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釜景观灯:聋校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问题1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57:39

摘要: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目前聋校课堂教学中存在大量低效或无效的情况,其中突出的问题包括手语的运用、教材、教学设计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必须根据聋生独特的认知特点、运用有效教学的理念改进聋校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推动聋校课堂教学不断发展、提高。

关键词:有效教学  聋生  手语  教材  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

“有效教学”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聋校来说,开展课堂有效教学,同样也是当前环境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只有扎实有效地搞好课堂教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逐步解决许多聋校长期以来教学质量差、效率低下、学生素质不高的通病,才能真正有效提高聋生的综合素质,把聋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的建设者。

一、“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教学行为。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成绩、成才、成功。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提高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材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提高学习主体的学习效率,它需要满足三个必要条件:激发兴趣、引领方法、形成能力。

首先,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志向,使教学活动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想学的心理一是兴趣,二是责任。其次,教学要在学生“能学”的技能基础上进行。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显得格外重要。再次,教学要在学生“会学”的能力基础上提高。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把教材的书面语言、学术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肢体语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有效的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对于推动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高的积极意义。

二、聋校教学中存在的某些低效、无效甚至有害的教学行为

在聋校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承认,其中存在着大量低效、无效甚至是有害的课堂教学行为。这些低效教学行为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有些是不容易为人们察觉的,有些教学行为对聋生甚至产生误导,可以说对学生的认识与发展起到有害的作用。当然这些所谓低效或无效、有害的教学行为,大多并不是教师有意为之的,很多情况是属于对聋生的认知、学习特点了解不够,没有根据聋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从而产生了这些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行为。因此,要想尽量减少这些行为,提高教学效益,就要求聋校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尽量按照聋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开展有的放矢的教学,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有效或高效。

1、聋校师生普遍存在着沟通障碍,聋生难以有效获取信息

聋校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手势运用不当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看懂、难以理解,甚至造成学生接收大量错误有害信息,对教学造成严重影响。

聋校日常教学的主要工具是手语,对于大部分聋校教师而言,其使用的主要是手势汉语。手势汉语由于是按照汉语的表达方式打出来的,而汉语中包含很多的虚词成份,教师往往不经意都一一打出来,这对聋生而言,看起来就非常费劲了。更为严重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词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而教师习惯用同一个手势表示,从聋生的角度看过去,就会接收到完全错误的信息。这对于聋生理解掌握语言文字可以说是十分致命的。季佩玉老师曾经在一次座谈中讲到这样的例子,如一篇语文课文中有“蚂蚁跟着青虫打滚”这样的句子,这里面的“跟”,许多教师往往习惯打出“跟从”的“跟”,其实在课文中“跟”的意思与“跟随”的“跟”是完全不同的。教师这样打,学生就会以为是青虫在前面爬,蚂蚁在后面跟,剧烈搏斗的场面荡然无存,聋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我们教师平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长期这样自以为是地教下去,不仅是低效,甚至可以说对学生正确理解课文都会产生许多有害的影响。

不止是语文学科,对于数学、常识等学科,据本人的观察,也存在大量类似的问题。例如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大量专业名词、术语,这些专业名词、术语如何用手势清晰、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呢?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的学问。聋生本来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就不高,再加上教师手势的一番云里雾里挥舞,他们就更加糊涂了。所以在教学中正确、恰当地运用好手语是十分重要的,决不能滥用。有的情况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直观的手语进行表达,有的情况下单靠手语就无法承担讲解任务,那就需要使用多种交流沟通工具。特别是遇到概念不很清晰的时候,教师就一定要不怕辛苦地把正确的概念清楚完整地在黑板上、屏幕上呈现出来,能画出图来的最好直观简明地画出来,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不会产生大量的歧义了。这个现象在聋校日常教学中是十分普遍的,并且没有引起广大教师足够的重视,长期下去,教学怎么可能有效呢?

2、教材不符合聋生认知特点,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目前聋校教材建设与普校相比已经严重滞后,大部分学校使用的语、数教材还是1995、199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数学室编辑出版的,普校新课标已经轰轰烈烈开展了快十年了,我们聋校的新教材还迟迟不见踪影。更重要的是,九十年代出版的这套教材的的确确存在着不适合聋生使用的情况,与近年来国际聋教界日益盛行的主流理论相违背,同时也不符合聋生认知上的特点,所以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举语文教材为例,目前聋校使用的语文教材虽然根据聋生的生理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但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没有摆脱改编、简化、删减普小教材的固有框架,同时教材选择上仍过多考虑了思想教育方面的因素,一句话,就是没有从聋人学习语言的实际需要和规律出发,而是用正常人的眼光看待聋人学习语言的问题,把聋人学习语言当成了一般儿童学习“语文”来看待。使用这样的教材当然不可能符合聋生学习语言的特点,也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当然更不可能促成更加高效的聋校语文课堂教学。

有鉴于此,很多学校为了克服聋校语文教材存在的诸多不足,采取了直接使用普校教材的办法。严格地说,这不能算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因为聋生学习的是语言,而不是语文。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差异。语文是对于已经具有口语基础的普通学生而言,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书面语言能力,其着重点是识字与作文、阅读等方面,属于学习语言的提高阶段;而语言是针对尚不具有口语基础的聋生而言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习得基础性的口语,就是说要学习语言的初步知识,这两者存在着巨大的区别。从学习的主要内容上来比较,语文主要是学习识字、词语、造句、语法、阅读、作文等,总体而言是围绕着字、词、句、篇展开;而语言则首先要掌握事物的名称、表达的方式、语境的理解、语用的把握等方面,可以说与语文学习有着天攘之别。之所以还有很多人以为普校教材更适合聋生的需要,主要原因其一是认为普校教材资源丰富,便于教师灵活选用;其二在于这些教师缺乏对聋生学习语言根本性质的了解,不了解聋生学习汉语本质上是学习第二语言,并非学习其母语,所以应该而且必须采用符合第二语言学习规律的教材,这样的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所以与其说普校教材合适,不如说采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更合适。基于这一点,笔者坚决主张必须研制一套适合聋生学习汉语规律的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材),以便真正造福广大的聋生,更有效地学好我们祖国的语言,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打造坚实的语言基础。

3、教学过程设计不符合聋生认知心理,造成教学低效或无效。

众所周知,聋生认知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具体、形象、直观思维基础上,通过模仿、纠正、转换、强化等方法,达到初步掌握一定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训练,最后逐渐掌握较复杂的知识,并获得一定的能力。这个认知过程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依赖程度较低,这一点与普校学生相比,是完全不同的。普校学生可以在较高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较高级的抽象思维活动理解与掌握有关的知识,并能够较快地形成技能。所以普校教师往往习惯于边运用口语进行指导,边进行操作示范,学生通过口语回答教师的问题,就能较顺利地完成一些在我们特校看来是十分困难的任务。所以说认识聋生的这个特点,并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好,对于提高教学效益是十分关键的。反之,如果没有认识这个规律,教学过程不符合聋生的认知规律,往往事半功倍,造成低效或无效的教学结果。

那么聋校的教学中是否存在大量不符合聋生认知规律的情况呢?据笔者观察,的确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存在于新教师中,同样也存在于已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之中,并且往往不为他们所感知。因此重点强调这方面,对于指导当前教育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目前许多聋校语文教学基本框架还是普校的那一套,只不过是把口语换成了手语。教师习惯使用文法手势,有些教师甚至逐字打出手势,造成课堂教学有效信息传递不畅,甚至造成错误信息泛滥,这样会严重影响聋生获取正确的信息。另外,教学过程也基本照搬了普校的语文教学法,重文字,轻表达,重识记,轻应用,重课内,轻课外,对于课文分析讲解过细,语法、知识点要求过严,这都不十分符合语言教学要求,造成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聋生学习语言成效不明显,在词语的积累、阅读能力训练、写作能力训练方面投入不足,课堂教学仍然以死记硬背僵硬单调的语言材料为主,学生根本没有掌握足够的语言应用能力,导致许多聋生直到初中毕业仍然缺乏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写不出一篇比较通顺的文章。数学等其它学科日常教学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比如笔者在日常听课中常常发现教师不善于根据聋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运用教材,往往按照普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习惯照本宣科,缺少直观形象的转化,搞得聋生听完以后常常摸不着头脑,这样的课堂教学当然也是低效或无效的。

4、缺少有效指导,聋生的学习方式仍停留在较低水平

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学习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成效。换言之,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动机不能有效激发,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无法真正建立,就会大大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提高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普通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但在聋校,由于缺乏行政部门强有力的介入、推动,许多学校对于课改根本还未有触及,大都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一切教学活动完全由教师主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学习过程枯燥、单调、乏味,学习动机水平不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效果。

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较低,不能充分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目前市一级普通学校教室已经基本普及了两机一幕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而且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也很高,大部分教师都能熟练制作水平较高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少部分教师甚至已经开始制作流行的三维动画效果,所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反观特殊教育学校,就目前我省现代教育技术的装备情况,可以说还很欠缺,不止是装备水平,更重要的是人员的运用能力还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聋校的教师整体业务素质与很多普通学校相比差距是很大的,同时聋校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许多人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还没有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普遍应用于课堂教学是一次教育的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效益,特别是对于许多无法当场演示、呈现的内容,如果没有课件辅助,则完全无法讲得清楚,对于有听力障碍的聋生而言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真正全面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精华,谁就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取得更大的效益。

三、关于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1、要加大对手语的研究,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好手语这个最重要交流工具的应用研究。

手语是聋校教学中最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这一点应该是勿庸置疑的了。特别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以笔者的观察,几乎绝大部分的信息要依靠手势语进行传达。因此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好手语这个工具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甚至可以说它是解决聋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问题之一。

按许多人的理解,教师只要学会了中国手语,就可以按照手语书中的打法,将课文或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逐字打出来,而聋生似乎就可以完全看懂。这其实是一个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即使教师完全按照手语书的要求将一段话打出来,学生也可能大部分看不懂。原因很简单,因为逐字打出手语词,这是不符合看手语的规律的。如果我们教师试着把耳朵捂起来,完全听不见声音,再试着看别人打的手语,你就会发现确实很难看懂。同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手语翻译节目,不要说我们教师看不懂,连大多数真正的聋人都很难看懂。所以说,这样运用手语,显然是错误的。有些人以为如果使用聋人更熟悉的自然手势,就完全可以解决沟通交流的问题。这也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自然手势比较适合表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对于抽象复杂的内容,可以说也是存在很大的困难,仍不能真正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沟通交流问题。但目前的事实是,几乎所有聋校的教师,所有聋校的课堂,教师都还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打手语,根本没有顾及接收信息的一方——聋生会有什么感受。这当然会大大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怎样打手语才能更有效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笔者也不是十分的了解。根据日常教学的实践和对部分聋生的访谈,笔者感到,教师讲课时首先应该牢牢抓住主要内容,按主要信息表达的先后顺序理清思路,并且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将关键信息呈现出来,再辅之以手势的补充说明,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比如,讲解数学概念时,把概念文本呈现在黑板(或屏幕)上,再使用一个具体事例来配合讲解,最后用手语将概念内容结合事例简单解释一遍,运用这种多元的表达方法,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理解。反之,如果只片面强调手语,完全运用手语进行讲授,学生肯定不能很好地理解有关的内容。

2、加大对聋生认知规律的研究,努力探索符合聋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策略。

聋生的认知规律与普通学生相比是有极大差异的,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群,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绝不能简单套用普校的教学模式、方法、策略,必须将普校的教学方法与聋生的认知特点有效地进行整合,抽取其中对聋生学习有益的方面,摒弃对聋生学习不利的方面,这样才能使教学真正切合聋生的需要,从而保障教学的有效开展。从这个方面来说,加大对聋生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内容认知特点、认知规律的研究,是当前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迫切问题。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目前对聋生具体学科认知规律的研究还是十分缺乏的,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争议。例如,关于语文学科,聋生到底应该如何学好语言,他们学习语言有什么规律,应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提高聋生学习的效率,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学术界热点又无法完全解答的问题。同样,对于数学学科,许多教师通过实践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是否具有足够的科学性,是否对于聋校的数学教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3、加大教材建设,努力推出符合聋生学习特点的教材。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没有合适的教材,教师就无法有效地组织系统的教学活动。而前面已经说过,目前聋校使用的教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更新,教材的内容、体系、结构都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严重脱离,很难与聋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很难引发聋生产生学习兴趣,教材成了一个师生双方都为之束缚而不得不完成的纲纲条条,这就根本谈不上有效教学了。所以,加强教材建设,尽快推出符合聋生认知特点、符合当前课改方向、内容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引人入胜的教材,实在是一件当务之急的事。设想如果我们现在能够拥有一套类似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中文教材,每课中都有一个生活气息浓厚的情境再见,每篇课文中都有生动直观的对话,配上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彩图,这对于提高聋生学习语言的效率该有多么大的助益啊!

4、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建设,通过现代技术弥补聋生听不见的缺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是本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目前国家这方面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许多先进校已经从单纯改善装备提高到积极推动课堂教学的全面应用中来,建立了许多的学科资源库,开发了具有极强网络联结能力的可实现师生全方位交互的课件产品,从根本上颠复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效率。反观聋校,除了装备规模、装备水平还有限,软件建设方面更是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特别是我省特殊教育长期以来受关注程度不高,教育教学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很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更是难望其项背。因此,如果不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则课堂教学的效益是不可能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善和提高的。

综上所述,就目前我省聋校教育教学现状而言,还存在大量低效、无效的教学现象,因此通过开展有效教学,可以大大推动教育教学的效益,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只有充分认识有效教学对我们聋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多方面入手推动我省听障教育不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省特殊教育长期落后于人的状况,为建立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