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的战队口号:理想课堂的有效教学框架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5:46:21

(作者:卢志文)一直以来,课堂的“模式化”与“个性化”各执一端,优劣互见,始终难以达至合理的平衡。

模式化,带来“稳定性”与“可复制性”的同时,也带来僵化与死板。

个性化,带来“创造”与“生动”的同时,也带来过程的“随意性”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并且,好的经验无法被较好地移植和复制。

于是,层出不穷的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和风格各异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课堂艺术杂处并陈的局面,便是人们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而又无力真正解决的无奈现实。

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本身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些模式是高度个性化、很难被移植的。在这些模式之间,并没有一个关于课堂的公认的结构。

没有一种基本结构去保底,便会导致这种公共课堂话语的缺失。人们用不同的话语体系,去描述同一堂课,必然自说自话,各执一词。这种鸡同鸭讲,一定无法通过有效对话,达成对教学行为的基本共识。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课堂的基本结构模型。它让我们演绎课堂、描述课堂、反思课堂、交流课堂有一个基本的话语平台,也让教师的个性创造与发挥建立在一个相对稳固的基础之上。

这个基础模型非常重要。正如夏洛特·丹尼尔森在其《教学框架——一个新教学体系的作用》一书中所言:“新教师可以把它作为‘地图’,来引导自己穿越最初的教学途径;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把它作为‘支架’,以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大家可以借助它作为‘工具’,努力改善教学。”

它把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课堂元素,和我们最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以及我们认为最合理的教学过程,用结构框定下来。一方面确保有效教学,另一方面也提供给参与课堂观察的教师一个观察课堂的框架,以便在同一话语体系中讨论一堂课的优劣得失。

理想课堂的有效教学框架包括三个板块八个环节:

A1教师编制学案(教师课前编制学生自学导航地图——学案);

A2学生课前自学(学生课前在导航地图引导下的定向自学——完成学案);

B1课上目标重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重目标明示重温);

B2组内互查互助(小组单位,组内互检、对学、研讨、互助);

B3分工群学探究(随机分工,均等机会,群学攻关,合作探究);

B4小组当堂展示(小组代表,面向全班,讲解展示,学生有效互动,教师高效点拨);

C1反馈小结升华(精短练习反馈,总结点评,画龙点睛);

C2课后自学指导(延伸课后,形成循环);

ABC分别对应“课前”“课中”“课末”三个板块。课前2个环节,课中4个环节,课末2个环节,共8个基本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