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麟岂是池物在线试听2:疑难杂症病案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45:47

疑难杂症病案探讨(2010年3月11日续)

秋湖衔月:

       我从去年11月份接触这个病人。经询问,病人讲述之前就医的经过和症状。从九月份开始,突然早晨起来右腰酸软,以至于不能站立,伴随着有右肋部隐痛,右睾丸隐痛,(之前多年有过SY史)于是找私人推拿医生按摩一周,开始感觉轻松一些,但是后来就没有什么效果了,于是去医院做了脊椎拍片,并对肝、胆、肾、膀胱、胰腺等进行了彩超检查,均未发现有异常。之后转泌尿科就诊,医生说是附睾炎和精索静脉曲张,给予头孢静脉输液治疗一周,仍然不果,之后转于中医治疗,慕名在社会上先后找了两名中医诊治,第一位给开了7服汤药,服到第4付,嘴角起泡痛疼难忍,腰部没有任何感觉,不敢服下去了;第二位诊断后说是肝胆火旺,开了6服汤药,也是服到第4付时,肝区部痛疼加剧,腰痛未减,随也放弃。无法,根据自己的症状到药店买过壮腰补肾丸、疏肝理气丸等效果均不理想。

 

我接诊后,根据患者腰痛遇温则缓,齿痕舌,脉沉的症状,又了解患者因为患病前其亲属病重离世心情很不好,初步辩证为,情志所伤致使肝气郁结、肝肾寒湿,右侧睾丸变硬,遂用张介宾暖肝煎原方:当归9克,枸杞9克,乌药6克,小茴香6克,茯苓6克,沉香(或木香)3克,肉桂3克,生姜3片。14剂,服后效果较为明显,睾丸变软,腰痛减轻。只是在早晨起床时,腰痛略明显,经过早饭轻度活动后,腰痛则大为缓解,于是在原方基础上加吴茱萸5克、青皮、橘核各6克。患者服药2剂后,早上吃饭时突然感觉食道有灼烫感,之后几天胃部和食道一直不舒服,食欲变差、口臭严重,疑为灼伤胃阴,遂令停药,改服滋胃阴方子:沙参9克,当归9克,石斛9克,白术6克,鸡内金6克,黄连6克,陈皮6克,枳壳6克,麦冬6克,山药12克,焦三仙各10克,川牛膝10克,白蔻5克,半夏5克,白芍15克,甘草3克。服用5剂后,口气略有减轻,但依然感觉胃与食道不舒服,食欲不好。又改用黄连上清丸服一周,胃火减轻,但咽痛症状略有加重。我想上焦之火非实火也,又记得李东垣讲不可用泻下之法,于是停用黄连上清丸。

至此,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我对此患者的辩证施治陷于困惑,患者未痊愈,症状有寒有湿还有虚热,现在写出来,以求教于各位医家的指正,共同探讨西医无法解决而中医解决此类杂症的方法。

探讨:

一、资料归纳:

1、患者以右侧腰痛(酸软)、右胁隐痛、右侧睾丸隐痛为发病时主要症状;

2、腰椎X光检查,肝、胆、肾、胰、膀胱彩超检查均无异常;

3、泌尿科诊断: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

4、初诊服药4天症状无缓解且发生口疮,二诊以肝胆火旺论治,服药4天右胁痛加重;

5、患者自购壮腰健肾丸、舒肝理气丸服药后效果不理想;

6、博友接诊时患者有情志之伤;

7、患者腰痛遇温则减,活动后减轻,舌有齿痕,脉沉;

8、博友用张介宾暖肝煎原方:当归9克,枸杞9克,乌药6克,小茴香6克,茯苓6克,沉香(或木香)3克,肉桂3克,生姜3片。14剂,服后效果较为明显,睾丸变软,腰痛减轻。

9、博友在原方基础上加吴茱萸5克、青皮、橘核各6克。患者服药2剂后,早上吃饭时突然感觉食道有灼烫感,之后几天胃部和食道一直不舒服,食欲变差、口臭严重。

10、博友疑为灼伤胃阴,遂令停药,改服滋胃阴方子:沙参9克,当归9克,石斛9克,白术6克,鸡内金6克,黄连6克,陈皮6克,枳壳6克,麦冬6克,山药12克,焦三仙各10克,川牛膝10克,白蔻5克,半夏5克,白芍15克,甘草3克。服用5剂后,口气略有减轻,但依然感觉胃与食道不舒服,食欲不好。又改用黄连上清丸服一周,胃火减轻,但咽痛症状略有加重。我想上焦之火非实火也,又记得李东垣讲不可用泻下之法,于是停用黄连上清丸。

二、分析

1、患者有腰肌劳损、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

2、患者有糜烂性胃炎(或胃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道炎;

3、患者病有多端,寒热交错,虚实夹杂,令医者难以措手。热之则火动,凉之则寒凝。

4、患者41岁(向博友询问得知)。

三、认识

1、只可缓治慢调,不可急功近利;

2、只可用轻剂轻拨,不可用重剂攻补;

3、只可勤加观察,随证调处,不可一别多日,一方久服;

4、处方:当归9克,枸杞9克,乌药6克,小茴香6克,茯苓12克,木香6克,肉桂3克,青皮6克,橘核6克,瓦楞子粉15克,黄芪15克,川断15克,白芍15克 甘草3克

点评:患者身患多病,病机复杂,医家难以措手。博友面对此疑难杂症,在初诊时抓住主要矛盾,从治疗阴囊肿痛(原文说“隐痛”,据后文分析知之),右胁痛,右腰痛入手,养血活血,温补肝肾,理气止痛,温阳化湿,并采取轻剂缓投,这些都是正确的。所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二诊博友加青皮、橘核以增强理气散结之药力,也是正治。但误在加吴茱萸一味。患者服药2剂后即出现“食道烧灼感”,我个人推断,患者应该有“返流性食道炎”病史,“糜烂性胃炎”或“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即使患者不知道有这些病,至少以往曾多次出现过泛酸、嘈杂、胃脘胀满或疼痛、食道烧灼感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木曲作酸”、“肝郁脾虚”、“肝气乘脾”,至于是寒是热,临床表现不一。据我临床所见,实热者很少,虚火者次之,虚寒者居多(虚寒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别)西医认为是胃酸过多,胃蠕动减弱,逆蠕动使胃酸返流至食道所致。这些疾病,是不适合用酸味药,忌食酸、甜、辛、辣和刺激性食物的。如果没有基础病的存在,每付药5克吴茱萸,仅服2剂,是不会引起上述症状的。另外,患者的症状是否有饮食不当的因素?不得而知。

博友三诊时仅据嘈杂、口臭、胃脘不适、食纳不佳认为患者是灼伤胃阴,依据不足,处方用药,过于偏凉,倘若三诊时患者依然是初诊时的“齿痕舌”、“脉沉”,那么处方用药显然是不对症的。还有方中用焦三仙,其中山楂增加胃酸,加重嘈杂症状,是不宜使用的。后用黄连上清丸,致气机不通,虚火结于上,发为咽喉肿痛。

虽然博友在后来感到无处下手,但其初诊的处置还是显现出他的功力,所以,在我的处方中,基本采用了他的处方,仅加大了茯苓的用量,加青皮、橘核,亦博友二诊时的本意。患者齿痕舌,是气虚的表现,故加黄芪以气。川断温补肝肾,强筋健骨。白芍柔肝止痛。瓦楞子软坚散结,制酸。甘草调和诸药。患者服药后若咽喉肿痛加重,去肉桂;寒湿之象不减,酌加附子;嘈杂未缓解,加海螵蛸15克。

粗浅之见,冒昧示人,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秋湖衔月

谢谢先生的指教。看了先生的方子,我认为先生以景岳暖肝煎为基础,加续断以图温补肝肾、兼续筋骨;加青皮、橘核理气散结;瓦楞子、黄芪、白芍、甘草益气健胃,全方共奏补养肝肾增益脾胃的治疗法则。并且主张缓治,比较赞成这个思路,只是有一点,我感觉这个病案中,存在湿邪困脾的病机,以至于有上热下寒之证;又思病久必瘀,似应活血祛瘀,在治疗遣方用药上颇为困惑,望先生赐教。 

3-11 11:09

活血化瘀,我也考虑到了,只是不想让处方过于繁杂,而你的处方中当归养血活血,略可代表,前述初诊治疗后下阴变软有向愈之象,行气可助血行,所以未再另加活血之药。茯苓你用6克,我加至12克,即加强健脾渗湿之意。先投石问路,视用药后症状变化再调整处方。

3-11 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