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一生无悔歌词:【麒麟合创】东莞文化发现之东莞香市探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38:26

东莞香市探秘

作者:子木 / 醉红颜

香·溢古今      市·通天下——东莞市寮步香市文化旅游宣传语

  2008年9月6日,一大早就约了红颜一起到东莞市寮步镇考察东莞香市的旧址。然而,我们都不知道香市的具体位置。只能跟着导航和路牌去了“香市小学”,我们估计,香市小学肯定离香市不远。

    到了香市小学,我们在附近悠转了一下,丝毫不见香市之踪。我们越走越远,最后转到一小村头工厂处,我们上前打听旧香市之旧址,均无人晓得。最后,得到一东莞本地老者指点说:“可能在寮步香市小学附近。”

    我们又辗转至香市小学,远远就发现一个塘边古老的村落。

    “那一定就是香市了!”我们一阵雀跃。全然不顾天气的炎热,不顾蚊虫的叮咬,我们快步走了过去。只见一排排古色古香的百年沧桑老屋静默在那儿,其中一座老屋内中,有两位古稀老者在饮茶聊天。我们实不知此地是不是香市,遂上前再次打听香市旧址。此两位老者,言来语去,亦是含浑不清,最后总算说明白了点:“老香市,当在红荔路后面。”我们再次出发,经红荔市场,又在红荔路附近转悠了好大会儿,也未得其果,只是看到了寮步镇老西门楼街口。正彷徨间,大榕树下遇到一稍年长的中年联防队员,只好再问之。他说不知,后又说:“可能还是在坑口村。那儿有一片老房子。”所谓坑口村,就是我们刚才到过的香市小学附近的那一片古村落。

    于是又转过头来,途经坑口村头的村级小公园。再次站在坑口村头,村边有一旧门楼,高高突起的两个屋山墙,中间的房脊高高翘起,极具岭南建筑风格。内供土地神位。又见旁近绿墙红瓦,飞檐高挑,一片仿古建筑,原来是一村级敬老院。虽是仿古建筑,余等不喜。而此院左边有一老屋,即刚才问询处。这时再次仔仔细细地端详一番,正面是高高的大门洞,两扇木质大门,高约三米,门上有两柄大大的铜环,而下面的门坎则很高大,两侧由两块较大的石块组成组成门枕,门枕的中间,有一宽60公分的过道,可能是古代用来祭祀时的专用道吧。其实,整个房子的基础都是用红色的粉石构成的。正面的门是凹进去的,上面为前出厦,厦下有简约的两幅图画,已模糊不清了,大约是和合二仙行乐图吧。厦两侧各有小屋一,似乎是后建的。房子的主人是位约七、八十岁的老者,个头不算高,鹤发童颜。据他讲,这个房子是村里的祖屋,大约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全村约有7成的人都是有份的,在土改时候分给了他,现由他一个人居住。征得主人同意,我们走进院子,院子明显具备岭南的建筑风格,院子中央有一四方方的小天井,天井的四围是明渠,用以排水。不知这里的建筑是不是和徽式建筑有相通之处,建筑物上的水流向院子内,暗寓万财归源之意,水在民间是财富的象征。整个建筑颇似潮汕的建筑,四合的小院子,早已破烂不堪。仰望之,青瓦之上,野草丛生,绿苔如毯。

    告别主人出来,我们转入了一条幽幽的胡同。见到一些老宅子,门洞上有横梁,上有刻花及“百莲生世”字,另门右侧有一土地门神之位的神龛,很有特色,龛上有砖刻莲花,龛之四周有桂花之瓣,内有二神之位,有香炉一,内存香灰渐满,且有香烬若干。土地门神,则是莞人必敬之神。据言,此宅亦有百余年的历史。主人竟然也是那位刚才遇到的老人。
一路走来,说说笑笑,但总不能找到真正的香市之所在。忽听幽怨的二胡之韵,细听之,居然是《二泉映月》。循声而往,转过古屋的拐角处,但见一位老者悠然自得地拉着二胡,神态自若,令人羡慕不已。透过窄窄的小过道,看到这位老者,赤裸着上身,下着一短裤,在自家门前自娱。我们驻足倾聆,叹民风之朴,心为之动也。此行不虚也,即使找不到香市。

    路遇梁家祠堂,保存甚好。我们大喜,忙拿出相机疯狂拍照。尤其是祠堂前的房檐上各立有一倒立的鳌,岭南之房多建有此物,喻独占鳌头之意。两侧屋檐处尚有两个怪兽,不知何物(后来看到东坑林家祠堂和南城的苏氏祠堂,那所立之物当为狮子)。另见厦下廊柱上的隔断尤其独特,全为木构件人物花卉无不栩栩如生,雕刻笔法细腻,人物神态饱满,堆叠合理,空间安排错落有致。厦两侧尚有文 革的痕迹:“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几个墙标……

    正在我们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忽有一治安员如天神般倏然而至。厉声喝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拿身份证来!”我们感觉很有些滑稽,但还是配合地拿出身份证。治安员狐疑的眼光又开始不断地打量着我们,仿佛我们就是两个小毛贼,他追问道:“你们是记者吗?”我们回答:“不是。”那人脸色陡然一变:“那你们拍什么照!跟我到治安队走一趟!”
我们在治安队呆了一个多小时,才有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走了过来。治安员向他简单汇报了我们的情况。

    干部模样的来人问:“你们是哪里派来的?”“我们是自由撰稿人,我们的作品都发在东莞阳光网上,我是醉红颜,他是巨野子木。”红颜用东莞话回答道。

    “啊,原来是你们!我经常上阳光网,知道你们!”中年人有点激动,他转过头对治安员说道:“把证件还给他们!他们是阳光网的!”“啊,阳光网的?怎么不早说?”治安员不好意思了起来。当得知我们要找香市的时候,治安员告诉我们,坑口不是当年的香市,当年的香市在寮步天桥的另一边。

    回来后,常与网友聊天时说起此事,大家都觉得,如果不是阳光网的知名度、影响力,说不定我们还要继续“接受调查”。但是从对方的表情和后来的态度上,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阳光网”很给力。也正是这缕温暖的阳光,鼓励着我们一路前行。这是后话。
  
    我们在寮步天桥的另一边转悠了好几圈,仍然是踪迹全无。正着急之时,但见商业城的对过,有几棵大榕树,便急忙走过去。因为我们知道在广东,凡有大榕树处必为一村头入口处。红颜说:“东莞有句古语叫‘榕树不容人’”。意思是说,榕树下一般人是不能坐的。开始我觉得很困惑,经朋友的解释方知,原来榕树下是孤魂野鬼的暂避之所。旧时每个村都会在村口栽上一棵,让村里的游灵得以歇息。所以,广东人十分尊敬榕树,把它奉为神灵。且一般村头都有一棵或几棵大榕树构成了村子的标志。

    进得村口,不见古迹。三转两转,忽见似老街之建筑,随前行,上有牌名曰:正街。又见旁边有咸鱼街、解放街等。我们决定随着正街前进,果然大有收获,此为寮步的旧时大街,两侧尽为商号。皆为木制门洞,门楼,楼板,一眼便可瞧出这些建筑才是古时之物,一路走来一路勘察一路探究,走走停停,指指点点,又有几处古商号,只是字号皆以被人涂抹,无从猜测。建筑物多为二层小楼,但此处的小楼比于旧莞城老街、旧汕头老街之骑楼,大为简约,下面没有出厦,只是门面直接开到街面上。可能地处小镇之民的资金或许有限吧!但已具备骑楼之风格。

    正街走过,便是杉街。仍是未见香市之踪影。我们便向店铺中的一位苍头老太太打听,结果因老太太年纪太大,语焉含浑,听不清我们说话而告失败。杉街的尽头,是小村的村尾,那里照例有一棵大榕树。看来这次访寻要无功而回了!红颜说:“走吧,以后再来寻找吧!”我心犹不甘地说:“再转转吧!”于是我们又转回到正街处,街头有一士多店,我们再次上前打听。

    那店主告诉我们此正街即为香市。啊!我们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曾经声名远播的香市,曾是广东四大市之一的香市,令我们感慨万分。同时也惋惜这个作为东莞目前倾力打造的两文化品牌之一的莞香文化,在此重要之地,竟然无人问津,竟然无任何标志和保护措施。不禁为之一叹,再叹,三叹,乃至四叹。

    尽情地拍照,天色将晚,于清爽的晚风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香市。此行虽耗费了一天的时间,但毕竟大有收获,寻得了香市之踪。不虚此行,我们决定下次再抽专门的时间来此再游。感受和品味历史的痕迹,古香市的磁场。相信,莞香之文化定会远播之。

    在初次探访香市的喜悦中,我们不断地与同事、同乡、友人分享,广泛传播莞香之文化……广东古代有四大市,分别为寮步的牙香街的香市、广州七门的花市、廉州城西卖鱼桥畔的珠市、罗浮冲虚道观左的洞天药市,而寮步的牙香街的香市居四市之首。2009年随着对东莞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对莞香文化的进一步探寻,我们多次来到这个所谓的香市,进行拍照、寻古、探幽、采风……

    2010年8月,我在网上看到寮步将在8月下旬举办首届沉香文化艺术节。不知现在香市怎么样了?镇政府有没有重新整理和布置老香市呢?我们担心许多老房子将被拆迁。于是,邀约红颜再访香市。

    我们便驰向寮步镇,可谓轻车熟路了。不过,沿途增加了不少的标志牌,尤其是牙香街的标志,处处可见。我们便循着标志,来到了原来探访几次的正街。稍稍一转,我们立刻感觉到不对头,既然政府准备推出莞香品牌,展示香文化,这么重要的香市正街却没有任何标志呢?是不是我们原来找错了地?

    我们决定打听一下香市的所在。我看到村头大榕树下坐着休息的一个中年的环卫工人,忙上前问道:“师傅,请问香市在哪里?”正在抽烟的中年人抬起头,看了我一眼,随手一指正街方向:“你说的是牙香街吧!就在里面。”我很高兴,那人能说出“牙香街”这三字,我想真正的香市即将出现了。但我又怀疑,我们已经在这个地方转了二年,却始终没有发现牙香街的踪迹啊!

    我们分头去找,穿过杉街、解放东路、正街、十三行、咸鱼街……牙香街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路遇一位老翁与几个妇女在街边聊天,遂两次向前问路。老翁乐哈哈地问:“你打听牙香街干吗?”我也报以微笑:“老伯,我是写东莞故事的。我来寮步许多次了,总是找不到牙香街。”一时间,几个人都笑了起来,气氛也就活跃了。一个妇女抢着说:“要过大马路。在市场旁边,那儿有家幼儿园。那儿是解放西路。”我道了谢,匆匆走在再次寻访的路上。

    这时,手机响了。原来,红颜也打听到了牙香街的位置,急等着我过去和她会合。(【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

    见了面,我们过了大马路到了解放西路。忽见路右有家莞香店,店外竖着一棵已经干枯多年的硕大的莞香树,粗大的树根边摆放着十几盆小莞香树苗,标价10元,似乎并不贵,我笑着问:“红颜,要不要买几棵?”红颜也笑着调侃道:“好啊,回去栽到床底下啊!”记得在红颜的姐姐家里见过几棵小小的莞香树,当时还采了几粒莞香种子,莞香的果实初期是绿色的,成熟时颜色变成了棕色,果实荚裂开,里面两粒黑色的种子犹如风铃般在风中摇曳着……

    这几年,东莞市政府在莞香文化上大做文章,东莞植物园内专门开辟了莞香园,大量种植莞香树,又在大岭山之马山开辟了百亩的莞香树种植基地,封山育林,重现昔日莞香源头之盛,努力打造中国香文化之都相符的举措……

  陡然,路左有一蓝牌:牙香街复原工程。工程完成时间2010年10月。向小街望去,森森幽幽,弯弯的麻石路,红红的粉石基础,剥落的青砖墙……还有青砖墙上用白灰抹出的街名:牙香街。店前有一白布招牌:莞香店。岁月仿佛一下子回到民 国、回到了前清、回到大明……

    夕阳西下,我们独自走在光与影交织的寮步镇的牙香街,用寻幽探古的目光打量着这个昔日无限繁华的广东四大市之一的香市,这个让我们寻寻觅觅两年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神秘香市。

    牙香街的第一家也是街上的目前唯一的莞香店,店门洞开,青砖墙上面有裸露着泥砖,前出厦简简约约的,门洞也是窄窄的……门内则是堆积着一些粗大的木材,还有已经截成一米左右的香料,自然少不了成块的香料,想来凡此种种必是莞香了。这个小店的门牌号:芽香街51号。推想,香街大概只有51户人家吧!

    在此就有了一个发现,怎么门牌号上的与街名不相符呢?到底是“牙香”还是“芽香”呢?

    据说从莞香苗长成莞香树要经过七八年的时间,才能采香。第一次凿采木香,称“开香门”,每年农历12月是凿采木香的季节,是在活树上凿取。采凿的木香依质地分为“白木香”、“镰头香”、“沉香”、“牙香”。

    初开香门的为“白木香”,是香中最低等;旧香口凿出来的香块叫“镰头香”,这种香较为广用,但木质花纹少无油质,价格比白木香高。“沉香”,这个名称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它来源于一些老香树的树头,有丰富的油质。把它大块大块地凿下来,再精心将无油质部分铲去,留下油质部分便为“沉香”。 “牙香”凿自多年开采的老香树,富有油质,香农精心地凿成一条条马牙形,如手指大小,其价格比“镰头香”高几倍,是莞香中之精品。(【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

    “牙香”俗称女儿香,这就有一段小故事了。古时东莞种香的人家,等香树成熟后,连根拨起,再切成小块,加工成香料。因为莞香全由少女们洗晒而出,女孩儿们都有爱美之心,便常将最好的牙香块偷藏怀中,以换脂粉或换作嫁资。后来,人们便将香中极品唤作“女儿香”。

    说到这里,看来牙香街的门牌真的应该换一换了。希望镇政府在打造中国及至世界香都之时,不要再出现这样极不应该的谬误了。

    牙香街并不宽敞,仅仅容得下瘦瘦的三四人并排而行的样子;牙香街并不长,约摸有一两百米的样子。街面上偶有三两个白发婆婆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用地道的东莞话唠叨着闲话。街道虽然静寂,但有这几位老人相衬,倒也显得格外和谐、自然、入画。

    偶逢牙香街一位老婆婆,红颜便向她打听牙香街的故事,老人家不无遗憾地感慨道:“牙香街早就不卖香木了。卖香木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婆婆年逾耄耋,可一提起来牙香街的事,话语中依然充满了热情和对往日繁华景象地憧憬。那时她还年轻,从初嫁过来时,她就陪伴着牙香街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光景,目睹了牙香街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每逢赶集的日子,莞城、石龙、广州、深圳、香港的客人都会来牙香街挑选香木。那些香木贩子,常常会随身携来一个香炉,一边大声吆喝叫卖一边侍弄着炉中的香木,整个香街香烟袅袅,人如云雾中,端地是一幅人间仙境。

    而今,香街早已无人问津了。只有极少的老字号商铺偶或遇到卖莞香者。当然,买主也仅限于每年春节前的旧风俗吧。记得寮步的摄影协会的刘松泰先生拍摄过前几年春节时的香市图片,被《东莞九章》及各报刊媒体广泛采用……十分令人神往。

    牙香街的中段,寮步幼儿园正在拆迁中……一直下行,便进入一个极狭窄的小巷,最终被一个小房子堵住了去处。牙香街16号的住户告诉我们:“这儿原来是直通下去了。现在都已经不通了。”我们怅怅然地望着尽头的一棵孤独的香蕉树发呆……一套石磨孤零零地躺在街边的角落里……

    旁近还有一条巷子,仍是牙香街。那儿才是牙香街真正的街头。从6号、5号、4号、3号、2号、1号……都在拆迁中,主人早已搬走了,整个街面上破砖烂瓦,手脚架林立,绿色的防护网罩住了牙香街上面的天空。1号这座小楼已经是牙香街的尽头,窗外,则是一片推倒的红砖,红砖过去,便是一条小街,可能这儿要被打通,重新整合牙香街吧……

    出得牙香街口,却发现牙香街继续向右延伸,门牌号继续延伸,出口在红荔路上。出口处门牌竟然是61号,还有59号、57号、55号等,与解放西路拐入牙香街第一家时的51号对应起来,却一时也闹不清是如何编号的了。

    行走间不知不觉走出了真正的香市,脑子里满是莞香树的影子。莞香树种植和莞香销售的历史悠久。据载:唐朝时,莞香自海外传入;宋代时,广东各地已普遍种植,尤以莞邑为最。后出现一香盛而百香沉的局面。自此莞香风靡海内外,香飘九洲。不论书香门第还是普通百姓,皆以燃莞香为雅事。这在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大篇的记载;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在《影梅庵忆语》中专门有《莞香》篇……在东莞展览馆中,曾展示了清代进贡莞香的奏折礼单和进贡朝廷的香盒,盒身拱顶,平底,盒盖刻有云龙图案……

    莞香对历史的影响之大,匪所思夷。东莞、香港、澳门[香山山奥(组合)]皆得名于此。除此之外,朋友们不太熟悉的与莞香有关的名称还有如东莞茶山,曾有“香国”之称。因为古代大岭山属于茶园管辖。据《广东新语》说:“岭南香国,以茶园为大。茶园者,东莞之会。”。还有香溪亦是因莞香而得名。香溪的来历《广东新语》有记载:有人自石龙得一小水,沿洄于断峡党深林这间,三日而至罗浮。舍舟八里,则是冲虚道观在焉。……此水无名,予以山中贩香屑者,时时驾筏往来,因名之曰香溪,以为入山奇道。为诗云:“不用仙人绿玉筇,朱明门户水重重。因君识得香溪路,舟入罗浮四百峰。”

    虽然,杨宝霖先生撰文断然否定香港之名来自东莞之莞香,但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住人们的这股巨大的认识热情,至今大家还是提起莞香与香港之名的来历时,仍然津津乐道……当然,莞香树也是东莞唯一以地名命名的树木。

    作为东莞人,我们对莞香的历史十分着迷,也关注了多年。记得前一段曾专门到南城之香树丽舍拍摄那棵“百年莞香”树。也专门拜读过曾明了撰写的关于东莞莞香的历史传奇小说《百年莞香》,尽管《百年莞香》中有不少资料性的引用,尽管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尽管不能很真实地表现东莞本土文化……听说政府正在拍摄《百年莞香》的电视连续剧,但愿该剧能得到东莞人的认可。(【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大家都在关注莞香,关注东莞的文化发展。尤其是文化名城建设中,怎么可以少了莞香文化呢?

后记:民 国东莞诗人张萼桦《女儿香》证实曾经的辉煌历史吧!


女儿香


兽炉烟袅净无尘,焚到牙香气自春。


红袖添来宜伴读,绿窗绕处最怡神。


谈心喜共同盟友,炙手偏怜困热人。


万种情丝萦缕缕,好教香火证前因。


下载 (146.05 KB)
2010-12-26 00:27

 


2008年9月6日,初访香市。这是香市小学附近的坑口村门楼


下载 (128.37 KB)
2010-12-26 00:27

 

我们向坑口村的两位正在饮茶的老者打听香市,两位老人都说不知道



下载 (148.17 KB)
2010-12-26 00:27

 

                            我们向正在拉二胡的老人打听古老的寮步香市,可是老人家仍然说不知道


下载 (136.17 KB)
2010-12-26 00:27

 

这是坑口的梁氏祠堂,我们就是在这里遇到治安员,被收掉证件的

下载 (126.33 KB)
2010-12-26 00:27

 

           我们找到了位于寮步天桥另一边的“正街”。这个门店的老板娘告诉我们这里就是香市


下载 (126.13 KB)
2010-12-26 00:27

 

2009年10月3日,我们再访正街

下载 (129.06 KB)
2010-12-26 00:27

 

等待拆迁的的正街老门面。记得08年到这里的时候,这个门面还没有被堵起来

(【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

下载 (139.3 KB)
2010-12-26 00:27

 

买一顶!炫给子木看,东莞的凉帽就是这样科学!


下载 (99.79 KB)
2010-12-26 00:27

 

2010年8月12日,我们不放心那座待拆的门面,遂三访香市,才知道正街不是香市,芽香街才是真正的香市


下载 (68.88 KB)
2010-12-26 00:27

 

芽香街古老的莞香店里再现莞香的身影


下载 (123.29 KB)
2010-12-26 00:27

 

悠悠芽香街,多少莞香事


下载 (113.36 KB)
2010-12-26 00:27

 

百年芽香街上的老街坊


下载 (77.78 KB)
2010-12-26 00:27

 

正在拆迁中的寮步中心幼儿园


下载 (102.58 KB)
2010-12-26 00:27

 

我们从早上8点一直走到下午3点多,饿得我们直啃包子


下载 (144.18 KB)
2010-12-26 00:27

 

吃完包子我们又扎进了芽香街的尽头,听说芽香街要从这里被打通

(【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