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和林殊相认是哪集:寻找那些写入教育史的名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29:10
徐启建
谁能经受得住岁月的无情沉淀?
谁将最终进入我们这个国家的教育历史?
每年采访都会结识成百上千的校长,而在每一次的热闹和喧嚣之后,夜深人静之时,在我的内心深处常常冒出一些看似宏大的问题。
问题宏大得似乎不着边际,但它确实和我内心的焦灼息息相关:在《现代校长》周刊这样的部门,校长们作为最大最可能的教育家群体,我们有发现未来教育家的天然使命,我们不能辱没我们的这种使命。这种姿态不是一种高调,而是完成我们自身职业成就感的不二选择。
在天然使命之下,我们经历着寻找的过程,走南闯北,纵贯东西。有人说,过程是一种快乐。但在很多时候,过程也是一种煎熬。我们不断地希望,然后失望。我们不断地失望,然后又不断地希望。我们既享受着发现希望的欣喜,也承受着失望的悲伤。
一年是时间的一个小小驿站,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艰辛寻找之后,我们希望做一个小小的盘整和休息。在这个盘整和休息的间隙,我们希望展示我们的收获,也就此为我们寻找未来教育家和教育史人物的路途竖立一块路标。在这些将持续下去的路标中,我们希望能节省教育历史记录者的精力,为他们提供一条捷径。
从2009年3月1日开始,我们这个《现代校长》周刊的新团队已经工作了整整9个月,这次梳理的又是2009年的寻找,所以我们在我们的这块路标上刻下了9个校长的名字:
李升勇,一个回到教育原点思考教育,在并不富饶的土壤中却培植出教育大风景的校长;
刘堃,与新课改一见钟情,执著于新课改,最早参与新课改,并丰收于新课改的校长;
宋戈,珍视每一个孩子背后的潜能,争取每一个孩子到达人生最佳位置的校长;
曹伦华,胸怀天下,把孩子放到“世界”这个大文化背景下去进行教育打造的校长;
陶月梅,传承鲁迅衣钵,对鲁迅思想中的教育宝藏充分发掘,努力“立人”的校长;
黄敏,以真情立校,以享受教育为主旨,把学校变成了一个快乐的家的校长;
李慧军,针对教育弊端,提倡“适度教育”,反对教育过度,希望提升教育不及的校长;
王俊,用“两类结构”高效课堂模式希望为素质教育提供更大空间的校长;
张斌利,一个在异常贫瘠的土地上却仍然不断探索积极教育等前沿理念的校长。
与众多的人物评选考虑政治、地域、学段等的平衡不同,我们评选他们没有各种“平衡”,我们的唯一标准就是“专业眼光”。所以9个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我们最真实的收获,这些名字打动了我们,我们也希望它能打动你们。
我们希望这9个名字,每一个名字都能进入我们的教育史;我们也希望这9个名字,每一个名字都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发酵,影响和促进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他们是2009年进入我们视野的教育界不能不关注的9种办学实践,而在事实上,他们也充当了教育引领者的角色:9个名字中的每一个和它所代表的学校,在2009年里都接受了至少上千名的教育考察者和学习者。
当然,在面对教育这个遥无边际的大海时,我们的确也有望洋兴叹的自卑,我们的网太小,覆盖整个大海无疑是一种奢望,所以我们只能在我们的网里进行精心选择,而无暇顾及更多。我们的收获也只能代表我们的收获,而不是整个教育界的收获。但我们仍然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和组织变成我们网线,织成我们越来越大的网,来给我们的教育史一年年地大浪淘沙,竖立小小的路标。感谢参与此次评选的专家和读者朋友们,《现代校长》周刊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你们的支持。
2009年已经过去,我们在它的时间路标上恭恭敬敬地刻上了9个人的名字;2010年已然来临,我们将在它的时间路标上又刻上谁的名字?
我们期待着。大家期待着。也许,教育史也在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