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胸甲在哪里买: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7:45:17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时下,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进行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体现。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一位学生的发言往往会引发出其他几位同学的思维火花,促使小组各成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从而达到对问题的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身为教师,要求左手托“责任”和右手捧“良心”的职业从事者,我感觉到一份不容易,自己也开始日渐明白老师的价值所在。我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我的教育产品,应该是综合了很多优良素质、有鲜明个性的人。所以,我觉得,教育是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努力让自己的工作富于创造性,我的工作结果是学生的成长,不单单是知识的成长,更是心智的成长和能力的增长。我开始全面地认识我的教育成果,只要学生的其中一点发生改进,当具有社会辐射的家长坦言孩子对老师的信任,当学生在节日给自己一个问候,当家长说现老师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我欣喜,我感动我的付出。放亮眼睛,纠正视线,做老师,幸福在你的周围。

愚以为老师最大的能耐就是能让学生从心底生出对你的爱,这种爱能约束一些不良行为,去除不健康的念头,从而“会学习”“懂生活”“会做人”,因而终身受益。
人格影响

以前,我们强调“身教”,强调“身教”的无形作用,其实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局限于“身教”,而是教师投入到生活的所有热情、精力、个性、信念等。即教师的求知精神、行为作风、为人态度、处事方法乃至性格、习惯。这些都会被学生视为榜样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模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作者:xymwl 日期:2011-7-2 9:39:00

 

5

推荐

好教师首先应该有一双智慧的双眼,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 对每一个学生多一句鼓励和赞美的话,奇迹也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好教师还需要一个平和的心理,如果你每天都带着埋怨和“恨铁不成钢”的急躁心理,就一辈子只能做个辛苦的教书匠。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有更好的精神风貌,认识到奉献的同时也应不断地从中获得快乐。我们该使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中快乐着,做一个快乐的教师。要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自己就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样,你要让孩子们将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教师自己首先就应该学会幸福地生活着。
……

教师自身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
……

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

作者:xymwl 日期:2011-7-2 9:34:00

 

4

推荐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通过近阶段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本人深刻地体会到,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师爱最受公众期待。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五、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总之,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培养学生合作技巧

作者:xymwl 日期:2011-7-1 10:20:00

 

6

推荐

1、学会表达 。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小老师”“小权威”,他们发言的机会多,而有些同学发言机会少。为此,教师要深入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一些基础较差,思维能力较慢,不善言谈的学生也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2、学生要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

3、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给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5、学生要学会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小组成员常会因为或者其他事情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成员都要明确争论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

6、学会倾听。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和问题,才能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成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时,老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

作者:xymwl 日期:2011-7-1 10:19:00

 

3

推荐

    叶圣陶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教师到底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平衡“主”与“导”的作用,这是值得教师同行们研究和学习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进,当教师们意识到要把“一言堂”转向学生的“自主探究”之后,这个舞台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原本作为主角的教师开始忌讳讲了,甚至有的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新课改的标志,而作为课堂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40分钟,老师只讲了短短的五分钟。这种对学生主体性的过分强调,使教师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问题在于现在大多数教师热衷于阅读关于新课标的各种解读,却不愿静心研读原汁原味的课改理论,然后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出师之“讲”与生之“学”的黄金分割点。新课改把教师定位为乐队中的第一小提琴手,如果现在“平等中的首席”都不演奏了,这个乐队还有谱么?其实“讲”不等于满堂灌,“问”也不等于启发式,关键是讲(问)什么、怎样讲(问)?

积极、乐观的态度支撑自己一片蓝色的天空

作者:xymwl 日期:2011-6-29 16:02:00

 

5

推荐

把优秀当作一种习惯。
成功是一种心态。
正确对待生活与他人。生活仿佛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
对待学生,要有积极、期待的心态去面对。花有早开的,有晚开,但是晚开的花同样美丽。

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合作”

作者:xymwl 日期:2011-6-29 15:57:00

 

5

推荐

 有的合作学习只表现在问题的合作上,只要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那么到底解决了多少“疑难病症”?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呢?就不得而知。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合作”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

接下来针对小组合作,我有几点和大家一起商讨:1、把握好合作的时机,到底什么时候小组合作最合适。1)合作探究之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2)老师根据学情适时的组织合作比如:孙瑞娟老师在执教《丑小鸭》一课时,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丑小鸭离家出走到底对不对?”一时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时候孙老师适时地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到底是对还是不对?结果学生通过讨论,众说纷纭,有的说“对,丑小鸭有独立面对困难的勇气”有的说“不对,不可以在不告诉家人的情况下悄悄离家,让家人担心”可以说,此时,孩子们真正深入了文本,参与了学习,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愿说、乐说、会说。

2、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宜过长,过长时学生容易无所事事;但也不可以过短,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学生还没有刚开始,就让学生停下来,这样的合作给人一种走过场的合作的假象,这样的合作肯定是无效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调控好交流的时间,最少两分钟以上。

3、个人的职责要明确。为了实现小组目标,保证每个组员都能对小组成绩有所贡献,小组活动应对组内成员作明确的分工。

4、合作学习形式多样。

5、老师的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