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拉玛动物园坐标:浅谈记者的职业素养兼采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21:29

浅谈记者的职业素养兼采访得失(上)

——《知音》办报专题培训发言稿(2005年6月23日)

文/姚海鹰

很荣幸,今天能坐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谈谈自己对新闻采编的粗浅体会,尽量不说空洞、套话,和大家实实在在的探讨。

首先,我要对在这次严格筛选中,脱颖而出的新同事们表示祝贺,欢迎你们的加盟。能与在座的众多有才华的同仁们共事,乃三生有幸。

我自己的体验——做记者是很幸福的!记者这个职业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者最大的魅力,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观察社会的平台。

同时,我也希望:未来能证明,我们能成为《知音》这个著名期刊集团中的一员,能在这里度过一段纯正的职业生涯,是我们荣幸和骄傲。

一、记者应具备的职业气质。

一个职业记者,必须要有自己特殊的职业气质。他要有职业尊严,心胸不能狭隘,心态要开放。

既然做记者,即便是在现在这份生活服务类周报中做记者,也该有点精神和追求。也就是说,即便现在这个岗位,只是你锦绣前程中的一个驿站一个过渡一个跳板,说的更通俗点,哪怕只是你的一份工作一份还不算不错的工作。即便这样,你仍然必须具备一点职业精神和职业追求。我们知道,在武汉这样一个大城市生活,其成本较高,大家在考虑一份工作时都比较现实,为追求生活的质量,不可能不计报酬、不辞辛劳地从事记者这个职业。即便如此,我仍然希望大家能有尊严地、有所追求地来从事这个职业。

无论何时,你要把你自己当作一名职业记者看待,这是记者的本分。

不要说“书生报国无它物,惟有手中笔如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最起码,一个职业记者该有点精神气。

这种精神气到底是什么东西?一般来说是难以具化的。

2002年底在上海创刊的《外滩画报》,在下电梯进报社最显眼的地方,有一快大匾,上书“做职业新闻人,办百年大报。”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旗帜鲜明地使用“职业新闻人”的概念,它的潜台词是:只有职业记者才能办好报纸,办好一张超过100年的大报。这里所说的新闻人,是特指那些有正义感,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新闻追求的新闻人。

徐悲鸿先生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一个记者,要多点精神层面的东西,要书生气一些,不要那么世故、圆滑、老道,应该坚持自己的新闻操守,要敢于当仁不让,要敢于担当。

中国古代传统士大夫的追求是,要么独善其身,要么兼济天下。

我们至少要这样定位自己,我们是要致力办一份有影响力的报纸。首先,在职业精神上,我们就应该是一群具有影响力的人。

我们把报社不要简单当作一个上班场所,这是报馆,我们是报人。报人的纯净气质和朴实率真作风非常珍贵。报馆中要有自己的文化氛围,有自己脱俗的地方。

我要强调的一个观点是,优秀品质有助于你成为一名好记者。

记者在做人上要大气一点,具有光明磊落的品质,不要睚眦必报,要慎独,做人要有点品位。我敢肯定,如果你是一个大气的人,你肯定会成就较大的事业,会交更多的朋友。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我信奉“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处读书”。

我谈谈对如何成为知音集团或报社一名好记者(雇员)的标准。换言之,做一个优秀员工的标准是什么?说法很多,但我比较看重两点。这两点,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先生也深有感悟。

第一是忠诚。

我要强调的是,我这里所说的忠诚与奴性无关。并不是要你做一个奴性十足的人,也不是要你从一而终,永远对《知音》集团和报社的管理层唯唯诺诺,言听计从。

我的理解,忠诚是一种职业责任感的体现,是承担某一责任或者从事某一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简单点说,是一种敬业和执业态度。

在具体采编工作中,忠诚更多的外在表现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有效的执行能力,是从内心对一个企业(报社)的认同和对本职工作的投入。

说到底,忠诚的实质是一种诚信的表现。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员工不忠诚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那他将一事无成。如果一个优秀的企业不能拥有和培养出忠诚自己的雇员,那这个企业同样是缺乏竞争力。

当然,忠诚的前提是你对这个企业能够从内心认同,没有内心的认同,只是一种暂时过渡,何谈忠诚?

第二是能干。

我感觉《知音》用人虽然程序严格点,但还是不拘一格的。《知音》总会给所有雇员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会给所有人展示你才华的平台,集团很多考核还是非常人性化的。

至少我们能够达成这样一种共识,《知音》集团是一个重能力不重学历的企业。因此,你的能干主要体现在你在工作中,你要显露你的才华和让集团和报社看到你的贡献,也就是说看到你的“能干”。

因此,你随时有机会脱颖而出!只要你足够好!只要你足够能干。

二、好的采访有助于新闻写作。

首先我必须强调,写作和音乐、美术一样,它是一门艺术,所有艺术都是没有止境的。贝多芬在52岁时还感慨其创作才能——不敌莫扎特在8岁的时候。

采访与写作的关系,看似简单,实质有很大讲究,这是一个记者的基本功,应该反复强调。

首先,你的采访要扎实而清晰。

你如何做到读者认为你的报道清晰而有条理?如何让你的报道打动人?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调查而不是文字数量的简单堆砌。也许,这中间的确有很多写作中表达的技巧,但这些都是建立在你的扎实采访中。很简单,任何人即便你是一个天才作家,当你在写作新闻报道时,都不可能“把自己没有采访好的东西完完整整地表达清楚”更不可能写出好的报道发表。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一个记者在动笔写作之前,必须对你的采访对象有着非常清晰、准确的认识。如果你的采访马虎,那你写出来的东西肯定是充满遗憾的。

只有采访到位了,对新闻理解了,才能写清楚报道。

所以,你如果没有采访清楚,我劝你最好别先动笔。你要做的还是先去把采访做好了再说。很多人,特别是初接触新闻的人,往往非常重视新闻表面的技巧,重视咬文嚼字,重视在文字中抖机灵。这是非常不正确的。你要明白,你的工作和新闻写作的目的是传播信息,不是为了讨巧和表现自己。如果是这样,公众就去看唐诗宋词了,那些文字即使再过10000年也是你无法超越的。

因此,我们要重视的是采访的扎实,而不是文字的讨巧卖乖。

我敢肯定地说,如果你在没有很好的扎实的采访之前,就写报道的话,这篇报道肯定是平庸的。这种漂浮的采写作风,不仅不能有助于报道的独到、独家、独立,而且,对自己的职业前途还是非常有伤害的。

谈谈我对如何做到采访到位的理解。

1.你必须保持新鲜、旁观者的状态——进入采访。

你要始终牢记,作为记者,你的任务就是提问和引导,听访问对象如何说?

我的经验是,当你进入核心新闻地带和见到主要采访对象时,你要过滤掉头脑中曾经对这个事件的所有了解。一定要从头开始采访,尽管你的采访对象已经很厌烦反复说这个事件,但你要想办法让他尽可能地说。这点非常重要!

只有这样,你才能用你的眼睛和耳朵,重新审视这个新闻事件,发现和感触到新的东西,才会有的新的判断和独家的理解。

我非常赞同南周李玉宵老师的调查报道心得,他说:“在采访时,你要有游离感。旁观。观察。”

2.除采访新闻主干外,要注意对细节的追问和获取。

首先,你心中要始终有一个概念:好的生动的细节不仅助于展现主题还利于阅读。否则,你在写作时会觉得无法进行,整个文章也没有可读性。

因此,在具体的采访中,你对关键的人物和场景一定要观察仔细,注意收集生动的细节,哪怕是桌子的颜色,那天的天气等等。

李玉宵在谈写作时认为:你完全可以写出整个新闻形成过程中除却骨干之外的那些丝丝绊绊。那些微妙的说不清楚的细节。这就是血肉。

3.在采访中要勤于记录,更要巧于记录。

首先,一个记者要培养自己认真做采访记录的习惯,不要因为累或者懒,而疏于纪录,也不要过份相信录音笔。

其次,多动笔多记,要树立一个非常朴素的观点:好脑子不如烂笔头。特别是对时间、数字、地点和人名,要确保准确,不要在做稿件和发表前才想着去打电话核对。

我要强调的是,如何才能做到会记或者说有效记录?

在采访中,你始终要保持认真听的状态,对很多重大、负面新闻的采访,你在提问和听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盯着对方的眼睛,观察接受访问者的面部表情变化和肢体语言的表达,这些,都有助于你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把握。

在听的过程中,如果有疑问,你应该马上提出并记录。

记者的采访记录不要过份依靠录音笔,最好是录音笔和笔记本纪录互相配合。

即便是你比较依赖录音笔的记录,你也要随时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用笔记录整个新闻事件的轮廓和采访对象谈话的关键点。我要特别强调的是,你用笔纪录时要特别讲究条理,注意标明重要和需要特别提示的地方。只有这样,当采访结束后,你才能迅速有效地整理素材并投入写作。

4.接触采访对象的小技巧。

与采访对象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和不熟悉的采访对象之间 ,你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要照顾他的心理安全感,不要过于逼近。在我非常熟悉的电视采访中,我比较注意采访话筒不能伸到采访对象反感的认为有侵犯味道的理想距离之内。

你在被采访对象面前要尽量坐下来。

如果是在办公室采访当事人,一定不要总是站在被采访者面前,特别是当他是坐着的时候,如果你总是站在他身边,这样从视觉上他会觉得非常不安,觉得有压力。当采访对象的心理受到影响后,他肯定不会很配合你的采访。

要注意适当控制采访对象的思维。

这是我很久以前就总结出来的采访经验,也算自己的一个小小‘绝学。因为我知道,无论是什么人,无论你官居何职,他的思维都是可以驾驭和调控的。

我能够做到这一点,只要是在电话采访和短兵相接的时候,我能够通过提问和巧妙的方式控制被采访对象的思维或者说思路,让他在来不及反应的时候说出我想要的东西。我发现,人的思维在5秒中之内是可以控制的,这个过程中,他来不及戒备和说谎或者使用外交辞令。

当然,如果是对你有备而来,就是另外一回事。

优秀采访记者的原则是:只要遇到了采访对象,他总能拿到让自己满意的东西。

5.提问的技巧。

当采访中提问时,你一定要多提最简单的问题,不要问很玄乎的东西。

简单的问题有助于你重新了解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简单问题的基本公式就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你是什么感受?”反复地问,你就会有收获。

当遇到一个非常罗嗦的采访对象,而你的采访时间又有限时,你该怎么办?

的确,每个记者都会遇到访问对象罗嗦或者说话走题的时候。我不赞成非常武断地中止和打断谈话,这是很不礼貌的做法。如果你的采访对象比较尊贵,你这样会令他反感甚至中止接受你的采访。

我通常的做法是:瞄准一个合适的机会接上采访对象的话头,迅速地帮他做一个小节,然后再问我想要问的问题。在实际采访中,我发现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以上只是我在采访中的一些零碎体会。

我想要强调的只有一点:只要你的采访是到位的扎实的,你大可不必对新闻写作感到恐惧或者说有压力。

只要你的采访比人家辛苦一些、讲究方法一些,你在写作表达的时候时,你的文字就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你就会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有“文思泉源”的境界,你也不会觉得压力很大,更不会言之无物、无病呻吟。

我举个自己的例子:

到目前为止,我做新闻8年,其中5年半时间在新华社做电视。但在2002年春,我有机会接触到平面印刷媒体,在新华社湖北分社《新经济报》焦点新闻工作室做文字稿件。

当时我很惶恐,信心不足,因为我从来没有单纯地做过文字稿件,做电视的文稿和写作方法与印刷媒体是有很大形式差别的。但是我的第一篇文字稿件就取得了巨大成功。事后我自己总结,关键得益于当时的采访扎实!

2002年3月,由我报道的“麦当劳毒油”事件一系列稿件,是被国务院总理、卫生部部长、武汉市委书记批示,国务院联合调查小组2次来湖北查证的稿子,最后在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上向全国公布了处理结果,并由中央5部委专门下文规范全国餐饮行业的用标油准。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是我平生第一篇文字稿件。

当时的采访扎实到什么程度?我足足采访了3个月,并且是用针孔摄象机全程记录的,因此,我的各种采访感受非常强烈。

当写稿时,第一篇5000字的稿子我一晚上就写好了,那时还不会电脑打字,全部手写。这篇稿子在发表时,几乎没有什么改动。

这个稿子即使现在看我都是特别满意的,特别是后面的“记者手记”,我觉得是自然流出来的文字。

三、一篇稿件如何才算过关?并交付编辑放心发表?

这点,不仅操作有关问题报道和揭露性报道时重要,现在我们正筹办的这张生活服务类周报也同等重要。

即便我们是做现在这份报纸,好象离舆论监督比较远,但严格意义上它仍然是一份新闻纸,即使它的生活服务类文章和观点仍然可以涉及到重大的政治事件。

一篇过关的适合发表的稿件有很多要求,我不一一说,只讲自己体会比较深的两点。

首先从写作质量上来看:一篇好的报道,特别是调查报道,就象中国对传统文章一样,非常讲究“形神兼备”,应该是有文气的,也就是说文脉是否“通畅”。

我对“通畅”的理解是整个感觉“协调”或者说“舒服”,怎样做到这一点?谈我自己的一点方法:

方法之一:你在写作中对自己的成型稿件要反复的读,如果你觉得是通顺的,不感到别扭。这时候,我就觉得是过关的,我就觉得可以交差了。更好点的时候,我的判断,是能让我有一种阅读的快乐,我就会确认还篇稿件算不错。

方法之二:是从准确、安全上考虑。当完成一篇稿件后,无论编辑如何催,无论版面如何急,我的方法是面对稿件让自己安静下来,我问自己,你自己觉得过自己这一关没有?在关键数据、消息源、观点、立论方面,你凭心而论,有没有太主观太势利的东西?你有没有连自己都觉得不清楚的,或者说不过关的事实,但你却把它写在文章中了?

如果在我问自己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是非常真诚的,你是和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完全的对话。如果我得到的答案是,还可以。我就会认为是过关了,就会把这篇稿子交出去发表。我绝对不会把自己都没有过关、心存侥幸的稿件传给编辑。

举例子:

我在上海做特派记者时,因为稿件量大因为节约采访经费,每篇稿件的采访成本是很低的,但却都是安全的。为什么?因为我遵循了我自己上述的两个原则。

我比较自豪的是,我在为报社提供新闻稿件时,编辑从来不会问我,你提供新闻是否准确?是否是事实?因为这些编辑了解我的写稿习惯,知道我的稿件是首先过了我这关的。

如果你长期坚持这种良好的写作习惯,你在业界内会建立自己的信誉度。

我在凤凰周刊、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经济观察报、等刊物上发表东西,这些不认识我的编辑也都会对我很放心。

我要强调的是,在新闻写作中很多低级错误是不能犯的,对你的职业生涯是非常有损害的。

最近就发生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美国《新闻周刊》著名资深记者:迈克.伊西科夫先生,最近关于美军亵渎《古兰经》的报道在穆斯林世界引起很大反响,新闻周刊先是撤稿,随后又作出了更详细的报道。

在美国,一个媒体,无论是音像还是印刷媒体,是决不轻易向政府示弱的,何况是《新闻周刊》这样有骨气的媒体。但这次,它只能这样做,因为它的报道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不应该只依靠一个新闻来源,就发表报道。     浅谈记者的职业素养兼采访得失(下)

——《知音》办报专题培训发言稿(2005年6月23日)

文/姚海鹰

四、写好一篇报道有哪些可操作和注意的地方?


我谈谈对新闻写作的浅显理解。

首先,我认为,毫无疑问,新闻写作是完全可以训练的。一个记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也是可以培养的。

我的看法是,你有写作天赋固然好,但如果你没有先天的禀赋,也不影响你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

但很多人会陷入一种误区,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包括很多从事新闻多年的人,他们长期处于一种模仿写作状态。譬如对南周写作风格的模仿 、对著名记者报道的模仿等。当然,这些是成功的经验,的确值得吸取。但你自己一定要从表面的模仿和感觉到的写作方法,上升到对规律性的把握。就是说,你要从理论上把握。

我比较欣赏“平实”的写作风格,这也是我以后努力的目标,我也认为大家最好不要轻易放弃这种风格的学习。

在新闻写作中,有以下一些规律是可以有意识把握和注意的:

1、你要学会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达你要说明的对象。

优秀新闻的写作原则是:要展现,不要讲述。给读者看你说看到的一切,用文字来描述一副画面。

举个例子,譬如现在一个记者,要描述我正在演讲的这个主席台。

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在描写时,会这样写“这个主席台很小,背后空间也不大”。

一般的记者会这样写:“这个主席台,只是一张桌子,上面只够摆放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茶杯。主席台后面不过10平米,空空荡荡的。”这个记者知道,新闻语言绝对不能说的那么抽象,一定要具体,有具体的数字描述。

     但更上层次的优秀记者在写这个讲台时,他也许就一句话。就象古人归有光写一个客厅很小时说:“厅事前仅容旋马。”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地方太小了不宽敞,如果把一匹马栓在这里它转身时只能自己身体旋转,不能随意自然地转过来。

你看,把这个地方描写的直观而有趣,形象传人。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第三种高级的描写我们不可能随便达到这种境界,但至少,我们在写作中必须要求自己达到第二种——具化。

一个记者起码应该做到的是,将你见到的和感触到的事物清晰具体地传递给读者。

2、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应该有对话、细节、动作三个必须要素。

这也是回答以上如何具体展现的问题?就是说展现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首先说明,这三个要素的目的,就是对新闻事件和新闻场景的本来面目,进行原原本本、实实在在的描述。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非常善于此道,他曾经是非常优秀的记者,后来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可无论是写新闻还是写小说,他都用这种平实的风格写作。

     我对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比较情有独钟。他的长篇短篇我都喜欢,但唯独不是很喜欢他的《老人与海》,尽管他是凭这篇作品登上诺贝尔领奖台的。我一直奇怪自己为何不喜欢,后来找到答案了,因为整个作品比较沉闷,节奏太慢,很多细节和动作描写的空间非常有限。

这三个元素的好处,是具有朴素强大的力量,能让读者自然跟着记者的思路,与叙述者保持一致。整个文章是鲜活的灵动的,更是打动人的。

实际上我的理解,上述三种要素,是对记者描述能力的锻炼,或者说是一种客观地描述场景能力的锻炼。

描述能力是一个记者的基本功,也是必须拥有的。

但很遗憾,很多人都不会,或者说没有引起重视。在这方面,很多记者包括著名媒体的记者都做的不够。

现实生活中很多记者写稿件时,他们可能比较重视议论、抒情等,这些直接表达情感和观点的,这是新闻写作的大忌,因为记者跳出来说话了。

3、在写作中,记者要尽量写简单的句子,少用形容词,多用行为动词。

就是说要象说话一样写报道。不要复杂。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曾经很多记者,会自觉和不自觉在报道中,把一个简单的意思用文字表达或者说处理的婉转悠扬,甚至全篇都是这样,简直把新闻写作当作了文学创造,或者说故意追求一种文字上的卖弄感觉。这种文风曾经在南方周末一度盛行,但现在好多了。因为西风东渐。

     这种错误写法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总是写长句子,让形容词和副词还有壮语充满笔端。总是觉得自己有表达不完的意思和感情。

我们要掌握一个基本正确写作规律是:多用短句式,以陈述句为主,多用主谓宾结构,多用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避免滥用形容词,避免用大量的副词来修饰动词。这样你表达出来的句子会显得简洁、动感有力量,更重要的是突出了现场感,非常富有感染力。

海明威的写作非常简洁明快,有人形容他的语言:“剔除的只剩下骨头”

举例:

譬如,最著名的《永别了,武器》等等。在结尾时他是这样写的:

“但是,在我把他们赶出去,把门关上,关了灯之后,情况并未好转。我就象是在对一个雕塑说再见。过了一会儿,我走出去,离开了医院,冒雨走回旅馆。”

主谓宾结构就是,一个主语;一个谓语,再加一个宾语。中间的谓语多为行为动词(或者说心理活动动词)。这个句式的奥妙就在表达的直接,和中间谓语——这个行为动词。

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在写作和检查自己的文章时,要尽量把重复词、同义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去掉。要让自己的文章中尽可能多的是短句,把长句子分成短句,每个句子只表达一个意思,一个句子所表达的不要超过一个思想和一个形象,否则读者读起来会非常困难艰涩。

我这里说的短句,并不是要你只用短句,要和长句子适当搭配,要长短句结合,要有变化和节奏。优秀的写作是长短句结合,注意变化。

譬如说:他踢了桌子一下。刚到5点10分,他就从办公桌上站了起来。他极不情愿地伸出了手。

我举个例子,去年包头发生空难时,新周报和南方周末都派记者过去了,南周记者是坐的飞机,新周报记者也是坐的飞机,但写出来的文章却是大不一样,至少在风格上。

让我们看看南周记者李海鹏在这篇报道中,是如何使用短句和动词的,让我们欣赏一下这位记者的描述能力。

首先是在导语中对动词的成功运用。

——这架CRJ—200几乎像一架战斗机一样侧身飞行,两个机翼垂直于地面,掠过了机场路,拐向了南海公园……

再看整个报道中如何写:

——“它向左侧滑,又向右侧滑,无法/稳定机体。机场人员说,到飞机消失时止,看到它摇晃了3次。”

——“MU5210在窗外,白色,高度100多米,机首冲着他,异样地摇摆着。左-右,左-右,晃得非常厉害,摆幅差不多有60度。安昌荣想,肯定出事了。更让他恐惧(这是情感动词!)的是,它不是在升高,而是在下降。它正穿过/寂静无声的3级西北风,轰鸣着向他的办公室的玻璃窗俯冲过来。”

——安昌荣没看到火,但是看到飞机足足摇晃了六七次之多。在这令人窒息的反复挣扎之后,飞机好像恢复了平衡。但是,它越来越低了,不断逼近他的玻璃窗。他跑出屋子,在收割后的玉米地里飞奔逃命。

——飞机继续转向,很快,很急,仍在下降。转向动作还没有完成,高度已经不足50米。有目击者描述说,比一般的楼房高不了多少。

——这一切都来不及了,太晚了。南海公园的摩天轮高高地矗立在树林边缘,即将完成对机上53个生命的最后一击。(这句很漂亮,只有有文字感觉的记者能这样写!)

我再举一个现场例子:我看见***,冲进会场,穿过大厅,两手分开人群,径直向***走来,他站定后,两眼看着我,抬起右手指着我说……。

上面这个句子中,基本没有形容词和副词,但是非常的感染人。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陈述句和动词的运用,整个句子显得动感、简洁而有力量。如果我们这样来写“当我看见***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他满脸的慌乱和紧张,好象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只见他非常急切地跑进来,两手在前面挥舞,将挡在他前面正聚精会神听讲座的人分开……。”这样写起来很累。

当然也可以写成这样,但这只是风格的问题。

4、在写作中,你一定要让你的报道有思想和观点。这非常重要!

无论你的采访和文字多么好,如果没有思想那肯定是失败的。

没有思想背景、只有堆砌事实,整篇报道显得茫然的报道,肯定不是好的报道。

一个好的新闻报道是在有思考背景的、有透彻想法的前提下,通过新闻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故事要好看,但不是无聊猎奇,要传递一种精神和思考,让读者有所触动。
这点不作多述。

《凤凰周刊》对一篇好的调查报道的要求是:流畅的文字和切合观众心思的切入点和尽量提供现场的努力和其他的使之区分于宣传性和过多商业性的媒体的东西的总和。在后半部分,它强调了思想性。

五、最后归纳8点。

我认为一篇好报道的标准是:采访到位(细致而有条理,注重细节)/语言生动干净(语言具有质感和动感,干净而具有表现力)/追求独家视角(独家的观点独家的诠释都是独家的范畴。在新闻竞争激烈时代,能否选取独家报道角度是一篇好报道的标志)。

我总结一个记者应具备的业务素养和写作准则为:

A、正直,有肝胆,有悲天怜人的情怀,有改变和促进社会进程的想法。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记者,绝对平庸。(一句话,要有记者的必须保持的气质)

B、 社会体制及报道对象,要有一种理性和建设性的关注态度。不要有边缘心态和敌视心态!

C、多读书,多揣摩业务知识,新闻完全是可以学习提高的。

D、采访作风要扎实,不要走捷径。好的采访绝对有助于写作。

E、 永远记住新闻的目的,就是展现和描述,使之重现,要培养描述能力。

F、 在写作中必须遵循基本经验,用陈述句,多用动词和名词少用副词和形容词,要多使用短句。

G、整个报道要用事实说话,要强调报道的现场感,但记者自身尽量不要跳出来,所有判断和推论还有观点,都应该自然显现。(这也不尽然,《财经》在调查报道中,经常使用下列评论词语:诸如“难以宽恕”。不要绝对化。所有一切法则都可质疑探讨。)

H、培养诚实职业态度,忠于自己的内心,任何新闻首先要过自己这一关,否则不要发表。

我建议大家读几本可提高文字能力的书:

司马迁的《史记》(原版古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王维的中晚年诗作、

柳中元的文章特别是他的《永州八记》,看他描述的能力。

还有归有光的,他的流传文字很少,但还是可以在现、当代作家中找到发扬和继承他风格的,你们可以读沈从文和汪增祺的作品,非常好。

还要读鲁迅,请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审美疲劳轻视鲁迅,他的《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有大量的杂文中的文字都非常漂亮。

外国作家可以读海明威、叶之、泰戈尔、惠特曼等的作品。

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中的理论文字也非常有张力。

陆健东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

还有前段时间流行的《往事并不如烟》,文字上乘,干净而有韵致。

如果大家没有更多时间读书,一定要看《读书》等杂志,从中可以得到思想,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结束语:

西楚霸王项羽是我非常敬重的历史悲剧人物,在乌江边自杀前,曾感叹:此乃天要绝我,非战之罪也!

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成为西楚霸王。

现在,办报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我们都占了。应该说是知音,是武汉报业的格局发展需要,说大点也是历史,选择了在座的各位。

人生能有几回搏!我想无论是我,还是在座的各位,我们现在留在知音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把这份报纸办成功。我们要做一个成功者!因为,眼前创办的这份报纸,实在是承载太多功能,不是简单市场成功问题,它涉及《知音》问鼎报业的雄心壮志,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自身发展。

昨天我还和新闻部的同仁们说过:新周报的暂时挫败,还溅起了了一点浪花,有些悲剧意味,很多业界业外人士对其不乏敬重。但是,如果我们现在正着手创办的这份生活服务类周报失败了,留给外界的就只有耻笑和对我们的轻视。我们也会因此贬值。

我相信,靠我们自己能做好报纸。

圣经也说,“上帝住在我们身体的殿堂里。”唐国强在《雍正王朝》中也说过一句:“你表面看我跪在菩萨前跪拜求它,实质我是在求自己。”因此,我们就是我们自己的上帝,我们需要自己拯救自己。

请大家一定记住,我们是因报纸的成功而“贵”,也是因报纸的失败而“贱”!

    所以,我们现在没有退路,而且,我们也不应该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

我们要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要志存高远,我们要成为不入支流的吞舟之鱼。

最后,送大家一句蒲松龄的砺志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