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英雄奖励:反腐倡廉是历代治国者关注的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2:33:15

反腐倡廉是历代治国者关注的课题

——学习《中国历代治国思想要览》心得

nygf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典籍中,治国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反腐倡廉又是历代有为的治国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历史上一些有为的治国者关于反腐倡廉的精辟论述,至今读起来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天下之大害莫如贪”。这是历代有为的治国者对贪污腐败严重危害的认识。春秋明相管仲认为:“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宋人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冯道传·序》中进一步解释道:“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清人唐甄在《潜书·富民》中则说得更清楚、更形象:“天下之大害莫如贪,该十百于重赋焉,穴墙而入者,不能发人之密藏;群刃而进者,不能夺人之田宅;御旅于途者,不能破人之家室;寇至诛焚者,不能穷山谷而遍四海……夫盗不尽人、寇不尽世、而民之毒于贪吏者,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他们把贪官污吏的危害列在重赋、小偷、强盗、拦路抢劫、烧杀抢掠之上。可见他们对贪污腐败危害的严重性是有深刻认识的,对贪污腐败也是深恶痛绝的。

 

“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这是历史上一些有为的治国者对贪污腐败成因中主观原因的分析。贞观十六年,唐太宗李世民曾对侍臣说;“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卿等宜思此语为鉴戒”(唐·吴兢《贞观政要·论贪鄙》)。明太祖朱元璋在审讯兵部侍郎王志“为勾补逃军事”受脏二十二万的案件时,听到王志“财利迷其心,虽君亲亦忘之”,“臣临刑方觉,悔不及矣”的陈述,联想到一些罪犯“临刑赴法,才方神魂仓皇,仰天伏地,张目四顾,甚矣哉”的景象,感慨到:“呜呼!财利之迷人,非正人君子至贤之士,不可得而免矣”(《大浩初编·谕官无所非为第四十三》)。财迷心窍,不到死时难觉悟,看来是古今贪污腐败犯罪的主要原因。身陷囹圄,也是贪污腐败者难以避免的结局。

 

注重廉政教育,先教育后惩治,是历代有为治国者非常重视的做法。这一点从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论贪鄙》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李世民平时经常对官员侍臣们谈及廉政问题,其中既分析贪污腐败成因,又晓以厉害。其谆谆教诲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如前所述,关于鱼鸟之喻的论述,就是对侍臣们的廉政教育。同时他还现身说法,把自己的所思所行讲给大臣们听,启发大臣们思考。如“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其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其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其用心之良苦,言辞之恳切,道理之深刻,可以想见。明太祖朱元璋的廉政教育更是到位,从他的《大诰初编·谕官无所非为第四十三》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百官既有日常教育,又有任前教育,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如“诸衙门官就任,朕尝开谕:无作非为,显尔祖宗,荣尔妻子,贵尔本身,以德助朕,为民造福,立名于天地间,千万年不朽,永为贤称。去后,曾几人依朕所谕?到任之际,掌钱谷者盗钱谷,掌刑名者出入刑名,使怨者不伸,枉者不理,致使衔冤无诉。纵然欲诉,下情不能上达……朕尝开谕之际,甚是明白,往往不依朕言,反自取祸,……呜呼!免何难哉,其不用心尔。”其心情之急迫,期望之殷切,情绪之激动,不难看出。清圣祖康熙也曾要求官吏“操守廉洁,念念从爱百姓起见,便为良吏,……凡贪污属吏,先当训诫之,若始终不悛,乃纠劾可也。”(清·朱方增《从政观法录》卷七)

 

严于律己,严辞拒贿,是历代有为的治国者崇尚的做法。东汉贤臣杨震曾经推荐保举过不少贤才做官。一次他本人调迁赴任途中“道经昌邑,故所举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汉书·杨震传》)。有口皆碑的北宋清官包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醇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以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宋史·包拯传》)。可见他们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子孙的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他们能够如此,在于他们对送礼行贿者有着透彻的分析。明朝清官海瑞在《禁馈送告示》中说:“粮里长各色人等每每送薪送菜,禁不能止。穷诘所以,盖沿袭旧日风,今日视为常事。且尔等名为奉承官府,意实有所希求。谓之意有希求者,盖亿官府不宜反面,而今少献殷勤,他日禀公事、取私债、多科钱粮、占人便宜,得以肆行无忌也。”并明确宣布:“今后凡有送薪送菜入县门者,以财嘱论罪。”海瑞的一番分析和宣言,既指出了送礼行贿的根源,又表明了严词拒贿,严惩行贿的态度。如此律己、律人,腐败岂有不除,廉政岂有不兴之理?

 

治贪之道,必渐之以风,这是历代治国者有所作为的一条成功经验。他们都非常重视端本清源,养成良好风气。清代唐甄在《潜书·富民》中针对一贪一廉两种官吏在世俗中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反贪倡廉的难度。强调“治贪之道,赏之不劝,杀之不畏,必渐之以风。”他说:“今之为吏者,一袭之裘,值二三百金,其他锦绣视此矣;优人之饰,必数千金,其他玩物视此矣;金盏、银罂、珠玉、珊瑚、奇巧之器,不可胜计。若是者,谓之能吏,市人幕之,乡党尊之,教子弟者劝之;有为吏而廉者,出无舆、食无肉、衣无裘、谓之无能,市人贱之,乡党笑之,教子弟者戒之。盖贪之锢人心也甚矣!”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社会上“笑廉不笑贪”的不正之风及反贪倡廉的难度。他还强调由于上行下效的缘故,要特别注重人君的表率作用。他说:“人君能俭,则百官化之,庶民化之,于是官不扰民,民不伤财,……可使菽粟如水火,金钱如土壤,而天下大治。”康熙皇帝作为文治武功都有所建树的一代君主,也非常重视端本澄源,要求大臣为小臣之表率。《康熙实录》卷十九记载着他的一段上谕:“遍谕诸臣曰:朝廷致治,唯在端本清源,要求大臣为小臣之表率,京官乃外吏之观型,大法则小廉,源清则流洁,此从来之不易之理,如大臣果能精白乃心,恪遵法纪,勤修职业,公尔忘私,小臣自有所顾畏,不敢妄行。”这里也强调了表率作用对风气养成的影响。

 

反腐倡廉,必须依法严惩贪官,这是历代有为治国者的重要主张。封建时代官官相护,惩治贪官谈何容易。历代有为的治国者对此感慨颇多,也不乏主张严惩、态度坚决的人物。包拯在《择官》中说道:“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擿发,无日无之,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欲乞今后应臣僚犯赃抵罪,不从轻贷,并依条施行,纵遇大赦,更不录用,或所犯若轻者,只得授副使上佐,如此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惧矣。”形象透彻地说明了对贪官放纵的危害、严惩的效果。清代蒋赫德有一段更生动、更具体的描述:“察吏乃可安民,除害乃可兴利。今百姓大害,莫甚于贪官蠹吏。惩治之法,惟恃督抚纠劾,以其确知属吏之贤不肖也。近每见各督抚弹章,指事列款,赃迹累累;及奉旨勘谳,计赃科罪,不及十之二三。不曰‘事属子虚’,则曰‘衙役作弊’。即坐衙役者,又多引杂犯律例,听其赎免,何所惩惮而不肆行其志乎?其始官胥朋比,虐取瓜分;事败,官嫁名于吏以觊燃灰,吏假赀于官以成展脱。究之官吏优游,两获无恙,纠劾虽行,竟成故事。请严饬各督抚,纠劾勘谳覆奏时,必全述原参疏语,某款不实,或开报虚构,或承问故纵,穷源质讯,是非不容并立。实系衙役诈骗,按律坐以应得之罪,不许折赎,则贪蠹清而民苏矣”(《清史稿·蒋赫德传》)。把当时官官相护,互相包庇、互相开脱的丑恶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明了追根纠底,是非分明,依法严惩,不许折赎的坚决态度。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教科书,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秀文化遗产。在反腐倡廉这一课题上,古代有为治国者的精辟论述和独到见解以及他们在反腐倡廉方面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虽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们不可能真正彻底地实践自己的主张,成为世人的楷模,但是,鉴古以知今,借古以为今,“古为今用”,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更透彻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给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认真从古代文化典籍中吸取精华,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3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