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2016韩国 下载:读者意识——教师批阅学生作文的心理转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2:09:16
读者意识——教师批阅学生作文的心理转型朱国娟

【专题名称】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
【专 题 号】G311
【复印期号】2008年07期
【原文出处】《语文教学之友》(廊坊)2008年4期第35~37页
【作者简介】朱国娟,浙江宁波大学教育学院。


    传统的作文批改一直遵循着固定化的模式,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作文开篇是否新颖,立意是否深刻,选材是否切题,语言是否流畅,结构是否完整。学生也在这种批改方式的指导下,以格式化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作文,结果出现了一篇篇毫无个性生命的“八股文”。原因何在?不恰当的评改方式扭曲了学生的真实写作。教师若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一种理解、尊重、欣赏、交流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作文,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进入学生作文,也许能使学生的作文焕发出更多的生命活力。
    一、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感
    (一)走下“审判席”
    传统作文批改中,教师往往以俯视的姿态、挑剔的目光阅读学生的作文。这样无意中就对学生的作文作了过高的要求。在他们眼里,看到的是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却无意于捕捉学生作文中情感的灵动和生命的灵光。教师作为读者,就不能再是一个审判者的角色,而应从理解学生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学生是和自己一样拥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师生之间是平等独立的关系。教师虚心地阅读学生的作文,接受学生作文传递的信息,力求发现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这样,教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学生的作文,从而理解学生这个人。
    (二)零期待视野
    理解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应摒弃先在经验和评价标准。教师阅读学生的作文,应本着一种理解和尊重的心态。可现今一些教师却做不到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为他们在阅读之前头脑早已存在了一种心理预设,也就是说,在进入阅读前教师已经有了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接受美学上称这种既成的结构图式为“期待视野”。① 这种“期待视野”与教师本人的文化修养、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密切相关,而教师在这些方面的积累导致在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进行过多的介入,有意无意地在学生的作文中寻找与自己“期待视野”相吻合的地方,期待着看到与自己价值观念、预设标准相吻合的文章。这样的期待视野超越了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是对学生的作文提出过高要求的根源所在。高要求与实际状况的反差往往使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产生一种“期待失望”的负面情绪。这种阅读的受挫感直接影响教师评价学生作文的情绪,进而影响了教师评价的公允和公正,因此也就无法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感。
    以“零期待视野”来关注学生的作文,是教师以读者身份阅读与理解学生作文的关键。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阅之前,少一些过高的期待和高于学生实际水平的结构图式,就可避免在体会文章的意义时,按照自己的主观要求与阅读能力去理解,去接受文章的内涵。教师应该“蹲下来”凝视学生的作文,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人生经历为出发点去解读学生的作文,不以过高的标准、挑剔的眼光来对待。学生眼中的世界对成人来说是一个新奇的世界,他们看世界看问题的视角可能是千奇百怪的,令人匪夷所思的,但却是他们真真实实地以自己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愉悦地循着学生的思维轨迹进行阅读,教师不仅能消除批阅时的失望情绪,而且能闯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去发现另一番天地。
    二、尊重学生的写作方式
    (一)尊重学生个体话语权
    所谓个体话语权是指个体以自己的话语系统言说自己思想的话语权利,也就是用自己的言说方式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现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自我言说自由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有的教师喜欢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圈出他认为表达不当的句子,在旁边注上自己的语言。这种越俎代庖式的批改剥夺了学生言说的自由,把成人的言说方式强加给学生,学生沦为教师话语权威下的奴仆。也有教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网络语言颇为反感,明文禁止使用。网络语言有其社会复杂性,有些淡化了道德的成分,使得相互的攻击和辱骂变得那么“自然”,这是我们应该警惕的。但有些语言吸收了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及外来语的“营养”,投射出了追求平等、富于创新、尊重个性的时代精神。对于这些语言,在把握度和量的前提下,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一点也未尝不可。学生把网络语言恰如其分地运用在写作中,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对语言娴熟的驾驭能力。对语言的选择,学生有自己的喜好,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言说方式强加给学生。
    有些教师非常不喜欢学生写文化散文,有的甚至称之为作文的失语状态,是一种“语言的复制”。② 文化散文一般都遵循这样的文本模式:历史故事的讲述+传统文化精神的宣讲+抒情+议论,传统文化精神的宣讲是借助于历史故事来完成的,情感的抒发和对历史事件的议论则是借历史之口表达作者的思想。③ 学写文化散文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对历史事件独到的把握能力,这无形中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作文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青睐这种带有文化内涵的故事,喜欢在作文中加进感叹式的语句,这是学生写作的自由,也是一种朦胧的探索。作文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模仿借鉴和创新的过程,在不断模仿借鉴的过程中,写作能力不断提升,最终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写作方式,应当允许学生有言说的自由,有选择语言的权力,有自己的写作探索方式。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创作过程
    写作是创造性极强的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想象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首创性、新颖性和独立性。教师与学生在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文化修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两者的创造空间也必然不同。这并不是说学生的创造空间就比教师狭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思维可能会变得固定、僵化,反而不如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在学生写作创造过程中教师过多的干预,一方面会束缚住学生发散的思维,使得原本已构建好的写作框架被打乱,另一方面也可能间接地把成人的思维方式灌输进来。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独立的写作过程,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学生创作的意图,切不可以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扼杀学生的创造灵感。
    三、多角度欣赏学生的作文
    (一)教师以多重身份欣赏学生作文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写作时头脑中都会有一个隐含的读者,学生就是期望通过与隐含的读者交流来释放内心的活动。写作者有时并不是为自己创作作品,而是一种为他人的艺术;④ 写作本身也是交流的需要。但在学校这一特殊的环境中,学生写作时预想读者并不能一一真实地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学生的作文时承担起多重读者的身份,以满足学生与不同假想读者交流的目的。
    《解读学引论》一书把读者归纳为四类:娱情者、求知者、鉴赏者、批评者。⑤ 教师作为特殊的读者,不单一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应该兼顾到其中的几类。学生的作文,若是慷慨激昂的讲演词,教师就得以听众的身份,给学生以积极的互动;若讲述了他愉快的经历,教师就应该从文中去感受学生传达出的快乐;若透露出困惑、迷茫的情绪,教师就要成为真诚的倾听者、睿智的启示者;等等。教师应努力根据学生作文风格和学生预想读者的不同,变换着阅读者的预设身份。教师要以多重身份欣赏学生的作文,更好地理解学生在作文中传达的情感,与学生作深层次的心灵交流。
    (二)多角度寻找欣赏的亮点
    每个学生都期待自己的作文得到老师的赞许,这种成功的喜悦是促使他们修改前篇作文或再次作文的动力。教师的欣赏可以是多角度的,欣赏学生作文独特的构思,欣赏具有灵气的语言,欣赏活跃的思维,欣赏认真写作的态度。欣赏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也许老师不经意的一句称赞能从此改变一个学生对待写作的态度,进而改变他的人生。所以教师要善于寻找作文中可供欣赏的亮点,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以达到激励学生作文的目的。对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也不是直接画杠画叉或是漠然视之,应该努力多做一些征询和商榷性的探讨。比如一位老师在看了学生的作文《我所喜欢的动物》之后写道:“你仔细写出了它的样子,好像它就在我的眼前,可是老师还想知道它的声音,能告诉我吗?”⑥ 教师学会发现和欣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是提高学生写作自信心和兴趣的关键。
    (三)不仅关注成品,更要欣赏学生作文背后的努力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在写作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建构自身的写作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完成观点的确立、材料的选取、写作框架的构建、语言的组织等一系列复杂的步骤。这是一个殚精竭虑、费心劳神的过程。总体上说,学生为写一篇文章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但我们要看到学生为写一篇文章所作的努力。比如,有的作文就其成品本身而言可能并非上乘之作,但其中可能隐含着学生为写好这篇文章所作的超乎寻常的努力,或是构思方面独辟蹊径,或是在材料组织上别出心裁,或是在语言表达上标新立异,等等。可能正是学生想超越陈规、超越自我而导致作文的“失败”。对此,教师应有足够的宽容之心。面对一篇篇学生作文,我们不能仅仅看到文章本身的优劣,而更应看到作文背后的努力、超越、创新乃至冒险;看到学生的作文进步和在作文中的成长,这才是教师作为一个特殊读者的睿智洞察。
    四、与学生进行真诚、平等的心灵交流
    教师批阅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进行接触的过程。
    (一)作文评语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对话的平台
    课堂上的写作,学生是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他们很希望得到老师的积极回应。这其实反映了每个人内心深处期待心灵对话的渴望。
    保罗·弗莱雷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⑦ 很多老师都知道可以通过评语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但作文本上的“立意深刻,语言流畅,结构完整”等评价,可以说是一种伪交流,因为没有一点心灵对话的痕迹。没有情感参与的交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一学生作文中写出了生存的困惑,老师阅读之后的交流话语是:“人生是一个大大的命题,而你是一个刚刚启程的旅人,跋涉中的伤痛无法逃避,但惟有痛苦的过程才能指向终极的幸福。解读人生是每个人必修的一课,学好这一课的人也许会忧伤以终老,但逃避这一课的人,必定将游离于真谛。所以,你其实无比幸运。”⑧ 这样的作文批语,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心灵的理解,首先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已经认真阅读过了他的文章,这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重视的愉悦,这是交流的第一步;其次教师把自己的阅读感受真切地传达给了学生,让学生能够走进老师的心灵世界,这是交流得以持续的关键。这样的评语超越了对学生作文内容本身的评价,而把视角转向对学生生命体验的感悟。这样的交流话语基于作文又高于作文,是师生情感互通的渠道,作文和批语成了交流的平台。
    (二)交流是学生再次写作的动力
    在会倾听会交流的人面前,任何不善言辞的人都会变得滔滔不绝!因为会倾听会交流的人善于挖掘言说者心底潜藏的言说的冲动,就像是一股深埋的泉眼,一旦开掘,就会源源不断。善于交流的教师,就是一个善于发掘和诱导学生言说激情的掘泉之人。作文评改时,教师在发觉学生的情感变化后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给学生提供一种信息的反馈与交流,也许这正点中了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之处,学生“彻悟”之后就有更多想法想和老师进一步交流;也可能教师真正读懂了学生的心,人生难得知音,学生对待读懂自己的人是毫无任何心理防线的,于是就会在一次次的作文中真诚地敞开心扉。
    再则,作文评价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带有教师个人的色彩,它最终要经过学生的选择、判断、接受才能发挥作用。学生作为评语的读者,又会对评语作出反馈,与教师再一次交流。交流的过程是学生作文成熟的过程,也是学生心智成熟、人格完善的过程。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想要表达的欲望被激发,表达后的信息得到回馈,就更想再次表达观点。在表达—回馈—表达的良性循环中,写作的激情被点燃。
    五、结束语
    秉持理解、尊重、欣赏、对话的理念,作文可以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其意义远胜于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圈画修改。教师在作文指导中新的角色定位,也是对作文评价体系的探索。从单纯的批阅者到特殊读者的角色转变,可能是增强学生写作动力、提高写作兴趣的一条出路。
    注释:
    ①④ 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 杨大为《中学生叙事性作文失语的现状分析》,《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
    ③ 王凌虹《文化散文模式化结构及成因》,《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6。
    ⑤ 蒋成瑀《读解学引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⑥ 冯爱军《张扬写作个性,关注主体发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0。
    ⑦ 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⑧ 张羽飞《毫端蕴秀,妙笔生花——作文评语艺术探微》,《语文教学通讯》,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