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游记500字:充分发挥人性化管理优势 积极探索协作体办学格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0:16:04
2009-7-1 | 原作者:沙市特殊教育学校何长云 | 来源: 荆州市沙市区共青团 | 被阅读361次


近一个月的2009年沙市区“青干班”培训,我既提高了对落实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又了解到沙市区关于“提升环境竞争意思,促进沙市区科学发展”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结合单位实际,我想从《充分发挥人性化管理优势  积极探索协作体办学格局》方面来切实促进沙市区的整体发展。下面我想从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后,自己对学校发展的一点浅见,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和设想。
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以尊重人格、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在群体内部建立起融洽、和谐、平等、亲情般关系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群体内部建立一种“人气”。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是决定的因素,“人气”力量胜过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使群体内部的价值取向升华到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奉献。“人气”是人的价值取向、信念力量、道德力量、心理力量共同凝聚而成的,是一定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士气,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一种凝聚人、鼓舞人、塑造人的精神力量。作为以残疾儿童少年为主要对象的特殊教育群体,如何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主潮流,创建人心思齐、人人奋进的协作体,加速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稳步发展,结合我校管理工作实际,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提高人气指数,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实施人性化管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对群体的科学的规范的管理,一个是在群体内部每个成员的诚信度(人格魅力)。没有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和所有成员的诚信,群体内部是不会建立起好的“人气”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特教工作中,必需坚持以传授知识、塑造人格、张扬个性为目的,用“人气”培育环境,使残疾学生在强大的亲情般的凝聚力的感召下,人尽其才,奋发向上,为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1、加强师生交流沟通
学校要形成“人气”,首先要“交心”。特殊教育学校相对普通学校来说,其师资队伍和学生数量相对少些,比普校更具备全员“交心”的条件。因此,架起领导和教师、领导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桥梁,是创造成功学校、和谐校园的基础。我校现有学生110人,教师31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每月应有计划有目的找每位师生交一次心。要知道教师、学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是什么、他们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还能为他们做什么。作为教师,更应与学生交心,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尤其是聋生,他们与社会、家庭沟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为了让他们的心灵健康成长,教师应同时兼顾多重角色,如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老师等。另外,学校领导要真心实意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教师病了,学校领导亲自去走访,教师会感到领导在关心他,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了安慰;教师家里的大事小情,领导过问一下,尽全力帮助解决,教师会感到领导在真心实意帮他,他们在情感上得到了尊重。从小事做起,从教师的生活帮起,拉近了领导与教师的距离,使群体的所有成员在心理上、情感上、工作上架起了桥梁。
2、建立良好诚信氛围
领导的诚信就是领导的人格魅力,教师的诚信就是教师的人格尊严,学校的诚信就是学校的整体形象。在办学过程中,学校要经常向社会做出承诺、要向家长和学生做出保证,在实际运作中,就要一一兑现,这就是学校的诚信,学校的诚信是吸引学生、发展特殊教育的基础。领导的诚信是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要以模范行动为教师做出表率,凡事想在前、做在前,说到做到,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教师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领导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在群体内部形成正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气”。在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教师共同制定的,体现了全体教师的共同意志,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公正地执行制度,可以减少群体内部成员间的磨擦,化解矛盾,促进在群体内部建立向上的“人气”。
3、发挥民主参与意识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遇事要多与教师商量,在群体内倡导民主、鼓励参与。学校的主体是人,服务对象是人,让每个教师知校情、议校事、参校政,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是对教师人格的最好尊重,是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在教师内部建立团结向上的“人气”的最佳途径。目前在我省,大多数特校还是一个“穷家庭”,校长要当好这个“穷家”,更需要集聚群体的力量。如何让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当好这个家呢?我认为需在校务公开上下功夫。校务公开是凝聚人心,凝聚“人气”的有效途径,把校务活动的内容、程序、结果,原原本本地公布出来,使教师对学校的重大决策、评优选先、财务状况以及面临的困难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就是对教师主人翁地位的尊重,对教师人格的尊重,教师感到了尊严,感到了温暖,产生凝聚力,学校有了困难教职员工就会责无旁贷,主动为学校排忧解难。
二、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学校因谁­而美丽?因教师和学生而美丽,如果没有教师和学生,学校将成为空中楼阁。”在学校里,到底谁是主体?对教师来说,学生是主体;对校长来说,师生就是主体。教师要更好地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校长就要为全体师生服务,努力为每一个师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为每一个师生的成长搭建广阔舞台。
1、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教育就是服务,就是为了每个人的健康成长服务,就是为每个人从全面发展到充分发展再到个性发展服务。因此,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突出人的核心地位。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最终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在特校,由于学生残疾的类别和程度各不相同,每位学生都有很强的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所有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既然尊重差异,对学生来说,就不能有好与坏、可造就与不可造就之分,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走向成功的天赋和潜能。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残疾学生的天赋开发出来,将本应拥有的一生幸福还给他们,应该在尊重和理解其差异的基础上,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
2、树立师生平等理念
中国是一个崇尚“和”文化的国家。古人云,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时地利人和。崇尚和谐,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而和谐校园,就是学校发展的各种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十分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我认为当威慑变成了爱戴,当耳提面命变成了激发自信,一个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可以时时依靠的人。同样,学生之间也不应有地位的高低之分,每个人给予其他任何人的尊重都是同等程度的。平等、宽容、理解、尊重和自信应成为学校的基本精神。
3、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每一名学生,我们要采用激励法,并不失时机对他的表现予以指导、鼓励和表扬;多采用谈话法,经常和他谈心,谈生活、谈家庭、谈学习、谈看法、谈他的点滴进步、谈他以后的人生;多采用发现法,着力捕捉他的闪发点,发现他感兴趣的事情,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不时给予机会展示他的才华,释放他的表现欲,让他时时体会到自信、成功的喜悦,从而正确引导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我校曾让学生评选出十位“我心目中的好教师”,结果我们分析发现,那些胜出的教师几乎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善长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适时激励学生。
三、真情关爱教师,激发群体工作热情
教师,他们需要“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 的美丽光环,更需要获得人性的关怀和自身的发展。否则,教师的需要和潜能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校长,就应该尊重、理解与相信全体教师,更需要“人性化”的管理,用人性去感动教师,用感情去激励教师。
1、用爱心关怀教师
美国一位管理专家写的一本书《赢得优势——领导艺术的较量》有这么一句话:“管理作为一种艺术和方法,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使职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有精神上的满足,能在工作中成就事业。”我认为,尊重每一位教师,应成为学校管理的最高宗旨。对每一位教师员工都要尊重、理解、激励、关怀,增进教师对集体的温情感。校长要努力为教师排忧解难,坚持深入了解教师家庭的实际困难,对教师关心要做到制度化和日常化,各种节日、纪念日或教师获奖等都做好“文章”。如:三八妇女节女教师一踏进校门,便会收到学校特意为她们准备的一束鲜花以及祝福语;父亲节那天,男教师会收到学校亲自为他们准备的小礼物。对于获奖的教师,学校领导会给他(她)们家人发送一条温心的短信进行祝贺。
2、用激励赏识老师
“人类本性最深层次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在管理中,我们常常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学校不惜花钱奖励教职工,但仍有人还是不满足?”诚然,奖金能激励教师,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加高涨。但奖金并不能简单地同对教师的激励画上等号。“物质激励是短期的,精神激励更重要,它是长期的,永恒的。”管理就是激励,激励让教师们对自己的工作得到认可,得到嘉奖,在工作中享受成功感,幸福感。
3、用制度管好教师
管理是两个词:‘管’是建立一种秩序和规范;‘理’是建立一种诊断和引导的机制与文化,二者不可偏废。”“管”是一种基础工作,这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它强调的是一种秩序和规范,没有这样一种秩序和规范,就不可能有学校的有序与和谐,更不要说学校的质量和特色。为此,我们建立了公正、公开、竞争、科学的管理机制。例如,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能者上,弱者让,庸者下”的激励机制。建立公平的奖励制度,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在评优、晋职、晋级优先考虑;对任劳任怨、尽心尽责的教师,要给予表扬,肯定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点滴成绩,弘扬优良作风,坚决抵制歪风邪气。总之,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人性化管理,是在满足学校大局的前提,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理想,化群体管理为个体管理,为全体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热情,开发其更大的潜能。
以上是我校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点浅见,不到之处望领导批评指正!