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魂3 洋葱 钥匙:几种常见的分析工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56:55

 1. 交易量第一

成交量是交易市场最本质、最原始、最真实、最直接的记录,是唯一不能被扭曲的、如实记录市场交易行为的指标。在交易市场中,价格可能被故意扭曲,建立在价格基础上的其他指标当然也无法反应市场真实的交易行为,只有交易量所反映出来的是唯一真实的不被扭曲的市场信息,因为交易是实实在在的。基于此,交易者必须树立交易量第一的概念,在分析中能够条件反射似的优先考虑成交量的大小和意义。在众多的交易者中,他们可能较多的关心价格的涨跌而忽略交易量所表达的市场信息,其思想感情往往被价格的涨跌所左右,对交易量的微妙变化就更难以进行有效的分析了。在股票的基本趋势中,交易量是一个运动的变量,有时候是无规则的运动,时大时小;更多时候是一种有规则的运动,倾向于持续萎缩或者倾向于持续放大。

(1)交易量的有效放大

在底部的收集阶段,交易量倾向于稳步、温和或持续的突然放大。原因很简单,底部需要足够的换手率完成多空力量的转换,多方力量的逐渐增强,主力机构的收集和实实在在的买进必然造成交易量的放大,但这种放大并不总是温和的、不易觉察的,经常看到的情形是,股票经过漫长的下跌过程,某一天交易量突然放大并持续数日,呈有规律的递增态势,同时伴随价格的小幅盘升,很可能是市场主力抢盘拉高建仓所止,其急迫心情充分体现在成交量的变化中。

在突破一些重要的阻力区时,同样需要较大交易量的配合,也只有交易量有效放大,这种突破才真实可靠。在阻力区有大量的沉淀筹码,必须经过充分的换手,消化这部分筹码,股价才有可能轻松的向上拓展空间。

高位区域的放量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可能是股价大幅震荡的开始,因为这样的换手使新进入的筹码必须重新找到一个新的支撑,而且向下寻找的几率是那样大,往往使交易者不能不相信它是趋势反转的开始或者前奏,因为股票的顶部同样需要交易量来完成多空力量的转换。

在某些冷门股中也会突然莫名其妙的放量,通常是单日的放量,此后就再次沉寂。此种异常的情形如发生在高位的横盘,多是对敲形成,主力活跃股性,借机派发;如果在漫长的低位区域,可能是某些内幕人士的内幕交易,可能形成单日反转,也可能继续固有的趋势。

(2)交易量的持续萎缩

筑底阶段的交易量倾向于持续萎缩。由于空方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市场的惜售气氛浓厚,交投清淡,常常出现持续的极度萎缩。地量见地价,这样的萎缩往往是见底的征兆。

在一些冷门股中,交易量也不大,即在大市炽烈的时候亦是如此。冷门股一般因为不具备市场号召能力或者市场形象不佳,在交易者中口碑太差,交易量自然是萎缩的。

某些高度控盘的个股因为筹码非常集中,交易也不会活跃,但这种股票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也可能会有强烈的爆发。

最考较工夫的是洗盘阶段的交易量。洗盘的本质是强制性整理,是为了垫高交易者的持股成本,清洗浮筹,所以交易量一般不会过大,并有逐渐缩小的趋势。

2. 决定性的K线

K线是由股票价格决定的,是当日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形成的,根据价格的不同在K线图中表现为阳线、阴线和十字星。由于K线是价格决定的,它所反馈的市场信息往往是扭曲的,必须结合当时的市场气氛、股票运动趋势、交易量的变化等相关因素综合分析,才可能得出正确的判断,而它们所表达的信息也只有在特定的情形中才具有决定性。即便如此,在股票特定的运行趋势中,某些大阳线、大阴线、十字星所包含的意义仍然具有决定股票发展方向的重要性,对股票运动趋势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1)单日反转的大阳线

在一个交易日内出现并完成的明确的反转形态,我们称为单日反转。常见的情形是这样的:在漫长的下跌过程的末期,某一日如果突然出现一根实体在5%以上的大阳线并伴随巨大的交易量,常常意味着大市或个股实现了反转。漫长的下跌过程同时也是量的积累过程,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必然带来质变,大阳线有可能成为这种质变的显著标志。单日反转的阳线必然伴随交易量的显著剧烈的突然放大,只有巨大的交易量才能最终完成多空双方的相互转换。单日反转常常遭到空方的反扑,所以随后总是伴随十字星、小阴线、小阳线,多空在新的时点达到短暂的平衡,也为交易者带来值得珍惜的买入的机会。

(2)封顶的大阴线

巨大实体的阴线如果出现在拉升的末期或阶段性高点也意味着单日反转,阴线的实体通常吞吃前一日或数日的阳线并伴随剧烈的交易,交易者不能不认为趋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阴线的实体越大,吞吃的阳线越多,表明市势转向的力度越大,空方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动并控制了趋势发展的方向。随着多方的剧烈反扑,阴线的后面往往伴随报复性的反弹,通常也是交易者最后的逃命机会。

(3)不寻常的十字星

十字星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不同寻常的事情即将发生。十字星的本质意义在于矛盾的双方在某一时点达到暂时的平衡,而这种平衡也只能是暂时的,要么空方占据主动,要么多方控制局面。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十字星具有丰富的市场意义。高价区域放量的十字星常常是顶部即将形成的信号,意味着多空在高位达到暂时平衡,多方可能已无力继续推动股价,随着空方量的积累,市势转变难以避免。而低价区反复出现的十字星可能是主力机构积极收集的痕迹,如果伴随温和的交易、低迷的市场气氛和交易者近乎绝望的心情,便是较为明确的见底标志了。

3.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是根据过去若干交易日收盘价的移动平均值绘制而成的曲线,是反应当前平均持仓成本的技术指标。它表明多空双方在过去时间内力量相对消长的一种趋势。多种均线的排列构成完整的均线系统,一般说来移动平均线对股价有支撑、阻挡、助涨、加速下跌的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由于它是收盘价的移动平均,一旦股价受到操控,它所反应的信息就会失真,经常出现所谓的骗线,因此移动平均线的作用未免大打折扣,某些股票会非常轻松的穿透平均线的支撑和阻挡,尽管如此,均线系统仍然不失为把握行情脉搏的非常有用的工具。为大家所接受的事实是:5日均线是短期最强的支撑线和阻力线,在牛市的背景下,股价在5日均线附近将会获得支撑;在熊市中,股价跌破5日线将会引发加速下跌。10日均线是中级的支撑或阻力,牛市的回挡一般不会跌破,熊市的反弹也很难轻松超越。30日均线对行情发展的深度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一旦掉头向上,意味着行情将向纵深发展,掉头向下则意味着漫长的调整和下跌。60日均线是行情性质的分水岭,是多空的分界线。

  常用的移动平均线测市方法:

1. 股市进入多头市场时,股价从下向上依次突破5日、10日、30日、60日移动均线。

   2. 当多头市场进入稳定上升时期时,5日、10日、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均向右上方移动,并依次从上而下的顺序形成多头排列。

   3. 当10日移动平均线由上升移动而向右下方反折下移时,30日移动平均线却仍向右上方移动,表示此段下跌是多头市场的技术性回档,涨势并未结束。

   4. 如果30日移动平均线也跟随10日移动平均线向右下方反折下跌,而60日移动平均线仍然向右上方移动,表示此波段回档较深,宜出局观望。

   5.如果60日移动平均线也跟随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向右下方反转而下跌,表示多头市场结束,空头市场来临。

   6.盘整时,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会纠缠在一起,如盘局时间延长,60日移动平均线也会与之粘合在一起。

   7.大势处于盘整时,如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向右上方发散上升,则后市必然盘高;如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向右下方发散下行,则后市必然盘跌。

   8.当股市由多头市场转入空头市场时,股价首先跌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接着依次跌破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

   9.空头市场中移动平均线反压在股价之上并向右下方移动,其排列顺序从下向上依次为5日、10日、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即呈空头排列。

   10.空头市场中,如股价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并企稳,是股价反弹的征兆。

   11.空头市场中,如股价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后又站上30日移动平均线,且10日与30日移动平均线形成黄金交叉,则反弹势将转强,后市有一定上升空间。

   12.空头市场中,如股价先后向上突破了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又突破了60日移动平均线,则后市会有一波强力反弹的中级行情,甚至空头市场就此结束,多头市场开始。

移动平均线的测市方法要充分结合当时的市场气氛,要特别重视均线系统的排列,在实战中要牢牢抓住均线向上发散呈多头排列的大牛股。多头排列的股票意味着多方已牢牢控制股价运动的方向,空头不经过充分的量的积累难以动摇多方的优势,每当股价试图接近平均线,它的助涨功能即将股价推向一个新的台阶,直到多头力量彻底衰竭。事实上,该种股票往往以横盘代替回挡,等待充分换手和平均持仓成本的抬高,一旦接近当前股价,则新的上升行情又开始了。而空头排列的股票恰恰相反,均线的距离越远,角度越陡峭,说明空头的力量越强大,不经过漫长的量的积累,多头难以取得优势。均线相互交叉、缠绕,股价上窜下跳的股票往往说明正在经历一个整理过程,股票面临一个新的突破,如5日均线逐渐盘出并脱离缠绕,向上发展,可能意味着一轮上升,向下发展,则市势可能转向恶劣,要寻觅新的支撑。

一条重要的测市均线

在所有的均线系统中,60日均线是一条重要的测市均线,它是牛熊的分水岭,强弱的分界线,多空的生命线。一般而言,在多头市场中,60日均线具有强劲的支持作用,能够支持价格在其上方轻松运动,当价格在交易量的支持下向上穿透60均线的压制,通常意味着一轮新的行情由此开始,而当价格向下击穿60均线,则意味着一轮空头行情的确立。

这种结论似乎无理,我们目前为止也没有更多的理论解释它,但它的确得到市场的验证。如;一轮虚假运动(这是一个被严格定义的市场现象,后文有详尽的论述)总能得到60日均线的强烈支撑,价格总能在它附近轻松企稳。

60日均线在判断中的重要作用

图2.2.1 东方电机(600875)虚假运动的判断

(1)2月18日之前的走势是比较经典的趋势确认、巩固阶段(在趋势运动一节有更多的论述),这是一档好股票,没有什么问题;

(2)2月19日以后的走势令交易者充满迷惑,它是趋势的终结还是一轮微不足道的虚假反转?回答这个问题一般要考虑交易量的情形:它是逐次萎缩的,日换手率维持在3%以下,筹码大规模出逃的可能性基本排除。但仅有交易量的表现得出的结论还不足以让我们乐观,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明确知道它能否在60日均线附近成功止跌企稳?而且它必须在60日均线附近企稳才足以让我们放心!这个问题如此重要,它决定交易者的态度:要么放弃,要么买入交易。

(3)价格在60日均线得到强劲的支撑,随后一轮可观的趋势加速开始了,在20个交易日内它足足上升了60%还要多!

结论

这是偶然还是必然?60日均线竟然有如此神奇的作用,简直不可思议。读者如果有兴趣,不妨比较一些60日均线被下跌运动穿透的情形。原水股份(600649)、凤凰股份(000520)下跌运动的形态基本发生在同样的时间段,但此后的走势却截然不同。

4. 颈线

股票在某一区间所形成的若干低点的水平线叫作支撑颈线,若干高点的水平线叫作压力颈线,很多情形下它被交易者认为是多空双方的最后防线,是交易的重要参照。事实上在颈线附近也往往积聚很大的交易量,显示多空争夺的激烈程度。颈线形成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形多有不同,有上挡套牢区形成的压力颈线,也有买进成本区形成的支撑颈线。颈线一旦形成,一般说来,往往具有支持和阻挡的作用,判断穿透的有效性必须结合交易量,在突破压力颈线的瞬间,必须伴随流畅的放量,股价迅速脱离压力区域,可视为有效突破;但在击穿支撑颈线时,一般不需要交易量的放大也可视为有效。股价突破压力颈线将会在同一区域获得支持,反之,股价击穿支撑颈线将会迅速下跌。根据交易量的大小,颈线的力量多有不同,交易量越大,则支撑或压力越大,形成的时间越长,作用越充分。

但在颈线区域也往往伴随虚假的运动,即使交易者运用全部的经验也很难判断颈线的价值,即便如此,它也不失为判断支持和阻挡的有用工具。很多时候股价受到颈线的支撑或阻挡,在一个稳定的区域反复运动;各种各样的K线形态,如经典的头肩形、矩形、三角形、圆弧形等,也往往形成水平颈线。判断颈线是否有效,必须准确的选择股价在运动中所形成的高点和低点,两点之间也必须有充分的时间保证才能确认颈线是否最终形成。

5. 趋势线

价格在趋势中运动,而每一较大的趋势运动几乎总是由许多细小的价格波动所组成。在一轮下跌趋势中,价格的每一细小波动所触及的高点几乎总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在一轮上升趋势中,价格的每一细小波动所到达的低点也几乎总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称之为趋势线。通常的情形是,下降趋势线是由价格波动的顶点决定的,而价格波动的低点通常不在直线上;上升趋势线是由价格波动的低点决定的,而价格波动的顶点通常不在直线上。趋势线得到验证的次数越多价值越大,趋势线持续的时间越长其技术分析的意义也越充分,但太陡或过缓的趋势线也往往越不可靠。K线图上有很多这样的趋势线,虽然没有充分的理由能够解释它的成因,但它的确具有非常可靠的判断价值:当上升趋势线被价格有效击穿,往往表明上升趋势已经结束;上升趋势得以确立的股票,只要趋势反转不能有效的破坏趋势线就可以一直持股;而股价每次突破下降趋势线的压制却往往不是买入的合适机会,必须有持续的交易量或者其他形态的佐证才可以确认趋势的反转。和颈线穿透的情形一样,交易量能够确认穿透的有效性,向上突破必须伴随交易量的巨增,而向下的突破没必要伴随交易量的扩大。必须注意的是,在趋势线附近往往伴随虚假的运动,判断穿透的有效性必须结合形态和其他的技术工具,有时候,经验是判断趋势线价值和穿透有效性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在实践中,交易者往往难以确定抛出的理由,而过早抛出的代价往往又是非常昂贵的,趋势线即使仅能给出一个抛出或持有的确切理由,那么它的价值怎么估计也不算过分。

第三章  美的形态

一  美的形态

价格在特定时空上的运动构成股票的基本形态,其实质是矛盾的多空双方量的积累在时空上的反映,运动、时间、空间构成形态的基本要素。由于股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有的信息都毫無保留的反映到市场中去并为形态反映出来,形态是对股票过去、现状及未来的直接的总结与反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呈丰富的多样性,只有相似,没有相同。在特定的时空中,形态能够表达交易市场最简单、最实用、最有效的信息,就其本质而言,它所反应的市场信息有六种:底部反转、顶部反转、整理巩固、突破、拉升、趋势延续等。并不是所有股票的运动都是规则的,可以简单的总结为某种独特的形态,许多股票的运动通常是杂乱无章的,即使经典的K线形态也有复杂的规定,很多相似的形态因为规定不同所表达的市场意义和价值也大不一样。但就其外在表现而言,事实上存在两类形态:一种是美丽的,另一种是丑陋的;一种是简洁的、赏心悦目的、令人心情舒畅、痛快淋漓的,另一种则是复杂的、凌乱的、令人心情压抑的、郁闷沉沉的。涨幅巨大、屡创新高的牛股总是朝气蓬勃、信心十足,给交易者强烈美感;而那些节节下挫、屡创新低的垃圾股则是暮气沉沉、朝不保夕,看上去极不舒服。同样,所有的优秀的巩固形态都是一目了然、干净利落、非常直观的,而底部形态往往较为沉闷,头部形态则是杂乱无章、不堪入目的,令人恐惧。事实上,经典的K线形态往往具有均衡和对称美,给人一种韵律感,原因很简单,大自然总是以美的原则创造万事万物,所以成功的交易者不但要拥有哲学的大智慧,他也必须拥有一流的对艺术美的领略能力。

经典的K线形态

1.       底部反转

底部反转的形态往往很沉闷。股价经过漫长的下跌,多头需要充分的时间、足够的价格波动空间和交易量才能完成量的积累,因此行情总是在令人窒息甚至绝望的气氛中慢慢向前发展,有时候会形成如浅碟形、头肩形、W形、三角形、矩形等经典的底部反转形态。但更多的底部情形并不总是以经典形态的方式出现,如单日反转、V形反转也可以形成重要的底部,也有许多股票的底部并不那么容易总结,即使经典的底部形态也必须结合当时的市场气氛并参照其他的工具才能最终确认,特别是交易量的情形。令人欣慰的是,经典的底部反转一旦形成很少出错。

(1)圆弧形

改变一种已经形成的价格趋势都需要时间和交易量,时间越长,价格的波动幅度越小,交易量越平缓。圆弧形的底部形态代表了这样一种简单的市场逻辑,常见的形态可以描述为:

经过一轮深幅下挫之后,空头力量开始衰竭,随着卖压的减轻,价格下跌的速度趋缓,下跌趋势逐渐变圆,多空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静止徘徊;随着多头力量的恢复,交易开始活跃,价格小幅增长,延伸为一种典型的圆弧形状,这就是圆弧形底部。

交易量和价格一样,底部交易量顶端连线也呈现一种圆弧形。在形态的开始阶段,随着卖压的减轻,交易量逐渐减少并达到彻底衰竭;随着买方力量的增强,交易开始活跃并随价格趋势加速增长。

圆弧形更需要时间,有时候长达数月。价格波动非常细微,很多情形中并没有显著的低点。和其他底部情形一样,在突破颈线压力时,也必须伴随交易量的显著增加。圆弧形底部常出现在低价股和冷门股中,在不被交易者注意的情形下完成底部的反转。

圆弧形随后的上升趋势一般非常剧烈,经常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规模上涨。

(2)浅碟形

价格经过漫长的下跌过程,在一轮恐慌性的抛售高潮结束之后,行情处于极度疲弱的状态,有如流水,波澜不惊的悄悄向前发展,在不为交易者看好的气氛中,多头缓慢的积聚足够的能量,在形态发展的后期,交易量有一个缓慢的放大,股价稍稍推高,构成有如碟子一样的形状,形成浅碟形的底部。判断是否为浅碟形更偏重交易量的形状,而价格并不一定非常均衡和对称。其特征如下:

价格波动的幅度极小,没有显著的低点和高点,持续的时间很长,经常在100个交易日以上;

形态的前期,恐慌性的抛售使交易量有所放大,此后则经常萎缩在地量的水平,交投异常沉闷,但在形态的后期,交易量将有一个缓慢的放大,形如浅碟;

各种指标完全扭曲、钝化,失去参照的意义,价格被均线系统长期压制,但形态的后期均线系统将得以修复,其他指标将变的敏感而活跃。

浅碟形的底部运动趋向于缓慢,由于价格波动的空间极小,所以更需要充分的时间换取空间,交易者需要足够的耐心等待底部最终形成的标志出现,一旦有一种力量在悄然改变浅碟形的形态,或者不间断的出现十字星、小阴、小阳的走势,股价缓慢抬升,交易量温和且有规律的放大,那么交易的机会就出现了。由于浅碟形底部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上挡的套牢筹码被时间充分稀释,上方的阻挡将变的非常模糊,而底部所集中的廉价筹码又有巨大的获利需求,这种需求将会把价格迅速而有力的推向新的高度,所以浅碟形底部的股票经常发生近乎疯狂的行情,往往以连续涨停或跳空缺口的方式拉升价格。静如止水,动若脱兔,这就是浅碟形的魅力所在。

(3)W

类如W的形状,出现在长期筑底的过程中,由于长期的下跌,空头能量得以释放,但慢慢熊市使股票大伤元气,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才能重新激发交易的热情,恢复交易者的信心。因此,W形态的实质是在反复寻找支持、充分释放空头力量的过程中,在下跌----上升----再次下跌----再次上升的反复中,使多头力量逐渐得以恢复。特征如下:

持续时间较长,甚至持续60个交易日以上,两个低点的距离间隔至少在30个交易日,如果持续时间不足,多头力量无法充分恢复,就只能酝酿反弹而不是中长期底部;

价格波动较大,有显著的高点和低点,为充分换手留下空间;

第一个“V”形角度一般比较尖锐,空头力量强大,而多头的反扑也很激烈;第二个“V”形角度较为和缓,多空经过充分交换处于僵持胶着状态;

交易量跟随“W”的趋势呈现萎缩----放量----极度萎缩----温和放量的过程;市场气氛则经过失落、希望、等待、绝望的反复洗礼;

漫长的筑底过程拉开了价格上升的空间,支持显著,阻挡模糊,股价感受不到压力。

W形的底部有着严格的规定,价格在运动的过程中换手必须充分,交易必须相对活跃,在穿透颈线压力的同时必须伴随交易量显著而流畅的放大,价格在颈线附近得到支持并迅速远离,满足以上条件底部才算确认。W底一旦得以确认,其趋势反转往往非常值得信赖,W形态越大,其反转的力度越大。但在颈线附近,价格往往作一些虚假运动。W形底部也需要充分的时间,价格波动的空间比浅碟形、圆弧形更大,有显著的低点和高点。

(4)头肩形

头肩形底部形成于趋势由一轮深刻下跌到上涨的重要反转之中,它可以描述为:

一轮大规模的下跌运动,交易量明显增加,随后是一轮小幅反弹,相应的交易量较下跌的最后几个交易日及底部有所减少,这就是第一次V形运动所形成的“左肩”;

又一轮下跌,价格在左肩底部下方获得支持,由于最后的恐慌抛售导致交易量比第一次反弹略有增加,随之而来是另一轮反弹,使价格升至左肩底部水平之上,交易量开始活跃,超过了左肩反弹时的水平。这就是“头部”;

第三次下跌交易量大大萎缩,价格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头部的水平,这就形成了重要的“右肩”;

最后一轮上涨,交易活动显著增长,价格向上穿越颈线,在穿透的同时伴随流畅的放量,这就是重要的突破确认;价格在有效突破后,往往伴随一次小规模的回试活动,如此就形成一种“左肩----头部----右肩----突破----回试”的经典头肩形底部。

头肩形的交易活动在整个形态中趋于增长,头部开始形成时就会呈现增长趋势,在头部的反弹中也总是极为明显的增长,而在右肩的反弹中则更为活跃,在颈线突破时必须表现为交易量的迅猛增加,否则这种突破很可能是短暂的,回试的过程交易量则趋于显著的萎缩。

头肩形的底部一般较为漫长而且平缓,它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交易,因此是一种弱市整理,形态的后期走势相当和缓,交易者需要更多的耐心去等待和观察。

头肩形底部虽然坚实,但上升的功率往往不那么强大,多是演化为一种缓慢的爬升行情,在价格的波动中向上拓展空间。耐心是一种可贵的美德,在头肩形的交易中更是如此。

(5)三角形

三角形作为一种底部形态和其他的形态相比较其规模要远远小的多,价格波动的幅度一般很小,形成的时间较为急促,是最不具有判断价值和可靠性的一种底部形态,但它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更具有操作性,反转趋势的发展也更为有力。形成在底部的多为对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特征如下:

一轮漫长的下跌过程使空头迅速衰竭,价格在多头是推动下产生数次细小的反弹,次第的低点连线呈向上的斜线,次第的反弹高点连线如呈水平的直线叫做直角三角形,如呈向下的斜线就叫做对称三角形,于另一条斜线恰成一个锐角。

价格在三角形的空间内做微小的波动,但趋向于收窄,波动的空间越来越小,在底边的斜线附近经常出现十字星和下影线。

交易量在第一次反弹的过程中有明显的放大,此后交易也保持非常活跃的状态,但随着形态的发展有逐渐萎收缩的趋向,这一点与其他的底部形态恰恰相反;但在突破颈线的瞬间同样必须伴随交易量的剧烈增加,价格迅速远离颈线区域。

持续的时间一般在30个交易日以上,但也不能持续太久,否则其向上的力量将会趋于涣散;空间一般不会很大。

三角形具有简洁明了的特征,在微小的区域内多头力量迅速恢复,向上的欲望非常强烈,反映了市场中强烈的购买欲望和浓厚的惜售气氛,但由于其规模太小,往往产生一些虚假运动,不大容易确认。

2趋势巩固

在一轮大规模的上升趋势运动中,股价很少以直线运动的方式达到目标区域,更多的时候它需要巩固或回撤,在一个稳定快速的直线运动之后,股价要么做横向的整理,等待多头力量的补充,要么反转其趋势,回撤到新的支持价位处等待突破方向。巩固和反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术语,反转是新的趋势的开始,是一种弱市整理,巩固则是趋势确认之后的强制性整理。巩固形态具有如下特性:

它通常发生在趋势脱离重要的阻挡,价格经过一定幅度的增长之后;

在形态形成过程中,交易量持续减少直到突破;

形态的持续时间较为短暂,价格通常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运动然后迅速脱离;

一般具有鲜明的节奏,对价格的引导和调控非常有力,交易能够保持相对活跃。

值得注意的是,底部反转的形态一般很少出现在巩固中,一个原因是,底部反转更需要时间,而巩固的形态更倾向于急促和紧凑;另一个原因是,底部反转的价格波动非常剧烈,在较大的价格落差中完成多空的转换,而趋势巩固则是在趋势明了之后的一种整理,价格波动在多方的限制下非常细微。

(1)旗形

旗形一般表现为:价格经过一次有力的直线运动之后,在某一区域作短暂的横向停留,股价的两个高点连线和两个低点连线呈由左向右下方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好象挂在高高旗杆上的一面旗帜,它的方向更多的指向右下的原因很简单,在这个相对较高的区域,获利盘的抛售总是让价格下浮。旗形有相对严格的规定:

旗形整理的时间不能太久,很少超过15个交易日,但也不应该少于5个交易日。时间太长容易导致人气涣散,太短则难以清洗获利盘,垫高市场平均买入成本;

股价必须经过一次大规模的直线上升,打开向上的空间,而且上方没有明显的阻挡;

交易量由左向右递减,但能维持一定的水平,交易量过度萎缩换手就难以充分。但向上突破的交易量必须伴随流畅的放大,否则突破之后难以持久;

市场气氛活跃,看多愿望强烈,否则就难以保证更多的交易者加入多头行列。

旗形的本质在于强制性调整,它仅仅出现在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的多头行情中,在空头市场中寻找无疑于盲人摸象。价格在突破后几乎总是以快速凌厉的直线方式到达目标,是速度和激情的完美结合,但也几乎总是多头最后一次发动的进攻。

(2)楔形

楔形和旗形一样,都是牛市最后的产物,但它和旗形有某些细微的差别,作为趋势的巩固,价格在横向整理时,高点连线和低点连线由一个类似三角形的锐角收敛,角度或指向右上方,但更多时候是指向右下方。

楔形的价格波动区间更为狭窄,持续时间比旗形要长,但超过30个交易日的楔形就失去了判断的意义;

形态的结构非常紧凑,交易活动显著减少,甚至可以萎缩到整个趋势中的地量水平。形态后期的交易量呈逐渐的增加而不是象旗形一样在突破时爆发;价格通常也不是直线式的跳跃发展,而是以曲线的方式逐步盘出。

楔形和旗形都是较为可靠的巩固形态,形态突破后的上升空间和前期的上升高度大约相当,但这两种形态几乎总是出现在上升趋势的晚期,除非符合严格的规定,基于它的交易活动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

(3)上升三角形

上升三角形总是出现在趋势反转得以确认、价格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之后,它表现为:价格两次细小波动的高点连线构成一条水平的颈线,两次回挡的低点连线构成向右上方倾斜的斜线,两条线的延伸构成锐角交叉。特征如下:

上升三角形的巩固整理持续时间一般较长,时间太短不能有效的清洗获利盘,也不利于多头在高抛低吸中收集筹码,通常要持续10个交易日以上,但超过30个交易日则失去上升三角形的市场意义;

价格波动的空间一般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股价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空间越收越窄,后期几乎总是以小阴、小阳、十字星的组合缓慢的移动;

交易量明显的跟随价格,价格上升则交易量放大,价格下跌则交易量萎缩,但整体有逐渐萎缩的趋势;

短期均线跟随价格,即使掉头向下也一般不会有效穿透10日均线的支撑;

价格在突破颈线压力时必须伴随显著的放大,以巨大实体的阳线或跳空缺口的方式迅速脱离颈线区域,即使此后的回试也不能穿透颈线。如果不能放量突破则要做更多的运动重新积聚力量。

上升三角形是一种强势整理,每次回挡的低点逐渐上移,显示多头较为急迫的心情,如箭在铉上,不得不发。通常的情形下它是比较安全的巩固形态,即使突破失败,大多退回到整理区作矩形整理的态势,而不会下挫太远。

(4)矩形

矩形是有一系列的横向价格波动组成的,价格的高点和低点都可以用水平线来界定,而这两条水平线是平行的。在一般的巩固形态中,它和上升三角形的区别不仅仅表现在形态上:

矩形持续的时间可能更长,短则30个交易日,更长的达到数月也同样具备判断的价值;

价格的波动有时候表现的较为激烈,通常伴随虚假的突破运动;

交易量在前期可能较为活跃,但在后期大大的萎缩,甚至达到地量的水平;但在最终的突破同样需要放大的交易量并迅速远离;

均线系统是扭曲的,趋向于相互缠绕。

矩形是一种相当标准的横向盘整形态,多空防线分明而又势均力敌,压力线和支持线都相当强大,在一个较窄的区域达到力量的平衡,价格在一个被限定的范围内波动,直到一方力量强大到足以打破这种平衡为止。矩形在漫长的整理过程中具有无穷的魅力,如果支持线是在前期的高点而阻挡区域又非常模糊,那么它上升的空间应该是这种整理的长度,至少是其整理的宽度。

3. 顶部反转

顶部反转很少形成诸如头肩形、M形、圆弧形、菱形、扩散三角形等经典的K线形态,如果在顶部形成了经典的反转形态那也仅仅是一种例外,因为多空在高价位达成的力量平衡短暂而又脆弱,小量卖单就使这种平衡崩溃并引发大量恐慌性的抛售,使价格迅速下挫,随之而来的反弹又是那样无力,难以推动价格到达新的顶点;反映在形态上则是杂乱无章、莫名其妙的,价格上窜下跳,毫无规律可循;反映在交易者情绪上则是时而兴奋、时而低落,通常伴随某些似是而非的传闻,隐约的利多消息和舆论的乐观情绪等。头部的一般框架很难总结,但和底部反转相比较,差别也是显著的:

底部反转需要更多的时间,而顶部反转较为急促,某些反转只有一个交易日就可以被认为已经完成;

在底部反转中,价格波动的空间较大,倾向于持续性的、不间断的、有方向的波动,而顶部反转中,价格通常在一个紧凑、狭窄的空间中呈现突然、剧烈、带有某种爆发性的波动;

底部反转通常存在一个交易相对平淡、萎缩的过渡,而顶部的交易热情通常贯穿整个形态,直到趋势彻底反转;

在底部反转中,交易量往往跟随价格,价格上升则交易量放大,价格下跌则交易量萎缩。顶部反转中的交易量规则恰恰与此相反,价格的每次上升交易量不一定放大,而每次下跌则往往造成恐慌性的抛售,直到趋势反转最后完成为止;

底部反转形态具有对称、均衡的特征,而在顶部形态中这种对称均衡则很难发现。

下面所要描述的顶部反转形态是一种极为少见的例外:

1.       菱形

菱形的反转可以描述为:价格的运动被限定在形同菱形的四条直线内,虽然价格波动非常激烈,但边线的支持与压力同样强劲,价格在规定的范围内挣扎、冲突,多空反复交换,直到一方决定性的压倒另外一方为止。

菱形是一种紧凑的形态,交易量在整个形态中保持活跃,但有渐趋放大的态势;价格向下的最终突破并不需要交易量的配合,即使微小的交易活动也被认为是有效的;如果伴随交易量的激烈放大,价格迅速向上突破,可能是一个向上运动的开始,但这种情形是那样少见,以至于菱形总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头部反转形态。

2.扩散三角形

三角形出现在趋势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算离奇,但在顶部反转中的价格形态和其他阶段的形态特点截然不同,底部反转和巩固中的三角形两条边线是向前方收敛的,而顶部反转中则是扩散的,价格波动趋向于越来越大,每一次波动都能创出新高和新低。扩散形态的交易量一般保持活跃,而且在整个形态生成过程中没有规则,每一次反弹都以大的交易量开始,大的交易量似乎趋向于在细小的底部生成。扩散形态几乎无一例外的出现在牛市的结束,交易者盲目的热情和不可遏制的交易冲动使价格毫无理性的冲突激荡,即使价格向上脱离形态的制约,但它也不会走的太远。

3.喇叭形

喇叭形的头部反转形态一般规模较大,价格的波动有较为显著的轨迹,它通常出现在一       

轮幅度较大的上涨运动的终点,由于多头力量的衰竭,无力继续向上推动,价格开始做横向运动,但这种横向的运动空间较大,多空在一种相对大的时空中交换,至少出现一次低点和一次高点,从上涨运动的终点依次向低点和高点的连线,呈喇叭形状,这就是形态名称的由来。

    交易量在形态中跟随价格,但有相对扩大的趋势;价格在向下的突破中不需要交易量的放大即可确认有效;喇叭形在市场中很少最后完成,一旦完成非常可靠。

4.       M

M形的头部形态在市场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在形态尚未出现之前,价格在交易量的推动下几乎总能创出新高,随后价格回落,交易量也随之萎缩,两次运动构成第一个倒转“V”形;价格在相对的低点获得暂时支持并在交易量的推动下反弹,但这次反弹没有走的太远就出现回落,形成第二个倒转的“V”形,完整的M形反转就此形成。

在M形的头部反转中,形态低点的支持是非常微弱的,几乎形同虚设;第二个倒转“V”形的交易量比第一个一般要大,形态更为尖锐;整个形态中交易量保持非常活跃的态势,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但很少超出30个交易日。

5.头肩形

头肩形的顶部反转和底部反转在价格形态上恰恰相反,头部在双肩颈线的上方,交易量也存在某些变化。大规模的上升运动使左肩的交易量非常大,是整个形态中最大的;头部的交易也非常活跃,右肩的交易量是相对缩小的。对支持线的突破不需要高交易量,往往在价格向下走的很远才有恐慌性的抛盘使交易量迅速而持续的放大。

头肩形顶部反转的形态规模通常较大,一般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多空力量相互的交换,至于空方能否最终取得决定性的优势,还要看形态最后的转变和发展。价格在向下的发展中,如果交易持续萎缩并能获得支持,很可能成为趋势的巩固,是又一轮上涨的开始

头肩形也是一种经典的头部反转形态,但对形态的判断必须结合市场气氛和其自身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对形态能否最终形成和转化,需要交易者的经验和智慧。

第二篇  股票的运动

第四章   股票的运动

一  运动的一般特征

股票的价格是在一定时空位置中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过程中伴随与外界连续的信息交换,并形成其独特的个性形态,即趋势。尽管运动的个性特征丰富多彩,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只股票,但其中的固有逻辑也还是显而易见的,即:

股票价格倾向于以趋势方式运动;

交易量跟随价格;

一轮趋势,一旦形成,倾向于继续起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决定价格运动的内在机制:其一,价格的运动完全取决于市场的供需关系,这种关系能够在某一时点或某一阶段达到相对平衡,但平衡永远是短暂的,供需关系的改变迟早要打破平衡并决定价格的突破;其二,一个特定的市场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或者决定股票价格的运动,这样的背景真正的代表众多交易者对市场价值的判断、期望、担忧、恐惧、冲动等交易心理和对其他信息的价值判断;其三,时间、空间、交易量决定并控制价格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并形成股票独特的个性,特别是交易量,某种程度决定趋势运动的方向和变化,而价格也更倾向于在相对广阔的时空中运动。

价格运动的个性差异虽然很大,但也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一般特征,也有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跟随运动的过程。如:

趋势运动的开始和终结由交易量决定并由交易量确认,交易量是运动的主导力量,在运动中交易量的剧烈变动总是意味着运动的剧烈变动,在某些特殊的阶段即使一些细微的变化也可能意味着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

价格运动总是倾向于以无序的、混沌的状态生成,经过一个相当有序的、明晰的整理阶段,然后又重新归于无序的、混沌的状态;

运动的上升过程总是倾向于三个显著的阶段,倾向于收集、拉升、派发三个阶段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而下降运动总是倾向于以挣扎、冲突、激荡的状态开始,又以快速、凌厉的恐慌性下跌结束;

交易量在图表上显著的表现为分散、集中、再分散的循环,一个交易强烈的爆发期过后总要跟随一个相对平静的衰竭期;

运动的不同阶段表现在市场气氛、交易量、时空状态等方面具有不同截然不同的特征,运动过程和方向的改变能够为这些特征表现出来并为预测运动的发展和方向提供某些可靠的依据;

所有的特殊价格形态总是倾向于出现在某一具体的运动过程中是并以特殊的K线组合表现出来,是运动某一阶段的特殊表现形态,如确认、巩固、突破等过程中的经典形态。

1. 图4.1.1  中海海盛的完整运动过程

(1)价格在混沌、无序的状态下,波动的幅度较为激烈,交易量跟随价格做剧烈的运动,旧的趋势要终结并孕育一个新的趋势。

(2)1999年7月到2000年1月,交易量极度萎缩,交投清淡,价格波动的幅度非常细微,K线以阴线组合的方式向下寻求支持并形成标准的下降通道,价格缺少交易量强有力的引导,以有序的、可以预见的方式,有规律的向下运动。一个由交易量主导并确认的新的趋势运动形成。在下降通道内交易量显然趋向于越来越分散,但空头力量也趋向于衰竭。

(3)交易量的突然放大、价格的剧烈波动意味着又一轮新的趋势产生。新趋势的开始使整个市场陷于无序、混沌的状态,使得最有经验的交易者也难判断价格的走向。

(4)市场开始变的较为有序、清晰,价格在交易量的主导下形成一个经典的上升三角形巩固形态,形态内的量价非常合理,交易者非常有耐心的等待价格最终的突破方向。

(5)价格向下突破,使态势变的更为扑朔迷离。但在下降的过程中交易量始终保持相对的萎缩,另交易者略为放心。

(6)经过一个“V”形反复,价格最终向上突破,持续的、巨大的交易量,惊人的涨幅,令人惊讶不已。

(7)价格的震荡、不规则的交易量,整个态势又变的混沌而无序。

(8)新的下降通道形成,新的趋势开始,直到新的力量足以改变这种趋势为止。

2. 图4.1.2  TCL通信的运动过程分析

(1)2000年6月到2001年8月,长达一年有余的下降通道,通道后期跳水式的下跌,使空头力量彻底衰竭,意味着旧的下降运动要终结了。

(2)2001年8月到2001年12月,交易量开始温和的、持续的、有规律的放大,价格小幅增长,意味着新的趋势正在孕育?10月24日的交易量非常剧烈,换手率高达21%,是新趋势的确认或者空头力量得到恢复?无论如何要相信交易量,整个区间换手100%还要多,交易量不会欺骗交易者。

(3)10月24日到12月12日,价格开始横向整理,区间内有两个高点,类似M头的形态,但这个M似乎太小了。它是头部或者是趋势的巩固只有靠以后的运动去检验。

(4)价格最终选择了向下的突破,击穿了所有短期均线的支持,虽然没有大的交易量仍然认为它是有效的。新的上升趋势就这样结束了吗?一轮趋势,一旦形成,倾向于继续起作用,似乎新趋势太短暂,它尚未发挥作用就要结束。这样的下跌是趋势的终结还是一轮微不足道的虚假运动,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5)12月23日:下跌过程中的交易量锁定的比较令人放心,它在什么位置能够获得支持?是被轻松的拉起来还是选择跳水?这是需要密切关注的两个问题。无论如何,放弃关注为时过早!

3. 图4.1.3  浦东不锈的运动过程分析

(1)2000年8月到2001年10月:在漫长的时间内,价格在一个8到10的狭窄区间做矩形整理。这在整个市场下跌超过30%的背景下,它的运动过程和态势颇为耐人寻味。它是比较抗跌的强势股票!

(2)10月22日到12月6日:一轮新的运动。K线的组合别具一格,以小阳线的组合攻击逼空的态势突破10的颈线压力并顽强的创出新高,在突破颈线的时点交易量是放大的,10%以上的换手率是令人满意的,11月9日和12月4日单日交易量的显著放大可以认为是上升趋势的确认。这一轮新的趋势到目前为止没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

(3)12月7日到12月23日:3、4、5、6、7的日交易量太大,多头力量的涣散使价格下跌。这一次是要回试10的支持吗?它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支持吗?它能否在10以上形成经典的巩固形态?它既然有效突破上方所有的阻力,那么它的上升空间已经完全打开,新的趋势应该刚刚开始。要耐心的等待市场给出的答案。

二  运动的时空位置

价格在特定的时空中运动,这一特定的时空被价格过去的运动所形成的点和线所分割,如支持和阻挡所形成的水平线分割空间为大小不等、宽度不一的特定时空,价格受到支撑和压力,倾向于在已经形成的空间内波动。趋势线也是价格运动的重要参照线,空间被趋势线分割成两大部分,价格倾向于在趋势线所分割的部分内运动。价格只要形成若干次高点和低点,空间便能被分割,交易者倾向于在已被分割的时空内判断运动的状态,支持和阻挡形成的价格线、相对的低点和高点形成的趋势线有助于交易者树立时空概念。

1.       支持和阻挡

(1)水平线的支持和阻挡

支持和阻挡是一种卖和买的关系,在支持的位置有足够强大的买方力量,足以阻止价格的下跌;相反在阻挡的位置有足够强大的卖方力量,可以满足一切需求,使价格的上升变的迟缓而又困难。两个在水平线上的低点就可以构成一条支持的价格线,在这条线的附近有足够大的需求力量,可以暂时将一轮下降趋势阻止甚至使下降趋势反转,即一轮新的上升趋势由此开始;两个在水平线附近的高点可以构成一条阻挡的价格线,在这条线附近有足够强大的供应力量,足以使一轮上升趋势终结或者使上升趋势变的迟缓。事实上经常如此:在一个支持区域代表需求的集中,一个阻挡区域代表供给的集中,价格倾向于在两条价格线给定的空间内运动,改变阻挡需要交易量的配合,而改变支持通常不需要大的交易量。

交易量是测量支持和阻挡强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一个构成支持或阻挡的水平线附近往往积累若干个能量潮,将所有能量潮中的交易量简单相加可以得到一个粗略的强度估算值。上升运动的阻挡强度取决于积压在阻挡区域股票的数量,而下跌运动的支持强度同样取决于积累在支持区域股票的数量。支持和阻挡的价格线是相对的,可以相互交换,价格突破阻挡则过去的阻挡线变成现在的支持线,而价格穿透支持则变成阻挡。

图4.2.1  科利华的支持和阻挡分析

(1)9月11日和10月25日:价格由突然放大的交易量主导并在12附近分别创下两个高点随后回落,而价格在10的附近获得支持并创下两次低点。可以认为12是一条阻挡线,10则是一条支持线,价格在10----12之间的类似矩形的形态内、被限定在一个较狭窄的空间内运动,支持和阻挡是显著的。但支持和阻挡迟早要被突破,它能最终向上突破吗?

(2)12月23日:价格似乎要向下运动,开始接触10的支持,它能获得有力的支持吗?如果价格再一次获得支持,那么10就可以认为是非常有效的支持线。

(3)12月28日:非常遗憾,它最终向下击穿10的支持,重新寻找支撑,交易者的观察随之告一段落。一般而言,底部形成的经典形态是可靠的,但它的底部形态出乎意料,是时间太短还是支持价位的交易量太小?只有市场能够回答,交易者不需要确切的答案。

(2)历史价位的支持和阻挡

价格在历史上形成的重要的高点和低点对新一轮趋势事实上经常具有支持和阻挡的作用。这样的高点附近通常积累非常大的交易量,是过去一轮猛烈上升趋势的反转,它对交易者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形成一种上档供给,以至于价格每当上升到高点附近就遭受巨大的解套盘——当然也有获利盘的沉重抛压,不得不掉头向下,重新开始另外一轮运动。而这样的低点附近通常也有巨大的需求,每当价格下降到低点附近,蜂拥而出的买单就能够封闭下降的空间,使价格得到足够的支持,或者重新开始一轮新的运动。事实上,交易者总是乐于接受历史价位的支持和阻挡,价格也总是倾向于在历史价位——一个高点和一个低点——所形成的空间内运动。支持和阻挡的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弱化,时间越长,支持和阻挡的力度越小,时间越短,力度越大。当一轮上升运动完全穿透所有历史高点的阻挡,意味着上升空间完全打开,价格倾向于加速上涨,直到多头力量终于衰竭;而一轮下跌运动穿透所有历史低点的支持则意味着向下的空间完全打开,价格倾向于加速下跌,直到空头力量的彻底衰竭。所以,在一个时期内屡创新高或新低的股票会特别的吸引交易者的关注,它反映两种截然相反的强大力量:一个引导价格快速上升,另一个则引导价格加速下降。

图4.2.2 上海能源的支持与阻挡分析

(1)2001年10月22日:价格在13附近横盘整理并积压较多的交易量,随着一轮有规律的下跌运动,价格迅速探底到10,注意到另一次小规模的下跌,它得到一次考验。13和10可以认为是历史价位所形成的阻挡和支持,但它们只有一个点,可以认为是一个较有力度的阻挡和支持吗?似乎还有待考验。

(2)11月31日和12月3日的两次放量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交易量跟随价格,放量穿透13的阻挡并创新高,上升空间完全打开,并使13的阻挡变成新的支持,正常的情形下,价格应该在13以上运动,如果有交易量和牛市背景的支持,价格应该能够迅速脱离13并向上运动。价格在13附近能否做一个典型的突破运动?还要密切关注。

(3)12月31日:价格的波动可以认为是对13支持力度的一种有意义的考验,而且颈线在13处完全作了出来,它是一个支持颈线。现在有充分的买入理由,第一次试探性的小规模建仓可以开始了。

(4)2002年2月19日:伴随又一次放量,价格开始顽强的向上拓展,上升空间重新打开。它要迅速摆脱底部吗?无论如何,第一次追加买进可以开始了。

图4.2.3  天房发展的支持与阻挡分析

(1)10和14是支持与阻挡的两条价格线,价格的波动被限定在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内,但10和14只有一个点,其作为判断的依据还比较薄弱。它能否经受两次运动的考验?

(2)2002年2月19日:价格击穿10的支持,它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M头。但M的右半部有一种积极的变化,交易量重新开始放大,它在8.88处遭到猛烈的抵抗并形成一个重要而有趣的低点。股市是一个神秘的市场,888,518,618等毫无实在意义的数字作为重要的低点经常的存在着,诸如莲花味精98年8月31日形成的8.88,作为一个重要的低点在很长时间内没有被击穿。这一点就足以成为我们继续关注的理由而使它长久的保留在自选股中。

2.       趋势线分割

市场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引导下,价格沿着一条既定的路线有规律的向前运动,每一次波动的高点或低点似乎总是落在一条倾斜的直线附近,这样的斜线叫做趋势线,它把价格运动的空间沿趋势线切割成两部分。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趋势线是下降趋势线,价格波动的若干高点落在线的附近,它把空间分割成右上和左下两部分,价格倾向于在线的下方即左下方运动;相反,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趋势线叫上升趋势线,它也把空间分割成左上和右下两部分,价格波动的低点落在线的附近,价格倾向于在线的左上方运动。价格倾向于趋势线运动,而趋势线引导的方向似乎非常明确,一旦受到趋势线的压制,就成为价格上升的沉重阻挡,不经过漫长的运动和交易量的配合就很难改变;而价格一旦得到趋势线的支持,其上升就较为轻松。但是,趋势迟早会改变,下降趋势总要被上升趋势所取代,而上升趋势总也有下降的一天。交易量跟随趋势的特征在趋势线运动中表现特别充分,价格远离上升趋势线需要放大的交易量,而远离下降趋势线并不需要交易量的放大;但要改变固有的趋势线必须要交易量的有效放大。

图4.2.4  漳泽电力的趋势线分析

(1)2000年2月21日到2001年6月26日:价格在下跌运动中有四次微弱的反弹,每次反弹的高点均落在下降趋势线附近。受到趋势线的压制,价格回落50%多,最后一次恐慌性的下跌探底到11附近,随后的反弹连续放量穿透趋势线的压制,价格小幅上扬。能否彻底反转下降趋势?新一轮上升运动能否最后确立?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图4.2.5  特发信息的趋势线分析

(1)2000年5月到2001年6月:下降运动中的四次反弹高点均落在同一条线的附近,下降趋势线形成;

(2)2001年7月到2001年12月:两次恐慌性下跌运动,但随后的微弱反弹使高点落在更为倾斜的下降趋势线附近,至今没有发出任何穿透趋势线的信号。较为平缓的趋势线变的更为陡峭,它充分说明:价格的自身重力使下降运动越来越快。但趋势迟早要变化,交易者需要耐心的等待。

图4.2.6  浪潮信息的趋势线分析

(1)2001年7月开始,价格的下跌有两次明显的加速,使原来较为平缓的下降趋势线变的更为倾斜;交易量随着速度的加快而略有放大,这种放大是轻微的,不容易为交易者所发觉;价格一直受下降趋势线的压制,反弹的高点总难穿透趋势线,而到下降运动的后期,几乎都有加速下跌的过程,这种加速并不受交易量的限制;下跌不需要交易量,而改变固有的下降趋势总是需要交易量持续放大的配合。

 

三  运动中的交易量和K线特征

1. 交易量的典型特征

价格会因为自身重力而下降,但要通过买入才能将价格抬高。交易量自身不是一个可以单独讨论的指标,它必须和价格很好的结合起来,通过价格的波动才能更好的理解交易量的波动;交易量在各种既定条件下的含义,要有它与价格形态的关系来决定。作为运动的主导力量,它所反映的交易活动——买和卖的关系——在趋势运动中经常表现出来,如:交易量是相对的,它在牛市顶部自然的倾向于高出熊市底部;在整体上涨活动中,它倾向于在上涨中增加,在下跌中减少,反之亦然;交易量较前几天或几周有显著的增加,可能会预示着运动的开始或结束,突破或高峰,暂时或终结,有时候也可能主导一轮小规模的虚假运动等。更值得讨论的是它在某些特殊的阶段和某些独特的价格形态中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这些典型的特征是一种例外,并不必然发生在每一只股票的趋势运动中,但它作为一种典型存在能够很好的说明趋势运动中的某些问题。

考察典型的交易活动,交易者一般倾向于使用换手率这样一个重要的指标。换手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多大比例的股票参与了交易活动——被出手或者被买入。一个交易日内的换手率往往比一段时间内的换手率更有判断的价值。根据历史经验,单日换手率有几个重要的经验数据值得重视:3%是一个重要的经验数据,单日换手率在3%以下,意味着交易活动趋于平淡,交易不太活跃;大于3%则往往意味着交易开始进入活跃阶段,买和卖的活动比较频繁,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单日换手率在10%左右,意味着交易进入非常活跃的阶段,多头或者空头开始有计划的主动交易,交易量有效放大一般是指换手率在10%左右的单日交易活动;20%是一个特殊的换手率,叫做巨量换手,指交易异常活跃,多头或空头的主动交易已经非常急迫,往往意味着不同寻常的事情将要发生,或者是趋势的逆转,或者是趋势的加速;30%的单日换手叫做暴量,这样的情形非常少见,一旦出现,几乎总是固有趋势的大逆转。经验数据不是建立在确定的理论或者精确的数学模型之上,但事实上经常是这样,几乎很少出错。

(1)交易量对上升趋势的确认

股票自身的重力使价格下降,而价格的上升需要买入。细微的交易活动总是使价格倾向于下跌或者横盘,而价格的上升需要实实在在的、连续不断的买入,即上升趋势需要交易量的确认。没有交易量的有效放大,扭转固有的下降趋势几乎不大可能。

下跌运动的末期,只有极少数股票是以单日反转而结束,多数股票需要一个漫长的震荡筑底的整理时间,随着买方力量的增强,价格开始小幅走高,交易量开始温和增长,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即使价格能够表现出某些经典的底部反转特征,但对上升趋势的乐观态度还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它仍然需要交易量的持续放大,需要多方主动性的大规模的买入,需要交易量的最后确认。必须经过若干个单日放量过程的确认,才有可能认为上升趋势是真实的。价格此后可能会有所反复,但单日放量创造的收盘价格是一个可靠的底线和值得足够重视的判断依据。根据交易的经验,在上升趋势中,单日交易活动达到10%的换手率最有可能是趋势的最后确认。

图4.3.1  联通国脉的趋势确认分析

(1)2000年11月到2001年9月:漫长的下跌运动,交易活动一直萎缩,交投清淡,人气委靡;

(2)2001年9月到2001年11月:交易活动开始活跃起来,单日换手率能够经常的保持在3%以上,价格小幅攀升,交易量温和放大,下降趋势可能要逆转,但新的上升趋势还需要交易量的进一步确认,需要多方更为主动的买入;

(3)从2001年12月19开始,它发生了一些不妙的变化,价格开始向下跌落,前期巨大的交易量也没有能够有效的阻挡它,再次大幅下跌可能不可避免。股票就是这样,它常常出人意料,没有什么是绝对可靠的,交易量也是如此。

图4.3.2  TCL通信的趋势确认分析

(1)2001.09.11:单日换手率在10%以上,上升趋势得到确认,13.88是一个重要的价格底线,无论趋势怎样反复,不能有效穿透13.88的支持。10月24日的巨量换手是趋势的终结还是加速?价格开始长时间横盘,似乎不可能是上升趋势的终结。

(2)2001.12.05:价格开始向下突破,但它无论如何不能有效穿透13.88的支持,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重新回到60日均线以上,那么这样的小规模下跌很可能是一次虚假运动,它很可能重新开始上升趋势。必须耐心等待答案。

(3)2002.02.05:值得欣慰的是,它成功逃脱了一轮另交易者恐惧的下跌运动,总算没有再次创出新低,现在它开始寻求方向,它能重新回到60日均线之上吗?有一点是可靠的,现在它持续缩量,抛压还不算太沉重。这是一个好的迹象。

(2)交易量对上升趋势的加速

并不是所有的上升趋势都有一个加速的阶段,只要少数股票在趋势的末期有一个近乎疯狂的加速阶段(拉升阶段),追逐这样的加速趋势需要交易者的勇气、技巧和一点运气。值得讨论的是,这样的现象似乎和交易量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仍然是交易量主导的特殊的价格运动态势。加速运动的早期,总是伴随着疯狂的交易活动,伴随着多头急迫的买入情绪,20%左右的单日换手率是这种急迫情绪的反映,也只有这种巨大的买入力量才有可能推动趋势的加速。在加速的过程中,交易量是相对萎缩的,也只有这样的萎缩才是令人放心的。因为此前过分的换手已经使多头力量空前强大,此后的交易自然是大幅的萎缩,换手率自然是下降的。巨量之后必有新高,但这种巨量换手必须和价格结合起来,价格也必然是大幅上升的,巨量之后的大幅滑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很可能意味着趋势的反转。对趋势的突然加速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巨量推动的加速运动很少见,无论如何是基本趋势的一种意外表现,加速过后就是反转,几乎成为一条规律。

图4.3.3海虹控股的趋势加速

2000年1月18日:20%以上的单日巨量换手,是趋势加速的典型案例。

(3)交易量对上升趋势的反转

交易量的过分几乎总是造成上升趋势的反转,什么才是交易过分,只有经验,没有非常明晰的数字,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总是和价格的具体形态以及趋势的特殊阶段联系在一起,在某些价格形态和趋势中,10%的换手率完全有可能是一种过分交易,而在另外的情形中它仅仅是趋势的确认。但暴量交易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反转信号,即使有价格的同步增长也值得警惕。30%以上的换手率是一种典型的暴量交易,它似乎总是造成单日反转,或者短期内就造成上升趋势的终结。这样的情形在投机市场中那样常见,似乎很少有例外的情形发生。原因很简单,虽然头部反转同样需要时间和交易量,而这样的暴量即使只有一天也足够完成多翻空的力量转换了。

信联股份的趋势反转

2001年4月17日:30%以上单日暴量换手,是趋势终结的典型案例。

2. 异常的K线及组合

对K线组合的讨论非常困难,它没有一定的规律,似乎更倾向于出乎意料,很难确切预测以后数天哪怕是一天的K线图是什么形状,幸运的是,交易者并不需要确切的知道明天一定是什么,交易者更关心已经完成的K线组合能够说明哪些问题,它透漏出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即便如此,鉴于交易活动的复杂情形,也并不是所有的K线组合都具备这样的判断价值,只有从某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异常的K线组合当中才有可能发现交易正在发生哪些有意义的变化。异常的背后必然存在与众不同的原因,异常的现象往往透漏出不同寻常的信息,在投机市场中,真正优秀的交易者永远不应该忽略那些异常现象所表达出来的信息。

(1)阳线组合

在趋势运动的某些阶段,如价格摆脱盘整向上攻击或者脱离底部迅速攀升,买入力量的增加是一种主动、持续的态势,往往在K线图上留下连续数日的小阳线,它表明了趋势运动正在呈现一种积极的有意义的变化,反映了多空由胶着到明晰的态势转换。这种小阳线的组合多出现在盘整或洗盘的结束,多为光头光脚,实体多在5%左右,一般不少于5颗,如串成一线的红宝石。这种组合穿透力极强,能够轻松穿透上方的多重阻挡,多头显得信心十足,给交易者留下一往无前、势不回头的强烈印象。组合中的交易量是持续增长的,换手率多在3%左右,显然的进入活跃阶段。小阳线的组合是一种态势的转换或者趋势的确认,它出现的背景有严格的规定,只有出现在一轮大规模的牛市得以确认之后才更为可信。

(2)阴线组合

在一轮较大规模的下跌运动中,较多的表现为连绵不断的小阴线,伴随交易量的极度萎缩,不断的试探着向下寻求底部,它是市场行为的一种深刻反映,即股票自身的重力使之不停下跌,直到新的力量足以使之扭转。但有一些阴线的组合不是市场行为自身的必然反映,它可能源于一些其他的神秘力量,使股票的运动出现一些怪异的、不为人知的改变,这种怪异的阴线组合往往出现在某些特殊的阶段,透漏出某些特殊的市场信息。如:在某一个价格区域反复出现或者在一轮显著的上升运动的某一阶段连续出现实体很大的阴线,这种大阴线虽然没有交易量的显著放大,反而有萎缩的可能,但它往往改变了股票固有的趋势,改变了交易者原有的预期,使之承担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动摇其继续持股的信心。这种阴线组合可能是主力结构的一种“洗盘”或“震仓”手法,而不是市场自动的调节过程,是值得交易者关注的一种怪异变化。

(3)上影线或下影线

上影线和下影线代表两种完全相反的力量——买和卖,上影线越长,卖压越沉重;下影线越长,支撑越强劲。并不是所有的影线都有同样的意义,在某些情形下它并不表示买和卖,而是一种“试探”,测试压力和支撑的强弱大小,是主力机构或内幕人士惯用的一种手法。有时候它们非常需要明确上方或下方有多大的买和卖的筹码,以便制定一个时期的买卖计划,通常的做法是控制开盘价格,把开盘价格做到一个相对高或低的位置,然后通过观察交易的活跃程度,借以测算买和卖的力度,这样K线图上就留下长长的上影线或下影线,非常醒目。通常影线的实体很小,交易量也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多不因影线而改变;它往往出现在交投清淡的整理阶段,倾向于“突然”出现。如果排除交易中的偶然因素,则它的突然出现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即它不是价格运动的必然,而可能是一种刻意安排。在一个下跌阶段反复出现的下影线往往表示价格的收缩能力,是一种“抵抗”,表明价格并不认同当前的趋势;而在一个上升阶段反复出现上影线也是一种“抵抗”,表明价格并不认同上升。然而有时候对影线的判断并不那么准确,需要结合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趋势特征才能更好的认识它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

图4.3.5.长安信息的价格收缩

2002.01.31日:长安信息在上市公司中并不是一只普普通通的股票,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独特的股本结构:总股本不足9000万,流通股3500多万,是一只所谓的“袖珍”股票;它的大股东持股比例非常接近,近年来经营情况并不稳定,从历史经验看来,这样的股票有着天然的重组欲望。在2001年的空头市场中,它随着大市逐波下跌,但在下跌的过程中K线形态有着独特的异常情形:反复出现下影线并经常跳空低开。这种下影线有两层意义,其一表示一种“抵抗”,价格并不认同下跌;其二表示一种价格的“收缩”能力,说明筹码已经非常集中。这样的股票一旦多头市场出现,往往要走出一轮爆发性的上升行情。现在它掉头向上的欲望非常强烈,买入的机会似乎在悄然降临。但是,另交易者担心的是:它的财务报告太差了,和同挡股票比起来,它的价格似乎太高了。这样的担心是没有道理的,在股票市场中,股票价值多少,就卖多少。一挡股票能够维持在17元的价格水平,一定有它的道理,它必然是经过市场充分分析公司本质与潜力之后决定出来的答案,何况它是经过一轮长大半年的空头市场之后所做的价格决定。

(4)锤头和倒锤头

实体超过3%并有巨大交易量的影线叫做锤头,实体在下,影线在上,叫倒锤头;实体在上,影线在下,叫锤头。它们改变了影线的一般意义,出现在某些特殊的运动阶段,往往构成一种力度很大的反转,其反转力度取决于交易量和实体的大小,影线越长,实体越大,交易越活跃,反转的力度就越大,反之亦然。锤头通常出现在一轮大规模的下跌运动中,当下跌到一定程度,市场有了充分的获利机会的时候,买盘就会蜂涌而出,买的力量如此强大,足以完全阻止价格的下跌并能够向上拓展一定的空间,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和上升在一个交易日内完成并伴随交易量的迅猛放大,就很可能构成趋势的反转,如上证指数1998年8月31日就形成经典的锤头反转。倒锤头通常出现在一轮大规模的上升运动的晚期,它意味着上升趋势的结束,如上证指数1999年6月25日出现了经典倒锤头,此后不久就见顶回落,引发一轮幅度相当深刻的下跌。锤头和倒锤头并不一定就是一种反转,它往往和随后至少5个交易日的市场行情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判断它的真实含义,它的出现也必须在一个相当特殊的时刻,如一轮漫长的上升或下跌运动的晚期,表示一种水到渠成的市场力量;它也必须跟随显著的大额交易量,因为多空转换是在一个交易日内完成,交易量自然要大规模的增长。

(5)缺口

在股票的运动中,某一个价格时点没有交易就构成缺口。缺口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怪异现象,它更多的反映了买入和卖出力量的巨大悬殊,是多空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反映,“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多头或空头力量的集中爆发,必然使之在某一个价位出现交易中断,从而为以后的趋势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判断依据。根据缺口出现的位置和当时趋势状态的不同,它所蕴涵的意义也多有不同,出现在趋势发展的早期,它可能意味着趋势的确认;出现在趋势运动的过程中,则有可能构成重要的支持或阻挡;出现在突破的过程中,可能构成对突破有效性的检验;出现在运动过程的末期,可能构成重要的反转等。但由于缺口出现的过于频繁,对其有效性的判断就较为困难,它只有更好的反映了市场发展的必然才更为可信。但重大的利空或利好消息,也可能出现重要的跳空缺口,如2000年2月14日的重大政策性利好,上证指数就出现高达50多点的跳空缺口。这样的政策缺口往往构成重要的支持或阻挡,使缺口的判断价值更为可信。在交易者中间有这样的认识,即缺口必然回补,但许多的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缺口必然在短期内回补,必须结合缺口出现前后的交易量及缺口出现后的反扑情形才能作出更为可信的判断。

第五章   趋势运动的过程

上升运动的特征

价格倾向于以趋势方式运动,然而运动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趋势并不是简单的单向运动,更倾向于变化,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运动过程中捕捉最有判断价值的信息特征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交易策略是交易者必须解决的问题,交易者必须首先明了这个趋势是从哪儿开始又到哪儿结束的;趋势的真实方向是怎样的;在运动过程中又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在运动中交易量和价格形态又表现出了哪些特征,哪些特征又是可信的,哪些又是必须过滤的等等。其次,交易者必须能够正确的判断哪些股票的趋势运动是有力的、持久的,可以走的更远;哪些运动又是无力的,价格变动的空间非常狭窄;哪些股票在很长时间内能够保持相对活跃,而另一些股票则往往疲惫不堪等等。交易者只有明了这些过程并有效的把握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才能非常有信心的、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交易策略,否则,交易就是盲目的。所以,考察趋势运动的具体过程、明了运动的真实方向、把握趋势运动的阶段特征是交易者必须首先要做的功课。

一轮大规模的趋势运动,如典型的上升运动——无一例外的要经过若干个显著的阶段:如底部反转、趋势确认、趋势巩固、趋势加速、虚假反转、顶部反转等。把运动过程中的一些细微波动过滤出去,使之抽象成为一条曲线,那么这条曲线的起点到终点则由底部反转和趋势确认开始,经过巩固、加速,某些情形下还有一个虚假的反转运动,直到顶部反转结束,然后开始一个新的相反的运动过程。这样的一个运动过程划分方式使趋势变得更为简洁、明了、清晰、直观,事实上,无论运动的过程如何错综复杂,无论价格怎样冲突挣扎,万变不离其宗,都必然经过以上运动阶段的全部或者部分,都由这些运动过程生发出来,只不过具体到个股的某些阶段其表现情形有所变化而已,有的所需时间较长,有的较为短暂;有的简洁明了,有的繁杂多变;有的转换空间较大,有的波动空间较小;有的交易较为集中,有的则较为分散等等。在这样的趋势运动中,如果把价格的变化抽象成为一条曲线,那么,曲线运动的主导力量则是交易量;在交易量的主导下,趋势运动阶段通过价格表现为许多复杂的形态,但形态不是运动的主导力量,它不过是运动阶段的价格表现形式而已。某些形态是趋势运动的基本组成,如反转、确认、巩固等;某些形态如趋势加速、虚假反转等,虽然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不是运动的必然组成,而是确认、巩固、反转的发展或者延续,是一种次生的、派生的运动形态。也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必须经过这样的形态阶段,许多股票在发展过程中某些阶段表现的并不是那么充分显著。但是,把复杂的趋势运动简单化,交易者的研究就可以有所侧重,不至于为繁琐细微的价格波动所迷惑。

趋势运动的阶段形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整体,反转需要确认,确认又是巩固的基础,顶部反转是趋势加速的必然发展等。形态虽然统一为一个整体,但每一个发展阶段所表现的形态特征都有所侧重,都有其鲜明的时空特征、形态特征和交易量特征,正确判断趋势运动中的确认、巩固、加速、反转都需要结合时间、空间、价格、交易量、市场背景等各个组成要素的市场表现。

1. 底部反转

假定一轮上升运动是从底部反转首先开始的,但底部反转形态往往不是那么可靠,一些似是而非的底部形态不是交易者应该考察的重点,考察的重点是形态内的交易量,没有交易量对价格的支持,大多数反转形态——即使经典的反转形态也是不可靠的。现在我们考察一轮典型的大规模上升运动是怎样开始的以及交易量是怎样支持价格的。假定股票经过一轮漫长的下跌过程,现在它倾向于构筑底部。除非单日反转和较为陡峭的“V”形反转之外,底部的构筑同样漫长,价格和交易量的波动极为细微,倾向于不为人知。但新多力量的介入必然打破旧有的平衡格局并在盘面上留下蛛丝马迹:

新多力量的介入改变了股票固有的下跌趋势,使之倾向于平缓;

买入量大于卖出量必然抬高股票的价格,使之温和攀升;

交易活动开始进入相对的活跃状态,单日换手率经常保持在3%以上;

交易量对价格的支持非常有力,交易量放大价格上升,价格下跌交易量萎缩;

K线组合经常出现不同以往的异常表现等。

以上的特征经常出现在所谓的底部反转中,但它能否最终形成一轮大规模的上升趋势还需要交易量的确认,缺乏确认过程的底部并不能充分认定它是一轮下跌运动的反转还是一个阶段性的中继形态。所以,一轮大规模的上升趋势运动仅有底部现象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它需要得到交易量的确认,只有强烈的、大规模的主动性买入才能促成趋势的真正反转。无论形态多么美妙,那怕是经典的底部形态,没有交易量的配合就不是真正的底部反转。下面我们讨论几种典型的底部反转形态。

(1)打压收集的底部反转

   打压是主力机构常用的手法,它充分利用拉高出货的思维定式,反向操作,通过控制开盘价和收盘价,制造恶劣的技术形态,打击散户持股信心,逼迫其低位斩仓。但主力机构能够掩盖价格真实的发展趋势,但交易量,特别是持续放大的交易量,是主力机构所无法掩盖的。形态是次要的,交易量,只有交易量是最重要的,只有它才能够充分证明趋势的真实发展方向并形成真正的支持力量。

图5.2.1. 新乡化纤的底部反转

1999年12月27日到2000年3月17日,在近50个交易日内,新乡化纤三角形的底部形态特征是非常显著的,但在这个形态中,非常醒目的是在9.50处的水平颈线附近散布着实体巨大的阴线,它象一堵强有力的墙,似乎封闭了价格向上的空间,每当价格试图向上穿越,都被有力的打压回来。这是一种典型的打压收集手法,它不是市场自发形成的阻挡,而是市场主力机构刻意“做”出来的虚假阻挡。尽管它有着全部的底部反转特征,但它的真实趋势仍然需要交易量的确认,否则,交易的风险是难以承受的。

2000年3月20日开始,连续四个交易日单日换手率保持在10%左右,交易活动进入持续的非常活跃的状态并伴随价格强有力的突破,显然,大规模的主动性买入已经确认了上升趋势的有效性,无论以后趋势如何反复,只有上升运动是真实的。

持续放大的交易量并伴随价格的有力突破,是趋势确认的一种重要形式。交易量越充沛,对上升趋势的支持力度越大,趋势运动走的越远,并对以后的回试运动构成重要的支持。

(2)逼空建仓形成的底部反转

一般的说,底部阶段倾向于漫长,主力机构总是希望在底部争取更多的筹码,但消息面和指数环境的变化突然打乱其操作计划,在不能正常收集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持续攻击逼空的态势,在数天内完成大部分筹码的收集。在拔高建仓的过程中,日线图上总是表现为连续的阳线伴随跳空缺口一路上扬,周线图上往往表现为一根阳线顶天立地,几乎能够击穿所有的阻挡。这样的形态在特殊的时空位置中也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底部反转。但连续的逼空也积累大量的浮码,使得回挡几乎不可避免。它的放量过程倾向于在阳线组合的末期,总是倾向于单日放量,从而也确认上升趋势并支持价格进一步向上打开空间。对这种底部反转的确认,周线图可能更为直观,多数情形下表现为周K线在急剧放大的交易量的支持下,一根长阳几乎突破上方所有的阻挡。

图5.2.2. 云大科技的底部反转

2000年9月25日到10月15日,一路阳线的攻击逼空,将股价一步步拉到新的高度,并击穿上方所有的阻挡,使价格上升的空间完全打开。这样的特殊的运动过程使得趋势确认是以一种非常温和的方式完成的,其放量过程不那么激烈,这也是它不能走得更远的重要原因。

(3)长阳反转

长阳反转的情形具有特殊性,大多具有特定的市场背景,多发生在价格长期横盘或缓慢下跌的末期,随着多头力量的积聚,使得其原来的平衡格局被打破,新的趋势得以迅速确立;突发性的利好消息或者实质性的题材也经常支持股票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确立反转。长阳反转之后,通常伴随周K线的迅速放量,价格在长阳的支持下反复上行,一般不会跌破长阳的支持。长阳反转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反转及确认形式,能否形成最后的确认,还要看以后至少5个交易日的量价配合情形,无论价格怎样波动,不能跌穿长阳的支持,否则就可以认为反转失败。

图5.2.3. 青山纸业的长阳反转

2000年6月20日,青山纸业跳空低开,但随后即被蜂涌而出的买单迅速推高,换手率比较充沛,以后数天价格保持温和扬升态势,交易量同步放大。是一个完整的比较典型的长阳反转形态。

(4)倒收集的底部反转

在一些长期横盘的股票中,由于长时间围绕一个被交易者普遍认可的价值中枢上下波动,既容易造成筹码的分散又不易于筹码的集中。在一个经过市场反复确认、有相对固定的运动趋势的股票中收集筹码比较困难,必须使过去沉淀的筹码得以释放,主力机构一般倾向于使股票活跃起来,然后借机收集。这样的股票其底部反转情形一般比较独特,它可能没有明显的底部特征,放量确认阶段又往往和突破结合起来,不那么容易使人正确的判断它的真实运动方向。

图5.2.4. 天坛生物的底部反转

反复多次的箱体震荡造成交易者稳定的持股心态和浓厚的惜售气氛,但从2000年5月中旬开始,趋势发生显然的变化,汹涌的买盘改变了多年来形成的既有运动趋势,似乎箱体突破就在眼前,热烈的市场气氛使交易者的心理预期普遍高涨;但价格并没有向大多数交易者预期的方向发展,而是不断的滑落并击穿几乎所有重要的支持价位,恐慌气氛使得抛盘蜂涌而出。主力机构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得沉淀筹码释放,借机收集并高度控盘。

2. 趋势的确认

一轮真实有效的上升运动是买入力量远远大于卖出力量的结果,特别是在趋势运动的早期阶段,交易量总是倾向于放大,在突破重要的阻挡区域的时候更是如此。只有强劲的多头积极的买入才是趋势的主导,多头越强劲,交易量越充分,趋势才能走的更远。因此,在趋势运动的早期,交易量的放大几乎总是不可避免的,交易量的这种积极的放大构成对趋势运动的确认。趋势确认通常发生在价格脱离底部制约的突破之后或者上升的早期阶段,在确认阶段,交易量是唯一重要的参考指标,在上升趋势中,如果出现单日换手率10%或者出现交易量持续放大数日的典型放量过程,可以认为是一次有效的确认。真实可靠的上升趋势是从确认开始的,尽管此前价格可能有了一个相当的成长阶段。基本的特征是这样的:

它发生在价格脱离底部制约或者底部已经探明的上升运动中;

它只有也只能发生在上升运动中,价格在交易量的推动下不断的向上运动,均线系统呈多头发散,对价格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单日交易量显然的放大并推动价格大幅增长或者交易量持续放大并保持较大的换手是确认的两种基本方式。

(1)单日放量对趋势的确认

单日放量并支持价格大幅上涨是对趋势的非常可靠的确认,它充分反映了当前的多空对比,多头获得了全部优势,这种优势地位不经过漫长的换手过程就难以逆转。

中海海盛的趋势确认

 

 

(2)持续放量对趋势的确认

在一个多头市场形成之后,由于牛市前景被多数交易者所看好,积极的买入就成为众多交易者的唯一选择,而卖单则微乎其微,这样以来,就形成一种持续的放量,价格在买单的支持下则迅速攀升,持续放量在某些情形下也形成对趋势的确认。

潜江制药的底部反转与趋势确认

2002.01.25日:这是一只小流通盘的化学制药股票,基本面也还是可以的,业务比较集中,财务报表尚可。它是一只次新股,但生不逢时,套用市场的行话,它随着指数的调整走上漫漫的“价值回归”之路,最多时候,市值缩水50%以上。在这里,有必要指出“价值回归”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通常的情形,即使财务报表不发生任何变化,但在一个多头市场和空头市场里,股票的价值也还是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差别。简直不可思议!看来使用财务数据衡量股票的价值是不可靠的,不那么令人信服,也难以解释同一只股票其价值为什么存在巨大差异这种现象。解释这种现象不能套用传统的经济学术语,在我看来:市场“认可”就是股票的价值!交易者认可它,它就是有价值的,交易者不认可,它就没价值。股票的价值有市场来说话,交易者必须尊重市场的选择。所以类似价值回归、价值高估、价值低估等流行的术语可以是经济学家的语言,对交易者而言却没有任何意义。

这只股票在下跌的末期开始发生了一些有意义的变化,趋势逐渐变的较为平缓,交易进入一定的活跃状态:从2000年12月24日开始,交易量持续放大,单日换手率总是在3%以上,在周线图中这种放大更为清晰。价格在交易量的强力支持下不仅使它逃过了1月4日开始的普遍性的熊市恐慌,而且略有上升,这一点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令人欣喜的异常变化。它已经满足全部的底部反转特征,但这种持续放量能否形成对一轮大规模的上升趋势的确认还有待观察。无论如何,它已经完全有资格进入交易者的关注之中了。

3. 趋势的巩固

事实上,大部分股票在趋势确认之后倾向于经过一个巩固过程,只有为数极少的股票直接进入加速阶段,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在加速之前它必须设法减轻自身的重量,把依附于它的浮码清除出去,把坚定做多的筹码吸收进来,使股票得以充分换手,拉近市场平均持仓成本;另一方面,它有必要在合适的价位承接一部分获利盘和解套盘的抛售,使加速过程中的抛压预先得以充分清洗然后才能轻松前进。上升过程中的巩固,大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经典的强制性整理,和趋势确认有显然的不同之处,趋势确认侧重于交易量的表现,趋势巩固则倾向于表现为某种形态;趋势确认的时空关系比较紧凑,极端的情形下只需要一个交易日已经足够,而巩固需要更多的时间,一般在5——30个交易日之间;趋势确认需要充分活跃的交易,交易量呈现温和、持续甚至突然的放大,而巩固区间的交易活动倾向于萎缩,随时间的运动有规律的递减;趋势确认可以发生在一个极端的底部阶段,而巩固只能发生在价格有了一个显著的增长阶段之后等。

(1)横盘巩固

平台整理

平台整理是一种典型的横盘巩固形态,它常出现在价格脱离底部并经过一定幅度的增长之后,平台形态的整理幅度很难超过10%,通常以一种非常紧凑的窄幅波动形式横向移动,常常持续10个交易日以上,但超过30个交易日形态将变得非常松散,可能失去整理巩固的意义。长春长铃在2000年10月形成一次非常经典的平台巩固,它后来演化成为一个著名的控盘庄股。平台整理的核心价值在于多头对价格的操控能力,如果在形态内价格的波动幅度很大,那么它就不是平台整理。

(2)震荡巩固

震荡巩固经常形成三角形、矩形、旗形、楔形等经典的整理形态。这种形态虽然有一个细微的趋势波动,但它波动的幅度通常不会太大,而且形态必须非常紧凑,价格的拉回必须非常有力。如果形态的架构倾向于松散宽泛,那么它几乎总是以失败告终。

4. 趋势的虚假反转

趋势的虚假反转是多头操控下的一种强制调整。一般来讲,当一只股票完成底部反转、趋势确认和巩固之后,面临的就是如何拉抬价格使趋势加速的问题了。但是,从逻辑上讲,即使经过巩固阶段的清洗,也总有一部分筹码留在其他机构和散户的手中;从指数环境上讲,加速也需要大市的配合,否则,就可能遭到极大的抛售压力,导致加速夭折,这是多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为达到清洗浮筹的目的或者适应指数的调整,多方可能主动或者被动的采取一些手法使价格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价格会有一个细微的反向波动,这就是趋势的虚假反转。有时候趋势的虚假反转持续的时间较长,往往在30个交易日以上,有时候持续的时间较为短暂,一般在5个交易日左右,价格的波动较为剧烈,交易一般较为活跃,换手较为充分,这样较为短暂的虚假反转情形往往是一种“洗盘”,它是虚假反转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要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它是在特殊的背景下发生的逆向波动,有时候虚假反转也可能转化为真实反转,但它和真实反转也有显著的不同:

虚假反转中价格的波动非常细微,当天的振幅一般不会超过价格的3%,而真实反转的价格波动则非常剧烈,通常伴随实体超过5%的大阴线;

虚假反转中的交易量随着时间的移动是极度萎缩的,单日换手率很难超过3%,而真实反转中的交易活动一般倾向于极端活跃;

虚假反转中交易量对价格的支持是有力的,很小的交易量就能支撑价格的下跌,价格也很难穿透重要的支持线,一般会在均线或重要的支持位的支撑下迅速止跌回升并轻易的回到原来的价格高度。而真实反转则经常穿透重要的支持而且很难回到原有的高度。

在实战操作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实践证明,经过虚假反转的股票其上升功率更为强大,它是趋势加速的前奏,趋势加速大多发生在虚假反转之后。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虚假反转为交易者提供一个介入的良机,在虚假反转的过程中悄悄的买入远比在底部阶段介入的风险更小,收益更大。因为底部的过程更为漫长,由于一般的心理因素,在底部的筹码被清洗的概率更大。虚假反转的一般特点是:

发生在底部反转和趋势确认之后,趋势加速之前;

关键的价位或技术位有明显的护盘动作;

交易量必须倾向于递减,甚至大幅萎缩;

市场浮码减少,平均成本趋于一致;

短期均线系统和重要的历史价位是重要的支持,即使跌破也会迅速返回;

一般要结合消息面或者指数环境完成这一过程等。

虚假反转在盘面上一般表现为:制造疲弱的盘面假象,采用蘑菇战术,把散户磨出局外;用凶狠的打压战术,把散户吓出局外;运用形态的反转,把散户炒出局外;打穿重要的技术支持,引发恐慌抛盘,把散户震出局外等。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但制造恶劣的盘面形象,利用散户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充分清洗不坚定的浮码是其最终目的。许多交易者就是无法承受如坐针毡式的心理恐惧而斩仓离场,但刚刚斩仓,股价却象飞一样的涨起来,好象就差你那一股,你不抛它不涨,你一抛它就飞涨。对虚假反转的正确判断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它不仅仅需要智慧,更需要顽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否则,就要经常陷于这种尴尬和痛苦之中。

下面探讨几种常见的虚假反转的情形:

蘑菇战术

虚假反转是多头操控下的强制调整。它发生在多头已经对价格和筹码有了较好的控制,在耐心等待加速时机的出现。但是在等待的过程中,盘面可能表现的非常疲弱,价格总是摇摇欲坠,似乎要向下突破,一些交易者的持股耐心在这样的过程中却被逐渐蚕食、动摇。时间,有时候是清洗浮码的最好手段。友好集团在2000年4月趋势确认之后,完成了一波长达48个交易日的虚假反转形态,它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最经典的“蘑菇”形态。

打压战术

打压不是虚假反转的常用手法。除非浮码太多,非打压无以有效清洗。中华企业在2000年10月24日有一个单日打压,几乎使之跌停。这一次打压最后以三角形整理而告结束,它虽然只有一个交易日,但足以使交易者心惊肉跳了。

形态反转

兰陵陈香在2000年6月前后构筑一个非常经典的矩形巩固形态。但是,在形态完成之后,交易者面临的不是预想中的趋势加速,而是价格的缓慢滑落。这样的巨大反差折磨交易者的神经,出场观望似乎是交易者的必然选择。这就是形态反转的妙处所在。它后来也发展成为一个著名的控盘庄股。如果交易者留心,可以看到它的价格拉回是相当轻松的,这也是所有虚假反转必须具备的独特特征。

虚假轧空

在虚假反转中,市场主力能不能成功收集筹码还要看普通交易者的意愿,如果大多数交易者抱牢筹码持股待涨,它就难以达到目的。为此,主力机构必须设法打穿重要的技术支持,造成价格向淡形态,引发市场恐慌气氛,逼迫交易者出局。但是在气氛最恶劣的时候,价格并没有大幅度的下跌。天坛生物在2000年7月之后,就走出了这样一个经典的虚假轧空的成功范例。7月之前,它在一种浓烈的市场氛围中,造成交易者普遍高涨的心理预期,似乎箱体突破就在眼前;但是不停滑落的价格击穿几乎所有重要的技术支持,造成交易者由高涨到失落的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得抛盘蜂涌而出,主力机构藉次达到高度控盘的效果。

5. 趋势的加速

在趋势的加速阶段,即使同样一个多头市场,其加速的幅度也大不一样,领导股通过加速价格可能有数倍的增长,落后股价格上涨的幅度可能非常有限,也有许多股票却根本没有显然的加速趋势,原因就在于个股加速的功率存在巨大的差别。所以,在股市中,一个真正优秀的交易者,必须能够很好的树立一种功率观念,能够准确的估算价格上升功率的强弱。股票的加速功率取决于多头对股票价格的控制能力,取决于市场筹码的集中程度。对价格的引导和控制能力越强,筹码的集中程度越高,趋势的加速就越有力,加速的幅度也往往非常惊人。正确估算加速功率除综合判断股票所在空间和所在状态之外,还要认真研读每日盘面状态,通过盘面语言来判断多头对筹码的集中程度和对价格的控制能力。

股票的态势特征

趋势加速之前,股票往往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上升态势;

价格的上升空间已经打开,上方无显然的阻挡而下方支持却非常有力;

股票已经很好的完成反转、确认、巩固甚至虚假反转等一系列的阶段形态;

多头市场已经确立,市场气氛非常热烈,看多空气相当浓厚,交易非常活跃;

股票的盘面特征

看盘,观察盘面的即时变化,是交易者的必修功课,但是许多人除了看到价格的涨落之外,对盘面所表达的其他信息却又茫然无知。其实,看盘是一门综合艺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得懂盘面所表达出来的丰富的市场信息。盘面是市场行为的忠实记录,筹码的分布、交易者心态、消息面的反映等都能在特定的阶段通过盘面特征表达出来。筹码高度集中的股票同样也能够通过即时盘面表达出来,并有其独特的特征:

交易分布极不规则,成交稀少,偶尔的大笔交易也多为对敲,单笔成交经常出现100手的整数;

价格几乎不随大盘走势波动,在大盘震荡时更是如此;

大盘剧跌时抛盘稀少,价格基本不动;

委买、委卖盘价位相差很大,经常出现大额不对等的挂单,关键的价位多有稍大的挂单,其他价位挂单稀少;

成交经常萎缩,几近地量等。

试盘

趋势加速的时间选择也往往取决于试盘的结果。通过对盘面的不断测试,市场主力能够了解其他交易者的意愿和追高力量的强弱,一旦认为加速的时机出现,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推高股价,反之则有可能反手做空,打压股价,或者继续横盘,等待良机。主力试盘的手法通常是:

小幅高开,对敲拉高。如果场外资金汹涌而入,说明买盘良好,人气高涨,可以继续作高;如果价升量减、上升无力,则说明人气不足,时机还不成熟。

小幅低开,迅速打压。如果低开引发大量恐慌抛盘,说明浮码太多,持股不稳,需要继续洗盘;如果下跌缩量,抛盘不多,则说明浮码基本清除,可以作高股价了。

这些试盘手段看似简单,实则有效,它充分利用散户追涨杀跌的心理,进而窥探市场其他交易者的买卖动向。价格上升往往吸引更多的短线资金,价格下跌,则会刺激短线客止损或保盈。交易者跟踪主力试盘进程,能够较好的了解市场和主力动向,化被动为主动,稳定心态,更好的把握趋势加速。

6. 趋势的终结

无论对主力机构或者一般散户,成功的派发和逃顶都是竭力追求的最终目标,把帐面盈利变现才见真工夫。常见的现象是,交易者能够很容易的捕捉到一只“黑马”,但总是只抓住黑马的尾巴,或者在贪念的支配下套在高价区,这两种情形都是令人痛苦的事情。但比较而言,只要散户保持冷静,不被迷惑,正确把握趋势终结阶段的盘面特征和市场主力派发手法,成功逃顶也还是可能的。和趋势的其他阶段相同,趋势的终结阶段也会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形态特征,有些特征显然是主力机构派发所形成的,市场常见的派发手段是这样的:

高位震荡,制造形态。价格经过加速之后,主力机构倾向于在高位区反复震荡,价格可能快速冲高,然后缓慢回落,但上冲力量逐渐减弱,抛压渐趋沉重,最终跌破支撑,以缩量阴跌的方式结束。这种高位的反复震荡往往形成类似于整理形态,如矩形、菱形、扩散三角形等,或者形成典型的圆顶、多重顶等。在底部突破之后,30%以上空间的反复震荡就要高度警惕主力机构的派发。

迅速拉高,快速派发。这种走势多形成单日反转,K线图上留下长长的上影线和巨大的交易量,价格以放量的态势向上突破,常常伴随乐观冲动的情绪,引诱追风盘,市场主力则迅速完成大量筹码的派发工作。

巨阴贯顶,高台跳水。主力机构不惜代价,主动大笔抛盘,使买入的人毫无逃脱机会,这种出货形态事前毫无征兆,常使交易者误以为正常的回挡。多发生在快速拉升的末期,主力最后一次出清存货,以跳水的方式结束行情,使人防不胜防。

几种常见的顶部反转现象:

长阳突破,滞涨回落。带有巨大交易量的阳线一举突破上方所有的阻挡,把股价推向新高,但在以后数日内,只见量增不见价涨,量价关系极不理想。既然已经成功突破,抛售压力只能来自获利盘,既然多数交易者纷纷抛售,那么顶部反转就不会太远。

巨量压顶,高位换手。价格经过大幅而持续的拉升之后,突然一根带有巨大交易量的阴线破空而来,把买单通通吃掉,单日的换手常常高达20%以上。巨大实体的阴线完全破坏了股票的市场形象,这是大多数交易者所不愿看到的,它将引发大量的抛单,最终导致趋势终结。

多头陷阱,见量反转。价格在多头突破之前,往往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形态,但问题发生在突破之后的加速阶段。一般的逻辑是价升量缩,也只有价升量缩也在是令人放心的,因为既然已经形成突破,多头对筹码的控制必然是强有力的。在加速阶段交易量却异常的放大,这样的情形往往意味着筹码已经脱离多头的控制,开始趋于分散。

高台垂钓,愿者上钩。趋势已经充分加速,价格高高在上,分时走势图上突然出现钓鱼图,也就是即时图中出现常常的鱼竿,乍然之间,卖单把买单通通打掉,价格迅速下跌,形如鱼线。主力派发筹码已经极不可耐了。

断头铡刀,见血封喉。一根阴线突然改变股票固有的趋势并轻松击破短期均线的支持,形如一口铡刀,把原有的非常好的技术指标彻底砍断。它经常发生在筹码高度集中的股票中。

虚假涨停,以进为退。主力机构发力涨停,引发跟风盘排队认购,队伍越排越长,主力伺机派发。涨停板上的交易量越大,趋势反转的可能性就越大。原因很简单,交易量越大就说明筹码越分散,交易量对价格的支持也就越疲弱。

除权陷阱,廉价推销。股票除权,价格对折,造成一种低廉的假象,利用交易者对低价股的偏好,使其丧失警惕,特别是连续见量不见价的所谓“填权”,交易者更要谨慎。涨幅极大的股票,筹码往往非常集中,多头拉抬价格就越轻松,交易量越大,盘口越沉,填权的行情就可能微乎其微,不见放量的填权倒更可靠。

下跌运动的特征

一旦股票确认下跌趋势,对它的反转往往非常艰难。股票自身的重量将使之轻而易举的击穿所有的支持,倾向于继续下降,直到新的多头力量充分强大到足以扭转。

交易量截断

下跌运动的终结往往伴随交易量的萎缩,这个意思不难理解,所谓地量见地价,在许多情形下,极度的萎缩的确意味着下跌运动的终结。但另外的情形是,持续放大的交易量也往往能够阻止价格的继续下跌,这种交易量截断的现象也非常常见。为了更好的说明这样一种现象,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首旅股份的交易量截断。

第三篇  交易策略和风险控制

第六章  交易策略

一  准确判断大市走向

1. 决定大市走向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个股难敌大势。在交易者所持有的股票中,多数股票将随势沉浮,所以准确判断大势处于多头市场或是空头市场、是处于顶部形态或是底部反转至关重要,它足以决定投机的成败。这个问题如此重要,以至于有必要用足够的篇幅搞清楚决定股市----这个最具中国特色的市场----走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历史会重演,但不会简单的重复,回顾证券市场十年以来历次重要的多头市场和空头市场形成的原因和其外在表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交易者可以发现关于行情周期性转折的决定因素到底是什么。历史上中国股市较大规模的空头行情总共出现过4次:

  第一次,1992年5月至1992年11月。沪市股指从1429点最高点跌落到386点的最低点,历时半年,跌幅达到72%,这是中国股市第一次泡沫崩盘,也是迄今为止下跌速率最快的一次空头行情;

  第二次,1993年2月至1996年2月。这是中国股市周期最长,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熊市,从93年2月的最高点1558点,到94年7月的最低点333点,最大跌幅深达78.6%,简直是一场灾难;

  第三次,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股指从最高点1510点到97年9月的最低点1025点,最大跌幅达到32%。如果从常规技术角度和宏观背景分析,这也是中国股市第一次合乎“标准”的熊市;

第四次,也就是现在,从2001年6月的最高点2245点至目前的低点1346点,跌幅已达40%,而且目前这个调整行情尚未真正探明底部。从幅度来看,这也许不是调整最深的一次熊市,从周期来看,这也许也不是调整时间最长的一次熊市,但是从经济的角度,社会的角度,以及对市场造成深层次影响的角度,无疑是冲击力最大的一次调整。

在行情转折的过程中,管理层态度及市场政策至关重要 

考察历次股市大跌,可以发现崩盘的原因惊人的相似,忽略短线技术因素的干扰,股市在行情周期见顶转折的过程中,往往同时具备了三个方面的因素:

  见顶前夕利好不断,市场的狂热气氛以及投机泡沫达到高潮;

   在高位时政策面转向,不再支持;

资金链放大到一定程度,资金面无力为继。

可以看出,中国股市的上涨周期受政策面的影响较大,然而政策一旦到了难以控制局面的程度,市场往往会惊慌失措,从92年股市第一次暴跌开始,至今这个问题仍然存在。

  92年5月18日到5月22日短短一周时间,上证股指上涨805点,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井喷行情,原因是在当时传出了上海全面开放股价的消息,从5月21日开始,上海市场不设涨跌幅限制,使得股民蜂涌而至。面对意想不到的暴涨,管理层态度急转直下,随后公布了4大措施,而且新股突然的呈几何级数式发行。随着大批新股集中上市,市场抛压短时间内空前加大,引发了中国股市的第一次崩盘。

  中国股市的第二次崩盘也有政策面背景,1993年中开始金融整顿,实现经济软着陆的战略,银根开始收紧,整个证券市场资金面大面积退潮,1558点高点从此压制证券市场达7年之久。

  1997年上半年的牛市末期行情也有类似之处,央行从96年开始不断降息,被证券市场视为连续利好,长虹和发展作为龙头炒到了不可思议的高价是这轮行情中泡沫高潮的标志。面对着无法控制的股市热涨,管理层开始转变态度,97年5月1日证监会公布50亿新股额度,5月12日印花税从千分之三提高到千分之五,在这前后,大批市场主力开始分批撤退,股指见顶转折。

  2001年上半年这个著名的牛市末期,历史似乎又在重演。两年的牛市始终受到政策面的支持,从99年的人民日报社论《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到2000年的允许三类企业入市,至直2001年股市大辩论最激烈的时刻一篇《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托市文章出现,管理层的态度是明显的。中国股市在2001年上半年狂炒垃圾股和定位明显偏高的新股,用友软件上市百元定位和ST个股鸡犬升天是泡沫气氛达到顶点的又一标志。此时管理层态度又经历了转变,对违规资金的查处已经开始给市场敲响警钟,可是在狂热气氛下似乎无人理会。到了6月间,国有股减持政策终于出台,高处不胜寒的大盘急转直下,同时市场资金面也急剧收缩,随着股指的下跌,不断有资金链条断裂,两方面夹攻之下大盘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纵观历次见顶行情也就是熊市的开始,其背景都是一个政策所造就的大牛市,政策带来牛市的同时也吹起了市场中的泡沫,当股指到达一定高度资金面无力推动时,管理层往往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此时采取的打压措施无疑会使股指的跌落幅度更深。

政策可以托市,但不能救市

如果说行情的见顶是政策面和资金面同时发生的转折,那么历次行情见底或者说行情重新启动是否也同样包含3个反向的因素呢?通过对历次调整的结束周期判断,政策在结束熊市和结束牛市这两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历次熊市行情的结束起最重要作用的并不是政策面,似乎也不是资金面,而是市场本身的技术面因素,这是一个令不少人困惑的现象。

  历次熊市行情中,利好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往往就是减缓下跌速率,但不能扭转下跌趋势,市场筑底的过程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最典型的例子是,在中国股市第二次大熊市中,管理层曾经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1994年3月12日中国证临会发布了4大救市政策,股指也只是短暂反弹而后继续下跌,1994年7日30日,各大传媒均刊登了新华社通稿,发布了有名的三大政策:年内暂停新股的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这一系列重大利好公布使股指探明了底部,反弹出现了,但是反弹并没有使市场摆脱熊市,而是使筑底的周期呈现出延伸,期间虽然穿插了518井喷式行情,但真正的调整行情直到96年才宣告结束。

  现在也一样存在这样的现象,暂停国有股减持政策形成的反弹点(上证1514点)位并不是市场真正的底部,调低印花税这样的利好也只是引发了短暂的二次反弹,市场仍然继续创出新低,也许后市推出的利好会使股指最终确认一个低点,但根据历史的经验,最低点即使出现也并不意味着底部的完成和熊市的结束。就像97年到99年的熊市最低点1025点出现在97年9月,而93到96年的熊市最低点333点出现在94年7月,但真正的调整周期却远比最低点所出现的周期要长。

  政策只能托市但不能救市的原因很简单,这是市场的内在规律,中国股市不能做空,只有行情实在失去上涨动力之后调整才会出现,所以一旦崩盘,调整幅度往往很深,而泡沫和风险的释放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在某个时间和空间点位上由政策去完成,只有市场自己去消化。

  宏观环境因素是转折的背景

  通过对近年来熊市行情的考察,中国股市行情周期走势与整个宏观经济的联系呈现出越来越紧密的趋势。93年到96年的大熊市与国家金融秩序整顿工作直接相关,也与中国经济高速膨胀发展和实现软着陆的过程相吻合,当时股市反映的是整个国内经济宏观形式。97年到99年的熊市,其起点就是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全面暴发,其终点是危机影响消退与新经济产业泡沫的兴起,此时股市的调整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通缩时期,也反映了整个周边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而从2001年中开始的熊市调整,与整个世界经济进入萧条周期相吻合。中国股市不仅与宏观环境相关,而且相关联的程度也是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广泛。

  而考察历次熊市结束和牛市开始,这一时间点位并不是有某一条利好政策造就的,而是整个宏观背景发生了转机,政策只有在这种时机才能发挥扭转乾坤的作用。所以忽略短线行情,就股指的大趋势而言,见顶往往由于政策和资金造就的泡沫,而见底反转却在于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宏观面契机。

  在底部转折的形成过程中,技术因素远远大于政策因素

  首先,底部的形成最重要的还是考察市场技术面的因素,这里的底部是指形态而不是绝对的最低点位。技术面的作用是反映市场运行的格局和真正的均衡价值中枢。政策有可能在调整行情当中起到确认阶段性低点的作用,但是不能在一个时间点位上构筑市场底部。泡沫和风险的消化需要股指有一个展开的震荡,这种震荡脱离不了市场正常的技术规律。

  其次,对调整行情的周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大盘见底不等于筑底,企稳反弹与新行情的出现往往是两回事,股指有可能在一个深幅下跌之后不再继续创出新低,但是真正的转折性的行情的出现往往需要等待较长一段时间。

  最重要的一点,未来的牛市行情发动需要整个宏观面背景发生转折,这种因素在盘面之外,而且最终反转的点位有可能由某个突发事件成为契机,这往往是不可以明确预测到的。

所以在判断行情的周期转折时,有3个方面的关键因素:绝对低点的形成往往是由于政策面的变化,但是整个筑底区域和底部的结构是由市场技术面自发形成的;从较大范围的行情周期来看,行情的最终反转需要整个宏观背景的支持。政策可以形成市场的低点,但绝对低点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多头行情的马上到来,筑底的技术形态还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下一个牛市行情也许远远未到时机。

2.政府——不要和政策对着干

政府在挽救或者激活市场方面能够做什么?尽管投资者对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试图操控市场的行为往往非常反感,不论政府的初衷是什么,政府出台的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此,华尔街的约翰.特雷恩有非常精彩的论述。原文照抄如下:

当政府决心控制恶性爆涨时,就会采取手段。一个出名的老华尔街规则是这样的,“三步之后绊倒”。当政府在提高利率、保证金要求或联邦储备系统的银行保证金时,它并不是如大刀阔斧般的通过一次性的激烈行动来达到这些目的的,而是象蟒蛇用颊缩肌扼住一只小猪一样,慢慢的增加压力。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最终政府会达到目的。因此,如果你发现同样方向的三个连续性的步骤,如三次提高利率,你可以有理由假定,政府在用信号表示其愿望,你要谨慎从事,尽快脱身。

华尔街有一个笑话,这就是市场已经预计到最后三次衰退,衰退所造成的损失打了五折。原因很简单,市场就象一艘船的桅杆了望员一样。当他发现礁石并发出信号时,引起甲板上其他人的注意。一个急剧的市场下跌经常提醒政府采取强硬的政策。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本能,通常强迫政府对这种强烈的信号作出反映。但何时合适?通常政府行动如此缓慢,以至于问题已经自我更正,政府的措施才开始出台,这时,只能对已经开始的复苏起了过分的刺激作用。

3.解读大市走向

证券市场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市场。决定大盘走势的因素并不仅仅是场内的交易者,就内地市场而言,决定的因素往往来自于场外:

重要部门、重要人士的重要意见

“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日前在北京召开市场分析座谈会时指出,近一段时期以来,各方面对证券市场都非常关注,专家们希望证监会进一步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监管部门的一贯理念是保护投资者,任何改革举措,只有在市场稳定和投资者权益得到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得以推进”。无法否认,2002年1月31日的“井喷”行情不会于此无关吧。

解读新闻或事件的真相

新闻或事件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本身对此的反映。股票市场有时会过度反映,有时却逆向反映利多和利空消息,让一般交易者苦不堪言、疲于奔命。事实上,非常明确的真实的利空消息必然导致大市的下跌,或早或迟而已。交易者必须学会自己判断诸如经济、政治事件或者传言一类的事实真相,不能让市场中的其他人士的有关意见主导你自己的头脑。

领导股和落后股的变化

领导股是大市的风向标,当一些市场公认的高价股票开始筑头反转,大市前景可能就不那么美妙;同样,当大部分落后股开始补涨行情,许多劣质的垃圾股藉此鸡犬升天的时候,大市反转也许真的开始了。垃圾股无法带动大市,它仅能制造“泡沫”,而当市场为泡沫所覆盖的时候,难道这个市场不应该反转吗?

交易者情绪  

在交易的过程之中,谁在扮演主角?这是一个另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从事经济活动的交易者被经济学家假定为理性的人,他们按照最合理、最有利的方式交易,从不做损害自己的事情。市场应该是一个理性动物的集合,每一位交易者都是拥有非凡智慧的经济动物。事实上并非如此,更多的情形下,支配交易者的并非理性的智慧,甚至并非严密的逻辑程序。股市中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主宰交易者命运的是一种“混沌”的病毒--交易者情绪。交易者毕竟不是一台精密的机器。应该说,无论哪种分析方法实际上都是辩识市场情绪在狂热及抑郁两极摆动的心理学产物。情绪的震荡无时无刻都在考验每一个交易者。看得准未必就能赢利,因为只有开仓才有可能发生盈亏;看不准更谈不上保障持续性的赢利,毕竟幸运之神不会总眷顾着某一位交易者的。一旦开仓交易,各种有利的、不利的情绪就缠绕每一个交易者。即便之前做了详尽的分析工作,仍然难以避免不利情绪--这种于生俱来的“病毒”对我们的干扰。因为市场走势在某种意义上看来是随机的,尤其是短期走势。许多事后令人后悔莫及的交易往往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相信不少交易者都经历过手刚离开键盘便意识到自己错了的感觉。那是因为交易者在采取行动的当时并未意识到自己正被不利的情绪支配着,只有在交易结束的一刹那才会忽然醒悟。在熊市的末期,快速下跌的过程中非理性的恐惧是如此强烈的震慑着交易者,迫使交易者不断加入杀跌的行列。一旦市场止跌,空头气氛转瞬间便烟消云散,交易者为了重拾破碎的自尊,轻易的就能忘记先前的窘迫。深度套牢——便是交易者在这样的情绪模式反复折磨后的结果。而在牛市的末期,贪婪的情绪又是如此肆无忌惮地弥漫在市场当中。在牛市里,贪心其实并不算反常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很难辩识及控制贪欲的原因。

虽然市场具有群众性,我们身处投资大众之中,随大流往往是自然反应。这种“跟着大家走”的心理模式在其它生活及工作经验中往往提供安全及保险的感觉。譬如,在大企业工作强调重视集体价值、重视大多数人的意见常被认为是正确的。所以我们也极容易将这种认识带入投资行为当中。这也正是不少其它行业的精英屡屡在这个市场失手的原因。情绪才是市场的主角,而情绪的控制则是交易过程中的主角。

交易者情绪的变化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股票市场的“反大众情结”屡屡发生作用,当大众群体纷纷认同多头行情,买入情绪开始陷于盲动的时候,空头行情就要悄然降临,而当大众陷于绝望,多头行情就开始出现,解开这种情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市场就是如此,交易者必须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

交易的策略

1. 集中持股

是集中持股还是分散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个格言如果仅仅针对投资本身它并没有错,对那些有足够财力的人士它无疑是正确的,他们的确不应该把所有的可支配资金都投在股市这一只篮子里,如果他们有足够的投资选择的话——保险、债券、房地产等也未尝不是好的选择。但对股市中的交易者而言,分散投资并不是一个好的主张。在这样的投机市场中,分散并不是回避风险的有效手段,“覆巢之下,安有完  ”,在空头市场中大多数股票都将选择下跌,只有极少数股票能够逆市而动。更为严重的是:股票种类越多,越难集中精力照顾好每一档股票,在空头市场来临的时候,反映的速度也越慢。股市赢家追求的,是抓住一、二档真正的领涨股,而非一堆无济于事的蝇头小利。一些小损失以及几次的大赚才能暴出大利润,这就是集中持股的效果。大量分散投资只能掩饰交易者的无知及毫无见地。对散户而言,同时持有三档股票就已经太多了。在某个特殊的情况下,若想买进另一档股票,必须遵守换股操作的原则:卖掉其中的一挡,买进另外的一挡。

2. 耐心抱牢

“赚大钱不靠看对行情,而是能够抱牢”(杰西.李斐弗)。在一轮多头行情中,强迫自己抱住直到它消耗掉你所有的耐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上涨同样需要足够的时间。交易者一旦决定持有一只股票,在它跌到停损价格之前,起码要经得起两次以上的修正。华尔街资深投资人士威廉.奥尼尔为耐心抱牢开出八大条件:

(1)新买入一挡股票以后,为它设置一条可以接受的底线,一旦价格滑落至此立即停损;

(2)在正确时机买入最好的股票,然后耐心抱住。要证明自己必须给出足够的时间,前提是它还不足以败退到你的防御底线;

(3)不能让任何一挡股票在赚了足够的钱之后以赔钱出场。在它跌到你的成本之前应该迅速抛出,小心不让它破坏你的心情是重要的;

(4)要重视大盘走势。你不能在大盘做头时买进,否则就要出错。

(5)大行情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不要在多头行情的前八周获利出场,除非股票出现严重问题。只要大盘没有问题,而你也挣够了利润,不妨长期持股;

(6)你若侥幸持有领涨股中的一个,起码可以抱牢到周股价跌到10周移动平均线为止。领涨股有时可以涨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7)一旦产生利润,尽量撑过第一次修正;

(8)在新多头行情初段尽量抱股,有时强迫抱股才能赚到大钱。记住:做股票不一定全对,而是在做对时赚到大钱。

3. 追加买进

买进的股票出现一定的涨幅之后,追加买进;假如判断失误,马上停损。这就是“金字塔进场法”。它的前提是:假定你的第一次买进是错误的。事实上,交易者的第一次买进决定如果能够保持20%的正确率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赚钱的秘诀在于失误的时候马上停损,而在正确的时候能够挣到足够的利润。追加买进的最大好处在于减轻交易者首次停损的负担,不因过大的帐面亏损影响你的停损决心,也不因过量损失破坏你的正常心态。它的第二个好处在于可以保证你的有限资金最大限度的集中在一、二档股票上,不至于因分散而影响你的判断能力。它的第三个好处在于保证你的交易心态一直处于正常之中,第一次的买进决定如果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第二次的追加决定就会非常轻松,这样以来,你的心情一直停留在轻松之中,心理负担就大大减轻。在每一次的买进中保持正常心态非常关键。

4. 快速停损

放手让亏损持续扩大几乎是所有交易者可能犯下的不可原谅的严重错误。不能让市场去证明你的判断最终正确还是错误,事实上,即使最专业的投资机构也可能会在标的和时机选择上作出错误的判断。如果你无法横心停损,干脆不要涉足股市。你不可能总是开着一辆没有刹车的车子上街兜风。所有的疑虑和期盼都不能影响停损计划的严格执行,你在市场中最初的损失几乎可能就是最小的损失。快速停损,缓慢盈利,是交易策略的最高原则。在攻击时严密防守,停损价位就是防守的底线,它将你的损失降低到你可以承受的程度,即使它完全有可能在你停损之后马上回升,但你不应该懊悔,就象你不会因为买了巨额的保险而没有发生车祸一样。你的首次买入价格的5%是防守的底线。保住你的资金,就象华尔街著名的投资人士索罗斯告诫的一样:第一,保住你的资金;第二,保住你的资金;第三,时刻牢记第一、第二条原则。

交易的程序

1. 必要的准备

无论多头或是空头市场,交易者必须时刻准备着。一些日常的工作在当时可能不是那么有效,但一旦多头市场或空头市场来临的时候,它足以使交易者避免陷于手忙脚乱之中。日常的必要准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交易量的变化

交易量是市场行为的真实记录。在空头市场即将结束或者多头市场来临的时候,一些先知先觉者可能早已为此做好了准备,许多股票在买入力量的推动下可能要率先走出底部,表现在交易方面往往意味着交易量的率先放大。交易量的萎缩也是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虚假反转或者横盘整理的过程中,萎缩也是值得注意的变化。交易量的突然放大,如巨量、暴量,也可能意味着趋势的终结或者是一轮猛烈的加速。许多辛苦的持续观察也许得不到理想的结果,但事到临头,它仅仅使你避免陷于惊慌失措也许已经足够了。

关注异常的K线形态

异常的K线形态往往意味着不同寻常的事情将要发生。它也许是一种测试,也许是一种震仓或者洗盘,也可能是一种故意的打压等等。一种异常的形态也许并不意味着机会,但它和其他的现象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可能孕育着非常难得的机会。

关注经典形态完成的股票

经典形态很少能够最终完成,许多形态并不象教科书中描述的那样完美。但在每一轮多头和空头市场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旦出现,交易者必须牢牢的锁定。特别是出现在趋势巩固中的三角形、矩形、旗形、楔形等一些规模不大的经典形态。

关注独特个性的股票

大多数股票总是倾向于随波逐流,但也有为数不多的股票富于个性。如在空头市场中拒绝下跌的股票,突破之后以横盘代替回调的股票,逆大势而动的股票等。这样的股票往往筹码锁定良好、多有主力机构照顾。

关注价格创出新高的股票

大多数交易者认为不宜追高的股票去愈涨愈高,而大多数被逢低买进的股票反而愈跌愈低——这就是华尔街的威廉.奥尼尔总结出的非常有价值的“反群众定理”。在一个多头市场里,第一次登上创新高榜单的股票并伴随大额的交易量,这档股票很可能是一挡非常富于表现力的牛股。原因很简单:它已经成功突破所有的阻挡,下档完全变成了支持。

值得关注的几档股票

贵州茅台

2002年2月21日:这是一挡次新股,它在去年长达8个月的空头市场中表现的非常强劲,围绕36的价位区域波动5个月。大市回暖,它率先创出新高。在这个区域中,凌乱的散布着许多实体很大的阴线,但价格并没有受到它的过分影响,总是能够在不远处轻松止跌回升,然后再次遭到打压。大阴线的反复出现意味深长,它充分说明有人在精心的照顾它的价格,这也是打压吸筹的显著特征,它的底部已经构筑的比较充分了,它正在努力的摆脱底部,也许它能够成功摆脱底部向上拓展空间。也许这就是它下一步要发生的变化。

上海能源

2002年2月21日:它同样是一挡次新股,现在它同样带着巨大的交易量创出新的高度。但是,前进的道路往往曲折,不可能期望它在一个早晨就喷薄而出,耐心也同样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需要等待。

2. 买入

“宁可错过,不可买错”。交易者必须克服交易冲动,不要盲目决定。历史经验证明,即使在非常谨慎的情形下,大多数的买进也还是错误的。保持20%的正确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买入必须非常慎重,它应该是在持续的观察和深思熟虑的基础之上的决定。决定买入之前必须作好以下这些功课:

确认指数环境

指数是在反弹还是反转?它是在努力摆脱底部还是飙升已久?它是否冲破所有阻挡还是阻力重重?明确这些问题,交易者才有可能守住现金或者耐心抱股。

确认重要的趋势拐点

股票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它处于趋势的哪个阶段?在这个具体的趋势中它具备哪些鲜明的特点?趋势是否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趋势拐点是否已经出现?它是否具备买入的成熟条件?交易者买入之前必须给出明确的答案,然后,

适时进场

价格的上方不远处设若有显然的阻挡,通常意味着价格已经接近上档供给区域,这时并不是好的进场时机,价格在成功突破阻挡区域之后,进场时机才有可能出现;价格在突破颈线的时刻,交易者往往按奈不住进场的冲动,其实,恰当的进场时机往往出现在突破之后的回试中;持续大额的热烈交易出现的时刻,通常也不是进场的好机会,交易者应该等待盘面充分冷静之后选择进场,避免追涨被套;价格正在强劲上升的过程中,通常也不是交易的好机会,交易者应该耐心等待价格的回落整理,宁肯丧失机会也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均线系统一旦向下发散,理应严禁进场,交易者必须等待均线系统的向上发散。交易者在决定进场之前,至少应该耐心等待3个交易日以上,严禁交易冲动。

3. 相持

相持的过程令人痛苦。交易者必须克服心理的种种不良变化:恐惧、贪婪、焦虑、急燥等等人性中固有的弱点。很多时候,交易者不是输给技术而是输给自己。在相持的过程中,交易者不可远离盘面,任何试图一走了之的做法无疑于自欺欺人。正确的做法应该保持充沛的精力,关注价格和交易量是否发生显著的变化?K线的组合是怎样的?均线和其他支持是否强劲有力?是否有显著的反转迹象等等。然后,

集中精力看盘

看盘的任务是花费一些时间观察盘中个股的交易的情况与大盘走向。藉由看盘,培养对市场的感觉和应变能力,清楚辨别股票走势是否正常还是异常。好的看盘者应该集中精力于量能和价格的异常波动上,首先关注交易量的增长,其次才是价格的变动。大单也是交易者关注的对象,在机构主宰的市场里,往往可以看到大单横飞的情景,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连续几笔大额的交易远较一堆小额的交易来得有意义并值得关注,那可不是隔壁王大妈在买股票!上敲盘和下压盘同样值得研究,交易者可以藉此找到价格日后的走向,设若一笔较大的卖单被轻松吃掉,可能意味着买盘的强劲。

4. 卖出

卖出并不仅仅考验技术和交易者的决断能力。事实上卖出并不是一个容易的抉择。它要求交易者对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它是正常的回调还是真实的反转?无论如何,交易者必须迅速决断,一旦决定卖出,来不得任何游移和拖延。

“黄裙子现象”

在一家女性服饰专卖商店,三种同样款式的红色、绿色、黄色裙子。红色最畅销,已经全部出清,绿色裙子也卖掉了一半,而没有一位女士看上黄色裙子。商业的通常做法是:马上在进一批红裙子,黄裙子只有降价甩卖了。没有人会愚蠢到在追加一大批黄裙子。股票市场和商业做法没什么两样,你同样应该马上出清黄裙子,把回笼的资金追加红裙子。守住你的黄裙子不会得到什么好的结果,马上出清最疲弱或者刚刚下跌的股票,回笼资金,追加红裙子!

其他卖出原则

交易量截断:交易量最大的那一天往往是行情的顶点。

攀顶走势:价格向上疾奔并伴随交易量的暴涨,顶点往往不太远。

滞涨回落:交易量持续放大但价格开始回落,往往意味着有人开始大规模出清。

跳空涨升:价格经过50%以上的增长,开始连续出现跳空加速走势,着手出清。

第七章  风险控制和错误投机的危机处理

一  必须为经验付出代价

“这就是我的现状,再次破产,很糟糕,而且我的交易绝对错误,这就更糟糕了。我感觉厌烦、紧张和困惑,没有办法平静的思考,我的心态很不适合交易,我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对劲,确实,我自己开始怀疑,我已经丧失了投机应有的判断力,因为习惯了大笔交易,我怀疑小笔交易是否还有把握,我觉得当时多么的无助。再次破产,无法东山再起,债台高筑,又错误连连,经过这么多年的成功,经过其实是为更大成就铺路的众多错误考验之后,我现在的情形比踏入这一行时还糟。我学会了很多跟股票投机有关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足够多跟克服人性弱点有关的东西。没有一个人的心灵能够同机器一样,以至于能够在任何时候都用同样的效率运作,足以让你依靠。我现在学到,我不能始终相信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受其他人和不幸的影响,亏钱从来都不会让我有半点忧虑,每次亏钱我总是认为我学到一些东西,得到经验,这些亏损实际是学费,一个人必须有经验,也必须为经验付出代价。但是其他问题都可能让我忧虑,而且的确让我忧虑,我仔细研究了自己的惨剧,当然毫无问题的看出自己在哪里犯了错误,我看出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如果在投机市场中有优异的表现,他必须彻底的了解自己,而知道自己可能陷在愚蠢的行列中,则是一个长久教育的过程。我有时认为,投机客要能够学会什么时候让他不自大,付出任何代价都不算太高,一些聪明人的很多严重的错误,都可以归结为自大,自大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昂贵的疾病,在华尔街更是如此。”

这就是华尔街鼎鼎大名的投机客杰西.里费弗七十年前的一段自我剖析,今天读起来仍有些身临其境之感。想要在投机市场中有所成就,这也许是交易者必须的经历,每想起这一点,它都让我们不寒而栗。没有办法,这就是股票。只要你涉足这个市场,必须随时准备着失败。交易者无法避免失败,我们所能做到的仅仅是设法控制失败所带来的损失,使它不至于陷我们于一败涂地之中而无法东山再起。就象华尔街著名人士伯纳德.巴鲁其所说的那样:“如果一个投资人的全部买卖能够对上一半,他该是满赚的,即使10次买卖只对3、4次,如果他在作错时迅速停损退出,还是可以赚上一大笔财富。”华尔街顶尖的投资人士威廉.奥尼尔也有同样的看法,“我翻阅过去的操作记录后发现,每买进十种股票中,只有一、二种真正赚到大钱。这意味着,若想挑到狂飙股起码要试上十次。”现在,我们有足够的必要研究风险控制和错误投机的危机处理,必须为随时发生的错误设置牢固的防线。

第一道防线:止损

如果一个交易者拥有足够的决断能力,止损似乎没有什么必要,他完全可以在市场发出确切的反转迹象之前迅速离开,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他不至于被一轮虚假运动所迷惑而过早离开,也不至于因频繁交易而损失交易费税。但是对多数交易者而言,一旦股票向不利的方向运动你不可能精确知道它到底要向那里去,或者它只是一个细微的反向运动,或者它可能把交易者拖向深渊。如果没有恰当的止损保护,你完全有可能把希望寄托在那从未到来的反弹上,而损失却一天一天的扩大,当初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小的回调,一点讨厌但数量很小的损失,最终演变成一场可怕的灾难,担忧、焦虑、烦躁、日甚一日的失望情绪完全有可能把你的神经拖跨,从而迫使你就此离开这个市场。也许这就是关于止损的最充分的理由。遗憾的是,我们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现完美的止损规则:太远,巨大的损失往往影响交易者的决断;太近,完全有可能使我们放飞一只涨幅惊人的黑马,而新兴市场的价格波动又是那样的剧烈。我们只能根据经验设置一些止损原则,尽管它很可能并不适合所有的投资者,在某些极端的情形下它或许会成为失败的经典案例:

5%规则:当一只股票的损失扩大到5%的时候,应该提醒自己随时止损。

3日规则:当一只股票向下击穿重要的支持,在第三日还没有拉回的迹象,随时止损。

交易量规则:当价格向下回落并伴随巨大的交易量,立即止损。

盈利规则:一次交易一旦获利,不能等到回吐完毕就应该考虑止损。

第二道防线:规避错误

交易市场中有很多常见的错误案例,特别是对于一些雄心勃勃的新手,他们通常会很顽固的坚持一些看似有理的做法,甚至徒劳无用的坚守一些足以把他们拖入深渊的交易规则——交易陷阱更能正确的描述这种现象。下面开列的是一些交易者或曾经历或者似曾相识的交易陷阱:

摊平操作

如果交易者有足够资金在加上一点运气的话,向下摊平也不失为一条省力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