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旁一个田:梁培基在“黄花岗起义”前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23:54
梁培基在“黄花岗起义”前后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1年07月06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刘炜茗


梁培基子女及友人在江滨一屋的大客厅合影,墙上挂的便是高剑父题赠梁培基的对联。

广州名医梁培基,创“梁培基发冷丸”。支持革命,友人中很多为早期同盟会员。

凤安桥工场。黄花岗起义军火藏在这座八角楼的四楼夹墙中。
辛亥细节
□李以庄
为纪念辛亥百年,本报推出“辛亥细节”系列专题,逢周二、周三刊出。“辛亥细节”将回避对辛亥革命宏观层面的叙述,而立足于辛亥这一时间节点,侧重描述辛亥的一些细节,观察描述辛亥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如私人记录、乡村生活、城市发展、教育转变、媒体传播等,从细节的层面来观察和透视辛亥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专题统筹:刘炜茗
20世纪初,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废除科举制,颁布新学制。广东得风气之先,早在1901年就建成由美国人开办的博济医院(Canton Hospital)附设的医学堂,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医学院。
1894年,18岁的梁培基亦考入博济医院读书,因成绩优秀,毕业后留校任助理教师。后又兼任广州市新成立的夏葛女子医科学校药物学教师,同时挂牌行医。
出资支援高剑父等创办《时事画报》
1902年华南疟疾盛行,梁培基将一种具有治疟特效的西药与一些中药混合制成专治疟疾的药丸,名为“发冷丸”,开我国用西药原料制成中成药的先河。当时治疟药十分缺乏,发冷丸很快就畅销华南各省,不久,更远销至港澳乃至东南亚、美国、南洋群岛一带的华人聚居地。
梁培基决定专事制药,特将他父亲设在广州市海珠区凤安街30号的装船工场改建:在院门右边沿围墙建平房,做制药工厂。在院中盖起一座四层八角楼房,一层为地下室,二、三、四楼做家人居所,围墙内建成花园,筑有水池、假山。
此时,他已结婚,并有两个女儿,他的长女梁蔼怡,就是我的母亲。但他却仍像一个热血青年,关注国事,与高剑父、潘达微、陈树人、高奇峰等反清志士交往。1905年9月,他出资支援潘达微、高剑父等创办中国首份面对下层社会、以“开通群智,振发精神”为宗旨;大胆抨击时政,颂扬革命的《时事画报》。潘达微曾亲自设计绘制发冷丸广告,在《时事画报》刊登,据说潘的手笔很精彩。他率先用漫画设计梁培基“发冷丸”的商业广告,于1905年《时事画报》创刊号上刊发,比上海李叔同登载的美术广告早五年。
后来梁培基在二沙岛创办珠江颐养园时,亦将家安在二沙岛,称为“江滨一屋”,客厅中便高悬高剑父为他写的一副对联:“文随时变,道与世更。”
高剑父还亲自为他创办的珠江颐养园布置花园,在穿过正门门楼步入办公地方的便道边上,有一座假山,就是由高剑父指导工人仿姑苏城有名的点头石形状制成的。上刻一尺见方的“点头”两个大字,其下碑石刻有:“姑苏城外,有点头石,相传生公说法,顽石点头,高仓剑父,仿制成此,虽非顽石,亦号点头……”等语,下文大意是劝世人有病要及时入院医治,否则日深失治,则比顽石不如。
陈树人则为颐养园正门题写对联。1925年他与高剑父、谢熙等人在广州发起成立“清游会”,常在江滨一屋雅集。高奇峰则在梁培基的“江滨一屋”旁,建“天风楼”居住。另有北伐著名将领陈可钰的部下,亦为陈在二沙岛梁培基的家旁边建“可卢”,史称“三家村”。
运输、藏匿部分起义军火
1910年,当梁培基得知高剑父与徐宗汉(黄兴夫人)等朋友在香港九龙旺角租屋,为准备在广州发动大规模起义,秘密制造炸弹、购买军火,打算运回广州。当即表示:愿意在自己家中收藏部分枪支弹药,并为此专门在四楼的居室中,安装了夹墙。
当时人们称广州为省城,省港两地并无有形边界,亦无设海关。梁慕贞(梁培基妹妹)化装成贵妇,将军火藏在几个豪华大箱中,很顺利地由香港运到家中。
黄花岗起义前夕,黄兴发现清廷加强了戒备,曾建议改期起义。但时间太紧迫,且为了能对海外募捐者有个交代,大家抱着“明知必败、必死仍然起义”的决心,不同意改期。黄兴便建议不要将全部军火拿出来,以减少损失。梁培基收藏的军火遂仍保留在家中夹墙内。
起义失败后,有一队清兵到梁培基家中抄搜,我的母亲当时年约五岁,她仍记得清兵抄不出军火,临走时,带队的人叫兵士在花园中列队,让家人看清楚:他的兵并无拿走家中物品。
广州起义失败,烈士暴尸街头,惨不忍睹,听说要被投进臭岗。潘达微冒死犯难,为安葬烈士奔走。梁培基则以广州方便医院值班理事身份,挺身而出,说明暴尸街头不合卫生,公开支持潘的义举。
潘达微将能找到的战死和被俘后慷慨就义的72位革命党人(实有86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的尸骨葬于广州东北郊,并改“红花岗”为“黄花岗”。
梁培基每年都与潘达微同去拜祭先烈,但1914年,正值广州起义三周年之际,因龙济光任广东都督,重用满清遗臣,迫害革命者。那年他们不敢在白天去拜祭,便约同何剑士三人一起,在午夜时分,携酒到埋葬烈士的荒野,痛饮悲歌,敬拜英魂。
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曾请梁培基出任卫生局长,但他不肯当官,婉拒了。他说:“我可以请官吃饭,大家是平等的。如果做了官,就有上下级关系,反而不好。”
孙中山与梁培基一直保持密切关系,曾同宋庆龄一起到梁培基在二沙岛的“江滨一屋”家中做客。他们是乘汽船来的,当时正值珠江退潮,他们将船靠在“江滨一屋”外,临珠江的一个平时供梁培基子女游泳用的浮台边,搭上宽只能容一人走的便桥,宋庆龄撑着伞紧跟在孙中山后面为其挡太阳,从这浮台登上一个草顶小亭,走上一条竹木结构的便桥,就直接进入梁培基的家。这张珍贵的照片,在“文革”中被家人烧毁了,甚为可惜。
梁培基对家人的影响
梁培基思想激进,他最敬佩明末抗清英雄陈子壮的气节,常对亲友说起他宁死不屈的故事:陈子壮兵败被俘,清廷两广总督佟养甲以杀害陈的幼子相要挟,又许以高官厚禄,他都不肯变节。佟养甲将陈子壮处以惨无人道的“锯刑”,即将人从头顶向下,锯成两片。但因躯体晃动,无法锯下去。这时已成血人的陈子壮对刽子手高喊:“蠢材!界(锯)人需用木板也!”行刑时,佟养甲广召诸绅士到东较场观其受刑,问道:“诸公畏否?”陈子壮却依然骂不绝口。直到1946年,梁培基已70岁,仍与冼玉清等十多人,专程到陈子壮的故乡(今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沙贝村)去拜谒。(详见冼玉清:《陈子壮故乡——沙贝巡礼》,刊于《宇宙风》1946年6月,总143期,123-125页)
梁培基的激进思想也影响了亲友和子女。梁培基的妹妹梁慕贞参加了反清女子敢死队,在当时女子不能抛头露面的情况下,梁慕贞竟勇敢地走上街头,宣传革命。她晚年接受我的采访,仍能对着录音机,高唱当年的革命歌曲,声音虽沙哑,但激情不减。
1938年8月初,他的7个子女:除8女已高中毕业外,其余大的读高一,小的只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一起来到从化县钱岗村,会同钱岗籍的中大学生陆日新组织“抗日先锋队”。后来更有九人(子女及两女婿)参加东江纵队。把家中夹墙收藏的军火都拿去打日本鬼子了。
梁培基的第25子梁尚桐是东江纵队战士,1945年,他随队北上时,因病隐蔽在老百姓家,终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狱官劝他写悔过书,许诺写了便放他出去治病。他坚决不写,终于病死狱中,年仅18岁。消息传来,家人万分悲痛,梁培基却说:“革命总会有牺牲的!”他赞赏儿子坚持气节。
◎李以庄,电影史学者,梁培基外孙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