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剑圣:放就乱收就死的症结何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35:55

放就乱收就死的症结何在?

2011-06-29 22:24

    

放就乱收就死的症结何在?
 
■中国房地产报 章林晓 2011-6-27
 
    在紧缩调控政策下,中国房地产泡沫行将破灭,经济增速放缓快于预期,并可能影响全球增长的担忧,近来明显增多。无庸讳言,调控政策又已步入何去何从的敏感期。
   
    最近,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纷纷发表文章,警告中国楼市面临泡沫破灭风险,并对中国能否以一种不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方式逐渐降低房价,能否逐步缓和增长方式,而不是造成经济崩溃而表示疑问。

    这些海外言论,虽难免夸大其词,但也并非没有半点根据。当前,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确已感到货币紧缩的威力。有媒体报道,部分中小企业表示,如果2008年算霜降,那么现在就是大寒。

    经济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4月份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延续回落势头,仅为52%,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虽然,该指数依然位于临界点50%以上,但问题在于回落势头太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也让宏观调控多次遭遇这种尴尬: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一放再乱。

    探究根源,不难知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日趋完善的今天,这历史“怪圈”依然存在,关键在于国际国内两条利益输送渠道的绳索,勒紧了广大中低收入者的脖子。

    国际利益输送渠道,主要是美国金融资本分割中国产业资本利润,导致中国国民财富源源不断地向美国转移。

    当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早已进入虚拟资本主义阶段。虚拟经济虽不创造真实财富,但却参与财富分配。在当代国际社会,金融资本分割产业资本利润,已超越军舰飞机大炮的战争,成为国与国之间财富转移的主渠道。

    “美国消费,中国生产”,中国通过贸易顺差获得美元;与此同时,人民币缓慢渐进式升值、逆量化宽松的紧缩措施等,又使外资有机可乘。最终,美国输出美元获得中国商品,而中国输出商品获得美元。随着美元贬值,中国国民财富,就源源不断地输入美国。

    国内利益输送渠道,主要是以地方政府(央企)为主导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导致民众应得的财富源源不断地向地方政府(央企)以及与其关系密切者转移。

    从货币币值稳定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史也就是人民币不断贬值史。在这过程中,谁先得到银行贷款,谁就最先得利。地方政府(央企),无疑最容易得到贷款,而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则最难获得银行青睐,于是,在这一宽一紧的信贷投放格局中,最终呈现出国进民退的态势。

    中小企业是中低收入者就业的集中地,必然的结果,是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的比重也持续下降。中低收入者原本应得的财富,就源源不断地向地方政府(央企)以及与其关系密切者转移。

    “国进民退”,并非有弊无利。在经济衰退期的国进民退,其实是应对衰退的有效手段。但是,国进民退应对衰退是有前提的,其前提是国进民退的得益者,应是全体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国进民退应旨在稳定经济波动、缩小穷富差距,而非给央企高管发高薪、给地方政府造楼堂馆所和形象工程。

    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人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三方面。对中低收入者来说,在两条利益输送渠道的高压下,现在人自身生产已遭受威胁。面对高房价、高物价的压力,一些青年不得不推迟结婚年龄,甚至结婚后也不敢生育。

    一放就乱,乱在以地方政府(央企)为主导的投资,花公家钱不心疼,许多都不讲经济效益,而支出却不受监督;一收就死,死在链条最易在薄弱环节断裂,弱势群体最先承受不起紧缩调控。现在,银监会虽在增加中小企业贷款方面作出了努力,但中国要跳出“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