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头不顾尾是什么意思:品德与社会课程 历史教育的理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6:07:39
                                                    作者:学科专家  发布时间:2010-12-09

源自:中国小学德育网

 

自20世纪初我国出现统一的学制课程以来,历史教育就在小学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也包含着许多历史教育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老师们在对历史题材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上与课程理念并不完全吻合,加之日常教学中的课前准备又普遍不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下面笔者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对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历史教育应遵循的理念和教学思路作一粗浅归纳,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启迪。

 

  一、教给孩子“活着的历史”——活化历史

 

鲁洁教授认为,小学不应过于强调历史的知识点,而应教给孩子“活着的历史”。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正如托马斯·凯利所言:“历史好像是去外地的一次旅游。它把学生带到一个奇妙的令人兴奋的新世界,展示一个令人兴奋的将来前景。”历史教育不应教给学生一个个死板的知识点,而应呈现给学生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故事,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赞歌。

 

  1. 历史人物可感化

 

历史并不是死了的形骸,而应被看作活着的文化,看作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的跃动。如果历史教育仅仅让学生感知到一串串枯燥的年代、一堆堆空洞的概念、一个个刻板的形象和一桩桩宏大的事件的话,就会变得索然无味,甚至令人望而生畏。这样,学生难以感受到历史曾经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所创造的,是由人的心血浇铸而成的;也无法体会历史中曾经有过的生命涌动、热血沸腾和心灵颤动。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体,他们不是记忆的机器,不是纯理性的躯壳,他们有血有肉,有喜有乐,有哀有愁,有恨有怒。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历史教育要真正打动学生,就需要展开生命叙事,把历史演绎得富有生命的色彩,让一个个“历史人”从幕后走向台前,以鲜活的面容站在儿童面前。如可以举办一场历史名人报告会,让儿童在聆听中更清晰地认识和了解“历史人”的丰功伟绩;也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儿童扮演历史人物或扮演小记者去采访这些历史人物,通过与“历史人”展开超越时空的对话来探寻他们的心灵踪迹和情感世界;还可以让儿童观看相关的历史影像资料,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体会和感受“历史人”的喜怒哀乐。通过接近、触摸和感知这一个个性格迥异又极具魅力的人物,儿童就可以进入这些“历史人”的生命旅程、思想轨道与情感世界,感受他们的真实叙事,体会他们的痛苦与快乐,理解他们的艰苦与辛劳,认同他们的追求与希望,进而产生移情体验,在感知这些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品德。

 

2. 历史事件故事化

 

历史是描述人类发展经历与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本身又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如果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于侧重抽象概念和宏大叙事的话,儿童就会把历史看作抽象的、空洞的、枯燥的“故纸堆”而难以感受其鲜活灵动和多姿多彩。而如果将历史事件以故事的方式呈现,用那些发生在历史上的真实故事以及故事中折射出的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来打动儿童的心灵,就可以大大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南湖游船》一课,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产生对党的崇敬之情,教师可以生动地讲述《小董过雪山》《南瓜生鸡蛋》等故事,让儿童对共产党产生感性的认识和真切的体会。又如教学苏教版五下《筑起血肉长城》一课,教师饱含深情地讲述杨靖宇、马老太太、王二小、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等抗日英雄的故事,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儿女为国捐躯的壮举,也可以使学生对这场伟大抗日战争的正义性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另外,一些优秀的历史故事还可以使儿童在了解历史人物的过程中,逐渐认同并接受历史人物身上所彰显的优秀品质,进而将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品德。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李时珍不辞辛苦,历经30年书写巨著《本草纲目》的持之以恒;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观;孙中山与清王朝决战到底的革命精神;秋瑾“虽死犹生”、坚贞不屈的奉献精神;华侨陈嘉庚慷慨捐赠支援抗日的爱国之心;钱学森不惧危险毅然归国的赤子情怀等等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情感震撼。通过这些引人入胜又恰到好处的历史故事,那些看似遥远的历史人物就能生动地走进儿童的生命中,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就能深刻地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历史细节生动化

 

历史由无数个精彩的细节构成,生动的历史细节可以形成强烈的现场感,变过去为当下,让没有生命活力的过去活起来,让“历史”真正站在儿童面前,让历史人物变得有血有肉,让历史场景变得触手可及。如教学苏教版五下《鸦片的背后》一课,教师可以通过对“吸食鸦片的四兄弟”这一图片的精细描述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鸦片的危害;用“慈禧吃饭”的细节让学生感受她的奢侈、腐化和昏庸;用“福康安对英国火器的态度”的细节说明当时统治者的观念落后、昏庸可笑,表现清政府的腐朽。这些沉重的历史细节可以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体验到成败兴衰的历史沧桑。又如苏教版五上第11课《让我们来寻根》非常细致地描绘了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他第一次路过家门时,听到刚出生的儿子正在哇哇啼哭,但是眼里含着泪离开了;第二次路过家门时,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禹摇摇头,仍旧离开了;第三次路过家门时,儿子会走路了,跑过来拉爸爸回家,禹还是放弃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给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对“武昌起义”(苏教版五下第9课《中山陵前》)、“会场风波”(苏教版五下第10课《南湖游船》)、“广岛原子弹爆炸”(苏教版六下第11课《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等细节刻画都特别能够抓住学生的心,从而给学生留下异常深刻的印象。

 

4.历史情境动态化

 

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长河中生动丰富、恢宏壮观的场面都已渐行渐远,许多历史知识因为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年代和环境而成为了静态的东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相关主题,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努力使这些静态的历史“活”起来。如可以通过历史事实的铺陈和历史场景的深描让历史变得具体可感,以亲和、生动的姿态走近儿童;可以采用换位思考、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儿童产生移情体验,与历史人物进行对话;还可利用教材巧妙设问、恰当置疑以触发儿童的兴奋点,启迪儿童的思维;尤其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介,动态地再现历史场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让历史“活起来”,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活着的历史”。

 

二、拉近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近化历史

 

  1.获得对历史的真实解读

 

儿童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是有着生命涌动和心灵追求的存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历史教育内容只有走进孩子们的生命和心灵,才能体现其德育的功能。因此,在教学时要借助教材中同样有着生命和心灵的人,去找到走进学生心灵的通道,让历史来到儿童眼前,让学生直面历史、解读历史。如苏教版五下《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课,可以李奶奶身上的37处伤痕为引线,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收集资料:A.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B.今天的日本人是怎样对待侵华战争的?C.今天的我们又该怎样对待这段民族血泪史?这样的历史教育是震撼人心的。孩子们在查询资料时,对一桩桩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感受,由模糊到清晰,再到深刻和强烈。学生一点点地揭开那段残酷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到的触动和教育,是寻常读历史书所难以达到的。它让已经开始有独立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孩子们,不仅记住了历史的事实,也获得了打量历史的视角。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得到了提升,心灵得到了洗礼与升华,他们的生命在与历史的融合中也获得了新的意义。

 

2.立足自身的经验去感受历史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要让儿童感受历史,就要立足学生的现有经验,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回忆,进行道德情感的迁移,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教学设计。例如苏教版五上《让我们来寻根》一课,在理解黄河为什么会被叫做“母亲河”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教材中链接的《黄河母亲》石雕图片,让学生想象自己犹如躺在母亲怀中的婴儿的那种感觉,以此来体验和感受华夏子孙在黄河之水的哺育下成长的幸福和温馨。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来升华道德情感。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时,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土豆或彩泥、肥皂做材料,制作一枚自己的印章,体验一下古代雕刻印刷的滋味。还可以让学生试试自己手抄两页书需要多少时间,通过对比来体验印刷术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何等重要的便利。

 

3.古今联系,让历史与现实对接

 

历史往往能够折射出现实问题。教师首先要努力挖掘历史内容的现代意义,教育学生既能以史为镜,又能以史为鉴。如教学苏教版五下《鸦片的背后》一课,在介绍完鸦片的危害之后,可以联系现在的一些毒品如冰毒、摇头丸、海洛因等的巨大危害,教育学生远离毒品。又如教学苏教版六上《奥林匹克的故乡》一课,在学习了希腊的民主后,可以联系现实,让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班级生活和学校生活中有这样的民主吗?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班级民主和学校民主?在两千多年前,希腊就有了民主,就有了这样的文明,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其次,教师要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对接的机缘,从而为儿童搭设进入历史而又能回归现实的跳板。比如讲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可以插入时下人们经常提及的“要不要重修圆明园”的讨论;讲述鸦片战争这一段历史之后让学生反思当年中国挨打的原因时,可以链接“清华大学学生与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对话”这一现实事件;讲述日军侵华战争的丑恶历史时,可以链接2003年8月4日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一个建筑工地发生的日军遗留化学毒剂伤人事件以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离开人世的新闻等等。通过对接,让学生感到历史虽然已经过去,可仍然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

 

4. 寻找身边的历史

 

  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也是一段正在书写着的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从对身边事、身边物的历史追溯、关心、了解中,萌发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丰富自己的情感。首先可以从儿童的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如通过调查家乡文化名人、寻访名胜古迹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走访社区,让他们认识到历史与自身生存的环境和社会息息相关,现实的生活处处有历史的影子,现实就是历史的延续。第二可以引导学生探询身边活着的历史,特别是走访仍活在世上的历史见证者,通过这些活着的历史资源使学生建构起活着的社会记忆,从而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存在。还可以邀请社区里的老人进行个人生活史的介绍,让学生通过普通人的生活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第三,各种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址等都是历史的见证,能给予学生历史的真实感,提升学生的历史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以激发其爱国爱乡的情感。对这些身边历史的探究往往能够让学生产生一种触摸过去的、令人兴奋的现实感受,使他们感到历史是可亲近的、有趣的,甚至是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