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台风最新预报: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8:32:5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3.使学生逐步了解查字典的意义,逐步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背书姿势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观察图画
   1. 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 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朗读的?
  二.小结要领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自然平放
    目光课本保持距离
    眼睛课本距离一尺
  三.模仿评判
   1. 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大家给予评判。
   2. 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势的危害。
  四.集体训练
   1. 观察下图。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 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朗读时身子怎样,两臂怎样,怎样拿书,眼睛和课本的距离怎样。
   3. 复习要领,全体学生参与姿势训练。
   4. 指名几个学生摆正姿势,朗读一篇短文。
   5. 集体评判。
   6. 学生齐读已学过的课文,看学生是否达到要求。
   7. 小结。
                第二课时
  一. 整体感知图画
   1. 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 简说图意。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
   1. 提问: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么摆放?
   2. 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情怎样?
     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
        眼向前方态度认真
   3. 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
     声音响亮边背边想
     正确流利富有感情
   4. 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
   5. 图上的小朋友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三.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 观察左下方小图。
     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同学是怎样站立的?态度怎样?老师要他干什么?老师表情怎样,为什么高兴?指名学生模仿表演。
   2. 观察中间小图。
     让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家长要孩子干什么?孩子表情怎样,是怎么做的?
   3. 观察右边小图。
     让学生弄清: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态度怎样,姿势怎样?选取一段课文片段,然后交换检查同桌的背诵。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 观察上边三幅图
   1. 从第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2. 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的多开心啊!阅读课外书的好处真多,意义真大啊!
     学习两条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 观察第二幅图。
     让学生先演示朗读时正确的姿势、态度、表情,然后告诉学生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情专一,但是为了保护阅览室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4. 观察第三幅图。
   5. 图上的几个同学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则怎样?
   6. 小结三幅图: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二.观察下边三幅图
   1. 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
   2. 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
   3. 在阅览室看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 观察第二、三幅图讲解。
  三.小结。
课后反思:
开学第一课习惯篇的教学,由于一改传统式的看图说话、模仿操练,以学生朗读活动替而代之,也给我自己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在朗读活动中贯穿读书姿势的训练与读书品质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也随之高涨,朗读能力也在自己练习与欣赏同伴中不知不觉提高了。综观全课,在沉浸于教学快感的同时,也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
一、习惯篇教学要有"整体意识"
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拿起书来对着"习惯篇"就开讲。孩子们不是很感兴趣,自己也认为只是走过场,让孩子们知道一下而已。其实内涵并不如此简单,而教法更不能如此应付。在这一课"习惯篇"的教学前,我认真地通读了全篇教材,作了全面的梳理。梳理中发现,朗读背诵是本学期语感培养的重点所在,而教材的开篇也正安排了"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要求。这正体现了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有着强烈的整体意识。作为教者,让这种整体意识决定自己的教法,显得更为重要。这就决定我们不能仅仅把"习惯篇"当作说话课来教,也不能仅仅只着眼于课本上的几幅图,应该着眼于全册教学,甚至更远。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我让学生从全册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去练习朗读。有选择必定也有通览、有比较,孩子们在通览、比较的选择中也会不知不觉地进行朗读。
二、在习惯实践中培养朗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低年段阅读要求中有这么一条: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朗读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因此可以细化成: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对于"勤于朗读背诵"这一习惯篇的教学,我的语文实践就是--朗读比赛。学生在自主选择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又在比赛中大胆展示自我。朗读者不仅能熟练流利地朗读课文,有的还加上了适当的提示语,更有两位同学已经把《青蛙看海》、《乡下孩子》背得滚瓜烂熟,背诵起来声情并茂。这正是因为在朗读的实践中兴趣被大大地激发出来。而听者,也在欣赏别人朗读时,来了兴趣。记得课堂上采取的非点名,自愿者上台的方式。一开始寥寥无几,而到后来每次都有很多同学要求上讲台前朗读。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活动中高涨起来,朗读水平也产生了向优力,有了提高。
三、在品质点拨中形成朗读习惯
有了兴趣,没有品质,朗读习惯得不到很好的养成,朗读能力得不到很快的形成。所以,课堂上,对于学生朗读品质的培养,时时处处注意点拨。孩子们会用一句话来表达对课文的感受时,便适时告诉学生"读书时就是带着思考去读"。准备朗读时,不忘提醒学生身正、肩平这些良好的读书姿势。在同学们能做到这一点后,再往更高的品质引领,那就是"读书要专注",如果说"身正、肩平"形于外,那么"专注"就是动于中了。专注,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思考才会有一定的效度,朗读才会真正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习惯,乃至一种优秀品质。
《识字1》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是1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初步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秋天景色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臼"笔顺。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田字格黑板。
  主要板书:识字一
  作业安排:
  课内:抄写字词、口头组词、说话。
  课外:默写词语、朗读字词。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春天"、"夏天"的归类识字,韵文还记得么?谁来背给同学听。
   2. 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秋天"的归类识字。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课文
   1. 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2. 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 小朋友,这是一幅秋天的美景图。我们首先来看看天空中有什么。
   2.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早晨起来,我们常常会看到地上落了一层白白的东西,你知道那是什么吗?(秋霜)
   3. 秋天到了,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棉花、稻子、高粱)
   4. 果园里,果农们正在做什么?(柿子、苹果)
   5. 看图引导说话,相机贴出"丰收",领悟意思。
     秋天到了,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棉花(),稻子(),高粱(   ),庄稼丰收了。果园里,果树上挂满了(    )的柿子,(    )的苹果,水果也丰收了。
  四.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五.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2.用"霜"、"稻"、"丰"、"收"扩词。
  六.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三组词语,第一组词语与秋天的什么有关?第二组词语属于哪一类?第三组呢?
  七. 指导书写
   1.学生看清笔顺,记忆笔顺。
   2.重点强化"梁"、"稻"的笔顺。
   3.学生描红。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 按"梁、稻"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 秋天到了,什么花开了?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菊花、桂花)
   2. 体会"飘香"的意思。
   3.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以上生字词。
   4. 指名认读。正音。
   5. 小结;这些词和什么有关系?
  三.指导读韵文。
   1. 按要求归类读。
   2. 各种形式练读,读出秋天景色的美好。
  四.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 先说一说"桂、飘"的笔顺,然后在书上描红。
   2. 在习字册上练写。
   3. 认读课后词语。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教学反思:
为了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本课识字我重在让学生学会"读出画面"。虽然由于孩子的生活积累不够丰富,语言表达得不是特别到位。但画面感还是在孩子的想象加模仿中产生了。"读成电影"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因为要通过朗读让相对静止的画面流动起来,这不仅需要朗读技巧,更需要孩子有生活经历作为背景。但经过此课的教学,我觉得词串识字教学确实要不断训练学生"读出画面,读成电影",让孩子自己投入进"词串识字"的留白境界中,去想象,去感悟。
《识字2》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 学会10/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尸"旁。
   2. 知道大街两旁有哪些营业单位,警察叔叔是怎样指挥车辆及行人的,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识字二。
  作业安排:
  课内:抄写字词、说出汉字的偏旁部首、口头组词、说话。
  课外:阅读韵文,默写生字词。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出示投影,指导学生看图学字词
   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
    (1).这是什么地方?谁在指挥交通?
    (2).马路上有什么?
    (3).马路边上有什么?
   2. 学习生字新词。
    (1).图文对照自由朗读。
    (2).指名认读词语。
    (3).开火车读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3. 范读课文。
   4. 指导学生再次诵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二.再次看图,理解课文。
   1. 理解词语"警察"。
   2. 在图上让学生分别找出"黄灯、红灯、绿灯"。简介这三种信号灯的由来和作用。
   3. 说说图上的行人和车辆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
   4. 讲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
   5. 看一看,马路旁边有哪些单位。
  三.说话练习
   1. 提供句式:
     马路上有(  ),有(  ),有(  )。
     马路两边有(  ),有(  ),有(  )。
   2. 要求以"大街上......"为开头说一段话,可参照以上的句式。
  四.学写生字
   1. 学生自学生字。
   2. 重点指导"街"、"通"的写法。
   3. 学生练习。
   4. 作业
     复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生字新词。
  二.朗读课文
   1. 提示:不能大这些词语读成顺口溜,也不能顿读,要读出有序的感觉。
   2. 训练朗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学写生字
   1. 观察生字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间架结构。
   2. 学习"尸"旁。
   3. 重点指导:商、局。
   4. 学生练写。
  四.作业
   1. 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灯(  )  绿(  )  街(  )  体(  )
     局(  )  房(  )  邮(  )
   2. 抄写词语。
   3. 组词。
     文(  )  气(  )  挂(  )  邮(  )
     交(  )  汽(  )  蛙(  )  油(  )
综合性学习
(作者:cjzhoumo)
一、秋天有哪些特征?为什么称秋天为"金秋"?
--凉爽的秋天,天空一片晴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秋天的空气较冷,水分不容易被蒸发。秋天还常刮大风,风一来,空中的尘埃全被吹散了。因此,秋天的天空很晴朗。
--秋天到了,田野里的稻子成熟了,黄灿灿的,像铺了一地的金子;树上的叶子黄了,风一吹,树叶落下来,像一片片美丽的黄蝴蝶在翩翩起舞。人们经常用"金秋"来描写秋天。
--硕果累累的秋天,有很多好吃的,"菱角"就是其中之一。它,一年水生草本。夏末秋初开花,白色或淡红色。果实可供食用及制淀粉,鲜嫩者可作水果。
实践活动:
二、搜集描写秋天景色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断。示例:--池塘的边上有棵梧桐树,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场。
--果园里,硕果累累。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红艳艳的大苹果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扒开绿叶笑眯眯地往外瞧;金黄的大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树上。
三、用自己的方式去找秋天,你可以写上一段话,可以画画------
我找到的秋天:
能力训练
[基础练习]:
一、填空。
  "归"共 笔,第三笔是 。
  "夕"是____结构,共_笔,第二笔是_。
  "苇"是__结构,部首是_,第一个大写字母是_。
二、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不同的字再分别组词。
_(  )        _(  )                 
火            禾  _(  )        _(  )
三、看拼音写词语。
  uī lái       lú wěi       yuè uān      shuǐ xiān
(       )      (    )         (        )          (         )
四、先给下列汉字扩词,再各选一个词造句。
  阳(  )(  )(  )                        
  歌(  )(  )(  )
                           
[能力提高]:
一、选词填空。
菊花 梨花 荷花 桂花 棉花
秋天到了,公园里的(  )开了,五颜六色的,真好看。我家院子里的(  )也开了,香味扑鼻。
燕子 鸽子 大雁 麻雀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  )和(  )飞往南方去过冬了。
二、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树叶落下来了。(一片片,金黄)
    一片片金黄的树叶落下来了。
⑴天空中飘着几朵云彩。(蓝蓝的,雪白的)
⑵湖面上飘荡着渔歌。(广阔的,优美的)
三、说一说,写一写,将词串的内容说具体,写出水乡如诗如画的景色。
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
先看到--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
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
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
水乡真美啊!
《识字3》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3. 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韵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识字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1.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三。(板书)
   2. 引导自学。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六幅图和图旁的字有什么联系。(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 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 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它有点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看出来了么?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 出示"看":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表示看"看"字。
   4. 小结
    (1).这"笔、尖、看"三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它们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小结学法。
  三.同法学"灶、歪、尾"
  四.复习巩固
   1. 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2. 给生字找朋友。
  五.读儿歌
   1. 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 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 反馈检查。
   4. 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五.课堂练习
    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 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很粗心?(读有关语句)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的?
    (3).指导朗读。
   3.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 指导背诵。自由背、看图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二.教学生字,正音。
   1. 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
   2. 教学新偏旁。
   3. 学生看笔顺、描红。
   4.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 练写生字。
   6. 认读课后词语。
   7. 听写词语。
《识字4》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 学会10个生字和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上的1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能理解儿歌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儿歌。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字盘、生字卡。
  主要板书:识字四。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观察字盘,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1. 出示字盘,与卡片"辛辛",将两者分别组合、演示。
   2. 同学们,"辛辛"和"纟、讠"等分别组合构成了汉字。这就是一种造字办法,这些字叫形声字。上面4个字中的"辛辛"是声旁,"纟、讠"是形旁,代表不同的意思。
  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
   1. 用生字卡片指导读准字音。
   2. 读4个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
    (1) .出示实物理解"辫子、花瓣"
    (2) 举例理解"分辨、辩论"。
  三. 游戏巩固
    用字盘辨字,并组词。
  四. 学习儿歌
   1.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指名读。
   2. 指导朗读。
    (1).分别读出疑问和肯定的语气。
    (2).注意停顿和重音
   3. 教师示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齐读。
   4. 理解:是谁"圆圆脸蛋拖小辫"?
  五. 学写生字
   1. 让学生仔细观察四个形声字。
   2. 指导书写:三部分靠紧,注意"辛"的变形。
   3. 学生练习。
  六. 课堂练习
   1. 选字填空。
      辩  辫  辨  瓣
    (1).你能分( )出牛郎星和织女星吗?
    (2).这朵菊花的花( )又细又长。
    (3).许林和李青为了一道题( )论起来。
    (4).陈凡走路是小( )儿一甩一甩的。
   2.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1. 让学生转动字盘读生字,组词。
   2. 将字填入空格。
     哪是红梅花,请你来分(  )。
     这是红梅花,它有五个(  )。
     哪是韵母a,请你来分(  )。
     这是韵母a,圆圆脸蛋拖小(  )。
  二.读背儿歌
   1. 齐读后,指名用一问一答试读。
   2. 男女生分读。
   3. 背儿歌。
  三.指导书写
   1. 出示范字,引导学生观察。
   2. 指导"蛋"的写法。
   3. 学生自学另外几个字。
   4. 描红、仿影。
  四.练习
   1. 用"哪是--?这是--。"的句式进行对话练习。
   2. 选字填空。
      哪 那   圆 园   袋 蛋
    (1).小弟弟红通通的脸( )真像大苹果。
    (2).林林的口( )里装满了小石子。
    (3).昨天,妈妈带我到公( )里玩了半天。
    (4).( )( )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5).小军送给我的( )本书真有意思。
    (6).( )件衣服好看?
《练习1》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 初步句式的训练。
   3. 初步写左右结构的字。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诗歌。
   6. 按要求连贯地说几句话,写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拼音训练、词句训练、写字训练、读背训练、说话训练。
  教具学具安排:小黑板。
  主要板书:练习1。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教师讲清题目的要求。
   2. 指导。
    (1).指导读字母的呼读音或名称音。
    (2).教学《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
    (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3. 练习。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
   4. 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从读音、顺序、连贯等方面给予评价表扬。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写得好的同学。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 指导。
    (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组句子。
      a. 朗读句子,要求读通顺,读连贯。
      b. 再读句子,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c. 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d. 初步认识句式。
        第一句:用两个句子把意思说明白。
        第二句:用一个并列复句把两个意思说明白。
        第三句:用一个单句把句子说明白。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 指名朗读,读正确、读流利。
     b. 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
     c. 师生共同评论朗读情况。
   3. 练习朗读。
   4. 反馈。
     用开火车的方法,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争取检查到每个学生。
  三.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 指导。
    (1).出示卡片,认读汉字。
    (2).引导学生回忆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
    (4).学生练写,师巡视。
    (5).反馈。
        表扬姿势好、写字写得好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二.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
     a. 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
     b. 第一、第二节分别写什么?
    (3).学生边读边想象庄稼的样子和水果的色彩。
    (4).再读诗歌,读好停顿和轻声,逐步达到生动和流畅有感情。
    (5).练习背诵。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 反馈:检查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
  一. 审题
   1. 揭示说话的话题:9月10号是教师节,小朋友给老师祝贺节日,还亲手做了贺卡送给老师,大家都是尊敬老师的好孩子。那天,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2. 板书课题;老师,祝贺您
  二.指导
   1. 指导观察。
     投影出示图画,问: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怎样做贺卡?贺卡上会写些什么?
   2. 指导说话。
    (1).看看图,想想你自己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是怎样做贺卡的。
       说话时用上"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做,卡片上写了些什么"等,用几句连贯的话说说。
    (2).你把贺卡送给哪位老师?送贺卡时,你对老师说了什么?老师又会怎样?
    (3).分角色扮演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话。
   3. 句式训练。
    (1).你去送贺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句子练习。
        找老师
      a. 你去送贺卡,怎样找老师?
      b. 你看见老师正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把"找老师"是这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
        送贺卡
      a. 你找到老师,把贺卡送给他,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b. 全班讨论,板书动词。
      c. 要把内容说具体,还可以加上:你怎样走到老师那儿,怎样把贺卡递给老师,怎么说的,是什么神情?
      d. 出示句式:我()地说:老师()。
        把"送贺卡"的经过说说。
        收贺卡
        这时,老师非常高兴,脸上是什么神情?会对你说什么?
        句式:老师()地说:"()"。
   4. 练习说一段话。
     个别练说、指名说、集体评议。
    《秋游》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书:                  1 秋游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扩词。
  课外:抄字词,听写生字词。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齐背练习1中的小诗《秋天到》,并说说这首诗歌里主要讲的是什么?
   2. 过渡:秋天这么好,你们都想出去玩玩吗?
  二.板书课题,解题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儿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导看图
  1. 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
  2. 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 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
  四.初读指导
  1. 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3).识记生字。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2).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各自轻声读课文。
  4.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5. 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农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写。
  6. 齐读课文
  五.读抄词语(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 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 指名读。
  2. 分自然段讲读。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能不能先说"天气渐渐凉了",再说"秋风起了"?
  (3) 比较加了"渐渐"有什么不同。
  (4)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5)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丽的景象呢》请读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谁来读读写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觉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说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农田的景象怎么样?
  (3)比较:a.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
  b.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4)齐读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师范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想想"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是指做什么?
  (3).第二句说了什么?"奔跑"和"追逐"两个词语完全相同吗?
  (4).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开心呀"表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练读。
  (6).齐读第四段。
  3. 总结。
  这篇课文写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农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开心。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4. 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 朗读指导
  1. 指名读课文。
  2. 这篇课文里哪一句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所以整个课文都要用欢乐喜悦的语气读。
  3. 第一自然段用陈述口吻,要读得平缓。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 第二自然段的"蓝蓝"、"白"、要重读;"一望无边"、"有时像"要读得慢;"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心情。
  5. 第三段的"黄了"、"红了"、"白了"要重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6. 第四段中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加快;"大家"、"多开心"要重音读,读得缓慢。
  7. 个人练读。
  8. 指名读。
  9. 齐读。
  二.写字指导
  三.作业
  1. 描红练习。
  2. 比一比,再组词。
  交(  ) 兔(  ) 家(  ) 喊(  )
  郊(  ) 晚(  ) 逐(  ) 城(  )
  3.根据提供的句式说话。
    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    ),多开心呀!
          《2008,北京》教学设计之一
      教材简介
  课文《2008,北京!》生动记叙了2001年7月13日晚北京欢庆申奥成功的沸腾场面。历史的瞬间成为永恒的欢乐,而沸腾的北京则定格为亿万中国人民激情迸发的一个最生动最亮丽的缩影。申奥的成功使我们更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所以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过程
  一、巧用媒体,回忆激情
   1.课始,投影课文第2幅插图,并配上江总书记简短的讲话录音,要求学生看看图上站在话筒前的是谁,仔细听听他讲了什么;再看看图上各领导人的脸上怎么样,为什么那样高兴。
    通过看图谈话让学生回忆这是2001年7月13日的一个历史镜头,总书记和亿万人民一起共庆北京申奥成功!由此引发学生对申奥成功时的激情。
   2.接着观看经过剪辑的录像片段(剪辑片段的要求:①画面与课文的层次、内容顺序相一致。②解说词即课文内容)。
    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进一步引发回忆去年曾经历过的激动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朗读感悟作充分的铺垫。
  二、精读理解,感悟揭题
    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具体讲了北京的沸腾情景。学生虽没在北京,但狂欢之夜的激动心情是一样的,全国人民的心是相通的,所以在精读这两个自然段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步骤:
   1.图文结合,投影课文第一、三幅插图,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一员投身到欢乐的人群中去,并想想当时你和家人在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两人一组,边看图边读文,并相互说说天安门广场怎样沸腾,欢乐的海洋是怎样的景象。
   2.围绕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的五句话。师生双边活动如下:
    ①师: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到,北京就沸腾了,天安门广场早已怎么样了。读--
     生:(朗读回答)
     师:这景象就是: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其余四句均以此方式双边活动。略)
    ②请将第二、三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以读为主的朗读回答,有效地使学生对北京的沸腾和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的理解具体化了,并从一次次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人们心中的激情和共同的心声。
    ③小朋友,人们为何如此忘情地狂欢?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话,但此时此刻亿万人民心里的千言万语都变成了一句话,小朋友,那是一句什么话?
     齐声欢呼:2008,北京!
    ④对,2008,北京!这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响亮、自豪的心声!感悟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三、练习运用,拓展深化
   1巩固复习时,让学生认读下列字词:赢啦、申奥成功、人山人海、鲜花、飞奔、舞、敲、明亮、广场、千言万语。然后重播录像,但有像无声,要求学生边看边列以上字词,为画面配解说词。(即课文内容)
     滚动播放录像,让学生各自练,同桌练,前后四人小组练,自告奋勇个别讲。
   2小朋友,中国有句好客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我们中国是东道主,那时你们是中学生了,请想像一下,到那时该怎样欢迎世界各国的朋友呢?从现在起你打算为北京奥运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比如:欢迎外国朋友语言不通怎么办?我们要办成绿色奥运,那我们的环境该怎样,等等。
    ①分组讨论、交流。(努力学好外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绿化、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遵守交通规则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小朋友,你们的打算很好。请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合作,用彩笔把"打算"画出来,在"奥运角"内展示。
     上述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并在创设的情境中内化运用;同时,通过以组为单位,展开想像,合作画画,布置"奥运角",将课文内容拓展外延,既深化理解,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得以提高
    《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之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一个小学生把在校学习的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的。
  二、板书课题3 英英学古诗
  三、初读课文
   1、看图出示投影片
     学生说图意
     小结画面上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
     两个人有说有应,这叫对话。
   2、自学课文
    (1)教师讲述对话的书面形式
    (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会读本课生字,识记字形。
    (4)理解下列词语
      故乡明亮意思不由得家乡唐代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教 一首 故乡 静意思
    (2)指名读准每个带点的字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故乡唐代不由得
   4、通读课文
     轻声读课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对话
     指出:文中人物名只默记心中,不读出来。
   5、理清脉络
     课文中英英和奶奶各说了几次?
     (英英三次,奶奶二次)
     每次各人都说了些什么?
     小结:英英和奶奶的对话里有说有应,有问有答。内容完整,层次清楚。
     我们平时和人对话也要注意互相对应,把话说清楚。
     过渡:英英学习的是哪首古诗,我们下节课再认真学一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懂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胶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诗题。
    "静夜"意思就是"静静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来说"静夜思"就是在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的思念。
   2、看图。
    出示投影片《静夜思》。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3、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这首诗有几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习。
  第一句
  (1)指名读。
  (2)这句诗,英英是怎样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
  (3)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
  理解"霜"、"疑是"。
  第二句
  (1)指名读。
  (2)"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举头"?
  (3)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明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当他想念故乡时,头还是抬着望月亮吗?诗里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
  齐读《静夜思》。
  4、朗读指导。
  (1)用"/"画出句中的停顿。
  (2)"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
  二、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指导背诵。
  2、生字书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小朋友们,你们学习这篇课文以后,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
  三、指导背诵《静夜思》。
   1、听录音欣赏。
   2、揭示板书,引导背诵。
   3、分两个大组,交替背,听各一次。
  四、写字指导。
   1、按笔顺描红的生字。代英举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诗意
  五、作业练习。
   1、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分别组词。
     波()代()
     披()袋()
   3、背诵课文。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初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生字词的书写,理解。
  教学难点: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揭题。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
   2、读一读,请学生领读。
   3、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畅。
   4、学习生字词:
     请学生自形分析,并说说注意点,尤其是"曾"的笔顺。
  三、课堂巩固练习。
    在课本上描红。
  四、布置作业。
    《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五、课堂小结。
    7 乡下孩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生字词的书写。
  教学难点: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读出停顿的要求来。
  二、细读课文。
   1、集体读第一小节,其余人思考:
     哪些词语能反映"我"还小?
     哪些词又能"我"的高兴呢?
   2、指导重读"怀里、背上、黄鹂、野菊"等词语。
   3、自由练读。
   4、请学生读。
   5、读第二小节,体会孩子嬉戏时活泼愉快的童年生活。
   6、读第三小节,读"挖、野菜、逮小鱼"等词语,体会乡下孩子的懂事与勤劳。
   7、读第四小节,强调"阳光、旷野"感受农村天地的广阔和前景光明。
   8、逐节导读。
   9、看图指导全课。
   10、齐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学生自己分析。
   3、思考: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其中哪个字?
   4、口头扩词。
   5、课本上描红。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习字册》上相应的字描红、仿影、临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小结。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生字词。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熟练掌握。
       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朗读全文。
    其他人听他是否读出自己的感情来。
  二、评议小结。
  三、同桌练习,读出乡下孩子愉快的幸福感、满足感来。
  四、请学生读。
  五、指导背诵。
    回忆乡下孩子的成长过程及童年的生活。
  六、同桌互相尝试背诵。
  七、课堂练习。
    1、比一比,组词。
      怀(   )  灶(   )
      坏(   )  肚(   )
      扁(   )  含(   )
      编(   )  念(   )
    2、造句。
      编织--
      动听--
  八、完成《语文练习册》。
  九、课堂小结。
        《练习2》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
   2. 认识四种标点符号及它们的用法。
   3. 读句子,在一定语境中进行句式的初步训练。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古诗。
   6. 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7.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一幅图,并有条理说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认识标点,知道它们不同用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2
  作业设计:连线,读背训练、写字、说话。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齐背字母表。
  (2).启发学生将形状基本一样的字母连起来。
  (3) 引导学生将形状比较接近的字母连起来。
  (4).引导学生将形状有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5).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
  3. 练习。
  (1).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  Z  M  Q  D  F  B  N
    W m g s f b n z q
  (2).指名认读对照。
  (3).出示填充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
  F( ) G( ) Q( ) D( ) M( )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标点符号歌》。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讲解。
  3. 练习。
  (1) 学生自由读。
  (2) 指名读。
  (3) "开火车"练习朗读。
  4. 反馈,检查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a. 出示三个句子。
  b. 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渐渐"的意思。
  c. 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子就熟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义。
  d. 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化,这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 出示句子,自由读。
  b. 指名读第一行两个句子,思考:这两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c. 指名读第二行,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d. 再指名读这一句,"又"要读重音,表示强调。
  e. 学生自读第三行句子,边读边思考:这句话中的两个意思哪个更重要?
  f. 指导学生用重音读出"不但......而且......",初步体会递进句式表达的意思。
  3. 练习。
  反馈练读,在读中体会三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由读。
  (2) 教师范读。
  (3) 学生自由练读。
  (4) 理解成语发意思。
  3. 练习。
  (1) 学生自由练背。
  (2) 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 集体齐背。
  (2) 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练习。
  (1) 指名认读。
  (2) 引导学生说说书写是注意点。
  (3) 指导,范写。
  (4) 学生练习,师巡视。
  3. 反馈。
  (1) 出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学生。
  (2) 指出存在的不足。
  二.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谜面,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边猜。
  (2) 揭示谜底。
  (3) 教师范读。
  (4) 学生自由练读。
  3. 练习。
  (1) 同桌互读。
  (2) 指名读。
  (3) 反复练读。
  4. 反馈。
  (1) 指名试背。
  (2) 集体背。
  (3) 指名背。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1. 揭示说话的话题:可爱的......
  2.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要求。
  二.指导
  1. 指导观察。
  (1) 出示观察图画的要求。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要抓住小动物的特点。
  (2) 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2. 指导说话。
  (!)指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
  (3) 指导学生按从头至尾的顺序说说小动物的样子。
  三.练习
  1. 学生同位练说。
  2. 指名说。
  3. 评议、补充。
  4. 指名说。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认识生字。
       2、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
  欢乐童年往日替
  2、检查自学效果。
  3、齐读生字词。
  4、各自试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
  6、分小节,理清脉落。
  练习。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7、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2、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那两个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样?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第二小节
  (!)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3)小结。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清波想起欢乐)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这句当中的"歌声"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
  第四小节
  (1)这一小结有几句话?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
  (2)"红领巾"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爱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朗读,背诵,写字。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指导背诵。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朗读指导。
   1、把握朗读感情的基调。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3、各人轻声试背。
   4、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5、同座二人交替换背,听给一次。
   6、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四、作业练习。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教师节那天,老师收到很多贺卡,你们知道是谁送给老师的吗?(学生说)对,是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送的。有他们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有自己买的。老师特别喜欢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贺卡。那天你们是怎样向老师祝贺的?
   2、你们真是尊师爱师的好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她是谁?(学生说)这位老师在干什么呀?(学生说)同学们真好!老师为了培育学生,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熬了多少个夜晚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看看诗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尊师爱师的。(板书:6、一株紫丁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读课题)。
   3、看了图,读了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为什么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快点拿起书来读读吧。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生读)
   2、大家读得可真认真,那老师先来检查一下,词语有没有读正确了。谁来领着大家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读得真棒。一组开开小火车读给大家听听。这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准。
     这儿还有几个儿化音的词,我们要把它读好了。(绿叶儿、脚尖儿)
   3、读通课文:
     还有同学想读吗?这么多!老师就满足你们的要求,我们再来读课文,这一次我们默读,用笔标好节序,不懂的地方学着老师的样子标上"?",好吗?
     才过了读准词语关,现在看看大家能不能过读通课文关,课文有五个小节,我们请五位同学来试试,其他小朋友也不能闲着,你们可是小评委,看看这五位同学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
   4、现在,你们书上又多了哪几个小问号?有什么不懂的词吗?
  三、细读课文
   1、要解决这些疑问呀,还得细细读课文。谁来读第1小节?
     现在,你们知道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了吧?你能用书上的句子说说吗?(板书:我们)
     刚才有同学说不懂"浓绿"的意思,那我们一起来读读第1小节,边读边想象,"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子的?
     (浓绿的小院也许种着一些蔬菜,有韭菜、白菜和香菜......)
   2、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浓绿的小院的呀?(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谁来做做踮起脚尖儿的动作?(学生做动作)你为什么要踮着脚尖呢?(不能打扰老师)原来是这样,真是个好孩子。请你把这一节读一读。
     评、读:能不能再轻一点,谁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试试。
   3、现在,你们就是课文中的小朋友,你们的老师正在窗前备课呢,你们是怎样走进小院,怎样种这株紫丁香的呀?看着图,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4、你们真能干!老师的小院浓绿浓绿的,又有紫丁香的衬托,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飘进老师的屋子,你们说这小院美不美?
     那我们就做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一小节
   5、大家都把小院的美给读出来了,我们希望栽下这株紫丁香,好让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窗口和老师作伴,大家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啊!我们应该怎样读好第二节呀?谁来试试?
    (1)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你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板书:夜夜做伴)
    (2)谁知道夜夜是什么意思啊?(每天晚上)
       谁知道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做哪些工作啊?
       (是啊,老师每天晚上都在备课,学习,多辛苦啊!谁再来读读这一节,读好"夜夜"这个词,把这个意思读出来。)
       谁也来读读这几句话。
       我们一起来试试。
   6、现在有紫丁香和老师作伴了,真好,你们希望紫丁香为老师做些什么呀?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
    (1)交流:你听,你听,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那是我们给你唱歌,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师的一天要做哪些工作呀?(学生自由说)
       老师一天要做这么多工作,真是非常吃力,非常疲倦)
       你听,你听,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这是紫丁香在为老师唱歌呢。这种声音,非常动听,可能春蚕吃桑叶的声音,小朋友,你们觉得可能还像什么?(学生自由说)
       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如果你是绿叶儿,你的声音这么动听,你要为老师唱些什么呀?(指名说)
       那就请你来读读这一节?谁能读得更美?
       一起来试试。
   7、唱得多好听啊!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美不美?有多美?你能告诉我吗?
     (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
     小朋友,假如你围在老师身边微笑着说话,会说些什么?
     (板书:盛开笑脸)
     小朋友刚才说不理解挂牵的意思,其实啊,只要给它个词就能明白了?想想,可以换成什么词呀?(牵挂,关心)
     是啊,放寒假后开学了,我们班的张清影小朋友生病了没来,老师就很挂念你们,开学了就帮你们把拉下的课补上。这就是一种挂牵。你还能举举这样的例子吗?
     老师每时每刻都把小朋友牵挂在心,从课文中我们能体会到吗?
     小朋友,你们心里对老师有怎样的感情呢?谁来读读这一节,表达出你对老师的感谢。
   8、赛读:
     其他小朋友想读吗?先自己在下面练习读一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加上动作也可以,你认为坐着读不起劲,你就站着读,同座位比着读都可以,好吗?
     (学生活动)
     听到同学们读的这么投入,边读边做动作,老师也想读一读,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老师范读,再指名读)
     那就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咱们可以同座位一起读,一人读一节,好吗?
     谁先来读给大家听?(指名一生读)
     读的真亲切呀!这一次老师叫一个人到前面作动作读,其他同学轻声读,也可以作动作好吗?
   9、大家读得多么有激情呀。夜深了,连那星星困得都眨眼睛,可我们的老师还在那灯下工作着,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工作的?(出示课件)
    大家来想像一下,老师是怎样工作的?(想象说话)
   10、你们说老师辛苦不辛苦?你能劝劝老师,让她早点休息吗?
     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话。(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板书:飘进梦里)
     谁也来读读这一小节,劝我们的老师快快休息。
   11、现在谁来告诉大家,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会给老师带来什么呢?(想象说话)
     (小朋友们看到老师太辛苦了,一工作就大半夜,所以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好让老师解除疲劳,更有精神地工作。
     因为小朋友们看到老师太不容易了,想报答老师,关心老师,所以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好让老师累了看看花,还能闻到花的香味,就有好心情备课,就不觉得累了。)你们真是一个想象家,老师真是太佩服你们了!
  三、小结课文,指导背诵全文。
   1、读完课文,你再来看看这株紫丁香,觉得它怎么样?(觉得更美,更香了)(板书:美)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连起来读好这篇课文。(齐读课文)你们说这篇散文诗写得好不好?你们想记住它吗?你喜欢哪一节,就记住哪一节,自己先同桌练练背诵。现在,谁来背给大家听听?你的背诵真让大家觉得是美的享受。
   2、结合练习,课外延伸:
     书上的小朋友用这首美的诗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学生交流)课后,大家可以赞美老师的写的自己做的卡片上,送给老师,还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对老师说说,好吗?
  四、写字
    其实,老师最高兴的,就是看到小朋友的进步,书一次比一次读得好,字也要一天比一天写得好,今天,我们来学写三个字。
    株:木字旁,右边是个朱。注意:中间一竖要写得挺拔,这株紫丁香才站得稳。
    浓:左右结构,三点水。注意:右边的浓字一撇短,一捺长,但不能超过竖提。
    困:谁来说笔顺,指挥老师写。注意,四四方方一个框,木字一捺变成点。
  板书:        一株紫丁香    美
            ?       ?
            我们    夜夜做伴
                  沙沙唱歌
                  盛开笑脸
    
         8.有趣的发现?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学习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
  教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7 有趣的发现。
  2、解题:"有趣"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要求:(1)标好小节号。(2)读准生字字音。(3)读通课文中的长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词。(出示下列词语)
  有趣 达尔文 小岛 昆虫 翅膀
  观察 比较  因为 生存 研究 重要
  指名带读,正音后,再指名带读,开火车读。
  (2)去拼音后,指名带读这些词语,开火车读。
  (3)问: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出示第3自然段,重点指导读第二至第四句。
  (4)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评议。
  3、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问:你听明白了什么?
  3、引导:达尔文是什么时候的人?达尔文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人?
  4、给"著名"这个词找个近义词。
  5、齐读这个小节。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读一读,巩固生字的字音。
  2、你是怎么样记住每个生字的?指导分析生字的结构和偏旁。
  上下结构--容、易、究。
  左右结构--较、研。
  半包围结构--达、存。
  3、指导书写: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你能给这些生字组词或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5、集体书空这些生字。
  6、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上完成《习字册》。
  2、课后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读生字卡片。
  2、扩词:达 岛 因 存
  二、分析理解。
  1、细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第一句中的达尔文干了什么?
  (3)第二句告诉我们达尔文发现了什么?
  (4)换词练习:"要么......要么......"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5)出示挂图,看图说话练习。
  2、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理解第1句。
  "许多"说明了什么?"反复"说明了什么?"终于"说明了什么?
  (3)理解第2、3句。
  这里讲了几种昆虫?这些昆虫怎么样?
  3、细读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2)本文中"有趣的发现'指的是什么?
  三、总结全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我们要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的精神。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
  2、总结课文,使学生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3、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指名朗读课文。
   2、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二、复述课文。
   1、指导复述课文:教师指导复述课文的要求。主要内容只要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背诵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
   4、同座位练习复述课文,互相纠正。
   5、指名试着复述课文。
  三、布置作业
   1、课堂上完成"综合练习"本。
   2、课后完成《同步测试》。
  课堂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
    究 (  ) 观 (  ) 校 (  ) 白 (  )
    穷 (  ) 现 (  ) 较 (  ) 百 (  )
  二、一字开花。
    反 (  ) (  ) (  )
    容 (  ) (  ) (  )
    存 (  ) (  ) (  )
    研 (  ) (  ) (  )
  三、生字回家。
    石            
    亻            
    忄            
    阝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9 小鹰学飞
小鹰        老鹰
大树上面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学无止境
大山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不断进取
更高的地方   总算会飞了吧   你往上看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外:朗读课文、默写字词。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 出示幻灯图片。
(1) 出示图一: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什么地方?
(2)出示图二: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了什么地方?
2、 设计悬念,引出新课。
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的呢?它飞到很高的天空后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3、 出示课题。
(1) 板书:9 小鹰学飞
(2) 教学生字:鹰
二、 初读课文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要求。
A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做好标记。
B 读第二遍,碰到生字重点拼读。
C 读第三遍,在难读的句子下画上曲线。
D读第四遍,标上自然段序号。
(2) 引导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 检查生字读音。
小鹰   跟着   摇摇头   不算   鼓起劲
拼命   急促   总算     吧     头顶
(2) 检查难读句子。
A 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先引导读好几个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领读全句,最后指名读句子。)
B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百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重点指导停顿)
(3)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B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三、 作业
1、 练读生字。
2、 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跟 (geng   gen )       劲 (jing   jin )
总 (zong   zhong )     喘 (cuan   chuan )
顶 (din   ding )       拼 (pin   ping )
3、 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二、 细读训练
1、 学习第1、2自然段。
(1) 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
(2) 指名读第1、2两个自然段。
(3) 理解有关语句。
A 飞到大树上时,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树上面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B 小鹰说话时,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高兴、喊、啦)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用高兴、高兴的语气读)指名试读。
C "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飞行的本领还没有完全学会)
老鹰对小鹰这样说是什么目的?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要读出认真、亲切的语气)自由练读
d 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了,老鹰说这不算会飞。
2、 学习第3、4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理解有关词句。
A 小鹰和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山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B 指名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哪两个词要读得重些?为什么?
C 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么想?
指名读老鹰说的话。("还"有仍然的意思,要重读)
(3) 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
(4) 小结:它们飞到大山的上空,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说它还没有真的会飞。
A 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板书:更高的地方)
B 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小了)
C 小鹰怎么会飞这么高的?从哪儿可以看出它很刻苦?("鼓起劲、拼命、急促、喘气")
D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谦虚了)
E 指导读第5自然段。
"鼓起劲、拼命"要读重些。
"飞呀,飞呀"要读得慢些。
"急促地喘着气"和小鹰说的话要读出艰难的语气;小鹰说的话还要读出试探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F 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看到高空中还有几只鹰在盘旋)
理解"盘旋"。(环绕着飞)
小鹰会想什么?它会怎么去做?
(相机板书:总算会飞了吧  你往上看)
g 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3、 学习第5、6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思考讨论。
(3) 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
三、 总结课文
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思考讨论:
(1) 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2) 学过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 课堂练习
1、 口头扩词。
旋(   )(   )(   )   鼓(   )(   )(   )
2、 用下列词语练习说话。
(1)跟着              (2)已经
五、 作业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指读黑板上的生字词。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 教学生字字形。
(1) 引导自学字形。
A 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数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容易错的地方重点记,感到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记。
B 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 检查自学情况。
A 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B 指名说说哪几个地方比较难记。
指:注意右边部分的笔顺。
旋:注意笔顺。
摇:左上角是"士"而不是"土"
算:中间是"目"不是"日"。
2、 指导写法。
(1) 摇、促、吧、指,左窄右宽。
(2) 鼓,左右等宽。
(3) 算、总,上中下三部分要写得紧凑。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三、 课堂练习
1、 组词。
促(   )          总(   )
捉(   )          想(   )
2、 读一读,再抄写。
跟着   飞行   急促   摇摇头
总算   头顶   盘旋   指了指
3、 填空。
(1) 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    )会飞啦!"
(2) 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   )会飞啦!"
(3) 小鹰(   )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   )......会飞了吧!"
小鹰只好(   ),跟着老鹰(  )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   ),大山也变得(   )。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长期 展翅 一级一级 善跑 一双 失望 吸气
     台阶 喝水 累了 歇一会儿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青蛙怎样才能看到海?
    2、这对青蛙来说容易吗?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
      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3、读了这两句话,你还知道了什么?
    4、指导感情朗读
    学习第4~11段
    1、学习第4~9自然段
     (1)同桌合作读4~9自然段。
     (2)指名朗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变化,明确他们说话语气的不同。
     (3)师添问引读,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在松鼠关爱下心情从"失望--兴奋--有信心"的变化过程。
     (4)指名分角色朗读,再次深入体会。
    2、学习第10自然段
     (1)课中律动:学生做青蛙往前跳的动作,体会青蛙上山的艰难。
     (2)在体验中感受青蛙登山的辛苦,同时启发想象上山过程中还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
     (3)品读第10自然段,体会"一级一级""不知不觉"在句子中的意思。
    2、学习第11自然段
     (1)出示大海的画面,说说看到的景象。
     (2)感情练读第11自然段,体会青蛙心情的欢畅。
     (3)想象练说: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青蛙和松鼠会说些什么?
  三、拓展积累
    1、小小的蚂蚁、爬得慢吞吞的蜗牛和乌龟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羡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请你想一句话,送给你喜欢的小动物。
    2、总结出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经过。
  教学难点:是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图片,头饰,黑板上的背景图。
   3、小卡片(对话的内容)。
  教学时间: 3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青蛙看海》,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还认识了一些新的生字和词语,(出示小黑板:青蛙苍鹰登上松鼠一级一级石阶到达展现)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
    (1)开火车读词语
    (2)青蛙、苍鹰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上其中的词,简单地说说吗?
      (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大海,苍鹰告诉它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后来在松鼠的指引下,一级一级地登上了台阶,到达了山顶终于看到大海)。
   2、师:小朋友,你们记得真好,今天我们就跟着小青蛙一起去登山,看看青蛙是如何在苍鹰和松鼠的指引下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
  二、精读1、2、3自然段。
   1、小朋友,请你们读一读1、2、3小节,找一找:青蛙想看大海,苍鹰跟它说了些什么?
    ("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说说什么意思。
   2、请小朋友看图,是的,要看到大海就要登上前面那座山,你们看看,青蛙看到的是一座怎样的山呢?(高)
   3、师:对,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青蛙面对着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是怎么说呢?(出示语段:"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的去呢?")谁来学着小青蛙的样子来读一读(圈点提示语)这句话呢?(学生演示)为什么这么演呢?(吓住了)我一起学着小青蛙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4、青蛙为什么这么害怕?这么没有信心被吓住了呢?(山高)还有呢?再往下读读看,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青蛙的理由吗?小结:是啊,还因为自己太小了,太弱了。
   5、青蛙面对高山,想到自身的弱点有点失望了,这时苍鹰告诉它什么呢?"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小黑板出示苍鹰说的话)小朋友,苍鹰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请你们多读几遍再来说好吗?(学生自由读这句话再交流)(不过,你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想要看到大海,你就必须要登上山顶。)苍鹰再次告诉青蛙要看到大海非登上这座山不可,我么一起来读读苍鹰的话好吗?语气强烈一点。
    过渡: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青蛙更失望了。那青蛙有没有登上山顶?又是在谁的帮助下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呢?(指名回答)松鼠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的4-11自然段找找有关语句把它画下来,与同桌说说。
  三、精读4~~11自然段
   1、读后交流,(你么找到了哪些句子呢?)教师贴句:
    "你想看海吗?"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再试一下!"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师:小朋友找得真全,原来小松鼠就是这样来帮助青蛙的呀!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体会体会好吗?
   2、读句体会。
    (1)、小松鼠看到青蛙失望的时候,就去关心地问它"你想看海吗?"谁来读读这句话?(你真关心小青蛙)师:看来小松鼠很关心这只青蛙,就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地问一问这只小青蛙吧!(齐读这句话)
    (2)、小青蛙是怎样说的呢?("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你能体会出当时小青蛙的心情吗?师:看来这时的青蛙是一只失望的小青蛙,谁再来读读这句话呢?(指名读)谁愿意来做做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也来问一问、答一答?
       小结:你们读的真好!我也感受到了青蛙的失望,松鼠的关心,我们也来像他们一样来把这个对话读一读。
    (3)、听了小青蛙的话,松鼠又是怎样引导小青蛙的呢?(出示:"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谁来做这只小松鼠,来引导小青蛙读好这句话呢?(评价:真不错,你读出了关心小青蛙的语气;你引导小青蛙还很耐心呢!)我们都来做做小松鼠耐心的引导小青蛙好吗?(大家一起读这句话)小松鼠说着跳上了一个台阶(贴图演示)青蛙听了小松鼠的话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贴句)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青蛙也来跳一下,好!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也来跳上一个台阶吧!(预备--跳!)
       觉得怎样?(容易)对呀!这下子小青蛙有点信心了,谁再来有信心的读一读小青蛙的话?(嗯,信心十足)谁能赛过他?我们一起来有信心地一读青蛙的话。小青蛙轻而易举就跟着松鼠也跳上去了。(贴图演示)板书:跳上一级
    (4)、小松鼠看到青蛙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又怎么引导的?"再试一下!"谁来读?想再试一下吗?那就让我们再来跳上一级。(大家一起跳)青蛙在松鼠的指引下又跳上了一级。板书:又跳上一级
    (5)、看到小青蛙又跳上了一级,松鼠再一次鼓励小青蛙。("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你读出了什么?(相信他)让我们给他更多的鼓励来读读。(齐读这句话)
    小结:小松鼠可真会帮助人,在它的鼓励下,青蛙由失望到充满了信心。你们想演一演吗?请找你的好朋友练习一下。指名上台表演。你们表演的真好!你真是一只爱帮助人的小松鼠,你也不错,对登山充满了信心。(贴星)
   3、就这样小青蛙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板书:一级一级跳)
    你们愿意学着小青蛙和松鼠一起来登山吗?(大家一起在原地跳)师:努力,继续努力,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1)、师:你们觉得怎样?(累)那请你把这句话来读一下,把累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听你读这句话我也觉得好累呀!
    (2)、登山那么劳累,他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累了就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呢?(渴了喝点山泉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歇一会儿,顾不得休息,更多时间在登山,喝点山泉水,顾不上多喝几口,不断向上登。)
    (3)、拓展练习:你们想想,他们在登山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做呢?(自由说说)
       师:是啊,为了登上山顶看到大海,他们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喝,一个劲儿往上登。我们再读读好好体会一下,就这样,青蛙和松鼠认准了目标,什么困难也不怕,坚持向上攀登。
    (4)、好了,马上就要到达山顶了。让我们倒计时,一起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5、4、3、2、1到啦!此时此刻,引读: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板书:到达山顶看到大海(个别读,集体读)让我们一起来祝贺青蛙和松鼠吧!再次朗读这句话。
   4、进行想象说话
    (1)、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大海一望无边,蓝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情此景青蛙会说些什么呢?(1、感谢松鼠;2、肯定自己)
    (2)、学生交流后总结揭示中心:
       是呀,青蛙坚持不懈,一级一级的攀登。终于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这正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齐读)这是一句名言,你们还知道哪些名言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吗?(1、有志者事竟成。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努力是成功之母。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登、级、喝
   2、指读,说说记的方法(认识新部首)
   3、示范写,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找你的好朋友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小故事在全班交流
  板书:       4、青蛙看海
              跳上一级
             又跳上一级
             一级一级跳
              ............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教学反思:
           心中那片海
《青蛙看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告诉我们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从指导预习到第一课时的教学,孩子们对故事已经熟读成诵了。第二课时怎么上,这个问题一直在脑海中盘旋。平行班的老师说,实在备不下去了,一写就写成了老一套。兴许是她这句话,让我有了懒惰的理由,就是在迈进教室的时候,也没有写教案,心中没有底,不知自己会把孩子引渡向何方。
读完课题,一个孩子叙述了故事大意后,我问孩子们"青蛙看到大海难吗?""不难。""难。""不难。""难。"有的孩子把目光聚焦到"这有什么难的?"这句话。抛出的问题太唐突了吧,让我们来听听苍鹰和青蛙的对话吧。一个说只要登上前面的那座山,就看到大海了。一个说山太高,没有翅膀和长腿上不去。在这难与不难的碰撞中,孩子的思维之花悄悄绽放了。一个认为不难,轻而易举,充满鼓惑,一个却高山仰止,望尘莫及。加上图画和语言的渲染,分角色朗读一下子入情入境了。就这样让梦想破灭了吗?就这样想见却不得见吗?就这样陷入失望的境地,垂头丧气,无可奈何了吗?
小松鼠来了,她的鼓励成了一盏不灭的灯,照亮了青蛙被失望和无奈浸透的心灵。她的陪伴给了青蛙无穷的力量,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 "我终于梦想成真了。"好一个梦想成真,这一切容易吗?不容易啊!反反复复地读"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看似艰难,筋疲力尽了,可一个"不知不觉"分明流淌着幸福和欣喜,融化了疲惫,只有大海,只有梦,只有那片蔚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海,美丽而宽广,神秘而充满诱惑。怎样才能看到她呢?如果你是小青蛙,那苍鹰是谁呢?是老师和妈妈。小松鼠是谁呢?是朋友,是老师,是伙伴,是伴侣。是啊,有了指引,有了陪伴,有了鼓励,我们就离那片还越来越近了。
美妙的课堂,幸福的享受,情感的洗礼,精神的共振,如此美丽,如此难忘。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目的要求
  1、知识掌握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2)、理解本课新词:找碴儿、争辩、龇等学会生字:喝、弄、冲、争、反、扑。
  2、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因果推理的方法。
   2)、拓展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以狼的三次借口为线,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语感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体会狼和小羊不同的态度。
  4、德育目标: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懂得对待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
  难点:理解词句,朗读到位,学会读书方法。
  教具:课件
  学时:2课时
  板书设计:
               23 狼和小羊
          狼           小羊
         找碴儿:弄脏水温和   :您站在上游
         气冲冲:说坏话喊道   :我没生下来
         大声嚷:反正都一样......
         (凶残)         (善良)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揭题:
    课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2个小动物,你喜欢谁?这节课我们学习关于它的童话。
  二、初读,了解课文大意。
   1、要求学生看汉字轻声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2、分自然段,标出。
   3、找6个人,开火车式读。思: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同时课件演示。回答: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读2--6自然段,想想狼和小羊有几次对话,用笔画出。
   3、看第一次对话课件演示,指名回答:是第几自然段?
    师:狼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它吃掉。狼想吃小羊,它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里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
    师:对!狼非常想吃小羊。谁能把"非常"换成别的词?就是说,还可以说成狼怎样想吃小羊?
    师:狼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看看课件,说一说。
    师: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课文前面说,小羊是在溪边喝水,他根本没做得罪狼的事。那狼怎么吃小羊呢?
    师:什么叫找碴儿?
    师: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师:说得对。故意找碴就是有意地找毛病,存心编造理由。这说明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要读出故意找碴儿的语气。
    师:"你安的什么心?"这一句里的"安"是什么意思?
    师:安的什么心,还可以说是打的什么主意,常指不好的念头、想法。这句话是狼责问小羊的什么主意,坏的什么想法。读时要用责问的口气。谁再读读狼说的话。
    师: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
    师:小羊说的第一句话是个反问句。谁能不用反问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师:(指图讲"上游"一词后)这句话说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谁来指着图(即小溪图)说说?
    师:小羊共说了两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很有力地把狼找的碴儿驳倒,然后讲自己的根据,理由十分充足。看看小羊讲理时心情怎样,态度怎样。
    师:谁用"温和"的态度和口气读读小羊说的话?
    师:对,读时声音要低些,速度要慢些。女同学试试。
   4、看第二次对话,课件演示。问:是第几自然段。
    小组学习:分提问小组、分析小组、解答小组,然后汇报。
   5、学习第6自然段。自学课文。学习方法:表演法、作比较、查资料辅助法、朗读感受法。
   6、伴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四、看板书总结全文。
                第2课时
  一、导入复习
   1、继续学习第23课,重要讲了狼和小羊的一件事。自由读,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一些词语:
     喝水 弄脏 气冲冲 争辩 反正 扑去 这些词中有今天学的6个生字,指名读一读。(课件:6个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学"喝"
    ①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怎样写漂亮?
   2、学"争"
    ①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怎么写漂亮?
   3、剩下"弄、冲、反、扑"按上面两点同小伙伴学一学,说一说。
    采取:让学生当小老师,奖励等方法。
 教学反思: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
(作者:duck)
      今天,我执教了二年级教材中《狼和小羊》一课,这是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课文篇幅短小,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回顾今天的课堂,我很欣慰,也很激动。孩子们在和我相处的40分钟里,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心始终是快乐的,学习状态是高涨的积极的,这正是我所希望带给孩子的享受,也是这篇寓言故事应该留给学生的享受。作为今天的教学,再从"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点出发来检验我今天课堂,还是有一些值得我和大家分享的地方:
一、挖掘成功源泉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源泉",我们的课堂学习要想让学生尝试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就应该首先考虑让学生充满自信地投入学习,如何挖掘这成功的源泉?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想方设法让学生带着自信走入课堂。在课前游戏中我特意设计了一个传话游戏,游戏形式虽然简单,但目的是在简单的游戏中让学生形成"我是很棒的"这样一种学习心态,在这样一种心态下我顺势导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充满自信地投入了学习。除此之外,我还达到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在无意识中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比直白地对学生说:"我们开始上课了,请同学们注意听讲,注意看书"相比,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搭建朗读平台
寓言的故事内容,是寓言的外壳,它就是靠这个外壳来蕴藏丰富的思想意义的。因此,对寓言内容理解愈深愈透,领会寓意就愈明愈深。而朗读则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特别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试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读代讲、以读促讲、以读促学,帮助学生领会寓意。本篇课文的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我紧紧抓住了"找碴儿"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开展朗读训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分别分角色读狼为了想吃小羊找碴儿的话,小羊极力申辩的话。狼的话以粗而低沉的语调来读,一字一句充满杀机;羊的话以尖细柔和说理的语调来读,这样把课文内容角色化的读书,一方面完全适应孩子的童心,淡化了学生为读书而读书的被动意识,激起孩子们"我要读"的热情,激发起孩子们主动体味角色的情感、心理及语言的兴趣;另一方面抓住角色对话的朗读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引发一种情境创设,刺激学生大脑,活跃学生思维。
三、拓展阅读时空
读书可以使人明智, 读书可以使人明理......阅读是学好语文、提高写作的有力途径,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认识到阅读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新课程颁发后,阅读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大阅读观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通过接触大量的阅读材料让孩子有所感悟、有所习得成为很多语文老师的追求,我也就是其中的一位追随者。语文课堂上的拓展阅读,有课堂的当场阅读--对文本的一种补充与挖掘,有课后的推荐阅读--与文本相关或作者其他精彩文章。今天我在教学中运用了第二种方法,拓展了阅读的时间--向课外延伸,拓展了阅读的空间--向校外伸展。以好书推荐的形式向学生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读好名著。推荐阅读该书的原因有两个:1、与文本相关。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选自这本书中,利于学生产生阅读的亲切感和迫切心理。2、能学以致用。今天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重视了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故事人物的情感、心理及特点,从而在一步步的朗读中领会寓意,这种读中感悟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伊索寓言》这本书时有所运用,如果坚持这样做的话,我想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会与日俱增的。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就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和朗读狐狸对乌鸦三次说的话。
  2.理解课文的寓意。
  3.学会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思路:
  首先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课文和教师的范读,初知课文大意,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认读生字,识记字形,抽读词卡。然后从整体入手,提出问题,以问促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接着部分深究,通过提问,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最后回归整体,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明白课文所含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导",重在抓住重点词句段,以问促读,以读促说,以说助读,以此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过狐狸的一些故事吗?谁知道狐狸的本性是什么样的?(狡猾)你们见过乌鸦吗?它和别的鸟,如黄鹂、孔雀、百灵鸟相比,它的羽毛漂亮吗?它的叫声好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看看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带生字的词语,看拼音多读两遍。)
  1.检查自学情况。读下面句子,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1)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个窝(wō),狐狸住在大树底下的洞(dòng)里。
  (2)狐狸对乌鸦说:"您的羽(yǔ)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chà)多了,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jǔ))吧!"
  (3)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唱起歌来。哇(wà)......她刚一张嘴,肉(ròu)就掉(diào)下来了。
  2.抽读生字、生词卡片。(先带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指导学生学会生字词。
  窝洞羽毛差多了
  肉哇几句掉下来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讲了一只狐狸骗取了乌鸦嘴里一片肉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导语:狐狸是怎样骗到乌鸦嘴里的这片肉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分段读讲课文,重点理解乌鸦上当受骗的经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段有几句话?从这里你知道什么?(两句话。知道乌鸦住在树上的窝里,狐狸住在树下的洞里。他们是邻居,彼此是了解的。)
  2.默读课文2-3自然段。
  思考:乌鸦与狐狸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找出最能说明原因的句子。(乌鸦找到一片肉,高兴地站在树枝上,狐狸见了直流口水,想吃这片肉。点拨"直流"的意思。)
  3.重点讲读4-7自然段。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思考:
  (1)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每次都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2)乌鸦每次听了狐狸的话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反应?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点拨,结合看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狐狸"想了想",它想什么呢?(狐狸暗暗打主意,想鬼点子,让乌鸦张口把肉掉下来。)
  狐狸对乌鸦说了三次话:
  第一次:"笑着"是装出一副笑脸,"您"是"你"的尊称,为的是讨好乌鸦。
  第二次:称"亲爱的乌鸦"、问孩子好,表示亲近、关心,再次讨好乌鸦。
  第三次:"羽毛漂亮"、"嗓子好",会唱歌,为了奉承,别有用心地吹捧--使乌鸦张口。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
  第一次:"不作声",觉得狐狸的话虽然好听,但嘴里有肉不便回答。
  第二次:"看了一眼,还是不作声",乌鸦有点动心了,但还是怕丢了肉,还有所警惕。
  第三次:得意极了,高兴得把一切都忘了,也忘了嘴里的肉,结果乌鸦受骗了,狐狸的骗局得逞。
  4.朗读指导:结合教师上述点拨之处,理解课文,体会狐狸和乌鸦各自的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狐狸:第一次,尊敬、问候的语气。(讨好)
  第二次,亲近、关切的语气。(献媚)
  第三次,夸奖、赞美的语气。(巴结)
  乌鸦:表现是愿听好话,越听越高兴,读"哇......"时,声音要适当放低、拉长。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同学二人分角色朗读。
  2.全班指名分角色朗读。
  有条件的班级,可带头饰,进行课本剧表演。
  二、理解寓意。思考:
  1.课文中写了一只怎样的狐狸和一只怎样的乌鸦?
  2.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什么道理?(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和一只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乌鸦。懂得别有用心的人做坏事,总要采用狡猾的欺骗手段,花言巧语,阿谀奉称,如果你只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话,就容易失去警惕,受骗上当。)
  三、识记字形。
  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肉:共6笔,和"内"相比较记忆。
  差:半包围结构,和"着"相比较记忆。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2-4题作业,并能感情朗读课文。
  附:板书
    
        狐狸    --和--    乌鸦
               写字训练
  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读4个独体字,复习独体字的笔顺及笔画名称。
  2.比较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变化,观察独体字做偏旁时在田字格的位置。
  3.把字写得正确、端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独体字和合体字。
  抽读字卡:1.女、舟、西、雨
  2.始船要露
  二、观察比较:(由扶到放)
  1.两组字相比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发现了什么?(第一组都是独体字,第二组都是由独体字所组成的合体字。)
  2.请同学们观察:"女--始"。"始"的左偏旁和独体字"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女"字做偏旁时,第三笔"横"要改为"提"。)
  书写时应注意什么?(第三笔由横中线下往上提。"始"右边的"台"上下大小差不多。"口"要写得上宽下窄。(请同学们照写、仿写、默写各一个)
  3.用上面的方法,观察比较后三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写字能力。)
  (1)"舟"是"船"的左偏旁,第四笔"横"要改为"提"。书写时,"船"左边第一笔起笔略高于右半边。
  (2)"西"做"西字头",第五笔"竖弯"要改为"竖"。"要"书写时,下边是"女"字,不是"女字旁",上边"西字头"要写得略扁。
  (3)"雨"做偏旁时,第三笔"横折钩"变为"横钩"。"露"上边的"雨字头"要写得略扁(占全字的三分之一),下边的"路",要写得左窄右宽,整个字要写得紧凑。
  要求:各照写、仿写、默写一个合体字。同桌二人,互相评价每个字的优点与不足。
  三、课堂练习。
  1.书写比赛。
  2.填字、组字游戏。因班而宜,自行设计。(略)
    练习4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 区别同音字、音近字。
3.认读词语。
3. 朗读疑问句,体会它们的表达方式。
4. 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
5. 熟记成语。
6. 朗读背诵训练。
7.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字词句的训练。
难点: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计划:
练习2、3、4抄在小黑板上。(略)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完成书上个练习。
课外:背诵。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1) 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 讲清题目要求。
2、 指导
(1) 引导学生看例子,弄清题目意思。
(2) 指读例题,区别Q和O。
3、 练习
(1) 独立完成3道练习题。
(2) 用小黑板出示补充同类型的练习让学生作答。
4、 反馈
核对纠正。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弄清题目要求。
2、 指导。
出示卡片:厂--场
(1) 指名读。
(2) 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 用组词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弄清"厂"和"场"的意思。
出示词卡:务--物。
(1) 指名读。
(2) 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 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物"和"务"的意思。
出示词卡:身--声
(1) 指名读。
(2) 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 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声"和"身"的意思。
出示次卡;居--局。
(1) 指名读。
(2) 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 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居"和"局"的意思。
3、 练习。
在本子上练习组词。
4、 反馈。
(1) 检查学生填写情况。
集体读已组成的词,巩固对字形的记忆。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指名读题,帮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 指导。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用小黑板出示:普通--普普通通。通过比较,认识到叠词在形容的程度的不同,有"很普通"的意思。
3、 练习。
(1) 集体认读,个别认读词语。
(2) 进行叠词的扩展练习,让学生说说所学过的或知道的同类叠词。
(3) 让学生读准,体会词组表示的意思,也可以说说你所知道的类似结构的词组。
4、 反馈。
请读得好的同学带读;指出读的不正确的,并进行矫正训练。
二、 教学第四题
1、 审题。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 指导。
指名朗读第一句:小鹰飞得高吗?
比较四个句子,明确它们的意思不一样,了解疑问句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
3、 练习。
(1) 齐读四个疑问句。
(2) 分组朗读。(强调读出疑问句的语气)
(3) 同座位相互练习。(读通顺、读流畅、读出语气)
4、 反馈。
用"开火车"的方法,检查学生读的情况,争取检查到每个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三、 教学第5题
1、 审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 指导。
(1) 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热、些、想"这3个字。
(2)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3) 指导书写"热"。
A 出示"热"。引导学生观察,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写"热",上半部分占位大,超越了横中线下半部分则占位小写。
B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红"热"字
C 学生练习描红"热"字。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些、想"。提示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3、 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师里要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写字。辅导时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 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指名读题
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 指导。
(1) 学生自由读四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 教室范读。
(3) 学生自由读。
(4) 理解四条成语的意思。
学无止境:学习是永远不会到尽头的。
一往无前:勇往直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的、无所畏惧的奋勇前进。
3、 练习。
(1) 学生自由练读。
(2) 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
4、 反馈。
(1) 集体齐背。
(2) 指名背。
二、 教学第七题。
1、 审题。
(1) 指读练习要求。
(2) 让学生说一说要求。
2、 指导。
(1) 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名人名言。
(2) 指名试读。
(3) 教师范读。
(4) 教师结合本组课文帮学生理解名人的名言。
(5) 教师再次范读。
(1) 练习。学生自由练读。
(2) 指名读。
(3) 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3、 反馈。
(1) 检查朗读。
(2) 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八题
一、 审题。
1、 揭示口语交际的话题:买文具。
2、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问题。
二、 指导。
1、 指导观察图画。回答:
张小雨来到百货商店买文具,他是怎样和售货员阿姨对话的?(可联系自己平常买文具时怎样说怎样做。)
2、 引导学生想象阿姨会怎样说怎样做。
3、 指导说话。
(1) 指导学生分角色练说,相机指导。(特别要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2) 同座位练说。(可互换角色练习两次,鼓励学生大方自然地练说)
(3) 请表演得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引导学生评议好在哪里,指出不足之处。
(4) 同座位再次练说。
(5) 请班上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同学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