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市场营销案例:全面把握品德课程,展现魅力德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30:08

全面把握品德课程,展现魅力德育

      ——对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的探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鲁洁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道德教育要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说这句话的背景在于,我们以往的道德教育引来的是社会和群众的众多批评与责难,学生的诸多不满,教育者自身的愧疚和自责。其实,德育应该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德育(与智育不同)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德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问题在于以往的德育往往背离了人自身、背离了人心、背离了人的向善之心,它向人宣讲的是抽象的概念、空洞的道理,它要人做到的往往是不可企及的要求,它规定人去遵守的是一大堆违反身心发展的规训……德育因此而变得面目可憎。

《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是要在品德与社会生活合并的基础上,使我们的课程回归到人自身,回到儿童的生活,重新赋子它以应有的魅力。回归于人和回归于生活是同一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就是他的生活,没有离开生活的人,当然也不会有离开人的生活。我们在更多情况下讲回归生活,是因为这一提法避免导致人的抽象化,理解到每个人都是具体生活中的人。

如何释放《品德与社会》课程应有的魅力,我谈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吧,以供老师们评点,指正。

一、明确课程性质,认识课程价值。

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这门课的课程性质,通过教学活动努力实现其课程价值,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首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图中可见,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明确了它的位置,就能在理解教材和教学时注意上下前后的联系,避免重复与脱节。同时,这段话还从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的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它具体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首先看人文性。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教育是促进儿童发展的社会活动,儿童的发展包含生理、心理诸多方面,而本课程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这就是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也是本课程的方向。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课程属于新的德育课程。

再看综合性。在“课程目标”部分,总目标之下还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分目标。但实际上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关注多了,就获得了有关这事物的知识和能力。所以,这三方面是相互作用、共同提高,作为一个整体影响着个体发展的。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教学,也不能脱离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抽象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综合性也表现在课程内容部分。内容标准的每一条,几乎都包含了课程分目标的三个方面。如“我在成长”部分第8条“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其中,安全常识和安全意识是“知识”目标;自护自救是“能力”目标;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以“内容标准”实际上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内容化。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还表现为它集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于一身,课程内容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引自《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门课将德育学、人类学、社会科学融为一体,在课程价值上虽然具有多元性,但主导价值是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或掌握间接经验并非该课程的主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在自己主动进行道德构建,体验和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实现的。“内容标准”的每一条都很难说它纯粹属于某一学科,因为,它不是按照学科体系的知识点呈现的,它要尽可能地体现出知识学习、情感态度培养和行为能力养成融为一体的课程理念。因此,这门课程虽然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非常强的育德功能,这是我们实施这门课时要突出的重点。

二、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确保落实。

品德与社会课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这一特点。(这在前面,讲课程性质时我们已经详细谈过)品德与社会课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几个方面的分目标,但实际上这几个目标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关注多了,想办法去了解,就获得了有关这事物的知识和技能。在这过程中,儿童对这事物的兴趣、情感态度,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形成的各种习惯等几个目标的达成是同时进行的。而以前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有的时候是把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目标是割裂开来进行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过去的《思想品德》课和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日常的上课和听评课过程中,我发现我们老师在落实目标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目标落实不到位;二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随意性强。

根据课标要求,由于品德与社会要体现生活性和活动性,有的老师有时候只注意了活动的形式,而没有很好地把握活动的目标。

案例:一位老师上《不一样的你我他》这一课。该课以及该课所在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不相同;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这个目标很重要,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这一社会性)。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前面部分都做得非常好,通过学生根据同学的特点猜猜他是谁,让学生根据相同的圆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给相同的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等活动,由此扩展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外貌不同、性格不同、思维不同、审美不同、价值观不同,营造了很好的学习研讨氛围。然而,很遗憾老师没有在这氛围中继续深入引导学生探讨:“我们该怎样对待别人的不同?”这一目标话题。教学就此结束。像这种情况我认为是没有很好地落实目标,或是目标的落脚点没有找好。

其次,有的老师只是按照教师用书提供的活动照搬,根本就没有去想该活动设计的目的意义何在,只是为活动而活动。这里面有老师态度的问题。

那该如何来加强目标意识呢?结合教学,有以下五点要求,(仅供老师们参考):(1)了解课标,建立课标理念。(2)把握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弄清单元目标的落脚点。(3)备课的时候,可根据课标和单元的目标,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预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确定为教学目标。(4)教学中的活动首先要围绕目标来设定,活动实施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5)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新问题,老师要及时根据目标灵活处理。这样,既可以生成新目标及时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总之,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两次上《我是谁》一课。两次都设计了让学生上台来模拟生活中的不同角色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人在不同的环境是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权利和责任。在第一次上课时,老师让一部分学生上台表演,然后说:“请大家认真看,然后来评评谁表演得好?”。第二次教学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她是这样对学生说的:“他们在台上表演的时候是什么?”“演员”“你们这时候是什么角色?”“观众”观众有什么义务和责任呀?“认真看,尊重演员的劳动。”“好的按照你们说的去做”。很显然,老师第二次比第一次的目标意识强多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引导,每一个活动,甚至是组织教学环节都是紧扣目标来进行。

应该说目标不明确、目标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是我们走向新课程中所必然会遇到的。首先,与以往的社会课、品德课不同,我们的目标是多维的、综合的。其次,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我们教师再创造、再设计的自主权,再加之,我们的这门课程提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所以,不少教师反而有些把握不住教学目标了。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我们的教师的确有必要,而且需要认真负责地确立明确的目标意识。不是简单地读懂了教参文本上所提示的目标,而是要内化它。其次,明确目标是整个教学的导向。脱离目标,或者说目标落实得不够深刻,就必然无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学也必然会停留在浅表层次,无法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深化。

三、认真解读教材,创造性选择教学资源。

对教材的合理解读,对于我们上好《品德与社会》很关键。通过听评课发现,教师在理解教材和运用教材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的老师可能以前上过思想品德,比较容易把品德与社会课等同于以前的思品课来上。从教材的编写上看,思品教材是以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事例向学生讲明一个道理,学习一种精神,是启发学生对问题和人生进行思考。客观地说,所选材料存在滞后性,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而新课标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内容及呈现方式与过去的思品课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们都要认真学习教材,解读教材。实际上这也是学习课程标准,备课前必须要做的。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教材中的图和文字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收的对象和内容,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建构的一种示范,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再创造。

1、准确解读,领会教材的言外之意。

对于教材所呈现的一个个生活场景,我们必须要善于领会教材的“言外之意”,要读好教材,读懂那几幅生活图片背后的东西,而不是在我们教学中带领学生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地进行生活情景回顾。我们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教材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进入孩子们生活的路径,把我们带到门口,我们就应该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推开那扇门”走进孩子们生活,引导他们过更好的生活。那样,新教材贴近儿童生活的特点才算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与体现,进而转化为德育的实效。

案例:《品德与生活》一年级“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中,教材用两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有教师办公室、医务室、计算机房、实验室、校长室、教室、图书室等一旁的小兔贝贝说着:找一找,我们的学校还有哪些教室?除了教室,还有哪些办公室?很显然,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小伙伴们很快找到校园里各处地点。教学真的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吗?我们都知道,当上这节课的时候,孩子们对教室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体现得充分吗?

其实,仅仅找到这些地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完整的意思,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在新教材中,图画、照片等是教材主要“语言”形式,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如果说图画、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新教材的重要环节。

例如教材中没有呈现出来的厕所,知道厕所在哪里,是我们的学生一上学第一知晓的。但一年级的新生会上厕所吗?有谁推开那扇门指导他们会用、用好厕所里的设施呢?这里好像有一个盲区,学生生活中需要指导与关心的被我们所忽视。当我们“推开那扇门”进入孩子们的天地时,会发现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在那里有很好的体现。

记得看到过一个案例:一位教师留心观察了男孩们在厕所里的表现:有的孩子一进厕所门就开始尿,当蹒跚着走到小便池边时就要扯上裤子了;有的孩子不顾一切的站在一地污水里尿尿;有的孩子甚至边尿边玩,比谁的尿的高;有的孩子顺利的完成尿尿的工作拧开水龙头时溅了一身……注意到孩子们在厕所里表现出的“生活智慧”:为了站在干净的地方,有的孩子不惜往地面上尿,其结果是厕所里可站的地方越来越少;大便时,高年级的孩子往往先巡视一番,经过“比较与判断”,他们会有选择的找个档位,而低年级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往往急冲冲的冲进来,“就近入座”,也管不得干净与否了……

厕所在哪里,谁都会找到,关键是要推开厕所的那扇门,让孩子们真正地用好它。

面对阅览室,计算机房,面对操场,面对教材提供给我们的这些生活场景,推开那扇门,不管条件好或是差,不同学校的孩子总会有他们遇到的具体的、不同的问题。不管怎么样,我们的教学不能“点到为止”。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

比如在《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主题中,教材也呈现了一组学生日常生活熟悉的场景:可口的饭菜哪里来,清洁的环境谁打扫等等。课堂上教师如果没有领会教材的“言外之意”,仅仅让学生寻找、推测为我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各行各业的人们,学生是有足够的联想能力说出很多相关的人的。但仅仅是说说而已,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往往把这些发现当作一种智力游戏,而不是一种道德体验。

面对教材,要搞清楚教材给了我们那些信息,分别提示的是什么,要展开什么样的话题进行讨论。

例如,三上第37页中的“找找学校的变化”这个范例,就是想通过一个孩子的观察反映学校的发展变化,从而增加对学校的关心爱护。最后的观察小提示它的示范作用是提示我们要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通过自己的眼睛获得感性认识,并在发现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一份对校园的情感。而不是要我们的学生坐在班级里去回忆学校的面貌。

再如:在三上第三单元《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人》中第二个主题活动,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课题下,教材有一句话:“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这里就提示我们要在学生日常的生活中建立学生与他人的一种内在联系,从我们离不开他们的服务入手,感受人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回到主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关键词“离不开”,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让学生发现相关的人,更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这种“离不开”。

我们知道,“离不开”是一种体验,在学生的体验培养中既要有情感的投入,也要有思维的介入,情理交融才能使感悟深刻丰富。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就是学生自己思维的介入的话,那么我们还必须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人们的服务是他们生活所必需的。比如孩子们发现他们生活的小区有保安叔叔,可能孩子们每天经过他们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通过课堂教学的体验,孩子们清楚地感受到保安叔叔的辛勤工作为他们带来了什么的话,孩子们再经过保安叔叔时可能就就会投去会心笑了。这样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也就凸显出来了。就是说,这节课的重点并不在发现有多少人为我们提供的服务,而是在于发现背后的情感体验。

教材还给我们留有空间,它的表现形式大致分为提问、句子省略及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要结合教材,搞清楚留出空间的目的是什么,我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活动。

例如,三上第31页中画画学校中的最美的一角,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清楚,完成画不是目的,这不是一次纯粹的美术作业。而是通过寻找、发现的过程,倾注对学校爱的情感,释放孩子们对学校爱的独特感受。

2、合理利用教材,相机调整教学。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新的教材观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比如三下的教材,可以针对我们威海的具体情况,把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调整到暑假前的最后一部分,结合我们威海的旅游旺季,给学生一个最真切地生活体验。再如二下的第三单元《快乐的少先队员》在这一单元活动中,我们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时间,来安排最后一个主题单元“快乐的六一”的活动时间。

3、挖掘课程资源,有补充有超越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在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是体现课程开放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每次预设活动方案的时候应该反复斟酌的。

就拿三上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家庭》第六页调查资料卡来说吧。这个小调查目的在于调查访问妈妈、爸爸或者爷爷、奶奶等的兴趣爱好及职业等情况。通过调查结果和自己所熟悉的爸爸妈妈的生活相比较,有所发现、感悟以及生成一些问题。教材提供了一份资料卡,很简单。在指导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份调查提纲,进行取舍,还有哪些问题是你更感兴趣,更想了解的;哪些是我们根本没有兴趣去了解的,;还有哪些问题我可以设计得比教材上的还要好的;哪些又是我可以听取被调查人的建议,临时再补充再修改的。学生的权利得到了尊重,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快乐地设计有个性化的调查提纲。有的补充了一些问题,如“他们的生日是多少?我很想知道长辈希望自己的生日怎么过?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等等,调查内容更加充实丰富。这样个性化的调查提纲,使学生更愉快地参与调查,有了更多的发现,有了更多的感悟,也生成了更多的问题。

应该说现在教材的呈现形式和以前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在很多方面,让我们老师产生了困惑。特别是“怎么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中”,这是一个难点。这涉及到教师如何解读教材的问题。 我想有四点可供老师们参考。

第一,教材是范例,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和复制教材。特别是体验性活动,它具有很强的具体性、生活性和本土性。因此这就意味着,我们不是教教材,不是简单地备教材,而是回归到生活中,回到儿童的生活中。所以,解读教材时,需要教师的着眼点是儿童这个主体,关注儿童的生活体验。

第二,教材中的弹性空间,意味着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需要参与教材的意义建构。它也是我们尊重每个儿童独特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关注儿童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的表现。教材对儿童来说,是开放的和生成的。教材,不再仅是用过的旧物品,而是凝聚着儿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体现着儿童创造性的作品集。

第三,开放的课程资源,就是要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让学生快乐,受学生的欢迎;贴近学生的实际,灵活补充,处理教材,超越教材,让学生在教学中享受快乐,教学才有意义。

第四,教材和师生的关系,是一种意义关系,也是一种对话关系。教材文本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一起要面对的和思考的。教室中的儿童在分享教材中的儿童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也在激活着自己的思考,丰富着自己的认识。教室中的儿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提升。

四、课堂教学——师生的创意之作。

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作为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充分挖掘课堂的作用,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体现出品德课程的生活性、活动性、延展性、生成性等理念,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乐学”、“爱学”。

1、激活生活经验,有感悟有提升

鲁洁教授曾经指出:“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从生活出发,包括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困惑等。”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从生活出发的德育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德育的起点。” 新教材力求站在小学生的立场,展现用学生的眼睛看到的、心灵感受到的人、事、物,学生从教材中看到的是自己熟悉的生活,感受到的是同龄小伙伴的所思所想。教材与学生的距离缩短了,所以学生爱看爱读。需强调的是,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所以我们的教材依据的学生生活是常规下儿童的生活,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生活还是有区别的。学生是生活在特定的区域内的,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文化条件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千差万别。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寻找学生“生活中遭遇的、体验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自己“遭遇、体验”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

课程源于生活,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

教学案例1:《合理饮食》(一年级)

师:小朋友们,今天早上你吃了什么饭呀?

生1:我吃了三个包子,一碗豆腐脑。

生2:我吃的是油条、豆汁。

生3:我吃的是小米稀饭、炒菜椒,还有一点馒头。

师:你们认为谁吃的早饭最好?

生4:张鑫。因为他吃的多。

生5:王洋。他喝了豆汁,豆汁有营养。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一些事物的理解也处于表面层次。老师在备课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想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渗透有关营养学的知识,所以用常用的“好”来代替“有营养”等说法,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对“好”的理解与我们设想的不一样。在一年级学生的经验中,他们认为花钱多的早餐是好的,从饭店买来的早餐是好的,吃的多就是好的,还不会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认识早餐。

经过反思,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请看修改后的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今天早上你吃了什么饭呀?

生1:我吃的是炸油条。

师:还有什么?

生1:还有豆汁。

生2:我吃的大米饭。

师:只吃了大米饭吗?

生2:还有一块肉,一点青菜。

师:很好,好好吃早饭,身体才会这么棒!

生3:我吃的是面条。

孩子们各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饮食习惯。第一次设计的问题“你们认为谁吃的早餐最好”,无疑会引导孩子对不同的早餐进行比较,无意之中会助长在吃穿方面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第二次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让学生展示原原本本的生活,教师再相机引导。我们不是要求每一个孩子的早餐都喝牛奶、豆汁,吃鸡蛋,而是初步形成营养早餐的概念,认识早餐的重要性。

教学案例2:《我想和你做朋友》(一年级)

师:现在,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朋友见了面,应该怎样打招呼呢?朋友之间相互表示一下,好吗?

生1:你好!

生2:Hello!

生3:你好!(边说边和朋友握握手)

生4:还可以鞠躬。(边说边做动作)

……

老师提示:“朋友之间能不能拥抱一下?”

学生:哈哈哈!女同学和女同学,男同学和男同学才可以拥抱。

设计这个活动时,老师可能觉得“问好”“握手”等礼节太成人化,感受朋友在一起的快乐之后,大家来个拥抱,会使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但没想到经过幼儿园的教育,一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性别意识,男女同学之间不会再像幼儿园那样搂搂抱抱了。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地接受熏陶。

我想,如果教学能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特殊的生活世界,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用他们独有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的感受,那么,“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种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必将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必将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2、寓教育于活动,绽放生命活力。

一位外国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听到,我忘记了;我看到,我记住了;我动手,我理解了。”所以,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必须反映儿童的需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生活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品德与社会课活动化教学的特点。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中,老师应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课堂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案例1:一位教师在执教《时间的奥秘》一课时,在班上做了个小试验:刚刚上课的两分钟让学生“串珠子”,把散开的珠子串在一根线上,没向学生提任何要求,为了让学生彻底放松,老师还暂时离开了教室。时间很快过去了,有的学生串了,有的学生甚至一颗都没串,这时老师让学生记录下了第一次成绩。接着老师又给了学生两分钟时间,这次要求看谁串得最多,并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第二次成绩。第二次成绩出来后,学生串珠子的数量都比第一次要多。这样通过分析,学生自己就明确认识到不抓紧时间,学习效率就会低。

案例2:《规则在哪里》这一课,老师在课前和学生一起玩平时经常玩的游戏,再现生活活动情景,通过在游戏中找规则,从而引出家庭中的规则、学校生活中的规则、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最后得出生活处处有规则。通过游戏,也让学生感受到没有规则,游戏将无法进行,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根源在于主体与道德环境的积极的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构成的。严格起来说,课堂上的每时每刻师生都处于活动之中,有的是内部的思维活动,有的是外部的实践活动;有的是内心的体验活动,有的是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有的是个人的认知活动,有的是小组的合作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实际的接触,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在活动设计中,教师应注意几点:

其一、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动静交替。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性的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既要有教学游戏、角色表演、歌表演、练习等让学生动起来的活动,又要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讲授、欣赏、讨论、交流等让学生的身体静下来的活动。这时,学生的身体静下来了,但是他们的思维是在积极活动的。

教学案例:《我想和你做朋友》(一年级)

活动:和朋友一起玩

师:看到大家都在找朋友,和朋友在一起这么快乐,一些小动物也赶来了。它们想和大家一起找朋友。大家欢迎它们吗?

生:欢──迎!

师:看──他们来了!(戴头饰的同学出场)

生1:我是快乐的小猪。我喜欢唱歌、跳舞,我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喜欢我吗?

生2:我是调皮的小猴。我最喜欢画画,我想和大家做朋友。

……

师:我们一块儿做找朋友的游戏吧!

(游戏规则:大家围成圈站好,边唱边拍手,五位戴头饰的同学做“找朋友”的游戏。他们找到朋友后,把头饰交给朋友,让朋友再去找朋友。自己回到“快乐小屋”等待朋友。当快乐小屋内有两名同学后,可提示他们再去找新的朋友。朋友的范围不仅是同学,还可以是老师、家长。)

师:我的朋友是你的朋友,你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想做什么呢?

生3:我们想玩捉迷藏的游戏。

生4:我们想跳绳。

……

师:老师准备了大家喜欢的玩具,藏在你们的抽屉里,拿出来和朋友一起玩吧!

(学生一起玩小猫钓鱼、摆积木、跳皮筋、拼地图、照镜子等游戏。)

师:刚才,我看到大家在一起玩的很开心,能说说你们是怎么玩的吗?

生5:一个人玩完了,另一个人再玩。

其二、活动的设计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我们所理解的“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提出要求。尊重学生体现在课堂的每个环节,表现在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之中。

教学案例:《找长处》(二年级)

活动:小小闪光卡,连接你我他

师:刚才,我们为同学找到了那么多的优点,这里有几个小朋友已经做好的闪光卡,我们一起看一看。(学生观看实物投影)

师: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闪光卡?(学生制作、欣赏、送出闪光卡)

师:收到闪光卡的同学请举手,老师为你们高兴,因为有同学佩服你们,你们真得很棒!有没有同学收到了两张或两张以上呢?这位同学收到了这么多闪光卡,谈谈你现在的感受吧!(学生谈感受)

师:都有谁没有收到闪光卡?(几位同学不情愿地举起手)

师:没收到闪光卡的同学请站起来。他们身上难道没有优点吗?现在每个小组领一位同学回去,找找他的优点,为他制作一张精美的闪光卡。

没有收到闪光卡的同学,本来已经非常的难过了,现在还要在众人面前站起来,还要被分到一个个小组,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有个小女孩当时就哭了,最后拿到手的闪光卡没有任何的教育意义了。

其三、活动的设计要有梯度。

品德课是综合性的课程,教学目标在每一节课中也是综合的。为了达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老师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总的来说,一节课中的活动应该先易后难,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基础,后一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提高和升华。

教学案例:《我给妈妈过生日》(一年级)

师:老师认识一位想给妈妈过生日的孩子,可是他在为妈妈选择礼物时,遇到了困难,同学们能不能帮帮他?

生:能!(观看多媒体《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片段)。

师:大头儿子想送给妈妈一件特别的生日礼物,他应该送什么?

生1:珍珠项链。

生2:紫色的房子,紫色的衣服,因为妈妈喜欢紫色。

生3:一个大蛋糕。

……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家长的生日,杨杨的爸爸快过生日了,李金姝的爷爷快过生日了。在我们的家长过生日时,你想送给家长什么礼物?

生1:我用零花钱给妈妈买个大蛋糕。

生2:买点好吃的。

生3:让爸爸给妈妈买件新衣服。

这是一节课中的前后两个活动,前一个活动是帮助大头儿子选生日礼物,第二个活动是为自己的家长选生日礼物,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两个活动是重复的,没有难易区分,没有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感觉。

此外,在活动设计中,老师们还要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空间等。

3、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延展。

教材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每一个活动主题都围绕教材提示的内容展开,但不能拘泥于教材的内容。品德课倡导探究式、研讨式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发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像一张蜘蛛网一样,有中心,有主题,但四面八方都有一根线与周围的生活相联系,为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

案例:一位教师执教三年级《名字的故事》一课时,第一次上,老师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了“制作名片”“猜名字故事”“说名字故事”“家长讲名字的来历”等活动内容。活动结束之后,感觉整个教学过程太平淡,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各个情境中虽然积极活动,但体现不出思维过程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仍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经过反思,老师发现教学设计主要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我的名字”这一小点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扩展。

于是,在第二次上课时,老师修改了教学设计,整个活动围绕“小小姓名有学问”分两段展开。第一阶段,老师创设情境,引导每个学生都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然后引发学生思考,在听了这么多不同的名字后,想了解有关名字的哪些问题?学生结合本班同学的名字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老师加以整理,归纳出以下种类:1.姓是怎么来的?我国有多少个姓? 2.“名字”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3.每个名字后面有什么故事?等等,引导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第二阶段,用“小记者采访”“我的名字最精彩”“制作名片”“家长讲名字的故事”等不同的方式展示名字的故事。从活动的内容到活动的方式都是开放的,所以活动的展示也是多姿多彩的。有的把名字编成一首小诗,有的用艺术字来表现,有的编成了故事,还有的编成谜语请大家猜,充分表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小记者采访”名字故事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这样一段对话:

生1:我爸爸说,我是“学”字辈,他希望我学习时一学就会,所以给我起名“学会”。

小记者:什么是辈啊?

生1:就是一种排序……不对,不对,我说不出来。

师:谁知道?

生2:我们村里还多人都按“辈”起名字,有“守”字辈,有“连”字辈,还有“兴”字辈,还有好多。

师: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辈”吗?

生3:我不知道,回家后再问问爷爷。

由讲名字的故事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扩展到姓、名的研究上,是不是有点偏离了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其实不然,对姓、名的研究,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高,都主动地查找资料、请教家长,表现出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都强调这两门课程是综合课程,将品德教育与生活知识、社会知识、科学知识的学习融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和知识。

4、关注生成问题,展示思维碰撞。

合理利用教材,就要挖掘教材资源设计好教学过程,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使得教师不可能完全设计好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更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儿童的言语、行为、动作、想法、活动的结果和会产生的问题,这就使得课堂的实施过程具有了不确定性,上课富有创新性。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随机应变,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更密切地关注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

案例:四上第二单元《生活中讲规则》的教学,当老师和同学们正围绕“规则有什么用”这一话题开展课堂活动时,有一个可能是一向比较调皮的学生吧,小声地在下面说:“有规则一点也不好,课间休息时间那么短,排队打水喝,还没轮到我就上课了,一点都不好!”对这一突发的看似不和谐的小插曲,老师没有担心影响上课效果而漠然视之,而是马上抓住这一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进行疏导。老师是这样处理的,他走到这个小男孩的身旁,说:“我也发现了这一点,有的同学排队站了半天,可是还没轮到他上课铃就响了,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吗?”这个小男孩很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老师又说:“没关系,我们想听听你的想法!”他还是默不做声的站在那里,其他同学们都盯着他。老师这时并没有追问下去,而是马上把问题转向了全班,让全班同学围绕这个问题想想解决的办法。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同学们非常投入地参与到讨论中,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打水的同学一次少打一点,够喝就行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节约了用水。这时,老师又转向刚刚那个学生说:“你同意吗?这样相信课间时间大家都能打到水喝”他高兴地点了点头。老师这时适时引导:“刚才同学们商量的结果,其实也是我们制定的一个小规则,你说是吗?你会遵守吗?”“会!”他大声地回答到。全班同学都笑了,他也摸着脑袋笑了!这样处理这节课中生成的问题,不仅没有影响所谓的教学效果,相反,通过师生的沟通与交往,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了可能性。

“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生成问题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深入了解学生,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欢迎学生生成问题,会鼓励甚至帮助学生去生成。

五、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校 刘莉)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机不当。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2.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3.规则不明。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4.时间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5. 评价不全。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的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近“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2.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3.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4.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康德说过的这样一段话:“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的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诚如康德所说,道德是令人敬畏的,是它使人成为人。但同时我又认为,它如同我们头顶上的星空那样,也是迷人的。

鲁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最有魅力的课程中有这一样一段话,把它送给我们大家。做一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是幸福的,因为他享有的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最良善的情感!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门最有魅力的课程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