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蜗牛影视动画公司:小安山与大安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3:39:29

小安山与大安山

·张吉勇

 在东平湖一带有“大安山不大,小安山不小”之说,大安山实无山,没有山为什么以山来命名,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大安山是以小安山而得名,小安山是以大安山而更名。

 小安山位于梁山县城东北10公里东平湖新湖区内,山南北长1公里,东西宽0.95公里,面积约1平方公里,海拔157.4米。现为梁山县小安山镇驻地。

 大安山位于东平县西南部,距东平县城26公里,距梁山县城20公里。大安山原属梁山县所辖的一个乡,1985年底区划调整划归东平县,现因乡(镇)合并属商老庄乡管辖,为临老湖的一个渔村,为管理区所在地。

 小安山原名“安民山”,据《明史?地理志》载:“州(指东平州)西有安山,亦名安民山。”《东平县志》载:“境故多水患,河、汶、济三水环山,流民籍以安,故名。”

 因东北部东平湖畔有镇名曰“大安山”,故此山俗称小安山。至于安民山什么时候改称为小安山的,史书未见明确记载。笔者简考,安民山更名为小安山源于京杭大运河在东平湖一带的河道变迁。

 途经东平湖一带的大运河是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凿通的。在梁山境内是在小安山前向西北经由寿张集东,转向北经沙湾、张秋至东昌(今山东聊城),……与御河相接。当时,在安民山西南六里码头集建有安山船闸,码头集是个大码头,安民山是个避风港,当时,商贾云集,人流不断,因安民山而命名的安山闸名气大增,据《梁山古运河遗址现场考察记》描述:“出土瓷片中,主要有磁州窑、耀州窑……,还有鎏金宋钱,镶红宝石金戒指、镀金簪子等等”,器物林林总总,几乎囊括了我国元代及其之前的物品,可见当时应为南北交汇之地,繁华兴盛之乡,此运路通航有102年的历史。 

 明初建都金陵(今南京),北方运道作用有所降低,加之黄河频繁泛滥淤积等原因,运河航运中断。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河决原武黑洋山,漫入东平之安山……元会通河亦淤,久不治”,停运达20年之久。明成祖迁都北京,大规模南粮北运,又成中心议题。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济宁同知潘叔正上书,陈复开会通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朝廷采纳,命工部尚书宋礼疏浚自济宁到临清元代运河。梁山段将袁口以北运道东涉二十里开新河,经靳口、今安山镇、戴庙至沙湾接旧河。该运路环绕安山湖东北岸,在今安山镇处设水旱码头,建有安山船闸。此前这里只是一些渔船停泊、鲜鱼交易的市场,属湖村小店,设为码头后商船、渔船、作坊、商客渐渐云集于此,遂逐步形成规模而成镇。该镇因在安山湖畔故命名为安山镇。到了清中晚期,安山镇发展到鼎盛时期,全镇六条街,加上军营和官府衙门,可称千户大镇。古志书记载的所谓东平八大景之一的“会河帆景”,指的就是当时“商旅云集,店铺遍布,运道上下,白天舳舻蔽水,帆樯林立,夜晚桅灯高悬,渔火满天,繁荣景象盛极一时”的情景。明兵部尚书谢肇浙,负责治河事宜,曾数次来东平州勘察河务,有《舟滞安山》诗一首:“百丈方舟一线泉,待风待闸两留连。客程莫笑蹉跎甚,拙官何如上水船。”清朝,瀚林院院士沈翼机乘舟在安山道中游览,曾写诗《安山道中晚晴二首》:“秋云多变态,驿路爱天晴。返照浮光潋,奔流急浪清。渔家无定泊,柳岸有行程,同出安山道,舟连古渡横。”“已看中秋月,凉风白露晴。安山南北亘,汶水浅深情。行迈三千路,言归一半程。天空云汉净,雁字落坡横。”这两首诗把当时仲秋晚晴的安山景况写的如芙蓉出水,清新自然。

中国人历来重“政府”,以“政府”为大,自然便把作为实体的安民山呼为“小安山”,并普遍沿用下来,后安山镇之简称大安山。对此,清人蒋作锦《东原考古录》中解释“安山镇”时说:“小洞庭今为安山湖,湖东北岸为安山镇,均以山得名,镇距山十五里,俗呼镇为安山,名与山混,转呼山为小安山,名实倒置矣。”后人不知其故,认为大安山原本有山,只是山小而已,后来被淹没于地下。因此便有了“大安山不大,小安山不小”之说。但在大安山附近的历次勘探、施工中,并未发现有山,所以,大安山有山的说法不攻自破。

蒋作锦《安民山考》“元史称开会通至须城安山南,志误为镇南之运河。元运河在山南六里之码头集,今运河开自明,在山北十五里之安山镇,镇南非山南,致元、明二安山闸混为一,……错认安山镇作安山而误。”

 由于水系的改变,带来了地域和地名的沧桑巨变。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运河改道后,原来元运河码头集的安山闸废,时过境迁;码头集的繁荣景象由于明运河改线,移至安山镇。当时安山镇在安山湖的东北岸,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黄河改道,穿运河夺大清河入海,运河穿黄航运非常困难,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漕运被迫停止。漕船只能通过大安山顺黄河入海,再海运抵达京津,通过安山镇的船运越来越少。此后由于黄、汶洪水泛滥淤积安山湖逐渐北移,至1958年东平湖(清末民初,因为安山湖属东平辖,即改称东平湖)建库并分级运用,1963年在运河堤的基础上加修二级湖堤,大安山摇身一变成为东平湖老湖的南岸之地。现在大运河已废弃多年,商贾随着时间的推移,云走他乡谋生,经济境况逐渐衰退。如今大安山仍有从济宁至临清段仅存的三华里长的运河故道和安山古运河桥闸,建有水上码头,发展至腊山风景区水上旅游线,成为重要的古运河遗址风景名胜区,这里是东平湖水产品的集散地,每天游人、商人不断。南水北调东线在大安山西八里湾(距大安山八里)处设有第十三级提水泵站和船闸已部分开工建设,1000吨级的航船可以进入东平湖老湖,相信大安山在不久的将来旧时“运河帆影”的景象还会呈现。

 

大安山古运河仅存遗址

鸟瞰大安山旅游码头



八里湾泵站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