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篮 节操养成手册:导学案与小组合作之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43:47

编者按:“导学案”和“小组合作”是高效课堂流程以外的两大重要“武器”,前者服务于学,后者承载着学的诀窍。有人将导学案比喻为“方向盘”,将小组合作誉之为“课改的破局创举”,它们有什么“规矩”呢?

 

导学案与小组合作之

 

导学案

 

编写导学案,关键是善“导”,宗旨是利“学”,形式是文“案”。因此,编写导学案,研究学生是第一要义。研究学生就是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原理,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学生的知能状态。其次就是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与联系,研究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能的切合状态。教师的善“导”,就在于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过程切合的“点”以及切合的“序”,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架起合适的桥。“引导学习”是导学案的要旨。“案”是把“导”与“学”的隐形行为外显化、逻辑化、过程化。因此,“案”要指示明晰、表述凝红、富有鼓动。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抓手,编写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立足于“学生”“学习”的方案与设计,而非方便“教师”“讲授”的拼盘与堆积。

二、探究性原则。

引导学生由“知识”的此岸出发,经由“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到达“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彼岸。坚持尽可能少给结论多给过程。

三、合作性原则。

高质量的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学科教师要全力合作。编写导学案最好轮流初备,集体商议,修订补充,使导学案尽善尽美。

四、问题化原则。

在导学案编写中,将教材内容经过提炼后形成几个探究性的问题。注意,是“问题”而非“试题”,追求情境之创设、生活之相关、表述之亲切,且所问应包含方法的点拨或方向的指引。

五、层次化原则。

问题设计循序渐进,小坡度,梯次化;相关问题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因后果,上下相连。

六、方法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注意学法指导,设置问题后,可以在后面有一个学习规律性的提示导语,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七、留白原则。

在每个导学案的后面留一点空白处,设置2~3个问题:比如,1. 通过预习,你觉得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根据重要性逐一列举。2. 通过预习你觉得哪些知识是疑、难的问题?3. 你需要老师课堂上怎样处理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这一环节,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动态,有针对性地重点点拨。

八、整合化原则。

编写学案中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整合,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把握、理解、应用。如经济生活讲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四课第一框讲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整合为一个关于消费的学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把握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课时化原则。

 做到这一点看似容易实则需要下很深的功夫,需要教师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清楚,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对学生的活动、教师的点拨、目标的达成、随机的生成等所需要的时间都要有个预计,然后确定导学案编写要涉及的学习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高效达成,切忌盲目编写,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拖泥带水,影响效果。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北校区王文楼)

 

小组合作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之一,要坚持以下9项基本原则:

一、合作前提原则。

“合作”是小组构建的根本意义,合作过程中的竞争也是为了更好地合作,做好3项工作:小组内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学会选择合作方法、合作途径;明确小组内部及小组间合作与竞争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自主性原则。

小组合作一定是建立在每个学生个体充分自主学习探究基础之上的。不然往往造成优质学生的“一言堂”,一定让每个小组成员充分思考,各抒己见。

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

一般以6人为一组,将学生按学业成绩、思维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综合均衡后,分为高、中、低三档,再按2:2:2比例搭配分组。座位上调整为相邻安排。每个学期可以根据学情变化进行2~3次的适当微调。

四、及时评价激励原则。

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是必须的。由于合作成果最后以集体形式呈现,所以应以集体评价激励为主,这样可以充分增强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归属感,最大程度地提高其今后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五、展示交流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找到知识学习的伙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养成积极主动、乐于表达、善于沟通的习惯和能力。所以,必须要展示交流。根据不同的任务目标,小组内和小组间学生的喜好、水平、特长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举行小组内部和小组间的展示交流活动。

六、分层原则。

不管是小组集体任务目标的设立,还是小组内部任务目标的二次分配,都应坚持分层原则。让所有小组成员人人有任务目标,都能在小组中得到发展和认可。这绝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在适合的层面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七、教师主导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合作的时机选择、目标设定、合作方式方法、合作过程、成果的展示交流、小组建设评价、节奏把握等出发,给予全程指导调控。教师还是一个公共“合作者”,应深入小组合作第一线,认真倾听,适时点拨,及时质疑,相机总结。尤其是对于全班经过合作探究,最后形成的“疑难杂症”,教师要集中释疑。

八、预设性原则。

合作前,教师要充分评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合作的时机、时间、次数等诸方面充分预设,准备好相应策略,做到省时高效。

九、实效性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绝不能流于形式,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没有充分真正的合作探究,缺少全员参与,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切花拳绣腿都为高效课堂所不屑。

(山东省泰山外国语学校  宋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