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学院宿舍照片:毕节地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16:27

毕节,川滇黔锁钥,贵州高原屋脊,乌江、珠江发源地,地

毕节地区

处东经105°36′——106°43′,北纬26°21′——27°46′之间,东部和南部与本省遵义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接壤,西部和北部与云南省、四川省毗邻。原是夜郎文明、水西文化繁盛之境,今为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倡导,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全区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8县市。幅员26853平方公里。总人口73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8%。

目录

·                                 • 概况

·                                 • 自然条件

·                                 • 行政区域

·                                 • 旅游资源

·                                 • 动物资源

[显示全部]

毕节地区-概况

 

“乌蒙磅礴走泥丸”,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句,凸现毕节形象。

毕节,川滇黔锁钥,贵州高原屋脊,乌江、珠江发源地。原是夜郎文明、

毕节地区

水西文化繁盛之境,今为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倡导,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全区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8县市。幅员26853平方公里。总人口73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8%。

毕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清凉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盛产核桃、茶叶、生漆、油菜、辣椒、大蒜、天麻、杜仲、五培子等,有“竹荪之乡”、“中国漆城”、“天然药园”之誉;烤烟产量占贵州省的40%以上,是全国四大烟区之一。

毕节,矿藏富集,河流纵横,落差较大,水能丰富。优质无烟煤已探明可开采储量达256.9亿吨,占贵州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的45%以上,为“江南煤田”之最;硫铁矿、铁、磷储量居贵州乃至西部地区之首;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21.9万千瓦,已开发156万千瓦,是西电东送的主战场之一。

毕节,名洞之乡,花海世界,珍鸟乐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的织金洞,流金溢彩,恢宏壮观;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赫章水塘森林公园、毕节市毕节森林公园,飘芳竞艳、灿若织锦;“高原明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浪绿波碧,珍禽云集;“岩溶百科全书”——瑰丽奇伟九洞天,洞中有洞,天外有天;水域面积80余平方公里的水西湖出自高峡,牵起串串明珠,是极具开发价值的高原湖泊旅游宝地。

毕节,历史悠久,红色热土,山水神奇,人文荟萃,风情浓郁。殷周

毕节地区

至元朝,属牂牁、夜郎、罗施等国,明朝建制。1934年1月,贵州省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在毕节建立;1935年2月,中央政治局在现毕节市林口镇的“鸡鸣三省村”召开了常委分工会议;1936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在毕节创建。奢香博物馆、可乐遗址、彝族大屯土司庄园、黔西观音洞遗址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横贯六十万年,展示着古人类的遗踪、夜郎的神秘、水西的灿烂。勇开九驿的明初彝族女杰奢香、报国爱民的清代重臣丁宝桢、李世杰,功勋卓著、名震天下。彝、苗等民族村寨,原始古朴,五彩的服饰,拙朴的舞蹈,独特的音乐,厚醇的风情,令人陶醉。

毕节,交通便利,信息畅通。贵阳至毕节高等级公路,百余公里百余座桥,堪称桥梁博物馆,创吉尼斯世界记录。电话网已实现传输数字化、交换程控化和乡乡通。

回顾“十五”我们豪情满怀,斗志昂扬。“十五”期间,我区各族人民紧紧围绕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全区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扶贫开发有效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25亿元,同比增长13.9%。完成财政收入55.06亿元,同比增长23.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458元,同比增加415元。

毕节,山清水秀,山海苍莽,气势磅礴,风光秀丽。毕节,风景这边独好。

毕节地区-自然条件

 

毕节地区是典型的岩溶山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05

毕节地区

°36′——106°43′,北纬26°21′——27°46′之间,东部和南部与本省遵义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接壤,西部和北部与云南省、四川省毗邻。

正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境内多山,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400米,最高点赫章韭菜坪2900.6米,为全省最高点,最低海拔457米,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破碎。全区总面积26844.5平方公里,高原山地占93.3%,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大水系,长江流域面积占95.38%,珠江流域面积占4.62%,是乌江、赤水河、北盘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毕节地区大部份地方属北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适中。各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01.8—1780.2小时,年平均气温10 5—15.0℃ ,一月平均气温17——4.3℃,七月平均气温17.6——24.9℃,稳定通过10℃的有效积温2544.6—4617.1℃;年平均降水量848.6—1394.4毫米,月变率大,70%左右的降水量集中在5至9月;无霜期 205—297天。

境内山清水秀,平畴谷幽,风光秀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适宜。

毕节地区-行政区域

 

全区辖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8个县市,98个镇 ,6个街道办事处,146个乡(其中77个民族乡),107个居民委员会,64个社区,3934个村民委员会,32226个村民小组。

全区有汉,彝,苗,回,布衣等35个民族,常住人口近720万人。

毕节地区-旅游资源

 

毕节属岩溶地貌,开发历史悠久,具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岩溶景观和其他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高原明珠"之称的威宁草海,被誉为"地下天宫"的织金洞,有"天然公园"之称的百里杜鹃(包括奢香博物馆),"古,野,奇,曲"的纳雍总溪河风光(乌江第一漂),叹为观止的大方九洞天及十里溶洞探险漂、大屯土司庄园风景区和众多的史前文物,古建筑群,古石刻,这些风景名胜与安顺龙宫,黄果树瀑布一道,构成了贵州西线旅游区.毕节旅游事业方兴未艾,前景辉煌.美丽的毕节,正以无穷的魅力,迎接国内外游客的到来!

其他旅游资源:毕节学院,龙鳌河风景区,报京侗寨, 冷水河自然保护区, 贵阳天下苗族第一县,水西公园,奢香墓,百里杜鹃,九洞天风景区,织金洞,威宁草海...

毕节地区-动物资源

 

 毕节地区有牛、马、猪、羊、狗、兔、鸡、鸭、鹅、鸽、猫、蜂等畜禽动物。

毕节地区

2005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13.78亿元,年均增长5.06%;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猪、牛、羊存出栏同步增长,大牲畜年末存栏156.31万头,年均增长2.47%,肉类总产量35.08万吨,年均增长6.29%,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九五”末的29.5%增加到39.3%。

猪,2004年底全区存栏377.29万头,增长3.49%;出栏肉猪274.4万头,增长6.21%。马,2004年全区24.23万匹,毕节地区“黔西马”体质坚强、精悍灵活、能拉善走,素有“爬山虎”之称。牛,2004年全区牛存栏达124.94万头,经过多年的品种改良。牛的品种普遍得到提高,本地最有名的品种“安化牛”,体形高大、体格健壮、耐粗饲、抗病力强、力大耐劳、适应性广。羊,2004年存栏81.48万只,增长4.65%。出栏40.02万只,增长7.99%。

野生动物1000多种, 珍稀动物在10种以上,国家一类保护珍禽黑颈鹤受到很好的保护,吸引着无数的中外专家和游客。

毕节地区-历史文化

 

毕节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全区共有古文化遗址5处,古墓33处,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66处,彝汉文石刻181处,革命遗址,遗迹34处,文物葬品98件。

尤具特色的大方城北“奢香墓葬”、黔西沙窝区的“观音洞旧石器时代遗址”

毕节地区

、毕节青场镇“新石器时代遗址”、龙场镇的“大屯土司庄园遗址”、威宁中水镇的汉墓群。这些无不体现毕节地区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毕节又是一个革命老区。贵州省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于1934年1月在毕节建立。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金沙县(打鼓新场);1936年2月,贺龙、任弼时、王震、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毕节时,在这里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在4个县的95个乡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有5000多名各族青年参加了红军。

毕节地区-风土人情

 

毕节地区是个多民族杂居地区,居住着汉、彝、苗、回、白、布依、仡佬等30多个民族,有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77个民族乡,使毕节地区风土人情多彩多样,民俗民风绚丽多姿。

古老独特的民族礼俗,构成毕节人热情,礼貌,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传统风尚,别具情趣的彝族迎亲,苗家牛角酒,回族的道"色兰",彝,苗丧葬习俗,布衣婚俗等独具一格。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彝族火把节""彝族年""苗族跳花节""布衣族的六月六节"等。

五彩缤纷的民族歌舞,以汉,彝,苗,回,布依,白,仡佬等7个民族歌舞为一体的 >

毕节地区

享誉国内外,先后出访北欧,加拿大等国,并多次荣获全国全省民族歌舞大赛一等奖,成为北京中华民族园,云南民族文化村等旅游景区的主要歌舞之一。苗族"滚山珠"先后出访北欧等国并在国际,全国,省大奖赛上一举夺魁。

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在云南省楚雄州中国国际彝族服饰展览中名列前茅,在贵州省首届少数民族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古老淳朴的民族传统体育独具特色,彝族铃铛舞>苗族射弩等项目先后囊括了全省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竞技金奖。

别具风格的民族建筑以大屯彝族土司庄园,奢香博物馆等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积淀了很深的民族建筑文化底蕴。以及彝族的"土掌房""象祠 "遗址等形成毕节民族建筑的特定体系。

古老独特的民族戏曲乐器,以彝族的"摄泰吉""月琴""口弦",苗族的芦笙,三眼箫,四眼箫,布依族的牛角二胡为代表,充分展示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智慧和结晶。

民族古籍文化是毕节享誉全国的一个亮点。《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典籍目录》,《迁徙歌》等70多部3000多万字出版发行,引起了中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使毕节成为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院学生实习基地之一。

古朴典雅的民族工艺以彝族剪纸,苗族蜡染,制绣为代表,别巨匠心。风味独特的民族食品以彝族的"咂西"" "水花酒""鸡八桂""陀陀肉"苗族的"糍粑"回族的"牛干巴"为代表,工艺独特,回味无穷。

毕节地区-经济概况

 

2007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实现生产总值325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7%,第

毕节地区

二产业增长13.2%,第三产业增长21.7%;三次产业结构比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经济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完成财政总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23.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59亿元。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1亿元,增长20.7%;共争取项目200多个,总投资达到7.62亿元,其中: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4.48亿元,省级资金0.67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达55.13亿元,增长20.1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197元,增长27.8%;农民人均纯收入2458元,增加415元。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3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3万人。

粮食总产量达263.27万吨,增长5.09%;全区畜牧业产值47.18亿元,增长10.9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较快,产值为169.1亿元,同比增长14.49%,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26.29亿元,同比增长20.58%,重工业完成产值142.81亿元,同比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2.79亿元,同比增长12.7%。

开工建设27条765公里通乡油路和421条3294.4公里通村公路。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8处(片),解决了20.1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1.4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39.01万亩、贵毕路沿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特色经果林精品示范建设3300亩和石漠化治理、经果林建设、村庄绿化美化等造林面积6510亩;启动毕节市环城绿化一期工程。

人口出生率14.31‰,同比下降1.05个千分点,人口自增率7.8‰,下降0.65个千分点。

“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顺利通过,普通高中教育扩招12%、中等

毕节地区

职业教育扩招20.33%, 120个薄弱学校全部开工建设,启动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

新增城镇就业1421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53人,“4050”人员再就业683人,消除零就业家庭2577户。

新增基本养老保险8000人,在职参保人数达6.9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9.8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万人,确保了1.71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0%按时发放。

解决6.94万城市贫困人口和59.45万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救助;解决农村5000户无房户的住房困难,改造茅草房5000户,完成275套廉租住房建设。

新增4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538.7万人,总人数居全省第一,参合率86.74%,超过全省平均参合率1.83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