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爱新欢全文阅读:品德有效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52:57
品德有效教学时间:2008-02-26 21:48 来源: 作者: 点击:233次

目前,小学思品课教学很大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是处于从书本到书本的封闭式状态,干巴巴的道德说教,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师生都这么苦,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种状况,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因此,小学思品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或技术,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有效教学,就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验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
一、情境体验策略 
将情境教学引入思品课堂,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传授的方式趣味化;能够使学生的认识与情感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能够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知、情、意、行 的全面和谐发展。
1、创设生活情境
思想品德课首先是一门生活课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有道德的生活。只有当我们的思品教学劳劳地植根于社会这个大课堂,植根于生活这个大舞台时,我们的教育才能让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可爱。因此,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具体的事实入手,正确制定教学目标,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社会现实生活的背景材料,紧紧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人际关系等进行教学。 
我们可以开放思品课堂,通过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如组织学生去实地参观、采访有关厂矿,了解水电的用处。通过采访、调查,让生活中的“直接形象”通过第一信号系统印进学生的脑海,丰富学生的认识,触发情感体验。
我们也可以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将某些生活片断制成录象、录音,甚至做成课件,课堂上通过播发音乐、录象、课件等来再现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情感体验。如教学第三册《做有礼貌的小客人》一课,我们可以借助录象再现学生在外做小客人的情境,其中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常常被学生们所忽略的礼节,让学生们看后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借助各自原有的生活经验,对习以为常的“做客”行为进行评析,从而明白做小客人的礼仪。
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新问题时常常按照固有的习惯思维和方法思考。这种思维定势不利于人的道德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年龄特点、心理需求,在学生有了一定需要的动机时,根据学习内容巧妙地创设具有典型性、新颖性、探求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悬而未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大胆怀疑,从怀疑中获取新知识,从疑难中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思维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争论、辩论等方式自主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如教学第三册《不上当受骗》一课,教师通过放一段录象创设多维互动的问题情境:小明轻信坏人的话被人贩子骗上车,现在他该怎么办才能逃脱坏人的魔掌?扣人心弦的设疑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结合课本充分思考、想象、探索,并创造性地运用道德知识来分析面临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学生为小明想出许多脱离危险的办法,使学生的学习由吸收道德知识——储存——再现知识,变为探索道德知识——内化——外化为道德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创设活动情境
思品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教师还要使教学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行探索,自主地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推理、判断,选择道德行为,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如教学第十一册《助人为乐》一课,可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送温暖”活动;教完《保护环境》一课,可让学生当一回小小宣传员,向周围的人宣传科普知识,介绍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帮助人们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二、参与互动策略
皮亚杰的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思维的特点决定了获得知识要多动手,多实践操作,而不是注入式,死记硬背。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也认为,儿童仅仅接受他人的劝告或者是作为一个没有相互交流作答小组的一员,是绝不会引起道德发展的。可见,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在积极参与的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课堂教学不是让儿童静听、静观、静思,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应让学生由静态的分辨别人转变为动态的亲自参与体验。因此,思想品德的教学应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即活动性、参与性。
教学内容的参与性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创造性地把语言材料活化为生活情境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教学第五册《做班集体的主人》一课时,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改编成小品在课始表演,课文中的事例仿佛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教学目标、任务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动机,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使学生有兴奋和亲切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参与以下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的参与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为此,教师要改进、活化教学方法,实施媒体情境教学法、自然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灵活多变地引导学生参与听、说、唱、演、游等各种活动。例如教学第五册《爱护植物》一课时,在“巩固延伸,行为指导”环节中教师事先准备好泡沫塑料制成的“花坛”和各种五彩缤纷的绢花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花坛”里“种”上花草,比一比看谁布置的“花坛”最美丽。然后,再制作写有关爱护植物的标语牌插上去,老师一一为他们在自己的“作品”边拍照留影,最后,老师送全班同学一盆吊兰,让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来爱护植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会了爱护植物的方法,体验爱护植物的乐趣,保证了教学信息的最佳传递。
教学组织形式的参与性
为了加强学生对道德认识的体验,必须活化教学组织形式,在空间或时间上都应有一定的突破,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中身临其境,感知、实践,并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合作讨论;可组织学生到真实的情境现场进行教学,如在校园绿化区教学《爱护植物》,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小品比赛或汇报演出等等。
总之儿童是好动的,对儿童来说,活动是获得直接经验,锻炼能力的好机会,参与互动策略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信息、情感的交流,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三、反思评价策略
反思是对“过去”的思想和行为的重审。评价则是对过去和当前行为的分析判断,前者多为道德主体即学生个人,后者则个人和他人并重。反思与评价是思品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策略。反思大致有以下几种:
后果性反思。行为的后果、事件的后果往往会引起人的自觉反思,也是提出的“自然后果律”。往往是学生的所作所为本身教育了他自已。如东西不放在一定的地方,就会因寻找耽误了时间而迟到,由于不进行结果检验而导致数学题出错等,这些都可以引起后果性反思,教学中引导学生重温一下这些感受,正确的行为方式就会得到有力的强化。
参照性反思。这里指的参照是榜样人物参照和问题参照,换言之,也就是照镜子,找差距。参照性反思就是找坐标,以便校正自我的思想与行为标准。
经验性反思。经验性反思就是对规律的总结。让肯定的行为方式与否定的行为方式在头脑中进入一种程序式的储存状态,并不时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和迁移。
反思的形式在课堂上往往通过评价来加以落实。如辨析性评价,对榜样人物的分析赞扬,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体会,都离不开对后果的评价。因此可以说评价就是一种反思,反思需要评价。评价在操作中可细化为以下几种:
肯定与否定性评价:这一类在学习中使用较多,对事物、现象、观点表示自已的态度,或赞成或反对。也是一种判断性评价。这种评价对锻炼学生是非观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争议和商榷性评价:事实上,生活现象、社会现象在更多的时候不是用一个简单的对错就能评说清楚的,往往需要经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探讨,或者同一件事情在这个具体环境中是对的,在另一个环境中却是错的,还有些事物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一时还不能分清是非。争议与商榷性评价是增长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有力形式,也是激活学生思辩水平的一种方式。
自评与他评:评价从主体与对象的不同来讲,往往是评价自已也评价别人。针对自已反省,别人也受到启示;对他人的行为思想作评价,或欣赏、或批评,首先必须有自我认识的提高。自评和他评同时具有利已的利他的双重功效。
从上面的浅见中可以看出,这三项教学策略是一个构建,它们有时是平列的,有时是交叉的。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即坚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以学生的内在需要为依据,以学生的社会发展为目标来展开教学。这就是我们要构建有效教学策略的初衷和实践中得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