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锻造插槽:古吴国的见证灵岩山——走遍苏州之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6 01:28:10
登灵岩山是我们苏州人的常例。初一、十五,观音生日必定要呼朋唤友登临灵岩山,进古刹上香拜佛,同时也会登临山顶,遥望太湖,了望四周平原。每当万里晴空站在山顶,从一箭河往南,就能看到太湖一角,且帆船点点,若隐若现。浩然之气,由此而生。
    灵岩山的名气,不但是因为山清水秀又离苏州近,更主要的是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传说在2500多年前苏州古吴国的两代君王阖闾和夫差,就相继开发了灵岩山。他们在山上建造了馆娃宫,作为避暑的胜地,君王的别墅。后来越国的西施到来,更为灵岩山增添了一段佳话。现在的灵岩山寺院后花园里依然有玩花池、吴王井等遗迹。山腰处还有躲藏西施的观音洞。从寺院到山顶的200多米的路上,当年是一条著名的响蹀廊。据说是用陶缸倒扣在地上作为走廊的龙骨,然后再在上面铺设木板。西施穿了木履在上面行走,会发出咚咚的音乐声。响蹀廊的尽头是灵岩山顶的巨石,传说是当年西施操琴的地方。到了明代,有好事者在这里的巨石上刻下了“琴台”两字,至今遗留使人睹物思古。灵岩山前山后更是当年康熙和乾隆皇帝巡视南方,多次来苏州走过的御道。现今御道依然,残破的青砖见证了当年的繁华。
    灵岩山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吴国的历史佳话,还因为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西域梵僧智积来寺开山的姻缘。智积大师创建灵岩山寺,使得灵岩山成为历代佛教的圣地。我们今天在寺院后花园中见到的智积井,就是当年智积大师开挖的井。灵岩山寺院中还有智积殿,是后人纪念智积大师的地方。从智积大师之后,灵岩山寺几经荒芜几经重修,直到民国初,一代佛教宗师印光来此。印光大师是继往开来的净土十三祖,他不但发扬光大了净土佛学,而且使得苏州灵岩山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净土宗的祖庭。世界上没有一位僧人不知道苏州灵岩山的,没有一位净土宗信徒不以参拜十三祖印光而荣幸的。山也因此而扬名,佛教文化和古吴文化形成为苏州灵岩山的精神所在。我时常要爬灵岩山,如果是逢双休、节假日,就能看到陆续不断的游客和佛教信徒山下其山。有时还能看到朝山进香的虔诚佛教徒三步一跪地从山下直拜进寺院,可见灵岩山在佛教徒心目的的地位。
    除了宗教文化之外,灵岩山的景色也是苏州一绝。记得1966年之前,苏州火车站候车大厅里曾经挂过四幅巨型中国山水画。这是由苏州着名画家吴羏木和许十明大师的作品,在这里向全世界展示苏州美丽的风景。四幅巨画表现的是不同风景区的春夏秋冬四季。其中冬季就是灵岩山。每当寒风凛冽之时或者大雪飞扬之日,灵岩山一片银装素裹,松林啸啸,御道上积雪成趣,巍巍宝塔上挂满冰凌,好一派冬日山林气氛。
    其实灵岩山不但冬日风景优美,春夏秋日同样的艳丽无比。如果你有雅兴,可以停坐山腰的亭中:一为笑迎亭,一为落红亭。看着春竹破土,竹声如笑,喜迎嘉宾;也可以秋日当空,一抹斜阳,满山红叶;或者夏日酷暑,松涛呼啸,绿荫道旁,你能说风景不美吗?
    灵岩山过去还被称为象山,因为其形如伏首大象。又名砚山,因为其山之西出一种很适宜做石砚的石料。我在年幼年轻之时常常去灵岩山,还经常看到山道边有卖灵岩山砚的农妇,一角钱就能买一方。灵岩山的西部山脚下出产的石料,被行家称为雘村石,民间则称为澄泥石的。那里本来有两个村庄,叫做东雘村和西雘村的,今早已不存,只剩下一个石码头的村名。实际上好的灵岩山石砚虽然有但并不多,大多为形同黄泥一般的低劣石砚,因此也为士大夫所不齿。话虽然如此说,但在明清时代灵岩山砚曾被誉为名砚,中国清代著名的《西清砚譜》中曾有记载。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良莠不分,鱼目混珠是为方家之大忌。你倘若家中有一方灵岩山砚,千万要小心,不要轻易的否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