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含量指标:六、诗艺漫谈之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49:50

苏轼及其豪放词

一、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仲和,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苏洵之子,文定公苏辙之兄。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仁宗(赵祯)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六年(1061)又应制科考试,名列三等。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神宗(赵顼)熙宁四年(1071)任太常博士,摄开封府推官。因对王安石变法有不同政见,上书力言“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希望神宗“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但未被采纳。后出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等职。元丰二年(1079),因被诬“讪谤朝政”而下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七年(1084)又改贬汝州。次年,哲宗(赵煦)即位,宣仁太后临朝,起用旧党司马光执政,苏轼改知登州,后又入朝为起居舍人,并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元祐二年(1087)兼侍读。苏轼因不同意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害,参用所长”。又引起了旧派疑忌。遂于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历任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八年(1093),哲宗亲政。苏轼又因被诬“讥刺先朝”、“诽谤先帝”而免官降职。一贬再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琼州别驾等职。元符三年(1100),徽宗(赵佶)即位。苏轼遇赦,官复朝奉郎,渡海北归。翌年回到常州,因病告老。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终年65岁。南宋孝宗(赵眘)时,追谥文忠。

苏轼走上仕途后,一直卷入新旧党争的旋涡之中。他政治上虽属旧党,但为人正直,敢于揭发时弊,在地方任职期间,多施惠政,做了不少有益国计民生之事。苏轼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皆有精湛的造诣。他是北宋杰出的文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其书法居“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之首。他善画竹石,在绘画创作及理论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文人画的发展有极大影响。

二、苏轼的豪放词

苏轼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其诗今存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其词今存340余阕,突破了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一批笔力劲拔,气势豪迈,具有鲜明理想色彩的豪放词。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下面选列几篇词作:

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团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本篇作于熙宁七年(1074)十月。词的开头,作者把温庭筠《商山早行》诗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境融化入词,写了前七句,绘声绘色地画了一幅早行图。接着发出“世路无穷”的感叹。词的下片,先以晋朝俱有文才的陆机、陆云兄弟自比,又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意,表达了自己的宏大志向。这是一阕标志苏轼革新词风的指向。以议论入词,直抒胸臆,表现政治怀抱,具有勃勃英气基调,为豪放词开路的词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本篇作于熙宁八年(1075)冬。东坡时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阕出猎词。上片前三句化用了《梁书·张充传》中“充少时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的典故。接下来又以孙权乘马射虎示勇的故事,写了自己出猎的阵容。下片主要写自己的雄心壮志,并用《汉书·冯唐传》中汉文帝“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的典故,以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用他去西北守边杀敌。此词昂扬奋发,豪迈遒健,一扫传统柔婉委曲的词风。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境,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篇作于熙宁九年(1076),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上。这阕中秋词,是苏词代表性篇章之一。开头两句,是从李白《把酒问月》诗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融化而来。下面两句则是从《诗经·国风·椒聊》中“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人叙其妇语夫之辞也)”;“今夕何夕,见此粲者(此为夫语妇之辞也)”等赞美中秋佳节的诗意转化而来的。词的上片,主要是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既然“高处不胜寒”不能归朝,那就只好留在“人间”做地方官,为国家效力。下片抒发怀念兄弟手足之情与人生哲理之间的矛盾,并以乐观旷达的祝愿作结。此词具有豪迈清雄之特色,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河满子——密州寄益守冯当世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着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本篇作于熙宁九年(1076)秋。这是苏词中写国家大事的一阕寄赠词。上片通过“见说”、“旋闻”动荡不安的“岷峨”家乡,已经出现了“江汉澄清”的太平局面,用《唐书·李传》中唐太宗赞许李勣守并州十六年犹如“长城”,使突厥兵不敢南下的典故,以及《唐书·韦皋传》中韦皋于贞元初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时,使西川八国酋长归顺大唐的典故,赞颂时任益州太守的冯京。下片转而叙述西蜀的风土人情,举出花溪盛集、益州药市均可纵情游赏。又以《汉书·司马相如传》中相如“尽卖车骑,买酒舍,乃令君当垆”的典故和《汉书·王褒传》中子渊教习歌曲“宣风化于众庶”得到益州刺史王襄赏识,“奏褒有轶材,上廼征褒”的典故,祝愿冯京遇好运,得晋升。此词洋溢着胜利后轻松愉快的气氛,并寄寓作者希望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理想与愿望。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本篇作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系苏轼与友人泛舟游赤壁矶后所写。上片前三句写了雄伟壮丽的长江,在巨浪淘沙的常年奔腾中,冲走了历史上一个一个的风流人物。又三句点出了三国时指挥赤壁大战的统帅周瑜。再三句则把古战场的雄壮景色描写出来了,把波浪最美的形态描写出来了。最后两句,概括说了古代的许多豪杰,都已成为历史人物,只有“江山如画”还屹立眼前。下片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周瑜当年英姿和火烧赤壁的故事写了前六句,并引出下面五句表达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这篇词从总的方面看,气势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境界宏大,是前所未有的。是历代最引人注目的,最具英雄气概的千古绝唱!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所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本篇作于元丰六年(1083)。苏轼贬黄州后,与张心情相同,更钦佩张的气度,故以此词相赠。上片头两句,用王之涣《登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和李商隐《乐游原》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意,写了“落日”时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的壮观景象。又二句,写了对同处逆境的友人感激之情。下五句,用欧阳修《朝中措》中“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的词意写了追念恩师的深情。他把“孤鸿”形象摄入景中是别有深意的。超世拔俗,高举独行的孤鸿,既是他恩师和朋友高尚品德的象征,也是作者自我人格的写照。下片前三句,写了江水的静态美(江面无边无际,象镜子一样平展、洁净,碧绿的山峰倒影其中,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次二句,写江水的动态美(忽然之间浪涛汹涌,一位白发老人,驾着一叶扁舟与风浪搏击。)后五句,先是指出:宋玉在《风赋》中把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庶人之雌风”是没有真正理解《庄子·齐物论》对“天籁”的论述。继而用《孟子·公孙丑》中“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论述,表达了自己的豪气。这是一篇把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清旷与豪放有机结合,表现作者大气凛然的词作。正如清代刘熙载在《艺概· 诗概》中所说的“其精微超旷,真足以开拓心胸,推倒豪杰。”

三、苏轼豪放词的艺术特色

(一)善融诗意。《沁园春·孤馆灯青》用温庭筠《商山早行》诗意,写了早行景象。又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了李白《把酒问月》诗和《诗经·国风·椒聊》的诗意,写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千古绝唱中秋词。再如《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用王之涣《登雀楼》和李商隐《乐游原》诗意以及欧阳修《朝中措》词意写了快哉亭的壮观景象等。

(二)以典壮志。《江城子·密州出猎》用了《梁书·张充传》《汉书·冯唐传》中的典故,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又如《河满子·见说岷峨凄怆》则用《唐书·李传》、《唐书·韦皋传》、《汉书·司马相如传》、《汉书·王褒传》中的典故,寄寓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再如《念奴娇·大江东去》《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有志报国的豪情!

(三)议论抒怀。《沁园春·孤馆灯青》表面上写早行,实际是借题发挥,通过用典、叙事,大发议论,并直抒胸臆,表达政治怀抱。又如《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则是通过描绘亭上、江上所见壮美景色,结合追叙往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议论来抒情的。

四、苏轼豪放词的意义和影响

苏轼豪放词,是在唐末五代和宋初婉约派词风垄断整个词坛的情况下,开拓发展起来的。它突破了风花雪月,离情别意的传统题材,刻画了一批勃勃英气的人物形象,寄寓了词作者的豪情壮志。使词走上了健康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与诗同样的社会地位。使宋词与唐诗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放光芒。豪放词的特点是:创作视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气度超拔,不受羁束。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辛弃疾成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的一代巨擘。自此,以苏、辛为代表的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以来的各个时代,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我们的开国领袖,当代诗词大家毛泽东,不仅自己创作了《沁园春·雪》等一批史识深邃,挥洒自如,高屋建瓴,气魄雄大的豪放词,还在1957年给李纳的信中说道:“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

今天的上述介绍,仅供诗友们学习豪放词时参考。同时希望大家也来创作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豪放词。

曾刊2007年8月《夕照明》第9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