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猎豹坐骑:小学英语(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8:37:08
2007-12-06 18:59:09|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运用交际法让小学英语课堂“生色”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交际法的运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起就要开设英语课程。并规定小学毕业时达到的基本要求为第二级目标,即: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等。其中,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活动,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交际应用,以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在我国的外语教学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教学法都产生过较深远的影响。如: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等。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冲击下,在运用新大纲、新教材教学的实践中,人们已在更新教学观念上取得了共识,即语言学习应重视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所以在目前的教学中,交际法已被广泛的运用。
那么什么是交际法教学呢?
“交际”communication,在英语中解释为:the exchanging of information, news, requirement, etc. 就是指人的社会交往。它强调的是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交际法教学是通过语言功能和交际需要为内容来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语言,并能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从而达到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
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初级阶段,模仿能力极强,同时又好动、好奇,他们最容易兴奋活跃。因此,交际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将让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让英语课堂“生色”。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确定交际情景
在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交际法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正确、有效的使用交际法来教学。交际法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它包括:
(1) 语法和词汇知识;
(2) 谈话规则知识(即知道怎样开始和终止谈话;知道在不同的情形下对不同的对象的称呼形式等);
(3) 知道怎样运用语言行为,并对这些行为作出反应。如:请求、道歉、感谢和邀请等;
(4) 知道怎样恰当地运用语言。
例如,当人们希望同别人交流时,他必须了解在特定场合可以运用的语言类型。还要能够解释在特定语境中的句子意思,如:It's so cold here.可能是请求别人关上门或窗。所以在运用交际法教学时,我们必须首先给学生这方面的指导,让他们理解这些规则,以确保交际的真实性。另外,教师也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目标,在不同的目标下来确定不同的交际情景,让学生的交际不偏离目标。如:在教学《英语PEP》四年级下册购物的话题时,要教给学生相应的单词和句子:kilo, numbers, How much is it/are they? How many do you want? etc. 把握好交际的情景让学生充分的在交际中得到锻炼,同时保证交际的真实性,就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综合运用语言技能、贯彻交际法教学
交际法提倡各种语言技能的融合,在真实意义上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也是很少独立使用的。它们是学习一门语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学习任何语言都应该全方面的发展,不能再像传统教育那样只学会了“哑巴”英语。因此,我们在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时就要注意综合地运用语言技能。例如:在课堂上展示一幅图画让学生观察,并用笔写下在图中所看到的物体的名称。然后分小组展开讨论,比较一下彼此的观察结果,同时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哪些。最后选出代表说说自己的观点,其余的同学找出错误并纠正。这样,学生就自然地综合运用了这些技能。教师要善于安排交际环境,让学生能够全方面的发展语言技能。
3.创设多种情景,充分体现真实交际
要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中展开交际活动就必须创设很多尽量真实的情景,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溶入到交际情景中去,充分表现出他们的交际需要。这时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交际教学便可水到渠成。在情景的创设方面我们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借鉴:
(1) 角色扮演
扮演角色活动经常被认为是在课堂教学上综合运用语言技能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和学习方式。只要他们有了扮演的欲望,在老师的指点之下,交际过程便可以完全的展示出来。英语 PEP 教科书中很多的对话都是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让学生戴上头饰之后扮演不同的角色,再来模仿他们的对话,就会让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时也体现了真实的交际。如:《英语PEP》六年级下册的最后有 Red Little Cap 的童话故事,我们让同学们分组准备,然后让表演得好的小组戴上头饰分别扮演 Big Wolf, Red Little Cap 和 Grandma。用他们的台词和口气来说话,这样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有趣。也达到了教学和交际的目的。
(2) 利用教室中的物体
教师教学的场所主要就是在教室里,这是学生们最为熟悉的地方。在这里发生的事情将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关注,也最容易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天然的教具很好的进行交际情景创设。例如:在教学《英语 PEP》五年级上册 Unit 5 My New Room 中的 Part B Let's learn 时,笔者在课前事先安排将学生的作业本放在几个不同的地方。上课之后,没有发到书的同学就会发问了,这时教师教给他们英语 Where is my book? 然后用它去交际,问其他的同学。老师扮演 Mr Known 分别用几个介词 in, on, over, near, behind, etc. 告诉他们位置让他们去找。这样很容易就进行了实际的语言交际,完成了教学目标。
(3) 运用游戏
游戏教学的运用也是小学外语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游戏中学生通过不同的任务和交际需要训练了不同的语言类型,同时各方面的能力也都会相应的得到锻炼,这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各种游戏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教学《英语 PEP》六年级上册 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 的Part A Let's learn 之后,开展一个小组调查活动,运用刚学的句型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by bus) …四人小组完成调查表: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Name
 
on foot
 
by bike
 
by bus
 
by plane
 
others
 
John
 
 
 
 
 
 

 
 
 
 
 
最后再由个组代表进行小结,然后再全班交流:
(Twenty) pupils go to school by bus.
(Fifteen) pupils go to school by bike.
这样,学生进行了小组协调合作之后不但交流了语言,还了解了相应的信息,提高很大。
交际法现在已经为广大教师普遍采用。在教学中,教学活动应该为学习者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教师应该努力使活动合乎学生的兴趣,从而保持他们的积极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加强交际法教学的运用,让小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让小学英语的课堂真正活起来,真正“生色”。
走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认识误区
小学英语新课程全面实施以来,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理念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伴随这些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认识上的误区。
一、教学现状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我认为,当前实施小学英语新课程的部分课堂上,存在以下认识上的误区:
(一)过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忽略要给学生平静思维的时间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气氛的活跃的确能从某一个角度反应出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教师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教学本身是一个自然的活动过程,有踊跃发言的高峰期,也要有平静思索的过渡期,而不是一味的兴奋和激动。很多课堂表面的热闹和热烈可能损害教学的内在功能。在一些小学英语的课堂上,就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教师提出一个启发性问题后,有短时间的平静,这时候,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没有做游戏活动时那么兴奋,但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却正在悄悄的展开。慢慢地,学生接二连三地举手发言,正当学生的思维的火花不断地迸放,纷纷要举手时,教师似乎有些怕课堂的冷场,又带领学生一起说唱歌谣,生硬地打断了学生宝贵的思考时间。
(二)过分追求学科的整合性,而忽略本学科的中心
学科的整合性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它改变了传统学科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缺乏整合的现象。但在一些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过于注重学科的整合,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将英语课上成手工课、音乐课和美术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某教师在教学 PEP 小学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 A 部分最后一课时,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听英语指令给小丑不同的身体部位涂颜色来复习所学的颜色词汇和身体器官词汇,应该说,本课的教材编排就已经融合了课程整合的思想。这位教师却让学生给小丑涂颜色,喜欢涂什么颜色就涂什么颜色。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忙的都是和目标语言无关的活动,整个活动完全脱离了语言的实践,未能达到通过听英语指令涂色来巩固语言知识的教学目标。
(三)生硬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教育
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文化意识的渗透是小学英语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显得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有机地体现这五个基本教学目标,所以在一些小学英语课堂上,出现了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文化意识教育的现象。例如:生硬地对学生说“You should ...”,“We must ...”,“... is bad/good”等。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文化意识应该尽量避免直接或独立教授的,而应该与知识与技能、学习策略等融为一体。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句子“I want ...”就采用了很巧妙的方法。她以圣诞节为教学的背景,设计了一个互赠礼物的活动:A生对B生说“I want a book/toy car ...”,B 生就在 A 生的手上画了一件他想要的礼物;B 生也以相同的方式从A生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礼物。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操练新句子,同时,他们送出去的礼物越多,得到的礼物也越多。学生在活动操练中不仅达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了圣诞节互赠礼物的文化习俗,而且不知不觉中感悟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整个教学过程,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为一体。
(四)评价多元化处理不当,导致评价的繁琐和失效
新课程改革倡导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但是,评价方式多元化如果执行不当,很容易出现评价的过分繁琐。我们在小学英语公开课上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评价。有贴小红花的,有贴小苹果的,红五星的等等。学生说每说对了一个答案,老师就要匆匆忙忙赶回贴东西的地方加个标志,不仅操作麻烦,而且浪费了很多时间,人为地减少了学生发言的机会。
多元化评价的处理不当还会影响的评价自身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让家长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不能明确地了解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在部分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上已经出现这样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
同时,鼓励与夸奖的滥用也是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误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小学英语一些课堂上,只要学生说对了,教师就让全班鼓掌或齐声说:“Good,good,very good 或是 one,two,three,super!”等。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是必要的,但对于学生的所做的体现不出太多思维创造的模仿式表现,只要肯定发音的正确或进行必要的纠正,无须用太夸张的语言来评价。评价以鼓励为主,但教师也要明白:没有惩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但是适当地采用一些文明的惩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并让他们明辨是非,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例如:当学生当中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等现象时,教师就要用适当的方式对学生作出处理,去掉小组比赛中的星星,或是出示警告标记等。
(五)活动课重形式,轻实效
小学英语教学以活动课为主,但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上经常有出现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如:有教师使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得到花的学生必须说几句重点词句,游戏当中的学生都是兴奋异常,欢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但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真正关心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下一个拿到花的人是谁?”
有些活动还让学生对事物的而认知产生了偏差。如:在一堂小学英语课上,教师在教生词“soft”(柔软的)时,为了展示体验性教学原则,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抓一抓一只毛绒玩具熊,老师一边做抓摸的动作一边说“soft”这个单词。但是课后调查却显示,学生把这个词理解为:抓一抓。这样的活动设置只重形式而产生了体验的偏差。
以上列举的这些活动,目标语言与活动内容脱离,缺乏真正的体验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教学活动的形式应该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为此,教师应善于将教学活动与语言的训练结合起来,例如前面所说的击鼓传花的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传递的过程中一起说问句,让最后得到花的同学来回答。这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就会把更多的注音力放在语言的操练上。这样的活动不仅有趣,而且有效。对于“soft”这一课例,教师应该拿出软硬不同的实物,让学生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说出:... is soft, ... is not soft.而后启发学生讨论在生活中,What is soft? What is not soft?(哪些东西是软的,哪些东西不是软的)。让学生从感官上的活动体验上升到语言思维上的活动体验,从而真正理解目标词句的含义,并从语言的使用中进一步落实和巩固。
(六)学习方式上的认识误区
这次课程改革之所以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个性,更充满活力。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以下认识误区:
1. 自主──自流
为了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小学英语教师让学生自学课文,却没有明确的要求和指导,对自学的结果也没有反馈;课堂对话操练时,合作伙伴由自己挑,结果造成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事事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还有些教师让学生发言可以不举手,学生积极性很高,抢着说话,气氛自然是热闹,但是教师在让学生积极发言的同时,却忽视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良好习惯。学生不做深入的思考,随心所欲,甚至随口乱答。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而要解决课堂有效性的问题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
2. 合作──合组
一些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此外,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则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 探究──学究
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年级的所有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小学英语可以进行探究性学习,但必须在学生已经有一定量的英语语言积累的基础上(3-8册)。小学三年级低段英语(1-2册)教学中,就较少地使用探究性学习。
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过分强调“探究”的形式,反而适得其反,“探究”成了一个虚假的形式,实质上却是“学究”。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变革同样有创新也有继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征的接受学习,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它并不必然导致学习过程的枯燥与机械,在小学低段英语教学中,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最基本、最基础、最常用的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让低年级的接受性学习更加的趣味化,意义化,有效化。在此基础上,当中高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技能时,教师就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造成认识误区的原因以及对策
以上就是现阶段我区实施小学英语新课程中出现的认识误区,就这些认识误区的出现,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的思想错位:
(一)形式──本质
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上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造成教学改革只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这种形式化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在你的课堂中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师、任何教学都必须要反思和考虑的。
(二)继承──创新
部分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事实上,任何改革都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离不开继承,创新以继承为基础,继承以创新为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摆正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关系。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取得一种平衡,强调过去所忽视的并不代表全盘否定过去所重视的。课程改革不能走极端,非左即右的思想是极其错误的。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在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处理好形式与本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遵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从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本,就能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以上的认识误区。
当然,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个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出现各种认识上的误区应属正常,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探索,那么,我们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加稳步和扎实。
活化英语教学,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小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开设英语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需要。小学生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学习第二语言,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少儿善于模仿、态度自然、乐于参加活动,这也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有利条件。为了帮助孩子更轻松地学习英语,同时结合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我采取了各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唱歌、着色、剪贴、课间操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面谈谈我在活化英语教学方面的几点尝试:
一、直观教学,眼见为实
人总是通过感官获取各种信息来感知周围世界的存在,所以视觉在学习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在教学过程中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单词卡片、头饰、图片等,在教每一个新单词时学生都能亲眼看见,这样也不需要花时间去解释含义。如:我在教动物单词时,和学生一起动手做小动物的头饰,并让他们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比一比谁是模仿秀中的冠军。孩子们都雀跃起来,模仿得非常好,课堂的气氛也相当活跃。最后带着大家一起认识一下各种动物,边认识边做动作,帮助加深记忆。
二、因材施教,情景教学
小学生的学习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在课外学生也没有听说的机会这样的情况,我就多给学生提供“习得”的机会,并非让他们有意识地学习,而是一种“无意识、无压力、无包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益,这就需要打破课堂常规,不限于传统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在课堂上创造真实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习得语言。如:我在教 Sorry. That‘s OK. Are you ready? Yes. 这组对话时,我利用小学生喜欢玩的特点,上课拿出几个球,告诉大家这节课老师想带你们一起玩球,学生们都跳跃起来,非常高兴。然后我请一位学生到前面,我笑着问 Are you ready? 而且从表情、神态中尽量流露出含义,但不讲出来。提示学生可以回答 Yes or No. 然后把球抛给他,故意抛得太高,让他接不到,我很悲伤地说 Sorry. 引导他说 That's OK. 随着活动继续开展,同样的语言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的过程中,已不经意地领悟出这段对话的具体含义。再请一位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代替老师的角色,然后不断换人,这样全班就在玩球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这组对话。
三、玩中有学,学中有玩
爱玩是孩子的本性。我就利用这一点,注意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慢慢习得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单词。我把要掌握的单词以图片、头饰、动作等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实行整体大量输入,根据不同学生的记忆特点,他们会或多或少记住不同的单词。在他们对很多的单词似懂非懂的情况下,采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渗透,如 Pass the card (传卡片),Do the action (听音做动作),Find your friend (找朋友),Draw and Colour (画一画 涂一涂) 等,在游戏中通过多听、反复感觉,从而在脑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如在教 Unit 1 的单词时,拿出一张卡片让学生传这张卡片,音乐停止,拿到卡片的同学要把单词读出来,再继续传。直到这个单词大家都会了,拿出第二张卡片。单词的传授就在欢快的游戏中完成了。有时让学生边唱边玩来学习新知,愉快的歌声会让孩子忘记这是在学习,从而更轻松地学到知识。
四、充满信任,充满自信
对于小学生来说,批评是一种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孩子一旦受到了批评,他就会觉得自己在这方面不行,对这门学科产生恐惧感,也就不会积极参于课堂的教学活动,所以从小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要设法消除孩子生理、心理障碍。俗话说:“自己是最大的敌人。”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获得胜利。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性的话语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培养孩子对英语的自信心,这样他们才有信心继续学下去。如:在三(2)班复习单词时,我请了一位上课很少发言的同学,他非常紧张,不敢回答。我一直用信任的眼光看着他,并对他说 I believe you. 遇到他回答不上来的,我就请其他同学帮忙,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这样也打破了孩子回答不上来的尴尬局面,之后同学们都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此后,每节课他都积极发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为学生准备了各种精美的小奖品,满足小学生的成就感,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英语。
经过这些方面的尝试,我觉得轻松活泼的课堂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课堂的活力是由学生自身参与才能产生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都来参与。在课堂上,学生认识了一些常用单词,能进行简短对话,掌握日常礼貌用语。我坚信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会让学生学的更快、更轻松!
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尝试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的特殊性,其一缺少一定的自然语言环境,其二跟母语教学的冲突、联系,虽然使得英语教学的难度极大,但是我从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入手,努力树立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倡导以人为本、以个体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使学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英语,从而也提高了英语素养。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这方面的尝试、探索:
一、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寓教于一言一行。
1. 课堂英语化。
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从第一节课起,我就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首先解决急用的几句: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 Stand up. Sit down, please. Listen to me. Read after me. 一开始他们并不能完全地理解,以后每节课坚持循环地耐心使用,并逐渐增加句数。碰到学生迟到、进办公室,都会主动运用英语与老师对话:S: Excuse me, May I come in? T: Come in. S: I am sorry! 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基本听得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畏难之心渐渐没有了,为培养英语语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教学表情化、动作化。
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说英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作到表情化、动作化。通过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来演示说明教学内容,即以姿势说话。如教 Listen,我以手半握拳放在耳后,同时做倾听动作,反复几次后,只要半握拳手放耳后,学生便心领神会。同样,双手和并贴放于面颊,同时闭上眼睛,学生便知是 sleep,这样节省了教学时间,加大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练习密度,让他们觉得英语并不难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生活常规英语化。
小学英语一周四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语言如果完全靠课堂的四十分钟是不行的,运用语言的机会也少。针对这一情况,我从语言发展的需要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大范围,多层次的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为此,每天上学、放学进出校门时,要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以英语进行问候。无论在校园中还是楼梯口碰到同学,我总会打招呼 Hi! Good morning(afternoon)! 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见到我,就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招呼我,有的甚至用电视里刚学到的英语来和我对话,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构建合作、和谐、互动、融洽的师生关系尤其显得十分必要。
注重个体的人文发展,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我在教学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这一课时,采用了 KFC 里的学生熟悉、向往的 hamburger,hotdog,cake 等实物加以引入课堂,学生的好奇心顿时兴奋起来,不知不觉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从而加强与老师的合作,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落实了教学目标。
再如教学 Happy birthday to you! 时,当我了解到当天正有学生生日时,便走进课堂边唱歌边为学生的生日祝福时,让学生深深感到来自老师的关切之情,与之产生感情共鸣,随即在和谐的情感交流中,让学生懂得要学会为别人祝福,学会要关心你身边的亲人、好友。同时进行了 birthday cake,birthday candle 等单词的教学,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至于碰到一些节日,学生都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英语祝福一番,一天走进教室,有位学生为我唱起了生日歌,真的为之感动,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师生情感的和谐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正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这也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三、注重“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例如我曾听过某老师执教“Ask the way”一内容时,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还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 bookshop”,还有的“Ask the W.C.”,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问题,让他们学出英语的趣味来。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为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我经常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来让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如开展游戏活动、英语小诗歌、谜语及英语竞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英语水平。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的开展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出发,营造爱的氛围,宽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适时适度的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注重“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策略,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寓教于生活。学生的自主学习,学得趣味盎然,学生的英语水平自然而然也会得到提高。
让我们一起来学会等待
走过教学楼的走廊,不经意间又听到了老师那充满火药味的批评:“这种题讲过好多次了,就是不听,还是错……”
我理解教师此时的焦急与苦恼,我更能从那心急如焚的话语中看到老师那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但我还是要说一句与广大教师共勉的话:“让我们一起来学会等待吧!”这也是我从教小学英语以来的切身感悟。
英语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一个新事物,是一门语言的学习。一些学生如果对汉语感到头疼的话,那么学习英语可能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字母的书写,单词的发音,一些场合的特定交际语言,这些都需要我们老师耐心的加以引导,课堂间学生想说而苦于表达时,一些老师就代那些学生说,这些拔苗助长的举措,往往适得其反。这正是由于没有学会等待而导致的。学生的接受理解有个过程,急不得。看来让孩子静心地学习英语,从容地成长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关注点。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过程,是学生个体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离开了学生自身这样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内化过程,教师任何主观的灌输都是徒劳的。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让我们以等待的心态来面对学生学好、用好英语吧!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教师等待的原因及措施。
原因一、教师的劳动对象与众不同──学生
众所周知,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他区别于其他社会劳动的对象。第一,他们既不是没有生命的自然材料,也不是动物和植物。他们是具有各种独特的个人品质的、作为社会整体一员的活生生的人。第二,他们正在成长过程中,身心都没有发展成熟,但已经受过某种影响,已经有各自的个性和特点。第三,他们具有主观能动作用,不是消极地接受外界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地、有选择地接受多方面的影响。
而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天赋及身体条件的差别,家庭与社会环境的不同,原有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区别,以及和同学、老师、班集体的关系等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发生影响。特别是当前社会信息量大而多变,社会环境影响复杂多样。学生自身需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原因二、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长效性。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是由人才培养的周期长的规律决定的。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里讲的是培养人才要经过较长的时期。教师劳动也具有长效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消失,教师在学生身上曾经付出的劳动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只是在当时还不能够明显的感受到,我们要以等待的心态来看问题,不要因为学生一时的不理解就断定以后也不会理解,应给他足够的思考问题的空间。仅仅根据一次的分数就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是不行的,要使这个学生从学校毕业的时候不只是带走高分,更重要的是带走真才实学和创造精神,带走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渴求知识的火种,并使它终身不熄地燃烧下去。
那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让学生从容积极的投入英语的学习呢?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情感。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利用多媒体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这一优势,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例如:在练习 Is this your pen? 这个句型时,教师手里拿着一支钢笔,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pen is it? Is this your pen? 教师拿着钢笔逐个走到学生面前去问,这情景势必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都想知道这件夹克衫是谁的。于是,我就顺势一换,让充满好奇的学生自己拿着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支钢笔去一个个问别的同学:Is this your pen? ……
二、疏通学生自主学习英语中的“卡壳点”。
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在自主学习中,常常会在某一点上“卡壳”,甚至会形成错误的概念。我们在教学时便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疏通卡壳点,克服思维障碍和语言障碍。例如:在教 nose,eyes 时,教师就可走到学生中间,轻轻的捏捏学生的鼻子,摸摸学生的眼睛,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另外,教师要保护学生敢想敢说的积极性。有时学生说错了,教师不要直接说 no,而应该微笑的对他(她)说:“Please think it over .”只要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教师都要予以表扬。这些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帮助学生自主巩固和反馈英语知识。
巩固和反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机械的笔头练习或让学生死记硬背来完成任务,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压力大,效果差。为改变这种状况,充分发挥学生在巩固知识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巩固知识的效果,我们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意境,吸引学生自觉地去记忆所学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巩固效果好。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例如:在操练 Who's this woman/man? How old is she /he?  句型时,先让学生自己准备自己家的全家福照片,然后四人一组看相片询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互问互答,互相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练习 I can... 句型时,可以在小组内开展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说 I can sing. I can dance. I can ride a bike. I can play football. 这时,完全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来回巡视中适当加以指导,以等待的心态来让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依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即使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的掌握,也很难一步到位,而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个需要不断“温故知新”和“知新温故”的过程。
人的一生有 90% 的努力是徒劳的,而正是这貌似徒劳的努力,使我们拥有 9% 的接近成功的机会,而正是这“9% 的接近成功的机会”,最终让我们有了 1% 的取得成功的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何况我们整天面对的不懂世事的学生呢?
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一定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最能体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付出真诚的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效,尽管更多的时候不是那么直接,那么迅速。当我们学会了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而我们也会有效地减少白发的增生、皱纹的出现……
让我们共同尝试“学会等待”带给我们的愉悦和宽心吧!让孩子们也能在我们殷切的期待中从容而快乐地学英语吧!
让小学英语教育充满人情味
──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自主性道德教育说起
《英语新课程标准》已经出台,它使我们认识到,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发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寓道德教育于语言教学中,使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强调学习外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明确确立了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地位。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创设各种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主性道德教育,让小学英语教育也充满人情味儿。
所谓自主性道德教育,是指道德教育应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注重创设情境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主动地去实现教育的目的。可以这样来做: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道德的选择者。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们的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学生只有对英语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其中,激发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是学习英语的关键。
三年级学生上的第一节导言课,一开始,我反复播放 ABC 字母歌,学生听后,都面带笑容,感觉很新奇,第一次接触英语,有的甚至高兴的哼唱起来。在歌声中,我开始引导:“你们知道 Olympic Games 吗?”学生们马上大声回答:“知道!”“那你们知道 2008 年奥运会将会在哪举行吗?”“我国首都北京!”我又问:“你们愿意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去迎接外宾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起来:“愿意!”“So we should work hard.”当我把这句话解释给他们听时,他们都握起小拳头,信誓旦旦地说:“Work hard!”从这我可以知道,我的第一步成功了,他们自觉的选择了道德教育。
二、设置语境,让学生成为道德的实践者。
英语教学中,对特定的德育目标的实现或内容的输出,要注意强调有一定的具体接受情境或情感氛围,由于学生接触英语的大部分时间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给学生设置一个适宜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到从事这项任务的必要性,达到深有感触,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
这是英语教学走向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在实践练习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临近教师节了,我设计了一个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制作贺卡,又经济又有意义。在牛津英语教材中,有个 make and play 的项目,一开始,我就对学生说:“Today we'll play a game. Do you want to know it? OK, let's learn to make a card.”刚说完,学生都已开始面带笑容了,因为在以前的英语课上,大多时候是以听说读写英语为主,而从没像今天这样上这节英语课:既可以边上课边玩,动手操作,还可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心意。由于学生的兴致很高,所以这节课很成功。在这节课中,不但让学生学会了制作贺卡,学会了教师节对老师说的祝贺的英语对白,还使学生尊敬师长的情绪得到了升华!
另外,在 Unit 4 Hello 一文中,Have a seat, please. 的教学,我设计了公共汽车上让座的情景加以巩固。学生在此情境中,不仅乐于理解此句话的含义,更培养了学生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另外,在教授 panda , tiger 等单词时,我也不忘告诉他们这些都是珍稀动物,要好好保护。而教 cat,dog 等一些家畜类单词时,则告诉他们,这些小动物也是和我们一样是有生命的,要爱护它们。
三、给予鼓励,让学生成为道德的收获者。
学习的最大乐趣在于经过艰苦努力而获得成功。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得到认同和应有的赞赏,这样,能够使学生有自信心,确认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外部世界的肯定,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在正确的道德行为中寻找积极的一面,最终使学生在他的道德探索中得到真理。
因此,教师在对任何一位学生进行评价时,切不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评价中老师应用深情的赞许或是热情的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你应当知道,你的任何一句鼓励性的话语,都会在他的小小心田激起层层浪花。如孩子们有了精彩的表演时,我常常会说:“Great! Boys and girls, Clap your hands!”接着全班同学就会鼓掌对其表扬,集体喊“Great, great, you're great!”。有时我会送一些自己制作的卡片奖给他们,或者送一些简笔画,同时进一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的指出好在哪里,如“Your pronunciation is very good.”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增强信心,从而增强其学习动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如果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演好,我则说“Try again.”这样的评价不会挫伤他的积极性,使他有勇气、有兴趣再演一遍。在这样的鼓励下,学生们各个有自信,敢说敢问,学习兴趣持久而又浓厚,都在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四、走向生活,让学生成为道德的驾驭者。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走向生活。由课堂的语境实践练习,到真正的生活,水到渠成。我提倡学生课间也说英语,哪怕一句两句都行。现在,我班的学生见到老师会主动打招呼 Good morning. Hi. 见到客人老师会大方的说 Welcome to our school. 问路或打扰别人时,会先说 Excuse me!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That's all right. 等礼貌用语更是常挂嘴边。有的学生甚至能用英语制止一些不良现象。当有的学生摘花时,他们会说 Don't get it.
这些和以上的三者是分不开的。学生在得到鼓励,自发地在正确的道德规范下积极地实现他的人生价值的同时,随着他越来越多地被外界所肯定,所认同,有了这多次的量变以后,那么,他就会有从自发地作为道德的履行者和实践者到道德的驾驭者这样的质变。
总之,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渗透品德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信、健康、向上的英语学习者,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也充满人情味儿!
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由一次英语课堂调查想到的
当学生学习了职业类单词之后,我做一次英语小调查: 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工作。原以为抛出这样的话题,只会有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出来畅谈理想,没想到话音刚落,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踊跃举手,就连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也举起了手!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赶紧趁热打铁,马上提出调查的要求、目标等,让学生按照我提出的要求去展开调查。学生们的英语小调查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我则在学生中来回地巡查,指导学生适当做好记录。平时,我感觉他们说英语的声音很小,总是达不到我的要求,但今天教室里人人都在说英语,而且有的说得还挺响,有个别不太会说的正在咨询别人该怎么表达。这种学习势头是我没有想到的,而且直到下课作课堂调查总结时,仍然保持着这种良好的态势。总之,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
为什么上得这么顺利?这节课引起了我的深思: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遗传特质、家庭环境和生活背景,这种特殊的生物性和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就看你去如何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富有个性的活动,教师不能总以自己的眼光,以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甚至去干涉他们。遇到学生该自己拿主意的问题,就应该让学生自己拿主意,想办法,说思路。给学生留下自己的思维空间,留有余地,借此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很重要,表现在:
一、重视自主性是对学生最诚挚的尊重。
尊重学生应从尊重学生的想法做起,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应成为教学的追求,而不应片面追求答得是否正确、是否标准和是否和教师的心意。从近几年的试题中也可以看出,考卷已偏向于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可以替代那看得见的答案,而不能替代学生那表现出来的看不见的思考过程。
在上面的课堂例子中,学生们没想到教师这样诚挚地尊重他们,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平时不敢举手,惟恐答错了,而今天,有了这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可以脱口而出而不必担心面对教师责罚的目光。这唤起了他们极大的热情,与此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所以,重视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教师得耐心地倾听,善意地捕捉学生的想法,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正面评价学生的决定,因势利导,切忌简单、粗暴、武断,否定学生的积极性。
二、重视自主性是对学生最热情的鼓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适时的鼓励,能使学习者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学习者真正表现出了关切的情绪卷入,就会学得更有效。对学生而言,最好的鼓励莫过于教师对其想法的肯定、认可和赞同,伴随着强烈的满足感,学生会感觉敏锐,记忆清晰,思维活跃,联想丰富,言行果断,哪怕是后进生也能敢于回答,提出见解。
上面的例子中,那些后进学生们之所以肯主动积极地用英语与同伴交流,向老师表达愿望,是因为他的心智和情感深深地融入了这节课,老师出乎他意料的赏识、鼓励令他无比激动,他享受到了学习的惊喜,想让老师也分享他的快乐。皮亚杰说过:“在所有的行为中,认知为里,情绪为表,认知不先于情绪,它们是互相平行的。”所以,鼓励非常有效,当学生微笑时,是他们真正在学习和思考时简单然而又可靠的标志。我从这节课他们的表现中,也受到了鼓舞。我感觉到,教师要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获得对英语理解的同时,在情感态度方面得到的进步和发展。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他们的学习意识和水平。
三、重视自主性是对学生个性最自然的张扬。
心理学中对个性是这样界定的:决定个人的个别与独特的种种特质的总和,就是个性。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余地,给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然而充分的张扬。
在前面的例子中,有的学生向往警察的威武英姿,他会说:I want to be a policeman/policewoman;有的学生觉得医生、护士救死扶伤很伟大,他会说:I want to be a doctor/nurse;还有的学生崇尚教师的默默奉献,他会说:I want to be a teacher;也有的学生喜欢烹饪,和锅碗瓢盆打交道,他会说:I want to be a cook. 学生们的发言非常活跃,从他们回答的语句中,你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回答充满个性色彩,而且都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独白。由此可见,给他们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他们能将它有效的发挥到极致!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他们的个性会得到最自然的张扬,也构建了教与学的和谐。
小学英语教学:巧用歌谱和比喻
一堂小学英语课的关键是突出这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对于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来说,上课既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行之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确实是一件很艰巨的任务。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通过强化训练和重复的机械操练是可以达到上述目的,但这也带来了副产品,学生会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这和《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精神不符。本文将着重讨论如何巧妙地分解小学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使小学生乐于接受与掌握,从而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一、巧用歌谣。
歌谣容易朗朗上口,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文体形式。英语教学中学生会经常遇到很多歌曲和童谣,这些歌谣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歌谣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能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美,有些歌谣能让小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如:colour song,通过这首歌,学生在音乐声中轻松地学会与巩固了几种颜色的英语表达方式。教材中的这些歌谣数量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应发挥其聪明才智,自编一些歌谣,把一些教学的重、难点放于其中,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对be动词的用法掌握的不是很熟练,经常把 am/is/are 混用。学生刚接触英语,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应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绝不能对犯此类错误的学生过多的批评。针对这种情况,我向学生出示一首顺口溜:“我用 am, 你用 are,is 用在他她它”。虽然它很短,但精辟地说明了 be 动词的用法,更便于记忆和朗读,学生也很乐意读,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它,很好地掌握了 be 动词的用法。此种方法适用于:
1.具有同一类性质的单词(如动物等)的巩固。
2.句型的巩固。
3.语法知识的巩固与理解。
特别指出,在语音的教学中,我们尽可以参照汉语拼音的教学,利用现成的或编写一系列的儿歌来帮助学生掌握语音知识,如训练元音/e/, 我们可以出示:Good, better, best, ever let it rest, till good is better, and better is best.学生在朗读声中快快乐乐地掌握了元音/e/。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因重、难点制宜地合理地使用歌谣,轻轻松松地化解重、难点。
二、巧用比喻。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基本知识讲解时学生很容易理解,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经常犯错误。如学生知道要在 How many 后加物体的复数,但在运用中经常忘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How many 后加物体的复数这一概念在他们脑中印象不深刻。但我们不可能一味地进行机械性操练来巩固。对于像这样易懂但易忘的概念我们可以用比喻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听起来有点荒唐,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和英语教学有何关系呢。可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比喻能很好地纠正一个经常犯的错误,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在一节英语课上,一个学生用英语表达道:My friend listening to music now. 很明显,这个学生漏了一个be动词is,这是大部分学生在接触现在进行时这种时态都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恰好这一节课后学生就可以吃中饭了,我顺势问道:Are you hungry? 学生回答:Yes. 于是我说“在现在进行时中,be 动词就是菜,doing 就是饭,难道你只吃饭,不吃菜的?那好了,你爸妈可以省菜钱了。”学生一阵笑,从此,每当碰到现在进行时,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的表达,偶尔一位学生忘了加be动词,同学马上会说吃饭不吃菜。那位学生也就能马上明白了。实践证明,这种比喻对于学生掌握此类语法有独到的作用,如何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比喻,这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摸索。
总之,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巧妙地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日常的教学中勤于动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尽量在课堂上达到低耗高效。此外,教师也要蹲下来看学生,到学生中去淘金,集思广义,说不定某些教学上奇思妙想就在学生之中,而未被发现与推广。
运用教学机智,设计教学活动
摘要:本文将针对小学英语课堂及小学生的特性,探讨如何运用教学机智,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趣味性,提高并保持小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特性  教学机智  教学活动
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自身特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是激发培养小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先让我们来看看儿童心理与年龄特点:
1. 可塑性强
和成人相比,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快,主动得多;对固有的一些习惯、观念改正起来比较快。“就好像一张白纸好画画,就看老师怎样引导。”
2. 模仿能力强
儿童能很快掌握新语言的发音方法,他们不是有意去纠正自己的发音,而是无意中就能模仿到(见《小学英语教学法》,以下简称《教学法》)。如果教师发音正确,口语流畅,孩子们一般都能作到很相象的模仿。
3. 机械记忆能力强
语言学习中,有很多逻辑上毫无关联的内容,学习者要靠多次重复、不断机械记忆,去识记它们的。儿童在这方面有优势。
4. 心理负担轻
儿童情感因素比较简单,学习起来相对轻松、愉快。
当然,也有不利的方面。儿童的自控力很差,不能自觉地学习,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考虑上述有利因素之外,针对性地不断变化教学活动方式,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保持兴趣。因为对儿童来说,保持兴趣比培养兴趣更难做到。当今,英语语言素质已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现代人的标志。处于大城市中的孩子由于周边环境的熏陶,感知得多。可是,对于小县城及乡村的孩子们来说,除了每周两节,每节40分钟的课外,他们又几乎脱离了英语。他们中有些甚至会有不以为然的态度,“你们说英语的好处,我怎么不觉得啊”。“学了干什么?”。“反正是副科,学不学无所谓”。他们还迷惑着,跟他们讲大道理收效甚微。教师只有变着法子让英语课堂尽量吸引学生,诱导他们不知不觉地在快乐中学习。笔者在实践中认为有两个重要因素值得思考。一是教师对教学机智的应用;一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首先,来谈谈教学机智
教学的机智表现为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及个体差异,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有快有慢,有人擅长语音,有人擅长表演理解,只要诱导,不要强求;它还表现为克制,不必随便纠正孩子们的发音错误,让他们自信地表现;机智还表现为临场的天赋(如,怎样正确使用鼓励语、表扬性语言等)、对情境的自信、对孩子体验的理解等等。
机智又是如何实现它的目的呢?
一、机智通过言语来实现
同样的话以不同的方式说出来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一位优秀的教师知道那些躁动不安、过于好动的孩子可以通过镇静的声音来使他安静下来。 我们与孩子接触时就需要注意我们的语调、说话的方式。
同样是与学生互相问候的话语:Hi /Hello / 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等也应该随情景而变化。当学生表现地好时用 Thank you /Good job / Well done / A good answer / That's lovely /So smart / That's wonderful 等不同程度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而不仅仅是Good。
二、机智通过眼神或沉默来实现
无论孩子说得对错,少些责备,多些鼓励。一个理解的目光,一个幽默的眨眼,一个温暖、善意或支持的眼神,机智地鼓励着孩子。对于这样的老师,学生有什么理由不会接近他/她;而沉默则是机智最有力的调和剂之一,机智知道沉默的力量(见《教育机智》P233),也知道该何时保持沉默 。
三、机智通过动作来实现
笔者曾经出席过一些观摩课,看见过那些会说、会唱还会和孩子们一起跳的老师特能给孩子以感召力。一个老师的动作可以创造一种气氛、关系、理解和情绪(见《教育机智》P239),一些甚小的动作比如拍拍孩子的肩膀也能给孩子以鼓励。
四、机智通过气氛加以调和实现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创造一些与英语有关的气氛来帮助学习英语,比如创设英语角,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书写作品或是英语知识、小幽默等;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用简笔画等增加气氛。又比如兴趣小组,在课间播放简易英文广播及英文歌曲,取英文名字等。此外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多使用英语,特别是英语课堂用语。
五、机智通过榜样加以调和实现
笔者曾在所任年段组织过英语小竞赛、书写比赛、英文小品等,鼓励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树立榜样,从而带动更多的人。而教师本身更应该为孩子们做出榜样。
下面来谈谈教学活动
每周两次课(每次 40 分钟)的课对于小学生学习并掌握住所学内容是一种挑战,但条件如此,教师只有充分应用适宜的教学活动,尽大可能地发挥活动本身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小学英语课是实践活动课,而不是知识课。小学英语课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一个活动,整节课就是由各种不同的活动组成的“活动包”(见《教学法》)。因此无论是每堂课开始阶段的“热身”活动还是讲授新课之前简短的复习,或者是讲授新课内容的时候,抑或是学习和精神高度集中之后让学生放松的小插曲,再或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课程的小游戏等等,我们都可以好好地创设、利用有效的教学活动以提高课堂质量。
一、情境匹配原则
儿童学习外语与学习母语一大差异便是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根据儿童思维的“具象性”原则,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人为地创造情境,有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多媒体等直观手段的利用,有助于学生在情境中学、用、并理解语言。比如在教学人教版《灵通少儿英语》第二册文化课 Happy Birthday 课时,为当月过生日的学生组织一堂 Birthday Party 的课,引导学生自己布置场面,在模拟的真实的活动中学生学会了 Let's have a Birthday Party. She's opening the presents. She's blowing out the candles. Happy Birthday. Birthday cake.等,比生硬地讲解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二、交际性原则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就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所学国家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在教语言的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相关文化知识。经常让学生表演对话,让更多的句子能被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运用到。(而不仅仅是 Hello. Nice to meet you.之类的句子。)“ Because the greatest enjoyment a student gets is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when he/she can communicate in that language。”
三、扩充性原则
引导儿童从已有水平向最近语言发展区前进,较长用的方法是对儿童的语言进行适宜的扩充,如人教版《灵通少儿英语》第二册 Unit 4:
T: What are they? / 你认识他们吗? S: 爆米花,花生……
T: Yes. They're...( 引出基础词 popcorn,peanuts 等)
T: Are they snacks or fruit? (引出 snacks 零食)
T: What kind of snacks do you like? (引出新句型)
T: I like popcorn.(引出相关句子)
四、活动性,趣味性原则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朗朗上口的歌曲、韵句,更会吸引儿童。要调动起学生各种感官活动,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使他们在听听、说说、做做、唱唱、读读、玩玩中对英语发生兴趣。教师善“诱”,学生好“动”,才能产生良好效果。比如在教学月份时,笔者发现这类单词难记,只靠重复学生容易厌倦。于是,笔者编写了这样一组短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I like January. You like February.
We like March. You like April and May.
He likes June and July. She likes August.
We like September. We can go to school.
October. October. November. November.
You like December. What can you do?
当学生们操练之后嚷叫着“再来一遍,再练一遍”的时候我知道他们上瘾了。这时再来巩固这些单词已不难。
又比如在教学单词拼读规则“ai,ay”读音及其单词时,笔者曾运用了这则小诗: Rain, rain,go away. Come again another day. Tom and Mary wants to play. Come again another day.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重复性原则
记忆在于重复,只有反复操练的单词和句子才能最终被儿童掌握下来。教师可设置旧中有新,新中带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得以连续强化,并获得自信。比如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复习单词,有 Guess. What's in my hand? 或 What's missing? 或 Point to the right words.以及 Bingo 游戏,学生猜得欢,记得牢。
此外,还有视听说与读写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尽量用英语上课,同时恰当借助母语的原则。
总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他们的感知大部分来自教师。要提高英语课堂学习的质量、帮助孩子们培养起并保持一定的兴趣及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就要根据他们的特性,运用教学机智,适宜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第一部分课堂沟通
课堂教学观察的首要观察领域是课堂沟通。 课堂沟通指的是课堂上的人相互理解和有效配合的程度和水平。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研究对课堂沟通的观察方法。
一、学习环境(Learning environments)
课堂沟通首先取决于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物化环境
学校地理和人文条件、教室的布局和位置、周围的设施等都是所谓“物化环境”。物化环境对人的沟通是人们进行沟通的背景。
2. 人际环境
从校长到教师再到学生,学校中所有的人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人际氛围。人际环境对沟通的影响非常大。比方说,一个校长是统领型的领导,这种领导风格长期地影响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以校长为领导的权威型人际环境。如果一个学生突然被叫到校长室,我们可以想象学生的表现,他可能会感到紧张和焦虑,这样,二人之间的沟通就很难顺畅。可见,人际关系的定位决定着课堂沟通的整体环境。
3. 信息环境
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信息在四处传播。信息传播得好,沟通就有效,信息传播不到位,沟通效果就差。例如,一个学校上上下下都认为中考或高考是学生学习的头等大事,认为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和行为都要为学生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而服务。这样教师、学生、家长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而没有其它的话题可供交流,久而久之,教师、家长和学生情感的共鸣越来越少,隔膜也越来越大。
课堂沟通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环境的状况。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就会出现什么类型的沟通,不同的学习环境存在着不同的沟通问题。课堂沟通要注重对环境的调整。评价者在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时,要放开眼光,多看看整体的课堂气氛、整体的学校气氛,只有这样,才能判定课堂沟通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二、课堂惯例(Classroom routing)
在所有的课堂教学中,会有各种惯例。例如,学校的作息制度是一种惯例,而教师在上课时,如何跟学生打招呼、如何开始上课、如何控制课堂秩序、如何进行课堂提问等,如果经常以一种固定的方式出现,也会形成一种惯例。课堂惯例的存在使学生对即将出现的行为或事件形成一种期待。每当学生判断将要发生什么时,他会产生一种想法,如果这种想法与即将出现的行为一致,则有利于沟通。例如,上课铃响了,教师走向讲台,这时学生会立刻起立向教师问好,并知道接下来老师会让拿出书或要检查作业,这就是惯例。这种惯例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突然改变主意,做一些与原来惯例不同的事情,那么学生的期待则会影响接下来的沟通。可以这样说,符合课堂惯例的行为有利于沟通,而不符合课堂惯例的行为则阻碍沟通。
三、课堂常模(Classroom norm)
课堂常模是基于课堂惯例而形成的。长期的惯例固定下来会形成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称之为“常模”。课堂常模对沟通的影响在于学生的期待与即将产生的行为是否相符,相符则促进沟通的进行,不符则对沟通产生影响。即使是在传统课堂中,只要教师和学生都按常模做事,那么沟通就能顺利进行。一旦教师或学生出现反常模的现象,那么这会对课堂沟通产生阻碍。例如,某教师经常会在周五放学前给学生留下一些探究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周末进行一.些观察或探究,到了周一的课上,教师会让学生针对周末的探究活动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结论。一段时间后,教师和学生都形成了这样的常模。学生在周末进行了探究任务后,心里也有很多想法希望能在周一的课上进行交流。但是有一天教师突然改变了主意,将周一的讨论取消了,而要讲授新课,可以想象,学生在这种反常模的做法下可能会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因此影响听课效果,使得师生之间的课堂沟通失败。
四、课堂噪音(Classroom noise)
课堂沟通中存在着一个重大的障碍,这个障碍就是“课堂噪音”,这是课堂沟通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即要排除噪音。一般把这种噪音分为以下三种:
1. 物理上的噪音
物理噪音是指本来意义上的、外界环境中产生的噪音。这种噪音不是影响课堂沟通的重要因素。物理上的噪音出现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可以很容易地被排除。例如,学生正在上课,外面的广播响了,广播声音相对于课堂教学来讲就是一种物理噪音,学生们听到这种声音,注意力就不能集中,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但是,这是一种人为的噪音,如果学校能够控制广播的播出时间,噪音就排除了。
2. 认知上的噪音
人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能都会产生一些跟当前活动不一致的想法,这些想法对于当前的活动来说也是一种噪音。比方说,正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可能会由于随意联想而走神儿,使得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当前活动上。另外,如果教师所讲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还没有理解,这时新的信息就又出现了,那么学生也会产生认知上的噪音,这也会使得课堂沟通不能顺利进行。认知噪音在课堂沟通中经常出现,教师对它的觉知和排除相对于物理噪音来说比较复杂,但是,在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时,教师通过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发现这种噪音,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控,那么这种噪音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排除。
3. 态度、人际关系的噪音
这种噪音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态度或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的某种不一致或不协调,是影响课堂沟通的一种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产生了反感,那么不论教师如何做,学生与教师的沟通都会遇到障碍。例如,某学生觉得班主任偏袒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于象自己这样成绩差的学生很苛刻。这种态度一旦形成,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噪音就出现了。在课堂上,即使教师提问这位学生的问题很简单,他也可能都会觉得老师是在故意刁难他,于是他不肯好好思考,而教师则会认为他与自己故意作对,从而使课堂沟通收不到应有的成效。可见,态度、人际关系噪音对课堂沟通影响很大,应该引起观察者的高度重视。
五、情感(Affect)
情感或者促进沟通的进行,或者阻碍沟通的进行,对沟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相同或类似的情感状态下,沟通双方的共享信息较多,沟通较顺畅。情感对沟通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引发、终止或中断信息加工
沟通的实质是信息的交流。人们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对任何信息都充满兴趣,乐于接受外界事物,也乐于接受别人的观点,这时沟通容易发生。反之,如果人们处在一种消极被动的情感状态,人的意识范围狭窄,对外界信息会产生一种抵触的情绪,信息自然不易交流。一般情况下,积极的情感引发信息加工,促进沟通,而消极的情感会终止或中断信息的加工,阻碍沟通。
2. 导致信息的选择方向
情感具有很强的过滤作用,人们喜欢哪方面的信息就倾向于接收哪些信息,反感某方面的信息就不去听或不去接受这些信息。情感的这种选择作用,使得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实际上,沟通的成功就是信息加工的成功,而情感的过滤作用影响了人们对信息的选择,自然就会影响沟通是否成功。
3. 组织回忆
没有回忆就没有当前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同的情感会组织起不同的回忆信息,这些信息是不同形式的沟通的基础。如果情感组织回忆的信息与当前信息相符,沟通就容易进行,反之沟通就会受到影响。例如,教师说:“下面,我们评价一下听课的效果”。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听到这句话立刻想到要考试了,于是可能会为考试做一些准备,而实际上教师所指的评价只是要大家进行一下自评,这时沟通就出现了障碍。
4. 有利于对带有情感因素的事物进行归类
人们对于任何事物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情感,或喜欢、或反感、或厌恶。而且人们在自觉不自觉的情况下,常常会根据不同的情感对事物进行归类。比方说,小孩子在绘画的时候,会用喜欢的颜色画自己喜欢的动物,而用不喜欢的颜色来画他不喜欢的动物。再如,一个小孩子喜欢他的叔叔,不喜欢他的爸爸,那么,当他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人像他的叔叔,而当他反感一个人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人像他的爸爸。可见,对人或事物具有不同的情感影响人们对其它事物的分类。
5. 可以为社会认知提供输入信息
情感是一个人理解他人的基础。当某人具有某种情感时,他会认同跟他的情感状态相同的一些人的想法。
6. 影响个人决策和问题解决
人们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会做出不同的决策并找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例如,某一节课上,学生对于教师的滔滔不绝已经很不耐烦了,但是出于对教师的尊重,大部分学生会做出坚持听课的决定,而有的同学则不然,他可能直接向老师表达自己的看法,希望老师能让大家休息一下。可见,处于主导地位的情感对个人的决策和问题解决起着决定性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情感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沟通是否成功、沟通的深度及质量如何等问题,是影响沟通的重要因素。
六、语言
课堂沟通本身离不开语言,语言是决定课堂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在沟通过程中是相互理解还是彼此误解,决定着沟通是否成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什么样的语言能够促进沟通,什么样的语言会阻碍沟通。只有正确使用沟通这一基本工具,才能保证沟通的成功。下面是影响沟通成功的语言方面的六个因素:
1. 概念
这是指一些话语或措辞。老师说:“我们来做一下大脑风暴”。“大脑风暴”这个概念在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中的理解不一样,产生的反应也不一样。如果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个概念,也没有类似的经历,教师又没有进行详细的解释,学生可能会不知所措,这势必影响沟通。再如,学生知道“探究”一词的含义,也经历过探究活动,当教师说再提到这一概念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做出教师期待的反应。有经验的教师知道自己所说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解,所以他会用学生理解的概念来引发学生的行为,而学生也往往能够按照要求去做,使双方的沟通取得成功。
2. 非概念用语
是指生活中的各种常用语。例如,某教师跟学生说:“到我办公室来。”学生听到这句话,会根据以往的经验产生各种不同的猜测:我是不是要挨批了?老师要向我打听谁的情况?也就是说,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某种经历与这句话有一定的联系。如果办公室所发生的事情不是学生以前经历过的,老师要的不是他已经准备好的答案,那么师生之间的沟通就会出现障碍。这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惯例或常模,它们对课堂沟通所产生的影响是一样的。
3. 大脑中的图示差异
每个人的大脑中都存在着一种经验,我们将这种经验的总和称之为图示。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其大脑图示也是不同的。图示差异是人思想差异、行为差异的重要原因。如果一位老师认为流行音乐是噪音,而某个学生的记忆中有他爷爷对流行音乐的评判,也认为流行音乐是噪音,那么学生会觉得这位老师跟他的爷爷一样很古板,不接受新鲜事物。如果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沟通,那么成功的可能性自然不会大。
4. 次序
有的人在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时,常常先褒扬对方的观点,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给对方留有一定的余地,对方也不会觉得这是在跟自己作对,有利于进一步的沟通。而有的人则不讲究说话的艺术,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常常一出口就得罪人。可见,话语的次序也是影响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
5. 具体情景
沟通情景影响沟通效果。当所处情景不利于沟通时,你却提出了需要沟通的问题,这时往往不能达到目的。例如,当所有的学生都沉浸在运动会激烈竞争的气氛当中时,你却要学生到教室去上自习,可想而知,学生的反应会怎样?
6. 前发事件
前发事件是指沟通前发生的事情。前发事件影响沟通效果。例如,上一节语文课上,某一个学生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被语文老师狠狠地批了一通,这节英语课,你发现学生情绪不好,没有心思听课,于是噼哩啪啦也开始批评他,可想而知,学生是不可能静下心来听课的。反之,如果你能了解一下情况,解除学生的心理顾虑,那情况自然就不同了。可见,正确处理前发事件对于有效沟通意义重大。
以上阐述了影响课堂沟通的六个因素,下面将介绍几种重要的观察课堂沟通效果的方法,帮助教师有效地沟通。
七、课堂沟通的观察方法
1. 话语表现
沟通主要基于话语,因此,要重视在沟通中的话语表现。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话语录音进行分析,可以知道是否达到了沟通的目的。例如,通过话语之间衔接的研究可以发现沟通是否成功。看下面的对话:
教师:“你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吗?”
学生:“知道。”
教师:“那你是不是应该好好学习呢?”
学生:“是。”
教师:“英语成绩提高了,不仅能帮你考上一个好大学,出国也用得着,你说是不是啊?”
学生:“嗯。”
从上面对话的衔接上,我们可以看出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失败的,学生只是随口附和了教师的提问,而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时要重视师生之间对话的衔接,当你发现学生的话语已经是一种形式化的反应时,你就应该想到终止自己的谈话或采取其它措施进行调整,否则接下来的沟通效果肯定不好。相反,如果学生能够在你的话语之后提出很贴切、很有深度的问题,或者做出很恰当的反应时,那教师可以断定沟通是成功的。另外,观察者还可以通过话语之间的停顿、措辞的选择、对话题的回避等多方面来观察课堂沟通的有效性。
2. 表情
表情首先指眼睛的关注程度。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眼睛的落点、眼睛的专注时间、眼神等各种表现看出学生是否对你所表达的信息感兴趣。如果学生一会看这边,一会看那边,对应该注视的事物一扫而过,或者当你看他的时候,他立刻低下头去,不敢注视你,那么这表明沟通效果不好。表情还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表情等,我们会在以后的章节详细阐述。
3. 动作
是指在课堂沟通中,通过观察对方的动作来判断学生的专注程度。例如可以从动作的恰当程度、动作的频率、话语和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各方面看出沟通效果如何。
4. 群体反应
当学生群体做出与沟通情境相对应的反应时,可以断定沟通效果较好。比如,当你提出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出你期待的反应,那么沟通就是成功的。
5. 后续的行为反应
沟通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后续的行为反应来进行研究。例如,作者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就很重视后续反应。培训结束后,如果有很多教师当场提出很多有针对性的问题,那么可以认为沟通是成功的。后续反应好,说明双方的沟通效果好。另外,随着沟通结束,后续时间的延长,几天或者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还有人提到这次培训的内容,同样可以认为沟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沟通是成功的。可见,对沟通的后续反应进行研究也可以断定沟通效果。
6. 特殊表达
这也是一种后续反应。指的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呼应、理解、关照、负面反抗、否定等。例如,课上你让学生针对某个话题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某个学生说:“老师,您上周班会上不是说不许我们随便说话吗?”这个学生在课堂沟通之后的某个时间里又提到了上次沟通所说的话,虽然这是一种负面的反抗,但是从这一特殊表达可以确定班会课的沟通效果还是不错的。通过研究这些特殊的表达方式也可以对以前的沟通效果做出判断。
7. 突发表现
是指沟通现场突然发生的事件,例如,大家的拥护、欢呼、鼓掌等等。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有意地追求这种突发表现,但是在沟通中如果出现这些突发事件,说明沟通效果不错。
第二部分课堂话语
1962 年,语言学中首次提出了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概念,这标志着人们对话语的研究和分析已经进入了一个科学化阶段。另外,社会科学理论及其所用的研究方法对话语分析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话语分析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发展出一整套分析方法和技术。
那么,话语分析这种方法是如何被引入到课堂研究中来的呢?熟悉语言习得的研究者都能够想到,既然话语分析可以作为语言研究和智能研究的重要手段,那么,话语分析也应该用到课堂上来分析课堂话语。这样,话语分析中又分出了一个专项研究:课堂话语分析(classroom discourse analysis)。课堂话语是话语的一个特殊类型,课堂话语分析是话语分析的一个特殊方面。这里,我们要明确三个方面的内容:
(1)生活话语和课堂话语:生活话语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谈话,是出于生存、交往等需要所说的话,像聚会、访谈、问候等,是一种真实话语。生活话语无处不在。另外,参与生活话语的人都是参与者,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发生相互关系的人。课堂话语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说的话,是在课堂上才会出现的话语。课堂话语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同于生活话语的参与者。课堂上,教师的想法、观点要通过课堂话语被学生所接受,因此,教师不仅是课堂话语的参与者,也是课堂话语的指导者。由此看出,课堂话语是生活话语的特殊类型。
(2)课堂话语和语言课堂话语:课堂话语的是任何学科的课堂上所发生的谈话。师生通过话语交流信息,达到某种交流目的。这种情况下,语言是信息交流的一种手段。就像在数学课上,语言担负的任务就是保证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在语言课堂话语中,话语既是一种手段,是学习的工具,同时也是学习的目的。就像在英语课堂上,师生通过英语对话,传达教育信息,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步掌握语音、语法、语调等相关的知识,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所以说,在语言课堂上,话语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具有双重功能。
(3)语言作为母语的课堂话语和外语课的课堂话语:这二者的关系拿具体的实例来说就如语文课堂话语和英语课堂话语的关系一样。语文课上,学生已经能够很流利地使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师生的语言能力相差不大,交流水平比较高。而英语课堂则不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具备较成熟的语言能力,学生则要从最初学起,师生之间的差距较大,交流水平较低。可见,语言作为母语的课堂与外语课堂话语的内容、表达方式及交流过程等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对英语课堂发生的任何话语事件进行分析时,教师应该牢记两条:(1) 作为参与者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2) 教师和学生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成熟和不成熟之间差距很大。
一、课堂话语分析是课堂教学观察的强有力手段
课堂沟通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和基础。而课堂沟通的基础是课堂话语,那么,对课堂话语的质量进行分析可以全面反映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如教师的课程设计、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堂发生的事件、存在的问题等等。
教师常常以考试形式了解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实际上,如果教师注意提取学生的话语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分析,得到话语的各种因素的指标,然后将其与标准进行比较,就可以将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总之,要想全面了解课堂教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进行话语分析,话语分析是进行课堂教学观察的强有力手段。
二、课堂话语构成的要素
对课堂话语进行分析,并不是靠教师的经验做一些简单的判断,而必须要采用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手段。要达到专业化的目的,我们就要明确要分析的是什么。首先我们要确定课堂话语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是从课堂话语中抽出来的最重要的成分,教师理解了这些要素并掌握了方法之后便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际的操作,达到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
1. 课堂事件的类型(types of events in the classroom)
事件类型不同,课堂话语的内容就不同。例如,课堂事件类型是教师对学生的试卷结果进行反馈,那么教师的话语更多的注重检查测试效果,获得检测信息,这跟新授课的话语内容不同,跟师生共同讨论如何为英语讨论会做准备的话语类型也不同。因此,我们必须要首先要明确课堂事件的类型,才能对课堂话语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
课堂事件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执行项目、执行语言任务、执行口头训练、其它方面(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的训练、巩固语言知识、表演、游戏、语言检测等。
对于学生发展有价值的类型,我们应该多提倡,如执行项目、任务等有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语言训练,掌握语言知识。这样的课堂话语丰富,能够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评价的角度讲,如果某种课堂类型过多,而缺乏其它课堂类型,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低效的,需要改善。
2. 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决定话语本身的内容和形式,也就是说,角色定位不同,角色所涉及的话语就不同。课堂事件的类型决定角色定位。如,在游戏类课堂事件中,师生的角色定位与他们在巩固知识类事件中的角色定位不同,与执行项目类事件的角色定位也不同。不同的课堂事件,教师可能是参与者,可能是指导者,还可能是旁观者,学生也同样如此。这样,在不同的事件中,同一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涉及到的课堂话语自然就不同。
3. 参与者(participants)的结构
参与者的结构是由角色定位决定的。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结构是,以教师为主导,逐个提问学生。这种情况下,学生是被提问的对象,学生的话语永远是被动应付,而且只有被提问到的学生才有机会进行话语表达,另外,学生的精神状态也不同,影响学生自我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尽量改变这种参与结构,丰富学生的话语内容,为学生运用语言提供机会,使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参与者结构有这样一些形式:1)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引导;2)一个学生阐述,其余学生和教师做听众并讨论;3)少部分学生讨论,教师和其他学生听。这三种参与结构比运用前一种结构效果要好。
4. 话语量和话语量的分布
话语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说话的总量。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的话语量进行统计,可以分析话语总量。话语量不能看出师生的话语比重,而话语量的分布则可以很明显地将其体现出来。话语量的分布就是分别统计教师和学生的话语量,然后将二者进行比较。话语量分布是检验课堂实际质量的最有效的指标。在一节课上,学生的话语占的比重较大,而且课程也被很好地组织,那么,这节课很可能就是一节成功的课。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话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学生的话语则很少,这样的课堂有可能是较为低效的,学生基本上没有练习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5. 话语过程和话语建构
在进行话语分析时,观察者要特别关注话语过程是怎样的,是否有共同的随机建构过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所有的情况都由教师控制,这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教师在建构。我们知道,任何一群人的谈话,都是一种共同的随机建构过程。话题刚开始时,所有的参与者都不会确切知道谈话的具体内容和其他人的反应,大多人都是随着情境的变化、他人的反应、自己的想法等随机地调整话语内容。师生的课堂话语缺乏这种共同建构过程,师生之间常常是只有教师说,而没有学生回应,只有来言,没有去语。即使学生有时做出了反应,也是被动的、机械的,课堂气氛很沉闷,课堂效率也很低。教师应该尽力采用多样的、变化的过程,与学生共同建构课堂话语。
在进行课堂话语分析的时候,我们有必要使用一些基本的话语分析概念:
轮次(turn):任何话语都是靠轮次来支持的。一个来言,或一个去语,就被看成“一个轮次”。轮次是话语过程的基本要素。
轮次转换(turn taking):这是指由谁来支持谈话。学生对谈话的支持能力很弱,一般来说,都是在教师的支持下来进行谈话的。
轮次转换(turn transfer):教师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课堂教学,因此轮次转换的主动权一般掌握在教师手中。另外,在谈话中,插入一个新主题,是轮次转换的一个特殊形式。例如,在我们的日常谈话中,几个人正在谈论天气,突然有人说了一句:“我昨天买了件新衣服”,这时大家可能就一下子都转移到谈论衣服上去了。这种轮次转换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但是,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所备的教案机械地进行课堂教学,轮次转换会非常单调,而课堂话语也会非常枯燥,从而影响课堂效果。
修复(repair):修复是指在说话过程中及时对自己的话语进行修改、补充、说明,包括对语言用词的修复和对语言内容的修复。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只是处于纠正(correct)阶段,只是帮助学生纠正他们在话语中的不恰当之处,而没有对学生的话语进行更多的指导。实际上,在真实的谈话中,我们都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话语进行修复。比如说,你无意中说了伤害他人的话,你意识到了,就要及时地改正和说明,从而消除你和他人之间的不愉快。修复是人们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环节。
6. 逻辑线索
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话语应该具有很强的逻辑线索。年龄较小的儿童,其谈话的逻辑线索一般较弱。例如,两个小孩在聊天,“What’s your father ?”“My father, oh, my father bought a nice pen for me, I like it.”谈话中,其中一个小孩没有按照提问者的要求回答问题,而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显得很没有逻辑。课堂上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否则课堂教学就无法有效地完成。逻辑线索可能是逐步推进的过程,也可能是循环或并行的过程,是否具有逻辑线索以及逻辑线索的强弱表明了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要仔细推敲,注意控制、调整和发展逻辑线索,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和学生的话语水平。
7. 流畅程度
一般来讲,人们运用外语不如运用母语流畅。比方说,教师问学生:“What’s your hobby?”,“Hobby? Oh, hobby…”,学生不知道这个词的含义,他就很难理解教师的意思,也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观察者可以对学生话语的流畅程度进行分析。就像上面,教师对“hobby”一词用“interest”进行解释,那么,能够理解并做出表达的学生,比那些不能表达或表达不流畅的学生话语水平高。话语的流畅程度可以作为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
8. 智能水平
有的课堂上,前面的几个要素都已经具备了,而且做的也很好,但是,如果没有把智能水平这一要素考虑进来,那么课堂话语的水平也会受到影响。比方说,某一节课,学生话语分布量较大,而且话语流畅,但是话语内容却总是局限在“I want to say…”,“How many … on your …?”,“What are you doing?”等等这样简单的句型和单词上,那么学生的话语水平也不高。只有同时将智能要素作为课程设计和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虑进来,才能更科学有效地进行质性评价。
9. 协同活动
不管课堂上做什么类型的活动,个人活动也好,集体活动也好,都必须要求做到协同。协同活动是指学生之间能够彼此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比方说,大家在讨论“How do you think about pets?”学生A说:“I think pets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old men, because the pets…”学生B:“Oh, yes, I can give you an example. …”。学生C:“I think pets are important to some people, and the dogs and cats are kind, but what about the snakes?”三个学生虽然谈论不同的方面,但它们都是围绕相同的话题而展开的,是为了得出一个大家都接受的结论,这就是一种协同活动。协同活动是影响人们共同、有效地完成一件事情的重要因素。
10. 话语效果(结果)
任何话语都有一个最后的结果(效果)。比如,两个人谈话,其中一个人无意中伤害了对方,意识到之后,立刻向对方道歉,并得到对方的谅解。得到对方的谅解就是双方交流的结果。我们的语言课堂教学缺乏这一要素,很多话语只是为了说而说,没有实际意义,更没有最后的效果,这就不是生活中的真实话语。
以上是课堂话语分析的十个要素,这些要素直接决定了课堂话语的类型和质量,观察者可以通过其中的某个或某些方面来评判课堂教学的水平。另外,如果教师能够从以上十个方面对课堂教学加以改善,那么课堂效率就会提高。
三、英语课堂话语所存在的问题
1. 当前的课堂话语没有建立在真实表达的基础上,不考虑角色定位及参与者结构。也就是说,课堂上的话语,不是为了某一真实目的去表达,而是在教材和教师语言训练的要求下,不得不说的一些话,这样的话是没有内容的。
2. 课堂话语量的分布明显地表现出教师的话语过多,压倒学生。教师习惯满堂灌,较少考虑学生的反应,这是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
3. 学生的连贯表达不够。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发生连贯表达,即使学生只掌握了十几个单词,连贯表达也是可以实现的,而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忽略这一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连贯表达的习惯,并且要有一定的计划来发展学生的表达,例如,这周计划让学生掌握什么词汇、什么句型,下周计划掌握什么……,教师都要有明确的想法。
四、课堂话语的分析方法
1. 物理手段
课堂话语通过录音或录像的形式来进行分析。以前我们经常采用记录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能把说话者的话语完全记录下来,再加上记录人本身的兴趣,可能会对话语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或删减,而录音、录像就可以避免这些缺点。有条件的学校和地区,应尽量采取录像的方式,因为录像不仅可以记录声音,而且还可以记录说话人当时的表情,环境的情景等。分析话语资料,可以明确地了解说话者所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改进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教学必须要具备的一个工具就是录音机或录像机。
2. 取样的长度
对于录音或录像资料,是不是全部都要用来进行分析呢?不一定。观察者没有必要对一节课的全部资料进行分析,而只要选取其中的五分钟、八分钟或十分钟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就可以用来推论全部的情况。这就要求观察者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取适当长度的样本。
3. 学生话语总量(师生话语的比例)
在进行话语分析时,观察者要分别记录教师和学生的话语总量(可用秒表进行记录),通过比较学生和教师话语总量(或者比较学生和教师话语比例),就可以达到话语分析的目的,了解课堂教学情况。
4. 话语结构的分析
话语结构分析主要包括主动被动、话题转换、角色转换、话语修复等方面,对这些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分别进行统计或记录,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话语分析。
5. 话语水平的分析
话语水平包括多种方面的因素:教师和学生话语所涉及到的词汇量、常用语句的结构分析,例如,有的学生在表达“我想……”,经常使用“I want to ...”,很少使用其它句型,而有的同学则不同,他会为了避免重复、单调而不时地调整句型结构。同样是表达“我想……”,他会说“I'd like to ...”,这看上去就要灵活得多。话语水平的分析还包括对提取真实成分的分析,话语中的添加语、口头语及修复越多,真实成分越多,话语水平就越高。另外,话语水平的分析还可以通过熟练性、流畅性、准确性等进行考察,比方说,学生一个词、一个词地表达,熟练程度就不够,流畅性就差,话语水平就不高。再如,She go to,oh, I mean she went to...,学生没有准确地使用时态,表明对动词时态的掌握情况比较差,话语水平也不高。可见,通过话语分析,我们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口语水平。
6. 追踪观察
或者称样本的连续积累。这是指在不同的时间里,对同一个教师或学生的话语进行取样和分析,比较这两次或多次取样的样本之间有何差别和改善。追踪观察可以得到一个人在一段时间里的连续资料,能够从整体上分析一个人的话语发展过程,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话语分析方法。
以上谈了课堂话语分析中几种重要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不是孤立的,观察者要灵活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三部分课堂互动
一、课堂动力状态(Classroom dynamics)
课堂互动的基础是课堂动力状态。动力状态是一个物理名词,是指每个支持点都具有一种力量,各种力量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动力网络,它强调各个动力因素的平衡。就像九大行星之间的关系一样。动力状态的平衡,依靠各种因素的共同支持。课堂动力状态也是如此,它依赖于课堂上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教学班都有动力状态,但是每个班、甚至每节课的动力状态都不同,哪位教师能够很好地驾驭课堂动力状态,那么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基于物理学的动力状态分析,我们还有必要引出一些社会学的概念:
群体
群体是指由个体之间发生联系的人所组成的团体。不懂得群体理论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的简单个体对待,只重视每个人学会了什么,而不关注整体,更不关注整体状态对学生个体的影响和作用,实际上这样的认识会影响课堂的群体实效。教师要认真分析群体性质,并利用这些性质实现教学目的。
群体关系
群体关系是指个体在团体中相互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联。个体形成群体后,相互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种联系并不是每个个体的简单相加。群体的大小、性质、目标等不相同,群体关系也不同。
群体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动力状态
组成群体的个体都会对群体产生影响,个体之间是一种平衡状态,其中一个个体发生变化,会对整个群体产生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群体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动力状态。
群体动力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群体动力状态决定整体的互动水平
例如,有的班主任一味强调个体学习,强调高考,那么班级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团体,这些小团体之间很少发生联系,个人有问题只在团体内部解决,这样的课堂互动水平很低。
2. 群体动力状态决定互动动机的方向和强度
比方说,有的教师很强调班级荣誉,强调凝聚力,那么这样的班级在各种活动中都容易组织起来,而上面所提到的班级,可能只有在考试活动中才能完全地组织起来。虽然那些小团体有时也参加一些其它的活动,但是他们的动机是很弱的。好的群体动力状态,有利于调整和激发学生动机的方向和强度。
3. 群体动力状态可以引发随机的课堂事件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家庭气氛很沉闷,你要调动大家的谈话兴趣,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群体动力状态很弱,教师就很难引发随机课堂事件。换句话说,不论教师如何启发,学生的反应都很平淡,那么教学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4. 群体动力状态可以逐步凝聚和积累互动 “能量”
互动有一种“滚雪球”的特征。比方说,一个人的热情可以传递给几个人,这几个人的热情还可以继续传递,一段时间后,很多人都会被同一种热情所感染。群体动力状态好,互动“能量”就可以被很快地凝聚和积累。例如,在一个群体动力状态非常好的班级里,蓝组在小组活动中取得了好成绩,他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在以后的活动中再创佳绩。而其它组也会受到蓝组的影响,以蓝组为目标并超过蓝组。这就是“能量”的凝聚和积累,会对整个班级的互动水平以及课堂气氛产生重要的影响。
群体动力是可以增强的,这在国外的研究中都有详细论述。群体动力状态是课堂互动的重要基础,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较强的群体动力水平上的。如果教师发现一个班级的主要问题是群体动力水平不够,那么教师就要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二、互动动机
课堂教学互动必须要有很强的动机,动机和动力(dynamics)有关。动机来源决定互动类型,动机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要求能使学生产生互动。
2. 功利性的需求
学生认为什么对自己的学习有好处,或者认为学习可以产生好的结果,会激发起互动的需求。
3. 表现的需求
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会使学生产生互动。
4. 行动的需求
学生对行动的需求会激发学生产生互动。
5. 寻求优越的需求
学生要求比别人做得好,形成一种谋求优越的欲望,这种欲望会激发起学生的互动动机。
6. 智能需求
学生喜欢做一些对智能有挑战性的活动,像游戏、猜谜等。学生为了发展和提高智能水平也会产生互动需求。
7. 社会联系的需求
人的一个基本愿望就是与人发生联系,基于社会联系的需求而产生的互动是人们互动的基本形式。
8. 表达内心的需求
人们有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需求,这种需求会激发人的互动。这是课堂上最缺乏的一种动机来源。
9. 创新的需求
人们都希望有所创新,创新的需求同样激发人们的互动。基于创新需求而产生的互动是课堂上一种重要的互动形式。
10. 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的最高需求就是自我实现。如果课堂上具备了基于自我实现需求而产生的互动形式,可以说课堂教学就可能比较成功。基于自我实现需求的互动动机对人的推动作用更大、更持久。
三、互动类型
互动类型可以简单地分为个体活动(individual work)、结对活动(pair work)、小型小组活动(small group work)、大组活动(large group work)。
四、互动结构
人际互动有各种类型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表面型
这种类型的互动结构是指课堂互动没有任何具体的任务,只是很肤浅的一些玩、演活动,较少涉及真实的生活情景。
2. 松散型
松散型互动结构是没有完整、明确的计划,也没有实质性课堂内容的互动。
3. 随机型
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凝聚或积累学生的“能量”,课堂互动比较随意,每次的互动效果预先不能确定。
4. 主导型
主导型互动结构在课堂上较为常见,相对以上几种,这是一种比较好的互动结构。主导型互动往往由少数几个学习成绩比较好、威望比较高,而且比较积极的学生担任领导者的角色。不足之处是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处于活动的主导地位,而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不能提高全班的互动水平。
5. 动力型
动力型互动结构是不断变化的,小组成员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而且这种结构没有固定的领导,活动完全依赖接受的任务而随机发挥个体的能量。这种互动结构较难形成,而一旦形成,课堂效果就会很好,教师要有意促成动力型结构。动力型结构有以下一些特点:(1) 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而变化;(2) 互动“能量”很高;(3) 每一个体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4) 各个体在小组中的作用;(5) 能有效地完成任务;(6) 个体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不断提高;(7) 动力型结构形成后,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小组组合。这些特点同时也是动力型结构的优点。
五、教师的作用
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领导者,教师在课堂互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控制好课堂互动的各种因素,促进互动的有效进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教师是否起到了应承担的责任:
1. 教师对群体的动力状态能否进行调控和发展;
2. 教师能否充分估量学生的各种需求,同时利用学生的需求所释放的能量;
3. 教师能否将好的动力状态和学生的需求有效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
4. 教师如何在互动中发挥多样性的作用以及如何转换这些作用;
5. 教师如何有效地管理学生的行为;
6. 教师能否推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六、结对活动(Pair work)
目前,结对活动已经成为课堂互动中一种很普遍的互动形式。尤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结对活动已经是课堂互动的基本结构。不少教师都认识到了这种互动方式的好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1. 结对活动的内容单一
目前结对活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熟练性训练。主要包括对语音、语句的训练。2)对话的预先演练。教材中的对话练习,较多的采用结对活动。3)角色表演。这三个方面并不能覆盖英语语言学习的所有内容。
2. 活动中的角色比较固定
结对活动中角色的多样化不够,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而只是从表面上重复一些词汇、语句等等。
3. 结对活动形式化表现严重
学生在活动中没有激情,只是在教师、教材的要求下机械地做一些训练,活动很难触动学生的内心,显得流于形式。
4. 结对活动的使用时机
这是指结对活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到了结对活动的好处,很多情况下都想采用这种方式,但是我们应该明确,结对活动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适用,教师要多观察,多反思。
5. 结对活动中的学生不能自主地完成任务
教师要求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很少主动地探究与合作,自主性很差。
教师评价学生结对活动的指标: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结对活动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1. 活动内容、目标
学生究竟应该做哪些种类的活动?活动的目标是什么?这是评价结对活动的首要指标。任何结对活动,教师都要精心确定活动目标、活动方式,活动目标要和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上面我们提到,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结对活动的内容是很单一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将哪些内容放在结对活动中来进行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活动中增加多样化的、实际的、真实的活动内容和成分。
2. 互动条件
互动的动机是什么,两人如何合作,行为和话语如何协调等,是进行有效互动应该具备的条件。另外,结对活动还需具备一些硬件,如,互动空间、活动用品(像表格、笔等)。教师要注意观察互动条件是否具备,这是评价结对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
3. 角色定位
结对活动中,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好朋友、陌生人?还是母子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活动设计中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这样才能在活动中较好地把握角色的行为和心理特点,更深层次地介入到活动中来。
4. 话语习惯
两个人的谈话习惯也关系到结对活动的效果。如果两个学生经常用“汉语式英语”来谈话,话语中还出现一些错误,那么学生的话语练习效果肯定不好。另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谈话中增加英语的成分,逐渐养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学生的能力如何在习惯中慢慢发展?学生刚开始活动时,活动内容可能是比较初级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本。促进学生在习惯中发展要求教师注意引导,使学生逐渐从不熟练到熟练、从初级到高级、从依赖到自主这样一步步地提高。
5. 行为养成
结对活动中学生的行为是否表现出角色特征,是否自然,是否有所发展和提高等,属于行为养成问题。教师要注意有步骤地指导学生,使学生在结对活动中逐渐养成更真实、更自然、更熟练的行动能力。学生在结对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是评价活动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6. 反馈方式
结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反馈方式也是评价活动效果的指标。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太重视结对活动的反馈方式,活动信息不能有效地传递和交流,使得结对活动效果较差。
7. 教师行为
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以及活动完成后的行为也可用来对结对活动进行评价。教师是积极关注,还是冷眼旁观?教师行为对学生行为的养成以及活动信息的反馈有很大的影响,自然也会影响到活动效果。
结对活动的这七个评价指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考察,尽可能使评价做到全面性和客观性。
七、小组活动(Group work)
小组活动和结对活动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相似的地方,但也不完全相同。小组活动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 活动内容
这一指标同结对活动的内容基本相同,如:小组活动有没有目标、活动过程如何、活动有没有实效等方面,但是小组活动比结对活动在内容上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设计。活动内容的设计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确定活动类型(是训练型任务、系列任务还是项目探究任务?);2)确定活动中具体语言的卷入;3)确定活动的具体过程。
2. 小组背景(historic background)
我们在评价小组活动的效果时一定要重视小组的背景。小组如何形成、经历了什么过程、现在的状态是否巩固、如何才能促进其发展等问题我们都要详细考虑。从经验来看,一个好的、配合协调的活动小组,它肯定有完备的历史背景,而一个新的小组要逐渐发展起来,必须要经历组建、磨合、成长及发展,因此,可以从小组的发展过程来了解小组背景。
3. 小组的整体气氛(atmosphere)
如果学生发言不积极,沉默的时间长、频率高,那么小组的整体气氛就不太好。教师只要注意观察就能看出小组的整体气氛如何。
4. 参与模型(participation pattern)
学生在小组活动时以一种怎样的模型来参与,对小组活动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从课堂教学社会学的角度看,一个成熟的小组是不是已经趋向社会化了?是不是很象成人的工作小组?这就是参与模型的问题。参与模型有多种,可以是金字塔似的模型,也可以是多元参与的模型,应该根据实际的活动内容采用合适的模型。
5. 小组之间的内部沟通(communication)
小组成员彼此之间如何进行理解和呼应,也是检查小组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小组成员在长时间磨合之后能够迅速的理解并表达,因此具有成熟背景的小组能够进行比较成熟的沟通。
6. 小组常模(norm)
任何一个有历史背景的小组,都会形成常模,如话语常模、行为常模、过程常模等。小组形成的常模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小组接受任务后,会有活动的固定模式。例如,较成熟的小组成员在活动中较积极,而新组建的小组则更多的是沉默;金字塔式小组在活动中可能是很多学生关注起主导作用的学生的反应,而多元参与式小组成员则会有更多的学生自主活动。有的教师抱怨课堂活动进行不起来,关键原因就是小组的有效常模没有建立起来。
7. 小组内部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领导与被领导的结构。小组活动中,一定要有一个人起主导作用,否则小组活动可能就组织不起来。不同的活动可以由不同的人来主导。2)小组中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更多的是由于学生的兴趣、性格等相吸引而形成的。教师在评价中要注意观察小组的内部结构是否能促进小组活动,如果不能的话,教师就要改善这种结构。
8. 活动程序
任何活动都要有活动程序。松散型或无效型的小组,活动程序可能表现不明显,小组活动效果差,而动力型小组,其程序则是紧锣密鼓、首尾相接的进行,小组活动效果好。学生的活动程序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或教材的要求所决定的,但是在活动中,学生也有自主性,所以,教师可以对活动程序进行规范和指导。
9. 小组自身的认知和学习的发展
小组活动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推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涉及学生认知发展的内容有以下几个:1)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学生通过集体力量达成对某件事情的共识,掌握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方法。与个体认知相对应。2)社会认知的实效。小组活动要贴近真实生活,而且活动完成后要有社会实效,这种实效要在下一次的活动中表现出来。例如,通过某个案例,让学生讨论如何对待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学生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要形成对这个问题的社会认知,以后面临类似问题的时候,处理能力要有提高。小组活动的这一作用在语言教学中常被忽略,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和改善。3)课程认知和社会认知要融合起来。课程认知是对语言学习的认知,社会认知是对实际社会的认知。有效的小组活动要把课程认知和社会认知有机的结合起来。换句话说,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语言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明白很多人生道理。如果不强调二者的结合,那么小组活动可能就会流于形式。
八、课堂互动的评价方法
课堂互动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评价:
1. 录像
这种方法是将整个互动过程进行录像,然后截取其中一段,对教师和学生的话语及行为进行分析。
2. 访谈
这种方法是在互动结束后立刻进行的,要求学生将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收获、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活动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交流,这对于了解互动效果、改善和推进自己及同学的行为有很大的作用。访谈跟录像的不同在于,录像记录的是当时、当地的情景,而访谈是在互动结束后进行的。
3. 问卷
教师在小组活动前要预先考虑本次活动主要想改善、改进哪些方面,将这些方面细化为具体的指标,然后编制问卷,互动完成后将问卷下发给学生,学生填写,教师收集、分析,通过这些步骤了解学生互动的效果。访谈和问卷的方法可以结合起来进行。
4. 感想、追记
教师或学生在活动后可以回忆并记录活动过程中的想法,通过分析这些感想也可以了解互动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提示学生记录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而不要漫无目的、言之无物。
5. 座谈会
小组活动完成后,教师立刻召集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针对活动目的、过程以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表意见,同时可以录像、录音,将这些意见做一下小结,这样可以促进下一次活动的改善。这种讨论不用特别安排,时间也不必很长,紧随着课堂互动之后进行即可。
6. 教师笔记
教师根据小组活动进行的情况,现场做一些笔记。因为教师同时要指导学生活动,这种笔记可能不是很完善,因此,单纯从这方面了解互动效果不太全面。
7. 与学生学习档案袋结合
我们可以建立小组成长档案袋,将小组活动的内容、过程、成果以及评价等都放入其中,包括文字、录像、录音等作品,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评价。
8. 小组活动成果展示
小组活动完成后,小组成员一般都会在活动中有一些作品,将这些作品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进行评价。
9. 积分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打分。例如,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一个小盒子,教师准备很多小红五星,哪个学生发言,就给这个学生所在小组放一个红五星,活动完成后,统计每个小组所获得的红五星总数。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法。
九、小组活动的一些评价方法
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时,选择的方法或技术要建立在对小组历史背景和学习情境的全面考虑之上。学生不接受的评价结果是没有意义的。在评价之前,我们应该面对并回答这样一些问题:评价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评价?在活动中我们能够做到多诚实?下面是一些具体的评价方法:
1. 观察法
小组之外的评价者对小组活动的观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无效的或表面化的,但如果在观察中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而不仅仅是对个体行为进行观察,那么这些资料收集起来,就可以为成功的评价小组活动奠定重要基础。这种“玻璃鱼缸”式的技术是一种很有用的评价方法。一个小组进行活动的时候,另外一个小组就可以作为观察者和评价者,而当另外一个小组活动时,这种关系就颠倒过来。
2. 日记
不论小组合作持续的时间有多长,我们都可以从他们记录的日记中获得信息:
·他们获得了哪些想法、概念、原则和信息?
·他们对于自己讨论、认同和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贡献的大小了解有多少;
·他们如何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3. Reporting back
每次小组活动开始的时候,给一个或两个学生5-10分钟的时间,要求他们向大家汇报:上一次的活动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从前面的活动中学到了什么?这样,他们就能在恰当的时间提高对任务的反思意识。
4. 评价表
任何一个小组都有权利自主决定小组行为表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系统。评价表所引发的讨论也是很有价值的。评价表既可以是小组本身使用,也可以是“玻璃鱼缸”式活动安排中的观察组使用。
5. 自制式评价表
“使用滚雪球”式技术时,要求学生写下三种对于形成小组/课堂/课程有价值的陈述,这些陈述被有效的集中并提炼出来,供越来越多的小组成员共同分享。最后,整个小组起草一系列观点(如果即将有一个真实的讨论要发生,那么这些观点必须要比这一讨论所产生的观点简短)。这些观点要写在黑板上或纸上让大家都知道。每一条观点都要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出 3-5 个等级,做成等级量表,并且每个人分别对陈述做出选择,可以用一个黑点表示,这些观点的权重或偏向就能很明显的显示出来。如下面的表格:
小组评价的陈述等级
 
SA
 
A
 
N
 
D
 
SD
 

● ●
 

 
 
●●●●
 


举例:我认为这个小组至少花费了半小时。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每个人对结果都有贡献,而且活动完成后就可以得到结果。这样,小组可以马上针对等级中一些突出特征进行讨论,尤其是那些意见明显一致的等级和那些在对立观点上看着似乎平衡的等级。
6. 面谈
尽管面谈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仅可以展示教师和学生一些无意识的经验,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整合他们的认知;面谈还需要参与者具备集中的、概括性的自省能力。一对二的面谈方式很经济,但是结果不令人信服,而一对多的面谈方式可以提供给教师有关小组活动的很多有效信息。当然,谁引导面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指导者之间是一种开放的、互相信任的关系,那么,一个指导者就没有理由再去和另一个小组的成员进行面谈。这里我们的目的不是学习面谈技术,但是就面谈者来说,预先准备一些有激励作用的问题,对小组评价会有很大的帮助。
·小组如何获得你的帮助?
·这个小组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这个小组中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
·如果不涉及活动内容,你从小组活动中的哪类事情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你如何描述小组活动气氛?
·你如何描述这个小组与你原来经历过的小组的完全不同之处?
这种类型的问题常常能够激发起很多关于小组活动的讨论。这些“引发讨论”式问题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获得关于接下来进行的活动的全面信息。
7. pass-round 问卷
这种方法要求每个学生将一张纸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一个问题:
·你发现的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
·你发现的最没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
·为了有所发展和提高你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分别对每个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回答完后,在小组内交换,一个接一个轮流阅读。当答题纸传了一圈到达最后一个学生的时候,请同学们说出或回忆出对于某一份答案同意或不同意的部分。最后,每位同学拿回自己的答题纸,在被统一收集起来之前填写同学们提出来的比较深刻的评论。
8. 自制评价表
一些较大的小组可以分为两个或多个子小组,每一个子小组要设计出一种评价技术,用来对其他小组的表现做出评价,从而管理小组。每个小组可以从以上的技术中选择一种,也可以自创一种评价方法。不论是在整个的小组活动中还是在小组活动结束时,自制评价表作为一种常规方法来监控小组任务,只是一个选择使用的时间问题,但这的确能够带来很多的乐趣,使得在课程即将结束、学生处在典型的低潮期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
9. 视频重放
如果小组能够记录他们活动时的自然情景,通过视频重放,有助于小组中的每个人对自己在活动中曾经失败的行为和事件提出警觉。可以请小组之外的人,在小组的要求下控制录像器材,并提问一些能够促进小组互动的问题:
·接下来将发生什么事情?
·当时你想/感觉到了什么?
·这样做有什么效果?
·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你害怕什么?
·你的策略是什么?
·你认为他期望你怎么做?
等等。或者,我们也可以提问类似评价表中的一些问题。
第四部分课堂管理(Classroommanagement)
在介绍课堂管理部分的内容时会涉及到课堂教学观察中其它部分的内容,但是在不同的部分讨论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在本部分中,我们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对课堂上的一些要素进行分析,为教师的观察提供支持和依据,这是课堂教学观察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需要在课堂管理上了解三方面的事情:空间管理、时间管理以及人的行为管理。
一、空间管理
这一部分的重点不是介绍有关空间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而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对课堂的各种空间要素进行分析,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察。
1. 环境设置和管理
这里谈到的环境是课堂教学的大环境,主要指物理环境,如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等。环境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背景因素。一般来说,教师只能利用环境,而几乎无法改变环境。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教室所处的位置,教室周围的建设,教室内部的格局,以及墙壁、黑板等等。
2. 桌椅布局
桌椅布局是空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堂空间环境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课堂上桌椅的摆放。桌椅摆放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课堂活动,主要表现在:
(1) 直接决定了师生的具体活动,限定活动内容和方式。
(2) 直接决定了活动空间的大小,桌椅布局不同,活动的空间就不同。
(3) 直接决定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例如,“稻田式”格局就不利于小组各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
可见,课堂内容不同,课堂桌椅的摆放方式就不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是一种“稻田式”的摆放,这种摆放方式适合于讲解式课堂,适合于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是一种被动的,倾听的角色。这是当前课堂上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3. 专项学习区域的划分
教室中除了桌椅摆放,还要设置一些专项学习区域。专项学习区域的设置也是课堂环境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室中的墙壁和角落,可将其命名为“艺术专栏”、“科学园地”、“英语角”,等等,摆放或粘贴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学习资料,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这样的区域利用好了,对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会有很大的作用。
专项学习区域的划分,也包括对挂图、投影等学习资源的合理安排。一般来说,这些学习资源应该摆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要方便教师和学生利用。
4. 为特定活动安排的空间布局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的活动不同,所要求的空间布局就不同。换句话说,教师要进行特定活动,就需要有特定的空间来支持。课堂上可能进行的活动类型有以下几类:制作活动、表演活动、大型游戏活动、讨论会、演讲会、模拟情景、观摩教学。
比方说,讨论会和演讲会所要求的空间布局就不相同。讨论会要求不同成员能够面对面的进行谈话,因此可能采用圆桌的形式,也可能采用长方形会议桌的形式。讨论会是一个学生面对全班学生,可以采取“稻田式”的布局。而如果是大型的游戏活动,就需要把桌椅集中起来腾出较大的空间供学生活动。
5. 空间管理的具体评价目标
对空间管理进行评价,需要依据具体的评价指标。现将这些评价指标列举出来供教师参考,提高课堂教学观察的目的性:
(1) 教师的可活动空间
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可活动空间一般是在教室的讲台附近,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课改要求打破“教师中心制”的教学模式,那么教师的可活动空间就要延伸到学生中间去,这样才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
(2) 学生的可活动空间
这是评价空间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的可活动空间越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机会就越多,而且注意力和积极性也越高,课堂效果就越好。
(3) 基于具体活动的空间布局
课堂的空间布局要符合特定的活动类型。前面已经提到,不同的活动类型需要不同的空间布局。要合理、公正的评价空间管理,就一定要看空间布局是否与活动类型相吻合。
(4) 排除环境干扰
教室周围环境嘈杂,必然影响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能否及时排除周围环境中的干扰,也是评价空间管理的一个具体指标。
(5) 物理环境
对教师的空间管理进行评价,还要注意教室的物理条件,如温度、光线、噪音等。
(6) 桌椅布局的可行性
桌椅布局要基于对教室实际大小、学生人数等具体情况的考虑来安排。很多学校的现实情况不可能有足够大的空间供教师和学生随意支配,因此不明确这一点,桌椅布局就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及活动的要求。
(7) 学习用具的布置
学习用具主要包括文具、书本。在小学低年级,还可能包括玩具。学生学习用具的摆放也是评价空间管理的一个具体指标。
(8) 考察学生学习面的设置
学习面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占用的桌面空间,即学生的学习区域。不论这个面多小,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做好管理。学生规划得合理,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教师的空间管理能力较强。
(9) 教学用具的摆放
评价教师的空间管理能力还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用教具的摆放是否合理。常见的教具包括尺子、粉笔、图画、模型、实际物品等等。教师对教具的摆放有利于教学,获得的评价就应越高。
(10) 媒体位置
能否合理安排媒体的位置,也是评价课堂空间管理的一个指标。常用的媒体包括:幻灯、投影、电脑等。
如果这些指标在实际的课堂上能够合理地实现,那么不论什么样的学校,都能在空间管理上取得好的效果。当前很多学校在空间管理上都存在着一些类似的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将这些问题简单的列举如下,希望能够引起教师们的重视:
(1) 对于“稻田式”空间格局没有突破性处理
“稻田式”格局是一种传统的桌椅摆放方式,虽然很多教师已经发现这种方式的弊病:影响学生的视力,限制学生的信息接受方式,干扰师生的活动,等等,但是有些教师没有能够主动改变这种摆放方式。
(2) 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上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3) 对于空间管理中各种要素的合理拼配考虑不够
前面曾经提到,空间要素包括灯光、温度、噪音、桌椅、文具、媒体等,教师要按照活动的要求进行合理地选择和安排。然而实际上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
(4) 创造性的安排比较少见
很少有教师能够按照教学要求脱离教室中现有的设备来进行课堂教学,他们常常不考虑活动类型,而采用相同的课堂布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的效果。实际上,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大胆地进行尝试。例如,在进行游戏时,就不妨把桌椅都搬到教室外面去;在做表演活动时,就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进行,这种不合常规的安排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 存在着大量没有利用的空间
课堂上有很大的空间没有被有效地利用起来,像屋顶、墙壁,窗台等。
另外,桌椅摆放方式不同,教室的空间大小就不同,所以合理摆放桌椅也可以节省空间,供学生活动。
二、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部分重点不是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而是针对时间管理的各要素做一些课堂教学观察。下面将依次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
1. 教师在教学时间和学习时间的认识上所存在的误区
(1) 只有物理时间的概念
物理时间就是指客观的计时时间,1天24个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很多教师在时间管理问题上都不能突破这种观念,不能有效、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
(2) 没有分化出具体概念
具体来说,教师不能认识到时间和频度的不同、时间点和时间段的不同、课上时间和课下时间的相关性等等。这些具体概念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很多教师对此只有笼统的概念,而没有正确的认识。
(3) 总是把一节课作为时间的基本单位
从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以及心理发展的历程来看,一节课和另一节课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很多教师期望在一节课上传递给学生最大量的信息,而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下节课与这节课的联系,这是很不可取的。
教师在时间认识上存在的几点误区,严重影响了教师对时间的管理。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观察和评价时间管理的几个概念和要点。
2. 观察和评价时间管理的几个概念和要点
(1) 物理意义上的时间
这一概念前面已经有所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是在某个特定时间内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所以不可能脱离开物理时间,对于物理时间的把握有时可能会细微到“秒”。
(2) 教学计划的时间
从对时间进行安排的角度来说,物理时间最终要转化为教学时间。教学时间可以具体到一节课,而一节课还可以进行更细的划分:开始时间、训练时间以及结束时间。从广义来说,教学计划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星期、一个月或者一个学期。
(3) 心理意义的时间
心理时间是指时间在心理过程上的感觉。这里主要强调,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间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进行考察,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有价值。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在有限的40分钟内加入更多的知识点,课堂就一定是高效的。实际上,教师提供的密集的知识点以及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困扰,再加上学生的理解和领悟都需要过程,这样的课堂效率反倒很低。。另外,心理时间还有一种特点,学生对所从事的活动越感兴趣,就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相反,教师提不起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就觉得时间过的奇慢无比。这两种情况下,学生保持的注意力的时间是不同的。
(4) 个体层面的时间
对于个人而言的有效时间是个体时间。学生个体真正投入到课堂上的时间与教师教学计划的时间是有差异的。教师往往把物理时间和个体时间结合起来,有的教师提出,一节课 40 分钟,个体时间应该平均分配,任何一个单位时间,只是对一个学生起作用。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是提高时间效率、改善时间管理的巨大障碍。
(5) 群体层面的时间
群体时间是对于群体中所有个体都有效的时间,这一时间不能通过个体有效时间的简单相加而得来。群体时间是高效的,并不表明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时间都是高效的。
(6) 基本时间单位的划分
基本时间单位通常都以 “时期”来划分,有时也可以以“任务”来划分。如果“任务”比较小,则一节课的基本单位可能就有三个,如果“任务”比较大,那么一周可能只有一个,需要在几节课上连续完成。这就要求教师持灵活的态度,根据不同活动可以把“时期”作为基本单位,也可以把“任务”作为基本单位。
(7) 基本时间单位之间的关联
教师常常把一节课当作是单独的、孤立的,往往忽略每节课之间的关联。实际上,一周的4节或5节课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比方说,每周的前两次课主要是引入或讲授,这样的课上热身时间要长一些,课堂节奏要慢一些;到周三、周四的课上,时间的运用效率就要高一些,要达到一个小高潮;而到了周五对时间的把握就要放慢,要考虑如何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保持和延续下去。有了这样的整体考虑,就可以把基本的时间单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过程。
(8) 有效学习的时间总量
课堂教学观察要根据群体表现是否与课堂活动要求相吻合来记录有效学习时间。如果一节课上,整体的有效学习量能占到 20-30 分钟,那么课堂效果就比较好。如果教师处理不当,每项活动都是走过场,学生就很少有与活动要求相吻合的表现,那么群体有效学习的时间量就不多。
(9) 有效学习发生的频度
有效学习发生的频度也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来记录。例如,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学生表现出鼓掌、举手、微笑、专注、合作等与活动要求相符的行为时,将这些行为发生的次数记录下来,这就是有效学习发生的频度。频度越高,学习质量就越高。
(10) 有效学习的群体覆盖面
这是指发生有效学习的学生数量。数量越大,覆盖面就越大,特定时间内课堂效果就越好。根据课堂教学观察获得的量化结果可以对教师的时间管理做出评价。
(11) 时间控制的微观处理方式
这是指管理时间的精细化或精确化问题。教师的时间管理有时候要精确到“秒”。例如, “我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考虑这个问题”,“我给你15秒的时间列举出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动物名称”,等等,教师的这些要求体现了对时间的微观处理方式。当然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要明确地限定学生的活动时间,但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对时间进行微观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够刺激学生积极思考。
(12) 时间控制的宏观处理方式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耗时比较长而不易得出答案的问题,教师在时间控制上就不能太过精细化,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思考和讨论。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这种情况下,教师只需要给出大概的时间限制,而不必精确到分或秒,这就是时间控制的宏观处理方式。在时间管理上,教师要正确判断活动性质,根据活动性质采取合理的时间处理方式。
以上 12 个方面既包括了时间管理中应该明确的具体概念,也包括对时间管理进行观察和评价的几项指标。教师要准确理解这些内容,全面地进行课堂教学观察。
三、行为管理
这部分主要讨论四个问题,也是行为管理中很重要的几个研究课题。
1. 个体的行为养成水平
对个体行为的养成水平进行观察和评价,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指标:
(1) 行为的目的性
观察个体的行为养成,首先看学生的行为是否具有目的性,另外,还要看学生行为的目的性是否与教师的要求相吻合。如果学生的行为目的明确,且与教师要求相符,那么学生的行为养成水平就比较高。
(2) 学习行为的习惯程序
在一分钟或几分钟内,观察学生在一项活动中(如小制作)如何做准备、如何行动、如何与人交往,并将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标准程序进行比较,从而做出评价。如果学生的行为习惯紊乱,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做出调整。
(3) 有效行为的次数
通过记录学生符合行动要求的动作的次数,实现对学生行为养成水平的判断。这一指标的获得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记录来完成。假如学生认为自己的行动符合要求,就做一个记录,如画勾或贴小红旗,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有效活动次数越多,课堂效率就越高。
(4) 无效行为的次数
根据学生记录的脱离行动要求的无效行为的次数,实现对学生行为养成水平的判断。无效的行动如,做鬼脸、打瞌睡,闲聊等。教师不可能对全体学生的活动全程进行详细记录,所以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对那些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观察。无效行动的次数越多,课堂效率就越低。
(5) 主动行动的次数
有效行动往往是在教师的指导或要求下发生,而主动行动则是学生自发产生。对主动行动进行观察,并记录其发生的次数,能够更客观、更有效地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水平做出评价。
(6) 行动的准确性
学生的行动是否一次到位,是否进行了尝试,都属于行动的准确性问题。准确性越高,行为养成水平就越高。例如,让学生从地图上指出省会城市,能够一次指认对的学生的行为养成水平高。
(7) 行动的敏捷性
行动的敏捷性是判断行为养成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的反应越快,行动就越敏捷。另外,敏捷性常常和准确性结合起来作为考查的指标,也就是说,行动越准确、越敏捷,行为养成水平就越高。
(8) 学生对课堂事件的整体反应
整体反应是指学生对活动做出全面的、有效的以及合乎要求的反应,这是一组行动,或者说是一整套行动。整体反应能力越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水平就越高。
(9) 学生对伙伴行动的整体反应
学生不仅要对课堂事件做出整体反应,而且还要对伙伴的行为做出适当的整体反应,这也是评价学生行为养成的一个要点。
(10) 学生对环境因素的整体反应
学生也应对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和事件做出整体的反应。例如,学生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即将要倒下来的书架,并且将散乱的书整理、排放好。这一系列行动就是学生对环境因素做出的整体反应。如果学生只是扶好书架而再没有其它的动作,那么,学生对环境因素的整体反应能力就比较差。教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课堂事件、对伙伴行动以及对环境因素做出整体反应的能力。
(11) 人际关联中有效行动的次数
以上都是从学生个人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评价,而这一要点则是考察学生在与人交往或与人合作过程中的行为。也就是说,在小组活动中,可以根据有效行动的次数,评价学生行为养成水平的高低。有效活动次数越多,行为养成水平越高。
(12) 人际关联中无效行动的次数
与上面相反,这是记录学生在人际交往或人际合作中无效活动的次数,例如小组成员说闲话的次数、打闹的次数,等等。无效活动次数越多,行为养成水平越低。
2. 群体的行为养成水平
观察和评价群体行为养成水平的指标有以下几个:
(1) 群体活动的启动效率
小组活动开始时,小组成员能否很快地进入活动状态,这是观察群体行为养成的一个重要指标。启动耗时越长,群体行为水平就越低。
(2) 角色分工中的迅速实施
群体活动有了明确的角色分工之后,教师要看小组成员能否根据个人所承担的任务主动、快速地实施具体的行动。学生越主动、越积极,说明群体行为养成的水平越高。相反,学生被动地等待教师的安排和指令,说明群体行为养成水平低。
(3) 角色分工的迅速转换
学生根据活动要求,迅速而有效地转换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这是行为养成水平较高的表现。比方说,某学生在上一个任务中担任领导者的角色,而在这个任务中只是配合别人的行动,这时课堂观察的重点就要看学生能否迅速转换自己的角色意识,能否充分地与人合作。
(4) 群体为实现课业目标的专注程度
群体成员对课业目标的专著程度越高,群体行为养成水平越高。
(5) 群体内部关系的协调
群体成员和谐相处,关系融洽,各项分工合理、明确,群体行为养成水平就高。
(6) 群体有效行动的次数
群体有效行动的次数越多,群体行为养成水平就越高。
(7) 群体无效行动的次数
群体无效行动的次数越多,群体行为养成水平就越低。
(8) 群体成员参与课业活动的总量
这一指标主要是统计群体中有多少成员参与了多少有效的课业活动。参与有效活动的成员越多,总量越大,群体的行为养成水平就越高。
(9) 对失败行动的补救
群体成员能否及时、准确地对失败的行动做出判断,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也是判断群体行为养成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10) 群体之间的相互反应水平
这是指群体成员相互之间做出及时和恰当的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反应的及时性、准确性、针对性等。例如,群体中出现不一致的意见时,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可以进行有效地讨论、辩解,以求得最终的一致。群体间相互反应的水平越高,群体行为养成水平就越高。
以上分别列举了观察和评价个体行为养成水平及群体行为养成水平的主要指标,教师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些要素对有效行为的影响,做好观察和记录,并且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训练。
另外,行为管理中还有两部分很重要的内容需要了解,即对学生行动要素的管理和对教师行动要素的管理。
3. 学生的行动要素
(1) 倾听
倾听是学生专注于活动的一种表现,教师要对学生的倾听做出积极的响应,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进一步鼓励学生倾听。
(2) 疑惑
学生有皱眉、沉思等行为表现时,表明学生对从事的活动有了疑问,教师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解除疑问,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关注
学生对活动表现出关注,说明学生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积极地推进教堂教学。
(4) 松懈
当学生有不耐烦、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表现时,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策略或活动方式,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到所从事的活动上来。
(5) 等待
出现等待的情况常常是:等待其他同学做出反应、等待教师的解答、等待他人的指令,等等。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等待,同时压缩消极等待时间,延长积极等待时间。
(6) 交谈
学生跟谁交谈,交谈内容是什么,交谈时间的长短等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地引导。
(7) 尝试
学生尝试做某件事情,需要教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另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分析所做事情的结果,并且要帮助学生树立对成败的正确认识。
(8) 回避
有的学生一遇到问题就不敢面对,因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改变消极的态度或做法。
(9) 思考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考的机会并不多,这说明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并没有被调动起来。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10) 追问
学生对教师的答案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地吸收,并且对不理解的内容继续提问,这是学生积极思考的一种表现。教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这种主动行为。
(11) 反驳
反驳也是学生积极行动的一种表现。学生对于不理解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试图驳倒别人,这有助于学生发展自我、培养自信。但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反驳的方向,避免出现无理取闹。
(12) 质疑
质疑是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反应的表现。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应耐心、细致地做出解答。
(13) 探寻
学生对有兴趣的事情常常表现出主动探寻的行为。教师在进行课业或活动设计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探寻欲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探寻可能是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别人等方式来获得信息。
(14) 指挥
在活动中,如果学生能够主动指挥他人工作,表明学生的行为水平已经很高了,但这仍需要教师及时地鼓励和引导。
(15) 调整
调整是指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并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要认真考虑如何对学生的调整做出呼应,这种呼应对于学生行为的改善和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16) 制止
这种行为常常发生在行为水平比较高的小组中。当小组成员发现同组其他成员做出不正确或不合时宜的反应时,及时要求其停止,这就是制止。教师要鼓励和表扬那些及时做出制止反应的学生。
(17) 鼓励
当同伴做出积极、正确的反应时,能够及时鼓励同伴,这种行为常常发生在行为水平比较高的小组中。同伴的鼓励对于小组成员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
(18) 沉默
学生在不同意、不会、不懂以及不知道如何做的情况下都可能会出现沉默。教师首先要判断沉默出现的原因,然后找到打破沉默的办法。
以上 18 条是学生在课堂上有可能表现出来的比较典型的行为。对于教师来说,对每一种行为都要有合理和恰当的反应方式或方法,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行为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
4. 教师的行为要素
行为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下面也提出了18个行为要素,通过对这18个要素的分析,帮助教师观察、评价及管理自身的行为。
(1) 站立
教师站立的姿态、位置、以及是否与课堂活动的内容相关等,是对教师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价的第一个要素。
(2) 走动
教师走动的目的、走动的频度、走动的范围等等,也是观察和评价教师行为的一个要素。有的教师走动频度高、范围大,这是一种积极的走动,积极的走动往往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性。
(3) 倾听
教师在什么情况下倾听,教师的倾听给学生哪些鼓励?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也可以评判教师行为管理水平。
(4) 接触
教师有意无意地与学生发生接触,不仅能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还可能会传递给学生其它的意义,如鼓励、制止、安慰、亲近、同情等。因此,教师与学生有没有接触,接触频率如何,也是评价教师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
(5) 展示
对教师的行为管理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观察教师在展示教具、图画等物品时动作的准确性、动作维持的时间、引起多少学生注意等方面来进行。
(6) 提示
学生回答问题或解决问题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而做出的一些提示,也是评价教师行为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
(7) 吸引
是否吸引学生以及吸引学生时间的长短也可用来评价教师的行为管理。这里所说的吸引并不只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身上来,还可以将学生吸引到活动中、吸引到屏幕上、吸引到观察的事物上,等等。
(8) 回避
教师是否回避学生的提问,是否回避当前不重要的问题,是否忽视学生的不良行为等表现,也是教师行为的重要因素,可根据对教师回避行为的观察来评价教师行为管理。
(9) 停顿
为了留给学生思考和尝试时间,教师应适时地做出停顿。观察教师的停顿要注意停顿时间、停顿频率以及停顿的提示信息等方面。
(10) 启动
任何一种新的活动都有一个启动的过程,启动过程越短,教师的行为管理水平越高。
(11) 关注
教师是否关注学生个体,是否关注活动内容,是否关注学生的具体问题,等等,也是评价教师行为管理的重要指标。如前面提到的,学生有了疑惑,稍稍地皱了皱眉,有的教师就能发现学生的问题,而有的教师则根本意识不到,这两种情况下教师的行为管理水平显然不同。
(12) 等候
教师等候学生思考,等候某些学生非课业活动完结,等候学生变队形,等候学生修复自己的话语等方面的做法是否合适,是否符合要求,也可用来评价教师行为。
(13) 交谈
对教师行为进行评价,可以通过观察教师交谈时的语音、语调、话语内容等方面是否准确而做出判断。
(14) 指挥
教师在指挥学生行动时,指挥动作的准确性、号召的力度、是否照顾到全局等方面也应该被观察和评价。
(15) 调整
如果教师能够发现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并做出相应地调整,说明教师的行为管理水平比较高。
(16) 制止
教师能够及时地制止违规动作或无效动作,表明教师的行为管理水平较高。
(17) 鼓励
评价教师的行为管理水平,还要看教师是否对学生进行鼓励,鼓励是否有效,是否及时、恰当。
(18) 结束
结束是教师课堂行为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对待这一环节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在观察和评价教师的行为管理时要看教师的结束语能否概括整个活动的内容,是否简洁,是否能够承上启下。
以上分析了学生的行为要素和教师的行为要素。这些要素一方面可以作为评价指标对学生和教师的行为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也可作为行为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供教师或学生借鉴,促进课堂行为的改善。我们从空间管理、时间管理、行为管理三个方面描述了课堂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我们想帮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观察所依据的具体指标。需要提出的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也应该理解和接受其中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以促进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