丰真人“通微显化真人”封号。
《老子》为什么难读?为什么有那么多版本?就是因为其字有真有假。单纯从字义上看,很多章句解释不通,那么就怀疑是流传的过程中有误,就改字。字改了,音变了,就成了纯粹的假经了。
凭什么道选徒弟挑之又挑?我就喜欢吃喝玩乐,就虚伪、贪财,又怎么样?修道有什么好?这样的问题,是典型的堕落了的“现代人”的问题,以前很少有人问。为什么?自己能不能修是回事,修道的好处以前那是人人皆知的。打个比方说,现在对一个90后说以前手破了个口子撒上点儿土面就能止血,说以前的读书人正襟危坐美女乱不了他的心,90后无法想象那是一个什么状态一样。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文章提交者:东海岛主1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http://www.kdnet.net
佛法有不同层次,道亦有不同层次,有世间小道,有神仙之道、更有先天大道,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领悟到的东西是不同的。
——————————————————————
是这样。所以不敢固定下来,说我说的这个是绝对的。这里是漫谈讨论,一些问题可以随时说明。白纸黑字的话,定要在扉页上把这个问题标明了。
一般人不知道道经“字会变”这个道理。比如说,“玄之又玄”,可以是“玄之又悬”,“旋之又旋”,“旋之又玄”,等等。没到那个境界,就不知在说什么。因为是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我就用“通微至玄选之又选”了,只是说一下道家是选徒弟的。
结束句什么意思?道理是一层层的,助人的话,劝善,讲一些道理,没问题,好事;讲深了,就不行了,一般人也没办法承受,可能还有副作用。这是说“道理”。还有“天机”的问题,道理可以讲,天机则不可泄露。历史上,几千年来,道家讲隐语,跟这一句有关。当然,天机难知,但不是不可知,尤其是大的关口,民智大开的情况下。上天有好生之德,无论什么方式,你知道了,甚至很轻易的就有人告诉你了,那你要能领悟,能决断。结束句含这些意思,怎么变自己想。
”哲学“来自古希腊,与苏格拉底有直接关系。真有”哲学“修为的,要能用自己的话就苏格拉底的言行谈出自己的领悟。愿意聊”哲学“和苏格拉底的,可以单独开个帖子聊。
陈子昂有诗云:“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把儒、道、释说的清清楚楚。老子讲的是天理,孔子讲的是人理。老子直接就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孔子传的“人道”,也是本于天道的。
“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阴阳搭配之道绝对了,就出现了这种状况。好的一出现,必定马上冒出来一堆坏的。这个时候,就看人的分辨力了。
什么是好的?儒家圣贤,道家仙真,佛家觉者,醒世助人,帮助人开启智慧,提升道德,劝人行善,都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狐黄白柳,口出恶言,嫉妒贪婪,诽谤善良,骂人为乐,拉人堕落,都是坏的。劝善不听,也只能叹息。坏的则用尽一切手段让人变坏,乃至吊死鬼找替身,恶贯满盈的拉垫背的,也非虚幻。
第一章讲了人生活在“天地之间”的“阴阳界”,那么第二章就讲阴阳是怎样相互作用的,道和圣人又是怎样依据这个阴阳之理治天下的。
伯阳当年即感叹“无罪无孽,谗口嚣嚣。”可见历来如此。
~~~~~~~~~~~~~~~~~
文章提交者:资深围观群众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为什么很多人反儒、贬儒、仇恨儒家。
首先,他们对儒家学说一知半解,他们对儒学的认识多是道听途说而来,从没有认真研究过儒学,也看不懂古文,只是跟着反儒的半吊子人云亦云。
其次,他们受现代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毒害太深,推崇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成王败寇,强权强势就是真理,人生在世就是要吃喝玩乐,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些人生价值观与儒学的仁义礼智信,做君子不做小人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妨碍了他们,觉得那些很假,很虚伪。
第三,是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一般反儒的人都是70、80后出生,他们在这种追求物质享受的环境中生长,受的是竞争、淘汰、享受的影响,浮躁、浅薄,认为唯物主义就是物质第一,科学是绝对的,从不思考人活着的意义,人活着是为什么这种终极问题。
~~~~~~~~~~~~~~~~~
关于《老子》第一章,就说这些了。“谈道说玄神仙事,争强好胜常人心。”希望感兴趣的能客气一些,大家心平气和的交流。接下来,说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四恶已。
从第二章起,《老子》开始涉及中国古史,即尧舜、夏商周(三代)时期的历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天下人”的意思,天下人何以知道“美何以为美,美的好处在哪里”,是因为“四恶已”,即四恶受到了惩罚。什么叫“四恶”,共工、獾兜、三苗、鲧;已,完结,受到处罚。这段历史记载在《尚书·舜典》中,《史记·五帝本纪》采用。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四不善移故。”天下人都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因为“四凶”被流放的缘故。四不善,四凶,浑沌、穷奇、梼杌、饕餮。按《五帝本纪》的记载,四凶被舜帝迁于边疆之地,“以御魑魅”。“小鬼怕恶人”的说法即源于此。
有人说:“尧舜禹”不是传说吗?不是传说,是真实的历史。否定尧舜禹时代,是从清阎若璩开始的。阎若璩写了篇《古文尚书疏证》,后人于是人云亦云;近代又出现了所谓的“古史辨派”,大肆否定中国的历史。那么阎若璩、古史辨这些人的“学说”可靠吗?考证他们的学者不多。清朝有个叫毛奇龄的,当代有个叫张岩的,做了这个工作。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说阴阳界的规律,阴阳相生相克。
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直到目前,都是在阴阳之理的作用下。表现在人群中,男女,老少,善恶,忠奸,舍己为人的极端自私的,都是阴阳的表现。
在阴阳界,好坏构成一体,万事万物皆有阴阳。阴阳并不都是对立的关系,发展到极端了,才形成对立。即使是到了对立的层次,好的能生存,坏的没恶贯满盈也没说一定得不存在。但是,阴阳是有序的,如果乱了序,这个阴阳界本身乃至阴阳界赖以生存的天地宇宙就有了危险。有人说,“尊卑有序”是封建思想,其实不是那个意思,尊卑是指各自的位置,各自要有各自的位置,整个事物才能协调运转。道家有一个“阴阳反悖”的说法,就是阴阳换位,那么处处都出问题。到了极端,极坏的翻过来,占据上位,因其极坏的本性,就会对万事万物都造成破坏。
是在琢磨。讲到哪,哪些要留,也在揣摩。
任何一个道理都不是人随随便便耍点小聪明就能知道的,能有所成就更是要付出、承受很多。表现上,修行人就是吃苦人,有时候还是忍辱人。这也是阴阳。阴阳有个转化。
阴阳有个转换,怎么讲?就一个人的单纯的精神方面的修养来说,谦虚,温和,助人,这是阳;狂妄,嚣张,嫉妒,这是阴。克制阴,强化阳,狂妄、嚣张、嫉妒这些越来越少,到最后没有了,那么就剩下谦虚、温和、助人了,这就是转换。这样的人,在世间,就是典型的“君子”。当然修行决不是也决不止于做“君子”。
真人纯阳体。伯阳父,王少阳,吕纯阳,张紫阳,王重阳,都是阳。编辑勿多虑,呵呵。
阴阳之理,适于天下万物,包括人的生存。把握住无极生太极太极含阴阳之理,治天下就不难了。
修行之事是真实不虚的。三丰真人说:“是故天仙而下为神仙,神仙而下为地仙,地仙而下为人仙。人仙而下,则有鬼而无仙也。鬼者纯阴,仙者纯阳。人得半阴半阳,则不离乎生死。缺阴之半即成仙,缺阳之半即成鬼。故人在可仙可鬼之中。欲逃出可仙可鬼之中,即当住天仙、神仙之中。”修去营魄之中的阴的成分,即人的不好的一面,使之都转成阳的成分,就是修行,就是升华,就是无人心有道心,就是出尘。
以上是说“有无相生”,说阴阳,引申了一下。王者知阴阳,依天象之变化行政,言传身教以“新民”,天下治。那么是谁做了这个示范?舜帝。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这是说舜帝之德。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提到“五帝德”,说:“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不传不等于失传,隐没而已,”“好学深思”自然能“心知其意”。
接下来,“宴而不辞,生而不幼,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倨。”这句是说圣人禹。
宴而不辞,新婚三天受命去平治水土;生而不幼,儿子启出生,未给予父爱;为而不恃,平治水土不自以为是,顺应水势地理;功成而不倨,功劳最大,不自傲而举贤。
这段历史在《尚书·大禹谟》、《益稷》中有记载。
没关系的。“读书郎”网友争斗心比较强而已。形意拳名家唐维禄说:“你凶我怂,你怂我更怂。”意气之争,又争不来馒头,是吧。另外,我讲我对《道德经》的领悟,许多问题都会逐渐涉及到,所以就不专门回答“读书郎”网友的提问了。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居功自傲,平治水土成功了而不倨傲,所以民心归附,天不厌之。这是说禹因其功德而有天命,继承了舜帝的位。
这段历史还是在《尚书·大禹谟》中记载着:“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
那么为什么第二章在讲过阴阳之道后讲舜帝和禹平治水土?
说第二章的逻辑,即阴阳之道和舜帝德、禹德的关系,就要先弄清楚老子的身份。
通行本。从人做学问的角度看,通行本中个别字句与王弼注文不合,需要根据王弼注文和其他古本校正。
关于老子,《史记》的记载不能被称为“传”,仅是几个事件而已,因为“老子,隐君子也。”但是,这篇《史记·老子列传》的价值还是怎样估价都不为过的,其中暗藏的信息不但为有心人提供了追踪老子足迹的线索,更是打开中国历史、儒道关系等谜团的钥匙。
《史记·老子列传》载:“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李耳,伯阳,老聃,确实是同一个人。伯阳,伯阳父,西周末年周幽王时的“太史”,史书上也称“史伯”。作为太史的老子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主要是忠于职守,尽太史的职责,一方面辅政、讲道,一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当时的社会记录,包括幽王的荒淫荒唐,朝廷官员普遍的腐化堕落、私欲泛滥,以及西周灭亡前作为征兆的天灾人祸。
这些文字记录,保存在《诗》、《国语》中。
春秋时期的老聃,也是老子。有人说,孔子见老子,有人考证说最早也得是在鲁昭公七年(前535年),如果是老聃就是伯阳的话,那么算起来这时候老子已经二百多岁了。是,《史记》就是这么记载的:“盖老子百又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盖其修道而养寿也。”
老子“姓李名耳”,这个只在《史记·老子列传》中有这样的说法,别的史籍中见不到。有人说,这是孤证,可能是司马迁道听途说的。不是。老子名“耳”,是老子自己说的,《道德经》五千字中有。司马迁是知道《老子》真相的。
无论是作为西周末年的“太史”,还是春秋时期周室的“守藏史”,老子熟知古史,这是肯定的。掌管自古以来的典籍,是史官的主要职责之一。这样,在《道德经》中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大量用作例子的古史。为什么要用古史做例子?中国的古史,是道的创造。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尧舜文武都是道。
这是说第二章为什么在说过阴阳之道后,开始讲舜帝和禹平治水土。
孔子讲:“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人的文化本来就是道的创造,修道的人最好不要脱离人类社会。
现代的人轻视古人,潜意识中认为古人是很笨的,尤其是越早的人越笨,过着类似于野兽的生活。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翻开《尚书》,真正的读一读,想一想,就能发现这一点。
尧舜文武都是道?不错。尧帝“不见而知”,识人;舜帝“知其白,守其黑”,无为而治;文王拘而演《易》,武王知天命。这些都是道家的本事。后世的道家,除了隐居修行的,同样有济世兴邦的。三丰真人说:"有如子房公之安居下邳,而后能用汉报韩;诸葛君之安卧南阳,而后能辅蜀伐魏;李邺侯之安养衡山,而后能兴唐灭虏;他若葛稚川之令勾漏、赵清源之刺嘉州、许真君之治旌阳,是皆道成住世,出仕安民者,彼其心不皆有君父仁义之心哉。"
圣人,并非常人所说的对品德高尚者的“尊称”,不是常人封的荣誉性的“称呼”,而是有实际内容的。拿到小学毕业证了,是“小学生”;拿到中学毕业证了,叫“中学生”;拿到大学毕业证了,是“大学生”。“圣人”,是修行到一定境界中了,跨过一个门槛了,称“圣人”。圣人、至人、真人,往上修。
“圣人”是什么样的?大禹是圣人,孔子 也是圣人。圣人的境界,不敢贸然描述。但有一点,根据大禹、孔子的生平,可以看到,圣人无“私”,无“我”。宁可自己吃苦受委屈,也无偿的帮助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等等,都是有来源的。
《老子》第一章、第二章,一百多字,讲清楚了天地的来源、天地之理、华夏文明的特点。
为什么说华夏文明是“神圣的”?因为是道创造的。道是中国人的根。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是第三章的首句。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简单的说,也就是无名利色之欲,这三者对于修道人来说是必修的功课,也是有道者区别于常人之处。全句是什么意思?王者道德高尚,为民榜样,民之德也低不到哪里去。就这么简单。这句话要注意“上”字,不是“尚”,是“上”,“不上贤”的意思是王者去除自己的虚荣心,不压制、不嫉妒贤人,也就是推举推荐贤人任职做事,尊敬尊重贤人,不与贤人争名。
在上位的“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然后“民不争,民不为盗,民心不乱”,这是中国政治的正统观念,尧舜禹示范的。治天下,先修身,要能容人,尊敬贤人,生活俭朴,不纵欲,不沉迷于女色。孔子讲“政者,正也”,就是这个意思。
三丰真人讲:“修道以修身为大,然修身必先正心诚意。意诚心正,则物欲皆除。”简单的说,名、利、色,这些东西就是“物欲”。如果要追求、享受这些,谁还有比做帝王的更有条件?“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在上位者道德败坏,必然导致社会的整体堕落;在上位者不被物欲所制,百姓自然淳朴善良。
说到“名利色”,稍微就这个“色”展开一下。色和欲有关联,但不是一回事。夫妻之间之欲,作用在于生儿育女,这是“天经地义”,天地规定的;爱美色而能以礼约束自己,也还可以,而一旦放纵,就变成了“淫”,那就坏了。古人修道,一旦出现这个问题,马上撵回家,别修了,不能修了,完了。危害就这么严重。不单是修行人不得在这方面出问题,常人乱来,也必然倒霉败运。这里面有个“淫”招“邪”、“鬼”混的问题。现代人受这些东西危害的情况很普遍。所以作为普通人,男女关系方面也要做个正人君子,起码要清醒,自己控制自己,就能不招坏的邪的东西。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遏制色情,上位者的职责之一。“民心不乱”,人的观念不被惑乱,人有人的样子,行人伦之事,不行禽兽之事。人行禽兽之事,那就是禽兽。明朝后期世风败坏,夸什么江南才子风流,名妓多艺,其实都是人行禽兽之事。“敝则新”,民心乱,人伦败坏,意味着要更新了。所以这个“不见可欲”并不是可有可无微不足道的事。
接下来讲“圣人之治”,圣人治理天下的特点和状态。前面已经说过了,“圣人”不是常人中的名词,是修道人修到一定境界中的称号,也就是说圣人是修道有成就者。修道人修成了“圣人”,对真理的认识和“本事”都和常人完全不同,所以圣人治天下和常人治天下相比,自然也是大不同的。
治天下,“使天下治”,“使神、人、百物无不得极”,使神人百物各行其道,和睦共处,万事顺畅,天下太平。所以“治天下”是这么个意思。现在的人一听“治天下”就联想到“权力”,古人联想到的则是“责任”。
“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西周·芮良甫
——————————————————————
“做为王,应该是开发各种财物分发给上下群臣百姓。使神、人、百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还要每日小心警惕,恐怕招来怨恨呢。”这是大夫芮良谏周厉王的话。周厉王“专利”,所谓专利,就是“独占山林,广开税源”,大夫芮良反对,说了这么一段话。这段话,反映了经过夏、商两代,直到西周末年时人们对于“王者”职能的认识————服务于神、人、百姓,不能谋私。推而广之,所有的官位,都是为“公”而不是为“私”设立的,谋私者不得在其位,已有王位者也不例外。这个认识,来自尧舜禹的言传身教,也就是来自道的言传身教。
接下来,“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执,强其骨”,这十二个字说的是圣人的状态。虚其心,“虚兮其心”,“其心虚兮”,“其”,代指圣人,而不是百姓、庶民。“虚其心”什么意思?圣人谦虚,胸怀宽广,容人,礼贤下士。
真气足,正气足,不执名利。这是圣人“无为复有为”,治理天下时的大致状态。
下一句是“常使民无执物欲,使夫知者不敢违也。”注意字的变化。执,追逐,追求,“被执”,被操控;物欲,名利色;知,管理;知者,官长;违,违背道德。什么意思?“民不被名利色迷惑,淳朴善良;官员不敢违背道德,为非作歹。”
天下三类人,君王、官、民。“为君王者道德高尚,为官者奉公守法,为民者淳朴善良。”这个意思。这种状态下,天下能乱吗?乱不了,必然是“治”的状态。“治世”,后世也称“盛世”。
文章提交者:jhzhou882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西昆仑山上有神仙
当年宇宙飞船就停在那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宇宙飞船又笨又重,恐非神仙所用。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3章,我领会到了大致有以上这些内容。当然不是绝对的。对我本人也一样。
希望对我们中国人认识自己真正的文化源头,认识祖先的历史,对什么是道、什么是修行,有点滴的帮助。错谬之处,欢迎指出。
三丰真人《大道论》曰:“夫黄、老所传,亦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理也,而何诧为异端哉?”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文章提交者:读书狼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http://www.kdnet.net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http://www.kdnet.net
不一样。"圣人出,有大偽。無欲則剛,剛則易折"出自你的口,无论字还是音,皆与《道德经》全然对不上。若说不出根据,你就是伪造经文。
————————————————————————————
就許你你亂改字,亂斷句呀?
難道你不是在偽造經文么?
——————————————————
你凭哪一点说本人“亂改字,亂斷句”?本人所改之字皆与通行本字音同;所断之句,皆有史实做依据;所解之意,皆有道经做参照。
请你说说本人所解之《道德经》三章,哪一字、哪一句为“伪造”,本人所悟之字句若无道理,请你把你的分析拿出来。
再者,还是请你正面回答,你所言“圣人出,有大偽。無欲則剛,剛則易折”,出自何版本《道德经》?哪一章?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文章提交者:读书狼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http://www.kdnet.net
這個你回答得倒挺快嘛,
上次讓你講“無為”,怎不見你回答呢?
讓你講“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怎不見你回答呢?嘎嘎嘎。
——————————————————————————————————
“拔一毛”云云,自私的生命的表现而已。这样的生命,是非善恶颠倒。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封神》古风云: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
《西游》有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古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诸位:大道身教,老道布言。道德中国,神州五千年,岂是虚幻?谗口嚣嚣,大道巍巍;日月丽天,群阴慑服。时不我待,机不可失。手捧乾纲,君子有得。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如果)道[规律]可[可以]道[表达出来](的话),(那就)非[不是]常[通常所理解的]道[规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纯从文、理的角度看,“如果”加得没有根据,“常”字的义项里也没有“通常所理解的”这个意思。
往高了说,这句话的可能的意思似乎贴近“法不可说说出来就不是法”,但还不是。即使是,那么交通有交通法规,违反了交通法规,就有“律”来制裁。按“不可说”说,交通之“规律”是不能表达出来的?若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了,就不是交通规律了?就不能执行了?所以这个“法不可说说出来就不是法”之说显然有问题。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有人说前三章是《道德经》的总纲,也算靠谱。另外,修真是一个不断突破的过程,可能几天的时间就又有新的认识,字又“变”了。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一般人能知道《老子》中的古史,知道《史记》中所讲的尧舜禹、夏商周是真实的历史,知道中国文化同西方文化一样,在起源处也能见到神圣的身影,就足够了。《老子》里还有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比如老子口中的“道”说的就是银河系,也叫“无极”,但这些已经不属于常人社会的知识范畴了,常人也无法理解。
从第四章开始,老聃开始讲述“历史”,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哪里开始讲?从尧舜禹时代开始。“道,沖而雍之,或不应,渊兮。”沖而雍之,冲虚,雍容,这都是道家常用的词,用来描述道的外在表现,现代汉语的词汇不大容易翻了。或,有时;不应,沉默,不语;渊,深不可测,包容,渊静。这是在描述谁?单纯从这句看,还看不出是谁。往下读。
“道,冲而雍之”,“道”是一个人?是。现在的人在“哲学”的“引导”下,往往把“道”只理解为“规律”。其实不是这么狭窄的意思。得道的,修道的,都属于“道 ”范畴。“是僧还是道?”就是问你是修佛的“僧”,还是修道的“道”。
“道,冲而雍之,或不应,渊兮”这一句非常关键。冲虚,是对精神境界的描述,大致可以理解为其思想、心胸如宇宙一样;雍,大度,雍容,平和,至尊者的外在状态。“或不应”,做事不针锋相对。出现了摩擦,我责己,检讨我自己哪里有不合适的地方;你毁谤我,我用包容来对待,至多把事实摆出来而已,天理昭彰,是非自有公论,所以说“渊”兮——道如大海一般深沉。岳峙渊沉。
接下来,“似万物之宗”。道如何“似”“万物之宗”?道“好象”是万物的宗祖?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到底是不是?“道生之,德蓄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明确的说道就是本原。所以这个“似”字有问题。
“万物”,这又是《老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什么是万物?多数人看到这个名词时恐怕不会特别注意:就是各种各样的物呗。是,各种各样的物。细分起来,有机物、无机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空气,水,木头,石头,金属,很多种分法。古人用“五行”来概括,金木水火土。
前面说了,道是五行之宗祖是确定无疑的,因此“似”字必有文章;“似”若不对,那么“万物”也不一定就是“万物”,“宗”也不一定是“宗”。但具体是怎么回事,单纯从这句还看不出来。接着读: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这是《舜典》的记载。“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於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这是《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大家看看,这段话和“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否有关联?如果有关联,“光”、“尘”二字是否合适?
“湛兮,似或存。”怎么说也说不通。这几个字组合起来,看前面,看后面,什么意思?解释不出来。
什么意思?这句直接翻译:“一正压百邪。”政治清明,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不敢作祟。湛,清澈,清明。或是魊,这个魊也称“蜮”,就是专门“含沙射影”的那种生命体。或读huo,对应魊;读yu,对应蜮。汉字就这么妙。存,不是存,忖,思量。读这句要有些关于鬼神的知识。中国文化的实质和天地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文化初创阶段,翻开来鬼神现象无处不在。
下一句:“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句就是个谜语。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谁能从《尚书·尧典》或者《史记·五帝本纪》中找到破解这个谜语的线索?
最后这句和首句“道,冲而雍之”,说的是同一个人。
整个第四章都是在说一个人。悟道悟道,必须有自己悟的部分。要自己花点心思,付出点精力。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接下来,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有人就说,天地没什么仁爱不仁爱的观念,把万物当做祭祀用的草扎狗一样对待;圣人也没什么仁爱不仁爱的观念,把百姓当做草扎狗。天地、圣人“把万物、百姓当做草扎狗”对待,什么意思?模糊,讲不通。于是又有人说:这是说天地、圣人不干涉万物、百姓的存在,任其自然发展。还有人说是一视同仁的意思。
“天地不仁”,什么是天?什么是地?什么是“不”?什么是“仁”?每个字都不简单。数学有计算符号,现代的微积分、物理、化学中有许多名词,这些符号、名词没有一个允许模糊对待的。用错了一个,就会导致满盘皆输,全错。汉字也一样。但现在的人懒,自负,不爱用字典,一句话什么意思,想当然。
“以万物为刍狗”,“以”怎么讲?“万”什么意思?“物”指什么?“刍狗”是什么?“以万物为草扎狗”这个意思源自哪里?谁说的?都要琢磨。
所以这句话有问题。天地养人,老少皆能有养。 悟嘛,一个方面就是悟字。那不对劲,那就有宝。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没有这回事。人命关天,人的命和上天有直接的关系。儒家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称为“圣人”,看看《尚书》,他们中的哪个把百姓的命当做草扎狗一样对待?子民子民,爱民如子,都是这么对待的。所以这些字又不对。
“圣人”这个名词的含义是什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样的人叫做“圣人”?绝大多数人对这个名词的认识是模糊的。尤其是前些年有些人在一些“反传统”口号的蛊惑下,言行上都反道德;时代变了,他的观念可没变,所以对这个名词还有反面的认识。至于今天的年轻人,有多少人关注过这个词,不乐观。我认识的,有的敢开玩笑,圣人,“剩人”,剩男剩女,这是现在的年轻人。
圣人披褐而怀玉,穿着普通的衣服,生活俭朴,但得道了,已经出人了,这是圣人。“仁者,爱人”。不自私,善良,舍己为人,助人。这叫仁。仁人有厚德,但还在人中。
所以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字也是错的。圣者仁者都爱护百姓,甘心情愿的为百姓奉献,身先士卒,水里来雨里去的。大家想一想治水的大禹,是不是这样的?父母官父母官,有公职,就要象百姓的父母一样,哪有父母不爱子女的道理?父母为了孩子,那是无私的。这样的事甚至不用举例子来说了,我们人都有亲身感受。
天地之间其犹橐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之间,天地之中,阴阳界,都是一个意思。地球就在这个天地之间,居中。天空,地静,这是一个很完美的生存环境。天地什么都给人做好了,做个好人,不要胡搅合,都能活的很好。
这章大致说这么多。当然这是自己的一点很浅薄的认识,和历史有关的。字还是有出入的。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一章和历史没什么关系,和“人”有关系的,知道人有“谷神”,谷神是司机,身体是个车,不可分离;讲道德就是养谷神,生活有规律、保持干净的生活方式就是养车,就可以了。
义、利同在,义对利起着一个抑制、平衡的作用,阴阳相生相克。然而,这是一个特殊的逐利锁义的时期,人被疯狂驱赶着“抓钱”,“义”的问题被刻意遮蔽了。谁能在这个时期挣脱开强加在自己思想上的绳索,勇敢的握住忍辱负重者伸出的手,谁就是真正有福的。
什么是“义”?讲道德就是义,能以道德约束自己,就是义。这样的人,可以叫“义人”。思想干干净净,坦荡荡的“君子”,不忧不惧,有健康的精神状态,所以说“讲道德就是养神”。精神生活健康,自然远离贪吃喝、耽于女色等劣行,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个健康的肌体。这就是“养车”。不“义”,那么人就胡来了,精神不健康,生活方式也不健康,容貌上也透着不健康。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这是谁都能看到的。那么天长地久和人有什么关系?想和天地一样的长久,长生,长生不死,这是人一直有的愿望,也一直在追求、摸索,所以第一句说“天长地久”。想和天地一样长久,怎样能做到?模仿天地的“活法”去做,就能有天地那样的“长久”,这就是方法。那么天地是怎么做的?第五章讲:“天地哺人”,实际上这里又强调了一遍:不自生故,能长生。自生,生而为己;长生的长,读zhang,“养育”、“使生长”的意思。“能长生”的意思是“能使生命长”,能养育生命。这就是天地的做法,天地存在的意义:不为自己的存在而活,为养育生命而活,无私奉献。
道理是这个道理,能不能做到呢?人最难克服的就是自私,所以对一般人来说,“无私奉献”是最难的。谁做到了?谁和天地一样的做人做事?能有这样的例子吗?
有。“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圣人,前面讨论过了。那么这句的圣人是泛指吗?不是。这里说的是禹,也就是大禹。
《老子》中的圣人,多有具体所指,如尧、大禹、周武王。大禹治水,尧禅让,武王伐纣,此三者在《老子》中多次出现。
“后其身而身先”,后其身,先人后己,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先考虑别人的利益,这是“后其身”;“而身先”,先考虑别人,结果自己反而成了首领,身居众人之上,掌握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力。用大白话说:“不想出头露面,只愿默默的为人民服务。结果反而因此出头露面,当了官了。”
“后其身而身先”,先人后己,当了官。“外其身而身存”,这句话更有现实意义。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么你不为“财”,自然也就不会因财而死。不在名利当中,只问耕耘,不求名利,这样做的结果是不受伤害,一生平安。所以“外其身”是避祸的好法子,能避的祸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嫉妒”。“枪打出头鸟”其实是嫉妒心在作怪。这个嫉妒心在我们这个民族中表现的极其严重,病根很深,大禹那时候就已经是个大问题了。它造成的恶果,现在我们中国人还在承受着。
“只问耕耘,不求名利”可不是“不要名利”。顺其自然。“天与不取,反受其害”,名利到了你那里,你能用它来做好事,造福大众,这时候你不取,被求名利的人取去,用来祸害人,那你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所以顺其自然,只是不求它,做事的目的不是名利。“顺其自然”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你怎么知道什么是自然什么不是自然?什么是你的什么不是你的?时机如何把握?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需要比较长的一个阶段的切身体验的。私下以为,谁做到了顺其自然,谁就做到了孔子说的“中庸”,恰到好处,“配天”。
“非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司。”公而不私,成其事。不要把自己的私心私利掺杂在公务里面,你就能干好工作。这个“无私”还包括“杂念”,私心杂念,自以为是,瞎指挥,或者用自己的认识代替天意,代替自然规律。“司”,所司之事,公务。
想如天地般长久,那就如天地般无私奉献。大禹就是这么做的。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好”,生活工作都成功?天地无言,圣人大禹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们:无私。这是第七章。
我们看尧舜时代,大禹这样的修道人不是在山里隐居,而是担任官职,平治水土、教化民众等等,为社会奉献。这和后世的隐居修道模式完全不同。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广大”、“丰厚”;善,善良,美德,美好,仁慈,慈悲,等等,都是善的内涵。一般人不熟悉何谓“上善”,但很多人都听说过“大德”这个名词,“大德高士”、“高僧大德”,这样的说法现在还能在一些场合中听到。在笔者看来,“上善”就是“大德”。上善之士,大德之士,一个意思。上善若水“,直译“大德之士就象水一样。”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金木水火土,五行,“水性润下”,水的特性一个是“润”,一个是“下”。润,利万物而不争,水滋润谷物,要求回报了吗?没有,无偿的,只为了谷物的生长;下,“处众人之所恶”,卑下之地,人不愿意处之,都要在高处,都想得好处,有荣耀。但是“高下相倾”,下不可少,那么谁在下?水在下。上善若水,大德之士也有水的这两种特性:润万物,处下。“故几于道”,有这两种特性的人,是最靠近道的,是最象道的。
那么这个有“水德”的“上善之士”是谁?禹。还是在说大禹。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我们来看一看《史记·夏本纪》中的一段记载:“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两段话说的是一个意思:禹“有智慧”。
“夫唯不争,故无尤。”救助处于危机中的百姓,不争名利,因此无忧患。结尾这句实际上是说水德“润”、“下”的回报。
禹说:“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这是《尚书·大禹谟》中的记载。为什么屏蔽?
如同第四章是对道的描述一样,第八章实质上是对大德之士禹的总结性的描述。做人做事,治水治天下,禹都因其“几于道”而成功,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正面效法的榜样,提醒人要重德,要助人,不争,谦让。有阳就有阴,所以接下来的第九章,出现了一个反面教材。
文章提交者:水之源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请问如何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文章提交者:经历历史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圣者和仁人都舍己为人。不人,因为人是自私的,所以这里的不人是不自私之意。不自私,当然是有益于人。如何有益于人?身先士卒,肩负耒耜;背着筐,分发稻种。实际上说的是救助百姓的禹和后稷。
分发稻种,就是散播生命得救的希望。
建议有时间的话多读几遍《史记·五帝本纪》,关于尧、舜、禹的事迹和他们之间的交谈要多揣摩。都是真实的。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怎么解?握持?把持?“端着杯子,就那样吧,别倒满了,倒满了就溢出来了。”这是通常的解释,表面上的意思。当然不能说这么解是错的。不过如果将“持”换成“池”字,“持而盈之”变成“池而盈之”,这一章整体上会有什么变化?
“池而盈之”,引出了一个反面人物。
酒池肉林,炮烙之刑,鹿台钜桥,拒谏剖心。这是商纣王治天下。所以“自遗其咎”,倒戈之祸是自己招来的。
“功遂身退,天之道”这句不属于第九章,是第十章的首句。“功遂身退,天之道。······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执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是谓玄德。”
第八章说禹,第九章说纣王,第十章说的是谁?尧帝。尧是人中的身份是“人之王”,“帝”,而真实的身份是道,“天之道”。具体来说,尧是圣人。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了。
“载营魄抱一”,不是这些字。“宰营魄,抱一”。营是营,魄是魄,营魄都是你的组成部分,但不是主宰者,主宰者是“谷神”。谷神“宰营魄,抱一”。抱一,是“重德”(建德、守德)的意思。那么为什么这章见不到“谷神”这个意思?没错,自古以来这样的内容就是不明说的。明师话说一半,做徒弟的自己去找另一半。那么为什么现在能说?因为时代不同了,早就有高人把这些都更透彻、更简洁明了的揭示出来了,而且纠正了关键的东西。这句开头,下面说的都是尧修道以治天下。修道治天下,表现上,简单的说就是克己奉公。后来儒家讲克己、修身,都是修的范畴。怎么修,都要落实在一个“德”字上,所以最后一句讲“是谓玄德”。这章大致有这些内容。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通常把“无”解为“空”,说“轮毂中空,所以车子才能转。”这么解显然说不通。无,没有滥用车子之心,是这个意思。不滥用车子来“驰骋畋猎”,才能享有车子带来的便利,否则就是被车所误。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面,用车子来游猎,就是用了坏的一面。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器、室是正常的饮食起居所用,用来宴饮欢歌甚至淫乱,就是滥用,而造出这些东西来不是给人滥用的。熟悉古史的,能从这三句话里看出一个人的影子来。
这是在说谁?丹朱。
老子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字来说丹朱?就是为了批评丹朱?丹朱有这么重要吗?不是这样。三个具体的生活习惯说明了丹朱“无德”的特性,这个特性叫做“庸”。这个“庸”字,是这章的关键。说评书的常说一句话:“天下至大,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评书形式大众,这个理确实至理,说出了这章最后一句的意思。“天下万国”,这么多国家,这么多君主,其中有一个是“王”,设立“王”这个职位,是为了方便百姓的生活,无德者不能占据这个位子,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读《道德经》,常用的方法是通读,这也是真正的好书的读法。前面不明白的,读的次数多了,会发现后面的文字能解决前面的疑惑。第十二章中就藏着解决十一章问题的钥匙。
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有这个道理吗?盲,瞎,看不见了;聋,听神经受损,听不到了;爽,败,味蕾全部失效。那么三原色,七个音符,酸甜苦辣咸,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难道我们都是瞎子聋子?都不想吃饭?显然从“物理”的角度,这句话无法解释。是不是说贪于声色美味这样的行为会让人眼瞎耳聋?也不对。喜欢五色衣服,让人眼睛瞎?贪于“郑声”,让人耳朵聋?贪于大吃大喝,吃成大肚腩的很多,没听说哪个不想吃了,相反是越来越贪吃。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句读起来很通顺:疯狂的追逐猎物,射杀之,宰割之,满地血腥,让人嗜血,发狂,久而久之能够让人变得凶残;美色容易迷惑人,让人胡来,败坏人伦。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要是按照这些字去认识,就又没有办法解释了。
反复读,结合着上一章反复的读,能读出来一个线头。揪住这个线头,拉出来一条线索。沿着这条线索,将两边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