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卡幻想万蛛之后:《青年文摘(红版)》2011年第17期·情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48:58

《青年文摘(红版)》2011年第17期·情感·惠我良多(作者:张丽钧)  

 

《青年文摘(红版)》2011年第17期

[情感]

惠我良多

张丽钧

“惠我良多”——这是我在台湾“爱心第二春文教基金会”总部看到的一面锦旗上绣的字。

我所拜谒的这位拥有着“惠我良多”锦旗的主人,离职赋闲后,跑了一趟大西北。在那里,他为一件事犯了愁——那些衣衫破旧的孩子,营养怕是不够的吧?忧心忡忡的他,回去后就深情启动了“一个孩子一个蛋”计划。他要为每个小学生每天提供一枚煮熟的鸡蛋,用以增加孩子的营养。我站在一张中国地图前,饶有兴味地触摸西北部那片醒目的彩色图钉。发起者告诉我说,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年份开始受益的区域。他又说,当他走到受益孩子中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叫他“鸡蛋爷爷”!有个孩子天真地向他汇报:鸡蛋爷爷,昨天学校发的鸡蛋我没舍得吃,拿回家给奶奶吃了……“鸡蛋爷爷”这个称谓,大概就是孩子口中的“惠我良多”了吧?

——这么大一片彩色图钉,一个孩子一个蛋,每年要吃进多少蛋啊?这个问题,是一个同行者小心翼翼问出的。发起者笑着回答说,光凭我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好在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了“捐蛋”队伍。有个退役老兵,每天拖着条残腿去菜市场卖鱼卖虾,赚了钱,乐意拿出一些给孩子“捐蛋”,老兵说,把钱捐到这里,肯定是最正确的!我愿意在心里替那些吃到了他所捐出的鸡蛋的孩子说一声:惠我良多。

接到一只瘦骨嶙峋的手递过来的一张名片,姓名上方赫然写着“终身义工”。接到这样的名片,我突然缩回了欲要掏名片的手。我羞愧地想,我的名片上印了多少不值得印的文字啊!“终身义工”,还有比这更荣耀的“职称”、“职务”、“荣誉称号”吗?

为什么我偏在这样的时刻忆起那个故事——我的一个拐弯朋友,生意做大了,拿出大把钞票资助某大学寒门学子。一次他去那个城市出差,热心地召集资助对象出来吃顿饭。他让他们点菜,他们点了龙虾;他问他们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他们说,资助金能不能再给加点儿?因为物价上涨得太厉害了。他说,不瞒各位说,这顿饭,硬是把我吃出泪来了呀!我骂自己,你真是犯贱!不过,咱以后长记性,不再犯贱了总行了吧……我同情地看着盛怒的他,同情地想着那些可怜的大学生。如果可能,我多么愿意跟那些大学生一起逆着时光的流水回到那个聚餐的晚上,我会向他们提议说,来,同学们,咱们一起动手做一面锦旗吧,上面就写“惠我良多”。

我想,施惠者可能压根儿没有想到要用善举去赚取这四个字,但是,受惠者应该而且需要说出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一旦出口,美丽的花朵将会次第绽放:你施恩,我感恩;你付出,我铭记;你期许,我努力;你领跑,我跟上……

保姆万姐

岑桑

我和万姐相识,是在我怀孕的第三个月。

那一年我24岁,在一家贸易公司刚刚升职。

我宣布怀孕后,部门领导找我谈话。他说上层觉得我不重视这个职位,刚升职就要休产假。他很委婉地提示我,拖到产假结束被辞,不如现在主动离职回家。我还能说什么,没有选择。

辞职之后,我和以前的同事很少再有来往,天天窝在家里,保姆万姐成了我唯一的朋友。说起万姐,她是很勤快的人。不过,她好像没有经过保姆培训,对好多电器一窍不通,微波炉、空调……常常一边干活儿,一边稀奇。

那天晚上老公加班,我在客厅里看电视,万姐坐在沙发上缝衣服。她忽然很感慨地说:“你们城里的女人真是好命,孩子还没生就在家里养着,我怀孕八个月时,还下地干活儿呢。”

“这有什么好的,”我无聊地按着遥控器换台,“如果他能生,我就让他在家里养着,我出去挣钱。”

万姐掩着嘴笑了:“哪有男人生孩子的。”

我轻抚微微隆起的肚子,叹了口气:“其实我挺恨这个孩子,来得真不是时候。”

万姐的脸色忽然变得严肃,放下手里的针线坐过来:“你可千万别瞎说,母子连心的。”

“这是实话,我是被逼的。”

万姐突然拉住我的手说:“傻瓜,不是你心里想要这个孩子,谁能逼你把他生下来。工作没了可以再找,孩子不要了,就是条命呢。”

万姐的家在贵州山区一个我从没听说的小山村。她很少说自己,我只知道她离婚了,有一个女儿,住在亲戚家。她最高兴的事,就是每个周末我同意她往家里拨一个长途电话。

而我的心情却越来越糟糕。我常想自己的未来,就是一片灰暗,丢掉的工作、快要出生的孩子、脸上的妊娠斑、满身的赘肉……每一样都让我郁闷。

临近新年,老公要去青岛出差。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得他这次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我和他大吵了一架,可最终老公还是气冲冲地走了。我坐在沙发上,一个人默默地掉眼泪。忽然我肚子里的孩子就像感到我的烦躁一样,不停地踢我,一次一次,让我难过。我恼怒地举起手,肆无忌惮地砸向自己的肚皮:“我让你踢!都是你害的!”

万姐正在厨房做饭,听到我的叫嚷声,突然冲了过来,拼命拉住我的手说:“可不能这样啊,他都八个月了,已经是个人了!”

万姐的话,让我冷静下来。我忽然为自己感到悲哀,再不愿意,也已经是个妈妈了。万姐扶我回卧室躺在床上,不停地呵气搓手,直到手掌暖了,才轻轻放在我的肚皮上,缓缓摩挲。她的手很硬,有粗糙的茧,但也很暖,让我和肚子里的孩子都安静下来。她坐在床边,轻轻地说:“以后别再做傻事了。你可以恨男人,但不要恨孩子。他是你身上的肉啊。”

老公从青岛回来,陪我去医院做孕检,医生说我身体很健康,但有些“产前抑郁”倾向,让老公多多包容。我有种奉旨胡闹的感觉。万姐说:“你们城里人可真有意思,生孩子还要‘抑郁’。”

就从那时开始,我才渐渐安于自己新的身份——母亲。而我也是从那时才发现,万姐特别喜欢做衣服,都是些小孩的衣裤。

深冬的夜晚,我起夜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但万姐房间的灯仍然亮着。她坐在床边,一针一针地缝着衣服。我走到门口,她都没有发觉。

“万姐,你这是给谁做衣服啊?”万姐被我的声音吓一跳,怔了一下说:“给我女儿。”

万姐手中的衣服,起码有十几岁孩子穿的大小。我有些不明白:“你女儿不是才八岁吗?干吗做这么大?”

“趁着有工夫,多做些。”

忽然觉得她有些傻气的举动,有种淳朴的倔犟。我笑着说:“现在的孩子都很挑的,等长到十几岁,谁还穿家里做的衣服啊。”

万姐也不抬头,说:“当妈的,就要想远点。”

我的孩子是在春天出世的,是个男孩。如果世界上真有天使的话,应该就是这个样子。万姐说得没错,我恨他,是因为我还不是个妈妈。当我看见他躺在我怀里的时候,我只想说,我爱他。

儿子的名字一直没有起,又要看八字,又要算星座,还要念起来好听,我和老公一直犹豫不决。那天我在网上找到一个起名的网站,上面有名字测试。万姐一直抱着孩子站在旁边,等我找完了才说:“能不能给我女儿也算算。她叫任洁。”

其实不过是个游戏,可是看着万姐虔诚的样子,我倒怕真算出个不好的,让她失望。我说:“那东西都是玩儿的,不准,还不如我在网上给你搜搜,看看有没有你女儿的消息。”

“能找到我女儿吗?那你快搜搜。”只要和女儿有关,万姐总是兴奋十足。

我在“Google”上填了她女儿的名字和学校,试着按下回车。其实并没有抱太多希望,一个偏远山区的孩子和网络能有多大联系。可是那天很意外,竟然真的找到一个有关她女儿的帖子。那是一个山区老师发的,说他们学校条件很差,但仍有许多三好学生。帖子的最后,附了一张照片,几个孩子围着一个年轻的老师。万姐忽然指着蹲在前排的一个女孩说:“那是小洁,我女儿,都是三好学生了!”

电脑上的照片并不清楚,但仍能看清那个瘦小的女孩有一双清亮的眼睛。万姐坐在电脑屏幕前仔仔细细地看着,毫不掩饰地哭了。晚上,我把打印好的照片拿给她,她仍然显得有些激动,爱惜地抚摸着,就像在抚摸女儿的头发。

我说:“万姐,你那么想孩子,就回去看看吧。我不雇别人,等你回来。”万姐却叹了气,转了话题说:“你要好好珍惜和儿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钟,不然你会后悔的。”

万姐是在我儿子过百日之后离开的。我和老公一再挽留,她却不肯留下。我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就来找我。”万姐笑笑说:“可能不回来了。我想我女儿了。”

万姐背着一个比她身体还要宽大的包袱,一个人摇摇欲坠地向楼下走去。老公要下楼帮她拦辆出租车,却被她拦住了。我这才发现,原来她住在我家里时,竟然做了那么多的衣服。

我和老公又去了当初那家中介,想再找一个保姆。也许因为有了万姐作比较,一年里换了几个都没找到称心的。那天和中介所的阿姨闲聊,我随口说起了万姐,希望她能回来。中介所的阿姨很惊讶地说:“你们不知道吗?万姐半年前就去世了。”

“怎么会……”我惊讶得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癌症,在你那儿干活时就查出来了。她不让我说,怕你不雇用她了。”

“那……她为什么不治病?”

“钱呗,一个离了婚的女人,还有一个女儿寄养在大伯家。她不看病,大概是想给她女儿多攒点钱吧。”

我忽然想起网上那张照片里,蹲在前面的小女孩,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那天我和老公商量,在我上班之前去一次贵州,看看万姐唯一的女儿。

万姐的家,比我想得还要简陋,土坯的房子,坍塌了一半。我见到了她的女儿,小洁,就像照片里一样赢弱,但眼睛依然清亮。自从万姐去世后,她就一个人固执地生活在这幢破败的房子里。

我问她:“怎么不和大伯住呢?一个人不害怕吗?”她说:“这里再破也是我的家啊。”

她清亮的眼睛里,有一种固执和倔犟,我似乎看到万姐的影子。当初万姐离开我和孩子,是我最大的遗憾,我不能再把她的孩子,一个人留在这个不能遮风挡雨的家。我想老公一定会理解我这个决定。

拉起小洁的手,我亲切地说:“和阿姨走好不好?阿姨对你会像女儿一样。”“为什么?”“因为阿姨是你妈妈在北京的朋友。”

任洁看了我很久,忽然点点头说:“我想起来了,我妈和我说过你,她说你是个好人……我有很多东西都能带上吗?…‘不用了,阿姨给你买新的。…‘不行,”任洁忽然转过身,打开一个脱了漆的大木箱,里面从大到小整整齐齐地摆满了衣服,“这是我妈给我做的,她说,够我穿到16岁了。”

看着那些衣服,我忍不住落泪了。我忽然明白当年万姐夜以继日地缝这些衣服究竟是为了什么,因为她已经预知了生命的期限,但女儿还没有长大。她只能在无可奈何的命运里,以一双手,为女儿缝制尽可能多的未来。一刹那,我仿佛听见万姐在我耳边说:“当了妈,就要为孩子想得远一点。”

“好的,东西我们都带上……”我抱住小洁,轻轻地说。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他的父亲走失了。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一个村里人同去的,怎奈那人喝醉了,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的家,父亲就此不知去向。

父亲当时年纪不算老,不到50岁,可父亲是哑巴,没读过书,打生下来就是在家里,或者在田里,从未出过远门。

子女们一直在找,一有机会就打听,遍寻无着,时光在寻找中过去了二十多年。

他们渐渐地失望了,每逢过节,多摆一副碗筷,假设着各种结果。不奢望最好的结果,也不敢想最坏的结果。

与此同时,许多年前,方圆百里海拔最高的小山村,来了个看不出年龄的人,衣衫褴褛,身上到处是伤,已经奄奄一息。给他吃的,他狼吞虎咽,给他包伤,他默默流泪。问他打哪来,他不开口。很久人们才知道,他是个哑巴。

小山村不富,但小山村人淳朴,山林莽莽,生人走得进来走不出去,若不理会他,他也许会死;收留他,只是多双筷子的事,包米红薯漫山遍野长着的。

哑巴吃饱后,对人们笑,抢着下地干活。哪家活儿重他就到哪家。人们渐渐习惯村里多了个外人,渐渐地都把他当成自家人。每月为他理一次发,帮他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哑巴渐渐老了,力不从心,仍想干活,小山村人就派给他细碎的活计。哑巴仍很开心地干活,吃饭。

促使人们加快寻找哑巴家人的,是因为不久前他生了一场大病,人们连夜将他抬下山抢救才捡回了命。哑巴七十多岁了,按小山村的风俗,人们为他造了一座坟,可是坟上写什么字好呢?难道光写“哑巴”吗?

于是二十年前丢失父亲的那个儿子,有一天看着报纸忽然流下泪来。他看到一个老汉的相片,非常像自己的爸爸。

哑巴回家了。他不仅安然无恙,而且健康,快乐。离开小山村时,带着山货礼物,带着很多祝福,一步一回头,他舍不得。

这是一个走失者最好的结果。小山村人淡淡地说,这个结果并非那么难得,只要人人都稍稍善待一下偶遇的陌生人,每个人都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龅牙妹的生猛想念

张文

两年前,大牙的牙齿很大,还是龅牙,所以她戴上了牙箍。两年以后,她的牙齿还是很大,但已经不是龅牙了。不过,她的牙箍还没取下来,说话或者大笑时露出一排钢铁色,像和平年代少见的生猛冷兵器。

戴牙箍的大牙有个爱好,就是吃榛子。她家楼下有家干果店,她每隔几天就去光顾一次。面对各种诱人的小干果,她目不斜视,直接对店员说:“称一斤榛子!”

大牙离不开榛子,她家里到处都是。沙发上必须有,因为要看电视啊。床头必须有,因为会失眠。餐桌上必须有,因为她不肯好好吃饭。晚上,大牙回到家,一边嘎嘣嘎嘣地吃榛子,一边专心致志地想熊三。

心情不好时大牙格外想念熊三,事实上从熊三离开她以后,大牙的心情就再没好过。她以前可不这样,以前她是个顶快乐的姑娘,动不动就仰天大笑,露出两颗大门牙——那时候她还是个龅牙妹。

诊所里的熊医生接待了大牙,他给大牙做牙齿模具,研究矫正方案,然后让她躺到大椅子上。椅子旁边的灯照着大牙的脸,大牙脸红了。她觉得自己仰卧的姿势很丑,更丑的还有张着大嘴的傻样。

一个女孩什么时候最在意自己好不好看?当然就是在她喜欢的男人面前。大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熊医生的呢?是在闻到他身上薄荷牙膏一样清凉的味道时,还是在看到他近在咫尺的脸上黑葡萄一样的眼睛时?

熊医生往大牙的牙齿上贴小钢片,他的眉毛微微皱起,手势小心翼翼。而大牙的胸腔被紧张和快乐涨满,心跳得像急行军的鼓点。年轻的医生从女孩起伏的胸部读懂了她的心事,他继续着他的工作,大口罩遮住了他的表情,但露在外面的耳朵出卖了他——红色一直蔓延到他的耳朵尖。

熊医生后来就变成了大牙的熊三,他们的恋爱很甜蜜,当然偶尔也会吵个架。比如大牙站在松树底下新开张的干果店前,执意要买榛子。这时候她的男朋友又从熊三变回熊医生,板着脸说:“不行!戴牙箍不能吃硬东西,会伤害牙齿的!”

大牙不依不饶,她够难受的了,她得忍受牙齿时刻被箍紧的不适感。最后熊三还是买了榛子,他把它们一颗颗剥开,煮成一锅黏稠柔软的榛子粥。喝着粥的大牙有点儿感动,给了熊三一个拥抱。可惜他们不能好好地接一个吻,因为大牙嘴里装着暗器一样的牙箍啊!熊三安慰大牙:“别着急,一年以后就行了!”

大牙心神荡漾,期待一年赶紧过去。一年过去了,可还没等到牙箍拿掉,熊三就离开她了。

别以为铁齿钢牙就所向披靡,睡不着的夜里,大牙把一枚未开口的大榛子扔进嘴里,用力一咬,结果吐出一枚完整的榛子和半颗烂牙。第二天,她因为失眠眼圈黑得像熊猫,因为牙疼脸肿得像猪头。她就以这副鬼样子打开门,门外站着她的新邻居花栗鼠。

花栗鼠是个圆脸男生,个子小小的,样子像个小朋友。这位小朋友挺热情但很不会说话,他说:“求你别再吃榛子了!我们的房子隔音不好,很吵啊!”接着他打量了一下大牙,又说:“拜托你打扮一下嘛!你没精神的样子活像失恋少女!”大牙低着头,肩膀一颤一颤的。小朋友不敢说话了,因为他发现这个女孩哭了。

没错,大牙是失恋了。她永远都记得那一天,就在这棵大松树底下,熊三被一块大石头绊倒,买给大牙的榛子撒了一地。熊三从地上爬起来,毫发无伤,但他脑袋撞到地面的那一瞬间,他的一部分记忆飞走了。他记得他的家人和朋友,记得他的爱好和工作,但他偏偏把大牙忘了。

大牙就是从那时成为一名榛子依赖者,并且开始在森林里寻找回忆。她想找到熊三失去的那段回忆,让他记起自己,可一年过去了始终找不到,她觉得很泄气。

小朋友死气白赖地跟在大牙身后。他觉得是自己把大牙弄哭了,执意要请她吃饭作为补偿。

小朋友没钱,理直气壮地请大牙吃路边摊。在他的推荐下,大牙品尝了“好吃到飙泪”的糖炒板栗和“感动到想哭”的烤蘑菇。到了红豆冰,小朋友更是把它上升到品德高度:“你不吃这个我将鄙视你!”好吧,吃!大牙好久没吃得这么开心了,于是大喊:“小朋友,来瓶柚子酒!”

小朋友怪叫起来:“小朋友?我已经不小了!我跟你同岁啊!”

“年龄不代表你已经长大。”

“那怎么才算长大?”

大牙想了想:“当你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时。”

小朋友不说话了,因为他真的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呀。小吃摊的桌子上空挂着一个白炽电灯泡,40瓦的灯光吸引来一些小飞虫,同时照亮大牙的脸。小朋友看着大牙,她的嘴微微张着,露出里面寒光凛凛的牙箍。而她的嘴唇上,因为吃掉太多的榛子而显出深红色上火的痕迹。

小朋友觉得自己一定是喝多了,那一刻他觉得心猛烈地跳动了几下。他想,如果一个女孩在男朋友把她忘掉以后,以一种自我毁灭的方式想念他,并且千方百计要帮他找到回忆,那一定就是真正的爱了。

那天晚上大牙路过干果店时破例没进去买榛子,她捧着一个圆鼓鼓的肚子,再也吃不下榛子了。她回到家还在想小朋友。小朋友只有一点点酒量,两杯啤酒下肚就开始胡言乱语了。他说:“大牙,我……我喜欢你!”

大牙想着可爱的小朋友很快就睡着了,她竟然没失眠。

小朋友可不是胡言乱语,从第二天开始就一门心思对大牙好。大牙要去找回忆,他一定要去帮忙。一出门,大牙傻眼了。她发现干果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新开张的牙科诊所。

一想到失去干果店的榛子和熊三的回忆,大牙就有些气急败坏了,她恶狠狠地朝着诊所吐口水,还诅咒它快点倒闭。小朋友包容她的恶形恶状,还替她跟诊所主人说对不起。大牙看到这位牙医惊呆了,这不是熊三吗?

熊三不认识大牙了,笑眯眯地拉拢顾客:“欢迎光临!”他的助手马鹿小姐也帮忙招呼:“我们诊所新搬来这里,八折优惠!”

大牙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走进诊所,按照熊三的话躺到大椅子上。熊三专心为她检查牙齿,而她盯着熊三。两年前,他体会到了自己的心跳,而现在,他客气地称呼自己为“您”。

“您的牙箍现在可以取掉了哦!”“您有颗牙齿需要补!”“您很疼吗?”“您怎么哭了?”

是的,大牙哭了。她仰卧着,眼泪顺着眼角流到头发里,一滴又一滴,没完没了。

熊三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惹恼了他的第一位顾客。而小朋友,他没去打断大牙汹涌而至的悲伤,只是一直紧紧握着大牙的手,像个成熟的男人一样那么有担当。

熊三帮大牙取掉牙箍,还帮她补好了嘴巴里的半颗烂牙。现在大牙的牙齿又大又整齐,而且白得发亮。可是,熊三已经不记得他们的约定了,他不记得这时候应该给大牙一个吻,他对马鹿小姐说:“你看她变得多漂亮!”马鹿小姐在旁边点着头,挽着熊三的手臂。大牙这才发现他们是一对小情侣,原来熊三又恋爱了。

从诊所出来,小朋友安慰大牙说:“别难过,我们接着去找回忆!只要找到熊三的回忆,他就会记起你了!”

第二天他们来到森林。突然刮起一阵大风,风停下以后,一粒蒲公英种子轻轻落到大牙手里——不,那不是种子,而是一段回忆。大牙仔细看看,回忆上竟然写着熊三的名字,这是熊三的回忆!

小朋友欢呼起来,他的想法很单纯,他喜欢大牙就希望大牙快乐,一点儿也没想到熊三恢复了这段记忆有可能和大牙复合。小朋友拉着大牙去诊所找熊三,大牙站在诊所门口,手里握着那段回忆。现在,只要把回忆交给熊三,他就能记起自己了。可是大牙突然犹豫了,透过那道玻璃门,她看到熊三正和他的女朋友说着什么,笑得那么开心。

回忆就像流水,过去就是过去,往日的甜蜜可能会成为现在的负担。她爱熊三,所以她不愿意自己和有关自己的回忆成为熊三的负担。如果他能一直这么开心,那她愿意让他永远开心下去。

那一刻,大牙作了一个决定。她不打算把回忆还给熊三了。她张开手,让那段回忆被风带走。回忆越飞越高,渐渐消失在视线里。

最后,大牙做了一件事。她走到小朋友身边,给了他一个吻,一个没有牙箍障碍的、结结实实的吻。

现在大牙不怎么吃榛子了,干果店被牙科诊所取代以后,要走两站路去超市买。现在她家里堆满了各种零食,天知道小朋友从哪找来这么多好吃的东西!

小朋友感染了她,让她变得越来越开朗,但小朋友不高兴了。对于大牙吻了他又不肯跟他恋爱这件事,小朋友的大气不见了,表现得像一只激动的斗鸡。他瞪着眼睛说:“吻就是爱!如果你不是爱我,就是对我……耍流氓!”

事实上那个吻在大牙看来真的不代表爱,只是她跟过去的一个告别。至于以后会不会真的爱上小朋友,大牙不知道。但是她想,既然自己能从榛子和牙箍里面走出来,那么大概也能……再吻一次试试看。

而熊三,是找一根粗树枝敲自己的脑袋,把跟他在一起的回忆丢掉呢?还是一直把他放在心里,时不时拿出来想念一下,直到慢慢忘记?大牙选择了后者,因为那毕竟是一段甜蜜的回忆。

她想对于这一点,小朋友一定不会介意。

宝莉

雪小禅

宝莉是我们学校最美的女孩。

真的,她的美丽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是那种野生的美。你知道田野里疯狂的向阳花吗?那么招摇、那么放肆地美着。她是第一个穿着露背装来上课的女生,也是第一个喝醉了酒被男生背回来的女生。

我的室友马加骀,一个清瘦的英俊男子,他长发飘飘,背着画夹去画画时,常常被少女们追赶着,他说自己才不会随便爱上谁,和宝莉一样,他也是被女孩们宠坏了的男孩。

那时,我和他,还有曾宏——一个特别有钱但特别没有画画天分的人在苏州的郊区租了一套房子画画。那时我们离毕业还有半年,曾宏说要去香港继承父亲的产业,我毕业后想去北京混,只有马加骀说,不知道往哪里去,但画画是肯定的,这一辈子,他都不能离开画笔。

那时我和曾宏都在追求宝莉。

曾宏说,咱们公平竞争,哪怕和宝莉谈半年恋爱,我们都是值得的。

和曾宏相比,我几乎没什么优势,长相基本类似,他手里有大把银子,我不过能写几首小酸诗。如果再不是这个,宝莉永远不会注意到我。

曾宏那时为了宝莉一掷千金,可是宝莉总是笑着说他:曾宏,你除了钱,还有什么?他们就那么分手了。我没有钱,可是我写很长的情书给宝莉。宝莉说过我,陈灿,除了会写情书,你还会干什么?

我们也分手了,我们不知道她要什么样的男人。

但我们成为了好朋友,我们和马加骀提起宝莉时都赞不绝口,不要我们的宝莉让我们十分留恋,吃不到的葡萄总是好的。马加骀说,别老宝莉宝莉的,我见过的女人多了,不要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马加骀是三月十日的生日,油菜花开了,遍地都是,我和曾宏请了一个人来。

那个人当然是宝莉。

那是宝莉和马加骀的第一次见面。那天,宝莉穿了一件背带牛仔裤,棕色的帆布鞋和一件水红色的衬衣,即使这种普通打扮,也让我们眼前一亮。

之前,我们也在宝莉的面前说过无数次马加骀,他的灵气,他的桀骜不驯,他的孤独,宝莉总是不屑地说,那样的男人快绝迹了吧。

他们看到彼此第一眼时,我和曾宏就后悔了。

真的,非常后悔。曾宏踢了我一脚说,咱俩彻底完了。

虽然他们总在躲避着对方的眼神,可是,我知道有什么不对了。在吃饭的时候,他们的筷子一次次地落到地上,宝莉很爱讲话,但那天几乎没怎么说话,而且低头的时候居多。有本书上说,当一个女孩想勾引一个男人的时候,她会低头的,很明显,她对马加骀非常感兴趣。

马加骀也表现得很异常,三缄其口,基本上不说话,我们祝贺他23岁生日快乐的时候,他居然羞涩地笑了一下,然后说,一个人祝我一句什么吧。

曾宏说,祝你早日成为达利第二。我说不,祝你成为马加骀第一。轮到宝莉了,她红了脸,沉默好久,空气好像都凝重了。曾宏说,第一次见面,不好意思祝就算了。

我也说,算了算了。

宝莉开了口,她说了一句让我们想不到的话,她说,祝我们不许变老,谁也不许变老,永远记住今天。

马加骀手里的酒差点洒了出来,我们祝他的时候他只喝了一小口,宝莉祝完他之后,他把酒一饮而尽。

我和曾宏对看了一眼,很失落也很兴奋。有些人,有些事,只一眼就能明白所有了,特别是男女情事,宝莉和马加骀一见钟情了!

那天晚上我们闹到很晚,大家都喝多了,宝莉也喝多了。喝多了的宝莉更美了,我和曾宏找了辆车把她送回去,一路上她边吐边唱着歌:李家溜溜的大哥呦,爱上溜溜的她。

而马加骀更是闹了整整一夜,他一次次地问我们:你们说,宝莉喜欢我吗?

有一段时间我和曾宏都想让宝莉当模特,多少次熄了灯我们想象她完美的身材。我试图引诱过她几次,她总是笑眯眯地说,脱衣服?No。曾宏更是没戏,宝莉是不爱我们的,我们终于明白了。

我终于看到了宝莉的裸体,那是在冬天快来的时候,我去找马加骀,当我推开门的时候,宝莉在暖气边的椅子上坐着,阳光很好地照耀在她洁白修长的身体上,她的裸体真美啊。马加骀正在一笔笔地画着,他们的眼中闪现出非常天真而神圣的表情,甚至见了我,宝莉也没有躲藏。她就那么坦荡地看着我们,我的心快碎了,是的,她绝对是一个女神!而他们的眼神也让我嫉妒得快发了疯,他们在相爱,是那种冰与火缠绵的相爱,是那种青藤与青藤的纠缠!

宝莉还跑来为马加骀煮饭,我和曾宏都明白,有了马加骀,我们都没戏了。

他们很快陷入了情网,如火如荼。

五年以后,我在北京找了个广告公司,只和绘画沾一点儿边,我基本上已经忘记了毕加索、达利这帮人。

我恋爱又失恋,但我没有忘记宝莉。

曾宏去了香港,带着大连的女友,有一次他喝醉了给我打电话,他说,你能忘掉那个叫宝莉的女人吗?

我沉默了好久。

宝莉,注定是我们的一个梦了。我想,她和马加骀一定早就结婚了。

这让我们非常心酸。

在北京遇到宝莉的刹那,我呆住了。

我以为看到的不是她,怎么可能是她?她不是在苏州吗?不是和马加骀结婚了吗?

可真的是她。

艳光四射的她,挽着一个法国人的胳膊出现在酒店的大堂里,我刚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出来,她也看到了我,如果不是她先叫我的名字,我怎么会相信是她!

她用好听的法语和那个男人说了几句什么,然后我们上了15楼的咖啡厅。她还是那么好看,我则看起来沧桑了许多,我们自然会说到马加骀。

你知道的,人,光有爱情是不够的。

这是宝莉说的第一句话,她摇着手中的小匙,慢慢地说。年轻时候,以为有了爱情就有了一切,后来才知道,爱情是不能当饭吃的。

理想主义的马加骀没有在毕业后成名成家,也没有挣来大把的钱,他发脾气酗酒,和宝莉一次次争吵,在最后一次争吵中,宝莉说:谁会喜欢一个只会做梦却不能挣钱养家的男人?爱情是最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我看透了爱情,你以为我们之间还有爱情吗?我早就不爱你了。

马加骀呆了呆,然后说,你走吧。

宝莉真的走了,她最后嫁到法国去了,这次,是随着老公来中国谈生意的。

很多年了,我们都没见过马加骀。

我和曾宏在马加骀30岁生日那天来到了苏州,我们是刻意在这一天来到苏州的。

我们在一条狭窄的小巷里找到了他。

他黑了胖了,明显地老了,当初那飘飘的长发已然成为一种记忆。

看到我和曾宏,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激动,只是平静地说:走,去喝酒吧,你们酒量还行吗?

他开了一间小旅馆,生意还行,淡季的时候他就和邻居的老王下下棋唱唱昆曲,真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人了。他的老婆是那种很精明的苏州女人,我们慨叹世事的无常,追忆着年华似水。

他没有提画画的事。

也没有提宝莉。

我们说到的事情和过去无关,曾宏说着香港的生意,马加骀说着昆曲的美妙,我和他们说想自己开家公司。

直到我们看到马加骀的女儿。

一个五岁的女孩子,长得很像她的母亲,她来来回回地跑着,我们才知道光阴真的不知不觉过去了,多快啊,就这么过去了。

她碰倒了椅子,马加骀的老婆尖着嗓子嚷着:宝莉,宝莉,别折腾了,到吴家阿婆那里去玩!

这一声“宝莉”让我们愣住了!马加骀的女儿居然叫宝莉!

我们久久地看着马加骀,曾宏忽然说了一句话,祝我们不许变老,谁也不许变老,永远记住今天。

那是宝莉在马加骀23岁生日那天说的话,我们看到,有湿湿的虫子一样的东西从他的眼里爬了出来。很多人把它们叫泪水。

我把它叫记忆。

那是一堆永远刻骨铭心的记忆。

他突然掩面,我和曾宏的眼里,刹那间也蓄满了眼泪。

马加骀把眼前的一大杯酒一饮而尽,然后挥着手对厨房里的老婆粗野地喊着:上主食吧,我们要吃饭!

爱她就多提醒她

秦湄毳

曾经,我和他谈恋爱。所有恋爱中的女人,都会变小,他却不让我变小。

同一宿合的蓉,有了男朋友之后,饭也不会打了,开水也不会提了,更不要说敢像以前那样拿着毛毛虫吓唬人了,见到一只小蜘蛛,吓得哇哇大叫;一起上阅览室的馨,坠入爱河之后,资料不查了,阅览室不去了,自己的论文、阶段作业,都要男朋友帮助搞定;一同爬过山、划过船,一同洗过衣、晒过被的青,谈恋爱之后,泥泞小路走不过了、山坡不高也上不去了,需人背、要人扶,衣也不会洗了、被也扛不动了,娇滴滴地要人代劳……

一个“长途”打过去,他声音都激动得发抖,却不能答应替我提笔写一篇小小的论文,用他硕士论文的边角料足矣。他沉沉的声音,坚定地充满爱意地拒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再要撒娇发嗲,他就说了,“不许和别人一样变小。”两天后,我收到一堆他快递来的撰写论文的参考资料。

我的周围有他的耳报神,他的信一封封砸过来,“没去老师家报论文,一周都没去晚自习,天天在寝室里玩昏了吧?”我委屈得掉眼泪,“去了我也看不进去书。”电话那端,他无言,半晌他说:“其实我也一样,可是——”他又加重语气,轻轻说,“要克制自己,不能沉溺。”我终于呜呜地哭起来,他总算“乖乖宝贝”地哄我一回,挂电话的时候,还是说:“去阅览室吧,我也去。”

真是受不了他的理性,暑假聚一起的时候,对他说:“分手吧,你太冷血。”他却拉起我的手,一支水笔把字写在我的手心里,“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这是当时很时髦的一首歌。我没理他,顾自走开,从此分手。

多年以后,他写在我手心里的字,在我的心里也没影踪的时候,我已为人妻,为人母。

再后来我看到,依赖成习惯的蓉,离婚后,哭都哭不出来,她说,自己已经习惯把支点放在他的身上;什么都不会的馨,无奈诉说,什么都得学,什么都得做,生活工作都得自己打理;青苦笑着说感言,恋爱的时候,他那些能耐都是“装”的,其实婚后,什么都“逼”着我去做,他连袜子都不洗……

是了,那时太年轻,我真的不懂,不懂那样一颗希望我能和他一起成长、共同担当的爱心。

如今的我,担当自我,也担当家庭的一份责任。先生说,依着我,不要靠着,万一我打盹儿,一闪身体,会吓着你。所以,爱你,提醒你,我可以靠,你最好不要靠。

眯起眼睛,阳光下感叹,爱情里,一时变小虽是可爱,却经不起时间的磨砺。成功的爱情,不要以爱的名义“变小”;爱她,请提醒她,跟上你的脚步,你的感觉。

最舒服的爱情

弦歌雅意

和别的女孩一样,嘉妮对景明是很欣赏的。他那温柔磁性类似童安格一样的声音,球场上跳跃的姿势,甚至连皱皱眉头的样子都能牵动女孩内心深处那温柔的情绪。和别的女孩不一样的是,嘉妮从来不肯有意无意地去靠近景明。如果不小心泄露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他的“想法”,而自己在他心中又没有任何“位置”,岂不是凭空让他得意了去,嘉妮可承受不了这样的“羞辱”。

也许正是这样一种“远离”的姿态,吸引了景明,他选择了她。

你听到过花开的声音吗?在景明向她低低地诉说请求的时候,嘉妮听到了。忘了骄傲,忘了矜持,忘了之前遵守的一切信念,迫不及待地把自己低到了尘埃里去。

嘉妮没有倾国倾城貌,却因了景明的“照耀”,也熠熠地发出光来。

跟景明在一起,嘉妮总是嫌自己不够优雅,不够美,甚至嫌自己的家庭不够显赫。

在景明带来的心醉里,也不无苦恼。嘉妮不太愿意景明去自己的家,有些寒酸,自己的父母,没有太见过世面。自己,也没有体面的衣服,去景明家,拿不出合适的礼物。是的,和景明在一起,嘉妮偷偷地嫌弃了自己。

不知谁说过:好得不像真的的事,往往就不是真的。果然,嘉妮这段美得像海市蜃楼一样的爱情,远了。

被打回灰姑娘身份,嘉妮在深深的痛苦和无望里,竟然松了一口气。

天和是嘉妮交往且最后嫁了的那个男人。

天和不够英俊,也没有那股风流倜傥的气质。吸引了嘉妮的,是他眼神里的温和和一种洞悉一切的清亮。嘉妮忽然间就觉得不寂寞了。

天和非常心疼嘉妮,心疼她生在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成长的艰难;心疼她作为一个小姑娘没有美丽的衣服带来的遗憾;甚至还心疼她的虚荣。不知怎的,对于将来赡养父母和弟妹的压力,在天和面前,嘉妮也很坦然。天和总是淡淡地说:有我昵。

跟天和在一起,嘉妮变得非常自信。

她知道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有人重视,有人欣赏。在人生的舞台上,终于有了真正的观众,嘉妮做了真正的女主角。

嘉妮变得漂亮了。

工作,学习,风生水起。在30岁的那一年,嘉妮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最后留校任教,由企业的小职员,变成了大学的老师。

多年以后,一切都已了然。

原来,最舒服的爱情是:因为有你,我更喜欢我自己,且愿意为你,让自己变得更好。

双生

连翘

 

(1)

妈妈说怀孕时我们成天在她肚子里打闹,原以为,是两个坏小子,所幸老天怜悯她,赐予她一个女孩。那时我不懂,为什么生了个女孩就是老天怜悯,妈妈笑笑,“你看你总是那么调皮,姐姐却很乖巧很懂事,你说是不是老天怜悯我?”

姐姐刚满月,就被送到了乡下奶奶家。理由现实而残酷:爸爸和妈妈两地分居,妈妈一个人无法同时带两个孩子。

很长一段时间,我只有过年过节才可以看到姐姐。奇怪的是,虽然相隔那么远,我们竟会心意相通,我有个头疼脑热,姐姐那边也不会太舒服;而姐姐如果生病了,我也会又哭又闹,家人都觉得很神奇,我和姐姐却因为年纪小对此未知未觉。一直到上学前班姐姐才被接回来,她个子比我要矮,一点也不像六岁孩子的身高,又黑又瘦,从外貌上很难分辨出我们是双胞胎。

我和姐姐住了同一个卧室,为了谁睡上铺谁睡下铺,我们竟然打了起来。最后妈妈一句“姐姐要让着弟弟”,决定了她睡上铺的命运。可即使被她“让着”,我也抗拒叫她姐姐,理由很多,我们才差了一个小时,我为什么因为这一个小时叫她姐姐呢?更何况,我个子比她高,个儿高的怎么能叫个儿矮的姐姐呢?

那时她会隔着床板对我进行“思想教育”:“早一分钟你也得叫姐姐。”可她得到的通常是一声“嘁”。教育无果,她就进行利诱,“叫我姐姐,我就给你讲故事。”

六七岁是最爱听故事的年纪,这个诱惑真的很大,于是我Hq一声姐姐。

 

(2)

六七岁的她,已经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她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叠好自己的被子,然后再帮我叠被子,之后她会扫地、摆好碗筷。

我心安理得地看着姐姐做一切,从来不觉得自己应当帮把手。妈妈经常夸她勤快懂事,那些赞美让她很受用,于是更卖力更有眼力见儿地帮妈妈分担家务。见她被夸奖,我却不那么“心安理得”了,我嫉妒她总被夸“乖孩子”,于是坏坏地压在被子上让她叠不成,或者藏起扫把让她无法扫地。妈妈向来只看结果不追究原因,便“婉转”地批评她:

“翘翘,今天的地有点脏哟!翘翘,你们的房间不是很整洁哟!”

姐姐便委屈地申辩:“是弟弟………‘你是姐姐,要哄着弟弟,不要凡事都拿弟弟做借口。”姐姐便不再说什么,她受了委屈通常会选择沉默。

邻居朋友来串门,看到姐姐总要猛夸,赜赜,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也有替姐姐呜不平的:“你这闺女使得也太狠了,锦葵什么也不做吧?…‘她是老大嘛,老大当然应当多做一些。”妈妈说。

彼时姐姐在厨房择韭菜,我则坐在客厅吃西瓜,这一切,我听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

 

(3)

小学五年级时,班里很多同学参加了兴趣班,我想参加篮球班,所以,那天一放学,就吵着让妈妈同意我报篮球班。

“成,成,给你报。”妈妈捏捏我的脸蛋。

一会儿,姐姐回来了,她问妈妈可不可以参加兴趣班。

“什么兴趣班?”妈妈可能没想到姐姐也会提出同样的要求。

“老师说我作文不错,让我报写作班。”姐姐的声音充满了渴求。

“要活动多久?…‘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

“翘翘,不就是写作文吗?在家写成不成?你爸不在家,你知道妈妈工作忙,有时还要值夜班,你要是一周参加两次兴趣班,你弟弟肯定会饿肚子的。”

姐姐紧紧咬着下唇,想说什么,最终只是默默地走进卧室。

更糟糕的是,不懂事的我偏偏要刺激她,我得意地炫耀:“妈妈同意让我报篮球班了。”

本来低头写作业的姐姐抬起头,想了一会儿,她像是下定决心似地走进客厅,她说:“为什么弟弟可以我不可以?”

“因为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当我和姐姐发生矛盾,她无法或者没有耐心调停时,就拿这句话做结束语。

那个晚上,姐姐一直在小声呜咽。我说:“翘翘,你别哭了。”她不理我,继续哭。我又说:“翘翘,如果爸爸能调回来,你就可以上兴趣班了。”

最后没辙了,我说:“要不,你教我做饭吧,这样你就可以去上兴趣班了,我在家给咱做饭。”这是我的真心话,一则,她刚才明明很难过,我不但不安慰反而刺激她;二则,我也觉得妈妈强硬不容商量的态度让人难以接受。

“妈妈说得对,我是姐姐,应当让着你。”很多年后,我才知道,这句话其实是她心理平衡的法宝,她唯有让自己更加坚信,才会少一些失落少一些难过。

 

(4)

中考那年,因为过多地操心家里的事,姐姐只考上了技校,我则考上了重点高中。

学校很烂,离家又远,妈妈希望姐姐可以离家近一点儿。我清楚地记得,当妈妈提出掏些钱让姐姐上一所好一点儿的中学时,她很生硬地说:“离家近是为了让我继续给你们做牛做马吗?”

“怎么和妈妈说话呢?”爸爸大声地呵斥她。妈妈却没反驳,只是呆怔了半晌。那时爸爸调回了本市,可能出于惯性,姐姐依然分担了很多家务。

“你就按妈妈的意思,读离家近一点儿的中学吧,那个学校风气不好。”爸妈出去散步了,只有我和姐姐在家。

“你知道吗,偶尔我会想,如果我是妹妹就好了。如果我是妹妹,很多事情可能就不是这样了。”姐姐说这话时,两眼含着泪水。

那个晚上我没有睡好,脑海里一直旋转着“如果我是妹妹就好了”这句话。

姐姐最终违背了妈妈的意愿读了技校。后来她就变得像个叛逆少女了,涂很重的眼影,穿爸爸和妈妈看不惯的衣服,甚至偷偷吸烟。最让妈妈烦心的是,姐姐谈恋爱了,而她的男友,是所谓的待业青年。

 

(5)

就在这时,家里一个惊天阴谋被姐姐发现了。

那时我读高三了,犹记得我正在解一道数学题,那种题型其实老师讲过,我却怎么也做不出来,我的心有些慌张,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姐姐就是那时来到了学校,她递给我两张发黄的纸,我好奇地打开,发现是两张出生证明。

一张是我的,一张是她的。她的出生证明写的出生时间是14点05分,而我的出生证明,写的是13点01分。她说:“你以前知道这事吗?”我摇头,很坚定。

然后她的眼睛就红了,可是她没哭,她说:“如果医院没弄错,就是他们骗了我,我不是姐姐,我是妹妹才对。他们竞骗了我18年,我受那么多委屈,原来都不应当是我受的。”

我傻了,姐姐很激动,她那天说了很多话,而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她恨我们,是我们,爸爸,妈妈,还有我,甚至奶奶。

然后她说她要走了,我紧紧拉住她的手,问她去哪儿,她说不知道,也许回学校。我不敢放手,我总觉得我这一放手,就会永远把她弄丢。她试图挣脱我的手,无果,然后噼里啪啦打我,我不躲,我说:“翘翘,你疼不疼?我疼。”

她哇的一下就哭了:“为什么呀,为什么要这样昵?”

我只有抱着她,抱着委屈的、为这个家牺牲了18年的翘翘。

一直到晚上我才弄清真相,翘翘的确是我妹妹,当年奶奶出于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女孩儿懂事,让翘翘做姐姐可以多帮帮妈妈,在她看来,只差一个小时的时间,谁做老大谁做老二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可实际上,他们区别对待了。

妈妈去学校找过姐姐好几次,姐姐却不肯原谅她,她甚至干脆不回家了。

 

(6)

姐姐毕业后做了导游,她开始在全国各地东奔西跑,那一年,我考上了大学。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翘翘,妈妈提起她便哭。妈妈开始后悔,可妈妈忏悔的言辞,姐姐却无法听到。

我们就这么疏离了四五年,我清楚地记得我阑尾炎发作那天,一阵剧烈的疼痛包裹了我,然后我稀里糊涂被送到医院,醒来的时候,手机里有一条短信:我在长途车上,突然一阵头晕目眩,你好吗?

那是翘翘,原来这些年过去,我们之间依然有些微妙而神秘的心灵感应,我疼,她也会疼。

我好开心自己病了,可以作为要挟她来看我的条件。我回复:我在医院,刚做完手术。

她是第二天出现在医院里的,妈妈和爸爸见到她,只是不住地抹眼泪。我说:“姐,其实我们都很想你,别不要我们,别一去不回,没了你,我们该多寂寞。”

现在,我还是叫她姐姐,因为一直以来,姐姐该做的不该做的,她都做了,她配得上这个称呼。

母亲

丁立梅

母亲出生在贫寒农家,兄妹五个,母亲排行老二。少时没少吃苦,五六岁就扛着小锄头下地,帮大人干活。青黄不接的日子,她啃过树皮,食过草根。七八岁的时候,大病一场,无钱医治,躺在床上好几个月,差点丢了小小性命。母亲忆起过去,却平和得很。她天性里有认命的成分,既然老天爷这么安排了,受着吧。

母亲嫁给父亲,是从一个贫寒跳进另一个贫寒里。父亲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和三个妹妹。母亲嫁过来那年,父亲最小的弟弟才四岁,成天黏在母亲身后,吵着要吃的。父亲最小的妹妹,那时尚在襁褓中。

父亲长年跟着工程队外出,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便部落在母亲肩上。母亲没别的法子,只有拼命干活。那时按劳力记工分,母亲挣的工分,总是全队最高的。而工分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口粮的多少。我小时的印象里,母亲走路像风。她风一样地奔来奔去,肩上扛着农具,肘弯里挎着草篮。母亲吃饭也像风,风一样呼呼呼,嘴一抹,她又转身去了地里。

祖母和母亲的关系却不好,一个屋檐下住着,两个人能一隔好多天不搭话,见面跟仇人似的。祖母是好人,母亲是好人,但好人与好人在一起,未必就能合得来。祖母长相俊美,出身大家,早年读过私塾,骨子里留着大家的优雅。她不事农活,女红却好得不得了,她给我们兄妹几个裁剪衣裳,一针一线缝上,穿出去别人都要围观。她还擅长做美食,让人吃厌的南瓜和山芋,她能变出花样做出南瓜饼和山芋羹。这样的祖母,总能赢得我们孩子的喜欢。

母亲不同,母亲瘦,黑,皮肤粗糙。祖母在背后说,你妈身上的皮,黑得掉炭里也摸不到。那时听着,竞非常认同,一句反驳的话也没有。现在想想,母亲整天被风吹被日晒的,皮肤怎能不粗糙?不懂事的我,竞嫌弃过她的“丑”。我三姑好看,我希望三姑做我的母亲。那时我念小学了,下大雨的天,母亲夹了伞,去接我。我看见黝黑的母亲,赶紧往人群里躲,不让母亲瞧见。我希望送伞来的是三姑,那么光滑圆润的一个人,多么让我的同学羡慕。年少的虚荣,到底伤了母亲没有,我不知道。成年后,一次跟母亲在一起,我想起这事来,心被揪痛。

母亲极少做饭做菜,家里的烧煮,都是祖母。母亲的天地不在锅台上,而在地里面。风霜雨雪把母亲历练得坚硬无比,难得有柔软的时候。她脾气暴躁,哪里不顺眼了,立时谩骂起来。母亲对我们的管束,往往是暴打。那时,我们心里怨怨的,对母亲又恨又怕。我们吃着祖母做的饭菜,心是向着祖母的。一旦母亲跟祖母闹矛盾了,我们齐齐站出来,反对母亲,说母亲不好。母亲抹着泪骂我们是叛徒。我们并不因此难过,反而有种得意,让母亲伤心的得意。想想那时我们多么残忍。现在,母亲统统把这些都忘了,她时时幸福地跟人讲,她生了几个好儿女。

我们兄妹几个并不让母亲省心。姐姐在六岁时,贪玩,爬到集体煮猪食的大锅里,被滚水严重烫伤。母亲为这,不知哭掉多少眼泪。弟弟五岁时,因生病送去医务室打针,谁知那赤脚医生的打针水平不高,一针下去,弟弟便站不起来了。母亲哭得断肠。所幸后来弟弟的腿医好了。我小时生病,昏迷七天七夜。母亲衣不解带守在一边,我病好了,母亲却倒下去昏睡了两天。

母亲不识字,对识字的人怀着崇敬。当年,贫农身份的她,义无反顾嫁给我的地主父亲,原因就是我父亲识文断字。母亲在让我们读书的问题上,从来立场坚定,不管家里多么困难,一定要让我们把书念下去。农忙时节,星期天在家,我们怕去地里帮忙,就伪装成看书,捧本厚厚的小说看。那厚厚的书,让母亲敬畏,母亲看一眼,自去地里忙活。邻居们奇怪,怎不叫你的孩子们来?母亲笑笑说,他们在看书呢。全村人家,纵容着那么大的孩子在家看闲书的,怕只有我母亲了。

我念高中的时候,因病荒废半年学业在家。无事在村子里晃悠,村里一妇人见到我,上下打量我一番,相当不解地对我母亲说,你家二丫头这么大了,还让她念什么书啊。她家有儿子与我同龄,早早退学在家学了木匠。母亲没好气地回她,我高兴让她念到什么时候就念到什么时候,念到老我也养着她。妇人讨了个没趣,好长时间看见我母亲都不说话。我今天能识得这么多字,还能写文章出书,都拜我母亲所赐。

祖母到了晚年,母亲也渐渐衰老,斗争了一辈子的两个女人,达成和解。她们互相关心互相牵挂,我给母亲买了好吃的,母亲会问一句,给你奶奶买了没有?我给祖母做件衣裳,祖母会叮嘱,给你妈做件吧,她苦了一辈子。祖母82岁患了癌,是母亲送去医院开了刀,侍奉左右,使祖母在病后又得以活了六个年头。那期间,母亲学会做菜,换着花样给祖母烧好吃的。母亲说,谁都有老的时候啊。祖母在临终前,由衷地感激母亲,对我们说,要好好孝顺你妈。只这一句,让一边听着的母亲,泪水长流。

母亲爱过美吧?这事,从前我从未想过。母亲一年四季都穿灰灰的衣裳,等我们长大了,她又捡起我们不穿的穿。我搬家,要扔掉一批不穿的衣服,母亲拦下了,统统打包回家。一天,我回去,看到母亲上身穿着我的大红外套,下身穿我一条牛仔裤,这样混搭着,浑然不觉尴尬,还兀自兴高采烈地对我说,都是好好的衣裳,一点都不破。我懒得去纠正她,想着,既然她高兴这么穿,就让她穿好了。然而,有一天,母亲支支吾吾半天,提出要我买条裙子给她。我一惊,细细回想,作为女人的母亲,一辈子竞从未穿过裙子。

我给母亲买回一条靛蓝的裙子。母亲看着裙子的眼神,像初恋女子看着情人的眼神。但那条裙子却从未见母亲穿过。问母亲,怎么不穿呢?母亲说,邻居看见了会笑话的,哪有干活穿裙子的。见我现出不高兴的样子,母亲赶紧说,我晚上穿的,在房间里穿。我鼻子一酸,差点落泪。灯光灿灿,一个人的房间里,母亲穿上向往了一生的裙子,独自华丽。

母亲也爱手镯,那种玉的,淡绿的。母亲跟我逛商场时看到,眼睛盯着,半天没动弹。改天,我买一只玉镯,想给母亲一个惊喜。母亲伸手轻轻抚,说不出的欢喜。可惜母亲的手,因长期艰辛劳作,变形得厉害,骨骼突出,那种手镯,怎么套也套不进去。母亲却还是很欢喜,她说,我也有玉镯了。

母亲名字叫卢惠芬,一个极普通又极贤惠的名字,像极母亲的人。还是我父亲总结得好,父亲说,你妈是我们家的功臣。我们兄妹几个,无一人不认同。

夕照铺天,劳作一生的母亲,亦如那摇摇欲坠的夕阳,伴着我的父亲,守在那个叫勤丰的小村庄。我只愿天地长久,母亲长久。

[社会]

热岛效应:“发烧”的城市

李微

入夏以来,频繁的雷暴导致北京首都机场的航班大面积延误,让那些“空中飞人”们只能眼看着错过的会议干瞪眼。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6月7日夜间,夜空上千次地被“撕裂”——这是北京地区今年以来遭遇的最强雷电。无独有偶,5月底,连续的雷雨天气在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林市引发了龙卷风,造成136人死亡,这是美国近60年以来单次致死人数最多的一次龙卷风袭击。

雷雨天气正在城市里演变得更加暴烈,对这一现象,气象研究人员已经注意到,并早已对此展开了研究。

美国普度大学5月底公布了他们为期两年的研究结果。该校农学系副教授德福·奈约奇解释说,造成城市雷暴天气增多的原因有好几种,首当其冲的便是“城市热岛效应”。其次,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会改变风向,即所谓“地表粗糙效应”。此外,城市中较高的大气污染水平,也会对云层状况产生影响。

实际上,所谓的地表粗糙效应与大气污染这两个因素,还是与城市热岛效应密切相关。热岛效应是造成城市里很多异常气象的“祸首或帮凶”。根据国内学者的总结,热岛效应会改变云和雾的发展,增加闪电的频率,带来暖冬、飓风和暴雨等。热岛的存在,使城区的凝露量、结霜量、霜冻日数、下雪频率和积雪时间都小于郊区。

 

发烧的城市

自1820年英国气象学家霍华德发现伦敦城市和郊区存在温差现象,并将此称之为“热岛效应”以来,学者们就不断发现,热岛效应不仅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还对城市居民的健康产生威胁。

长期以来,全球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在最近20年里,这个数字上升到80%。城市是现代经济的命脉,但同时也是一个“大锅炉”。由于热岛效应的影响,热浪引发的死亡率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夜间的热浪,更易致人死亡。

2003年8月的一场热浪,造成巴黎近5000人死亡,这在当时引发了一场关于天气致死的课题研究。张平和他的同事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利用卫星数据,比较了全球几千个城市不同的热量生成特点后发现,最强大最密集的热岛,仍绝大多数集中在高度密集的发达城市。

在那些大城市里,置身于高温的夜间,尤其是连续几个晚上,就会使那些身体原本就虚弱的人的死亡风险加倍,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如超过65岁的老人、婴幼儿或是有长期慢性病的人。

造成热岛效应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在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道路、广场、建筑物等城市下垫面都是由沙石、沥青、钢筋混凝土、人为烧制的砖瓦和金属构件等组成。研究表明,城市下垫面反射率比郊区小10%~15%,而吸收率却较绿地和湿地大,这使得城市地表能够吸收较多的太阳短波辐射和红外长波辐射,表现出与岩石相类似的热特性,称为“城市建筑物岩石裸露化”现象。

其次,城市大气污染一般要比周围郊区更重,市区内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都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并以逆辐射的形式投向地表,使地表增温。城市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尤其是气溶胶也会产生类似的温室效应。此外,在中高纬度城市,冬季排放大量的人为热也是热岛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研究者还发现,城市的建成率与建筑的几何形状,也会影响热岛效应的分布。城区中温度最高的区域往往与最深的城市街道相对应,即通常分布在市中心。

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的城市规划与交通布局,将对缓解热岛效应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城市规模的影响。即使是1000人的小城镇,也能在长时间温度记录中观测到热岛效应的存在。城市人口越多,规模越大,热岛效应越明显。据研究,1万人口城市的热岛强度达到0.11℃,10万人口是0.32℃,100万人口的城市其热岛强度可达至0.91℃。

还有学者发现,高原城市的热岛强度要明显大于平原城市。这种现象其实类似于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

早在18世纪末,近代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德国科学家洪堡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考察时就发现,赤道附近的高山雪线,比中纬度的青藏高原许多高山的雪线低200米左右。例如: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贡嘎雪山,其西坡雪线在5100米左右,而靠近赤道的厄瓜多尔基多附近的高山雪线仅约4800米多一些。这不符合常理:由于赤道地区热量较高,高山雪线通常应该从赤道向两极递降,到极地附近降至海平面。

据此,洪堡就提出了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由于下垫面大面积提升,相当于把“火炉”升高,故其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他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

 

热岛“呼唤“绿岛”

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缓解与应对。在对2003年欧洲那场热浪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就发现,同时期,在拥有更多绿地的伦敦只造成了约600人的死亡,而在巴黎,这一数字却高达4867人。这说明,温度的差异与绿化面积有关。根据模拟计算的结果,植被覆盖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巴黎夏季正午的表面温度就下降0.2℃。

植物是最好的隔热材料,屋顶绿化是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中增加绿化面积的最好办法。在下午两点时,裸露屋顶表面温度可高达70℃以上,而屋顶绿化后的屋面温度只有29℃,温差高达40℃以上。国外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城市屋顶绿化总量达到城市建筑70%时,夏天的气温将下降5℃~10℃,热岛效应可基本消除。

因而,欧洲把屋顶绿化作为降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办法。近20年来,德国通过立法强制推广屋顶绿化,使一些污染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善,并基本消除了热岛效应。

而根据北京市屋顶绿化协会今年1月发布的消息,我国现有可绿化屋顶73亿平方米,上海、北京等大都市各有1亿平方米以上可绿化的屋顶。

其中,北京中心城区可进行绿化的平屋顶约有6979万平方米,但在1983~2007年间,北京屋顶绿化总面积只有约60万平方米,不到应绿化面积的1%。影响国内屋顶绿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经费不足与理念的落后。

在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城市的热岛效应将会越来越突出。据美国能源部的估计,美国为缓解热岛效应每年要多花费高达100亿美元的能源成本支出。另一方面,热岛效应促使城市用于空调运转的耗能量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大量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又直接加速全球变暖,气温进一步上升,反过来又加重热岛效应,这两者之间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

尽管近200年前霍华德就在《伦敦的气候》一书中首次提出“热岛效应”理论,但伦敦的市民至今仍要为该市愈发严重的热岛效应而头疼。

据美国国家气象研究中心6月17日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本世纪内英国将在夏季迎来越来越多的高温难耐的夜晚。

锡尼河西镇的年轻人

艾美丽

锡尼河西镇在海拉尔市区读书的年轻人,寒假一回到家,便将课本抛得远远的。

正读高三的鹏鹏,干脆书也没带。我问他在家里做什么,他说事情多着呢,帮父母饮牛,喂草,照顾刚刚出生的小牛,看电视,听音乐,玩电脑游戏,跟镇上的同学联络感情,帮办结婚喜宴或生日宴的人家端盘子打下手。

我又问他,有希望考上大学吗?他挠挠脑袋,带着羞涩又不乏自信的语气说,差不多吧。不过这个答案,你若是问镇上其他孩子们,他们大致也都这样告诉你,差不多吧。

贺什格图读书的时候,一次期末考试,阿爸问他,能考多少分,他拍拍胸脯保证,90分以上没问题。阿爸阿妈听了很高兴,结果儿子拿来的试卷上,却60分都不到。阿爸气不过,将他打了一顿。

镇上的年轻人,很少会因考不上大学觉得丢脸或自卑。大人们也不觉得,哪怕孩子考了200多分,录取通知书是那种交钱就能上的民办大学寄来的,且孩子究竟去不去都不一定,他们也将镇上所有牧民们都通知到,兴高采烈地办一场升学宴,并收下所有祝福人的礼金。

最夸张的,是在高考成绩还没下来前,凭借孩子口中一句“差不多吧”,便抢占了先机,举办了升学喜宴。

当七八月份镇上“大规模”的升学宴平息后,便是10月份一些年轻人陆续从所读的大学退学回家,帮父母挤奶喂牛,再也不打算回校了。

贺什格图当初就是进了这样一所民办大学学电脑,没过半年,他觉得没意思,便回来自己找活干了。

鹏鹏向我们展示他花50块钱低价淘来的“低音炮”遥控音响。小婶为此很骄傲,觉得鹏鹏真的是省钱买到了便宜货,还向我们讲述鹏鹏过去为音乐所做的“丰功伟绩”——几年前大家都很穷的时候,得到200元压岁钱,立刻拿去买了碟片和一个随身听。

用鹏鹏的话说,自己对音乐的这点热爱,根本算不了什么,在他就读的海拉尔一中,每个宿合都能找出一两个可以上得了台面的歌手;而自己花200元录制一首自编自唱的歌,更是很合得的投资项目。

说完他随手从MP3里调出一首班里一个女生为同学生日录制的蒙语歌曲。

那个女孩极具穿透力的歌声,从鹏鹏低音炮里传出,我立刻因为惊艳而想到诸如光芒四射、卧虎藏龙、风华绝代之类的词语。

不过鹏鹏的表情依然淡然,并补充说,在他们班里,她的嗓音条件其实一点都不出众。

那一刻,我真想刨根问底,究竟是什么东西,赋予了草原上的蒙古族如此浓郁热烈的艺术气质?这样的歌声,又是如何将牧民们对于外面世界的向往与视线,一代又一代地留在了这片草原上?

鹏鹏的老师们,偶尔会为渐渐被城市的五光十色给“蚕食”的蒙古族一代生出担忧,常在他们玩乐聚会时,带着劝诫的语气问他们:你们考不上大学怎么办?他们大多数会嘻嘻哈哈地回复:没事啦,大不了回草原放牛去。

他们依然继承了父辈们热爱“享乐”的人生态度,镇上牧民们找各种理由所办的宴会,到了鹏鹏的同学那里,便是永远都不会被忽略的生日聚会。

鹏鹏镇上的一个同学,是出了名的聚会热爱者,只要一个电话过去,他就是在天涯海角也会赶过来参加,且不会空手赴宴。

牧民们似乎很少担忧,在网络引入镇上后,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会让这个镇上的人越来越少,直至成为一片荒芜。

因为只要锡尼河西一直水草丰美,牛羊肥硕,那么便总会为他们留下自己的孩子们——那些新鲜现代的东西,诸如福利彩票、台球室、网吧、录像厅,它们在小镇上总是一阵风似的来与去,像极了牧民们对一切新生事物的热情,不过三分钟,便烟消云散。

自他们在几十年以前,从游牧最终选择停驻在这里,大概便已对一代一代可以生生不息地繁衍居住下去,持有了饱满久长的信心。

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新井一二三

曾经很多年,我花费最多的项目是飞机票。我二十多岁离乡背井,单枪匹马逍遥世界,手头上总不太宽裕。当年有个日本朋友半同情、半嘲笑地跟我说过:“从没见过像你这么穷的人!”我本人却一点儿不觉得自己贫穷。能到国外生活,想念书就念书,要工作就工作,虽然住的是破旧的单间小公寓,但始终不至于挨饿。再说,从没欠过买张飞机票的钱。那可以说是我从小憧憬的理想生活了,为什么别人认为我穷呢?

世界上很多人以为有钱就是富裕,旅人一族的价值观念就不一样,旅人最重视自由。那日本朋友拥有事业、房子、汽车、家庭等,样样是当时的我所没有的财产,但他却没有像我那么多的自由。

为了确保自由,所需要的钱其实不多,关键在于那一点儿钱非得是自己的。只要是自己挣来的钱,即使换来的不过是一块肥皂,也能享受到精神上的奢侈。有一年,我在多伦多皇家银行大楼上班,从事不合乎天性的业务,自我感觉近乎坐牢。月底拿到工资后,我就到西药房买了一块芳香润滑的黄金色肥皂,乃优质蜂蜜所制,呈现着丰满的椭圆形。那块肥皂带来的精神自由,我至今忘不了。

不过,我在皇家银行大楼上班的日子毕竟没维持多久。在高层的办公室隔着玻璃窗看得见美丽如镜的安大略湖,却呼吸不到外边的空气。于是我又一次提交辞呈远走高飞。

后来我走的路线相当漫长。从五大湖边,经过圣劳伦斯河到大西洋,之后又往西飞越北美大陆和太平洋,在亚热带英国殖民地熬了三年半,才回到家乡东京来。这回,身边多了另一半,也有了房子,不久后一个又一个孩子都诞生了。我曾经认为:人拥有得越多,越不自由,财产不外是累赘。如今,自己有了家,做起负责任的社会人士来了,那么,旅人身份怎样保持呢?

单身时代、新婚时期到处旅行的多数人,一旦有了孩子就暂停旅行。那可以说是非常理性的选择。只是我本人对旅行的渴望压倒理性。抱着孩子,背着孩子,推着婴儿车,我都非去旅行不可。但是幼儿到了水土不服的异乡就会发烧啦,拉肚子啦,闹脾气啦。

有一次在台北基督教青年会施舍前台信拼服务肚暑到翁带两个小孩走进来的样子,竟然说出了:“这样还要旅行?”是的。为什么?因为我是旅人。

我家的孩子,在还没去过东京迪斯尼乐园之前,已拥有第二本护照了。在还没吃过麦当劳的汉堡之前,已吃过北京烤鸭、台北涮涮锅了。对此小兄妹有什么感想,目前还不得而知。也许等他们长大开始自己去旅行以后,有一天我们会讨论吧。在我看来,能够一个人旅行是独立人格的标志。而旅人生涯所带来的自由,远远超过一块蜂蜜肥皂。

家乡上空的飞碟

韩松落

聚会上,认识了一对男女,相貌出众,谈吐不俗,顿生相见恨晚之感。朋友们一致认为,这两人可以吸纳进朋友圈,我叹气:“凭他们的姿色才气,这里哪能留得住他们?最后还不是去北京?”

这是经验之谈。在内地中小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就是那个永恒的第三者,是第九区上空的飞碟,让他们时刻准备着离去。

我的朋友H的经历,很有代表性。他2002年离开L城去了沿海城市,很快做到媒体总监。彼时,他从前的上司另立门户,在L城创办了一张报纸,邀请他回来担任副总。而更令人动心的允诺,是给他放权。H是朋友眼中那种“理想主义余孽”,他立刻被这诚挚的邀请打动,返回L城。

刚开始,一切都崭新、敞亮、澎湃,但接下来的事情,是任何一个L城人都可以预见到的。复杂的人事关系、混乱的管理、对员工的盘剥——月底,每天上夜班到凌晨一两点的记者,在扣掉种种罚款之后,少的,得到了一百块钱,多的,是八百块钱。报纸的版面,也在三个月之后,恢复到从前那种样貌。H于是再度离开。

其他的人,也都因相近的原因告别。

即便没有这些原因,当北上广以那样毋庸置疑的方式,提示着生活的另外一些可能时,离开也是无可避免的。几年前,本城的一间寺庙在节日放河灯,结果,那天晚上,从6点开始,出门看河灯的市民之多,令半个城的交通濒临瘫痪,许多看灯的人直到凌晨一两点才步行回到家中。此后几天,报纸辟出专版,用来刊登走失儿童的照片——是的,这是一个能为几盏河灯沦陷的城市。这样一个城市,如何抵抗北上广的入侵?

大都市收服了我这么多出众的朋友,该怎么待他们呢?他们齐聚北京上海,该怎么风流快活呢?我常畅想着,他们白衣飘飘地,下午看画展,晚上听音乐会看话剧,然后在文人雅士荟萃的酒馆流连到天亮。

H过年返家,我问,你和D一定经常见面吧?他们两人当年可是铁血好兄弟啊,而且,他们在北京的家,只隔着两个小区。我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们已经三年没见面了。”我们待在老家,一年倒还能见他们两三回。

但,所有的人,都没有回头。

一切飘零、煎熬,为的都是某种可能。这种可能,如果抓住了,就会给生活带来飒飒电光。也许,这种可能始终都没有降临,但,那些小城市,甚至不存在关于这种可能性的任何可能。

我去过北京,走在街上,不能不觉得,街道格外整洁,建筑格外气派,街两边的银杏树姿态特别美,掉在地上的叶子,连个虫孔都没有,而街道上的男男女女,身姿相貌谈吐,似乎都比别处不俗几分。可是这些人,他们其实都是别人的兄弟姐妹,别人的朋友啊。北京把他们抢来了,并不去管,那些原本温情脉脉的故乡,在他们的身后沦陷。

现代人的十大困境

山鸡哥

分不清真伪

你“一天一斤奶”想强壮自己,但中国乳业行业标准允许原奶细菌数最大值为200万个/毫升,被奶业专家称为“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你爱统一食品,但统一企业20年都在用起云剂。你吃力百汀治咽炎肺炎,它刚被查出塑化剂。13个政府部门涉及食品安全管理,但在它们公布毒食之前,你完全没有可能分清真伪良莠。你的食品安全要依赖后知后觉的“有关部门”。

拗不过环境

你热爱跑步、喜欢室外活动,在灰霾天气占全年1/4到1/2的城市,你就成了立式吸尘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根据临床和手术统计数据已宣布,广州人超过50岁,肺部就变成了黑色。58%的中国城市居民生活在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悬浮微细粒子为100微克以上的空气中,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20微克。你的身体素质受制于不乐观的环境质量。

忙不完工作

你的脖子、肩椎和腰是不是不太好使了?你的胃有状况?你下班陪不了孩子放假陪不了父母?嗯,你可能还是PPT达人、邮件忙人、会议超人、空中飞人或全天候开手机的人。企业家、创业家、高级白领、记者等职业都出现了“过劳死”。你的生活质量受害于无休无止的工作。

睡不着觉

红酒好卖了,言情小说和推理小说好卖了,24小时便利店有生意了,电信和网络不愁用户了,因为你睡不着。Ⅸ新周刊》曾把中国人睡不着的大环境称之为“一个国家的青春期”,国势上行,机会丛生,国民亢奋或焦虑。其实还有顽固的失眠症,丰富的夜生活,越夜越精神的夜猫子、文青和宅男宅女,还有恋人们和倒时差的人。

忍不住犯忌你想瘦,又忍不住吃;你吃了,又忍不住抠喉和自责。你想背单词,又忍不住玩游戏;你玩了,又忍不住骂自己手贱。你想专一,又忍不住出轨;你验证了魅力,又忍不住欺骗……你享受禁忌,又不得不承受苦味。你的生命质量受缚于内心的软弱。

戒不掉恶习

什么是恶习?就是关心爱护你的人,苦口婆心劝你改掉的那些行为习惯。比如赌博、吸毒、抽烟、酗酒、冲动、发怒、暴力、熬夜、抱怨、刻薄、拖延、沉溺、痴迷、吹牛、狡辩、舞弊、贪小便宜、半途而废等等。虽然明知从长远来看,恶习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但你还是把它当成最忠诚的人生伴侣。你的生活态度与你对恶习的瘾密切相关。

忘不了成功

成功很棒,问题是现在认定成功的标准太单一了。王朔一针见血:“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傻×们都知道嘛。”中国貌似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很多人还活在大观园的境界里: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一定要考公务员一定要当官;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要进富豪榜要嫁有钱人;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夫荣妻贵再添新欢;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国外留学入西洋国籍。论本义,一切心想得以事成,都算成功。你的幸福感取决于你对成功的定义。

挣不脱体制

虽说每个人都是体制的一部分,但一己之力在社会政经框架和惯性决策思维面前经常有心无力。你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可人家枪打出头鸟的力气也没闲着。所有的特立独行者都有挣脱体制的姿态,但其若能成为主流引导主流则更有价值。你的发展空间受限于你对体制的把握。

完不成计划

你像政府订五年计划一样,为自己的目标订计划吗?你精心计算年龄、时间分配和阶段性任务,期待达到目标梦想成真。结果,明知什么是你应该做的,你做的全是不应该做的。计划中的阶段性任务堆积如山,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你的计划破产了。你的未来建立在如期完成的计划上。

放不下欲望

有欲望的人活得比清心寡欲和处处自我克制的人更带劲,欲望也带来让人成长进步的正面能量,但其副作用之大也造成了现代人的最大困境:永不满足。对房子车子票子的攀比,对权力金钱美色的羡慕嫉妒恨,贪欲的膨胀和幸福感的缺失,皆源于欲壑难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