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桶批发:破解“四难”与记者职业精神的塑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4:22:14
破解“四难”与记者职业精神的塑造
2010年12月21日 13:59:31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字号大中小】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在今年2月举行的河南省省会新闻界迎新春茶话会上,省委书记卢展工对全省新闻媒体提出:要努力破解新闻宣传中的“四难”,这“四难”是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
那么,破解“四难”的关键之道在哪里呢,我认为关键在人,在人心,其根本在于记者的职业精神。记者的职业精神就是记者的心态、态度问题,也是记者的思想境界问题。心态一变,作风就变,境界也就提升,一切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说:一个新闻职业人必须时时以满足社会与公众的新闻及各种信息需要,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必须具有新闻职业精神。他认为,“新闻职业精神”,包括对新闻传媒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也包括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的认识与理解。总之,这些是构成新闻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①
那么,我理解记者的职业精神应包括这样几方面:高尚的敬业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坚定的社会良知和神圣的时代使命感。
古人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古代知识分子的担当和精神。今天作为一名记者、作为一位社会的“灵魂工程师”,更应该弘扬职业精神,担当起记者的责任和使命。
记者职业精神的内涵及重塑的重要性
(一)高尚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要求记者要能走进现场、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要能走进采访对象的心里。
时代发展进步,新闻播报提速,信息海量汇集,走进现场、扑下身子、深入基层采访的记者少了,网上搜索新闻、电话采访的记者多了,特别是有些年轻记者整天泡在网上,通过“百度”等网站搜索消息,然后足不出户写成新闻,成了“百度”记者,写出来的东西缺乏鲜活的实例,缺乏独立发现和思考,缺乏对真相穷追不舍的调查求证精神。
——走进现场。“脚板底下出新闻”,到第一线去,到现场去,这是记者的职业要求,也是许多优秀新闻人的追求。
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王天定,是河南日报摄影部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是在基层,就是在下基层的路上。他每年在基层采访的时间在250天左右,每年见报的新闻照片都在500幅以上。他曾参加黄河、淮河、豫西山区等抗洪抢险报道和“98”长江抗洪、汶川大地震救灾等大型报道活动。他始终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与百姓心贴心。每次到基层采访,他都坚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不要求派车接送,从不接受馈赠;发现和报道了大量典型人物、典型经验;揭露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被基层群众亲切地称为“泥腿子记者”。
——扑下身子。这就要求记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三深入”才能“三贴近”。只有扑下身子,深入调查研究,花力气下工夫写出的报道,才能有分量有影响有力度,才能激发起人们高昂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正如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所言“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坚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将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在了一线采访中,并形成了自己宝贵的采访作风,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比如穆青采写的新闻名篇《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就是他扑下身子,深入调研的力作。1965年12月,穆青和冯健、周原在兰考县简陋的会议室里,听县里同志介绍完焦裕禄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于是,他们冒着严寒,沿着焦裕禄走过的足迹,访问焦裕禄慰问过的农户,他们请兰考县委在开会时集体核实稿子所写的每个事实和细节,并且在县委召开的三级会议上,把稿子逐字逐句念给149个大队、2547个生产队的带头人听,细致得连焦裕禄听汇报时肝病发作,疼得钢笔掉在地上,是谁看见的,在什么地方,都调查得清清楚楚。他正是以这种一丝不苟的敬业作风,以来自心底真实澎湃的激情,饱蘸浓墨,写下了著名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深挖内心。这就要求记者深入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走进他的内心。“心”的贴近,才能感动心灵;心灵的沟通,才能带来思想的升华。记者只有被深入挖掘的典型感动,报道才能感动社会。
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采访马班邮递员王顺友,开始很困难。因为王顺友长期一个人走山路,不善言辞,很木讷。张严平就跟随王顺友走山区邮路,走了两天,才走进王顺友的内心世界。宿营在原始森林里时,大家燃起篝火,扯成圈儿跳起了舞。此时,一向少言寡语的王顺友跳得如醉如痴。他不停地说:“我太高兴了!我太高兴了!今晚真像做梦,20年里,我在这条路上从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如果天天有这么多人,我愿走到老死,我愿……”然后,这个苗族汉子用手捂住脸,哭了……每次张严平讲到这个细节都会流泪。正因为她被深深打动了,才写出了能打动人的《索玛花为什么这样红》。
记者只有有了这种高尚的敬业精神,走进现场,深入基层,扑下身子,深入采访,才能写出有深度有力度、可亲可敬可信可学、让人们能记得住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也只有这样,才能破除典型宣传不生动、不感人、不可信、不可学的弊病。只要下大工夫,深入细致采访,就能真正破解典型宣传难。
(二)强烈的责任感
责任感要求记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引导社会舆论,不断增强引导舆论的能力。责任感包括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坚定的舆论导向,坚持政治家办报;社会责任就是要对社会负责、对群众负责,要讲究格调、品位,关注民生。
穆青同志曾说过,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为文,对国家和民族怀有一种责任感,恐怕是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责任感从哪里来?范敬宜认为责任感是从社会实践中来,没有什么天生的、自然而然产生的。他说:“我刚做新闻工作时也没有想到什么,只是想出一个报道得到大家的赞赏。你只有知道了你报道的利和害,你才能够有更强的责任心。”
1982年春,辽宁日报派出两名记者到康平县两家子公社采访农村土地承包后农民的生活情况。晚上他们就睡在公社办公室里。刚刚分到责任田的农民忙着春耕春种,大家各就各位努力工作,他们跑了两天也没发现什么可写的新闻。天亮起床,同行的记者正为没有采访线索而发愁时,范敬宜却喜不自禁地说:“有了!”于是收拾行装打道回府。同行记者纳闷,采访,采访,连个人影都没见着,拿什么写?范敬宜却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3月15日,一篇短消息刊登在《辽宁日报》上,标题是《夜无电话声 早无堵门人》,结尾处还成诗一首:“劫后灾痕何处寻?月光如水照新村。只因仓廪渐丰实,夜半不闻犬吠声。”《人民日报》很快转载,标题改为《月光如水照新村》。这篇不足500字的新闻获得了辽宁省新闻奖。
责任感要求记者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要做好正面报道,弘扬社会正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正确引导主流舆论。有了强烈的责任感,记者才会牢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真实客观地报道新闻,并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中勇往直前。责任就是力量,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正面报道难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破解。
(三)坚定的社会良知
2009年3月13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温家宝总理在开场白中说:“我希望这次记者会能够开成一个提振信心和传播信心的会。这应该是每位记者的良知和责任,也是人们的期望。”
记者不仅要有责任感,还要有良知,责任感和良知是职业精神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良知就是良心,是一种判断是非善恶的本能,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记者的良知体现在追求公平正义上。记者要有“良知”,记者是社会发展的捍卫者,应该具有正义感,敢于出来说话,敢于同一切危害社会发展的坏人坏事作斗争,做人民的代言人,为人民谋利益,这同样需要崇高的职业精神。范敬宜的文章《莫把开头当“过头”》,就是出于记者的良知,如实地反映情况。因为当时改革刚刚起步,环境很复杂。全国出现了一股“否定三中全会精神”的“倒春寒”,这篇文章本身跟当时那种论调恰恰相反。
记者的良知也体现在反对低俗炒作上。近年来,激烈的传播竞争对记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是为了迎合某些受众猎奇等的心理需要。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此风不刹,传媒队伍必将溃不成军。
记者的良知还体现在惩恶扬善上。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记者的职责所在、良知所在。南丹矿难事件中人民日报社记者为揭露真相穷追不舍的精神,感天动地,令人敬仰。当时的情况是,由于南丹方面守口如瓶,严加封锁,要获取相关信息和证据十分艰难。南丹距南宁300多公里,边远且道路难行。当地媒体都面临着多重压力,采访和报道受到诸多限制。作为人民日报社派驻当地的记者,人少且力量单薄,要冲破地方的重重封锁,从那早已形成“铁板一块”的“围城”中抓取信息,也是极为艰难的。然而这几位记者凭着责任和良知,奋勇向前,克服重重困难,很快摸清并揭示了事情真相。
而繁峙矿难事件中,面对38名矿工的死亡,11名记者却接受贿赂掩盖真相,记者的良知何在?这些记者终为社会所不容,11名丧失良知的记者因为贪婪而“落马”。
良知是记者进行舆论监督的力量源泉,记者有了坚定的良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不会出现有偿不闻的现象;记者有了坚定的良知,才能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上,勇于进行舆论监督,就能够做到准确、公正、正义、正气,就能够破解舆论监督难的问题。
(四)神圣的时代使命感
新闻创新是一个时代的课题,是一个具有历史使命感的课题。“使命感”是职业精神的灵魂。使命感,就是知道做什么,以及这样做的意义,就是把自己与一个伟大的事业联系在一起,释放生命的激情。
一个有使命感的记者,就可能成为一个不断创新的记者,就可能从“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境况中,从千百万人接触的平凡的现象里面,独辟蹊径,敏锐地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题材,而且立意新,角度巧,写作手法别致。新华社高级记者郭玲春的几篇获奖新闻便是这样。逝世消息、会议新闻,在一般人看来,很难有什么新作为,然而她却拿出了新招,成为破解正面报道难的高手。
比如郭玲春在报道金山逝世的消息时,导语这样写道:“新华社北京1982年7月16日电 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这里,作者仅用48个字就把一个重要的新闻事实交代出来了。作者打破陈规,用描写式导语入手,将悼词“化”入场景描写中,由“静”而“动”,读来荡气回肠,清新隽永。这篇消息获得了1982年度全国好新闻奖。
时代不断赋予新闻报道新的使命,记者要担当起这些使命,就必须要有自己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视新闻如生命,同时要求记者不断创新。有着神圣使命感的记者,就会牢记“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古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想、创新理念、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使新闻报道常看常新,从而真正破解新闻创新难的问题。 加强记者的职业精神建设,不断提高记者的职业素养
记者职业精神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
加强记者的职业精神建设,就要强化对记者的职业精神教育,使他们能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一个敬业奉献、有责任和良知、有社会担当的记者。
加强记者的职业精神建设,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不断加强记者的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抵制不良风气,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这就既需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记者的思想理论素养,也需要通过解决现实思想问题,端正记者的人生态度。要形成记者自己的完善的价值体系,形成自己的是非价值判断,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加强记者的职业精神建设,就要强化学习意识,养成学习习惯,成为学习型记者、专家型记者。学习力决定决策力,学习力决定执行力,学习力决定战斗力。时代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记者每天都要面对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这就要求记者不断地学习。
加强记者的职业精神建设,就要努力维护记者崇高的社会声誉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媒体要建立健全机制,提高记者编辑的整体素质,培养更多无私无畏、乐于奉献的名记者、名编辑,破解“四难”不是哪一个人的事,需要媒体全体人员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者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