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雨百叶图集:破解难点热点,构建保障体系2011.8.4中国教育报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21:30
破解热点难点问题 着力构建保障体系
基础教育二司
一、破解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取得初步成效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一年来,基础教育二司聚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政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着力破解“入园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破解“入园难”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突破口的要求,一是研究起草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筹备召开了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立了学前教育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发展的基本方向,破解了长期困扰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二是推动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地确定了分年度任务目标,加大了财政投入,安排了项目和资金。三是研究制定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大项目,通过项目引领和激励各地实施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薄弱环节。一年来,各级政府重视的程度空前、各级财政投入的力度空前、各项政策出台的密度空前、入园规模扩大的速度空前,学前教育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已初见成效,成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亮点。据统计,2010年全国幼儿园数量比上年增加1.2万所,增长规模超过了前四年增量的总和;幼儿园在园人数增加了319万人,超过了前两年增量的总和。
第二,大力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确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三位一体、分工明确、权威性高、专业性强的课程教材建设制度框架,会集了全国一流专家学者研究制定课程方案和标准、组织审查教材。二是全面修订和审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化了德育的时代特征,进一步丰富并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调整了课程容量和难度。三是启动了“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工作,全面查找在德育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上存在的简单重复、错位、脱节等问题,努力构建目标明确、内容科学、结构合理、学段衔接、循序渐进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体系。四是全面部署了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工作,根据计划,2012年底完成修订,起始年级开始使用新修订的教材。
第三,强化条件保障,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教育部与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2010年度中央财政安排83亿元,重点解决校舍紧张、实验室不足、仪器设备短缺等问题。通过几年的努力,中西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
二、着力构建基础教育普及和提高的保障体系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任务艰巨,必须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加强统筹安排,着力推进制度建设、体系构建和机制创新。
(一)加快普及步伐,健全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以理顺体制、加大投入、扩大资源、健全机制为重点,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的普及提高。
第一,健全工作机制,实施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重大项目。研究建立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每年发布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进展评估报告和国家重大项目绩效评估报告,每年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促进各地实施好三年行动计划和重大项目。高度关注大发展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强化监管,确保学前教育有序健康发展。
第二,理顺体制机制,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健全普通高中教育投入机制,推动地方制定并落实普通高中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加强经费保障,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加大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提高普及程度,改善办学条件。有效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建立试验区,探索改革的路径和相应的配套政策。
第三,完善支持保障体系,促进特殊教育加快发展。以普及残疾孩子义务教育为重点,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完善支持保障体系。统筹大中小幼特殊教育发展政策,促进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协调发展。转变教育理念和方法,推进“医教结合”实验,促进残疾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构建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以标准为基础,以评价为导向,以激励为手段,以信息化为支撑,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健全课程和质量标准,指导规范教育教学。颁布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启动修订高中课程标准工作。研究制定基础教育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做好顶层设计。研制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制定下发《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专业指导,防止“小学化”倾向。
第二,完善考试评价体系,树立科学发展导向。推进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基本教育质量。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学校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绿色升学率。
第三,建立教学改革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启动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和中小幼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搭建教学成果交流的专业平台,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加强规划引领,制定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思想、理念和教学内容、方法的深度融合。强化资源支撑,开发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依托信息技术为学校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资源。促进应用交流,组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