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诺林巴蜀:充分发挥界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17:26

 

充分发挥界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和特殊的作用,其中界别优势是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一种重要资源。

界别是我国政协组织的一个特有用语,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分工和职业的不同、地位和收入的区别、文化和信仰的差异等,人们形成一定群体,分为各种界别,如工农商学兵、科教文卫体、各党派、团体、民族、宗教等等。这是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政协根据社会结构的不同设立不同的界别,即政协由界别组成,委员按界别产生,这是政协的显著特点,也是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明显区别。

界别的主要功能就是以界别为单位,把联系作为主要工作方式,在政协舞台上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团结、民主这两大主题,在增进团结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在发扬民主中增进团结,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密切与群众的联系,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积极协助党和政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界别作用,各项工作也才更富有成效。

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界别协调关系、团结各方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民族有多种、信仰有多样、政党有多个、职业有多行、阶层有多类,在政治利益、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经济利益和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各界别在人民政协大舞台上,在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的感召之下,围绕着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大目标,在共同政治基础上团结不同利益、不同信仰的各方面人士,广开言路,求同存异,以界别的名义提出大会发言和集体提案,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和建议畅通渠道,有利于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这类大会发言和集体提案,因为集中了界别的集体智慧,质量相对较高,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严肃性,更容易引起重视。政协可以根据界别的专长和智力优势,有选择地组织开展一些带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研讨论证和咨询服务工作;可以根据专业相近的原则,组织各界别的委员和专家学者组成精干队伍,深入调查研究;可以通过界别组织视察,抓住各界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组织实施专题视察,把各族各界各阶层以及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团结起来,实现最广泛的团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界别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重要作用。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通过广泛发扬民主,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 人民政协要总按照胡总书记要求,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上狠下功夫,既要反映多数人的共同愿望,也要反映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使党委和政府能够更加了解民情、尊重民意、广集民智、顺乎民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的变化,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各自的利益必然带来权利意识,权利意识必然导致政治诉求。界别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更加突出。界别意味局部、意味特色、意味个性。发挥政协界别作用可定期召开界别“民情民智”座谈会,每次若干个界别,了解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中或者本界别行业范围内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座谈会不仅要反映预警性的民情,以便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各界别可以广泛了解社会各界的意见和要求,使群众中分散的、个别的意见得到系统综合的表达,从一定意义上讲,了解了各界别的意见就基本上了解了多数人的意见,掌握了各界别的情况就基本上掌握了全社会的情况,可以吸纳各方面的智慧,有利于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改进和完善党和政府的工作。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充分发挥界别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作用。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心平气顺、和睦相处的社会,没有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多发多样的状况。这十几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并不是群众意见最少的时期。“天下可畏在民怨”,“得人心者得天下”。人民政协通过界别渠道宣传党的政策、增进共识,有效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了解、加深理解、消除误解,促进了团结各界、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政协委员在本界别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在各自范围内,多做沟通性、协调性的工作,可以为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更加顺畅的社会环境,可以更好地协调社会各界之间和各界内部的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维护团结。比如说民族宗教界的委员联系着广大的少数民族、宗教人士,他们在做民族宗教工作、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方面有优势,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别人难以替代的作用。每个界别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利用好、发挥好自身的长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民政协要重视发挥界别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作用,积极搭建舞台,鼓励委员加强同本界别群众的联系,发挥联系本界别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工作,引导本界别群众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为社会稳定、增进团结发挥好自己应有的作用。

四、发挥好界别作用必须加强界别建设。政协界别不是一种固定的组织形态,而是政协各组成方面在专长和社会联系上的区别。因此,在发挥界别作用的过程中,还应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必须强化委员的界别意识。界别这个优势能否发挥,生命力能否保持旺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界别的委员能不能代表好本界别的群众,能不能清楚本界别的愿望,能不能反映本界别的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强化委员的界别意识,使委员认识到作为政协委员履行参政议政职责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着一个群体、一个界别,从而自觉地加强与所在界别群众之间的联系;积极反映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真正成为本界别名副其实的代表,真正做到愿意代表、能够代表和善于代表。首先要把代表“界别”的人选好。在政协换届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政协委员的协商推荐工作。对民主党派、人民人团体、工商联界别的委员要充分党派、团体的作用,尊重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牵头作用,分配一定的指标,由其推荐,统战政协部门做好人选的考察工作。二是加强教育,使委员都要清醒地认识到,“政协委员”不仅仅是个荣誉,更要肩负界别的重任,要增强群众意识,发挥主动性,提高参政议政能力,认真反映本界别的呼声,提出本界别的建议,真正做到愿意代表、能够代表和善于代表。

必须把发挥界别作用的服务工作做好。要广泛宣传,把界别的“牌子”叫响,协调各方,处理好界别与委员派出单位、对口部门的关系,建立政协秘书长、专委会办公室主任与派出单位领导的工作沟通制度,对互通情况、信息沟通,制定人民政协关于加强政协界别活动的意见。

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调整政协的界别设置。界别是一个发展过程,全国政协由最初的26个界别,发展到目前的34个;我区政协也发展到18个界别,如第七届政协增加了社会保障界别就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增加的。在政协换届中党委部门要与政协党组密切配合,将政协设置界别作为换届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研究界别设置,保证统一战线的各个组成部分,体现政协的巨大包容性和团结对象的广泛性。从我区实际发展,街道社区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建议适时增加相关界别。

(戴桂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