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游戏技能:“7万张选票”的背后—《甘肃教育》—2011年第3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3/10/05 06:47:55
争个学校大队委员,能拉来数万票。冠军竟然有7万多张票,是全校总人数的70多倍。这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想当初,学校方面不过是想希望通过网络向家长、社会推荐学校里优秀的孩子,测试一下他们的“人气指数”,同时也顺带扩大一下学校的知名度。孰料,人气指数膨胀的这么高。这中间当然有网上“恶意刷票”之水分,但能将冠军“刷”到7万多票,确实有疯狂之嫌。
如果把这一事件与前不久《法制晚报》一项针对小学生的调查——高达90%的小学生坦言想当班干部,希望“从小做大官”联系起来,我们不难看出,“疯狂网投”正是对“九成小学生坦言想当官”最好的注解。
谋个一官半职,这是成人世界的游戏。疯狂网投,将此游戏搬进了童心世界。家长的每投一票每拉一票每刷一票,都是为孩子攫取一顶“官帽子”增添了分量。家长按照成人社会的规则为孩子拉票、投票、刷票,这完全失去了推选大队委员的本意。本来学生在学校里当官不算官,顶多说是培养学生成长,但大人们认准了一个理,当官的就是好,当官有太多的好处。
疯狂网投,投射出了大人的官瘾。现实中,跑官要官,这样的事例层出不穷,轮到网上投票选大队委员,大人们热情高涨起来,这样便宜的跑官之道万万不能落空,疯狂点击投票,为的就是给孩子在学校里捞上个一官半职。
当个大队委员能拉票7万多张,九成小学生想当官,这着实反映了眼下现实生活中原版的“位高权重钱多责任轻”官员之境界,或者说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固然,学校里对学生干部的评选、学生干部的设置有种种偏颇之处,但将学生想当官、抢官当,一味地置于拷问中国教育的天平上,显然也是不合理的。试想一下,当整个社会陷入一种“为官而忙”的风气之时,当个大队委员能拉票7万多张,九成小学生想当官,“官本位”思想播撒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这并非学校教育就能解决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