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皇后是青梅:点评《参考消息》201106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59:44

2011年6月27日参考消息

         《日报文章:奥巴马离间梅普战术难奏效》
        日本《东京新闻》6月26日文章。文章称,在推行“重启”外交过程中,奥巴马政府实施了一项具体战术,即对俄罗斯“双头”政府的两位领导人进行区别对待,尽可能在二人中间打入楔子。然而,这一战术的前提却是错误的,它高估了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二人之间的差异。梅德韦杰夫与普京隶属于为实现同一目标而奋斗的团队。建立牢固的物质基础,确立强大的国家政权,两位领导人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为了实现这一相同的目标,二人在手法上存在若干差异。二人出身、经历不同,有着不同的支持阶层,有意表达不同立场来扩大支持基础。通过这样的组合,二人联合起来可以获得超过其它任何领导人的赞成票。基于这样的目的,二人有意表明不同立场,以扩大支持基础。不管谁是下一任总统,俄罗斯事实上还将处于普京主导的政治体制之下。基于以上的需求,两位领导人故意上演了意见上的分歧和竞争的姿态。对于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 

        这当然只是日本专家的一家之言,其中不乏有日本国内政治逻辑的影子,不过,在我看来,俄罗斯目前的梅普组合方式更多地是向中国学习的结果,当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毛周”体制,可以将之称为是俄罗斯特色的“主辅”领导方式。但,无论如何变化,梅普组合的确是领会到了“统一战线”的决定性意义,普京借“人民阵线”来“团结大多数打倒极少数”的目的是非常明显的,而只有真正团结了大多数,才能让自己的执政地位稳如泰山,才能让自己称为政坛常青树,反之,如果眼里只有资本家的话,尽管在名义上获得了“钱的大多数”,但是由于背叛了“人的大多数”,因此,最后还是要使自己变成孤家寡人的,背叛人民群众就是孤立自己,就是使自己更加容易被打倒。 

        列宁认为,革命首先是在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中获得突破的。这也就是说,尽管“极少数人压迫绝大多数人”是帝国主义的共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帝国中的人民群众能同步实现推翻反动统治的任务,在反动派势力较强的帝国中,人民群众获得革命成功的可能性较小,相反,在反动派势力较弱的帝国中,人民群众获得革命成功的可能性就较大。因此,革命之所以能够在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中率先取得突破,不是因为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的反动派不够反动,而是因为反动派的生存方式并没有完全和整个帝国的生存方式整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反动派还要通过牺牲帝国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来满足反动派小集团的生存需求,而帝国主义的强国则是通过牺牲他国的利益来满足帝国统治集团自己的生存需求的,换言之,帝国本身已经被资本化了——帝国本身是要实现增殖运动的。因此,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的反动统治者时不时的会有一些卖国行径,或者说,更容易被人民群众发现其卖国肥私的行径,而帝国主义强国的反动统治者则总是以“爱国”的面目出现的——无论是对内镇压还是对外侵略都是打着“爱国”的旗帜的——而且这种反动本质很难被本国的人民群众识破(因为这些帝国的百姓往往都能从帝国的对外侵略、掠夺中获得好处),也正因为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的反动派的统治不够稳固,所以相对而言,它们更难以经受风吹浪打。 

       从另一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也不能认为只要是正义的一方上台了,就一定能够稳坐江山。因为,这同样有一个统治稳不稳固的问题。之所以坐江山比打江山要难,那是因为坐江山时所要统战的对象比打江山时所要统战的对象多了许多,而且还多了一个将统治集团自己的生存方式与整个国家的生存方式严密地整合在一起的问题(也就是国家组织、动员能力的问题,这个比革命时期的组织、动员能力要求更高了)。因此,在坐江山时期,统战工作上升为了矛盾中的主要方面,暴力则下降为矛盾中的次要方面(但要注意一点,如果失去了对暴力手段的掌控,那么统战工作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了,而且也根本不会成功,反之,如果没有了统战工作,则光有暴力手段也是不能实现革命的目的的。失去了对立统一体的一个方面,则必然失去对立统一体的另一个方面,当然,还要注意将这两个方面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关系)。而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统战对象本身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变化,这样就要求统治集团适时调整统战工作,以实现“团结大多数”的目的,否则,如果统战工作本身不与时俱进的话,那么只会使得自己团结的人越来越少。更要注意的是,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是与生俱来的,那是需要十分具体的统战工作给做出来的,如果统治集团忘了本,眼光只盯着极少数人,误以为统战工作只是团结那些极少数的爱国、民主人士的话(统战工作不能简化为统战部的工作),那么就会因为这种错误的统战思路而使自己逐步走向人民群众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