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断丝怎么取出来:西南联大:不朽的教育史上奇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43:31
不朽的教育史上奇迹:西南联大
作者:狐言无忌 提交日期:2006-4-29 13:54:00 1937年,抗战爆发,仇寇肆狂,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学子辞却五朝宫阙,长途跋涉,暂驻于衡山湘水,复又寄居春城,笳吹弦诵,悠悠八载。

韶光易逝,岁月催老。时间指针从20世纪匆匆划过,染白了多少青春年少的鬓发,刻涂了多少稚嫩脸容的皱纹。65年后,三百名耄耋老者汇聚北大,缅怀散落于20世纪的美好的青春年华,也追怀洋溢于西南边陲的书生意气。

11月1日,西南联合大学65周年纪念大会设址北大英杰对外交流中心,广聚联大校友,集会志庆。朱光亚、彭佩云、王汉斌等著名校友也到会与昔日同窗相聚。久别重逢,情何以堪!会上,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师生和联大老校友约700人一同高歌联大校歌,堪称一时盛事。   西南联大,这所只有8年多历史的大学,其实体早已不复存在,但其声名广播海内,影响至深至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堪当“人才摇篮、民主堡垒”之称号。

联大自1937年长沙建校,至1946年以三校复原而告终,在校学生不过8000人,毕业生3800人,却培养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8位中科院院士、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在中国教育史上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西南联大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如晦的风雨中,西南联大弦歌不辍,犹如一盏明灯高悬西南一隅维系着中华文明的一缕学脉,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的重镇。

如今,“联大现象”不仅为华人教育圈所关注,一些外国教育研究者也开始关注中国20世纪初中叶的这一教育奇观。有国外研究者称:“西南联大的历史将为世界学术界追忆与推崇……联大的传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

逝者如斯,转瞬之间,20世纪终成昨日,距联大结束,也已逾半世纪。发掘、总结、整理“联大现象”背后深层的原因、规律、经验,如何让联大传统继续发扬光大,为科教兴国、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
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精诚团结,既弘扬了三校“科学与民主”的优良传统,又融会了北大的“民主自由”之风,清华的“严谨求实”之风和南开的“活泼创新”之风,共同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

破衣蔽体,糙米果腹,以茅屋为校舍,以破庙为教室,躲警报,避轰炸,钻山洞……就在这样的情形下联大教师发扬“刚毅坚卓”的精神,热情不减,弦诵不辍,培养出了一批世界一流人才。正如著名学者陈岱孙所指出的:“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永不动摇的信念、对国家民族的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曾启发和支撑了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师生对敬业、求知的追求。这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可贵的,是特别值是纪念的。”

时光荏苒,如今的中国高校所处时代、环境早已大异于往昔;“联大现象”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尚待后来者研究发掘,整理出可资借鉴的经验、规律,并使之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惟有对国家民族的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才是永远推动我们前进的首要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