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太子后宫15:品德课程 有别于语文课程的亲情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18:06
立足课程意识,凸现品德本味
——以品德课程有别于语文课程的亲情教学为例   孔松黎
纵观新课程下的品德课程,我们不难发现,其与语文课程有着不少相似的味道。两者本同属一家,浓浓的人文味总是藕断丝连,动人的情感味总会直抵心扉,清新的生活味总是香飘四溢,丰厚的体验味都在润泽生命。但在相似的背后,品德课程理应有着不同于语文课程的,能体现自身课程属性的独家味道,即“品德本味”。作为同时执教两课程的教师,要让品德课散发出不同于语文课程的、浓浓的品德之韵味,该立足于怎样的课程意识?
一  目标意识的切入点,要到“味”
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拥有这样的意识,便使整堂课有了教学的灵魂和方向。笔者以为,我们的品德课程最需关注的是学生的品德,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某种品德的了解、感受、体验、领悟、构建与发展,乃至形成良好的习惯。如果用一个中心词来说明品德教师应当拥有的目标意识之切入点,本人以为那便是——“懂不懂?” “信不信?愿不愿?” 而语文课最根本、最能体现其课程属性的目标该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应是整合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表达。再简练地说,教师拥有语文课程目标意识的切入点也用一个中心词来说,那便是——“会不会(表达)?”那么该如何切入,方能让品德课在源头上拥有品德原味?
1 从认知目标切入
在本单元亲情教育主题中,作为品德课,特制定如下认知目标:“了解家庭成员间的正确称呼和性格特点;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爱,懂得要用恰当的方式感激、尊敬和关心家人。”这些认知目标,完全不同于语文课程中关于此亲情单元的认知目标:“能正确认读、书写文本要求掌握的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本;能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生词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比较两认知目标,便可清晰地发现,对品德课程的认知目标而言,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帮助孩子解决 “知不知道”、“懂不懂?”的问题,它完全有别于语文课程要帮助学生为为“会不会(表达)”打底。因此,可以这么说,立足解决“知不知道”、“懂不懂”这个目标意识,是品德课程到“味”的开始。
2 从情感目标切入
作为品德课,特制定如下情感目标:“能切实感受家人的养育之恩;激发对家人的热爱之情,感恩之心;愿意甚至是乐意用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而在语文课程中,亲情教育的情感目标如下:“从单元文本中感受亲情的存在,细细品味亲情的感觉,激发学生热爱家人之情。”
细观两目标,可以发现作为品德课程,需要引发学生产生的是一种生活中的道德情感,在此过程中需要落实不同层次的情感目标,即“愿意”层次和“乐意”层次。而在语文课程中,教师要引发学生的是首先是一种“文本情感”,即对文本所蕴含情感的感悟和共鸣,再是生发学生作为自然人的真情实感。因此,建构不同层次的、有别于语文课程的情感目标意识,是品德课程到“味”的需要。
3 从行为目标切入
作为品德课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课程实现行为目标的体现。在本单元亲情教育主题中的行为目标主要如下:“在生活中学习感恩,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家人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而语文课程中,本就无行为目标这一说法。
因此,教师确立恰当的、能贴近学生实际的、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发展产生良好引导作用的行为目标意识,是品德课程到“味”的必然追求。
二 策略意识的生长点,要入“味”
教学策略是指为有效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内容、程序、方法、形式等总体考虑。它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它解决的是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师拥有的本课程教学策略意识越强,则课堂教学越能体现本课程的属性。特别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整体的把握,对预设环节与生成性资源的处理等细节考虑,以及在瞬间应教学现场和学生需要所做的策略调整,都应基于本课程的课程属性所需来考虑。作为品德教师,必须拥有如上意识,把握住有别于语文的教学策略的生长点,方能让品德课程环环相扣,更加入“味”。
1 调查,要入“味”
调查,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组织儿童观察、交流等方式,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为深入的了解。
在品德课程《家人关怀我成长》“讲述爱的故事”这一板块中,课前特地设计了几份调查:其一,请孩子们向父母处调查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以及其他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其二,留一份作业给家长的,那便是给全班44位家长布置了抒写关爱孩子的、特别是还未曾被孩子感知的真情故事;其三,特地设计了调查表,请孩子们填写;在课堂结束之际,请学生再次填写。这样丝丝缕缕尽显品德味的调查,对于语文课程来说,则是大可不必,或说只需用一句话便可发挥调查的生命力——“请用自己的眼睛、耳朵来寻找亲情的细节”。
2 追问,要入“味”
追问,是指教师通过变化不同的角色,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聊天,沟通,对话,再适当地提问、提醒、追加问题,步步深入孩子的内心。如,在 “家人讲述关爱自己的故事”这一教学板块中,教师特地声情并茂地在音乐声中讲读了小周妈妈写的那段至情的心声:妈妈的吼叫,担忧,期望,并一再追问:“知道妈妈为什么吼你吗?”“妈妈为什么那么担心你?”“那现在,你最想说什么?”当这孩子泪流满面地说出:“妈妈,我爱你,我再也不随便玩了,我要锻炼”的时候,一直都在仔细聆听的其他孩子,也开始寻找、感悟、涌动起那份感恩之情,情感目标在瞬间得到了达成,提升。
其实,追问这种教学策略也在语文教学中被采用,但语文课中的追问的生长点在于唤起学生对亲情的感觉,帮助学生捕捉亲情的细节,用语言来表达,同时还渗透了表达亲情的一般方法,如写人写事就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等,为爱的表白引路。
3 采访,要入“味”
采访,是在学生没能把亲情的故事或感恩的行动说清楚,或是家长写的亲情的内幕、背景等,其他学生缺乏更多的了解,或者想了解更深入些,教师便可安排采访。通过采访,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同身受,一同感受亲情,引发感恩之情,学习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来感恩。
当品德课运用此策略,关键在于通过采访让孩子们明白家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这么做,可能会怎样?”……来引导学生感同身受,深入地体验、感悟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引发心灵的触动,促成孩子们对家人感恩之情的涌动和关爱家人的行为。而同样的方式,在语文课中,则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当事人的心情、语言、动作、内心感受等,以便更清晰地引导学生学习用恰当的言语来表达。
4 讲故事,要入“味”
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讲故事可有多种形式,让儿童能通过故事激发情感,领悟道德。
在品德课程《家人关怀我成长》“讲述爱的故事”这一板块中,笔者先请学生来讲述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成长的故事,再仔细聆听家人讲述关爱自己的故事:有录音讲述、录像故事,有教师现场“直播”的家长故事。这些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故事,深深地,重重地,震撼着学生的心房,不少孩子深藏心间的爱便喷涌而出。至此,浓郁的品德味在不经意间自然生成。而同样是讲故事,在语文课中,则重点在于以具体的事例来引路,以点带面,帮助全班学生习得语言表达的方式,并在这样鲜活的语言环境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5 树榜样,要入“味”
树榜样,是品德课程在引导学生行为养成,习得恰当的行为方式,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常用的方式。在《家人关怀我成长》第二课时,为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感恩,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家人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教师特地安排了“寻找身边的感恩行为”这一板块,让学生来说说、找找、尝试感恩行为,结果发现孩子们说的、做的很是实在:“每天早上,只要起得足够早,就给爸爸妈妈挤好牙膏,并且把水倒好!” “为爷爷倒好药,帮爷爷拿好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感恩行为是如此贴近孩子们真实的生活,让孩子们有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而这样滋长浓浓品德味的方式,在语文课上,则是很少使用的。
三 评价意识的着眼点,要品“味”
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来引领、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并最终达成既定目标。品德课程的教师评价反馈意识的着眼点,与语文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亲情教育这个单元主题中,作为品德课程,教师评价反馈意识的着眼点该在何处?个人以为,重点在于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能切实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激发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情,引发学生在生活中乐于关心、体贴家人的行为,“一举一动总关情”。在评价时,不必像语文课程那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为简明阐述在亲情教育这个单元主题中,品德课程教师评价反馈意识的着眼点,有别于语文课程,特制下表:
评价项目
品德课程教师评价意识的着眼点
语文课程教师评价意识的着眼点
发言时的语言要求
重要的是让别人能听明白
在听明白的基础上,追求语言的完整、连贯、通顺
落实认知目标板块
“是否了解家庭成员间的正确称呼和性格特点”?
“知不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
“懂不懂得要尊敬、感激、关心家人”
是否会认读(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是否会书写?
是否会初步理解字词的意思?
落实情感目标板块
“信不信家人对自己的养育恩情”? “信不信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
“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这么做,可能会怎样?”
“愿不愿意尊敬、感激、关心家人”?
“乐不乐意尊敬、感激、关心家人”?
是否读得有感情?
是否走入文本人物的内心?
是否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
是否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
落实行为
目标板块
(能力目标)
“怎么向家人感恩的”?
“会不会向家人用切实有效的方式表示尊敬、感激、关心”?
“是否正在养成感恩家人的习惯”?
会不会表达——
是否把亲情的感觉说清楚?是否把亲情的细节说形象?
是否能展开合理的联想或想像?
是否能用独特的形式写清亲情的感觉?
是否能写出真诚的感激或感恩?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教师在反馈评价时要着眼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明辨品德味,凸现品德味,别让评价串了味。
四 资源开发意识的侧重点,要提“味”
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关系到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教师要拥有课程开发意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利用教材,努力开发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为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的平台。同时,现代课程越来越强调跨领域学习,强调资源的整合与重组,特别像品德与语文课程,本同出一家,许多资源可以融合与共享,但是,在具体的教学需求中,哪怕是同一资源,在同一个单元主题教育中,教师的品德课程的资源开发意识应有别于语文课程,应突现明显的侧重点,以实现不同的课程目标,提升课程的品德原味。
1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教师自身、学生、家长及相关社会人士的生活经历、兴趣、经验、道德、发现、体验、感悟等都可以成为课程的动态资源。而品德课程的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笔者以为重点在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和道德意识,产生内心的感悟,引发真实的情感和行为。如在这个亲情单元主题教育中,同样是学生讲述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在品德课程中,重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经历,重温被关爱的美好感觉,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而不同于语文课程中重在为了习得语言的表达方法和语感的培养。
2 动感资源
动感资源是指录音、录像、歌曲、网络、影视节目等可以带给学生动感的音像资源。这些资源往往因为本身直观性强,动感足,有时往往能在多种感官上带给学生强烈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如在此亲情单元主题教育中,教师特地出示了一幅画面——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在煤油灯下,眯着眼,缝制着衣物;耳边响起的是童声吟唱的《游子吟》。此动感资源一经播放,马上拉近了学生与课程主题间的距离,一种情感很自然地在学生心头升起。而同样是这段动感资源,在语文课程中,则重在引导孩子们展开想像的翅膀来对古诗进行补白,来进行语言的表达。
3 纸质资源
纸质资源是指书籍、书信、卡片、日记、绘画、调查表、图片、照片等以纸张的方式呈现的资源。这些资源往往对了解、促成、提升学生真实的道德认知,有着特殊的作用。在此亲情单元主题教育中,教师开发、利用了不少的纸质资源,但基于品德不同于语文课程的属性和目标,还是发现了明显不同的开发意图和课程属性。比如,品德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制作的感恩卡,虽然也涉及到要运用语言来表达对家人的感恩之情和感恩行动,但重在引发真实的情感和真切的行为。而周末“小鬼当家”后写的成长日记,便重在引导学生学习把一件事写清楚,重在语言的表达。
4 活动资源
活动资源,本文是指跟课程主题相关的,在课程外开展的班级活动、学校活动、社会活动等资源。这些活动为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真实的道德行为创设了极好的情境。这些活动资源中,基于品德课程不同于语文课程的属性和后续目标,还是凸现出了不同的侧重点。如,在主题班会活动中,“爱的诗歌”这一板块重在引导学生学习用充满想像的诗句来比表达对爱的感觉,此为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的延续;而“爱的行动”这一板块,则重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切合自己的实际需要,来学习感恩,此为继续落实、培养学生感恩的行为,更为明朗地升华了香浓的品德味。
总之,实践证实,教师若拥有明显不同于语文的品德课程意识,准确把握住课程属性,方能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让品德课程散发出浓浓的、悠远的品德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