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降的意思: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产业体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16:10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产业体系

2011-09-22 19:05:22作者:张乐夫来源:《 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50 网友评论 0 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相应的产业体系迅猛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转折点,以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低端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要求、以人为本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低成本劳动力为核心要素的产业发展模式正在走向尽头

  1978—2008年,随着农村和城市改革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以及城镇新增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一时期,虽然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劳动力收入增长总体上维持在较低水平,走的是一条以低成本劳动力为核心要素的产业发展之路,这是与我国资源要素禀赋条件相适应的道路。“十一五”以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和消费升级加快,经济发展进入重化工产业主导、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的新阶段。重化工产业和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并存,低成本之路到2008年达到高峰并逐步走向尽头。

  劳动力供给总量呈减少趋势。一是新增劳动力供给趋减。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人口的减少,今后10年至20年新进入就业市场的劳动力供给将呈现减少趋势。二是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萎缩。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十二五”时期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农民工的供给量将出现萎缩。三是新生代劳动者就业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同其父辈不同,新生代劳动者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更强,对工作性质和工作报酬有了更高期待。这使简单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发展速度将越来越快。资本相对紧缺、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的要素关系正在改变,对传统产业提出了挑战。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门槛。这会引起消费结构升级,相应地也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只有更高的发展质量、更高的收入水平,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一国经济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在低端市场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而在中高端市场由于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条件制约,又难以与高收入国家抗衡。在这种上下挤压的环境中,很容易失去增长动力而导致经济增长停滞,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避免这种困局,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实现从低水平发展向高水平发展、从低质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从不协调发展向协调发展、从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长期压低劳动力成本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一是不利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要求劳动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我国职工收入增幅低于经济总量增幅,长此以往会影响社会稳定。二是不利于劳动力的充分供应。这是近年来出现“民工荒”的根本原因。在目前的劳动力供给条件下,只要提高劳动工资水平,是能招到工人的。三是不利于提升劳动效率。劳动力价格过低,会抑制人力资本投资,制约劳动力素质提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认为,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中,以土地等自然资源为主的传统资源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以人力资本为主的新型资源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因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产业,关键是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基础是提高工资水平。

  把握“三个原则”,推进“三个转变”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升级,必然带来就业结构、分配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分配结构的调整,又会促进产业结构加快变革。顺应时代要求,转变低劳动力成本产业发展模式,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重点把握“三个原则”,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努力构建以服务业为主体、新兴产业为引领、内生增长为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充分就业为原则,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由工业为主体向服务业为主体转变。一方面,就业是民生之本,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另一方面,从制造业为主体转型到服务业为主体,从传统服务业转型到知识型、高增值服务业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研究表明,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而服务业多达1000个。目前,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68%,发达国家为72%,发展中国家为52%,而我国仅为43%。我国应以实现充分就业为原则,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由工业为主体向服务业为主体转变。

  以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为原则,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由重化工产业主导向新兴产业主导转变。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三轮经济增长:第一轮是1978年到1988年,拉动增长的主导产业是轻工业;第二轮是1989年到2001年,拉动增长的主导产业是电子信息以及电器制造业;第三轮是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拉动增长的主导产业是重化工产业。重化工产业是资本密集、低就业率、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它的发展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重化工产业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资源紧张,加剧了就业矛盾。要打破这一内生制约因素,必须发展新兴产业,这是产业替代的内在规律。发展新兴产业,一是有需求。低碳环保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等都驱动着新兴产业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有基础。这个基础主要来源于重化工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新兴产业是重化工产业的延续。如化工新材料、冶金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是在传统重化工产业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重化工产业为新兴产业提供了装备、技术和人才储备。正如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催生重化工产业一样,重化工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必然催生新兴产业。三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当前,信息网络、生物、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发展新兴产业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因此,我国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必须把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摆在突出位置。

  以构建富民型收入体系为原则,加快推进经济增长动力由“外源型”为主向“内生型”为主转变。招商引资、来料加工等“外源型”发展模式,能够在较短时间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简单劳动力转移。但是,长期的“外源型”发展会使制造业始终在低端扩张,再加上利润微薄、劳动者收入低,不利于产业工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引进高端产业不等于产业处于价值链的高端。比如,我国是世界上电脑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不能制造芯片,只能生产鼠标、键盘、外壳等低端产品。只注重引进、不注重从源头上培育创新型企业的急功近利的做法,永远不能抢占产业制高点,永远无法摆脱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格局,也不可能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当看到,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是吸纳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很多创新不是发生在技术力量和资金雄厚的大企业,而是发生在新创立的小企业。如惠普、思科、英特尔、苹果等高科技企业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崛起过程,带动了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发展新时期,必须进一步转变“重大轻小、重外轻内”的思想观念,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建立和完善鼓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使我国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驱动、创新驱动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