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海燕讲的什么:【麒麟合创】莞城记忆之城外西隅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37:14

莞城记忆之城外西隅篇

子木  醉红颜/文 

        东莞这座千年的古邑,终于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和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的短短30年的时间里,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成了改革开放的先锋,成了中国经济的一个样板……东莞成了中国卫生城、文明之城、工业之城、制造之城、文化之城……东莞的经济GDP直线飙升,年增幅均在22%以上,东莞的改革成绩斐然……然,东莞经济奋进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看法和值得商榷的地方。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别墅小区平地而生,一条条商业步行街应运而生……或回首再看,老莞城的街道小巷、老屋旧舍、祠堂老店正在我们身边消失。新城市的发展是令人欢欣鼓舞了,但老莞的逝去,未必不令人心疼。为何新城的建设一定要建立在旧城改造的基础上呢?象丽江……新旧并非不可调和,新旧并非不能和谐,现在面临着旧城改造的强大势头,隔篱邻舍们已经无能为力了。为此,我亦想,把我们眼中的,关于老莞的记忆诉之于笔端,希望东莞的后裔们还能在文章里找到一点父辈们,祖辈们生活过的一点影子。虽然,我是个新莞人,虽然我还不能完全了解东莞的历史文化,但我有满腔热情,有历史的责任感……

         东莞,这座千年古邑,历经千年风雨,数风流人物都被雨打风吹去,只余西城楼一座,老街数条,老屋数间。古之莞城,分为城内和城外,还有附城之说。我来莞城已近三载,数十次走访考察莞城的布局、老街、窄巷、旧屋、河涌、祠堂、古榕,今日静下心来,仔细疏理所到之处,用心描写所见之物,然笔力不逮,恐难述其胜,但心中有所得,我自当尽力而为之,恐日长时久,不复记忆焉,故今繁笔记之。

         莞城,一条运河穿城而过,把整个莞邑人全都系在了这条玉带上。其实,这运河古即有之,只是当时叫护城河,没有现在这么宽,这么长,更加没现在这么深。1958年,莞人为防洪涝灾害,故动员数十万社员,奋战近一年时间,引东江之水,方彻底解决洪涝灾害。自此,东莞的运河就与莞人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东莞的朋友告诉我:“小时候,我们经常去运河游泳。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钱买零食。我们经常在运河随手就能抓到一只活蹦乱跳的小虾,把虾头剥下,直接放到嘴里吃,那味道比现在的龙虾刺身不知要鲜美多少倍!

         那时候,我的母亲经常到运河挑水回家放到水缸里,我们一家人喝水、用水都是从水缸里舀出来的。家里的衣服是姐姐挑到运河洗的,那时候运河边上有好几个埠头,大家在埠头上洗衣服、洗家居杂物,有说有笑特别有人情味……”

         运河边上的故事很多,每年总有人在运河遇溺。记得曾经有一个小姑娘挑着衣服到河边洗衣服,由于水流很急,一件衣服被河水冲走了,小姑娘赶紧追了过去,结果不小心掉到河里了,埠头上的人们纷纷下水救人,一对兄弟也一头扎进了水里……他们想抓住小姑娘,可是妹妹已经被冲到很远了。哥哥一看情况不妙,马上吩咐弟弟上岸,谁知弟弟没有听,一直追到博厦桥,博厦桥下漩涡很多,弟弟把小姑娘顶上桥墩以后,自己却耗尽了浑身的力量了,他再也没有浮上来……(【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

        相比之下,朋友邻家的女孩就幸运多了!那天,天气有点冷。女孩和父亲一起到河边杀一条小黄狗。谁知父女俩还没来得及下手,小黄狗就跳进运河游跑了,女孩没顾得上多想,“嘭!”的一下跳进运河,唰的一下追到了小黄狗,一把就把小黄狗拽了回来。当然了,见小黄狗如此会逃命,父女俩就不忍心再伤害它了!

         运河是内城与外城的分界线。城内城外,主要由两条桥相联,一是北门桥,一是西城楼处的莞城桥;而城外,主要是指从莞城运河到万江(东江)的广大地区,包括梨川、细村、北隅、西隅;也有人把东城,即所谓的附城也归入城外的。其中,北隅、西隅最大也最繁华,两隅以振华路、大西路为界,左侧以西为西隅,右侧以北为北隅。许多老莞人至今也分之不清西隅与北隅的分界线。

        西隅,则包括阮涌路、下关路、宝树留坊、塘面坊、德厚里、王屋街、大芳园、中兴路、中兴路河尾、可园、洲面坊、珠矶巷、省渡头、牛骨巷等,珠矶巷、省渡头、西河古道、水头街、星聚坊、花闸门、登云巷、竞船涌许多地方现在都已消失殆尽了。从莞城桥一路走来,路左便是华侨酒店,虽然已经停业近13年之久,但高高起立的二十几层的大楼,也昭示着曾经的荣耀和辉煌。华侨酒店后面即有一小巷,叫牛骨巷。此处可通到王屋街、阮涌路,据载1965年12月1日成立东莞县中医院时,就设在此巷的25号(应为王氏祠堂),后改为莞城医院。(【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

        听网友说,她小时候经常生病,光顾最多的就是莞城医院。那时候,莞城医院有个很有名的医生叫“卢英”。人们为了能让卢医生看病,每每都要很早起床排队。有一天有个乡下的老太太排了个第一,遂非常得意。等挂号的护士问她要看什么科时,她却木然了,老半天才想起来,于是大声喊道:“我要买一个卢英!”顿时排队的人群哄笑不已。

         顺着路可以一直向前走即是振华路了。振华路也正在拆迁,年前曾经吃过饭的力群饭店,现在已经是人去楼空了,只留下几只破旧的青花瓶碗和几个煲仔饭的破砂锅横八竖七地倒在曾经的灶台上,墙上的宣传画和价格表孤零零地呆在那儿,再也没有人会多望它一眼了。耳边似乎还回绕着店里客人的谈笑声,老板娘的热情好客的招呼声……然而,一切都远去了,就像远去的岁月一般。过了力群,便是一个照片馆,还有钟表店,自行车店,这中间有一个小巷,是通往王屋街的。拐个弯,还有海味店,金银首饰店,东莞国药店,一直走下去,前面是一个三岔路口,左手边即是阮涌路,前面直走即是大西路。

        先说说阮涌路吧。阮涌路也经过了多次改造,这儿本来是有一条重要河道叫“阮涌”的,据说到清末时河道已经蔽塞,具体已经不知道何时被填平湮没的了。阮涌得名,最早是因有阮姓居民聚居。阮涌两岸旧有祠多间,涌北自东而西有林祠,袁祠及黄祠;而涌南则有李祠,莫祠及阮祠,莫祠与阮祠间为警局。阮涌曾为近代东莞最为先进的地方之一,城外十二坊巡警总局诞生于此。此为历史掌故,不便细表。

         一进阮涌路口,右手边即是芽菜巷,小巷甚浅。据说清代时,该巷民众多以卖芽菜为生,故名。阮涌路小学门口对面的是大芳园横街,巷里的原来有一家买油糍、炸番薯等小吃的,曾经在游老街时,专门来吃油糍,却没有吃上。因为油糍十分畅销,已经买完了,只好买了几块炸红薯,趁热吃了。而对于此地的油糍一直耿耿于怀,然后来再来时,此门店已经关门了,连那个胖乎乎的店主大嫂也已经不知所踪了。而这条巷子走下去一点,就是德厚里。巷子口,有一座青砖的二层小楼,曾经做过东纵的地下党的联络站,但现在似乎被人们忘记了,一把铁锁,尘封了一段出生入死的记忆。德厚里以前是可以直通到振华路的,可惜现在此路不通了。

         顺着大芳园横街继续前行,则到了王屋街和大芳园的交界处。左手边是王屋街,而右手边则是大芳园。大芳园原名叫大荒园,2006年修可园北路时,把大芳园和花闸门从中间一分为二。稍稍向右走一下,路之左,边排着青云巷、三舍巷、大芳园一巷……而右边即有李家巷、大芳园二巷、三巷……大芳园一直通到可园北路。而三舍巷,据说是清末宣统年间,这儿的大部分房屋都是张三舍一人所有,故名三舍巷。呵呵,我原以为是和河南开封的六尺巷的故事是一样的呢!期中李家巷则可以直通到阮涌路。大芳园中有几座老屋子,甚为清雅,遂拍存为资料。

         右边则有一修车铺和几间老房,据说,这儿曾有一个慈怀救世的郎中,他医术精湛,对于儿科、眼科都能“妙手回春”。传说他用自己上山采药配置出来的药水,只需要半个时辰,就能把病人的眼疮治好,不用开刀,也不用吃药。再过去,曾经有一个染布坊,那里种着两棵石榴树,还有一口水井,水井的水很清澈,专门供染布用。现在都已经看不出昔日的模样了。一束勒杜鹃,把人的视线引到对面,不远处,有一口大古井,四四方方的,四围种了许多的米兰,开花时节,香气扑鼻,井中的水位很低,约摸两米的样子,一些老街坊还在此打水洗衣淘米,听老人说这眼井和东江连着呢!其实他们的家中都早已安装了自来水,来此只是寻求一种心灵的寄托吧!古井的旁边即是豉油园,原来是加工制造酱油的地方,出了大芳园,原来可以看到可园的拱桥、亭子,十分古典讲究,可惜现在都被拆掉了。伤哉!

         如果走左手边,又恰好是农历十月到春节前,则一眼可以看到一间高悬花灯的店铺。原来这儿正是莞城花灯的加工制造地。听店主讲这儿平时是不开门的,一年中只收订单,做好备料,只在农历年底开工两个月,原来王屋街有许多家花灯店,现在多数已经关门了。店内有两位老人,年纪约60多岁,老汉的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十分矍烁,也十分健谈,他十分详尽地告诉我们东莞花灯都是从这儿走出去的,这儿的花灯生意曾经求不应求。当我问起“千角灯”时,他们俩公婆十分热心地帮助我们解释如何扎制的工艺。其实,“千角灯”的扎制十分不易,个头十分庞大,且用工用料十分讲究,而今将要失传了。据说这是当年南宋皇室之赵皇姑逃难至此是传授的技艺。曾在2009年春节时,在人民公园门口见过一次。花灯店的老板非常热情地向我们讲授花灯的制做方法,先劈竹蔑,再用纸条扎成一个一个的梯形的支架,然后就把这些小的支架再扎在一个大骨架上就可以了。最后工序则是糊包装纸,一般有许多种类如:状元及弟、花好月圆等,不仅有题字还有印刷的画。听老人们讲,这画在古代是手工印制的。还有许多细碎的花边纸,老人则说这是凿出来的,我们十分好奇,老人则兴奋地凿给我们看,果然,一沓红纸在老人的手工很快就变了带有三角花纹的镂花纸花边。看着店内堆积如山的花灯,感慨万分。老莞人是勤奋的,也是智慧的。

         告别花灯店,不出50米,还有一家花灯店,这一家的店主则明显年青很多。店主正在埋头扎花灯,糊花纸,我则悄悄地走过去,给忙碌的店主来了几张特写。这个年青的店主十分好脾气,说起话来细声慢语的。花灯店是家传的,所扎的花灯都销往各乡镇。还告诉一些原来不知道的知识,一般人家过年大厅里要挂大灯;有讲究的人家,生了男孩是要挂开灯的,现在莞城还有这个风俗。正月初三左右要在祠堂里点灯,也叫开灯,可以宴请同族的人,有一家生两个男孩的,则是挂双灯,这是一家人的荣耀,也代表家庭人丁的兴旺,点灯持续到正月十五时才结灯。一些生活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也会把开灯看成一种负担,经常不开灯的。(【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

        走在这条老街上,让人追思往昔岁月,因为这条条原来叫圆沙坊一甲,自宋代起有王氏族人聚居。据《东莞县志》载,圆沙王氏即是宋代县令王中行之后。**时期才改名叫王屋街,延用至今。邑人郭昌胤修复,昔布衣作谶云:“后三百年石龙过海状元出”,又云:“圆沙圆,出状元”。此谶至今并没有灵验。呵呵,不管怎么说,这条街可算是大有来历的哦!这条街可以一直通到振华路。从振华路一路排列下来为王屋街一巷、二巷、三巷……

         继续顺着阮涌路前行,则路右侧分别为阮涌路二巷、三巷、四巷、五巷,最后则为大巷;据考大巷下面则为鸣珂巷,现在已废。而左侧则为大芳园横街、阮涌路一巷、李家巷、阮涌路七巷,下为澳口街,以此为界下面的路段则为下关路。有下关一巷、二巷。

         大西路上的骑楼亦然灿烂。西隅范围还有诸如宝树留坊、塘面坊、德馨巷、观澜里、序齿约、大巷、虾玉巷、孝友坊、咸扒拦、义渡头、杰灵巷、鸣珂巷、华祝巷、道富巷等等现在尚在或者已经消失的街巷地名……这里还藏有许多的故事和民间的传说。

        顺着大西路左侧第一条叫塘面坊的小巷进去。这个小巷原来叫老举街,民国时期是妓女聚居地。右转直走下去,便可以来到水仙庙。其实,水仙庙现在并没有什么庙宇了。但原来的确是有过一座水仙庙的。至于水仙庙建于何时今已无考,相传宋代该地常有水患,居民虽反复建筑堤围仍不能防御洪水,故于坝上建造一庙,以求神灵庇佑,从此该地因名。水仙庙之地名保存至今,水仙庙后原有一警局,今废。建国后,水仙庙曾用作政府办公和教学用途,曾名“华侨”小学,二十世纪80年代初原址被拆,改建为宿舍。这让许多新莞人不明就里,当时我还要这儿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水仙庙,最后只好猜测说,这儿肯定曾经有过庙的。也许,你来到此处也会有此番想法吧!

         出了水仙庙,便是前面提到破旧的祠堂拆迁处了,与可园遥遥相望。此处可通阮涌路,也可通中兴路。
        仍顺着大西路前行,则是又一条特别美的叫宝树留芳的小巷,其实这条小巷原名宝树流坊。据称明清时期,居民以谢姓居多,谢氏族人曾在此建有宗祠,在其中开办学塾,教育子弟。其间曾流传有“谢家宝树”的名句,宝树留坊因而得名。后人将“芳”改作了“坊”,使其更像附诗意。尚记得“谢家宝树,陈家祠堂”之说。宝树留芳这条小巷可以直通到塘面坊。

         宝树留芳下南的巷子叫序齿约,这条巷子可以直通到塘面坊。据称此处原是一片荒地,传说古时只有几户人家居住于此,清乾隆年间,设立会馆,十二坊是有名气之人聚集的地方,序齿订约,商议民事,故名。现在人多以讹传讹,读成“猪屎约”。

         顺大西路继续前行,则到了中兴路。中兴路两侧的骑楼已经成了老城外的最后经典,因为这条路上的骑楼没有被社区整修过,粉饰过,依然保持着原貌,保持岁月剥蚀的痕迹,也是老街中最有味道的地方……

         现在的中兴路,是二十世纪30年代与迈贤,建古,铁镬三街合并为中兴路。下市街为中兴路之西段。下市街一度与衫排街合并,改名为威远路。下市一带靠近脉沥洲河道,水运便利,故此有很多作坊在此经营,如莞城著名的爆竹张大益,隆号、万安杉店、德安隆等著名木材商行皆立足于此。时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店铺纷纷结业。但至今那儿的旺地还聚集着不少的人气和生意。

        这儿也是我拍摄老街骑楼最早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也是“一河两岸”的拆迁区。顺着中兴路一直走下去,便可以来到一片正在拆迁的老祠堂。不知是何氏的祠堂,林氏、阮氏、李氏、黄氏或许是莫氏,都不得而知了。虽然这一块正在拆迁,残垣断壁,破砖烂瓦,我曾经几次闯入危房拍照。这儿是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略带微派建筑的影子。青一色的青砖建筑,高高耸立的屋山墙,夸张的屋脊,红粉石砌成的门口、门坎、过梁,层层叠叠的几重院落,尤其是最后一排竟然是长达一二十间的二层的小楼,令人叹为观止……

        从这儿西望,则是可园——岭南四园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园是清代官宦张敬修所造,园子小巧精致,布局讲究,奇花异草,山光水色,尽入眼底,正入可园门口对联所写: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全园共有一楼(绿绮楼)、六阁(邀山阁、藏书阁等)、五亭(拜月亭、兰亭、擘红小榭)、六台(钓鱼台、滋树台)、五池(曲池)、三桥(拱桥)、十九厅(亚字厅、双清室)、十五房(可堂),通过过130余道式样不同的大小门及游廊(环碧廊)、走道联成一体……可园特点四通八达,深得奇门遁甲之精,园中诸风景楼台尽得儒雅之风,无一不精,无不一入画,居岭南画派二居曾在此园居住做画长达十年之久。实在是人间福地啊!可园所在这地,乃博厦村,自然是西隅之外的乡村郊野了,但名噪一时,不可不记。(【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

        从莞城大桥过来,不入振华路,而是沿着运河而行,则景色又一变。首先是华侨酒店,然后就是华侨大厦了,这儿才是真正的华侨大厦。虽然只有两三层高,但这里曾经记忆着东莞与华侨的一段历史,多数早期回莞城的华侨、港澳同胞都在这儿下榻过。今日的华侨大厦已经有些破败不堪了,孤零零地卧在运河边,象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般,看门着流水汩汩西流。记得苏轼曾云:“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在此得到了验证。 也许正是如此,莞城人的心态多包容,多平和,所以也成就了今天的大气的莞城吧!

         华侨大厦的后面,有一片被围墙包围的废弃的建筑物,面阔五间,一片青云灿然,一时竟然不知是何种建筑。朋友说:“应该是旧祠堂。这里本来是东莞市中医院,后来中医院挪走后就成了莞城卫生院。”这片建筑已经破烂不堪,梁柱、椽子、残垣、断壁……我十分好奇起来,决定探个究竟。于是,我选了一个瓦砾成堆的地方,翻墙而上,这是一座典型的祠堂风格,一共三进院落,房顶均是清一色的青瓦,屋脊一色的灰塑,两侧的山墙飞檐十分夸张,向四个角尽力地伸展着……整个建筑都已经被破坏得十分严重了……屋顶上的青瓦垅间满是绿绿的野草,在春风中摇曳着……已是风烛残年,摇摇欲坠之势了。下了高墙,踏着满地的碎瓦断砖,来到院内。原来这个建筑物的大门处十分开阔,并且两铡均有一个前出的抱厦,红通通的粉石立柱,支撑着粗大的过梁……大门自然是红粉石砌就,约三米多的样子,三进院子是相通的,可以一眼望到底,室的装饰全部后后来改造过的,墙壁都是用白色的瓷砖贴就的,且被分隔成无数的小房间,看来,应该是医院不错的,屋内还有满地输液器、药盒、针管等医药用品,上面也扎了顶,原来的建筑结构已经看不到了。唯最后一进还可看得清楚,最后一个三间的大厅堂,想来应该是供奉和祭拜祖先的地方吧!其他关于这座建筑物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了,我无从了解了。只好踏着断壁,折身出来……后来,在《阳光网文园》看到了太虚山人的帖子,才知道那个地方就是王氏祠堂。原来这里就是前文所说的牛骨巷25号,原来东莞中医院的发源地,祠堂是明代名贤王希文始建之王氏家庙,该建筑今为文物保护单位。所以用围墙围起,加以保护,不过现在的确难以称得上是文物了。其中,王氏祠堂中的石雕——“犭贪”,远近闻名。传说家祠周围有一片禾田,人们担心这只犭贪吃光农作物,专门建了家祠来收起它。这只“犭贪”石雕,如今收藏在人民公园博物馆门口的右侧。其实,关于这个石雕我个人认为还是族人为了提醒本族做官做人都要注意不要贪婪,这样很容易给家人或族人带来祸害。听朋友说,这个雕刻和山东曲阜孔庙里的那块石雕是几乎是一样的。

         再向前,从玉兰树下,可以望见耸立的东莞邮电局,高高的发射塔依然高耸。这儿可是特殊年代让无数莞人顺利度过难关的地方,无数华侨、港澳同胞、在困难时期寄钱寄物帮助家乡的亲人度过难关。邮局的下面就是轻出公司了,前面是博厦桥,右转,则可以直达可园,及现在的岭南美术馆、东莞文学院,还有现在已经消失的珠玑巷和省渡头。

         曾经专门走访过珠玑巷,那儿只余下一座现代化的高架立交桥,古时的一草一木都没有了。珠玑巷可是大有来历的。这儿的珠玑巷北通衬排街,南达下关,为南雄珠玑巷之同宗。1975年,政府于此建水上居民学校,供莞城近郊渔民子弟就读,该校于2002年与阮涌小学合并。

        衫排街曾是该地东莞一大交通枢纽,曾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最著名者当属于衫排街自东向西鸣珂、华祝、杰灵、珠玑四条古巷,其中珠玑巷直通公码头(后称省渡头)。东莞民间旧有对联曰:“连步青云仲德桥,华祝杰灵鸣珂巷。”前联所言为位于万江大汾之三古桥,而后联所言,便是位于衫排街与下关的三条古巷。

       昔日的东莞省渡头,何等的繁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仍为莞城人前往广州、番禺、中山、珠海等地的重要选择。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威远路一带商厦林立,莞城最早的茶楼始建于1877年的合利胜记也诞生于此。莞城的经济和交通的要地,东莞的经济曾经从这儿起步,光明路上的却金亭中不是明确记载着李桤却泰国商人之金的故事么?东莞人多从这儿出发,君不见文官张伯陶、容庚、容肇祖、邓白石、陈琏等“名动京师的莞邑文曲星”;武将张家玉、李应、熊飞、蒋光鼐、袁崇焕等“数之不尽的保家卫国的匡复天下的英雄”……记得有关于省渡头的一外传说——拍拖的来源。据说原来的客轮都是没有动力的,需要小火轮来拖,方可航行。江上天天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小火轮在前冒着烟跑,客轮则默默无息地跟在后面,后被人们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谈情说爱的专用语——拍拖。2006年老城改造时拆除。

        轻出公司的对面则是博厦村,博厦应该属于郊区了。但因为较近也影响了莞人的生活,博厦最有名的应该属于双龙酒店,这儿是老东莞人喝茶的最集中的地方,也曾经是八十年代最早开设卡拉OK的地方。这儿留下了莞人改革开放后的脚印。关于博厦也曾有过考证。从双龙酒店旁街道进入,专门走访过博厦米粉厂、东莞水泥厂、东莞副食品加工厂,但现在唯有米粉厂尚存,但也已经停产,水泥厂只有一座职工宿舍楼还在,而厂区已经荡然无存了。水泥厂的对过即是隔江而望的金螯塔。水泥厂的旁边还有一个炮台街,现在也都一并建成了现代化的公路了。古之炮台街,原为河畔,清初曾作刑场,清末光绪间为防海盗,建有炮台。民国时期,该地建街,取炮台之名,故名炮台街。民国期间炮台街因靠近省渡头,故此商业十分繁荣。原来江边大堤还有一个鱼关街,原街道比邻东江南支流。清初,政府在此设置关口,凡入城船只皆在此靠岸,接受检查,故称鱼关。鱼关街于2002年随可湖市场片区拆迁。这些人文地理掌故多亏了朋友的帮助,才使大家更多更详尽地了解本土的故事和历史文化。

         博厦村中有尚有上高桥、下高桥、高桥坊、滑石街、烂围里、水围等街道和街坊。其中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叫钓鱼台的小巷,这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重名,相当有趣。

        另外重点介绍一下滑石街。滑石街附近,建有东晖自然博物馆,曾经去过两次,主要经营石艺术、玉器、红木、古玩、茶叶、香料等项目,也惧一些诸如古代的木雕、门窗雕件、趟栊、大车、花轿等物。还算可看。而滑石街的崛起大约是二十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10多年间,滑石街村民多以搬运为生,收入十分可观,故居民比较富裕。70年代初在惠阳地区的村庄经济实力排名中,滑石街排名曾列第二位(当时东莞县属于惠阳区),遂为莞人羡慕。80年代中期,莞城建设博厦高架桥,征用了该街部分地方。自此开始没落无闻了。
        博厦村虽在城外,却是人才辈出之地,另写文撰来。

 (【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