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7.03盗贼神器:年门诊量达到3万人次的中医门诊 - 特色专科霍医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05:28

   二、中医各种辨证方法,都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笔者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如下常见的病机类型:

    1、脾肾阳虚、寒湿偏重。

    2、脾肾阳虚、风寒挟湿。

    3、脾肾阳虚、血瘀寒凝。

    4、风寒挟湿、肺气不宣。

    5、中气虚、脾胃寒热不和。

    6、中气虚、营卫不和、阴阳失调。

    7、气虚血瘀寒凝。

    8、寒湿困脾。

    9、脾虚湿阻、中州失运。

    10、肝经、胃经、太阳经寒重。

    11、肺热痰阻。

    12、脾虚营卫不和、阴阳失调。

    13、心脾血虚、心神失养。

    以上十三类病机,是笔者临床所常见之类型,应对的是多种多样的疾病,这种分法是否恰当,不作讨论,关键是便于临床实际操作。

第二节 疾病本质的中西医结合观

时间:2009-1-21 16:58:14 点击:303

 

    中医、西医都强调疾病的本质,在病理生理上抓住疾病的本质,如尿路感染,西医认为是致病菌作用于尿路上皮细胞致其上皮细胞受损,治疗以抗菌抗感染为主;中医认为是湿热蕴结下焦膀胱而成,治以清利膀胱湿热为主;本书认为是气虚血瘀,寒凝尿路而成,治以益气活血散寒为主,同样都有疗效。

    笔者是如此将中医病机类型与西医病名相对应的:

    一、属于脾肾阳虚、风寒挟湿类有:

    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尘肺、矽肺等呼吸系统疾病。

    2、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皮肤搔痒症、痤疮。

    3、过敏性鼻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风湿热。

    二、属于脾肾阳虚、寒湿偏重类型:

    1、慢性肝炎、肝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甲亢、甲减、慢性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症、红斑狼疮。

    2、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脑动脉硬化症。

    3、闭经。

    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骨质疏松症。

    三、属于脾肾阳虚、血瘀寒凝类有:

    1、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症、颈椎病、肩周炎、股骨头坏死、增生性关节炎、髋关节滑膜炎、外伤性骨折。

    2、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脑萎缩。

    3、不孕、闭经。

    4、神经性皮炎、季节性皮炎、斑秃、脂溢性脱发、带状疱疹。

    5、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

    6、糖尿病、高血压病、肝硬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肿瘤、前列腺肥大症。

    7、视神经炎、视网膜脱落、青光眼、黄斑变性。

    四、属于气虚血瘀寒疑类有:

    1、泌尿系急性、慢性感染、肾结石、痛风。

    2、慢性肠炎、胆石胆囊炎、内外痔。

    3、痛经、急、慢性盆腔炎、子宫附件炎、宫颈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症、子宫内膜异位症。

    4、过敏性紫癜、急性腰扭伤、坏疽、髋关节滑膜炎、急性阑尾炎。

    五、属于风寒挟湿、肺气不宣类有: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泪囊炎、急性扁桃体炎、水痘。

    2、急性牙周炎、牙髓炎、口腔溃疡。

    3、霉菌性阴道炎、真菌感染、疥疮。

    六、属于中气虚,脾胃寒热不和类有:

    1、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胃食道反流、食道炎、慢性咽炎、咽喉炎、急性、慢性胰腺炎、胆囊炎。

    2、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

    3、小儿厌食症、多动症。

    4、胃食管反流致反射性咳嗽。

    七、属于寒湿困脾类有:

    1、病毒性心肌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麻疹、水痘。

    3、急性肝炎。

    4、舌乳头炎、口腔溃疡。

    八、属于脾虚湿阻、中州失运类有:

    1、放疗、化疗所致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副作用。

    2、慢性肝炎、肝功异常。

    3、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

    九、属于肝经、胃经、太阳经寒重类有:

    1、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急性胃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肠炎、胃肠型感冒。

    2、美尼尔氏病、胃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头痛、青光眼、膈肌痉挛。

    十、肺热痰阻:

    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支炎急发、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挑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十一、脾虚营卫不和,阴阳失调:

    1、过敏性咳嗽。

    2、小儿营养不良。

    3、小儿多汗。

    十二、中气虚、营卫不和、阴阳失调:

    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症。

    2、慢性胃炎。

    3、红汗症。

    十三、心脾血虚、心神失养:

    1、神经衰弱。

    2、失眠症。

    以上分类,大致可知基层中医所接触的病种,将中医病理生理加以比较对照,临床先应从西医角度明确诊断或尽可能明确诊断,以使用西医的病理生理知识抓其本质,继而用中医思路辨证,确定病机类型,立法选方用药治疗。西医诊断明确了,疾病的发展变化与转归,医者就心中有数了,就会不失时机地、恰当地给以相应治疗,笔者诊所全是中药,没有西药。不是笔者排斥西药,因为诊所在粗加工成散剂,怕病人误以为笔者在中药散剂中加有西药

第三节 常用方剂

时间:2009-1-21 17:02:39 点击:643

一、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散剂或汤剂):

荆芥15克    防风15克    川芎15克

茯苓15克    羌活15克    独活15克

柴胡15克    前胡15克    枳壳15克

桔梗15克    甘草10克    麻黄15克

杏仁10克    葛根30克

2、功效:

(1)宣肺散寒:除湿止痛,祛风止痒,止带杀虫。

(2)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过敏。

3、适应证:风寒挟湿、肺气不宣。

4、注意:(1)个别病人服后出现轻度腹泻,则加干姜15克。(2)用治鼻炎、鼻窦炎,加苡仁30克,扁豆30克,苍术15克;真菌感染,再加黄柏30克,赤小豆30克。(3)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小儿4~6克,一日3次。(4)汤剂则小儿剂量酌减。

二、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补中益气汤阳和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荆芥15克      防风15克      川芎5~10克

茯苓5~10克   羌活5~10克   独活5~10克

柴胡5~10克   前胡5~10克   枳壳5~10克

桔梗5~10克   甘草3~5克    麻黄5~10克

杏仁3~5克    葛根5~20克   党参10~20克

黄芪10~20克  当归5~10克   炒白术5~10克

陈皮5~10克   升麻5~10克   熟地5~10克

鹿角霜5~10克干姜5~10克   肉桂5~10克

白芥子5~10克

2、功效:

(1)脾肾双补,宣肺散寒,化痰除湿,止咳平喘,祛风止痒。

(2)抗呼吸系统感染、抗过敏,调节免疫。

3、适应证:脾肾阳虚、风寒挟湿。

4、注意:(1)对应药量比例配方,最低剂量为小儿剂量,最高剂量为成人汤剂。(2)个别患者初次服用可出现腹胀、腹泻,超过4次/日者可停服或改为日服2次。(3)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小儿4~6克,每日3次。

三、葛根汤加杏仁合吴茱萸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葛根30克     麻黄15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大枣30克     生姜30克

杏仁10克     甘草10克     吴茱萸15克

党参30克     干姜15克     荜茇15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发散风寒,温胃止呕,和中止泻,温胃止痛,消胀行气。

3、适应证:肝经、胃经、太阳经寒重。

4、注意:(1)服药时有一过性烧灼感,个别患者初服药后不易入睡,可继服,1~2天即消失。(2)用治胃肠型感冒,服后腹泻加剧者,改用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加干姜即可。(3)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小儿服3~6克,每日3次。

四、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甘草5克    法半夏10克

黄连10克     黄芩10克     干姜10克

大枣20克     荜茇10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

(1)补中气、调和脾胃寒热,和中止痛。

(2)调节胃肠道动力,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适应证:中气虚,脾胃寒热不和,为治疗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指溃疡的基本方。

4、注意:(1)个别患者出现腹泻者,可改用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少腹逐瘀汤。(2)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儿童3~6克,每日3次。

五、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少腹逐瘀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甘草5克    法半夏10克

黄连10克     黄芩10克     干姜10克

大枣20克     荜茇10克     小茴香10克

玄胡10克     五灵脂10克   没药5克

川芎10克     蒲黄10克     官桂10克

赤芍10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脾胃寒热,散寒祛瘀,止泻止痛。

3、适应证:中气虚,脾胃寒热不和。胃炎、慢性胃肠炎、胃痛腹痛大便次数增多者;合并胆石胆囊炎,或妇科炎症,或泌尿系结石、感染等。

4、注意:(1)个别患者服后头一、二天有头昏头痛不适,过后则消失,可继服。(2)出现便秘者,可改为日服二次,或改用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阳和汤。(3)散剂成人剂量每次服7~10克,日服3次。

六、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阳和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甘草5克    法半夏10克

黄连10克     黄芩10克     干姜10克

大枣20克     荜茇10克     熟地10克

鹿角霜10克   肉桂10克     麻黄10克

白芥子10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脾胃寒热,脾肾双补。

3、适应证:中气虚、脾胃寒热不和,胃炎伴有慢支炎、过敏性咳嗽、乙肝,糖尿病或高血压病等。

4、注意:散剂成人剂量7~10克/次,日服3次。

七、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阳和汤少腹逐瘀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15克     黄芪15克     当归8克

炒白术8克    陈皮8克      升麻8克

柴胡8克      炙甘草5克    法半夏8克

黄连8克      黄芩8克      干姜8克

大枣15克     荜茇8克      熟地8克

麻黄8克      白芥子8克    小茴香8克

玄胡8克      鹿角霜8克    肉桂8克

五灵脂8克    没药5克      川芎8克

蒲黄8克      官桂8克      赤芍8克

三仙各20克

2、适应证:中气虚,脾胃寒热不和,脾肾阳虚,血瘀寒凝。

3、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脾胃寒热,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4、注意:散剂成人7~10克/次,日服3次。

八、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甘草5克     法半夏10克

黄连10克     黄芩10克      干姜10克

大枣20克     荜茇10克      厚朴10克

茯苓10克     生姜10克      紫苏15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脾胃寒热。

3、适应证:中气虚,脾胃寒热不和,慢性胃炎、慢性咽炎、咽喉炎、声带小节。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日服3次。

九、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桂枝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甘草10克   法半夏10克

黄连10克     黄芩10克     干姜10克

大枣20克     荜茇10克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生姜10克     浮小麦30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脾胃寒热,调和营卫。

3、适应证:胃炎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日服3次。

十、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膈下逐瘀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15克     黄芪15克     当归8克

炒白术8克    陈皮8克      升麻8克

柴胡8克      炙甘草5克    法半夏8克

黄连8克      黄芩8克      干姜8克

大枣15克     荜茇8克      桃仁8克

丹皮8克      赤芍8克      乌药8克

玄胡5克      川芎8克      五灵脂8克

红花8克      枳壳8克      香附8克

三仙各20克

2、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脾胃寒热,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3、适应证:胃炎并冠心病或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

4、注意:散剂成人每服7~10克,日服3次。

十一、小儿疳气方(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10克     黄芪10克     当归5克

炒白术5克    陈皮5克      升麻5克

柴胡5克      炙甘草3克    法半夏5克

黄连5克      黄芩5克      干姜5克

大枣10克     荜茇5克      三仙各20克

红豆蔻5克    草豆蔻5克    白蔻5克

砂仁5克      隔山撬5克    使君子5克

2、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脾胃寒热,化疳杀虫,开胃健脾。

3、适应证:小儿疳气。

4、注意:散剂儿童每次服3~5克,日服3次。汤剂每服50~100毫升,日服3次。

 

 

十二、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汤甘麦大枣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30克     黄芪30克     当归15克

炒白术15克   陈皮15克     升麻15克

柴胡15克     炙甘草10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大枣30克     生姜15克

浮小麦30克   干姜15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营卫,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固表止汗。

3、适应证:中气虚,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迷走神经兴奋过度,自汗,便秘,气胃。

4、注意:散剂成人每服7~9克,日服3次。

十三、补中益气汤合阳和汤:

1、药物组成和剂量

党参30克     黄芪30克     当归15克

炒白术15克   陈皮15克     升麻15克

柴胡15克     炙甘草10克   熟地15克

鹿角霜15克   干姜15克     肉桂15克

麻黄15克     白芥子15克

2、功效:

(1)温补脾肾之阳,散寒除湿,强筋健骨。

(2)促进蛋白合成,增强蛋白质生物活性,修复组织细胞,保护细胞膜,抗过敏,调节免疫,降糖降压降血脂,抗肿瘤。

3、适应证:脾肾阳虚、寒湿偏重。

4、注意:(1)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日服3次。(2)月经量多者慎用或避用(月经期),经期已过则可继服。

十四、补中益气汤合阳和汤少腹逐瘀汤:

1、药物组成和剂量: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甘草5克    熟地10克

鹿角霜10克   干姜10克     肉桂10克

麻黄10克     白芥子10克   小茴香10克

玄胡10克     五灵脂10克   没药5克

川芎10克     蒲黄10克     官桂10克

赤芍10克

2、功效:温补脾肾之阳,散寒止痛,活血化瘀,强筋健骨,消肿止痛,通二便。

3、适应证:脾肾阳虚,血瘀寒凝。

4、注意:散剂成人每服7~10克,日服3次。

十五、补中益气汤合少腹逐瘀汤:

1、药物组成和剂量:

党参30克     黄芪30克     当归15克

炒白术15克   陈皮15克     升麻15克

柴胡15克     炙甘草10克   小茴香15克

干姜15克     玄胡15克     五灵脂15克

没药10克     川芎15克     蒲黄15克

官桂15克     赤芍15克

2、功效:

(1)益气活血、散寒止痛。

(2)抗泌尿生殖系、消化道感染。

3、适应证:气虚血瘀寒凝。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日服3次。

十六、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

1、药物组成和剂量: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甘草5克     茯苓10克

远志10克      石菖蒲10克    酸枣仁10克

山茱萸10克    木香10克      龙眼肉10克

大枣20克      生姜10克      柏子仁10克

五味子10克    夜交藤30克

2、功效:补益心脾气血,养心安神。

3、适应证:心脾血虚,心神失养。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日服3次。

十七、阳和汤合身痛逐瘀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熟地10克     鹿角霜10克     干姜10克

肉桂10克     麻黄10克       白芥子10克

炙甘草5克    淮牛膝20克     地龙10克

羌活10克     秦艽10克       香附1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黄芪20克

苍术10克     黄柏15克       五灵脂10克

桃仁5克      没药5克        红花5克

2、功效:补肾壮阳,活血散寒、化瘀止痛。

3、适应证:脾肾阳虚、血瘀寒凝,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日服3次。

十八、资生丸:

1、药物组成与剂量:

三仙各30克   红豆蔻10克   草豆蔻10克

陈皮10克     芡实20克     苡仁20克

莲米20克     黄连10克     白蔻10克

党参20克     茯苓10克     炒白术10克

炙甘草5克    藿香15克     厚朴15克

山药20克     桔梗10克     泽泻10克

扁豆20克

2、功效:

(1)健脾开胃、和中止呕、资生生机;

(2)升白细胞,保肝降酶,对抗放疗、化疗之毒副作用。

3、适应证:脾虚湿阻,中州失运。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一日3次。

十九、香砂六君子汤合桂枝汤甘麦大枣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砂仁15克     木香15克     党参30克

炒白术15克   茯苓15克     法半夏15克

陈皮15克     炙甘草10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大枣30克     生姜15克

浮小麦30克   干姜15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健脾和中,调和营卫,化痰止咳。

3、适应证:脾虚营卫不和,阴阳失调。过敏性咳嗽久治不愈者,小儿厌食多汗、营养不良。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儿童3~6克,一日3次。

二十、藿朴夏苓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藿香10~15克  厚朴10~15克   法半夏10~15克

茯苓10~15克  杏仁5~10克    白蔻10~15克

苡仁20~30克  淡豆鼓10~15克 猪苓10~15克

泽泻10~15克  荷叶10~15克   芦竹根20~30克

桔梗10~15克  扁豆20~30克

2、功效:宣通气机,散寒除湿,和中利水。

3、适应证:寒湿困脾。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儿童3~6克,一日3~5次,最低量为儿童剂量。

二十一、定喘化痰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银杏20~30克   麻黄6~10克     款冬花6~10克

法半夏6~10克  桑白皮10~15克  青蒿10~15克

黄芩6~10克    槟榔6~10克     鸡内金20~30克

厚朴10~15克   枳实10~15克    枳壳6~10克

桔梗6~10克    甘草5克         芦根10~15克

杏仁5~10克    苏子5~10克     荆芥10~15克

防风10~15克   三仙各20~30克

2、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3、适应证:痰热阻肺,呼吸系统感染较重。

4、注意:(1)此方出自成都某中医大夫之手,有医生用笔者常用之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补中益气汤阳和汤,同时用激素与抗生素治一喘息性支气管炎住院病人,无效。发热、咳喘、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出院求治于某大夫,服此定喘化痰汤一周而愈,故纳此方,临床屡验。(2)散剂成人每服7~10克,儿童4~6克,一日3~5次。

二十二、葛根汤加杏仁:

1、药物组成与剂量:

葛根30克     麻黄15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大枣30克     生姜15克

杏仁10克     甘草10克

2、功效:发散风寒。

3、适应证: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身强痛或呕吐、喷涕、无汗体壮,发热而手指冷。

4、注意:本方系陈绍宏教授将仲景葛根汤与麻黄汤合方而成,不论季节,若属风寒感冒,则但用本方有效,往往一剂而愈。发热而手指冷,是风寒感冒之重要标志之一,笔者临诊,掌握手指。若风寒挟湿,多有头昏鼻阻,适宜选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

二十三、防风通圣散:

1、药物组成与剂量:

防风15克     生大黄15克   芒硝15克(后下)

荆芥15克     麻黄15克     栀子15克

白芍15克     连翘30克     甘草5克

桔梗15克     川芎15克     当归15克

石膏30克     滑石30克     薄荷15克

黄芩15克     生白术15克

2、功效:解表清里、败毒止痒。

3、适应证:热毒充斥表里,皮疹红肿而痒不休;蜂蛰皮肤红肿危及生命者,速用此方重用芒硝60克,以腹泻而停服。

二十四、桂附理中汤合丁萸理中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肉桂15克     制附片30克(先煎熟1小时)

党参30克     炒白术15克   干姜15克

炙甘草10克   丁香15克     吴茱萸15克

荜茇15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温中祛寒,救逆止痛。

3、适应证:寒胃、外伤或手术后腹胀不失气者。

4、注意:只作汤剂,不作散剂。因附片量大而应久煎。

笔者临诊的常用方剂仅此二十余种,但应对多种急、  慢性疾病,多种急慢性疾病用方多不出这二十余种之列,抓住本质,谨守病机,以不变应多变,以多变应不变。过去以往,笔者总以为中医辨证论治就是仅抓个体差异,所以应该方方不同,方可体现辨证论治。但这是对辨证论治的误解。

上述合方复方为笔者常用之方,运用自当灵活,有时用之不效者,自当再审病机。如胃炎胃脘疼痛,西医胃镜检查有胃粘膜之充血、水肿、糜烂或出血点,用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而无效者,当从寒胃、气胃论之,改用葛根汤加杏仁合吴茱萸汤或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汤甘麦大枣汤治之,当分析不效之由到底出在哪个环节。又如感冒咳嗽,一般以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可愈,或用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补中益气汤阳和汤,或定喘化痰汤均可治愈。仍不效者,当属寒湿困脾,改用藿朴夏苓汤则效

第四节 东垣《内外伤辨》之启示

时间:2009-1-21 17:03:43 点击:221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其《内外伤辨》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   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都门十有二所,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此百万人岂俱感风寒外伤者耶?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不节,及劳役所伤,不待言而知。由其朝饥暮饱,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动经三两月,胃气亏乏久矣,一旦饱食大过,感而伤人,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非帷大梁为然,远在贞裕兴定间,如东平,如太原,如凤翔,解围之后,病伤而亡,无不然者。余在大梁,凡所亲见,有表发者,有以巴豆推之者,有以承气汤下之者,俄而变结胸,发黄,又以陷胸汤、丸及菌陈汤下之,无不死者。盖初非伤寒,以调治差误,变而似真伤寒之证,皆药之罪也。”

    笔者读此之时,正是石油部门买断工龄之际。所在石  油职工医院有不少的职工也为买与不买的事情而焦急不安,出现心理与身体的各种不适与病状。笔者即思考:战乱之时,人们精神情绪高度紧张不安,致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以合成肾上腺素而参加机体的应激反应,这大量地消耗儿茶酚胺,必使肾上腺受损,致机体出现急性的营养免疫功能不全甚至衰竭,轻者产生乏力、疲倦,不思饮食,情绪低落等不适;重者则会死亡。同理,当一个人经常处于各种压力较大的状态中时,也可经常因超量超负荷地耗损儿酚胺而出现慢性营养免疫功能不全。笔者曾在过去严新气功热潮中,观察到大量的因病而练气功之人,通过气功修练而得以疾病康复的例子,这些病人就处于经常被各种压力所困之中,出现慢性营养免疫功能不全,经放松压力,恬淡虚无地进行气功修练,营养免疫功能得以恢复健全而病告愈。东垣提出饮食劳倦而内伤脾胃,以补中益气汤治之。笔者根据急、慢性营养免疫功能不全之说,而提出脾肾阳虚的观点,大胆地以补中益气汤合阳和汤为脾肾双补的基本方,并随着临床的进一步观察,脾肾阳虚论渗透到了相当一部分内伤疾病与外感病的治疗之中,出现了从前难以想象的疗效,形成了个人独到的学术见解。东垣所记述之事实,为《庞式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

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时间:2009-1-21 17:12:47 点击:127

 

    笔者主以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补中益气阳和汤治疗, 病情急重者而以定喘化痰汤治之,均成效卓著,部分病人(无家族遗传小于63岁者)甚至彻底根治而不再复发。

    此合方,是根据西医治疗上用抗感染、改善气管支气  管的高反应状态的方法中而得以启发的。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定喘化痰汤都有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作用;补中益气汤合阳和汤有抗过敏,调节免疫,调节呼吸道高反应状态,促进组织细胞修复的作用。合之以治本病,治愈了部分病人,创下了不少奇迹,在广大病人中影响较大。

急、慢性肾炎

时间:2009-1-21 17:11:18 点击:124

 

    本病西医认为多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机体出现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而致肾小球基底膜的免疫损害。笔者临床发现补中益气汤合阳和汤具有促进蛋白合成,调节免疫,修复组织细胞等特点,而以此合方治疗慢性肾炎,以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补中益气汤阳和汤治疗急性肾炎,均获显著疗效。

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时间:2009-1-21 17:08:59 点击:139

 

这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西医认为胃肠动力失调、幽  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其特点。本书认为中气虚、脾胃寒热不和是其特点,并将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根据临床可操作性分为:炎胃、寒胃、气胃三类,方便实用。

1、炎胃:

一般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都属于这种  类型,病机为中气虚、脾胃寒热不和,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的上腹部或胀或痛或空(饥饿感),胃镜检查有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或溃疡。治以补中气,调和脾胃寒热为主,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是其基本方;大便次数增多或疼痛较重者,或伴妇科炎症,或胆石胆囊炎者,上方再合以少腹逐瘀汤;便秘者合桂枝汤或济川煎或阳合汤或合阳和汤少腹逐瘀汤。

初次就诊病人,若一时不易分辨属于炎胃、寒胃、气胃者,一般可先用此合方按炎胃论治。

2、寒胃:

(1)有部分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虽经西药抗感染、调整胃肠动力药较长时间治疗无效,或服用抗生素或中药清热药而疼痛加重,或经上合方治疗仍无效者;(2)天气变冷或进食水果等冷食物而痛、胀更甚者;(3)胃脘胀痛、干呕或呕吐清水,涎沫清稀,胃脘发冷;(4)性情怪异。这类病人多属寒胃,肝经、胃经、太阳经寒重,气机不利所致,治以葛根汤加杏仁合吴茱萸汤。

3、气胃:

这类病人往往神经敏感,具有神经质特点,多疑善感,频频嗳气,上腹饱胀,病情反复,缠绵不愈,服药应头不应尾(初次服药有效,同样药继服无效),胃镜检查多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气虚,营卫不和,阴阳失调,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汤甘麦大枣汤,并予以心理引导。

治愈者众多,在病人中享有厚望。

年门诊量达到3万人次的中医门诊 - 特色专科霍医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年门诊量达到3万人次的中医门诊 - 特色专科霍医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特色专科医生 的 基层医生个体门诊的市场化经营策略 - Qzone日志 胆囊炎中草药治疗: - 如意门诊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门诊医生的心情日记 德国老板娘的中医门诊 中医门诊医师的诊疗技巧方法 - Qzone日志 中、美医生门诊后的一个细节差异 营养不良门诊特色介绍 诊所中医门诊医师的诊疗技巧方法 奇妙的人体 - 万医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门诊用药的经典方子 门诊输液的经典方子 引用 特色博客3 - 浪八圈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几种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摘自医学杂志) - 基层医生门诊版 - 临床医生论坛 基层医生 乡... 《先天之本后天养》3、 牙、骨、震颤的调养 北京肾病委员会专家,肾德堂中医门诊王肃季教授 “306岁门诊”的温暖与无奈 牙科门诊的接诊基本方法 《先天之本后天养》8、 糖尿病肾病的调养 ,中医门诊王肃季教授(视频+文稿) 关于小儿遗尿的治疗 - 万医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服大黄后泻利不止之治法(转) - 万医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抗癌之13样食物-戴夫的营养保健门诊-搜狐博客 哥是个流氓假医生,来曝曝我在私人小门诊做过的黑心事【猫扑连载】 学中医14年了,看过8万人次的病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