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屈强比: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 冯学成(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11:50

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 冯学成(12)

十一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
——经典禅诗举要


佛教各大宗派,都有其庞大细密的理论体系,而禅宗自称“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对系统的理论建设似乎持否定态度。但随着禅宗的蓬勃发展,禅宗历代祖师的语录、诗偈,就被当作经典和理论的依据,而这些语录、诗偈中,的确有着浓厚的理论气氛。如《六祖坛经》,圭峰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黄檗希运的《宛陵集》和《传法心要》等。而在诗歌一类中,三祖僧璨的《信心铭》。牛头法融的《心铭》,《坛经》中的若干偈颂,永嘉玄觉的《证道歌》,石头希迁的《参同契》,乃至曹洞《宝镜三昧》,天童正觉的《默照铭》等,都可以看作是理论和经典。下面我们作相应的介绍。
三祖僧璨

信 心 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心病 不识玄旨 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 无欠无余 良由取舍 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 勿住空忍 一种平怀 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 止更弥动 唯滞两边 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 两处失功 遣有没有 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 转不相应 绝言绝虑 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 随照失宗 须臾返照 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 皆由妄见 不用求真 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 慎勿追寻 才有是非 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 一心不生 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 不生不心 能随境灭 境逐能沈
境由能境 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 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 齐含万像 不见精粗 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 无易无难 小见狐疑 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 必入邪路 放之自然 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 逍遥绝恼 系念乖真 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 何用疏亲 欲趣一乘 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 还同正觉 智者无为 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 妄自爱著 将心用心 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 悟无好恶 一切二边 良由斟酌
梦幻空华 何劳把捉 得失是非 一时放却
眼若不眠 诸梦自除 心若不异 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 兀尔忘缘 万法齐观 复归自然
泯其所以 不可方比 止动无动 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 一何有尔 究竟穷极 不存轨则
启心平等 所作俱息 狐疑尽净 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 无可记忆 虚明自照 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 识情难测 真如法界 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 唯言不二 不二皆同 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 皆入此宗 宗非促延 一念万年
无在不在 十方目前 极小同大 妄绝境界
极大同小 不见边表 有即是无 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 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 何虑不毕 信心不二 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 非去来今
品析: 对于三祖大师的“信心铭”,在这里就无法细加诠释了,因为若逐句加以一些解释或阐述,都可以另写一部书了。三祖大师的这个“信心铭”的确博大精深,行解相应。一方面,总结归纳了前代佛教佛学及高僧们的修行成果,另一方面又贯注入禅宗的心法,以他自己真实证悟之境,结合种种方法,种种见解,一一道来,给人以无比亲切实在的感受。若能熟背于胸,并纳入日常禅观之中,必然有极大的效应。
要知道,三祖的这个“信心铭”,其中不少语句,都成了后代禅师们教化、提持的重要内容。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不须求真,但须息见”,“二由一有,一亦莫守”,“得失是非,一时放却”,“心若不异,万法一如”等等。翻开《五灯会元》,不少祖师的接人手段,几乎都是从中生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这对入世传法至关重要,修行人若恶六尘,那就与众生无缘,同时也与诸佛无缘。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舍世求菩提,恰如求兔角”,正是发挥了这一精神。但说归说,作归作,若要在生活修行的行为实践中贯彻下去,却会遭受极大的阻力。僧俗大众们不乏明白这个道理,但当付诸实践,则会如叶公好龙见到真龙一样,惊慌失措了。无怪南怀瑾先生说:“原身化作魔中佛,犹恐翻将佛作魔。入世入山都不是,沉沉心事泛微波。”南先生是深知其中分量的,也深知在实践中阻力是极大的,故有“沉沉心事泛微波”的沉吟。
总之,在三祖的“信心铭”中,对佛性禅心的体、相、用都反复作了阐述,对禅修中的种种弊病也一一作了指正。在深和广、正和邪、迷和悟、心和境、能和所等,无不作了相应的解说。实为修禅入门,乃至破关斩将不可多得的无上心法。喜好禅宗的人,在参禅上顾鉴傍惶的,都可依照“信心铭”作经常性的观照,若能克期取证,最后将这“信心铭”全部泯忘无著,达到“言语道断,非去来今”,那么就可以长念一声“阿弥陀佛”了。

牛头法融

心铭
心性不生,何须知见。本无一法,谁论薰炼。
往返无端,追寻不见。一切莫作,明寂自现。
前际如空,知处迷宗。分明照境,随昭冥蒙。
一心有滞,诸法不通。来去自尔,胡假推穷。
生无生相,生照一同。欲得心净,无心用功。
纵横无照,最为玄妙。知法无知,无知知要。
将心守静,犹未离病。生死忘怀,即是本性。
至理无诠,非解非缠。灵通应物,常在目前。
目前无物,无物宛然。不劳智鉴,体自虚玄。
念起念灭,前后无别。后念不生,前念自绝。
三世无物,无心无佛。众生无心,依无心出。
分别凡圣,烦恼转盛。计校乖常,求真背正。
双泯对治,湛然明净。不须功巧,守婴儿行。
惺惺了知,见网转弥。寂寂无见,暗室不移。
惺惺无妄,寂寂明亮。万象常真,森罗一相。
去来坐立,一切莫执。决定无方,谁为出入。
无合无散,不迟不疾。明寂自然,不可言及。
心无异心,不断贪淫。性空自离,任运浮沉。
非清非浊,非浅非深。本来非古,见在非今。
见在无住,见在本心。本来不存,本来即今。
菩提本有,不须用守。烦恼本无,无须用除。
灵知自照,万法归如。无归无受,绝观忘守。
四德不生,三身本有。六根对境,分别非识。
一心无妄,万缘调直。心性本齐,同居不携。
无心顺物,随处幽栖。觉由不觉,即觉无觉。
得失两边,谁论好恶。一切有为,本无造作。
知心不心,无病无药。迷时舍事,悟罢非异。
本无可取,今何用弃。谓有魔兴,言空象备。
莫灭凡情,唯教息意。意无心灭,心无行绝。
不用证空,自然明彻。灭尽生死,冥心入理。
开目见相,心随境起。心外无境,境外无心。
将心灭境,彼此由侵。心寂境如,不遣不拘。
境随心灭,心随境无。两处不生,寂静虚明。
菩提影现,心水常清。德性如愚,不立亲疏。
宠辱不变,不择所居。诸缘顿息,一切不忆。
永日如夜,永夜如日。外似顽嚣,内心虚真。
对境不动,有力大人。无人无见,无见常现。
通达一切,未尝不遍。思惟转昏,迷乱精魂。
将心止动,转止转奔。万法无所,唯有一门。
不入不出,非静非喧。声闻缘觉,智不能论。
实无一物,妙智独存。本际虚冲,非心所穷。
正觉无觉,真空不空。三世诸佛,皆乘此宗。
此宗豪末,沙界含容。一切莫顾,安心无处。
无处安心,虚明自露。寂静不生,放旷纵横。
所作无滞,去住皆平。慧日寂寂,定光明明。
照无相苑,朗涅槃城。诸缘忘毕,诠神定质。
不起法座,安眠虚室。乐道恬然,优游真实。
无为无得,依无自出。四等六度,同一乘路。
心若不生,法无差互。知生无生,现前常住。
智者方知,非言诠悟。
品析: 有关牛头法融禅师的故事,前面已有多次介绍,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在这一本集子里,这是最为冗长的一篇禅宗诗偈,永嘉“证道歌”尚可分为六十篇,而这里却是一气呵成。若略加耐心,就会被这个细腻周到的禅宗心法所吸引,如同三祖大师的“信心铭”一样。
对禅宗来说,追求的不是文字理论那一套东西。天天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哪怕把唯识宗的著述看完了,恐怕未必把自己的这个“心识”弄得明白。而唯识宗又名法相宗,里面的内容如同一个庞大的电脑软件库,不是兜率内院出来的菩萨,只会把人弄得头晕脑胀。所以,对唯识法相之学,最好由那些搞哲学、心理学的硕士生、博士生们去研究。而一般热爱佛教的,对禅宗有特别兴趣的人,则可以从“信心铭”和“心铭”这“二铭”入手。
说实话,唐末五代以来,禅宗机锋棒喝满天下,不少学禅的人都想从“棒喝”中理出一些头绪,局外人非常想了解一下“明心见性”后的“本地风光”。但是对不起,祖师们常常以“不可说”,“不可思议”一语带过,结果使绝大多数的参禅者永远与“这一着”隔离。而“信心铭”,特别是牛头法融禅师的这个“心铭”,则为大家透出一线光明,也就是禅宗内常说的“旁开一线”吧,也就是“开后门”吧,让那些局外人,未悟入的人也能多少领略一点其中的滋味。如果悟性高强,又与牛头祖师的“心铭”有缘,说不定在看完、“默”完之后,还会“豁然”哩。
因牛头宗在后来的发展中法脉断绝,加之又是四祖道信大师的“旁出法系”,非曹溪六祖大师的正脉,禅宗极讲传承、法统,所以在后代禅宗的传法过程中,极少加以宣传。古代佛经极为难得,虽然《景德传灯录》中收录了牛头祖师的这篇“心铭”,但当时除寺庙里的“当家们”外,谁有资格去翻阅、抄录呢?加上南宋《五灯会元》刊印后,成为禅宗流布最广的专集,而“心铭”却未被收录进来,所以南宋以来,极少有知牛头禅系这一派心法的,真是令人惋惜。
牛头法融禅师的这篇“心铭”,可以说是禅门心法的不传之诀,无上之诀。行文浅显,文义通达,也没有多少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法相”或典故,一般稍具汉文基础的人都可以自己看懂,所以这里就不必再加解说。最好是自己看,自己背下来反复咀嚼,细细品味,我想,这会比禅宗的那些机锋、棒喝或参话头更能与众多的人们相应。
佛法是讲因缘的,万事万法都由缘起,对禅宗的法,也离不开一个缘字。师有师缘,法有法缘。但当人应自具手眼,应自具择法之眼。如三祖大师在其“信心铭”中开篇第一句所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拣择”就是“择法”眼。这里,若有读者在读牛头祖师这篇“心铭”时,能发出会心的一笑,那么牛头祖师的这个无上心法,就将与你同在了。这是实际的心地功夫,是心行的实践,若能将自己的心“弦”调整到“心铭”所描绘的这种状态上,并在生活和工作中欣赏或演奏它的乐曲,那真的是于己于人,风光无限啊!
六祖慧能
无 相 頌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虛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頓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別觅道,終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即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卻非心,打除烦恼破。憎愛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間;邪正尽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剎那间。
品析: 六祖大师的这首“无相颂”是《坛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六祖大师的《坛经》问世以来,给学修无路的人以极大的方便,人们终于在浩瀚的佛教经籍中,得到了一个简捷易行之法。加之《坛经》文义通达明白,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大致读懂。
“说通”、“宗通”是佛教、特别是禅宗内常见的术语。“说通”就是辩才无碍,无论面对什么疑难问题,都解说得有理有致,头头是道,无懈可击。但“说通”——通达一切经教的根源来自于何处呢?这必须来自于“宗通”——明心见性。只有明心见性,才能获得“根本智”、“平等智”、“妙观察智”等种种无上智慧。这是根本,是“体”——道体。有了这个道体,那么,“说通”不过是其自然之用。
六祖大师的这首“无相颂”,比三祖大师的“信心铭”容易理解多了,所以其中不少语句,简直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如“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如上文所述,说来容易,真正实行起来却极为不易。因为分寸稍有不慎,就“佛魔”易位。大师们在实践中尚“如履薄冰”,何况那些在修行见地上似是而非的人了。
再如“常见自己过”这一段,后来被一些大师们归纳、简化为“常见自己过,不见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这样的偈子,对人们修行,乃至日常工作生活都极为有用。真是高也可用,低也适用,无论圣凡,依此修行决定获益。
另外,在“无相颂”中涉及“顿渐”、“邪正”、“自性”等系列问题,在本书中曾有反复的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要注意的是,“世人若修道,一切总无妨”这么一句。许多人对修行佛道,总要推客观原因,什么没有时间、环境不好,悟性不够等等。但六祖说,没关系“一切总无妨”。因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嘛,世间法就是佛法,人们的七情六欲,一切烦恼全是佛法。离开了这些烦恼,又哪里去找菩提呢?所以一切心,一切时,一切环境,都是用功的好时候。“烦恼即菩提”不是空话,若能一念回光返照,就可知言之不虚啊!

永嘉玄觉

证 道 歌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
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
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决定说,表真僧,有人不肯任情徵。
真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不色。
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
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
调古神清风自高,貌顇骨刚人不顾。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
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真。
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
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
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
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
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
非但我今独达了。恒沙诸佛体皆同。
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
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
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
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
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邃长松下。
优游静坐野僧家。阒寂安居实潇洒。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
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
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
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
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
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
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
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
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
弃有著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
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
学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认贼将为子。
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
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
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
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醒悟。
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
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祇劫。
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勿涯岸。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
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
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
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
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
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摩为初祖。
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穷数。
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
二十空门元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既真。
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
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
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作在心。殃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
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xx。
旃檀林。无杂树。郁密森沉师子住。
境静林间独自游。走兽飞禽皆远去。
师子儿。随众后。三岁便能大哮吼。
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
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
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堕。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
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
二乘精进勿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
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
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
饥逢王饍不能餐。病遇医王争得瘥。
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
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
师子吼。无畏说。深嗟懵懂顽皮靼。
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
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
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
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
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消得。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法中王。最高胜。恒沙如来共同证。
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
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
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假使铁轮顶上施。定慧圆明终不失。
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
象驾峥嵘谩进途。谁见螳螂能拒辙。
大象不游于兔经。大悟不拘于小节。
莫将管见谤苍苍。未了吾今为君诀。
品析:永嘉玄觉大师的这个“证道歌”,是一组长诗,略加分别,共有六十首之多。一千多年来,永嘉“证道歌”脍炙人口,为各宗各派的修行者所奉行。因为其中不少诗句,见地明彻,深契佛理,于禅于教,两皆无碍。不少诗句成了丛林中的“口头禅”,于无形之中,给修行者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使之得到不少方便和如实的受用。而后代禅师,也常引用“证道歌”中的一些见解作为方便开示。其中如:
“绝学无为”,“不除妄想不求真”,“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一超直入如来地”等等,简直不胜枚举。而“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则广为宋明理学家所引用,简化为“月映千江”,以说明认识与对象的关系。
总之,“证道歌”文情并茂,记诵方便,其中内容,涉及到佛教禅宗的方方面面,既可作通俗入门来学,也可以作为深入参究的鉴照。因诗文太长,就不必一一诠解了。
永嘉玄觉(665—713)禅师,原为天台宗人,识见超群,悟达不二,后来拜谒六祖,为六祖大师印证,少留一宿,世称其为“一宿觉”。

石头希迁

参 同 契
竺士大仙心,东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
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执事原是迷,契理亦非悟。
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色本殊质象,音原异乐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
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
眼色耳音声,鼻香舌咸醋。然依一一法,依根叶分布。
本来须归宗,尊卑用其语。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
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
万物自有功,当言用及处。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
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触目不会道,远足焉知路?
进步非远近,迷隔山河固。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品析: 石头希迁(700—790)禅师与马祖道一禅师都是六祖大师第三代最为杰出的继承者,通过他们长期不懈的实践活动,奠定了禅宗弘传,并覆盖天下的局面。而石头希迁禅师,又是曹洞、云门、法眼这三大宗派的源头,特别是曹洞宗,其宗风法纲,可以说是直接承袭了石头禅师,明确地说,就是直接承袭了石头禅师的这个《参同契》。
《参同契》原为东汉道士魏伯阳所作,全名为《周易参同契》,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炼丹经典,对后世丹鼎派道教影响极大,在今天对好金丹的人仍极有影响,被称为万古丹经之王。
《周易参同契》是把先秦方士和东汉道教吐纳、服药、炼丹和《周易》的卦爻变化运动组合在一起的“丹经”。石头希迁的《参同契》则是对禅宗明心见性的一种入门的指导。在名字上,“参”者,杂也;“同”者,通也;“契”者,合也。另外,老子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而“参同契”,还可以作为“三二一”这样回归大道的程序来讲。“参”即三,“同”即二,“契”即一,通过这样的程序,使蔓衍失根的大道之流,返本归源。从文句上来看,石头希迁禅师的《参同契》也与《周易》有一种内在联系,最重要的,就是“回互”、“明暗”、“依位”、“尊卑”、“本末”等,而这一切,恰好是观察理解,运用《周易》卦象,爻象运动变化的内在法则。而这一切,后来在曹洞宗的《宝镜三昧》,“君臣五位”中作了重大发挥。这里就不可能一一介绍了。

福先仁俭

了 元 歌
修道道无可修,问法法无可问。
迷人不了色空,悟者本无逆顺。
八万四千法门,至理不离方寸。
识取自家城郭,莫谩寻他乡郡。
不用广学多闻,不要辩才聪俊。
不知月之大小,不管岁之余闰。
烦恼即是菩提,浮华生于泥粪。
人来问我若为? 不能共伊谈论。
寅朝用粥充饥,斋时更餐一顿。
今日任运腾腾,明日腾腾任运。
心中了了总知,且作佯痴缚钝。
品祈: 这是禅宗内著名的“腾腾和尚了元歌”因该诗中有“腾腾任运,任运腾腾”之句,故称之为“腾腾和尚”。“了元”,就是指“明心见性”。
这位“腾腾和尚”,是五祖大师弟子嵩山老安国师的门人。武则天曾诏他入宫,他一言不发,眼睛端端地直视武后(这在朝廷中是“大不敬”,按律当斩),武则天倒没有怪罪他,过了一会,他问武后:“会么?”武后说:“不会。”他说:“老僧持‘不语戒’。”说完后又一言不发。武则天被他弄得莫名其妙。第二天,他作短歌十九首进奉武后,武后看了,极为赞许,厚加赏赐,他一概不受。武后又命他广作诗偈警省世人,广衍佛理,但现在留下来的,只有这一首“了元歌”。
“了元歌”并不太长,其中心思想,可以用道家的“弃圣绝知”四个字概括。说实话,“弃圣绝知”与禅宗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立文字”,从根本上说来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禅宗的背境是佛,是极乐净土。而道家这一思想,却没有这样“堂皇”的背境,只有一个“自然”或“无为”,未免显得太清淡了。其实,对禅宗真正通达之后,才会感到禅宗与道家,在这上面竟是如此的贴近。看了“了元歌”,对照庄子的有关篇章细加品析,那才更加入味。所以,在历代佛道两家的争执中,佛教不论怎样批评道教,揭道教的短。却从不批评老庄,并且对老庄怀有深深的敬意,原因就在这里。这里的确是“佛道同源”啊!

南岳明瓒(即懒残和尚)

懒残和尚歌
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
直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
过去已过去,未来犹莫算。
兀然无事坐,何曾有人唤。
向外觅功夫,总是痴顽汉。
粮不畜一粒,逢饭但须吃。
世间多少人,相趁浑不及。
我不乐生天,亦不爱福田。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不是痴钝,本体如然。
要去即去,要住即住。
身披一破纳,脚着娘生袴。
  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
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
  莫谩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即灵台,何曾受薰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移动,个中无改变。
  无事本无事,何须读文字。
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
  种种劳筋骨,不如林中睡。
兀兀举头见,日高乞饭丛。
  捧头将功用,功用转冥蒙。
取即不得,不取自通。
  吾有一言,绝虑亡言。
巧用不得,只用心传。
  更有一语,无过真与。
细如毫末,大无方所。
  本自圆成,不劳机杼。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涧长流。
山云当幕,夜月为钩。
  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
  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水月无形,我常只宁。
  万法皆尔,本自无生。
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品析: 南岳明瓒禅师,即世称为“懒瓒”,或“懒残”的那一位疯疯颠颠的和尚。《宋高僧传》中说他是神秀禅师传人普寂的弟子,长居南岳衡山。但同一本《宋高僧传》在“石头希迁传”中又说“(南)岳中有固、(明)瓒、(怀)让三禅师,皆出曹溪门下。”看来,这位“懒残”和尚,后来还到六祖大师那里参学过。
这位“懒残”和尚,最赋传奇色彩,最引人注目的,无过他与那位“神仙宰相”李泌的一段因缘了。李泌本唐宗室,玄宗开元时就有神童之称,被选为太子“伴读”。天宝末年,李泌因避朝中权贵陷害,曾遁迹南岳。他暗中观察“懒残”和尚的行径,感到与众不同,赞为“非常人也”。
有天晚上,李泌听到寺庙中梵吹高唱,响彻山谷,对“懒残”说:“这音先凄怆而后喜悦,当是贬迁之人有喜,可以回去了吧!”到了半夜,李泌独自一人悄悄到“懒残”和尚的山洞拜见,请求指示,结果挨了一顿臭骂。但李泌愈加恭敬,不停地礼拜。“懒残”和尚没有理他,自己在牛粪火灰中拨出一些芋头,剥来吃了。过了一会儿,又把口中半块芋头交给李泌,李泌跪受而食,并且道谢。这时,“懒残”和尚才对李泌说:“你可以回长安了,在长安领取十年宰相吧。”这使李泌大吃一惊。
后来李泌果然在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当了十余年的宰相。上佐庸君,下抚良将,屡出奇策,平定了“安史之乱”,还彻底地解除了近百年土蕃对唐朝的威胁,使摇摇欲坠的唐帝国大体得到稳定,并继续生存了百余年。
在中国历史上,能与“邺侯李泌”智慧相比的,只有汉初的“留侯张良”,三国时的“武侯诸葛亮”,再者就是明初的刘伯温了。而真正潇洒,来去自如,善始善终的,则只有张良和李泌。故中国历史上不少“智谋之士”,都爱以他们二人为榜样。
李泌的智慧谋略从哪儿来?有的老先生说,张良的老师是黄石公,李泌的老师是懒残和尚。这两人一僧一道,给人们留下了极大的神秘感。张良圯下拾履,李泌南岳食芋,都是中国历史中永不公开的秘密……
再说这首“懒残和尚歌”,在看了前面众多的禅诗之后,读者理解起来想必不难,其中的滋味,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细品吧,看似否能如李泌那样成为杰出的智者。

天童正觉

默 照 铭
默默无言,昭昭现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
灵然独照,照中还妙。露月星河,雪松云峤。
晦而弥明,隐而愈显。鹤梦寒烟,水含秋远。
浩劫空空。相与雷同。妙存默存,功用照中。
妙存何存? 惺惺破昏。默照之道,离微之根。
彻见离微,金梭玉机。正偏宛转,明暗因依。
依无能所,底时回互。善饮见药,挝涂毒鼓。
回互底时,杀活在我。门里出身,枝头结果。
唯默至言,照唯普应。应不堕功,言不涉听。
万象森罗,放光说法。彼彼证明,各各问答。
问答证明,恰恰相应。照中失默,便见侵凌。
证明问答,相应恰恰。默中失照,浑成剩法。
默照理圆,莲花梦觉。百川赴海,千峰向岳。
如鹅择乳,如蜂采花。默照至得,输我宗家。
宗家默照,透顶透底。舜若多身,母陀罗臂。
始终一揆,变态万差。和氏献璞,相如指瑕。
当机有准,大用不勤。寰中天子,塞外将军。
吾家底事,中规中矩。传去诸方,不要赚取。
品析: 天童正觉禅师的这篇《默照铭》,是把牛头法融禅师的《心铭》,与石头《参同契》和《宝镜三昧》融合于一体之杰作。佛教历来强调“止观”双运,默相当于止,照相当于观。那么天童正觉禅师的这个“默照”是否可以等同于佛教内常规的止观呢?也不是,若加考核,止观是泛称,佛教内各室各宗都有其相应的止观,如“天台止观”,“华严法界观”,“八识观”等都是止观。《默照铭》是禅宗曹洞宗的法门,也有其相应的特点,如《默照铭》中所说:“默照至得,输我宗家。宗家默照,透顶透底。”因为,在曹洞宗的默照中,是欲因之而通向“向上一路”,欲因之而“顿悟”,这就与一般渐修的止观有区别一一尽管默照的过程仍然是渐。
了解了《宝镜三昧》后,理解《默照铭》就容易多了。既以“默照”为题,其中心主题就是“默照”,你看“默默忘言,昭昭现前”——在“言语道断”的那一“默”之中,就可以“明心见性”,当然就“昭昭现前”了。鉴照之时其功用是无边无际的,默照之时,心体是“灵然”圆融的。在“灵然”的“独照”之中,是神妙无比的:“露月星河,雪矫云松”,山河天地,万物万象,无不了了分明。
下面的“晦明”、“隐显”、“正偏”、“回互”等等,就不再一一诠说。再到“唯默至言,照应唯普。应不堕功,言不涉听”这四句,在日常功用中把握得好,当获益匪浅。默照之时,所观照之境应“普”——彻天彻地,所“默”之境,则应到“至言无言”的境界。照应之“应”,应在无为中,不能应在有为的“功用”中,不然就是“堕”。至言无言,与听与说毫无关系,若有听有说,就非至言无言的“默”了。
在“默照”中,要回互照应,既不能“默中失照”,沉溺于“默”的寂净中而懒于“照”的功用。也不能照中失默,贪恋于“照”的功用,而不甘“默”的寂净无为。
总之,在“默照”中应“当机有准,大用不勤”。当机无准,则误人误己。目标都错了,“默照”就失去其相应的功用。“大用无用”,是自然而然的,不能去“勤”——妄加份外之力。如果把其中的分寸把握好了,就可以如“寰中天子”一样号令天下;也可以如“塞外将军”一样,立功万里。
对《默照铭》,这里仅略说几句,其中境趣,留给读者们自己欣赏体会。要知道,禅宗进入南宋时,就只剩临济与曹洞这两家了。当时临济宗的领袖人物是大慧宗杲禅师,提倡“话头禅”。曹洞宗的领袖人物是天童正觉禅师,提倡“默照禅”。当时临济宗的局面和影响均超过曹洞宗,大慧宗杲的声望也远在天童正觉之上。大慧宗杲看到这《默照铭》时,认为与顿悟的禅法不合,斥之为“默照邪禅”,引起了整个丛林的震惊,连他的弟子也感到大慧宗杲的态度过激。后来大慧宗杲受秦桧迫害之时,天童正觉不计旧嫌,对大慧宗杲施以援手,大慧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而向天童正觉道歉。但临济和曹洞两家在修行方法上的差别,的确也没有必要去强求一律,彼此都有不可取代的功用。若能在两家方法上“回互照用”,那就是大手笔,大法眼了。


后 记

去年底,四川文艺出版社社长向克孝先生提议出版一部介绍禅诗的集子。经过讨论,四川文艺出版社谢尧庆、张子永二位先生请袁淑平老师选编译注一部有关禅诗的集子。袁老师是近代禅宗著名大师袁焕仙老先生的女儿,对禅宗浸润甚深,又在成都担任国文教师三十余年,编注这部禅诗集子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但袁老师为提携后学,辞而不就,再三提议由我来完成这部集子。我自知才疏学浅,于禅于诗的阅历,远远不足胜任这千首禅诗的大部头著作。加以十年来国内外有关禅与诗的著作出版不少,若写不好,恐有损袁老师清誉。加之时间短,资料不足,同时我正处于住房拆迁的麻烦中,故迟迟不敢应命。但袁老师一再激励,并说:“学禅的人连这点承担精神都不具备,还谈什么禅!何况只是写一点普及性、通俗性的,并非要你像古人那样去注疏诠释,你怕什么!我相信你一定会写好。得个80分没有问题。”这样,我就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写书真难,特别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完成六七十万字的集子,仅收集资料就占去了许多时间,特别是近现代的资料手头上基本没有,这就使这部集子在结构上显得很不平衡,这的确是无可奈何的了。另一方面,在《颂古联诛》和《禅宗杂毒海》中有几十位禅师一时尚查不到他们的传记和有关记载,所以对其背景介绍,只好阙如以待来日补正了。再者,笔者对禅对诗,与老前辈相差太远,故这部集子中错谬之处必然不少,还望识者指正。
特别需要指出,并表示感谢的是,袁淑平老师在激励我的同时,又多次与南怀瑾老师写信联系,请南老师为该书题写书名。据我所知,南老师从未为他人题写过书名,至少从来未在大陆上题写过书名,这的确又是给南老师出了一大难题。好在袁南二家师门之谊,其笃其深实非常人可料,南老师竟破例为该书题写了书名,为该书大增神彩,笔者也倍感荣幸,这里向袁老师、南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
为出版这部集子,谢尧庆、张子永二位先生上下奔走,为笔者提供了许多方便,解决了笔者的后顾之忧,才使这部集子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得以如期完成,这里也向四川文艺出版社表示我的谢意,并预祝这次合作取得成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的确是任重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