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宁: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04:45
 1 秋游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扩词。
  课外:抄字词,听写生字词。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齐背练习1中的小诗《秋天到》,并说说这首诗歌里主要讲的是什么?
   2. 过渡:秋天这么好,你们都想出去玩玩吗?
  二.板书课题,解题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儿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导看图
  1. 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
  2. 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 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
  四.初读指导
  1. 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3).识记生字。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2).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各自轻声读课文。
  4.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5. 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农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写。
  6. 齐读课文
  五.读抄词语(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 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 指名读。
  2. 分自然段讲读。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能不能先说"天气渐渐凉了",再说"秋风起了"?
  (3) 比较加了"渐渐"有什么不同。
  (4)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5)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丽的景象呢》请读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谁来读读写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觉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说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农田的景象怎么样?
  (3)比较:a.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
  b.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4)齐读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师范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想想"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是指做什么?
  (3).第二句说了什么?"奔跑"和"追逐"两个词语完全相同吗?
  (4).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开心呀"表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练读。
  (6).齐读第四段。
  3. 总结。
  这篇课文写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农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开心。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4. 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 朗读指导
  1. 指名读课文。
  2. 这篇课文里哪一句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所以整个课文都要用欢乐喜悦的语气读。
  3. 第一自然段用陈述口吻,要读得平缓。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 第二自然段的"蓝蓝"、"白"、要重读;"一望无边"、"有时像"要读得慢;"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心情。
  5. 第三段的"黄了"、"红了"、"白了"要重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6. 第四段中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加快;"大家"、"多开心"要重音读,读得缓慢。
  7. 个人练读。
  8. 指名读。
  9. 齐读。
  二.写字指导
  三.作业
  1. 描红练习。
  2. 比一比,再组词。
  交(  ) 兔(  ) 家(  ) 喊(  )
  郊(  ) 晚(  ) 逐(  ) 城(  )
  3.根据提供的句式说话。
    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    ),多开心呀!    
  主要板书:                  1 秋游  2 2008,北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并学会所有生字。
   3、以朗读为主线,启发学生读懂词句,体味情感,受到爱国热情的感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拼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中国申奥会徽,提问:你认识这个标志吗?
  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申奥资料。
  2、揭示并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用红笔写)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课题里出现了标点符号)
  教师简单介绍申奥的艰辛历程,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题,体会"!"的作用。
  4、师:2008年,北京将举办盛大的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奥运会,人们的心情一定很----(激动)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播放申奥成功后人们欢庆场面的多媒体录象。
  提问: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易读错的字词、短句,以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在音、形、义上做介绍。
       yíng     shēn chéng gōng
   如"北京赢啦" "北京申奥 成  功"等
  3、想知道课文的作者是怎样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记录下来的吗?
  提出自读要求:⑴读准生字。
  ⑵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大声练读.
  4、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
  将学生提出的难读的长句子,以教师范读、学生比赛读的形式,保证全部同学能正确、流利地读。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小小组合作,选择一个生字,学习生字的读音、结构、难写之处、组词。全班交流。
  3、认识包字头,指导书写"句"。
  4、学生描红,仿影,完成《习字册》。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语卡,指名读,领读。
  (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前后鼻音的生字。)
  2、听写课后练习3的词语。
  二、精读课文
  1、播放多媒体,师旁白第二自然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2001年7月13日晚上),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来,北京就----(沸腾了)。(板书:沸腾)
  2、理解"沸腾"。(先了解本义。)
  在课文中"沸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能找到写明北京沸腾的自然段吗?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你从这一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北京沸腾了?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根据学生回答,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师相机板书:人多
  沸腾狂欢
  人们会聚在天安门广场,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庆祝,此时的广场沸腾了,更成了----(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
  现在谁能说说"沸腾"的意思了?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4、如此欢快的场面,同学读了也许觉得还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感受,还愿意说说吗?
  ⑴请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说第三自然段。
  ⑵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哪些成语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北京吗?(例:欣喜若狂,欢声雷动,灯火辉煌,载歌载舞)
  5、人们此时的心情是如此激动,你能体会到人们的心情吗?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将自己读得最棒的一句和大家分享。
  学生评价,要求说说别人什么地方值得自己学习。
  6、仔细听,人群中都是同一个声音----引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学生体会两个"!",读出自豪兴奋之感。范读,比赛读。
  7、今天我们成功了,在这激动人心的夜晚,人们会说些什么呢?理解"千言万语"。
  重点指导朗读最后一句:"2008,北京!"
  8、回顾课文,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背诵指导
  1、再次播放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当时场面。(画面没有声音)
  你们觉得画面少了什么?(声音)
  2、尝试用课文中的语句,给画面配音。
  四、总结谈话
  1、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以后,我们知道了----(2001年7月13日)那天我们申奥成功了,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全国人民都在为奥运会出力,我们小朋友可以为奥运会做些什么呢?
  2、交流。
  3、课外延伸:出示奥运会会徽,简单介绍会徽含义。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词语抄写。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3、完成课后练习4。
  附板书
                2008,北京!
                  人多
              沸腾      欢乐的海洋
                  狂欢
3 英英学古诗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3.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
   4. 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
  作业设计:
  课内:组词、抄写字词、写出带有偏旁的字、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以前学过古诗吗?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讲一个小朋友在学校里学了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
  板书课题,齐读。
  解题
  二.初读指导
  1. 看图。
  图上有哪些人?她们在做什么?英英正在说什么?奶奶听了会说什么?
  2. 自学课文。
  (1).讲述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2).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3).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故乡明亮意思不由得家乡月光唐代
  3. 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 通读课文。
  (4).分角色读对话。
  4. 理清脉络。
  (1).这篇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
  (2).英英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第三次说了什么?
  (3).奶奶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
  5. 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学习《静夜思》
  1. 板书诗题,解释诗题。
  2. 看图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哪儿看出来?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3. 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这首诗有几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
  第一句
  a. 指名读。
  b. 这句诗,英英是怎样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
  c. 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为什么这一句里的"疑是",英英把它解释成"好像"呢?
  第二句
  a. 指名读。
  b. "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举头"?
  c. 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明月时有些什么感受?
  (3).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
  (4).齐读这首诗。
  4. 朗读指导。
  二.朗读课文,练习背诵《静夜思》。
                第三课时
  一. 指名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出一首小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激发我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学习这篇课文后,对古诗学习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
  三.指导背诵《静夜思》
  1. 听录音欣赏。
  2. 揭示板书,引导背诵。
  3. 指名背诵,师生评议。
  4. 同桌交互背。
  四.写字指导。
  五.作业
  1. 抄写字词。
  2. 比一比,再组词。
    古()自()代()
    故()首()袋()
  3. 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心()()()() 艹()()()()
    讠()()()()
主要板书安排:
4 乡下孩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验、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理解语意上的省略与跳跃。
  教学具准备:投影片、词卡。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写字、朗读、组词、说话。
   课外: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新社会,农村面貌起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儿童的生活富有情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农村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的。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7 乡下孩子
  2、解释题意。
  乡下孩子就是农村里的儿童,把农村里的儿童称作乡下孩子,是一般人的口头说法。农村和城市环境不同,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的生活和见闻也不一样。乡下孩子有什么特点,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说的内容。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读顺语句,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本课的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怀里 欢唱 编织 含 动听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曾一串猪怀里编织
  (2)指名读生字词,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方面辨明加点字的读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怀里:两臂相向和胸部之间的空间。(动作演示)
  欢唱:欢乐地唱歌。
  编织:这里是指编成故事。
  含: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
  动听:好听。
  (4)用卡片读生字词,包括田字格里外的18个生字和已解释的词语。
  3、个人练读课文。
  4、分小节指名四人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分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教认新偏旁
  1、指导要点。
  (1)须按笔顺描红的四个生字。
  串:独体字,七笔写成。两"口"相叠,下"口"比上"口"更宽扁些,末竖中线行笔,穿过两"口"下伸收笔。
  猪:十一笔写成。左右结构。上部"犭"是新偏旁,称"反犬旁","弯钩"须写挺直。
  曾:十二笔写成。上中下结构。上部" "为"两点头".中间不能写成"田".
  编:十二笔写成.左右结构。注意绞丝旁的写法。
  (2)其他六个要描红的生字。
  坏:七笔写成。左右结构。注意提土旁末笔是"提",不是"横"。
  含:七笔写成。上下结构,上面是"今"不是"令"。
  2、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练习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指导看图。
  (1)画面上部画着什么?下部画着什么?
  (2)右上角画的是什么人?身上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头上扎着什么?脚上穿着什么?
  (3)女孩子面部表情怎样?她左手挎着什么?右手做着手势说明她在做什么?
  (4)小结图意。
  2、指名读课文。
  3、分小节讲读。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说了什么?"曾是"什么意思?"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是什么意思?"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是什么意思?
  (3)想一想:这一句当中用"妈妈怀里"和"爸爸背上"有什么含义?请读一读这一句话再回答。
  (4)分两大组,一组读第一、第二行,另一组读第三第四行。
  (5)学生答。
  (6)小结。
  (7)齐读。
  第二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看图加想象理解)
  (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句话里也用了"能"自然也可以说明他的聪明了,"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说明他们能利用随处可得的条件,吹出好听的歌来,这又说明了乡下孩子的聪明。
  (4)再分两大组读,体会一下意思。
  (5)小结。
  (6)齐读。
  第三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不用"喂饱"而用"撑圆"呢?这一句话实际上是在说什么?(乡下孩子帮爸爸妈妈干活)
  (3)乡下孩子年纪虽小,却能帮爸爸妈妈干活,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明这个特点吗?(能干)
  (4)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逮一串小鱼",就会"乐坏了谗嘴的猫咪"呢?
  (5)逮小鱼给猫咪吃也算是生产劳动吗?(不算)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说明乡下孩子的能干)
  (6)分组读,体会意思。
  (7)小结
  (8)齐读
  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的一句话同上面三个小结里的话是同一个人说的吗?认真读后再回答。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小结
  (4)齐读
  三、总结课文
  这首诗说的是乡下孩子生活富有情趣;他们聪明能干,正在农村里锻炼成长起来。
  你们读了这首诗以后感受到了什么?领会到了什么道理?可以自由说一说。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指导
  1、指导要点。
  (1)这篇课文讲的是乡下孩子在农村广阔天地锻炼成长,要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诗中的韵脚字有"鹂、菊;事、曲;皮、咪;子、里"。前三个小节句子词语互相对称,要读出节奏来。
  (2)第一小节要突出"欢唱""黄鹂""盛开""野菊"这些词,语气欢快。
  (3)第二小节突出"捉"、"编织""含""动听"和两个"能"。读时语气轻松。
  (4)第三小节要突出"挖""撑圆""逮""乐坏"这些词语,读时语气要自豪。
  第四小节"哦"的音调要拉长,表示听明白了。"乡下孩
  (5)子"读时语速要快,语气肯定。"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节奏感要强,用赞叹语气读。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教师指点。
  三、背诵课文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试背。
  3、各人轻声试背。
  4、分组背。
  5、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6、同座互相背。
  7、全班齐背。
  四、作业练习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怀()中()合()都()
  坏()串()含()猪()
  2.用"编织""动听"练习说一句话。
主要板书计划:
             7 乡下孩子
     怀里 黄鹂 欢唱
     背上 野菊 盛开
           捉蝴蝶 编故事     阳光下生
           含草叶 吹歌曲     旷野里长
               挖野菜 撑猪肚
               逮小鱼 猫乐坏练习2  【教材分析】
  拼音练习: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读背训练:读出韵味,有感情,并背诵。写字训练:写左右结构的字。口语交际训练: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学要求】
  1、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和小写。
  2、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3、熟记4条成语和《三字经》摘句。
  4、观察秋天的变化,动手画画或写句子交流。
  5、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读拼音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各自试读题目。
  (2)引导学生分角色读。
  (3)引导学生将形状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4)根据对话整理出模样差不多的大写字母。
  O--Q U--V E--F
  C--G M--N B--D
  (5)整理不像的字母。
  (6)其余的字母你如何记呢?
  3、练习。
  (1)在书上练习
  (2)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 Z M Q S F D B N
  w m g s f d b n z q
  (2)指名对照认读。
  (3)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
  F( ) G( ) M( ) Q( ) D( )
  4、反馈
  (1)分小组竞赛
  (2)大小写字母配对子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让学生清楚本题要求。
  (2)复习写字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动、散、都"3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字的结构方式及写字式要注意什么?
  (3)指导写出"动"。
  出示"动"字,学生观察,注意观察走的起笔和收笔。
  (4)指导学生写"散、都"。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1、熟继成语。
  (1)、审题。
  (2)、指导。
  ①、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
  ②、教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同位练习背诵。
  (4)、反馈。
  2、学习《三字经》摘句。
  (1)、审题。
  ①指名读练习要求。
  ②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教师范读
  ④讲解意思
  ⑤教师、学生读
  (3)练习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4)反馈
  ①检查朗读
  ②指名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导学生把课前观察到的有关事物,用自己的话说说。
  (2)出示题目:秋天到了,你发现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汇报)
  (3)练习:画秋天,边说边画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借助拼音读题目
  2、当我们有事,要向别人提出请求时,我们应该怎样想别说呢?
  3、李燕在背诵古诗时想请奶奶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他可能会对奶奶说什么呢?
  4、小组讨论试说
  5、集体汇报交流
  6、小组分角色表演
  7、创设情景
  在我们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哪些事情?当你遇到时,该怎样与别人交流,怎样向别人提出自己的请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