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梦的歌词:美学心得0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3:34:31

美学心得(1-100) 罗国正 (2010年10月整理、修改)      很多朋友想了解我的美学思想,是产生这文稿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我读美学书时在书边写下当时的思考和平时对美学问题的一些看法的记录,以及我和一些朋友关于美的谈话、我所写的文章里关于美的问题的一些理解。现将其中一部分整理、摘录出来,并作了一些修改。我在这里不作分类了,就按其自然发生的次序,将其逐一编出来。内容也不算少,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每集用几千字在互联网上登出,也要连续登很多集。应该说,越后登出的越深奥些,因为,我的认识,也在不断学习中深化,心得也在自然深化些。我相信,读者在这里面一定能找到有益的东西。  1、  美的本质在生命里或本能地、或自觉地走向自由的过程中,是由审美对象引起审美主体的感觉内的快感;是生命向着自由方向发展中的感情愉快的现象。 2、生命的进化,生命内在结构的变化,储存在生命大脑里的信息变化,观念的变化,也使生命的美的感觉、美的观念在变化,这里既有一代代的生命的渐变与突变,也有生命个体本身从幼至老;从无知到有知,从健康到病老等变化。这过程的美的感觉,美的观念,可以用二十七维时空美学来解释。 3、 将艺术作为修炼自己的性情、感受为先,还是以表现出来与大家共享为先,或只取其中一种,或只是作为谋生的手段,人们可以据此来判断艺术家当时的状态。 4、用符号来解释美、解释人类的活动,使我感到这种解释太单薄、太浮面、不够质感,没有根,没有气场感和渗人肺腑的穿透力。美感不单具有符号、信息的力量,还有物质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还有气场感。 5、 有了信念和主心骨的人,他们在接收信息、知识时,会本能地和自觉地筛选信息、知识。所以这些人讲话、写文章纯度高。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提炼,纯度更高。再往高走,则进入哲学或美学的思维。这种思维,可以称为思维的思维。继续提炼,那纯度就更高了,便会全面进入到哲人的语境。这是人提高思维境界的一条重要途径。而没有信念、没有脊梁的人,其思维常带有很多垃圾。 6、审美沟通及其要素,这里值得研究,概念和程序、本能和自觉等?! 7、人类要根据美的感受、美学原理来设计现有的生活,和设计实现更大自由后的美好生活。 8、生活中的美有显性和隐性,要善于用二十七维时空观来分析、研究。 9、 跳跃过很多基础环节去谈美学,很容易使美学成了空中楼阁。 (基础不容忽视,如:经济基础......。)10、本能地感觉到美,是审美的基础。 11、何为“圆满的形态”?凡是事物都有开端和结尾。按杜威的说法,则都上升为审美层面。 12、审美体验和艺术创作常常要求审美主体和创作主体在瞬间里把握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时体能和心灵在刹那间的和谐配合、建构,使人有强度和深度的体验,其气场突然爆发扩大,会影响周围的人群和空间,其能量长久相留,并接通远景。这种现象需要用二十七维时空理念来解构。 13、文化断裂会引起审美的断裂。 14、气场分五行,影响着人体,影响着人的感觉。相生之气与相克之气对审美的影响非常之大。最先进的审美观念,有很多迷团。需要求助中医的实践和理念。这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之一。如果人的观念,因社会意识和集团意识强化,令自己的审美观念带有固执的定势,与自然的、自己人体的、周边的气场相冲,这样,生活和工作就很难美好、五行的色、五行的气在美学的意义,要有定性、定量的判断,要知道五行的平衡与和谐。         15、当然,打破平衡也有非对称的美,但应是可控的,而不是疯狂的。           16、形象对人的能量启动常比抽象的来得快,如练武的人,看到影视的武术形象时,内在的气场很易起动,即时提升自己的活力并想活动;书法家看到甚佳的书法真迹,就想临摹,并迅速获得审美对象的能量;练密宗气功的人听到咒语等;又如一般人见到美女、美男,即时提起了精神等。           17、五禽戏(操或气功)与原始舞蹈,与巫的跳神之类与五行气场有关。这里的审美与人的生命力、气场有联系。               18、一般的形象敏感与专业形象敏感,本能对形象敏感与经过学习训练后的形象敏感,要分清楚。              19、庸俗的、低级的、不分善恶的功利,与追求真、善、美,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的功利不同。美学在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           20、审美的基因!是可以从宇宙所有生命的角度去探讨生命内在的呐喊,探讨美在生命里的共同规律,起码是有情生命里的共同规律。           21、同一符号,不同的人去表现、朗读、书写,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其含意、气场、物理效果、心理内涵、生理反应都不同。所以用符号来表达,很容易使人感到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化了。而事实上,人们面对的往往不是千篇一律的印刷品,而是活生生的、充满情感倾向的,有质感的现实。我曾经开玩笑地对朋友说:当你抱着你那美丽的情人在欣赏着她的美丽时,不会感到是抱着个符号,你的情人也绝不赞成说她是个符号。所以,符号只能说明了一方面的问题。           22、媒介的不断演变,推动着审美文化的发展,留下了二十七维时空的故事。           23、符号与现实的对等,是抽象了的对等,象实物与影的对等,符号与虚假感是有联系的。         24、符码也具有二十七维性。         25、符号进入具体人的大脑,编成了有个性的符码,再将符码变成作品,这个过程,又打上自己身心的烙印,这里就有二十七维时空美学。           26、二十七维时空反映在美学上是对现实的超越。例如:叙述的时间序列,必然的逻辑关系,指向未来的目标等等。             27、影像来源于真实,又超越了真实,是一种虚拟的形象真实。这种事实本身又建立了影像自身的真实。这里就有二十七维时空美学的原理。现实时空、影像时空、心理时空、在未来再现的时空等。           28、审美过程对有的审美者来讲,是可以满足知道迷底的欲望,随着对审美符号的不断接触,逐步知道审美对象的编码,从而获得审美享受。所以,一件好的艺术品放在家中,在潜移默化中,或在临摹中,日积月累地去解码,去享受这过程,这也是艺术的重要魅力之一。           29、自然符号与历史故事联系在一起后,成了意味深长的符码后,就可以有二十七维的永恒演绎。           30、当人们从衣、食、住、行中彻底解放出来之时,则审美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反过来又以较美的标准来改善衣、食、住、行,并实现人生态度的超越,并追求心灵的美、精神上的享受。
31、不懂得运用美的规律来建设、创造的人,是不及格的,更不能当领导者。
32、运用技术手段,形成和构建新事物,必须掌握二十七维时空的技术审美符码的能力,会让世界增加美好。这样,子孙后代可以享受到当代人的更多造福。如果完全没有这样的能力,很容易是留下一大堆垃圾给后人。当代人,可以从历史的重要文物中得到启示。
33、过分强调审美的作用,会增加产品的成本,有时甚至适得其反,产品显得花巧,不切实际,而使人失去美感。
34、审美过分地强调符号,就会出现只有审美的真实幻觉,没有真实的真实。
35、水瓜壳画的创作,常具有瞬间性、超越性、一次性、偶然性、必然性、神秘性、顿悟性等集合。
36、现实中,并非不是悲剧,就是喜剧,而是有第三种剧,是美剧。美剧是没有荒谬,合情合理欢乐,没有人将美好的东西撕毁,而是很多人保护这美好的欢乐。或是在无喜无悲中,以平稳的状态来阐释着生命的意义,显示出艺术魅力,传播着美的理念,现实生活也告诉我们,人不是一定处在非喜则悲的两极状态,而是有人常处在平稳的正常状态。
37、阴阳二气,隐显二性,有虚有实,亦是亦非,患得患失,是平衡,是互补相生,还是斗争、失调,或此消彼长,这里就有二十七维时空审美的结构性思考,绘画时是下笔还是留白?用强劲还是使阴力?被垄断的舞台只有出现那种的角色,而不能垄断的网络会用相反的角色来补充。如此等等。
38、阴阳主要处于斗争状态,就是矛盾;阴阳主要处于相生状态,就是和谐。常态是既有斗争又有相生的立体运动之中。要正确分析阴阳在具体事物中的表现,较理想的方法就是用二十七维时空观。有时阴在台上,阳在台下;有时阳在台上,阴在台下。常见是台上台下互有阴阳。太极图,一阴一阳为之道,是大智慧。有的美是阴,有的美是阳;有的丑是阴,有的丑的阳。所以,美感、审美、设计、创作的理念,可从以上的论述中使之条理清晰。
39、他们脑袋里的信息,绝大部分是青年时的,那时记忆力特别好。现在他们老了,记忆力又特别差,时代又飞速变化,他们在观念上又抗拒新信息,这样就非常明显地分出不同时代的人的观念。但人的本性,是基本不变的。其实,不同时代的人,不同的人,大脑结构差不多,但大脑里的信息、符号却差别很大。世界上信息最稳定地反映在一代代人的脑袋里,是西藏、青海修炼密宗的人。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值得感悟的问题。轮回的感觉,同这个问题有非常大的关系。
40、好的美学教人从表象知识开始,逐步进入甚深密的境界、修成正果,则是真人。
41、审美有一种自动调节功能。审美热情、审美疲劳等,都是反映出审美的调节功能。审美自动调节功能,既反映在人的生理上,也反映在心理上;既反映在个人身上,也反映在社会上。例如,被垄断的舞台反复出现那单一的角色,不能垄断的地方,就以多种形式来出现其他类型的角色,以实现人的审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42、审美的单一性和多样性,是互补的。虽然文化艺术从总体上是丰富多彩为好,但人类的文化生活,在特定的领域,特定的内容、特定的项目上,从习惯、信念、生理和心理等上,都要求审美的固定、稳定、单一、纯洁。例如:升国旗的仪式,是不能天天创新的;每天练那套一百零八式的太极拳,选的地点、方向、每个动作、意念,都要求相对非常稳定的。所以,创新与保守,都要恰当,才有美感,两者都有其妙用,不可偏废。
43、“活着,象畜生一样活着”的人,一旦画起水瓜壳画,立即找回了人的尊严的感觉。
44、如果说20世纪出现的现代艺术存在着以反传统、反艺术、反审美等悖逆关系来确立自己的话,那么,水瓜壳画则是在既肯定传统艺术,又肯定现代艺术中,找到与它们的对应面,而确立了自己。因为它们都是惭悟的艺术,而自己是顿悟的艺术。从而在艺术领域、以至向整个社会提供了新的语境元素。
45、画水瓜壳画可以将潜藏在人的基因里那千百万年对美的梦唤醒!
46、人对极品家居的想象,可以综合地唤醒审美的潜能。而这种想象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在修改、在变化。
47、全球商品化,带出审美全球化的热潮。审美象喜玛拉雅山顶的雪峰,纯洁又崇高的冰块,融化后进入人的血液,流入五脏六腑,渗透到眼、耳、鼻、舌、指甲、毛孔,渗透到生活的一切之中,并在人的心灵扎根。
48、全球泛审美化,主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人本身就有审美的潜能,一旦激化,就可以从客体中找到审美元素;二是审美要求强烈并普遍化后,就要求美学家、艺术家、商品生产者等,从观念到技能、从设计到创造要进入更高的水平。形成审美的相关系列,要在高层次上运动。
49、真情、隐情、无情,以及在感情的出租、转让上,要正确判断,或艺术表达。这都是考察进入了二十七维时空的审美功力。
50、水瓜壳画,甚至顿悟艺术的诞生,将成为组建新时代语境的元素,要全面理解新时代,就不能离开这种艺术的语境。
51、分析语境、认识审美语境,比较好还是用二十七维时空观。
52、个人语境、家庭语境、地方语境、集团语境、民族语境、国家语境、洲际语境、全球语境,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语境,最终要用人性化的语境来联系、统一。
53、顿悟艺术既打破传统的审美惯例的同时,又将丰富和发展审美惯例。
54、古代语境走向现代语境,语境开放必然导致语境交融。这都显示出具有二十七维时空美学的特点,都证明了语境具有显性和隐性,语境的返回能力和语境的超前能力,是伟大的艺术家在作品中常有的表现。
55、水瓜壳画既有语境交融的表象,又有令人回到当时语境的体验。
56、审美对象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中,有新的显性内容,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隐性内容。这也使审美鉴赏在不同年代对特定文化、文物的内容和形质的价值具体化。
57、有时商家对艺术品的认知比艺术家和鉴赏家还多,因为一件艺术品放在商店,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卖掉,而又有很多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买家来看,并作出评价,能卖贵重艺术品的商家本身也有鉴赏能力,进货前还请专家鉴定,可以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所以,其认知会比较全面、深入。
58、只有优秀的、非常有创意的作品才更容易对人的既定思维结构产生冲击,使人的思想作出调整。而一般的作品往往对人的思想的突变作用或加固人们原来的思维定势,影响不大。
59、美的感觉是生命在追求生存、生活中在基因里进化中逐步形成,从感觉、从形象等等中逐步确定有利的、愉快的为美。从一开始就与利益有关,并逐步发展成概念,再因利益而形成理论。
60、对大自然产生美感,是人的对应自我存在感和一代代人千百万年积累的感觉已形成基因适应的一种反映,是在大自然与自己的参照中,感到的一种实在。同时是大自然的气场、气息、符号与自己的气场、气息、符号的契合。本来就是一体,而又感到部分与整体的和谐的美感。61、排遣掉个人的功利和偏见,而进行审美,其实质是进入了“类本质的功利”。是脱俗的、稀有的,既精微又伟大的、并非常清纯的、愉快的最高精神境界的一种“大功利”。哲学家、美学家并将这种一般人难感受到、理解到的审美写出来,并想成为流芳万世的理论,这本身就太功利了!难逃我的法眼。不管动机如何?但从人类根本利益来讲,这亦值得赞赏和歌颂的。 62、自由就是人的最基本、最大的利益。 63、我们的艺术品在哪里,人们的注意力就在哪里!我们的文章在哪里,就有美好的心跟到哪里! 64、如果不能本能地或自觉地、甚至不善于地对生存、利益、自由等重大问题作出自己的反应和追求,这样的生命个体、物种就会在现实中被不断地减弱,甚至消亡。相反的就会不断地壮大,生存得越来越美好。生命的审美能力是在为生存、利益、自由的追求中发展。生命甚至发展到不用太多的分析,单凭感觉、只是对美的本能反应,就知道那里是自己可找到生存、利益、自由的地方,就往那里走,这就是所谓的“灵性”。这是审美的力量、审美的本质。因为没有这种反应,这种“精神的生存”,早已灭绝了,只能剩下存有这种“灵性”的生命。 65、艺术不能等同于美。后现代艺术所表现的晕眩、破碎、丑恶,当人们能感受到这些时,心里显得不舒畅,证明人的良心未泯,对美好的追求还存在。从而促使人们珍惜其对应面是愉快、完整、美善,唤起审美的觉醒。如果对后现代艺术的东西,已经麻木,甚至变态地将晕眩、破碎、丑恶视为值得追求、珍惜和收藏的感觉,那就是真正的可怕所在。 66、后现代艺术对商品化的时代所导致审美的过度,而使人经常出现审美疲劳,对美表示冷漠、麻木,同时表现出强烈的反叛后。去追求“丑”,使以前用情感去体验的艺术品,变成要用意识、智慧去审视艺术品。这就非常象一些平民的、经验丰富的老嫖客,在一群妓女之中,找相对丑的妓女,因为这些妓女相对没有被那么多人摧残,还残留着健康的感觉。后现代艺术的选择,就成了理智的选择,而不是情感的选择,是由理智进入感觉的过程,与达官贵人的绝少数去享用典雅美而形成对照。但后现代艺术所反映的思想尝试,是可匹敌其它艺术。 67、后现代艺术将丑处于显性,将美处于隐性。人们可以从丑之中,寻找、联想、猜测出其相对应的面——美。这就是二十七维时空美学的一种基本功。 68、从爱好入手,唤起人的热情,是提高审美水平的切入点。 69、水瓜壳画打破了艺术的原有等级秩序,结束了艺术在根本上排斥大众的传统。 70、用来审美的产品在生产出来之前,已在设计者脑海里酝酿,在心里已经得到了欣赏,才设计出来,并在生产过程中被生产者连续地欣赏,成了产品后,又在商店上得到顾客的欣赏后,产品被买回家后,全家人在欣赏。得到很多买客欣赏后,因利润关系,厂家认定这是优秀的产品,为满足市场,进行大量生产,成了时尚产品。渐渐地,人们对此产品麻木,使人审美疲劳。另一方面,有些这样的产品,由于用料名贵,制造难度高,价格奇贵,所以,不可能广泛流行,常保持着美的光环。 71、在过去思想禁固的时期,一些顽皮的中小学男生,用难听、丑恶的语言去不断地笑骂女生,就是以相反的方式来表达着爱慕。这也反映出二十七维时空美学的原理,有点象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 72、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对象,是不可以完成所有角度的审美;也不可能处于任何时空里进行审美。任何审美主体只能完成部分的审美。伟大的艺术作品,在于无论何时何地何角度都在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73、隐含读者的概念,带有二十七维时空中的显性与隐性的意味。 74、作品的误创与读者的误读,常常发生。作者的愿意与表述的误差,因为很多东西是难以言传,更难以刻画。读者怎可全知作者的心。加上心是无法完全表达;再加上时空的距离和自己没有亲身的体验感受,误读是不可避免的。作者心中的“真”与作品的误创,到后来读者的误读,以及作品的内涵与外延的扩展等等,就出现二十七维时空的审美关系。 75、误读、误解也包含创作,同时也提醒作者本人今后的创作。可惜很多作者已作古,但后人也在这里得到启发,产生一些作品类型,引起很多误读的作品,有时,这也是有部分作者原意见到的现象之一。 76、创作主体将作品什么内容处于显性,什么内容处于隐性,这也显示了当时社会背景、政治气氛、艺术标准、以及道德、人格、艺术水平等一系列问题。 77、艺术在不断形象地、或抽象地提醒世人,人间任何领域都有“区隔”的,只接受买对了“票”的人,或控制着“区隔”的人。或由控制“区隔”的人邀请。其余的人,既无戏做,也没有戏看。“区隔”内的人,又分台前幕后,台上台下,排好座次。假戏真做,真戏假做,假戏假做,真戏真做,以为很有意思,兴奋到不知生命和精力耗去。未能入场的拼命想入场,入了场的,有的想逃离现场,使得艺术与审美神神秘秘,患得患失。 78、文化的保存与消亡在二十七维时空中不断演进,艺术经典是一种保存的力量,也是演进的底气。 79、当代文化艺术使人感到更强的时空性,如电台、电视、电脑、手机的文化信号、符号等等,所以需二十七维时空美学来解释这些现象。 80、精英文化对未来指向很强;主流文化强调当下的控制;大众文化多是即时的娱乐、休闲,加市场运作。 81、二十七维时空美学理论中的显性与隐性说明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对任何审美对象的内容无遗地全部把握,也就是说,任何的艺术批评,都留有商榷的余地,而反对理论独裁。 82、感情与理性象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夫妻,如果没有感情的理性就象机器人一样。而审美是使感情不迷失理性,又使理性不是机械的,电脑程式化的,而是充满人性的,有着爱的。 83、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这是审美的两个途径,不可偏废。 84、“场”不但可以扩散,还能聚集。 85、全体的分解,也难以得到所有的部分。一旦分解,有些部分就消失。 86、兴趣转移,加儒、释、道修炼。从心理上的注意力转移,到体内能量的升华。 87、性是本能的一种,还有很多本能在起作用。 88、不是所有的梦都不戴假面具的,只有童年的梦较少假面具,这里当然不包括是在做戴着假面具的梦。但有时也包括在做戴着假面具的梦。 89、同类型的物质力量和信号及未来发展态势与特定的人相联系。有些人的大脑会提前感知,会有图像或其它预兆。有直接的感知,也有间接感知。例如:中国人分五行,水和钱是属同一类,梦见水浸屋,不久就获得公司的大分红等;听见钱鼠叫,结果就收到一批钱财等。这些不能只作为迷信来简单否定,需要深入研究,这里有深奥的学问。 90、类的经验沉淀须要艺术的唤起,进入境界的高层常在气场的呵护中诞生。 91、事实上,很多艺术家是有更丰富的乐趣。 92、应该是艺术家的个性在艺术品中展现的同时,又表达某种人类的共性,并有机地和谐统一。 93、对含糊的问题不要绝对化,有概率问题。含糊不清本身也包含着真实,即含糊这事实。 94、外在美的存在,包含着人类的偏爱,这种偏爱是以人类的生理结构为基础,和经历、习惯形成的感受。 95、对事物属性的认识不等于美。 96、大脑内部的分工,长期学习、生活、工作的积累和产生的习惯及引起本能的、自然的反应,还有不同目的的自觉反应等等。这都不能说完全是人为的分工。应该说,有人为分工的部分,也有不是人为分工的部分。这样,才能完整地解释审美现象。
97、从某一角度看,没有根本区别;从另一角度看,则有根本区别。
98、专业化是使之与一般经验分别的重要途径之一。
99、美感应先于艺术;没有美感就没有艺术。有感觉的存在,才有可能有美感的存在。
100、艺术不只是表现,有时是内在修炼的附带产物。例如,有些人为练功而写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