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三惊 迅雷下载:佛教道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11:42

        佛教 道教

      佛教—众生平等的天国净土

玄学的幽深和思辨的抽象,不免使之阻断了与庶民百姓之间的通道,而空观慈善的佛国净土中的众生平等的社会关系,极大地满足了处于战乱年代中朝不虑夕的人们的社会愿望。反对特权的思想,谴责暴力的教义,给人们以温馨的慰藉。无论是清心寡欲的教规,还是六根清净的教义,也不管超越六道轮回的构想,还是“一阐提”能否皈依……这些无不围绕着社会主体中的个体生命而展开的。人们虔信佛教,皈依教义,所关注的仍然是个体未来生存环境的改善。

1佛教许诺:特权丧失与暴力否定

反对特权统治,主张众生平等,认为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去修炼悟道,最后进入天国净土,去享受极乐世界的无特权、无压迫、没有等级贵贱贫富的生活。所以,佛教对于受苦受难的庶民百姓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和麻醉性。

其次,佛教主张寄希望于来世,因而,放弃对现行的制度的武力反抗和斗争。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初始出发点来看,佛教就是一种厌世悲观哲学。而佛教义认为,现存的人世社会是滚滚红尘,充满着灾难和痛苦,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消灭了自身肉体之后,让痛苦的灵魂得到解脱,才能避免生、老、病、死、饥饿、冻馁、贫困等的折磨,让人的肉生消亡之后,灵魂才能摆脱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六道轮回的痛苦,最后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此外,佛教认为,一个人要修炼悟道,才能看透红尘,不要对空幻而不真实的世界迷恋和执著,经过“四谛”、“八正道”、“十二缘”等的修悟,才能断绝人世间的种种烦恼,达到成佛的最终目的。

“四谛”。所谓“谛”是真谛、即真理的意思。佛教认为只要一投身到红尘社会中,就进入了茫茫无边的苦海,具体说来有八种苦难,这就是生苦(人出生时的痛苦)、老苦(人年老精力衰疲之苦)、病苦(疾病折磨之苦)、死苦(死亡的痛苦)、怨憎会苦(人不由自主地和自己不喜欢的人聚会的痛苦)、爱别离苦(与相爱的人或事离别的痛苦)、求不得苦(有所追求而得不到的痛苦)、五盛阴苦(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引起的痛苦)。以上内容构成了“苦谛”。至于“集谛”,就是造成人世间一切痛苦的原因,也就是佛教所说的“业”与“惑”。第三是“灭谛”,是说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断灭世俗中各种苦难。第四“道谛”说的是超脱“苦谛”、“集谛”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涅槃”的修炼悟道的方法。

释迦摩尼否定暴力,谴责特权,主张“众生平等”,还有那些净化自我心灵的说教。这些理论和主张,使挣扎于灾难苦痛的劳苦大众仿佛看见了社会生活美好前景的幻象,给苦难的心灵带来了温馨的慰藉。而且,佛教对暴力和特权的否定,对西方极乐世界美好生活的勾勒,唤起了处于绝望边缘劳苦大众生存的信念。佛教中戒、定、慧的修证方法也唤起人们自觉、自爱、自警、自律和澡雪自我精神的要求。至于“众生平等”这句闪耀着人文光辉和民主思想的嘹亮口号,对于只知道皇帝权威,百官神圣,朕即国家,君权神授的传统教化中的中国百姓,简直像拂面的春风,令人神怡心旷,其诱惑和心灵的熨帖是可想而知的。

佛教寄希望于来世的思想实在空幻,但也实在高明,很受劳苦大众的欢迎。

否定特权、谴责暴力,抨击现实中的黑暗与罪恶固不容易,但更困难的是怎样去面对它和改造它!要实现真正的“众生平等”,要让世界取消一切特权,不存在任何暴力,使社会现实根绝黑暗与罪恶,每个阶层所有的人都享受着和平宁静、美好幸福的生活,不仅是佛教所憧憬向往的,也是人类的共同心愿。可是,要让这些理想变为现实,不仅佛教无能为力,也是古今中外各种宗教团体所难于办到的。怎么办呢?既然佛教已经为民众描绘了现实的苦难和西方净土的美好,总要给人以达到彼岸的方法和途径吧。于是,寄希望于来世!这给人以没法验证的追求,却还是让希望不至于彻底破灭的灵丹妙药了。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一切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都会在来世中去获得圆满的答案。

具体的办法是,既然人的出生和存在于社会之中就是痛苦,这样,要从根本上杜绝痛苦和灾难,免除生、老、病、死诸苦相的煎熬,就只有消灭肉体,结束人世苦海姻缘,让自己的灵魂升入极乐天国的涅槃境界,彻底地摆脱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的苦难。而这一切都不是现实生活所能完成的,所以,一切希望只能在来世中去实现。

如何才能让受苦受难的民众脱离苦海,到达涅槃境界的彼岸呢?按照佛教教义,唯一的途径就是修行苦练。要使自己“六根清净”而不染。这里所说的“六根”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与此相关的是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人的肉身就是借助于六根六识来感受世界,产生各种情欲和追求,所以,引发了种种的烦恼与痛苦,应当说这样的剖析是有道理的。然而,佛教又认为人们肉身生活的世界是空幻的,不真实的,人们通过六根六识所获得的认识是错误的,是“无明”所致。人们在这些虚幻的世界中自寻烦恼,咎由自取。要排除其烦恼,保持心灵的自由和净洁,就必须做到“六根清净”。其办法是通过“三味”,去掉杂念使心专注于佛,经过戒、定、慧的修证苦练,然后可以达到“真如”的涅槃境界。佛教所说的真如,是指寂灭、无为、圆寂的境界。这样的教义和修证方法是一般人只要愿意坚持是能够做到的。

2超越苦海的捷径

现实社会当然是真切实在的人世生活,人们在这样的社会中日落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延续不断。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固然免不了生老病死之苦,劬劳饥馑的折磨,但是,这并没有使人们丧失生存的信心和按照既定方式赓续下去的惯例。

然而,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眼光来审视,人类社会跨入文明领域之后,就存在着诸多弊端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使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人既产生种种不满情绪,却又无可奈何。

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国家的建立和与之相关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规范的施行。这既是社会文明有序地组织各阶层的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所必需的内涵,也不然会对个人自由发展与个性解放有相当的约束与限定,对随心所欲地按照个人兴趣爱好安排生活和生存方式也有一种限制。这就是社会文明还没有达到相当程度时所具有的两重性,即文明对个性发展的限定,社会规范对自由精神的约束。

更为严重的是封建社会的尊卑长幼观念,贫富悬殊的界限,皇权和特权阶层对广大民众的压迫与剥削,使广大的劳苦民众经常遭受生存艰难的困扰,时常挣扎于死亡边缘,啼饥号寒,日夜煎熬……这些毫无疑问的是那个时代始终无法解决的永恒社会问题。

人生多艰,人生就是苦海,就是灾难!广大劳苦阶层的人生体验是共同的,深刻的,可是又没有谁把它总结归纳出来。佛祖释迦牟尼从自身的曲折经历中,静心观察,深沉思索,真切体验,道出了人生真谛:虚幻的红尘是灾难的渊薮。

佛教认为,人的肉身和灵魂可以分离的。现实社会中生活的所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注定会死亡的,但是,这并不可怕。人死亡只是肉身的消灭,而主宰人体的非物质的灵魂却仍然存在,它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按照这个人生前的所作所为去进入“六道轮回”而转世投生。如果这个人生前信奉佛教,严格按照佛教的教义教规行事,通过修持等手段,革除杂念、恶念,一心只想着佛,那么这个人自然死亡之后,也仅仅是肉身的消灭,没有什么关系,他的灵魂早就离开了死亡的肉体,而按照他生前积德行善,再转世投胎。

把灵魂不死,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联系起来,就是佛教向人们指示的超越人生苦海的捷径。这确实是仁慈悲悯的佛祖向受苦受难而看不到前、体会不到生活乐趣的众生开启的进入理想天国的不二法门,尽管无法验证,却也给人幻想。所以,马克思指出所有宗教都是精神鸦片,佛教自然不能例外。

3六根清净:平和宁静的良好心态

五光十色的红尘世界,却是多灾多难的。这个世界有时显得十分精彩美好,令人留恋不已:有时又显得几多无奈与无聊,觉得生与死都无所谓。

其实,世界和人生还是那个样子,只不过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心情的变化,而产生的感情和感觉也就因此而有所不同罢了。还是法国文学家莫泊桑说得好,他在小说《人生》的结尾处说过一句话:“人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遭。”可谓至理名言了。

佛教向困惑的人们指出,每个人无论你的身世背景和人生遭遇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和不同,也不管你先前曾经做过什么有损人格的事情,但是,只要你愿意信奉佛教,按照佛教的教义与戒律来约束自己,认真修行,虔诚信佛,经过较长的时间,进入悟道的境界,是可以达到幸福彼岸的涅槃境界的。

其实,生的喜悦之后必然是死亡的痛苦,欢乐享受之余紧接着就是悲哀和不幸……总之,因为六根和六识的存在,就把没有觉醒的人们导入情欲苦海,物欲渊薮,因而必然使人陷入永恒的苦闷灾难之中。唯一的办法就是必须保持“六根清净”即从根本上战胜脆弱的自我,不要让六根六识受到世俗社会功名利禄和声色之欢的污染,对来自于红尘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都要保持洁白无瑕,不受侵染。一个生活在充满诱惑的红尘世界中的人,要真正做到排除杂念,六根清净,完全杜绝情欲和功利的吸引的话,应当说他的心灵一定是宁静而又高洁的,也不会因为受外界的干预而躁动不安。但是,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完全按照佛教经义的规定行事为人,这当然是相当困难的。对此,佛祖早就有所预料,因而也就有对付的办法。首先要“收心”,通过诵读佛经来发掘出他先天性具有的“生定”功夫,还要以“戒”、“定”、“慧”的修持极大地提升其“修定”的水准,使迷乱的自我,排除外界的干扰和杂念情欲的引诱,让内心专注于一境。

4空观慈善:善待别人和自己

佛教以空观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指出红尘世界虚幻不实的同时,还启示了净化自我的途径,通过坐禅修定,息心忘名,摒绝邪念私欲,口不停地念诵佛经,使迷乱的心凝注于佛事和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当人的身体消亡之后,他的灵魂就可以进入天国净土,超越六道轮回之苦,成佛完善。

专干坏事而断绝了善根的人,通过引导、教化和布道,一样地可以使他们放弃恶念,信奉佛教,通过修证,到达“真如”境界,升入西方极乐世界的。这确实是大乘佛教普度众生,大慈大悲的优点。他使一切愿意信佛的人,都燃起了希望之光,放下屠刀,向善积德,也可以成佛。

其实,佛家说教和杜撰的故事是充满矛盾的,既然人生苦海,是烦恼和痛苦的根源,生不如死,那么,死就是灵魂升天,肉体解脱,就应该是幸福和甜蜜的。把死的幸福留给自己,而让救助的对象继续活着去受罪,不正是这样么?

不管你用什么样的眼光来审视佛教,尽管佛教还包含着麻醉和欺骗,但是,佛教故事中的忘我精神,喜欢救助别人,乐善好施的思想,还是感人的。佛教在传播方式上的丰富多彩,真正称得上风光旖旎,大师说法,巧舌如簧,确实达到天花乱坠,顽石点头的程度。寺庙中神貌各异的菩萨塑像、罗汉造型,四大天王的威猛,护法神的雄姿,壁画的庄严……无不高大挺拔,肃穆凝重。使所有进入寺庙的人都感受到像教的存在。佛像伟岸高大,使芸芸众生自觉蒙昧渺小,自然会对菩萨产生敬畏和敬仰,收到像教奇效。

佛教发挥像教的方式十分丰富,有依山傍水,凿石建造的乐山大佛,乐至卧佛、北京睡佛、大足佛窟,也有修建于宇庙禅院的佛塑像;也有以洞室造像的云冈石窟和敦煌千佛洞;还有妙趣横生的寺院壁画……毫无疑问,佛像雕塑是宗教偶像崇拜的体现。偶像以实体展示于教民面前,就凝聚了意念崇拜意识,在心理学上是想象力的堆积和自忏自悔的原罪感的自然流露。佛教造像的想象力,是把人们对宗教的崇拜和恐惧转化为慈悲仁厚,将凶神恶煞的四大天王衍化为法力无边的护法斗士,而将人生苦闷和修证成佛的愿望转化为“从莲花中再生”的幻想,是神奇恐惧,而又慈善动人的复合精神载体。显示了佛教既可亲而又可畏的人生慰藉。佛教给人以庄严伟大,法力无边,神圣不可干犯的同时,又从菩萨的微笑、丰腴宽阔的脸庞、表情祥和的形象中感受到佛祖的仁慈和普度众生的悲悯。

5法性本体—成佛的关键

佛教的空观慈善是佛家认识客观世界,阐释现实人生的基本思想之一。但是这种理论对于性佛入教的善男信女来说,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来认识世界,把握人生,才能破除迷惑,排除利欲引诱,通过修行苦练,从而达到超越现实功利,洞察人世烦恼,向天国彼岸靠拢。

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佛学家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慧远的“法学本体论”和“神不灭论”,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和欺骗性,是佛性认识世界的新发展。

法性的理论意义是从哲理层面上解决了人的悟性和佛性的问题。其基本特征是把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以“空”的观念予以关照,进行哲学透析,以“是有非有”和“是无非无”的眼光来审视人们生存的现实世界。这样,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和人的七情六欲的必然意义。既然人们生存的世界时虚无的,什么人生追求,政治理想,存在价值……都不过是建立在虚幻基础上的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而已!这确实是空到极点了。如此来说,人类社会的理想抱负,乃至人世间的欺诈犯罪,贪欲丑行……统统都是多余!这大概就是佛学主张的“不以生累其形”和“不以情累其生”的必然归宿。

如果说“法性”理论是佛学的基本理论的话,而灵魂不死则是让苦难民众留下来生来世美好追求的精神支柱。

佛教把客观世界看成是非有非无的永恒状态,把现实人生看成是无边的苦海,痛苦和烦恼的根源。佛教在人的生老病死问题上,明确地告诉信徒,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但是,佛教指出,人死了,只是消灭了形体,而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的灵魂却没有死,而是永恒存在着,只是从一个形灭之体转移到另一个形体上去了。

在佛教灵魂不死理论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了因果报应学说。其核心是“自作自受”,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报应好坏完全取决于这个人自身的行为,与其他外界因素没有什么关系。

因果报应关系不一定都能体现出来,为了补偿其不足,于是又有现世报、生报和后报(经过无数次轮回后表现出来)。生报和后报是法力无边的,凡是做了好事没有得到报应,做了坏事没有受到报应的,都可以用生报和后报来解释。这样,使得因果报应和灵魂不死所不能阐释的疑难就不复存在了。

总结: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它否定特权,反对暴力,主张众生平等,推崇智能觉悟,要所有信仰佛教的人具有法性,空观世界,慈善待人,在净化个体灵魂的同时,广结善缘,关怀困难的人。在劝说人们放弃暴力的同时,抚慰受苦受难者,要他们清净六根六识,保持平衡宁静的良好心态,其亲和力、诱惑力和静躁功能都是显而易见的。这既有稳定社会的意义,又具有完善个体的价值。

佛教的空观法性,把既精彩而又有几多无奈的现实人生看成是虚幻不实的无边苦海,这毫无疑问地夸大了无奈而无视其精彩。佛教视人生乐趣不过镜花水月,空幻的过眼云烟,似乎也有自己的道理。然而浓重的厌世,极度的悲观,全然无视生命乐趣和价值。那种悲观凄惨的情调,让人丝毫感觉不到生存的价值和乐趣,真是生不如死了!

被无限放大的人生痛苦是佛教空观思想的产婆,厌世悲观的出发点。佛教以大慈大悲的胸怀,不仅向信徒众生指示了成佛途径的不二法门,体现了佛教对人生存价值的深刻思索,更展示了佛教的人文关怀。神不灭太虚幻,确实无法验证;六道轮回既悸怖又令人困惑;因果报应的生报和后报的不确定性,令人扑朔迷离。但是,善于思索的人不难从中领悟到佛的慈悲和仁爱心肠。这对于那些心地纯正,喜欢做善事,愿意帮助人,献爱心的人来说,是灵魂的慰藉和精神寄托。而对于所谓“一阐提”之辈,即断了善根的人来说就更显得重要了,其劝诫和勉励的意味是更明显的。这类人当他一旦信了佛,即或他要干坏事、恶事的时候,总会自觉地或不自觉感到菩萨的存在,佛教的开示,这种无形的但又是法力巨大的精神监视,使他们不免产生心灵的震慑而有所收敛吧!

一个人,不管他的思想如何,行为怎样,如果他有信仰,总比什么信仰都没有的人来说,会好一些吧。世界上最可怕因而也是最不可相与的就是那种什么信仰和信念都没有的人。这大概就是庄子所说的“心死”之辈吧。

积德行善,六根清净是佛教指示的修证途径,如果人们从中领悟到做好事,做善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献出善心和爱心的话,这个世界也将会减少一些犯罪,多一些安定了,世界不是会因此而更美好么!

        长生久视—以人为本的宗教信仰

着眼于现实生活的道教,排除了对不可捉摸的未来世界的等待,也不去寻求深不可测的玄学命题和义理之辨。求幸福于现世,活着就渴望童颜常驻,长生久视,羽化登仙。最切近而现实的愿望是驱鬼治病,弭祸消灾。追求的是能为现实世界中的人带来健康、幸福、长寿,安享生活乐趣,实现了人生主题和人体生命的存在价值。

1复杂的教义与多神崇拜

在世界上存在并流传的诸多宗教中,道教称得上是绝对纯粹的中国宗教。

道教作为一种正式宗教,在东汉时代才开始流行,而其远祖毫无疑问是殷商时代的武术。

从一开始,道教就展现出神仙和后来对现实的超越心态和长生久视的追求,然而他们又紧紧把目光注视着人生。所谓超越现实,是他们对神仙世界的奇妙幻想,对神仙不受人世间生老病死,贫困饥馑折磨煎熬的美好设定;而关注现实,则是神仙超越现实的根本目的所在,那就是要长生不死,羽化登仙,永远活在人间,尽情地享受人生乐趣的精神追求。

道教的多元复杂的成分必然衍化为复杂的教义和多神崇拜。殷人的巫术、战国时代的方士、墨家的鬼神说、道家的宇宙本源论、神仙家的长生不死说,以及汉代阴阳五行化的儒学等等,都是原始道教的生理基因。如果我们把道教供奉的主要神灵的来源及其功效作一简略透视的话,是特别具有启发意义的,也有助于我们对道教人文本质的准确把握。

天神,当然是上苍的神化了,它主管人世间的一切大事,江山社稷的兴衰治乱,军国大事和人民日常生活等无不受到其庇佑和控制。毫无疑问天神是最伟大的,因而也是神圣不容亵渎的。

地神、地祗,又叫地示,掌管大地的一切,自然地就与生活在大地上的所有人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了。风神司风,雷神司雷,雨神司雨,以及门神、灶神、药神……所有这一切,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在道教中都有相关的神来掌管着,几乎毫无遗漏地涵盖了方方面面,从道教所祀奉的神灵的性质和分管的内容来看,真正称得上是世界上最为现实的宗教,紧贴生活、关注人生,以人为本的倾向相当突出,无怪乎道教拥有十分可观的信徒和崇仰者。

对于道教教义教规影响最大的是皇帝和老子,因而皇帝和老子也就成了道教供奉的重要神灵了。

2五斗米道和太平道

张陵规定,凡是入道的人,必须缴纳五斗米,五斗米道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